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
- 抗战时期李约瑟在云南昆明的科学考察
——以档案文献为中心的考述
文化的深切热爱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 1995),英国生物化学专家、教育科研工作者,他倾注毕生心力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1943年至1946年间,李约瑟远渡重洋,对抗战时期的中国进行了规模宏大且深入细致的科学考察,这次考察加深了他对中国的认知和情感,促使他全力投入到《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创作中,他自陈是“生涯变更的转折点”。1900年12月9日,李约瑟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英文名“Joseph N
云南档案 2023年1期2023-03-31
- 百年变局更需百川纳海
“百川纳海”是李约瑟特别喜欢使用的一个比喻,不但适于描绘科学的历程,也适于描绘整个人类文明。从20 世纪中叶起,海内外研究中国的学者都绕不开一个“灵魂之问”——李约瑟难题。著名生物化学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该问题,其主题是: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众多学者试图从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社会文化、人口地理等不同学科角度解答这一难题。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董事会
新传奇 2022年42期2022-11-24
- 李约瑟眼中的欧美危机与中国智慧
李约瑟认为,西方的所谓民主观念如同它的文化一样,内部存在严重的分裂和矛盾。解决西方民主症结的出路在哪里?李约瑟给出的答案清晰明了——在许多方面需要向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取经。冷战结束后,美西方国家以“民主”“人权”教师爷自居,居高临下对世界很多国家指手画脚、颐指气使,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甚至武力相加,给世界带来巨大动荡和灾难。美西方的这种做法受到广泛批评和抵制,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呼声越来越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再读李约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几
新传奇 2022年41期2022-10-24
- 外国人物纪录片与新主流纪录片探索创新
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而分别创作的系列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和《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如果说《爱上中国》记录的大部分人物都还健在,相对更具现实感和生动性而言,《伊文思看中国》明显具有将人物对中国的热爱与对记录精神的坚守进行融合起来表现的特点,《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则客观上更加深刻地蕴含中西方不同历史文明需要交流、互鉴的文化思想意涵。相对而言,《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在讲述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和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撰写科学史巨著《
电影评介 2022年12期2022-05-30
- 论李约瑟的机体论“理学”
理学的葛瑞汉、李约瑟二人,前者从欧洲的伦理问题出发探讨理学,后者则从科学—哲学角度出发切近理学。目前学界对前者的研究成果颇丰①具体可参见张昊臣:《自发性与道德行动:葛瑞汉汉学研究的伦理面向》,《孔子研究》2018年第2期;刘耘华:《“意识到”、自发性与关联思维——试论葛瑞汉的汉学方法论》,《浙江学刊》2020年第6期。,至于后者,由于其本身所遗留的资料太过丰富,学者们往往致力于诸如“李约瑟难题”之类的宏大议题的探讨,而对其具体的理学阐释重视不够。本文拟弃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2-05
- 浅析李约瑟研究对老子“科学”思想的认识
重要话题之一,李约瑟作为研究中国科学史的专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一直是厘清中国科学思想发展的重要线索,而道家思想正是中国科学思想的来源。老子作为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对其思想的探讨也是关键所在。关键词:科学,李约瑟,老子1 科学划界问题科学划界问题一直是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中的重要话题之一,李约瑟作为著名的科学史家,在对其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的著述中,必然包含着自己对什么是科学的思考。而考虑到对划界问题探讨的深入认识以及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的出版时间,根据陈建老师的归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1期2022-01-10
- 近十年国内“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
450003)李约瑟(1900—1995),英国近代生物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今年是其诞辰120周年,“李约瑟难题”即因其而得名。“李约瑟难题”,因译法不同,又称“李约瑟问题”“李约瑟之谜”等。由于李约瑟在不同时期的表述差异,使得“李约瑟难题”成为一个被争议不断的问题。李约瑟曾多次在报告中阐述自己关于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困惑,其在1956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导论中提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7期2021-12-29
