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
- 论白居易寓直诗中的非朝事情感及其成因
)以左拾遗充翰林学士。作为一个仕宦中人,白居易任左拾遗充翰林学士是令人艳羡的,所以,他本人在谈及这种经历时,也会充满一种政治殊遇感。元和四年,白居易在《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一诗中,畅叙了他与刘、张、贾诸人的交游及从政经历,言及自己时,他写道:元和运启千年圣,同遇明时余最幸。始辞秘阁吏王畿,遽列谏垣升禁闱。蹇步何堪鸣珮玉,衰容不称著朝衣。阊阖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宫花似雪从乘舆,禁月如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2-06
- 切实·中和·文心
隆晓鹏翰林学士是清贵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张九龄、杜甫,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皆是翰林中人。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学而优则仕,翰林学士作为封建社会选拔出来的饱学之士入朝为官,首先要通过科举考试。翰林又作会试、乡试的考官
收藏家 2022年5期2022-06-17
- 中晚唐翰林学士权力运作方式与政治参与问题
——以德、顺两朝为中心
了重要作用的翰林学士,是在唐初秦王府“十八学士”、弘文馆学士等基础上发展而来。唐初李世民在秦王府设置文学馆并设置学士以供参谋:“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直更,宿于阁下,讨论坟典”[1]6,秦王府“十八学士”在李世民即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李世民即位后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了弘文馆学士:“贞观初,置弘文馆学士,听朝之隙,引之大内殿讲论文义,商较时政,或至夜分方罢”[1]7。武则天之时,又发展出“北门学士”以参议朝政。
运城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唐代中枢决策机构内外制与词臣草诏权之争
38)以后,翰林学士专掌内命,替皇帝撰写以国家的名义发布的诏命,称为“内制”,中书舍人专掌外命,替宰相撰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诏命,称为“外制”,形成了翰林学士草拟内制、中书舍人草拟外制的两制格局。韦执谊最早提出翰林学士专门草拟内制的观点。《翰林院故事》:“至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称学士,由是遂建学士(院),俾专内命。”[1](P11)日本学者砺波护认为:“皇帝直接的命令即所谓内制,由翰林学士起草,宰相的命令即所谓外制,由中书舍人知制诰起草。”[2](P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3-08
- 宋孝宗朝翰林学士的诗歌酬唱
显风雅。北宋翰林学士与馆阁学士唱和频繁,堪称风雅典范和翰苑美谈。南宋孝宗一朝文学中兴,翰林学士院人才昌茂,具有典型意义。当朝翰林学士之间以及与秘书省同僚间也常诗词唱和,尤其以史浩、周必大、洪迈、范成大、程大昌等人最具代表性。他们的诗作展现了真实翰苑生活风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一个翰苑文化的典范。一、翰苑雅趣:宴赏赋咏与游览即兴文人雅士业余生活中一个常见的主题是游园赏花、以诗会友。翰林学士是职位清要且颇富文采的文人群体,更具备诗词唱和的雅趣和条件。翰林学士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11-30
- 《三字经》第四讲五子登科
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这五个儿子都非常优秀,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们为“窦氏五龙”。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義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通过《三字经》中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我们了解到了良好的家教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1年16期2021-08-10
- 唐翰林学士入院试制度考述
年代起,有关翰林学士的研究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不少优秀成果。一些研究论述为后人研究翰林学士名录、翰林院基本制度等提供了巨大帮助,但相关翰林学士选拔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比较稀缺(1)国内较早研究翰林院相关问题的是杨友庭《唐代翰林学士略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袁刚《唐代翰林院诸伎术杂流》(《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值得一提的是毛蕾《唐代翰林学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对翰林院的某些问题展开了动态研究,如翰林学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21年5期2021-03-10
