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文艺批评的策略探析

2023-02-14 04:46陈凯一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娱乐至死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与使用,新兴的媒介形式和表达正在变着法儿地收割人们的注意力,改变人们的生活。在传统媒体式微的当下,流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五花八门的直播间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在将人的注意力撕扯得碎片化的同时获得了人们“长时间”的沉浸式关注。娱乐似乎越来越无可遁逃。在全民娱乐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应在传播方式上与时俱进,顺应“无纸化”的手机阅读,尝试多样化的渠道,从而更好地适应读者获取信息的习惯。文章旨在探讨全民娱乐的当下,面对商业与人情的裹挟,文艺评论应该讨论什么与如何讨论,内容的选择如何保持理性、拒绝迎合,以及对文艺评论者与创作者、读者的关系与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打造优质的文艺评论场域。

关键词:文艺批评;人情社会;审美导向;娱乐至死;文艺评论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1-0086-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北京青年报社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XS1200086201900149

(一)文艺批评的时代要求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这既为文艺评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中肯地提出了时代要求。

同年创刊的北京青年报《文艺评论》栏目,作为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引导基金重点扶持项目,从诞生起就以“文艺能超脱,评论是态度”为宗旨进行精品化打造,经多年深耕,现已成为这个时代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场域,并以独立中正的态度与有锐度、有深度的内容在文化产业和广大读者间享有美誉。大量优秀的文艺评论者敢于并乐于在此说真话、亮观点,进行文艺批评、艺术普及以及审美引导。

(二)文艺批评的现实问题

一直以来,影视评论主要集中于两大话语场。一方面是以高校、艺术研究机构为主的学术性探讨。对影视作品、文化现象、服化道音等方面的学术性研究动辄万余字,学术术语、理论框架设定的阅读门槛,让此类文章的传播受困于象牙塔或行业内,由于“曲高和寡”与“路径闭塞”(主要发表于学研机构刊物)而缺乏广泛的读者基础,内容也难以被普通读者接受与喜爱。

另一方面,由于影视艺术“接地气”的亲民性和市场性,人人都能说上两句。在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当下,诸如“小美与小帅”这类电子榨菜般的叙事性影视评述,受限于个人好恶的单纯“毒舌”,被“粉丝文化”裹挟的非理性控评……在大众话语场,充斥着大量质量不高的评论杂音,既不足以为大众选择提供借鉴,对文艺创作者也毫无助益。

由于资本的裹挟,一些知名自媒体或论坛也从最初的客观、“毒舌”走向了盈利软文的发展模式,对某瓣的控分、控评,影片上映前随点映而来的花式赞美,一次次透支着受众的信任,让大众对文艺作品的选择更加无所适从。

(三)如何保护文艺评论的“真诚”

“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这是看似最基本的文艺批评底线伦理,但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作为发声平台需要给优质作者提供足够的尊重和保护。作为北京市委宣传部的精品项目,《文艺评论》具有天然优势,即运营压力不大,这让保持一份责任媒体应有的“清高”有了基础条件。不被资本裹挟,不为逐利弯腰,才能让文艺评论的发声中正、独立。在全媒体平台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也为其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创作者的尊重。

在和评论者的约稿讨论中,有人会直接询问是否需要“唱赞歌”,作为编辑,笔者为这一普遍现象感到可悲,也为自己可以回答“不用”而庆幸。独立是对作者的尊重,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维持栏目良好口碑的原动力。

比不逐利更难的是讲人情。人情社会是中国现实,让很多影视评论的专家学者不满、困惑又深陷其中。在去年举办的某青年电影节上,某著名导演监制、其女儿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收获了现场众专家、影评人不吝惜的赞美。小姑娘很惶恐,一直在追问成片的不足和学者对其的建议,但回答都因人情很“体面”。

当然,单纯去指出评论者的“虚伪”“不清高”“没坚持”并不具建设性,也缺乏同理心,只要去看看微信朋友圈里的花式投票,想想自己有多少次被迫“动了动手指”,就知道人情难逃,而身处影视行业的“圈子文化”中则更难以避免。

于是,平台充当了“盾牌”的角色,在给予创作者自由和尊重的同时,注重发声的内容,允许作者匿名,对同一作品的吹与弹都会呈现出来,形成争鸣和有意义的讨论(知名文艺评论家张敞与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就茅威涛的新越剧《梁祝》有三次文章论战,观点之争让创作者受益[1])。