- 破解“李约瑟难题”的实践哲学进路
——以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为线索
00350)“李约瑟难题”(或称李约瑟之谜、李约瑟问题)在学界广为人知。这个难题包括两个相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1](176)此难题提出之时,正是我们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李约瑟关于中国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论断,大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而他关于近代以来中国科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2-01
- 李约瑟1964年访华之旅再探
摘 要 以李约瑟1964年访华之旅为中心,利用相关档案,梳理李约瑟在英中友好协会的建立和分裂中的态度,以及在英中了解协会组建过程中的工作,兼及参与帕格沃什会议与中国的联络事宜,展示他对中英友好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关键词 李约瑟 英中友好协会 帕格沃什会议中图分类号 N092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2021 06 01作者简介:王勇忠,1981年生,山西阳泉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科技史。Email: Wangyongzhong
科学文化评论 2021年3期2021-11-22
- “李约瑟之问”的诞生与命运
蒲实李约瑟(1900—1995)问题的诞生1937年夏天,一位叫鲁桂珍的中国女性从上海启程,乘船到达伦敦。鲁桂珍研究动物肌肉收缩学,对生物化学有兴趣,此行是到剑桥大学向生化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拜师。与她同行的还有两位年轻的科学家,沈诗章和王应睐。对于她与李约瑟头一次见面的情形,鲁桂珍在回忆录中写道,她本期待一位“有着一丛白胡子的老人”出现,没想到站在眼前的却是位“年轻、黑发,因为跑来跑去而气喘吁吁的生化学者,穿着带有许多破洞的白色工作
读者 2021年4期2021-02-01
- 抗战时期李约瑟来华与华南教育先师交流的相关问题
学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其判断的依据是他通过来华考察研究的结果。那么李约瑟为何来华来粤参观访问呢?其在粤北与哪些华南教育先师有过接触呢?其与粤北华南教育先师交流有何意义?对于这些问题,专家学者或有误读或未探讨。为此,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促进华南教育历史的研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李约瑟来华来粤的缘起及其原因(一)李约瑟来华来粤的缘起李约瑟,1900年12月9日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基督教知识分子家庭,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生物化学和科学史学家。他于1942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2021-01-31
- 李约瑟博士与工合的情缘
文/刘国忠李约瑟(1900—1995年)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是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而在李约瑟的一生中,与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也结下了不解之缘。1936—1939年期间,年轻的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与英国的左翼书刊俱乐部和援助西班牙活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西班牙失陷后李约瑟开始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为此,在1940年1月从美国回到英国后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11期2020-11-26
- 论“李约瑟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上世纪,“李约瑟难题”一经提出,便有大量的中外学者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对于“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产生?”这一谜题,尽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追本溯源,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答案能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因此,回答“李约瑟难题”便成了一个“浩大的工程”。于是,当诸多学者开始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政治、经济、文化、个人、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使该问题变的更加难以捉摸。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无科学说
速读·中旬 2020年2期2020-10-20
- 1952年:卷入细菌战风波的李约瑟
场战役打响了。李约瑟的心结1952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李约瑟接到一封从布拉格寄来的信,信末的署名是钱三强,钱三强在信中转达了中国科学院对他的邀请,希望他参加一个前往中国与朝鲜的搜集和报告有关细菌武器问题的国际调查团。对于中国政府向他发出的邀请函,李约瑟并不感到吃惊,毕竟他在1943~1946年间就曾前往中国,协助中国科学界重建学术研究工作,担任了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这一时期他还在重庆结识了周恩来、郭沫若等中共领导人和左翼知识分子,并与许多中央
华声文萃 2020年8期2020-09-07
- Introduction: Needham’s intellectual heritage
