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
- 庄子散文教学拓进三法:接、化、发
——以《逍遥游》《五石之瓠》《庖丁解牛》为例
道格局,张扬《逍遥游》教育价值学者陈鼓应认为,“最能够在异质文化间进行对话的,莫过于庄子”[2]。其实,这亦可由郭沫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论断窥其一斑。先秦诸子学派中,道家学派无疑最具形而上的哲思气质。作为对世界本体的一种东方追问,“道”正是经由老庄而提升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庄子的思想性,由其哲学深刻性决定。先秦诸子中,庄子无疑又是最具文学家气质的书写者,其“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天下》)的风格追求,给阅读带来言语愉悦的同时,也
中学语文 2023年28期2023-11-30
- 有待、自适与虚己:《逍遥游》中“逍遥”的三层意涵
》出自《庄子·逍遥游》,解读这一文本有助于中学生理解庄子“逍遥”的思想,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素养。“逍遥”是《庄子》一书的核心概念,其含义具有丰富性与含混性,若不能清晰阐释,中学生不易理解。“逍遥”通常理解为自由,如:“浅言之,‘逍遥’ 者,自由之义;‘齐物’者,平等之旨。”(章太炎《国学演讲录》)但如果只单单解释为自由,“自由”一词又如何解释呢?是随心所欲,还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还是以赛亚·柏林所区分的积极消极的自由?我们要深入到庄子的语境,借助庄子的文本对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8期2023-10-31
- 《逍遥游》大语境下的庄子思想管窥
。结合《庄子·逍遥游》全篇的大语境对《五石之瓠》的思想价值进行多层次解析,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逍遥”“小大之辩”“无用之用”等庄子哲学思想,其中的积极因素,对于人们今天的生活有着现实的人生指导意义,为我们辩证看待事物、摆脱欲望的束缚、追寻心灵的解放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五石之瓠》 大语境 庄子思想 现实意义 《五石之瓠》被收录至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学习的篇目主要为儒道墨等先秦诸子的散文,属于“中华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9期2023-10-15
- 《逍遥游》中“鲲鹏”的象征意义
庄子》开篇的《逍遥游》,一上来就以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将我们带入一个奇特辽阔的鲲鹏世界。然而在惊叹之余,我们也有很多疑惑。为什么鲲鹏如此巨大?为什么鲲鱼能够变化成鹏鸟?为什么大鹏不待在北冥却飞往南冥?其实,鲲鹏故事并不完全是古代神话,不但那本可疑的《齐谐》中没有讲到鲲化为鹏,而且汤之问棘中也没有对鹏鸟南飞的描述,这个故事实为庄子在继承基础上创造的寓言。只有弄清了鲲鹏的象征意义,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庄子的匠心与寄托。一、北冥南冥与阴阳五行北冥与南冥究竟是何所在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7期2023-08-04
- 《逍遥游》2
王景琳今译蝉与小鸠望着大鹏笑道:“我奋力而飞,碰到榆树、檀树就停下来,有时飞不了那么高,落在地上就是了。为什么要高飞九万里去南海呢?”去郊野的人,只需要准备三餐就够了,当日返回肚子还是饱饱的;去百里远的地方,需要花一夜的时间准备干粮;假如行走千里,那就得用三个月的时间筹措食物了。这两个小家伙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呢!庄子说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
古典文学知识 2023年2期2023-05-30
- 《逍遥游》3
说“人”才是《逍遥游》的根本。《逍遥游》的关键词当然是“游”。至此,庄子其实也一直都在写“游”:鲲在北冥游,鹏在九万里高空游,野马尘埃在天地之间游,蜩、学鸠与斥鷃在檀树、榆树、草丛之间游,行路的人在路上游,官员们在各自的位置上游,宋荣子可以心游,而列子则御风而游等等,无论他们怎么游,一句“犹有所待者也”,就把这样的“游”统统否定了。在庄子看来,这样的“游”虽说也是“游”,但离“逍遥”还差得很远呢。相比较而言,稍稍能入庄子法眼的,应该是宋荣子的“举世而誉之而
古典文学知识 2023年3期2023-05-10
- 《逍遥游》4
。尧第一次在《逍遥游》中出现的时候,他对天下就像宋人要贩卖“章甫”一样,一心要让位于许由。而上过“汾水之阳”藐姑射之山的尧,一下子便悟出了“天下”之“事”乃至“功名”的“无所用之”,从此心中不再怀有“天下”,不再有“名”,终于把自己曾热衷的天下彻底忘掉,不再当作一回事了。可见藐姑射之山其实就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世界,就是“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的“无待”的逍遥游境界的象征。这,应该就是藐姑射之山所具有的重要象征意义吧。庄子说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
古典文学知识 2023年4期2023-05-09
- 《逍遥游》1
用不仅从未在《逍遥游》乃至内篇中出现过,甚至在外杂篇中也寻不到任何踪迹。其实,就是用《逍遥游》作为篇名也不是庄子的原创。我们推测,最早《庄子》内篇传世时很可能就是一篇巨文,是后世的《庄子》整理者将其分篇,并从“逍遥乎寝卧其下”、“以游无穷”这两句最能代表庄子思想的语句中抽取了“逍遥”与“游”二字合在一起,这才有了《逍遥游》的篇名。所谓“逍遥游”,就是人“心”可以“无所待”地“游”于社会、精神、自然等各个领域,没有时空限制,随心所欲,无往而不“游”,无境不可
古典文学知识 2023年1期2023-02-17
- 论《逍遥游》对先秦议论文发展的贡献