- 翰林宿直诗:权力空间与私人领域的双重书写
——以南宋孝宗朝为例
臣皆须宿直。翰林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负责拟写制诰,为了方便宣召及起草,有宿直的惯例。北宋时期,翰林学士每晚一人夜直,连夜于院中起草。南宋初年,各项制度有待恢复,宿直也无定例。孝宗于隆兴元年(1163)规范了宿直制度,“学士院及经筵官日轮二员直宿”[1],以备宣引咨访。后因宿直“两人难留召,若同召,则议论难尽,只命一员递宿”[2]。乾道八年(1172)确定为一人宿直:“经筵官日轮二员学士院宿直,自今可止轮一员,以后遵依,永为定制。”[3]南宋后期皆沿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1-29
- 元代翰林国史院设立过程考辨
机构,合前代翰林学士院和国史院为一,主要负责“纂修国史、典制诰、备顾问”[1]3732,地位清切贵重。然而,由于蒙元政权的独特性和元初政局的复杂性,翰林国史院的设立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现存史料对这个过程的记载却多有语焉不详甚至相互抵牾之处,主要问题有二:第一,翰林国史院的设立时间,史料中有中统二年(1261)①、至元元年(1264)②、至元二年(1265)③、至元四年(1268)④等不同说法;第二,至元前期,元廷中央机构的主体多由上都迁至大都,翰林国史院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1-02
- 陛下错了
宪宗必定要与翰林学士商量。白居易、李绛当时都是翰林学士。白居易有一次由于在议论事情的时候说了一句“陛下错了”,宪宗面色庄重严肃地停止了谈话,暗中将翰林学士李绛召来,告诉他说:“白居易这个小臣出言不逊,必须让他退出翰林院。”李绛说:“陛下能够容纳直率的进言,所以群臣才敢竭尽诚心,不作隐瞒。白居易的话虽然有欠思考,但本意是要进献忠心。倘若陛下将他处以罪罚,我担心天下的人都各自想要缄默不语了,这可不是开拓视听、彰明圣上德行的办法啊。”
视野 2020年21期2020-12-23
- 照葫芦画瓢
他原是前朝的翰林学士,宋太祖赵匡胤仍把他留在了翰林院,让他擔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时间一长,陶谷自以为有功,又自觉有才华,便指使党羽向宋太祖推荐自己,希望能够得到重用。不料赵匡胤对他并不欣赏,只是淡然一笑说:“我听说翰林学士起草文告,都是参照前人的旧本,再换几个词句,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话传到了陶谷耳朵里,他好比当头挨了一棒,抑制不住满腹怨恨,拿起笔在厅堂的墙上写了一首自嘲诗: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
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0年6期2020-12-23
- 依样画葫芦
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榖(gǔ)。他原是前朝的文官,但因为文笔很不错,宋太祖便把他留在了翰林院,专门起草各种文告。不少人都很佩服他的才华,他也常常自鸣得意。有一次,有人向宋太祖推荐陶榖去做大官。不料,宋太祖却不以为然,淡然一笑说:“我听说那些翰林学士们起草文告,都是翻出前人所写的旧文本照抄,至多改换了其中的某些词语而已。这就是俗称的‘依样画葫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话传到了陶榖耳朵里,他好比当头挨了一棒,抑制不住满腹牢骚,拿起笔在厅堂的墙上写了一首自
快乐语文 2020年27期2020-10-15
- 夺命八哥
王东生一翰林学士袁行璋身患疾病,还未告退,觊觎者已在明争暗夺了。其时皇上严禁卖官鬻爵,改“捐纳”为“举荐”,而皇上对宠臣马鄢的举荐最为看好。这天吃罢晚饭,蒋仓墨刚端起茶盏,就听院外传来一句“开门纳客”!未及起身,赵月桥已臂架八哥推门而入,刚才清亮的“开门纳客”,竟是出自这八哥之口。蒋仓墨一愣,说道:“这太神奇了。”赵月桥微微一笑:“墨兄是说这八哥?这八哥与众不同,只要主人说一句,它即能学会。”品茗未几,赵月桥转入正题:“整个翰林院都乱了,墨兄就没啥想法?”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20年8期2020-08-21
- 唐以来的翰林院与学士院
,即宋人有称翰林学士供职之所为翰林学士院者。不过,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职官考八》里,乃以“学士院”列条,说明官方正式文件系此称呼,以别翰林院。但宋代的学士院已是朝廷正式官署,掌重大诏命撰述之事,以翰林学士承旨为长官,由翰林学士中资质老者充任。元祐初,苏轼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宋史·苏轼列传》讲,在元祐二年至四年(1087—1089年),苏轼贴近哲宗身边,对其“反复开导”,使之颇受启悟。苏轼遂深得哲宗及母宣仁后敬重。至于自唐始建的翰林院,至清代都一直存在。在宋
文史杂志 2020年2期2020-07-18
- 文本错综、天象书写与梦境映射
——韩愈不入翰苑考