otes1. 李约瑟.2. 李励生.3. I would like to thank Dr Kuo Wen-Hua, editor of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sharing th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publication of Professors Chu Pingyi and Jongtae
科学文化(英文) 2020年1期2020-08-07
- 1952年:卷入细菌战风波的李约瑟
场战役打响了。李约瑟的心结1952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李约瑟接到一封从布拉格寄来的信,信末的署名是钱三强,钱三强在信中转达了中国科学院对他的邀请,希望他参加一个前往中国与朝鲜、搜集和报告有关细菌武器问题的国际调查团。对于中国政府向他发出的邀请函,李约瑟并不感到吃惊,毕竟他在1943~1946年间就曾前往中国,协助中国科学界重建学术研究工作,担任了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这一时期他还在重庆结识了周恩来、郭沫若等中共领导人和左翼知识分子,并与许多中央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25期2020-07-06
- 《本草纲目》享誉欧洲,靠的竟是“博物”
。顺带再说一下李约瑟对《本草纲目》的赞誉。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在当代中国的盛名,与李约瑟有很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正是李约瑟的赞誉,让原本声名不彰的李时珍获得了巨大声誉,使其成为与张仲景齐名的“医中之圣”。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李约瑟如此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大约有1000种植物和1000种动物被详尽地描述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12期2020-04-01
- 李约瑟与竺可桢往来书信(1950-1951)*
0028;2.李约瑟研究所,英国 剑桥CB3 9AF)1943年2月-1946年3月,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1900-1995)受英国文化委员会委派赴中国担任战时情报和宣传工作的专家.[1]在中国期间,他创建中英科学合作馆并担任馆长,足迹遍历中国抗战大后方10个省,访问300余个文化教育科学机构,接触到上千位学术界知名人士.[2]在大力推进中英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他也在积极为酝酿中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3-03
- 《本草纲目》享誉欧洲,靠的竟是『博物』
。顺带再说一下李约瑟对《本草纲目》的赞誉。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在当代中国的盛名,与李约瑟有很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正是李约瑟的赞誉,让原本声名不彰的李时珍获得了巨大声誉,使其成为与张仲景齐名的“医中之圣”。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李约瑟如此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大约有1000 种植物和1000 种动物被详尽地
文史博览 2020年12期2020-02-28
- 李约瑟1972年访华始末
院郭沫若纪念馆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科学史家,1924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32年出版3卷本《化学胚胎学》,1942年出版《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在生物化学和胚胎学研究方面享有盛名。1942年秋,李约瑟受英国文化委员会和英国生产部派遣,到中国援助战时中国科学界。他广交朋友,和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结下了深厚友谊。在中国期间,他对中国古代科学和文明发生了浓厚兴趣,此后半个世纪,他将主要精
传记文学 2020年1期2020-01-17
- 李约瑟难题的缺陷与价值探究
401331)李约瑟难题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一个经典话题。其通常表述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中国? 为什么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前的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中国在获得科学知识并造福人类方面,均较欧洲更有成就? ”李约瑟难题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广泛思考,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已经发表了上千篇文献。学者们试图从各种角度解答这一难题,但并未给出一个完满的答案,反而使其更加复杂化和思辨化。因此,值得对李约瑟难题进行重新审视。1 李约瑟难题的提出及其补正李约瑟难题缘起于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期2020-01-01
-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管窥
摘 要 李约瑟是改变西方对中国文明落后评价的人,他在世界科学史学界有着重要地位。作为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的科学史观曾受到多个学者的影响,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也形成了他独特的世界科学史观。李约瑟坚持自己的科学史研究方法,基于科学的全人类性及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李约瑟对科学作古今之分,并深入分析了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的原因。关键词 李约瑟 科学史观 现代科学作者简介:郭子佺,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图分类号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9期2019-07-26