”的确,一部《逍遥游》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它一带而过的“穷发之北”之语,显示出古人在地理上对于北方穷寒荒漠的认知,远超屈原《天问》中对神话的依傍;它对天空颜色的思考质疑,比起费马和牛顿光学理论的研究早了2000 年;它对于“无己、无功、无名”的猜想,与印度佛学中“破我执、破法执”的大小乘理论暗暗相合,远启魏晋玄学,为后来佛教在中国的顺利传播奠定了哲学上的基础。经典就是这样让人不断探索而内涵无尽、韵味无穷。仅以文章的结构而论,《逍遥游》对于中国先秦议论文体的
中学语文 2022年6期2023-01-11
- 从“逍遥游”到数字主体:当代数字游戏哲学的主体批判
之说,庄子的“逍遥游”则体现了一种游戏的理想状态,此外鲜有对游戏理论的研究。直到近代王国维受西方康德、席勒、谷鲁斯的影响把游戏与艺术放在一起研究,认为二者都是起源于人类过剩的精力,都不以实际利益为目的,既有娱乐功能也有审美功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于光远先生提出“要有玩的文化,要玩的有文化”才开始把游戏当成现代学术研究的对象提出来。在西方语境中,游戏很早就成为研究的对象,西方古典游戏理论大致有四个研究进路。第一,自由休闲说。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了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1-27
- “逍遥游” 与平天下
耿子淇【摘要】 陶渊明是东晋时代的一股清流,是那个时代的超越。陶渊明在少年、中年和老年三个人生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行为决策和心理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心理传记学的知识,去解读陶渊明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和人格的自我完善与超越;通过儒释道三家精神的分析,去探究陶渊明生平经历中的悬疑点:出仕与厌仕,世俗情结和“逍遥”。【关键词】 儒释道;入世;逍遥;心理传记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今古文创 2022年25期2022-11-01
- “逍遥游”与平天下
——陶渊明行为决策的心理传记学分析
◎耿子淇(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一、陶渊明的人生分期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代,确切地说是东晋末期与南朝宋初期,是一个“篡”“乱”交替的动荡不安的时代。据《宋书》所载,陶渊明生在东晋的哀帝兴宁三年,即公元365年,卒于刘宋的文帝元嘉四年,即公元427年,享年63岁。(一)陶渊明少年的志向性灵陶渊明少年时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九首》之八
今古文创 2022年25期2022-11-01
-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2 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这款陶刻作品“逍遥游”(见图1)以桌面屏风摆件的形式呈现出来,整体外方内圆的造型特征给人以端庄稳重、典雅大气的感觉,外部造型棱角分明、线条利落,唯有中间的一小片圆形供陶刻装饰,其整体来说具有很大的观赏性能,将其作为摆件放在家中的某一个地方,无不彰显了主人的修养与内涵,而从其陶刻的内容来看,陶刻艺术家主要是以书法和绘画两种形式为主,向人们呈现了一幅悠扬的意境,在画面的左侧有一只金鱼,身上的花纹十分的别致独特,一层又一层的鳞片清
佛山陶瓷 2022年10期2022-11-01
- 俗世生活的一点点逸出
——论班宇《逍遥游》
的对象—— 《逍遥游》,而它的作者则是近年来以《冬泳》这一代表作红极一时的东北青年作家——班宇。班宇以“坦克手贝吉塔”的网名活跃在豆瓣里,他喜欢听唱片、爱好看足球、打游戏,看起来是颇有文艺气、有个性的一位作家。他在创作谈《为了逃逸而书写》中提到2018年写成的这部短篇《逍遥游》时,用到了“逃逸”这个词,在他看来,许玲玲和好友的这个短途旅行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逸出”,“对很多人来讲,这不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契机,但对于小说里的人物来说,已经拼尽全力,始终相互
今古文创 2022年30期2022-11-01
- 精神与自然合一
摘要:《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是道家经典《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解读《逍遥游》,有助于教师了解庄子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欣赏其对自然的审美情趣,思考这些文化内容的现代价值与意义,从而在教学中拓展视野,传达文本的多层思想价值。具体来说,“逍遥”是顺乎自然,归本天道;其归趣在于天地宇宙之大道;并仍有所依恃。关键词:《逍遥游》;《庄子》;逍遥本文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丛书”《庄子精读》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10期2022-05-30
- 李白的《大鹏赋》与庄子的《逍遥游》对比剖析
并对比庄子的《逍遥游》,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逍遥哲学的开创者,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关键词:李白 《大鹏赋》 道教 庄子 《逍遥游》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开放的时期,各种思潮相互碰撞交流,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文化盛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生活在这样一个民康物阜、日新月异的时代,他的思想观念受到社会时代环境的影响,融合了儒、道、佛、游侠等多个分支,呈现出多维度的特征,其中道教对他的影响颇深。纵览李白一生的经历,