为突破“圈子文化”,编者对作者的选择必须有所突破,不能局限于活跃在各大媒体平台的圈内人,还应更广泛地发掘具有思想深度的学者、文艺爱好者,让其发声,在多元化的评论中营造出活跃而不失深度的氛围,避免某种程度的“话语权垄断”。

多年坚持的中正立场也是栏目自己的“盾牌”,久而久之形成的《文藝评论》风骨让其远离了“人情炸弹”,才能始终被读者信任,被各文艺创作领域尊重,让每一位文艺批评者的“真诚”都能在此得到“保护”。

(一)什么是值得评论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批评中的真诚》一文中提出,“今天评论家应该抛开那些不值得评论的作品,转向能使他们沉思、激发他们想象的作品,转向能巧妙地给人暗示的作品,以及那些可以开拓人们视野的作品”。百余年后观之,此言虽有精英的傲慢之嫌,却也提出了文艺评论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什么是值得评论的?

202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文艺评论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不是简单的文艺鉴赏与接受,而是从一定价值立场、价值理想出发,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文艺作品的意义进行挖掘、阐释和衡量,其直接影响着文艺创作实践的未来趋向,与社会大众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审美价值理想的养成息息相关,关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

在文艺创作与大众文化素养、审美价值提升之间,文艺评论承担着桥梁和导向作用。作为都市类媒体中的文艺评论栏目,特别是与大众娱乐生活息息相关的影视评论,首先要是亲民的、大众向的。对于当下热议的影视作品,流行的创作类型,与新媒体、“娱乐为王”伴生的文化现象,需要保持敏锐、洞察及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就读者真正关心、乐于讨论的话题发声,形成对话。

一方面,一些“高雅”的文艺评论者不屑于讨论商业电影、国产电视剧以及短视频、直播等文化现象,觉得不够文艺,甚至认为对其有所关注都是有失格调的。恰恰是这种“肤浅”的想法使一些批评者陷入“孤芳自赏”的困境中,与读者无法形成共鸣。文艺评论内容选择的“接地气”,涉猎广泛,与时俱进,是保持其鲜活、热烈、有趣的“基本盘”。

另一方面,影视评论又不能局限于流行、热点,要对大众审美作出引导,具体体现在对名家经典的解读、国际视野的开拓、行业大事的追踪,以及对小众文艺作品的探讨等方面。因为“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引领时代前进的,是批评而不是创作”[2]。内容的选择应具有超拔功能,让更有营养、更有思辨力和启迪性的作品得以展示与讨论,为文艺创作者提供参考,为提升大众审美做好导引。

但为了让“曲高”而“和不寡”,此类评论文章的表达不应似法官,裁定读者的审美水平,或似警察,强迫读者形成“正确”共识,而是更应像导师,甚至导游,娓娓道来,将读者引向作品和大师。

(二)“逆向运动”的方法论

对“接地气”和“审美引导”两个向度的评论,笔者以为有着不同的“技巧”。“接地气”的作品,观众基数大,人人都能对剧情进行分享或吐槽,如何“高屋建瓴”地发出不同声音,摆脱人云亦云和观点平庸是这类选题的难点。

比如,《乡村爱情》作为中国电视剧史上最长寿的作品之一,以东北农村的生活样貌为基底,可视为从黑土地里长出来的“地气之作”,其观众群体覆盖面一度突破南北之界,并包含了大量文艺青年、都市精英受众。为此,笔者采访了知名评论人、编剧史航,讨论这部“土掉渣”的剧在贬多褒少的情况下为何能“火”。《史航谈乡爱:最好的电视剧是相依到老》一文从神剧还是雷剧、收视期待、观众心理、安全猎奇等多角度给出了精彩的分析。

当《分手大师》上映,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发微博指出喜剧进入“贱”时代,而后尹鸿与该片编剧俞白眉在《文艺评论》的组织下开展对话,形成“娱乐电影的尺度之争”。俞白眉认为,文艺作品应该是最允许开玩笑的,而影视作品中开玩笑的尺度远低于生活中的百姓;尹鸿认为“这不是玩笑的尺度问题,而是用什么态度去开玩笑……娱乐的宣泄是与净化功能联系在一起的”[3]。这两个例子充分表明,对“接地气”作品的评价往往需要超越平庸并提至一定高度。

反之亦然。对有一定门槛(奥义太深或读者缺乏了解)的作品,在做评论文章时又要避免“高举高打”。以高深晦涩的文字去配合大师的深邃之思,或假定读者“当然应该了解这些”直接展开讨论,这其实都是对大众的拒斥和评论者表达的不自信。好的评论文章,往往能深入浅出地以大众共通的情感或小事件为切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点明文艺佳作的奥义,且导赏的过程是令读者愉悦而受益的,这便是对超拔之作的“接地气”讲述。

