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娱乐至死”的思考

2024-01-17 12:06
今传媒 2023年4期
关键词:娱乐至死娱乐媒介

谢 丰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45)

在尼尔·波兹曼著的《娱乐至死》一书的封面中,没有实体躯干的一家四口坐在电视机前,身后映出各自的影子,这一场景不由让人深思。它所表达的便是尼尔·波兹曼思想的主旨,即电视媒介出现后,犹如“洪水猛兽”般开始吞噬人类世界文明,其娱乐本性侵蚀了公众的思想和灵魂,导致人们逐渐丧失理性和思考能力,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尼尔·波兹曼在20世纪末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交替的社会转型期,提出这一思想具有一定的道理。时至今日,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信息载体的新媒介快速发展,信息流在传播介质、内容特点、阅读环境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的思想更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一、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一)纸质媒介:理性的象征

在纸质媒介出现之前,人们的信息交流大多以语言讲述为主。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因语言种类、传播环境、信息接收者的认知或主观情绪等因素产生信息传播的差异化,从而影响信息的客观性,限制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后来,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使得信息客观地呈现在纸张上,进而提升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1]。并且,阅读文字信息也要求受众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思维能力,所以,当时纸质媒介阅读俨然成为了“精英文化”的代表。

(二)屏幕媒介:突破时空的感官体验

传播媒介会因技术的革新而产生变化,面对电子媒介日益迅猛的发展趋势,大众认知开始产生异化,娱乐至上的文化逐渐走上舞台。电视作为屏幕信息传播媒介的代表首先受到了尼尔·波兹曼的批判,他认为:电视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载量大的特点,并且,视觉化信息的感官刺激会降低观众大脑思考的速度,麻痹观众的思想,进而使他们慢慢地失去理性。而智能设备的出现不仅拉近了人们与文化的距离,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门槛,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逻辑,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它与电视屏幕相比,更具普惠性和易用性,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甚至突破了时空限制,能够让人们在浩瀚的大数据信息世界中遨游,增加了人与信息之间的亲密性。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传播

(一)屏幕媒介一统天下

尼尔·波兹曼对以屏幕为首的电子媒介“入侵”大众生活感到担忧,觉得难以接受,但实际上,这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融合共存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了解新闻、政治、文学作品、学术著作等严肃信息的渠道,从纸质媒介转移到了以智能设备为主的屏幕媒介,但是,这些信息的专业性和严肃性并没有因此降低。依托智能设备呈现的视觉信息有趣且直观,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也能让普通受众接触到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这种由屏幕媒介所带来的文化普及推动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2]。屏幕媒介的性质决定了它所承载的信息的呈现方式,更能满足受众“快速化”“碎片化”的信息获取需求,与纸质媒介的文字信息相比,视觉化信息更适合快节奏生活中的受众。

(二)人人都能为自己发声

在传统印刷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以线性模式为主,主流媒体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受众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传播活动中[3]。在这种以传者为中心的信息环境中,受众表达自我的渠道相对匮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屏幕媒介正逐步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它打破了信息层级的限制,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较大幅度地拉近了受众与意见领袖之间的距离。如今,自媒体快速发展,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不断涌现,内容主体几乎涵盖了新闻、政治、娱乐、生活等各个领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通过自媒体“评论+转发”的功能自主发布、分享信息,为自己发声。

(三)信息娱乐化带来媒介依赖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在此时代背景下,娱乐节目凭借轻松、搞笑的特点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品,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欲望甚至已经超过传统的物质消费欲望。智能手机与传统电视节目相比,更容易让人产生“上瘾”的持续愉悦感,导致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大大超过了之前出现的任何一种媒介。人们工作累了可以打开网页刷视频,在家无聊时可以打开音乐平台听书评,但是,这些平台中夹杂着大量的弹窗信息,目不暇接的流媒体推送,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内容精准投放,不断刺激着信息接收者的感官。从“可达鸭音乐盒”“王心凌舞蹈”“大漠警示亲身辟谣民间偏方”等话题爆火后各大媒体的跟风传播不难看出,娱乐化信息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人们稍有不慎就会沉沦在持续的“即时快感”里难以自拔。并且,这种用低成本追求更大经济效益的方式,往往会使内容传播者走进“大众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生产什么”的误区。