- 在“李约瑟问题”之外
摘 要 李约瑟是一位对中国科学史和世界文明史研究影响至深的人物。但他在跨入科学文明史研究之前,首先是剑桥大学的生物化学家,曾在胚胎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做出过开创性的工作并被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中国读者对他前半生的科研经历和科学创见知之甚少。分析李约瑟童少年时代接受的科学教育,在剑桥大学的科研岁月,以及他与理论生物学小组的交往。期望通过他的经历一窥20世纪前半期生物学思想发展的一个侧影,并由此丰富对李约瑟的认识。关键词 李约瑟 生物化学 化学胚胎学
科学文化评论 2019年6期2019-04-22
- 李约瑟研究所设立何丙郁中国科技史奖学金
(1.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1 背景:何丙郁先生与李约瑟研究所40多年前,李约瑟博士在英国剑桥创立了李约瑟研究所,为海外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家园!当研究所落成之时,李约瑟博士已是年近九十的老人了。何丙郁先生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协助李约瑟博士编写《中国科学与文明》系列专著,七十年代曾撰写第五卷第七分册《火药史诗》的初稿。1989年应李约瑟博士的邀请,何丙郁先生提前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退休,只身赴剑桥接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9年3期2019-01-23
- 由《科学技术文明史》浅谈李约瑟问题
摘要:“李约瑟难题”,是由在胚胎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者李约瑟博士提出的,主要关注思考近代科学却在欧洲兴起而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原因等诸多问题。李约瑟献身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关键词:李约瑟问题;科学技术文明史1937年,已经在胚胎生物化学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李约瑟博士,认识了三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此后,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和感情,并献身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开拓
文存阅刊 2018年24期2018-10-21
- “李约瑟研究所之友联谊会”成立大会暨“李约瑟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
月9日下午,“李约瑟研究所之友联谊会”(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Friendship Association)成立大会暨“李约瑟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楼616会议室成功举行。曾经到访过李约瑟研究所或在研究所访学过的50余位学者和专业人士参加了成立大会。会议共同审议通过了“李约瑟研究所之友联谊会”(简称“李友会”)章程与理事会名单,宣布设立“何丙郁奖学金”。参会学者还围绕“李约瑟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史研究”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8年2期2018-10-17
- 跨越语言的障碍
一卷出版之前,李约瑟必须要解决中英文混合排版的技术问题。他通过科学合理的版式设计为SCC规划了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案。但此后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当汉字铅字的来源出现问题以后,李约瑟以其执着而又不失灵活的处事方式,最终赢得了多方的支持,帮助剑桥大学出版社购置了全套的汉字铅字,才算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李约瑟在其中所做的很多工作已经超出了一个作者应负的责任,但他甘居幕后,所以这段往事长期以来并不为人所知。在我们今天看来,如何跨越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
科学文化评论 2018年1期2018-05-14
- 李约瑟《文明的滴定》中译本若干译词评析
雷[摘 要] 李约瑟1969年完成的《文明的滴定》在2016年有了首个简体中文译本。文章通过对比之前潘吉星等人的选译本,评析了中译本若干译词的问题,分析了误译的原因。若要准确译介《文明的滴定》,应该了解李约瑟描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一些特定用语,回归原有的语境。[关键词] 李约瑟; 《文明的滴定》; 译词[中图分类号] N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8)03-0030-082016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英国李约瑟(Jo
创新 2018年3期2018-05-14
- 李约瑟与浙江大学的渊源
克礼,也是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名誉所长。他得知,浙江大学藏书架上的书都是70多年前浙大西迁途中完好保存下来的,许多书都与一个人相关:李约瑟。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中国科技史家,因编写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提出“李约瑟难题”为世人所熟知。抗日战争后期,他接受英国政府派遣出使中国,任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并组建中英科学合作馆,两次造访当时在遵义、湄潭等地办学的浙江大学。2017年10月,古克礼