文学教育 2022年7期2022-05-30
- 乘道德而浮游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乘道德而浮游;木雁各有悲喜庄子是我国最早的一位人本主义学者,其哲学思想都是着眼在人的生存、生命与人生安危之上。陈鼔应、徐复观等先生都指出庄子思想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把老子的本体论,宇宙观的“道”转化为了人生论的某种“心灵境界”。可以说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去探索寻求人的本真的存在可能性就是庄子思想的最突出的特色。在“最早的一篇中国学术史”《庄子·天下》①(以下在文章中简称篇节名)中,作者以一种价值中立的角度对于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进行了客
客联 2022年6期2022-05-30
- 通过教学《逍遥游》浅探其本谛
】中学生学习《逍遥游》一文,非常困难,而且其属于《庄子·逍遥游》篇的选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若能遵循分割剖析、由浅入深、层进探索的办法或可让学生领会更深一些,即分段教学—琢字磨句—析理摩情—心领神会的做法。【关键词】课文;《逍遥游》;教学;本谛【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7-023-03【本文著录格式】石龙岩.通过教学《逍遥游》浅探其本谛[J].课外语文,2022,21(07):23-25.人教版《逍
课外语文·上 2022年3期2022-04-20
- 论《逍遥游》对先秦议论文发展的贡献
杨鹏摘要 《逍遥游》作为经典内涵无尽,其文章结构对先秦议论文体的成熟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比较《孟子》诸篇与庄子《逍遥游》论证异同,梳理了先秦议论文发展的脉络。关键词 《逍遥游》 《孟子》 先秦议论文 比较研究“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的确,一部《逍遥游》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它一带而过的“穷发之北”之语,显示出古人在地理上对于北方穷寒荒漠的认知,远超屈原《天问》中对神话的依傍;它对天空颜色的思考质疑,比起费马和牛顿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2期2022-04-05
- 通过教学《逍遥游》浅探其本谛
】中学生学习《逍遥游》一文,非常困难,而且其属于《庄子·逍遥游》篇的选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若能遵循分割剖析、由浅入深、层进探索的办法或可让学生领会更深一些,即分段教学—琢字磨句—析理摩情—心领神会的做法。【关键词】课文;《逍遥游》;教学;本谛【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7-023-03【本文著录格式】石龙岩.通过教学《逍遥游》浅探其本谛[J].课外语文,2022,21(07):23-25.人教版《逍
课外语文·上 2022年4期2022-03-19
- 试论《逍遥游》中的意象翻译
多达几十种。《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塑造了多种生动鲜明的意象,体现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意象的选用也是其最大特点之一。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1]。张英伟探析了《逍遥游》中意象隐喻的特点,认为此文宛若一个巨大的隐喻系统,通过描写各种奇特的“象”,用隐喻认知手段,折射作者要表达的“意”[2]。意象能使读者在故事中体味哲理,意象的处理对翻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张琰和高明乐认为异化是保证意象忠实原文的最佳选择[3]。杨焱对比了《逍遥游》三个英译本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8
- 通过教学《逍遥游》浅探其本谛
课学文人教版《逍遥游》一课为自读课文,但难度系数很大,教师的导读很有必要。《逍遥游》所在的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古代抒情散文,而这一课要读出抒情来,难度更大,“人世沧桑的感慨”对一个中学生来讲,殊难消化。我们姑且将其理解为吐纳宇宙、咀嚼万物、感慨往来,言辞汪洋,理胜其辞。可这样理解越发令学生难以捉摸,所以索性视其为一篇普通的课文,教然后知其然。(一)首段1.鲲(大而不知其几千里)化鹏(大而不知其几千里)2.大鹏南飞九万里(九万乃极言其大不可述)其间有延伸论证:
课外语文 2022年7期2022-03-17
- 林语堂英译本《逍遥游》的翻译方法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是中国典籍中关于伦理、哲学、政治、文学的典范代表,而林语堂的英译本有一定的价值和影响。文章采用尤金·奈达关于文化负载词的五分法,对《逍遥游》林语堂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整理分类,分析林语堂针对文化负载词采用的翻译方法,并讨论林本在文化负载词翻译处理上的优缺之处。 关键词:林语堂 《逍遥游》 文化负载词 翻译方法《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内在第一章,以奇形怪状的想象,营造浪漫无限的氛围,体现追求个性自然的精神,传达了作者庄子的主要思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期2022-02-14
- 庄子“逍遥游”的美学思想探赜