、集贤学士和翰林学士在内,皆得谓“文学职”。相比而言,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翰林置学士以来,翰林学士专掌内命,“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14)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第1183、1184页。,弘文学士、集贤学士则主要履行典校、修撰图籍等文化职能(15)毛蕾 :《唐代翰林学士》,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9页。。至德宗朝,对翰林学士“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又以为天子私人”(16)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04
- 《全元文》王磐文章误收和漏收各一则
——兼谈王磐在翰林国史院任期和职务
侠义行为,如翰林学士王恽作有《义侠行》,而《铁椎铭》亦此类作品。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二载其文曰:朱亥贡金,张良受之,合以忠义,锻成此椎。铜山可破,椎不可缺;金 埒可碎,椎不可折。噫!乱臣滔滔,四海嗷嗷,长蛇其毒,封豕其饕。上帝愤之,以椎畀著。椎不自奋,假手于女。数未莫先,时来敢后,曾是一挥,元凶碎首。匪椎之重,唯义之勇,虽椎之功,惟人之忠。长仅数尺,重才数斤,物小用大,策此奇勋。椎在人亡,再用者谁?藏之武库,永镇奸回![8]81李诩在文后说明了作者和来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3-14
- 《宋史·宰辅表一》校正一则
卯]陈尧佐自翰林学士兼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迁枢密副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451页)《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四“天圣七年二月丙寅”条亦载:“陈尧佐枢密副使。自翰林学士兼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权知开封府除。”(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7页)此处“龙图阁直学士”疑有误,《宋史宰辅表考证》亦失考(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14页)。陈尧佐迁枢密副使时之馆职,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〇七“天圣七年二月
江海学刊 2020年3期2020-02-28
- 错别字典故
叫徐骏,是个翰林学士,他给雍正皇帝上奏章,一时粗心,把“陛下”与成了“狴下”。结果龙颜大怒,立即革了他的职。只为写错一个字,就被革了职,不知情的人一定会认为处罚过重,其实一点也不冤枉,而且还要感谢雍正手下留情。为什么呢?因为“狴下”是一种神兽,把皇帝说成了“兽”,岂不是犯了死罪?徐骏还是个翰林学士,竟然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真是不可想象,如果认真一点,当他一笔一画写反犬旁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自己写错了。什么样的字会用“犭”作偏旁呀?当然兽类居多,如“狼”“狗”“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9年40期2019-11-27
- 心正者得心安
马呢?”“被翰林学士卖了。”仆人回答道。“卖给什么样的人了?”“听说是一个做生意的人。”陈省华听了,很生气,说:“真是胡闹,太不像话了。”然后,他让仆人把当翰林学士的三儿子陈尧咨喊来。儿子匆匆赶来后,他就大声地斥责道:“你怎么能把那匹马卖了呢?”陈尧咨不解地说:“它性子烈,在咱家既不能耕田,也不能拉车。谁都驾驭不了它,留着它有什么用呢?不如卖掉贴补家用。”陈省华听了勃然大怒,“你真是一个混账东西。咱家里人多,能驯马的人也有,都无法驯服这匹野马,一个做生意的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19年7期2019-10-21
- 照葫芦画瓢
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谷,原是前朝的文官,因为文笔很不错,宋太祖便把他留在翰林院,专门起草各种文告。不少人都很佩服他的才华,他也自鸣得意。有一次,有人向宋太祖推荐陶谷做大官。不料,宋太祖对他不太欣赏,只是淡然一笑说:‘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我听说那些翰林学士起草文告,都是翻检出前人所写的旧文本照抄一遍,改换了某些词语,这就是所谓的依样画葫芦,有什么了不起的?)这话传到陶谷耳朵里,他好比当头挨了一棒,
作文·小学中高年级 2019年6期2019-09-10
- 生活典故
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谷,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担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时间一长,他自以为有功,便向宋太祖讨个高官做。谁知宋太祖却说: “翰林学士起草文告,无非是参照前人的旧本,其间不过换几个字句,充其量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已,谈不上有什么贡献。”陶谷深感失望,一气之下就作诗自嘲,其中有这样两句:“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从此以后,“依样画葫芦”就作为一句熟语,流传在人们的口头笔下。常用来比喻模仿别人,毫无创见。
