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物纪录片与新主流纪录片探索创新

2022-05-30 10:48:04杨秋倪祥保
电影评介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伊文思李约瑟纪录片

杨秋 倪祥保

各种人物纪录片历来是中国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相关创作有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通过讲述外国友人故事来呈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或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以及那些外国友人眼里心中的中国景观——或是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由此获得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传播效果,本文将其定义为“新主流纪录片”。其中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拍摄的系列纪录片《爱上中国》,有专门为纪念中国人民老朋友荷兰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Ivens)和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而分别创作的系列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和《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如果说《爱上中国》记录的大部分人物都还健在,相对更具现实感和生动性而言,《伊文思看中国》明显具有将人物对中国的热爱与对记录精神的坚守进行融合起来表现的特点,《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则客观上更加深刻地蕴含中西方不同历史文明需要交流、互鉴的文化思想意涵。相对而言,《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在讲述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和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撰写科学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经历的同时,努力展现其以跨文化视角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思考解读,在平静朴素的娓娓道来中,在较少使用创新手法的叙事间,一个对中国历史人文、古代科技和中华民族都非常欣赏与热爱的李约瑟得到了极为立体生动的声像建构,取得了较好的国内外传播效果。这部纪录片和《爱上中国》《伊文思看中国》等类似作品所构建的人物形象和呈现的认知视角,都容易使人想起孔子的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或者说,这也是此类新主流纪录片创作中值得关注并研究的人物、事件与观看角度相互影响而提升传播效果的问题。

一、由转向观看而“知之”

在近几年的一些讲述外籍友人与中国故事的新主流纪录片中,《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是非常突出的一部。李约瑟研究所董事会理事杰佛里·罗界(Geoffrey Lloyd)在接受采访时对观众说:“李约瑟是一个非常善于架桥的人,不仅连接了中国和西方,也连接了科学和人文学科。”①李约瑟确实无愧是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的重要发现者,应该被视为继马可·波罗(Marco Polo)、利玛窦(MatteoRicci)之后让世界再次全面了解中华文明的一位伟大探索者和用心的架桥人。而让李约瑟最初开始了解中国并对中国产生好奇心而努力“知之”的,则是他第二任妻子、中国旅英科学家鲁桂珍——她曾不无自豪地自喻为是李约瑟努力架设桥梁的一个桥墩。

与所有需要提出问题和讲述故事的纪录片创作一样,《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第一集是《到中国去》。作为主要讲述一个人物的纪录片,这一集的片名自然很快会让观众心中产生这样一些疑问:他为什么要到中国去?他到中国去要干什么?那是他自愿主动去的,还是被动去的?这些自然而然生发的问题,不仅蕴含了叙事的很多悬念因素,而且直接奠定了相对坚实的叙事基础。这对观众更好地理解李约瑟及相关的中国历史人文内容具有关键作用,或者说更容易使观众进入并感受李约瑟认知中国历史人文的心路历程。纪录片创作者不厌其烦地告诉观众,李约瑟夫妇是剑桥大学非常优秀的科学家,是当时唯一一对都是英国皇家学会成员的夫妻。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各自的科研前景一片灿烂,纪录片解说词甚至比较肯定地说李约瑟的相关研究可能离诺贝尔奖不远了。而当时的李约瑟,因为研究领域的关系,对东方中国历史人文及古代科技还完全一无所知。这样的叙事安排,与其说对建构一个重要人物而言相对全面,不如说是特别在意让人知道李约瑟的科研转向是何其艰难而难能可贵。不容置疑,李约瑟在自己科学研究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为什么会突然决定到非常遥远且正处于战火纷飞的中国去?为什么很快地选择改变巨大而被很多人感到扼腕叹息的研究转向?并且,他又是因为什么而能够成为一个享誉全球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者的?这些都足以构成该纪录片的叙事悬念,也是该纪录片具有吸引力的叙事缘起。这样的结构安排及叙事策略看似平常自然,实则别具匠心,娓娓道来的言外之意其实具有潜在的先声夺人效果。