审美意识化的“逍遥游”的超越之道。换言之,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庄子试图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化解世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在一种“美”的世界里达至“逍遥”之境,或者说庄子的“逍遥游”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化的存在状态。朱光潜先生曾在《谈美》中,以一棵树为例子,讨论了三类不同身份或立场之人的对待“树”的意义和价值的态度。第一类是科学的态度,以生物学家为代表。在科学的视域中,树向人呈现的是各种具体的物理和生物学的规定,而科学家或生物学家其注目所在,即是树的具体之种属规定。
现代交际 2021年1期2021-11-24
- 《逍遥游》的美学建构与道家思想
黄震云《逍遥游》的名称与关键词《庄子》比较难懂。《逍遥游》列《庄子》篇首,说明是庄子本人十分看重的一篇,或者说精心构思安排的一篇,历来受到人们的注意,但解释多不相同,也得不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司马迁在《史记》本传中说《庄子》就是寓言,后人或言吊诡哲思,玩弄矛盾,所谓吊诡哲思,就等于说没有看懂,这样的评论入虚弄玄,我们认为,故意用奇诡的方式解读《庄子》,没有价值。一般认为,《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即追求没有任何条件下的绝对自由。对《逍遥游》的认识事关对
名作欣赏 2021年11期2021-11-22
- 认知识解视角下中原文化典籍《逍遥游》英译本比较研究
50001)《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是庄子思想的高度概括,展现了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及其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风格,蕴藏了丰富的哲学观念和文化内涵。探讨《逍遥游》的对外翻译可以让更多的人熟悉这一经典,了解中原文化,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因此,本研究拟从负载中原文化的代表作《逍遥游》英译本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归纳总结出典籍外译的一般策略和原则,以有效地对外推广区域典籍文化,讲好中原故事,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当前,《逍遥游》的英译本有20多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1-12
- 科勒等值理论下《逍遥游》林语堂英译本解读
三个层面分析《逍遥游》林语堂英译本等值体现,总结翻译经验。关键字:等值理论 逍遥游 翻译策略《逍遥游》作为《庄子》中的佳作受到众多翻译家垂青,仅在一个世纪以来,其英译版本已出现二十余种。本文旨在通过科勒等值理论分析我国学者林语堂的《逍遥游》英译本,从中探析庄子哲学的翻译策略,总结该等值理论视角下典籍翻译的经验。一.科勒等值理论解读等值理论素来受到众多译者或翻译理论家的青睐。继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后,科勒针对“对等”(equivalence)理念做出了进一步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2021-11-10
- 极开合变化之奇
法 文章布局 逍遥游 秋水〔中图分类号〕I206;B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7-0019-06宋末罗勉道尝言:“《庄子》为书,虽恢恑谲怪,佚宕于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运,而风云开阖,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阙。”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释题》,《南华真经循本》卷首,明正统《道藏》本。按,本文凡引用线装书文字,皆无法标注页码。鲁迅也说:“(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
人文杂志 2021年7期2021-11-08
- 论《逍遥游》中的逍遥境界与鲲鹏形象
突破之中。在《逍遥游》中则表现为自鲲至鹏的过程。而旧有观点多以鲲鹏与蜩、学鸠、斥鷃两类形象大小的鲜明对比为立足点,将代表“大”的鲲鹏简单地视作“逍遥”的代表,不仅产生了“逍遥”理解的歧义,也造成了主旨的偏差。通过对旧有观点的分析,可将《逍遥游》主旨概括为“逍遥游”。自此出发观察庄子反复强调的鲲鹏与虫鸟的对比,可以发现“逍遥”并非取决于大小。结合“逍遥”本义反观《逍遥游》中鲲鹏变化与大小对比,则可将逍遥境界概括为不断进取,突破旧有束缚,摆脱旧有所恃的动态过程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0期2021-10-29
- 图南:庄子哲学的终极追求
——《逍遥游》的世界图景与认识论纲领
洁弘[提要]《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总体论纲,系统地阐述了庄子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命题。庄子以鲲鹏的转化和飞翔作为隐喻,表达了一个“齐小大”的时空模型。这个模型是由一系列闭合的同心圆构成的嵌套层次,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超越现有层次的限制的过程。通过这个模型的建构,庄子定义了世界本体的终极意义,即“浑沌”。人对“浑沌”的趋向即是“逍遥”“无待”,也就是“大知”。这是庄子的认识论目标。趋向“大知”的修养过程是通达“无己、无功、无名”,这既是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10期2021-10-26
- 《逍遥游》的美学建构与道家思想