仅以刊于2022年12月9日的《隐微的恶:哈内克电影的追寻与拷问》为例,这篇纪念影坛大师哈内克诞辰80周年的作品,从几位知名导演作为“迷弟”进入英格玛·伯格曼书房反应不一的轶事讲起,比较了伯格曼(更为影迷熟悉)与哈内克电影的异同,并指出哈内克电影中包藏的“隐微之恶”。这不仅让读者对哈内克系列作品的全貌有了更清晰的印象,也精准地捕捉到了其艺术创作中对人性“幽微之恶”的“偏好”与反思。文章以一种连贯通透的方式让有兴趣而不熟悉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地去观影、学习,也让对哈内克有所研究的读者看到新鲜的观点,咂摸那“别有一番滋味”。

其实,在八年多的影视文化评论中,导赏类的文章占比很高,它们像是“摆渡人”,把有兴趣的读者引入更广阔的文艺天地去看、去听、去感受。对读者/观众的审美培育和艺术“科普”,也终将反哺到创作层面。毕竟常吃健康食品的人,才会嫌弃快餐。

早在1985年,尼尔·波兹曼就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洞悉,“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而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4]。

是的,人们应该警惕被“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对新兴文化现象应该加以思考和讨论,而非为了流量去迎合和投喂,这才是有价值的。

短视频蔚然成风,不意味着影视评论应变为“小帅和小美”的故事集和吐槽墙,但也不该对其视而不见,而应洞察其文化起因,提供有价值的思考。早在2018年初,抖音的周活跃率首超新浪微博,笔者推出《连博物馆都纷纷入坑 “抖音”到底有多毒?》的评论文章,分析了抖音成为新晋流量王背后的15秒“事件美学”和流量生态下的创作选择[5]。

2020年初,疫情来袭、全民居家,日人均使用移动互联网时长超过7小时,疫情影响并在日后证明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习惯。当时,五花八门的直播迅猛发展,甚至有人直播睡觉就引起了1850万人围观,并获打赏数万。虽然这和行为艺术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云端的热闹仍是值得讨论的。

大众娱乐习惯和需求的改变也影响着影视作品的创作。在短视频的投喂下,越来越丧失耐心的观众催生出“拼盘式”主旋律电影,流量经济让出品方对文艺作品的评别从优劣转为热度,与之伴生的是有电视剧不惜牺牲剧情的连贯性、合理性去制造矛盾、挑起话题,一些质量尚佳的综艺节目也不得不活在热搜里。2022年10月,《文艺评论》以讨论度极高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切口发表文章《活在热搜里的“喜剧大赛”》,就热搜造梗的现象与读者进行探讨,阅读破万,讨论热度持续高涨[6]。

当然,能让人“娱乐至死”的内容是不乏精彩和创新的,但对于切片式作品的讨论却不如对其文化成因进行探究。笔者仅想以上述几例,表达作为文艺评论编辑在这个全民娱乐时代里的一种态度:保持关注、保持好奇、保持思考。曾经,罗伯特·麦克尼尔指出,制作新闻节目的奥义是“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准确的文字已经过时落伍”。几十年后,这仍不失为有效的流量密码之一,但那些迎合流量一时站在风口的作品并不是文艺的价值,那些用落伍的文字表达的理性思考才是。面对读者(或观众),与其跟风投喂,不如携手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雷.文藝批评参与美育的必要性探究[J].中国文艺评论,2022(11):90-99.

[2] 段丹洁.推进新时代文艺批评自我革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9-14(001).

[3] 张福贵.文艺批评个人话语的思想逻辑与审美价值[J].中国文学批评,2022(2):8-11.

[4]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5] 施战军.历史意识与文艺批评的诸种意识[J].文艺研究,2022(2):15-18.

[6] 韩模永.网络文艺批评的存在形态与特质[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9):125-133.

作者简介 陈凯一,硕士,编辑,记者,研究方向:影视评论。

猜你喜欢
娱乐至死
警惕“娱乐至死” 也别死气沉沉
从《娱乐至死》中看媒介素养教育介入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国产手机“娱乐至死”?
从《娱乐至死》中看媒介素养教育介入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电视综艺节目从全民娱乐到文化清泉
精英与大众在媒体功能上的认知对决
网络“戏谑化”表达现象浅议
今时今日,再说“娱乐至死”有点out了
“编码解码”视域下“娱乐至死”理论的思考
声像符号歧视下的“娱乐至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