作为人物题材纪录片,《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的创作者面对一个重要的再现对象,却极其缺乏相对生动的音视频资料来有力地支持自身创作。该纪录片通过寻找大量历史照片和相关资料,在讲述李约瑟身世及自身特点的过程中,清晰而强烈地使观众知道,李约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自然科学研究者,而且是一位思想活跃、充满激情的左翼知识分子。他后半生的科研转向,其实也是他的重要人生转向。李约瑟科研与人生的双重转向,既缘由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到来,也因为他的某种天赋秉性。1937年,因爱人被日本侵略者炸死而选择离开伤心之地去英国留学的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生鲁桂珍,获得李约瑟创建的“康福德·麦克洛林”基金的支持,来到剑桥大学李约瑟的实验室,跟随李约瑟夫妇从事科学研究,并拜李約瑟妻子为博士生导师。期间,他们经常会有一些休息时间,自由地聊天。李约瑟从大家无所不谈的聊天中,注意到口齿伶俐的鲁桂珍会非常生动地介绍麻沸散、气象仪等中国古代发明。这些此前闻所未闻之“知”,激发了李约瑟对东方中国历史人文的巨大好奇心。为了获取更多并且尽量是通过第一手所得到的关于中国的历史人文知识,他在鲁桂珍等人的帮助指导下,开始学习中文。这为他日后成为英国政府遴选派遣到中国考察中国教育状况的人选,转而改为研究中国古典科技史工作,都奠定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条件——“知之”。

纪录片《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在讲述李约瑟作为一位优秀科学家对学习汉语这样新知识内容所具有的敏感性、归纳推演和触类旁通能力的同时,特别注意表现他通过象形汉字的学习,特别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历史人文独到的优秀之处和神秘魅力。这显然为他今后对中国历史人文从“知之”到“好之”的升华,奠定了坚实的科学认知基础和强烈的人文情感基础。这也应该是他一生九次来到中国进行考察研究的动力所在,是他表达“我永世感激在这里(指中国——笔者注)领略到的一切”①这肺腑之言的真情实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作者将纪录片第一集命名为《到中国去》,应该多少富有这样的深意——只有到中国去,才能更好地了解、认知和表达中国——这是李约瑟科研实现艰难转向并且能够像马可·波罗、利玛窦、斯诺(Snow)等著名人士一样使西方世界更好地了解东方中国而享誉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独有偶,世界著名纪录片大师荷兰人伊文思,也因为对中国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知的基础上,才能拍摄很多优秀的中国题材纪录片。抗战期间,为了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伊文思首次来中国拍摄了著名纪录片《四万万人民》。拍摄期间,他接触了很多中国人,特别是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及周围的人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在世界冷战气氛浓重的情况下,他还是热情洋溢地率先到中国来拍摄纪录片,向世界传播虽然贫穷落后,但是朝气蓬勃的中国各地的百姓生活及精神面貌。特殊历史时期,伊文思接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中国拍摄纪录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困难重重。但是伊文思坚持从“知之”出发的态度不变,《上海第三药店》就是这样拍摄而成的。他到上海时,哮喘病发作,正巧到上海第三药店去买药。善于观察的伊文思发现,这个药店的工作人员不仅对来买药的顾客非常热情,而且特别认真负责,一定要问清情况之后才将更加合适的药卖给顾客。回到宾馆养病的伊文思反复多次地请那个药店的多位工作人员与他闲聊,在不断深入了解那个药店工作情况的同时,发现合适的拍摄对象并与他们真心交朋友。在这样“知之”的基础上,那个药店的工作人员很自然地接受他的纪录片拍摄请求,有的甚至能接受作为外国人的伊文思到他们家里去跟随拍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伊文思能够很快拍摄成一部相当不错的纪录片《上海第三药店》。曾经在大型系列纪录片《愚公移山》中担任过灯光师工作的郭维钧,在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谈到伊文思纪录片的创作特点时说道:“中国人在他面前能够无拘无束地自然表现……这就是伊文思的功力所在,这就回答了为什么伊文思能够拍到那么真实的生活。”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显然就是从相互“知之”而来的不受拘束。伊文思纪录片中的人物很自然地将摄影机当成真正的“墙壁上的苍蝇”,充分放松地出现在伊文思的纪录片拍摄镜头之前,成为纪录片中自然生动的人物形象。