三、信息被娱乐化的担忧

(一)被“娱乐”愚弄而不自知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泛娱乐化现象越发凸显,部分自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在文章标题的表达上更强调新闻内容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但是,当新闻以娱乐形式呈现给受众时,它就不可避免地具有蒙蔽作用[4]。微博中一些热点新闻就经常使用夸张的题目或词语,比如,2020年7月,长沙市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出现了奇特的“清浊分明”景观,此现象被部分媒体在标题上戏称为“罕见!江面出现‘鸳鸯锅’”;而后在武汉发生的洪涝灾害中,被戏剧化的新闻标题“湖北武汉暴雨间隙云海蒸腾如仙境”更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争议。泛娱乐化信息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未知领域的猎奇心理,但是,媒体给受众提供的大多是娱乐内容而非真正有用的信息,发布者的目的也并非是传播信息,而是为了引起广泛关注,获得更多利益。长此以往,在泛娱乐化信息潮流的冲击下,受众很可能被这些信息愚弄而不自知,逐渐失去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

(二)“文化向技术投降”

为了迎合人们追求感官刺激和摄取信息便利的需求,媒介娱乐化现象在智能手机上愈演愈烈,传统文学作品走向影视化便是信息表达方式转变的体现之一。传统文学作品的读者需要感知书本上的文字信息,并结合自身对已知事物的认识,来理解文学作品的表达意义,纸质媒介的文字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发散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而智能手机出现后,屏幕媒介可以将信息直接通过声音、画面,并使用具体、直白的方式传递给受众,让人们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阅读体验。但是,技术的加持也会固化受众思维,使人们的思维被接收到的视觉化信息的固定形象所影响。比如,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玄奘带领徒弟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被改编成了多部“西游系”影视作品,甚至出现了孙悟空与白骨精谈情说爱、猪八戒与蜘蛛精产下三藏的夸张剧情设定,加之短视频平台的网红博主对电影进行“鬼畜”改编处理后,使得传统优秀文学作品不仅没有被传承,还容易让人们对原著内容产生误解。

(三)时间被“碎片化”影响

为了迎合人们对碎片化时间场景的消费需求,智能手机成为了“娱乐化信息”的集中爆发地。如今,阅读成本较低、具有“短”而“精”特点的娱乐化信息,正在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来获得边缘化的生存空间[5]。比如,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休息前后或其他短暂等待的时间,大多会选择打开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信息阅读,借此来消费“碎片化时间”。但是,长期“进食”这些被过度编辑且快速传播的信息,会使人们逐渐缺乏理性思考,只追求感官刺激的视觉满足。比如,“一分钟看懂新冠疫情”“一分钟看完苹果新品发布会”“一分钟读懂相对论”等视频,与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媒体信息相比,在内容制作、表达逻辑方面都缺乏关联性,且视频内容由于被多次软化精简,并不包含太多“营养”,只能给人们带来短暂的视觉满足和信息填充的快感。在这种时间短、频次高的信息的不断刺激下,人们很容易产生依赖,从而陷入不断摄取“娱乐化”信息的无限循环中,这些信息对思维模式的麻痹也使人们原本整块可利用的时间被“碎片化”,导致大量时间被浪费。

四、“娱乐至死”时代下的反思与对策

尼尔·波兹曼提出“娱乐至死”的观点,是对未来信息传播的担忧和警示,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要谨防文化被过度娱乐化、商业化,要防止思想被泛娱乐化信息侵蚀,避免玩物丧志。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消费模式,甚至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在这个全民娱乐的狂欢时代,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各种被故事化的新闻内容、被娱乐化包装的公众人物、被精简化后的碎片信息,人们享受这些信息带来的感官刺激和精神慰藉,甚至对“娱乐文化”趋之若鹜,但是,也在背离“理性”的路上越走越远。

因此,为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文化传播健康有序地发展,社会各方要共同发力。第一,国家层面要加大对文化产业正向引导的力度,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第二,媒体层面要减少“过度娱乐”内容的产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民媒介素养,履行启发大众的社会责任;第三,信息内容生产者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兼顾大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第四,平台运营方要进一步完善防沉迷和时间提醒机制,从媒介源头进行把控,提升用户的自制力;第五,大众面对网络纷繁复杂的娱乐信息时,要保持理性态度,把注意力重心放回现实生活中,做好每日时间规划,有意识地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五、结 语

尼尔·波兹曼所认为的“文化向技术投降”并非批判技术,而是对技术的一种反讽。移动互联网技术确实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比如,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为人们情绪的释放提供了途径、促进教育普及;但是,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比如,人们过度沉迷于娱乐,浪费了时间等。每种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只有理性对待娱乐信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在信息爆炸时代走出“娱乐怪圈”。

猜你喜欢
娱乐至死娱乐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今时今日,再说“娱乐至死”有点out了
“编码解码”视域下“娱乐至死”理论的思考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