文化交流 2018年5期2018-05-09
- 鲁桂珍博士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王贞虎李约瑟(1900-1995),早年曾是世界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家,他创立了化学胚胎学这一门新型学科,被英国皇家科学院吸收为院士。他还是诺贝尔奖得主、剑桥大学生化系创始人霍普金斯教授的得力助手。可以说,在1937年以前,李约瑟对中国还一无所知。那么,是何种缘故使这位极有前途的生物化学家放弃了本行,竟从不识一个汉字而成为博古通今的汉学家和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国科技史家呢?他之所以倾其后半生致力于这一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的原动力,又在何处呢?1989年秋季
粤海风 2018年3期2018-03-25
- 汉语典籍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
的传播。本文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航海卷》为例,探究中国典籍文化专有项英译情況,从而总结典籍外译策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微薄之力。【关键词】目的论 文化专有项 李约瑟 翻译方法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包罗万象,是对中国古代科学文明的汇编与总结。有关《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典籍翻译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是文化层面上的传播。鉴于各国语言中包含着大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文化内涵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即文化专有项,翻译难题便从中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6期2018-01-27
- 童第周捉青蛙
现代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来到了李庄。童第周带李约瑟参观自己简陋的实验室——连电灯都没有,只能点菜油灯。在这里童第周撰写并发表了数篇高质量论文,引起国内外生物学界的瞩目。李约瑟忍不住问:“你在比利时有那样好的实验室,为什么还要在这里进行试验?”“因为我是中国人嘛。”童第周正色道,“要搞工作,应该回祖国去搞。有成绩,为什么要给别的国家?”李约瑟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人,有志气。”这一份志气不独属于童第周。无数像他一样的科学家,用学术成果为祖国赢得尊严。这或许就是他们
环球人物 2017年24期2018-01-09
- 大器晚成
——李约瑟SCC的出版历程
晓 莫弗特(李约瑟研究所,英国剑桥CB3 9AF)大器晚成 ——李约瑟SCC的出版历程王 晓 莫弗特(李约瑟研究所,英国剑桥CB3 9AF)李约瑟的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以下简称SCC)的出版规模之大、周期之长,可作为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来研究。通过研究SCC档案,我们将其出版历程分为5个阶段,其间SCC经过了3次扩充,这部巨著的诞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除了李约瑟及其合作者的贡献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7年3期2017-11-02
- 李约瑟难题与明清社会
提 要:李约瑟所作《文明的滴定》提供了迄今对于“李约瑟难题”最具有系统性的解答,对于透视明清时代中国科技状态与发展潜质乃至理解整个中华文明历史研究,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首先指出,理解李约瑟该书,首先需要把握他的方法论倾向,包括谨慎的历史进步论、反对欧洲中心主义、不承认五种社会形态依次递进说、结构论与文明史观。进而,文章将李约瑟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归纳为3项论说,即“亚细亚官僚制度”是中国难以在明清之际实现向现代科技飞跃的体制原因、现代科学与古代中世纪科学
古代文明 2017年4期2017-10-14
- 贡布里希、李约瑟,以及斯特雷特的《新发明》
史料上充分依靠李约瑟的研究,贡布里希却不认可后者信奉的“进步论”,而强调波普尔的“情境逻辑”,认为“循环论”是文艺复兴乃至科学革命早期历史观的主流,他又以“载货崇拜”的隐喻来解释当时欧洲人对新时代的狂热期许。关键词 贡布里希 李约瑟 斯特雷特 新发明 载货崇拜一 斯特雷特和他的系列版画《新发明》斯特雷特①(Jan Van der Straet,1523—1605)出生于佛兰德斯的布鲁日(今属比利时),那是艺术史上享有盛名的佛拉芒画派(Flemish Pri
科学文化评论 2017年5期2017-05-30
- 中国科技典籍出版“走出去”的路径探索
——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为考察中心
径探索 ——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为考察中心李伟荣, 刘湘苹(湖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410082)李约瑟主持编纂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在中外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出版后得到多方面的研究,却鲜少从出版视角来探析这一巨著。本文从选题缘起与规划进展、编辑出版特色、出版的现实意义与海内外传播影响及其局限性、对出版“走出去”的启示等四个方面对李约瑟这一著作进行了详尽剖析,为中国科技典籍出版“走出去”的路径进行了有效探索。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丛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4期2017-04-11
- 访剑桥,忆约瑟