二、由贴近观看而“好之”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拍摄的7集纪录片《爱上中国》,是一部具有跨文化内涵和不同国家人群友好交流故事的系列纪录片,它通过讲述国际友人的中国故事,用“外国人视角”及故事见证中国发展,共享中国发展的荣光,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7集的内容分别是:讲述中国和朝鲜两军的军歌创作者,朝鲜音乐家郑律成故事的《军歌嘹亮》;讲述促进中国和秘鲁建交的秘鲁新闻记者阿尔塞女儿露德斯(露露)为了却父亲最后心愿故事的《秘鲁家族的中国缘》;讲述英语教育家、人类学研究专家伊莎白从二战胜利后一直在中国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的《百岁老人的中国故事》上下集;讲述改革开放后首位被聘请为武汉钢铁厂厂长的德国杜伊斯堡人格里希(Gerich)故事的《中国国企聘请的首位“洋厂长”》;讲述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英国人戴伟(David G. Evans)与很多中国普通人结为朋友的《网红“洋教授”的中国科普梦》;讲述来自卢森堡大公国退休警官尼克到中国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乍洞村无偿工作故事的《驻村第一书记和他的“洋助理”》。所有这些纪录片中的主要人物,无一不是因为对中国有贴近了解而“好之”的——这就像把中国视作他第二故乡的伊文思的中国题材纪录片的成功创作。

伊文思是一位纪录片大师,他一生拍攝了不少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关于他如何认知中国和对中国的影像再现的看法不仅丰富,而且大多直接明了。在现代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很多伊文思纪录片中被拍摄的当事人或者其后人,都非常感动于纪录片对当时生活景象的真切记录,其传播效果看似平常,但却生动感人、影响深远。相比较而言,关于李约瑟的活动声像资料很少,因此,完成每集42分钟的6集纪录片要克服的困难就显得非常之大。创作者能够利用的重要资料就是相对数量较大的照片,尤其是李约瑟在中国拍摄的大量照片。其中包含了很多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照片,非常有效地吸引了观众。那些珍贵的照片不仅再现了李约瑟对中国大地上各种社会与自然景观的好奇,而且饱含了他对中国人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比如他对穿着长衫中国人姿态的喜爱,完全相信关于算盘如山一样古老的说法,这明显与当时根本瞧不起中国人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很多域外人士不一样。在后期制作技术的支持下,纪录片中那些由李约瑟拍摄的珍贵照片不仅变得栩栩如生,而且能够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观众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李约瑟当时热爱有加的内心脉动和热情洋溢。

值得赞赏的是,外国友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好之”,自然而然是双向的。在亲身感受了解到当时中国科技教育界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李约瑟在中国考察期间就设法筹措资金,给中国提供了不少新近的图书期刊和有关设备,努力利用自己的各种人脉关系推荐优秀人才出国留学深造。作为友情回报,更为了支持李约瑟的研究工作,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特地将一大批非常珍贵的中国古籍图书不远万里地寄给李约瑟,以供他进行中国古代科技研究;很多爱国人士知道李约瑟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而遭遇经济困难时,也慷慨解囊地帮助李约瑟进行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持续研究及图书出版。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巨著的一些特别内容的分册中,李约瑟会在扉页上注明谨将此书献给某一位中国学者。这些获得殊荣的中国学者,有的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有的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为李约瑟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或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其中包括开始与李约瑟相处时话不投机的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也有从英国留学回国工作的植物生理学家石声汉(石声汉回国后尽快定制并穿着长衫的那种饱含中国历史人文情感的举动使李约瑟无比崇敬)等。这样的纪录片不仅讲述了李约瑟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故事,而且讲述了李约瑟等西方科学家与中国科技文化界之间惺惺相惜、互助支持的感人故事。这就像曾经参与伊文思纪录片拍摄的很多人,都对伊文思抱有赞美热爱之情是一样的。所有这些相关纪录片的生动记录与展示,不由得使人强烈地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广泛的民心基础和高度包容的“各美其美”及“美人之美”——这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纪录片的影像论证”[2]。所有这些细微之处构成了这部纪录片很多非常重要的经典情节,见证了李约瑟、伊文思等与很多中国人乃至普通民众的友好交往、相互支持和由“知之”而“好之”的认知发展及情感升华。