北京 黄震云《逍遥游》的名称与关键词《庄子》比较难懂。《逍遥游》列《庄子》篇首,说明是庄子本人十分看重的一篇,或者说精心构思安排的一篇,历来受到人们的注意,但解释多不相同,也得不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司马迁在《史记》本传中说《庄子》就是寓言,后人或言吊诡哲思,玩弄矛盾,所谓吊诡哲思,就等于说没有看懂,这样的评论入虚弄玄,我们认为,故意用奇诡的方式解读《庄子》,没有价值。一般认为,《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即追求没有任何条件下的绝对自由。对《逍遥游》的认识
名作欣赏 2021年31期2021-10-03
- 从“鲲化为鹏”中读懂庄子的进取精神
喻翼摘 要 《逍遥游》开篇的“鲲化为鹏”这一故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笔者以为,在实际教学中对此应予以关注,并沉潜于文本深处,通过仔细分析字词的内涵,解析变化的结果,探寻变化条件等方法,帮助学生落实字词,发展思维,提升审美能力,深刻理解庄子在鲲鹏身上寄寓的进取精神。关键词 《逍遥游》;“鲲化为鹏”;庄子;进取精神《逍遥游》是庄周的散文名篇,文本内容博大,想象丰富,文笔所指,绮丽多姿。它开篇就以“鲲化为鹏”这一故事为读者铺开了一幅壮美的图景,让人震撼。然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8期2021-09-24
- 新课标下的《逍遥游》教学实践研究
析新课标下的《逍遥游》教学实践。主要通过教师通读《庄子》,了解文章背景;循序渐进,优化教学流程;生成课堂,加强文本对话;设置问题,深化学习体验四种途径,为学生梳理出教学的思路,精心的规划教学的内容,引领学生深刻的体会“逍遥游”的内涵,以此来获得思想的启发,升华学生的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关键词:新课标;逍遥游;教学实践]由于新课标的推进及落实,对语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语文是一门富有独特魅力、韵味十足的学科,不仅能够引领学生走进博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2021-07-16
- 浅析《逍遥游》文本中多重文学空间的构建
》内篇中首篇《逍遥游》的文本建构、多重文学空间的分类以及其文学价值。庄子以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为内在核心,以想象为推动力,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由社会空间联想到自然空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创造了逍遥游为主体,由多重文学想象空间构成的文学空间,构建出自己的观念世界。多重文学空间的存在反映了庄子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度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重构,不仅使整个文章层次清晰、说理透彻,也开辟了历代文人思想自由遨游的乐园。一、文学空间何为文学空间?不同对于文学空间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2期2021-06-25
- 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化”之境
摘 要:《逍遥游》首篇讲鲲鹏时,提到“大”与“化”,并围绕二字对后文展开。“化”是“大”发生质的转变点,大物“化之前”与“化之后”是不同形态,前者是外观之大,喻为潜力之积和待发的过程,后者则上升为一种生命层次和生命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能够正确对待物与我的关系,与万物齐一。关键词:庄子;大化之物;德化作者简介:陈群(1995-),女,汉,安徽金寨人,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哲学研究。[中圖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青年文学家 2021年8期2021-06-15
- 从《逍遥游》看庄子思想
《养生主》、《逍遥游》等。庄子的思想主张为“无为而治”,他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游刃有余的语言应用,可以将那些寓意深刻、无法言说的哲理描述得别有天地。人们将庄子的著作称作“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但有大部分人都认为庄子得过且过,逃避现实,似乎与我们当今提倡的努力进取,迎难而上的思想格格不入。今天,我就以高中课本中《逍遥游》为例,通过几个问题来粗浅地谈谈自己对庄子思想的认识。关键词:庄子;《逍遥游》;庄子思想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0期2021-05-23
- 《庄子》“小大之辩”的态度及意义
辩”,这也是《逍遥游》中的核心题旨,历代学者对这一观点的诠释不相一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小大同扬、小大同抑、抑小扬大。本文在基于先贤认识上,从《逍遥游》文本出发,结合其他篇目,分析庄子对“大”“小”的基本态度,并尝试阐发“小大之辩”引导人生的实际意义。关键词:《庄子》;《逍遥游》;“小大之辩”作者简介:温静(1995-),女,汉族,山西孝义市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明清文学与域外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2021-05-13
- 庄子超越精神对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深刻影响
;外物;外世;逍遥游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31 外物——创新的形神之观1.1 审美之美从创作之始到艺术作品之赏,审美贯穿始终,因此本文以审美之审开篇。而超越意识改变中国绘画创作的一点,就是使中国绘画在“外物”之理念浸润中孕育出了新的观照方式。与儒家传统不同,教化和人生修養不再是艺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绘画抛却责任感的束缚,创作之中的形神观照更显轻盈。“外物”是《庄子·外物》卷首的两个字,所谓