学森之问”,与李约瑟提出的“李约瑟难题”同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激励着一批又一批中国科技工作者刻苦努力,自强不息。而李约瑟本人也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做出了极为重要的研究,其创建的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是国际上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四大中心之一。2015年11月20日,应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教授的邀请,我有机会前往剑桥大学访问了李约瑟研究所。梅建军教授介绍,李约瑟博士1900年出生于一个英国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成为一名杰出的青年化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1期2016-12-28
- 李约瑟之谜
张泽南摘要:李约瑟著名难题“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这一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对于此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观念,众多解释中涉及中国哲学传统、科学知识、逻辑等各方面知识。在16、17世纪中国与西欧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在发展过程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文明的衰落,在改革开放之时,又是什么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探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以为学者的研究提
商 2016年24期2016-07-20
- 普赖斯与中国
,普赖斯曾经和李约瑟合作研究中国天文钟,与来自中国的科学史家们最早结缘,但此后因联系中断等原因而影响甚微。普赖斯及其学术思想主要通过作品译介等方式逐渐在国内传播,特别是在科学学界产生了持续影响。普赖斯与中国的这段跨越学科的交往历史,对于当前科学学和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具有启发意义。关键词 普赖斯 李约瑟 钱学森 科学史 科学学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1922—1983)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史家、科学学家和科学计量学奠基人。
科学文化评论 2016年5期2016-05-30
- 李约瑟与抗战时期的清华大学
明1942年,李约瑟受英国文化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和派遣来华,支持战时中国的科学研究。李约瑟一方面作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来华访问、交流,另一方面他最重要的官方身份则是中英科学合作馆的馆长。二战期间,中国科技界在物资和信息沟通方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943年到1946年,李约瑟通过领导中英科学合作馆,将西方的图书、物资运送到西南联合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各特种研究所,保障了清华大学的科学研究在抗日战争时期继续进行。同时,清华大学也通过李约瑟和中英科学合作馆将其科研
教育·综合视线 2016年41期2016-05-30
- 镜中观镜,似幻还真
,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此问题不仅在科技史界无人不晓,其影响更远达历史学和社会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此问题,李约瑟本人最为集中而详尽的回答出现在《文明的滴定》(The Grand Titration)一书中。一成书背景1900年,李约瑟出生于英国一个基督教家庭,青年时期接受了专业的生物化学教育,30岁时在剑桥大学
科学文化评论 2016年5期2016-05-30
- 历史的脉象
——李约瑟的中医文化观
史的脉象 ——李约瑟的中医文化观杨帆(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 浙江绍兴310027)摘要:医学卷是李约瑟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第六卷。从写作主线、结构和内容可以看出,李约瑟基于现代西方医学标准,对中草药和巫医有意忽略,对炼金术却比较重视,而对中医文化则存在三个误读,即认为 “六疾”观胜于五行,“症”不科学,中医不治急病。引入科学知识社会学方法论,从范式转变、科学多样性和社会建构三个方面解析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的史实筛选和文化误读,则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3-09
- “李约瑟难题”的不可通约解读
10071)“李约瑟难题”的不可通约解读庞 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在“不可通约”的基点下,由科学的发展向度展开,对于“李约瑟难题”的产生路径及其所依存的实践操作平面进行探索;基于不可通约向度对“李约瑟难题”中所蕴含的“科学”概念的历史和实践进行分析,得出中西科学各有其不同的产生和发展路径,“李约瑟难题”问题本身是在中西科学不可通约的基础上产生的。李约瑟难题;不可通约;实践“李约瑟难题”是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02-10
- “李约瑟问题”还是“任鸿隽问题”
学界将之称为“李约瑟问题”或“李约瑟难题”。称为“李约瑟问题”,则李约瑟享有该问题的知识产权。但李约瑟真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这个问题的吗?非也。鸦片战争以后,在李约瑟之前,梁启超、任鸿隽、冯友兰,乃至李鸿章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一九二零年,在美国的冯友兰写了一篇专门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的论文,此文原为英文,标题为“Why China Has No Scienc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c
读书 2015年2期2015-09-10