农家参谋 2019年4期2019-09-10
- 照葫芦画瓢
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谷,原是前朝的文官,因为文笔很不错,宋太祖便把他留在翰林院,专门起草各种文告。不少人都很佩服他的才华,他也自鸣得意。有一次,有人向宋太祖推荐陶谷做大官。不料,宋太祖对他不太欣赏,只是淡然一笑说:‘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我听说那些翰林学士起草文告,都是翻检出前人所写的旧文本照抄一遍,改换了某些词语,这就是所谓的依样画葫芦,有什么了不起的?)这话传到陶谷耳朵里,他好比当头挨了一棒,
作文小学高年级 2019年6期2019-06-25
- 古代如何选任秘书
录用在古代,翰林学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在后梁,按照当时的规定,翰林学士上任前,要进行资格考试,只有过了这道关,才能正式走马上任。据记载,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一个叫郑致雍的举子在当年的进士考试中脱颖而出,被点为新科状元。礼部侍郎封舜卿是本次考试的主考官,郑致雍自然成了他的门生(古代科举及第者对主考官自称“门生”)。不久,二人一同被列为翰林学士的候选人。此时的封舜卿虽然官居礼部侍郎(相当于主管全国宣传教育工作的副部长),但要担任翰林学士,还得与门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5期2019-04-11
- 古代如何选“秘书”
惯例在古代,翰林学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在后梁,按照当时的规定,翰林学士上任前,要进行资格考试,只有过了这道关,才能正式走马上任。此類考试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看考生的文才,二是考查他们起草各类公文的能力。通过任前资格考试进行选拔,经皇帝批准后直接安排到朝廷的秘书岗位。这种优中选优的考试方式可以使出类拔萃的秘书人才脱颖而出,并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选任之后重培养古代选拔任用秘书不仅需要经过任前资格考试,有的朝代还特别重视对秘书人才的素质培养,建立了一套比
共产党员·上 2018年9期2018-11-26
- 古代如何选任秘书
录用在古代,翰林学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在后梁,按照当时的规定,翰林学士上任前,要进行资格考试,只有过了这道关,才能正式走马上任。据记载,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一个叫郑致雍的举子在当年的进士考试中脱颖而出,被点为新科状元。礼部侍郎封舜卿是本次考试的主考官,郑致雍自然成了他的门生(古代科举及第者对主考官自称“门生”)。不久,二人一同被列为翰林学士的候选人。此时的封舜卿虽然官居礼部侍郎(相当于主管全国宣传教育工作的副部长),但要担任翰林学士,还得与门
公务员文萃 2018年9期2018-11-05
- 古代如何选 “秘书”
惯例在古代,翰林学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在后梁,按照当时的规定,翰林学士上任前,要进行资格考试,只有过了这道关,才能正式走马上任。此类考试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看考生的文才,二是考查他们起草各类公文的能力。通过任前资格考试进行选拔,经皇帝批准后直接安排到朝廷的秘书岗位。这种优中选优的考试方式可以使出类拔萃的秘书人才脱颖而出,并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选任之后重培养古代选拔任用秘书不仅需要经过任前资格考试,有的朝代还特别重视对秘书人才的素质培养,建立了一套比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17期2018-11-02
- 唐 心正笔正柳公权
同时召见6位翰林学士,当谈到汉文帝的恭俭之德时,文宗举起衣抽说:“朕也够节俭的,这件衣服洗过三回了。”众学士连忙赞叹文宗的恭俭美德,只有柳公权一言不發。事后,文宗留下柳公权,问他为何保持沉默。柳公权说:“臣以为,人主应当将心思用在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上,穿洗过的衣服只是小节,于国家大计无补。”文宗听后默然。第二天,柳公权继续跟文宗讲安邦治国之道,文宗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其他的学士腿都发抖了,柳公权依然侃侃而谈。文宗说:“谏诤是你中书舍人的职责吗?卿
读书文摘 2018年10期2018-10-30
- 隋唐五代:盛衰治乱变奏曲(十四)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下)