艺术科技 2021年3期2021-04-18
- 从《逍遥游》的角度解读当代水墨
要:本文从《逍遥游》中超越自然的艺术角度,解析当代水墨的创作形态。当代水墨更多地将主体呈现内容从物象上抽离,而多媒介的实验精神丰富了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但在这个过程中,众多“无根”化的艺术作品背后也存在着与时代兼容的问题。曲健雄的作品在主观精神上的洒脱,加强了与现实社会生活间的联系,潇洒奔腾的实践精神及跨界的融合,形成了当代语境下的“形神兼具”。关键词:逍遥 梦想 禅意 实践一、《逍遥游》的艺术观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更,人们对传统水墨的审美标准和艺术目的,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言”能否用来把握“道”?
——以《逍遥游》为中心
”关系等。以《逍遥游》为例,文中较明显地表达出这种对立关系的语句有“圣人无名”“名者实之宾也”,暗含这种对立关系的语句亦有多处。随着学界研究的深入,以及西方语言哲学思想的影响,针对“道”“言”这对范畴的研究越来越多,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将《庄子》中蕴含的思想同西方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但是其中的一个问题——“言”能否用来把握“道”——似乎没有盖棺定论的答案。有的学者认为,“道”与“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道”的把握依赖于“言”;还有的学者认为,“言”有损于对“
文化学刊 2021年5期2021-03-07
- 从《逍遥游》寓言看庄子的生存美学及当代价值
21013)《逍遥游》中的寓言故事对个体生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心灵无法真正“逍遥”的原因。庄子在《逍遥游》中揭示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困境,即心灵没有办法摆脱外物的束缚。世人汲汲追求功利,却忘了精神的自我满足。《逍遥游》寓言所阐释的就是“对人的境遇的理性的思索”。这种对个体生命的深层次思考,不仅鼓舞了古代文人士子的精神世界,更为当今社会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1 庄子生存美学的成因及含义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各国混战不休,礼崩乐坏,正如庄子云: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2-01
- 《逍遥游》英译若干问题述论
于雪棠一、《逍遥游》篇题英译对主旨的揭示《逍遥游》是《庄子》首篇,重要性不言自明。国内古今学者对“逍遥游”的意旨多有探讨,英语世界对“逍遥游”的理解也多种多样,仅从篇名的英译就可看出端倪。19世纪有三种译法。巴尔福 (Frederic Henry Balfour,1846—1909) 译为Wandering at Ease〔1〕,即自由自在地漫游,at ease有轻松、安闲、舒适的意味,这个译法颇能表达出“逍遥”之义。翟理斯(Herbert Allen G
社会科学辑刊 2021年4期2021-01-28
- “逍遥游”:古典文学智性与诗性的民族认同
8225)一、逍遥游的美学内蕴先秦时期,古代奴隶制逐步崩盘瓦解,随之而来的是封建制的萌芽。社会制度、经济的激剧变革,使得西周末年“礼崩乐坏”,殷周时期的宗教神学观念也由此而逐渐溃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出现许多带有不同审美意识的美学理论,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大思想家提出了诸多具有元典意义的美学命题和概念范畴,其美学思想其实也是各家哲学体系的子集。这些伟大的哲学家提出了“人本善”“意象说”“气韵说”“心斋”“象罔”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2-28
- 从《逍遥游》浅析庄子思想根源
25006)《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文章,也是全书的首篇文章,它不仅起到了统揽全局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做是理解庄子精神理想的一个起点。1 逍遥的“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汉学家爱莲心认为:“‘逍遥游’指的是心灵在任何一个想象的地方移动的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特殊立场的局限性的约束[1]。” 李泽厚认为,庄子的思想实质并不是对伦理、政治问题的关心,而是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由和精神[2]。由此可见,庄子的“逍遥”是一种主观上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理想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8期2020-11-18
- 从《逍遥游》管窥庄子的美学思想
冯嘉楠摘要:《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最为集中的体现庄子哲学思想以及美学思想的篇章,庄子的“逍遥”是生命主体对现实人生的超越,对荣辱得失的忘怀,是怡然自得的逍遥于世,让生命的力量摆脱功利束缚的状态,“游”便是生命主体自由自在“无所待”的状态。通过对《逍遥游》的文本梳理,从其中所蕴含的众生平等美、自由之美、超功利之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此来庄子的美学思想。关键词:庄子;逍遥游;自由一、《逍遥游》中的众生平等美有关庄子《逍遥游》中“小大之辩”的争论,历来
