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约瑟难题”,是由在胚胎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者李约瑟博士提出的,主要关注思考近代科学却在欧洲兴起而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原因等诸多问题。李约瑟献身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关键词:李约瑟问题;科学技术文明史
1937年,已经在胚胎生物化学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李约瑟博士,认识了三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此后,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和感情,并献身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对中国古代科技了解愈多、研究愈深,就愈在脑海中产生这样挥之不去的问题:为什么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能有这么多科技成果,在总体上超过欧洲,近代科学却在欧洲兴起而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呢?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一、简述《科学技术文明史》
《科学技术文明史》一书讲述得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成就,全书从先秦时代到明清,包括儒家、墨家,佛学思想,也包括数学、气象等科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描写,彻底的研究和描述了中华民族近二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事实,本文全文贯穿中国古代历史与欧洲同时期的比较,本书肯定了中国古代科技对历史上巨大的作用,并且李约瑟认为在工业革命之前几千年,中国的科技发展是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本书对科技史普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二、关于李约瑟
对于李约瑟对于中国的影响,首先是在科学技术史上,他是公认的鼻祖式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将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历史全面描述的人,第一次向世人勾勒出了一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宏图,其次是他提出疑问为何中国科技发展在领先于世界时却突然在近代被西方超越,也被被称为“李约瑟难题”,为何在新技术出现之前几千年中国能够远远领先于世界,但是在明清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于世界,第三个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几千年,为何第一个全面描述中国科学史的是个国外学者,而不是出自中国人之手。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并没有知识单纯的描写中国古代技术历史,而是以同时期与欧洲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背景作比较为主线,比如在说到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仪器时也提到了同时期的拜占庭“阿拉伯自鸣水钟”,在说到中国古代的星名图时,李约瑟也提到了古希腊的占星术的十二宫;这样的描述特点首先能够向我们更为全面的展示我们的技术和西方技术,而不仅是像其他一般以井底之蛙的眼光看待技术发展史,其次技术和文明背景的比较能够更好的向我们解释“李约瑟难题”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有其历史必然性,而我读完书后就关于“李约瑟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中西方科技发展背景区别
由于中国与西方古代科学史在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不同,所以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比。
(一)首先是经济基础,中国古代长期维持着封建制度,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经济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使得工商业发展不足,既没有在科技上提出革新的要求,也没有发展出新的阶级力量推动科技发展,而古希腊科技传统产生于希腊城邦制奴隶制初期,各城邦没有统一意志,思想活跃,民主的气氛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文化发展,形成的良好的科技传统对后来科学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
(二)从政治体制来看,中国古代是封建专制体制,对科学技术的政策控制直接影响了科技传统发展。例如政府将天文、农学、算术、地理等学科纳入官办,严格控制。其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统治需要,而不是用于生产发展,使得科学传统缺乏对自然哲学的深入探索和思考。
(三)西方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理性,并发展出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近代科学特征,同时结合了理论与实验和科学与技术的双动力模式,使得科学成就得以保存和发展,从而导致近代科学从其科学技术结构内部得以产生;而中国则忽视了理论与实验和科学与技术的互动作用,单纯的重视技术,从而束缚了科技的发展。
四、“李约瑟难题”的历史必然性
如果严格的来审题,李约瑟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通过同时期中西方科学技术史的比较而言,中国的科学技术并不是像人们口中所说的如此领先,首先是在科学技术上同时期中西方均有各自的成就和发展,例如上文提到的天文观测仪器,其次是中西方在科学发展史上实际上走的是两条线,无论是在政治制度还是文化发展来说都是不同的方向,不是同一个方向的何来领先之说呢,其次是对于科学技术发达的理解,就拿盛唐来说,国力繁盛毋庸置疑,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具体的标准,也没有考量的标准,因此李约瑟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和西方相比本身是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如果单纯的用来比较是不严谨的,李约瑟对于古代科技史的推广和发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第一次向世人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发展,通过对于中西方不同的科技发展方向和所处的不同的背景,中国近代的科技落后也就显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中西方的科技发展不同是历史必然性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杨泽波.从从坎陷论的视角看李约瑟难题[J].哲学研究,2013(10).
[2]桂质亮.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6).
作者简介:
周杨(1987年—),男,云南绥江人,硕士,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研究方向:科学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