提拔王伾担任翰林学士之外,德宗晚年十年无赦,官员犯了一点小错误,就被放逐到地方,此后很少能被重新起用。这时候也进行了改革,规定这些过去犯了轻微过失的人,可以根据其功绩再往上升迁。德宗朝的几位名臣,如翰林学士陆贽和郑余庆、韩皋、阳城,都因事被贬到了地方,顺宗这时候下诏书,让他们返回朝廷,可惜陆贽和阳城还没有接到诏书就已经死了。人事制度安排上,权力向王叔文等人集中,主要是抓财权和兵权。财权主要归盐铁转运使,加“度支使”头衔是说其掌管中央的财政出纳;加“盐铁使”
月读 2018年8期2018-10-25
- 古代如何选任秘书
录用在古代,翰林学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在后梁,按照当时的规定,翰林学士上任前,要进行资格考试,只有过了这道关,才能正式走马上任。据记载,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一个叫郑致雍的举子在当年的进士考试中脱颖而出,被点为新科状元。礼部侍郎封舜卿是本次考试的主考官,郑致雍自然成了他的门生(古代科举及第者对主考官自称“门生”)。不久,二人一同被列为翰林学士的候选人。此时的封舜卿虽然官居礼部侍郎(相当于主管全国宣传教育工作的副部长),但要担任翰林学士,还得与门
畅谈 2018年14期2018-08-27
- 元稹任翰林学士期间的文学创作研究
稹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赐紫金鱼袋制》有明确记载:“尚书祠部郎中知制诰赐绯鱼袋元稹,去年夏拔自祠曹员外试知制诰。”当时元稹与李绅、李德裕同在翰院,“才名相类,情谊相善”,且举贤任能,弹劾奸佞,多有建树,时称“翰林三俊”。(二)任职原因元稹入职翰林学士院,享受天子近臣的荣宠,社会地位也因之提高,时人争相结交。究其入职原因,或可分为以下三点:其一,元稹科举入仕,才名远播,尤擅长作诗,元稹与白居易往来唱和的诗歌,在当时已有“元和体”之美誉,诗歌为天下文人士子、妇孺老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4-03
- 近三十年来唐代翰林学士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30020)翰林学士设置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是在唐初秦府“十八学士”、弘文馆学士、“北门学士”等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出于统一政治和战争的需要设立秦府“十八学士”,“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直更,宿于阁下,讨论坟典”。[1]李世民即位后又进一步设置弘文馆学士,“精选天下贤良文学之士,虞世南、褚遂良、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宿直。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讲论文义,商量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1-28
- 夺命的八哥
王东生翰林学士袁行璋身患败症,还未告退,觊觎者已在暗争明夺了。其时皇上严禁卖官鬻爵,改“捐纳”为“举荐”,而皇上对宠臣马鄢的荐举最为看好,赢取翰林学士之位,自然非宠臣马鄢莫属了。这天吃罢晚饭,蒋仓墨刚端起茶盏,就听院外传来一句“开门纳客”!未及起身,赵月桥已臂架八哥推门而入,刚才清亮的“开门纳客”声,正是这八哥唱出的口活儿。蒋仓墨一愣,随口说道:“这八哥太神奇了。”赵月桥微微一笑:“墨兄是说这八哥?真正的神奇你还未见到。这是我从域外一神秘人之处购得。这八哥
民间文学 2017年7期2017-08-04
- 扈蒙传
蒙从弟载时为翰林学士,兄弟并掌内外制,时号“二扈”。宋初,由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坐请托于同年仇华,黜为太子左赞善大夫,稍迁左补阙,掌大名市征。开宝五年,连知贡举。六年,复知制诰,充史馆修撰。七年,蒙上书言:“昔唐文宗每召大臣论事,必命人执笔立于殿侧,以纪时政,故《文宗实录》稍为详备。至后唐明宗,亦命端明殿学士以及枢密直学士轮修日历,送史官。近来此事都废,帝王言动,莫得而书。缘宰相以漏泄为虞,昧于宣播,史官疏远,何得与闻。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宸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17期2017-06-27
- 十年躬耕 再现精品
——评《新订唐翰林学传论》
英楠《新订唐翰林学士传论》作者:傅璇琮书号:978-7-5451-3624-1出版日期:2015年12月定价:150.00元辽海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新订唐翰林学传论》一书,荣获2016年度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为唐翰林学士研究的最新成果。《新订唐翰林学士传论》是傅璇琮先生生前手定本,在《唐翰林学士传论》基础上经较大程度修订而成。主要根据近年来新出土的唐代墓志及学界研究新成果,核对原有的文籍材料,补充新文献材料,对原书或删,或改,或补,
全国新书目 2017年4期2017-06-01
- 分权与限权:皇权治下的宋代翰林学士与宰辅政治