文存阅刊 2020年19期2020-11-09
- “逍遥游”:古典文学智性与诗性的民族认同
:庄子提出的“逍遥游”,在中国哲学史、艺术史和文学史上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文化影响,并为古代文人在时间、空间和情感的多种维度上进行突破提供了文化坐标。庄子以一种极度客观、冷静的思维和态度去阐释生命的向度,却又采取了一种玄妙而又诗意的语言和文体进行类比、譬喻和象征,使得智性与诗性在看似矛盾的行文中交互辉映,道家关于生命哲学的思想精髓也由此显现,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的民间基调与民族传统。关键词:智性;诗性;逍遥游;生命哲学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1-09
-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逍遥游》英译研究
其内篇第一篇《逍遥游》部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对《逍遥游》英译过程中所发生的翻译转换现象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中华文化典籍翻译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翻译转换理论;《逍遥游》;典籍英译【作者简介】和迎祥(1995.06-),女,白族,云南怒江州兰坪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中华文化典籍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典籍的英译不仅能够让西方国家更好地了解华夏文明、理解中国、接受
校园英语·上旬 2020年9期2020-11-09
- 庄子“逍遥游”思想中对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
讨论。关键词:逍遥游;自由;精神境界“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逍遥”是一种境界,而“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庄子的“逍遥游”是寻觅个体精神安顿之所,他所追求的自由是一种回归自然——本然的自由的精神境界。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出世追求庄子的自由精神的追求首先就表现为出世追求,《庄子﹒天下》篇称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称他只求“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独自和天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2期2020-10-30
- 从《逍遥游》浅析庄子思想根源
044-02《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文章,也是全书的首篇文章,它不仅起到了统揽全局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做是理解庄子精神理想的一个起点。1逍遥的“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汉学家爱莲心认为:“‘逍遥游指的是心灵在任何一个想象的地方移动的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特殊立场的局限性的约束[1]。” 李泽厚认为,庄子的思想实质并不是对伦理、政治问题的关心,而是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由和精神[2]。由此可见,庄子的“逍遥”是一种主观上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理想的精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8期2020-09-27
- 《逍遥游》(节选)行文思路浅析
秦荣摘要: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极具代表性,即便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也能比较集中地展现他的深邃的道家思想和惊人的论证艺术。本文旨在从文章行文思路的分析中,力图准确揣测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抛砖引玉,引发人们能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庄子及其“无为”哲学观。关键词:庄子;逍遥游;思路《逍遥游》可分三部分,课文节选了第一部分,至正面提出逍遥游的见解。选文的思路结构可以作这样一简单的梳理:浓墨渲染,描绘大鹏飞翔图——类比推理,通俗论证大鹏飞翔之不足——极尽嘲讽,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3期2020-09-13
- 接受美学视域下庄子《逍遥游》德译本中文化负载词对比分析
赫、卡琳可的《逍遥游》德语译篇为例,依据接受美学理论,采取共时历时研究方法,对比不同形态译篇下相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特质,分析不同翻译策略对中西方读者接受程度的影响,并对中华典籍德译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关键词】 《逍遥游》德译;文化负载词;接受美学【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86-02道家经典《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的核心,构筑了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其饱
今古文创 2020年41期2020-09-10
- 新媒体视域下庄子逍遥游思想在美食类短视频当中的体现