- 也谈“李约瑟问题”
同志的大文《“李约瑟问题”还是“任鸿隽问题”》(以下简称“邓文”)将“李约瑟问题”解释为“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是不准确的,文中一些相关说法与事实相去甚远,基本观点也很难让笔者苟同。“李约瑟问题”在国际学界形成后,没人理解为“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学界的共同说法是:“中国古代文化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近现代科学?”—“李约瑟问题”的中心题旨鲜明地指向中国古代文化。“有没有发展出科学”与“有没有科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向不同意义的范畴。“邓文”怎么会如此概念不清
读书 2015年6期2015-06-11
- 大问题、大滴定、大历史
刘钝摘要 “李约瑟问题”是一个启发式的主题论纲,借助它不仅可以展开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宏大叙事,还能引导人们对科学革命、现代化的途径、以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普适性间的张力等议题进行深入思考。李约瑟1964年出版的《文明的滴定》已经为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之结论做了铺垫,并藉此奠立了他作为国际跨文化研究先驱的地位。2014年,两位美国历史学家通过互联网发布《历史宣言》,由此在西方掀起一场有关历史学之功用的大辩论,我国史学界对此尚无积极的参与,而李约瑟的大
科学文化评论 2015年5期2015-05-30
- 破解“李约瑟难题”
由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的被后人称之为“李约瑟难题”的基本表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成为科技、历史和社会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源于中国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这个比例急剧下降至0.4%。中国为什么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上会有如此大的落差?问题集中在17世纪前后这个历史节点。翻看历史,当时的英国正是工业革命时期,也是商品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制
中国知识产权 2015年5期2015-05-30
- “李约瑟难题”的马克思主义论域:一种比较性探析
0年代至今,“李约瑟难题”一直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总览一下就会发现,在讨论“李约瑟难题”的过程中,大都注入了马克思主义的元素,就是这一元素在李约瑟伟大的一生中,以及“李约瑟难题”的最终落幕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一重要环节却被大家寥寥几笔代而略之,或者只是作为插曲、点缀而已,一直未能引起重视。那么,李约瑟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到底存不存在密切关系?如果存在,马克思主义对李约瑟的影响达到什么程度?诸如此类疑问,笔者在《李约瑟与马克思主义》一文中,就李约瑟
理论导刊 2014年1期2014-12-12
- 中外天文交流史研究方法及其流变
交流;宗教史;李约瑟中图分类号:P1-0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3.009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计有三次大规模的域外影响,即汉末以降随佛教而入的印度天文学、元明之际随伊斯兰教而入的阿拉伯天文学,及明清之际随基督教而入的欧洲古典天文学及近代天文学。[1]近代史上,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西学东渐”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2],天文学传播也具有不同阶段的特征。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国内对天文中外交流史的
科学与管理 2014年3期2014-08-12
- 从“李约瑟难题”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质与价值
50004)“李约瑟难题”从20世纪初80年代时至今日,仍然热度不减。它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同寻常,它不仅影响到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还影响到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以及中国梦的实现。一、“李约瑟难题”蕴含基质“李约瑟难题” 提出后曾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到目前为止共有六种质疑声:“无意义说” “逻辑矛盾说” “修改说” “无科学说” “伪命题说”和“有毛病说”,但是这些质疑都逐个遭到反驳。[1]
教育文化论坛 2014年6期2014-04-17
- 《墨子》英译概观
贻宝;华兹生;李约瑟;艾文贺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2?0232?05墨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主要哲学家,他所创立的墨学在秦汉之前是和儒家齐名的显学。记录其思想和观点的《墨子》一书涵盖的学科范围甚广,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不多见。由于多种原因,比起我国其他经典,如《道德经》《庄子》和《论语》等,《墨子》的英译本数量并不多。但早在19世纪,西方汉学界就已经开始对《墨子》进行翻译和研究了。据笔者检索统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4-12