权治下的宋代翰林学士与宰辅政治唐春生(重庆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 400047)宋代翰林学士与宰辅的关系比较微妙,在宰辅的人事任免上,翰林学士有一定的影响力;翰林学士也极有可能成为宰辅,对在任宰辅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由于翰林学士地位特殊,宰辅重臣对这一群体是有所忌惮的。权臣与翰林学士相交结,对两宋政治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两府不得因私晤见翰林学士的禁令被打破之后,其影响更为明显。宋代;皇权;翰林学士;宰辅政治宋代翰林学士对宰辅政治的影响主要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3-28
- 苏轼的超脱
到宫廷,担当翰林学士承旨。同时进京的,还有苏辙,担任尚书右丞。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是皇帝秘书长。哪个人不睁大了眼,准备往进钻?可是,苏轼偏不,接到文件,马上拿起那支写前后赤壁赋的笔,开始给皇帝写辞呈。苏东坡这样做,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兄弟同朝为官,在他看来,极易互相包庇。在《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一状》中,他道:接到文件,自己工作已移交完毕,但是,仍希望朝廷收回任命,让自己在地方任职。当时地方郡守,一般四品,比翰林学士承旨,要低上一品。至于原因,他说
美文 2016年20期2016-11-25
- 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卷启迪我们怎样备考(文言文阅读·中)
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观察可见,上述四个选项的不同在于两处:第①处断句正确的,是“镌与修者/官降珪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30期2016-10-18
- 茌平衙门朝正东
在纸上,托一翰林学士递上去。康熙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到:“一介书生朝朝暮暮磨成锦绣文章做仕之魁乡之魁会之魁殿之魁天下之魁步金阶列十八学士安国安邦安社稷天朝万世忠良。”康熙看罢喜形于色,问道:“何人所书?”吴陈琰急忙从人群里挤出,跪到在地:“启禀万岁,乃小人所写。”康熙见吴陈琰非翰林学士穿戴,便问缘由。吴陈琰将自己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康熙沉吟半晌,说道:“朕见你字体苍劲、学识过人,甚为爱惜,你就做朕的门生吧,也算翰林学士!”吴陈琰大喜过望,连忙叩头致谢。吴陈
农业知识 2016年28期2016-08-08
- 慈禧御人
接让严辰做了翰林学士。翰林院是清水衙门,看似没有实权,可天下士子无不趋之若鹜。原因就是翰林学士可直达天庭,是天子近臣。不少学子梦寐以求,无奈僧多粥少,难以如愿。不过,严辰虽成了翰林学士,但想要真正获得太后和皇帝的赏识,出人头地,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毕竟接近了梦想。慈禧先抑后扬,既彰显了皇恩浩荡,烛照无遗,又为自己收进一名心腹,不可谓不高。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6年8期2016-05-14
- 茌平衙门朝正东
在纸上,托一翰林学士递上去。康熙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到:“一介书生朝朝暮暮磨成锦绣文章做仕之魁乡之魁会之魁殿之魁天下之魁步金阶列十八学士安国安邦安社稷天朝万世忠良。”康熙看罢喜形于色,问道:“何人所书?”吴陈琰急忙从人群里挤出,跪到在地:“启禀万岁,乃小人所写。”康熙见吴陈琰非翰林学士穿戴,便问缘由。吴陈琰将自己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康熙沉吟半晌,说道:“朕见你字体苍劲、学识过人,甚为爱惜,你就做朕的门生吧,也算翰林学士!”吴陈琰大喜过望,连忙叩头致谢。吴陈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 2016年7期2016-05-14
- 宋代乐语作者及其创作心态初探
从教坊乐人到翰林学士的变化,而吏民宴会之乐语作者身份则更为多样。随着乐语程式化、娱乐性倾向的加重,翰林学士的撰写心态也经历了从受命而撰到尽量回避甚至拒绝的变化,这种心态的转变最终导致了乐语创作的式微。由乐语作者的心态变化也可一窥古代文体兴盛规律之一斑。宋代 乐语 翰林学士 心态在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著名论断中,文学一词的内涵其实主要指向文体。而在中国古代文体的发展过程中,宋代又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宋代既延续并创造着传统意义上的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3-10
- 宋初太祖、太宗朝翰林学士群体白体诗作考论
太祖、太宗朝翰林学士群体白体诗作考论汪国林(安徽科技学院 中文系,安徽 滁州 233100)摘 要:宋初太祖、太宗朝的翰林学士是宋初白体诗创作的生力军。他们清贵显要的政治地位,通俗流易的文学好尚,对形成以颂美应制、富贵闲适与平易通俗为特征的白体诗风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由于身份、个性及才艺偏好的差异使得太宗朝白体诗风在共性的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从而丰富白体诗的内涵,并预示着宋诗未来发展的方向。关键词:太祖太宗;翰林学士;白体诗;创作中图分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4-03