摘 要: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旨在构建一种理想的逍遥境界,一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规律生活,如同陶渊明的“桃花源”。然而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这种理想的生活境界渐渐与我们背道而驰。与此同时,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拓宽了各种传播渠道,时下兴起的各种美食类短视频以自然而又缓慢的生活节奏为主题,重点传递回归自然的慢生活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对受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从新媒体视角出发,研究美食类短视频中体现出的庄子逍遥游思想。关键词:新媒体;庄子;逍遥游;美食短视频中图分类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5期2020-09-10
- 逍遥于心,独立于世
张文清摘要:《逍遥游》为著名道家著作《庄子》的开篇,其中所蕴涵的思想可以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逍遥”二字可看出,庄子通过本篇想要表达的是人应摆脱万物束缚,在精神上达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超脱于天地,自在逍遥。深处社会,不免会感到压力痛苦。而《逍遥游》旨在打破人的思维限制,帮助处于心灵幽困的人们用大视野,多角度看待生活,从而实现精神上的高度自由。关键词:《逍遥游》;庄子;精神自由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
中文信息 2020年7期2020-08-20
- 逍遥与超越
——赵麟大提琴与琵琶协奏曲《逍遥游》初读
与琵琶协奏曲《逍遥游》于2019 年3 月6日,由大提琴家马友友、琵琶演奏家吴蛮担纲独奏,指挥家余隆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在纽约林肯中心大卫·葛芬厅首演。据报道,“首演当晚,获得在场近两千八百名观众长时间起立鼓掌喝彩”①。待笔者接触该曲后,不由叹服,深感甚为挑剔的美国听众能为之“长时间起立鼓掌喝彩”,那情景应是确实的,他们或被深深地打动了。怀着强烈的冲动,研读这首双协奏曲后,形成一些粗浅认识,以求教方家。一、“逍遥”之游:在思想、历史与声音之中“逍遥”,是战国
人民音乐 2020年7期2020-08-06
- 班宇和《逍遥游》
第二本小说集《逍遥游》。7月3日,我通过电话和班宇聊了聊这本书。没那么东北在上一本书《冬泳》里,小说大多以沈阳的铁西区为背景,那里的工厂、工人村、工人子女,乃至后来工人下岗,铁西区逐渐没落。“工人村位于城市的最西方,铁路和一道布满油污的水渠将其与外界隔开。顾名思义,工人聚集之地,村落一般的建筑群,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兴建,只几年间,马路变成苏式三层小楼,倒骑驴变成了有轨电车,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进入八十年代后,新式住宅鳞次栉比,工人村逐渐成为落后的典型……
南风窗 2020年15期2020-08-04
- 评述《逍遥游》的虚无人生观
道。而代表作《逍遥游》通过精妙的修辞和曼妙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表达了庄子的虚无人生观。【关键词】 先秦诸子 庄子 《逍遥游》 虚无人生观一 庄子的痛苦春秋战国时期,“殊死者相枕,桁杨者相推,刑戮者相望”。就连荀子也愤然感慨,“王公则病不足于上,庶人则冻赢瘠于下”,精确指出了社会的不公与弊病。而礼崩乐坏的年代,“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胠箧篇》),人心不古伪善横行,道德的宣讲在乱世中终究是一场毫无用处的自我高潮。庄子在这样一个“最坏的时代”里便
大经贸 2020年5期2020-07-23
- 众人何以至逍遥:《逍遥游》给一般人的至逍遥之路
30]《庄子·逍遥游》所描绘的逍遥,大概是一种自在而无待的精神境界和生活状态。在《逍遥游》中,庄子其实也给出了一条通往逍遥的道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路是指给资质平庸的众人的。然而,由于《庄子》行文汪洋恣肆,又多以三言立说,这条路径被隐没和割裂了。本文,想通过对《逍遥游》中几组对立事物的分析,揭示出这条至逍遥之路。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将《逍遥游》按照文意明确地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鲲鹏与蜩、学鸠,和汤之问棘中提到的鲲鹏与斥鴳的小大之辩;
名作欣赏 2020年26期2020-07-12
- 《逍遥游》的艺术手法
明君关键词:《逍遥游》 艺术手法 三言《庄子·天下》评《庄子》一书的艺术特征曰:“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历代多有文士对《庄子》的写作手法击节叹赏。郭象《庄子序》评曰:“其言宏绰,其旨玄妙。” a 刘熙载《艺概·文概》评曰:“意出尘外,怪生笔端。”b 《逍遥游》作为《庄子》内篇中的第一篇,受到了读者更多的青睐。方人杰《庄子读本》曰:“此一篇是一书大意,此一题是一篇大意,而庄子全身之纲领也。”c 宣颖《南华经解·逍遥游》三次惊叹:“真
名作欣赏 2020年6期2020-06-24
- 交互主体思想下汪榕培《庄子》译本浅析
子》译本中的《逍遥游第一》为例,从译文的用词、句子结构、语言风格等层面出发,论述文学翻译中目标语读者的接受理解,原语中重要异质性细节以及存疑细节的处理,以期思考在目标语读者和原语文本之间,获得互相理解与接受,有所收获,进而实现彼此间真正的交流互鉴,和谐交往。关键词:交互主体思想;逍遥游;目标语读者的接受理解;异质性细节的保留;存疑细节的翻译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4.043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