作为新主流纪录片,相关纪录片在创作手法方面非常注重中国化的表达。比如关于李约瑟对中国文化的“好之”,就注重他所写日记内容中的中国化表达。这里所谓的中国化表达,主要指运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水墨和其他中国传统绘画方式的动画呈现。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的这种中国化表达,与其说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国出品的民族特色,不如说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李约瑟当时对中国历史文化无比欣赏与神往的心情。在石声汉与李约瑟泛舟江上之际,石声汉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宋代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①。具有一定古汉语基础的李约瑟,当即表示听懂了,而且很快将其翻译成英文而深情诵读。一直到耄耋之年,李约瑟还始终坚持诵读该诗。这种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者之间人文情怀的同声相求,在中国水墨动画呈现中给人以曼妙无限的想象时空感。由“好之”而来的相互钦佩与互助支持之情,更是油然而生,流淌在纪录片镜头画面之中。如此这样令人感动的纪录片画面情景,其实也像年迈的伊莎白(Isabel)努力坚持到她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中国山村去看望乡亲们的感人景象;也像在中国搞科普拥有300万网红、单条视频点击量超过1500万②的戴伟在每次网络科普后,总会在线与提问者继续交流和谈笑风生等。

三、由持续观看而“乐之”

在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里,观众能直接或间接地知道,伊文思与马斯琳·罗丽丹(Marceline Loridan)拍摄《愚公移山》及此后时间内,东西方对中国的看法非常对立,他们因此遭遇了很多不公正待遇和生活的艰难。但是,伊文思与马斯琳·罗丽丹在拍摄过程中和作品面世之后,都同样不改变他们对于拍摄该中国题材纪录片持续保持的初衷。他们这种不改变的纪录片拍摄初衷,其实与他们对中国长期观察而持续热爱之情早已水乳交融。在拍摄《大庆油田》的时候,其中有较多部分内容不是记录再现油田工人如何为了国家建设而“战天斗地”,而是特地去拍摄他们妻子中的一部分如何自发起来垦荒种地,解决当时中国粮食短缺问题。这其实与《愚公移山》中多部纪录片都注意对中国妇女“能顶半片天”现象予以特别关注及自觉赞美一样,较好地表达了伊文思与马斯琳·罗丽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歌颂之情,生动地展现了他们愿意为之“乐此不疲”进行创作的内心喜悦。这在该部纪录片开始播放时和日后研究中,都得到了高度的肯定。