- 《长恨歌》与白居易左拾遗翰林学士转任考
白居易左拾遗翰林学士转任考滕汉洋(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白居易任职盩厔县尉仅一年半即转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由低级官吏升任清望朝官,这一快速升迁的经历不同寻常。一般认为白居易是因讽喻诗创作而为宪宗所发现并召入翰林的,但白居易此前只创作了十几首讽喻诗,也并无讽喻诗创作的自觉意识,不可能因讽喻诗的创作受到提拔。他在任职盩厔尉时期因创作《长恨歌》而名动天下,此诗所展示出的文学才华及其题材与宪宗本人关注点的契合,才应是白居易被宪宗发现并提拔的
学术探索 2015年10期2015-02-25
- 陈谏议教子
太尉陈尧咨为翰林学士,有恶马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①。一旦②,父谏议入厩③,不见是马,因诘圉人④,乃曰:“内翰卖之商人矣⑤。”谏议遽谓翰林曰⑥:“汝为贵臣,左右尚不能制⑦,旅人安能蓄此⑧?是移祸于人也!”亟命取马⑨,而偿其直⑩,戒终老养焉 。注释:①蹄啮(niè):蹄,踢;啮,咬。②一旦:一天。③谏议:谏议大夫,官名,是给皇帝提建议的。厩(jiù):马房。④圉(yù)人:养马的人。圉,养马的地方。⑤内翰:即翰林学士,这里指陈尧咨。⑥遽(jù):急忙。⑦左右:
作文·初中版 2015年1期2015-02-10
- 欧阳炯生平系年
49年),拜翰林学士。广政十三年(950年),知贡举、判太常寺。广政十三年(950年)至二十四年(961年)迁礼部侍郎,领陵州刺史,转吏部侍郎,加承旨。广政十六年(953年)十二月,应诏作《蜀八卦殿壁画奇异记》。《益州名画录》载此文,记为“时广政十六年岁次癸丑十二月记”。[9]广政十七年(954年)十一月,应诏作《八仙真形赞》或《十二仙真形赞》。《益州名画录》记此事为“甲寅岁十一月十一日”,“甲寅岁”即广政十七年。《野人闲话》谓素卿画为八幅,《益州名画录》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2期2014-12-11
- 润笔三题
——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书独得,而是翰林学士院(中书舍人院)全院官员乃至后勤人员共同分享,这一做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因何而起?笔者最近读宋人吴曾写的《能改斋漫录》一书,才知道此事是从宋真宗时期开始的,其始作俑者是杨亿,是他首先提出来,最后经由宋真宗批准同意的。据吴曾的说法,润笔钱物最初是由具体起草公文的秘书“专得”的。宋真宗时,杨亿写的公文因为受到人们的特别推崇,没有谁能与他相比,于是凡在京师任职并有特殊关系背景的官员每逢遇到加官晋级的机会,都想让他执笔起草自己的任职文书。
办公室业务 2014年20期2014-11-26
- 五代时期端明殿学士的出身及选任、迁转
,继续设置了翰林学士。除此之外,又新设了枢密直学士和端明殿学士,这样端明殿学士及枢密直学士就和翰林学士一起,成为皇帝的私人代表和顾问参谋,从而成为皇帝制约宰相特别是枢密使权力的两颗棋子。五代时期,在枢密直学士、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这三者之中,端明殿学士地位最高,权势最重。它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古代殿阁学士制度的诞生,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那么,初创时期的端明殿学士的出身以及选任、迁转情况如何呢?一、端明殿学士的出身和选任据笔者统计,五代时期 (后梁至后周),共有6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3-21
- 大理国翰林制度探析
宋朝,设置了翰林学士院之类的机构,其属员有翰林学士和翰林郎等。大理国的翰林制度与宋朝基本上一样,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其任职者也是通过科举选拔,为皇帝草制诏、备顾问的文学优长之士,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理国;翰林制度;翰林学士翰林院始创于唐朝,在以后的历朝历代,翰林官成为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荟萃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时期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3-21
- 周必大《玉堂杂记》的文献价值
他在孝宗朝任翰林学士期间的随笔记录整理编辑而成的。《玉堂杂记》详细记录了南宋学士院建置、典制名物、学士职掌诸情况,以及翰林学士的活动与心态,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后世揭示了宋室南渡之后学士院的发展和独特之处,是研究南宋翰苑制度最重要的史料。笔记还保存了南宋孝宗时期政治、制度、人物、诗歌方面的丰富史料,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南宋;周必大;学士院;翰林学士;文献价值《玉堂杂记》,南宋中期名臣、文坛领袖周必大著。周必大(1126―1204年),字子充,又字弘道,自号