- 李约瑟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马儒李约瑟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学术院院士,早年以在胚胎生物化学领域的独特研究而成为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上世纪40年代中期,李约瑟怀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受英国政府的派遣,作为皇家科学院代表,到重庆筹建中英科学合作馆,热情援助中国的教育与科研机构,积极提供急需的物资设备和信息资料,足迹遍及中国大后方的广大地区。他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与著述,最终以一部煌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而闻名中外,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重放异彩、瞩
闽南风 2012年9期2012-09-22
- “李约瑟问题”的部分消解
00072)“李约瑟问题”的部分消解王以梁1,张 宇2(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110819;2.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072)《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一书以“研究现代科学为何出现在西方”的方式,消解了李约瑟有关“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的疑问。然而对于“李约瑟问题”的另一组成部分,即“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而后来却不是这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3-31
- 李约瑟的中国情愫
惠 斌李约瑟(1900—1995)是饮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早年以在胚胎生物化学领域的独特研究而成为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上世纪40年代中期,李约瑟怀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受英国政府的派遣,作为皇家科学院代表,到重庆筹建中英科学合作馆,热情援助中国的教育与科研机构,积极提供急需的物资设备和信息资料,足迹遍及中国大后方的广大地区。他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与著述,最终以一部煌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文史春秋 2009年9期2009-10-23
- 李约瑟和婚姻中的两个女人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婚恋观上同样有着与一般科学家不一样的创新意识。他与原配夫人多萝西六十多年的婚姻里,一开始就恋上了中国学者鲁桂珍。鲁的出现,使李约瑟的科研走上了不同于一般西方科学家的道路,于是就有了《中国科学技术史》,一部至今在世界上让人震惊的著作。1999年,李与鲁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李约瑟与多萝西1924年结婚多萝西·玛丽·莫伊尔出生在伦敦一个贵格会教徒的家庭。人们一般都称呼她为“多菲”,而李约瑟在他的日记里只是非常简练地用一个希腊字母Δ来指她。
中外书摘 2009年8期2009-09-21
- 又见李约瑟
er)的新书《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英文版The Man Who Loved China《热爱中国的人》),说最好与作者见见面。看看封面,又翻翻目录和序曲部分,“李约瑟将改变世人对中国的这种成见——远离世界主流文化,除了能给世界提供丝绸、陶瓷、茶叶和大黄,实际上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李约瑟发现中国并没有游离世界主流文明之外,而实际上中国创造了大部分的世界文明。”作为渴望了解世界对中国看法的中国学子,无论是谁,如果能把中国放在世界文明大背景上加以
对外传播 2009年8期2009-09-16
- 读书
代的故事。又见李约瑟吴伟恰逢世界读书日,友送来英国畅销书作家文思淼(simon winchester)的新书《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英文版The Man Who Loved China),希望我见见作者。我看看封面,又翻翻目录和序的部分,“李约瑟将改变世人对中国的这种成见——远离世界主流文化,除了能给世界提供丝绸、陶瓷、茶叶和大黄,实际上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李约瑟发现中国并没有游离于世界主流文明之外,而实际上中国创造了大部分的世界文明。”就像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18期2009-05-31
- 乐音的意识驱动及“李约瑟问题”
贵确,探讨了“李约瑟问题”,认为其成因是多维多面的,其中西方音乐在意识驱动对于构建近代科学体系,促成其结构是内在动力,致使东西方科学内秉和复杂构能方面存有较大差异。[关键词]现代科学 李约瑟 音乐 想象力作者简介:马国瀚(1970-),男,汉, 河南开封人,讲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电子通信、机械电子工程工作;张建忠(1972-),男,汉,河南开封人, 讲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机械、机械检测控制等专业研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1
消费导刊 2009年4期2009-04-02
- 再晚的开始也不晚
是,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却证明,这并不算晚。李约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生物化学领域有重要成就。在他37岁那年,3个中国研究生跟他学习生物化学时告诉他,中国古代有巨大的科学成就,舍此则一切科学史都将是不完整的。李约瑟沉思良久,开始了人生新的长征。学写汉字,学说汉语,一字一字地啃古汉语。终于,他成为一个中国通。他54岁那年,出版了中国科技史第一卷,到他90岁时已出了15卷。如果没有37岁的那个不早的开始,他就不可能在这个领域独领风骚。老来失偶的李约瑟于1989年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5年3期199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