纪录片《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对李约瑟这位富有国际主义精神科技名家的再现,特别注重对其内心动力的探索,因而更加富有文化意义及社会价值。就李约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成功来看,首先来自他对中国的“知之”,这是他与鲁桂珍进行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沟通的结果;其次来自“好之”,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摆脱西方对中国历史文化偏见的产物——李约瑟研究發现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远远不止通常所说的四大发明,而是至少有26项领先的发明;最后是因为“乐之”,他不仅到中国后就定制了一件中国长衫,而且在接受英国女王授勋时也穿着中国长衫,凯斯学院中他的画像和剑桥李约瑟研究所门前他的铜像也都是穿着中国长衫的。这显然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认可,而且表达了他对自己研究事业的无比钟爱,充分体现了他研究学术和为人的境界。纪录片告诉观众,李约瑟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事业一直工作到去世,是完全彻底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的经典范例。这种由“乐之”而来的持续成功,特别令人高山仰止。纪录片在试图诠释李约瑟在人到中年之际进行别人看来无法理解的科研转向而坚持到生命终结这个现象时,特别引用了帕斯卡(Pascal)的名言:“心有心的道理,非理性所知。”笔者认为,这对全面再现李约瑟这位对人类社会充满正义感、对科技文化知识充满好奇创新精神及蓬勃创造力的国际主义学者形象来说,应该是独具卓识的。如果说“知之”更多与理性相关的话,那么“好之”和“乐之”显然主要与“心的道理”相关。人总是比较佩服自己最亲近的人。为什么?这其中一个最简单明了的道理就是,因为人们总是对亲近的人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认知,从而更容易产生好感。李约瑟对中国历史文化及古代科技研究的乐在其中,终其一生而乐此不疲,也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因为他对后半生事业的内心好感与兴趣点都在这里面。这是李约瑟的成功,也是这部纪录片的成功。

《爱上中国》第三集《百岁老人的中国故事》讲述了旅华英国人,著名教育专家和人类学家伊莎白的故事。这个百岁老人的一生,特别能够生动诠释她对中国非常“知之”而“乐之”——愿意为中国和中国人民快乐工作之心。她的家庭有六代人都先后与中国和中国人民结下深深的情缘。她1915年出生在成都的时候,她的父母亲都在成都教书,后来,她的姥姥也来成都教过书。伊莎白的丈夫是著名教育家大卫·柯鲁克(David Crook),他于1940年与伊莎白相遇,给她讲《西行漫记》的故事,还带她去泸定桥讲述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并且在泸定桥上订婚。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伊莎白与丈夫一起回到中国继续人类学研究。1947年,伊莎白与丈夫接到叶剑英邀请,请求帮助成立中央外事学院——这就是他们夫妇服务一生而“诲人不倦”“乐在其中”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

和许多外国专家爱上中国以及中国历史人文和中国人民一样,李约瑟研究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以及伊文思到中国拍摄很多中国题材纪录片都出于对中国历史人文和中国人民的热爱。尤其是李约瑟和伊文思各自开展的工作,更加富有这样的人文意义: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及其历史人文,客观上具有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意义,有力地证明了世界文明诞生和发展的多元并存,让世人更好地认识到中国以及世界现在和未来发展也应该是多元共生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伊文思、李约瑟等外国友人对于中国历史人文的认识及态度,与中华文化提倡的“和而不同”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基本精神都具有内在相通性。

结语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在中国人民努力争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讲述像伊文思、李约瑟等与中国历史人文的故事,不仅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更有利于我们坚定改革开放和努力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更有利于我们在与全世界人民进行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凡涉及纪录片内容而使用引号的文字,都直接引自相关纪录片解说词,下同从略。

①见6集纪录片《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的片头语。

①蒋捷这首词的内容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②相关数据详见:央视7集纪录片《爱上中国》第6集,于2019年10月6日中文国际频道播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1980:61.

[2]倪祥保.纪录片的影像论证[ J ].现代传播,2014(02):92-94.

【作者简介】 杨 秋,女,江苏盐城人,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及动画技术研究;倪祥保,男,江苏苏州人,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院长,苏州大学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艺术和纪录片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主流纪录片创作与批评发展研究”(编号:21AC00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主旋律电影中硬汉形象的变化轨迹研究”(编号:2021SJA139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伊文思李约瑟纪录片
跟着风,一起飞
跟着风,一起飞
莫愁(2023年25期)2023-09-14 06:35:16
Introduction: Needham’s intellectual heritage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 05:14:34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0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 08:48:26
李约瑟与浙江大学的渊源
文化交流(2018年5期)2018-05-09 08:42:36
荷兰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的烽火中国行
也谈“李约瑟问题”
读书(2015年6期)2015-06-11 08:25:14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电影新作(2014年4期)2014-02-27 09: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