天中学刊 2012年1期2012-08-15
- 操守为本文为辅
宗任命李淑为翰林学士,时任知谏院的欧阳修便当面提出反对意见。事后他还觉得言犹未尽,紧接着又连续呈上两篇奏疏,坚决反对这一人事安排。从欧阳修的谏疏内容来看,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其中含有党争的因素,但他反对任用李淑为翰林学士,主要还是觉得此人的道德操守大有问题。欧阳修主张翰林学士以操守为本、文章为辅,看似有失偏颇,但这正反映了我国古代选用秘书特别重视道德操守这一事实。如淳化二年(991年),翰林学士院原有的几位学士宋白、贾黄中、李沆、苏易简等人,升官的升官,改任他
公务员文萃 2011年10期2011-10-22
- 更有人从捷径过
州;同时任命翰林学士夏竦为枢密副使。消息传出后,夏竦的同事和领导、时任翰林承旨学士的刘筠感到极度失落,特意写了一首《咏堠子》诗(“堠”是古代标记里程的土堆,引申为路程的意思)抒发心中的抑郁不平,其中两句是这样写的:“空呈厚貌临官道,更有人从捷径过。”(《随园诗话》卷九)“捷径”本是近便的小路之意,这里说的却是有人不遵守官场规则,通过不正当途径取得了高位。原来刘筠比夏竦资格老得多,能力也很强,曾三次担任翰林学士,如今又是翰林学士院长官,离执政大臣之位仅有一步
领导文萃 2011年3期2011-08-15
- 宋太祖朝翰林学士述论
迁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窦俨迁礼部侍郎,学士王著、李昉迁中书舍人,皆“依前充职”。其后扈蒙、窦仪、欧阳迥、卢多逊、张澹先后入院。太祖在位十七年间(960-976), 共任用八位学士,权直院一人。他们成为由五代向宋初过渡时期的翰苑词臣。太祖创业垂统,翰林学士则为中朝文化的重建润色礼乐,草创制度。一、重北轻南的人员结构及制度因革太祖朝翰林学士及在院时间依次为:陶谷,建隆元年至开宝三年(960-970);窦俨,建隆元年正月至六月;王著,建隆元年至乾德元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04-10
- 《宋史·礼志》职官考误
“学士承旨(翰林学士承旨简称)”。[3]卷一一六2726又,《辑稿》《长编》《文献通考》均载其时章得象为“学士承旨”,[4]卷八〇731故 《宋志》 误。3 卷104:明年(雍熙元年),宰臣宋琪率文武官、僧道、耆寿三上表以请,乃诏以十一月二十一日有事于泰山,命翰林学士扈蒙等详定仪注。按:“翰林学士”当为“翰林学士承旨”。《辑稿》载 《志》 文,扈蒙为“翰林学士承旨”。[1]礼二二883《东都事略》[5]卷三〇500《宋史》 本传[6]卷二六九9240均载扈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6期2011-03-18
- 宦官专权背景下的唐文宗朝翰林学士
下的唐文宗朝翰林学士□傅绍磊 [浙江大学 浙江 绍兴 310028]在大和五年(831)宋申锡事件前后的大和年间的翰林学士有着不同的群体特点,而在大和九年(835)“甘露之变”前后的大和年间和开成年间的翰林学士的群体特点也不尽相同。在宦官专权背景下,唐文宗朝翰林学士进行了不同的政治抉择,同时,产生了复杂的心境。唐文宗朝掌握政治权力的还是宰相和宦官,翰林学士虽为唐文宗的近侍之臣,却还是要以朝臣尤其是宰相的身份才能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唐文宗; 翰林学士; 宦官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2期2010-04-03
- 妙咏鸡冠花
成祖时,有个翰林学士叫解缙,皇帝欣赏他才气横溢,但不满他的孤傲。二、一天,皇帝在满园鸡冠花中发现了一株白鸡冠花,他折下藏在袖中,想去考考解学士。三、到了翰林院,皇帝命他以鸡冠花为题材作诗。解缙写下第一句:“鸡冠本是胭脂染”。四、“鸡冠花都是红的?”皇帝问。解缙答:“是。”皇帝笑着拿出袖中的鸡冠花。五、解缙又接着写道:“为何今日浅淡妆?”皇帝问:“你说为何?”六、“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仍戴满头霜。”他续上最后两句,皇帝不禁连声赞叹:“妙!妙!妙!”
阅读(中年级) 2009年4期2009-04-16
- 古代男人也簪花
然转头看了看翰林学士晁迥等人,大声对内臣说:“给学士戴花。”于是,晁迥、钱惟演、寇准等翰林学士得享殊荣,各自戴上了一朵千叶牡丹花,旁观者无不羡慕。宋仁宗时,韩琦出知扬州。扬州的芍药花最为有名,当时,扬州城中开有生金缠腰芍药花4朵,极其罕见。据说簪此花者能够富贵无比,韩琦便邀请王旦、王安石、陈升之共宴,各簪芍药花一枝。这4个人,后都成了宰相。《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简直就是“花团锦簇”,病关索杨雄“鬓边爱插芙蓉花”;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09年4期2009-04-08
- 蓬山不远
某日,北宋翰林学士宋祁途经繁台街时,有宫车数辆疾驰而来,因来不及回避,肃立一旁。车过时,忽见车中一宫女启帘说:“小宋也。”宋祁惊讶不已。回寓所后作《鹧鸪天》云:“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此词传入内廷,仁宗读后,查问车中是何宫人曾呼“小宋”。一宫妇禀云:“顷因内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皆曰‘小宋。时在车中偶见之,呼一声尔。”于是,仁宗召见宋祁,宋祁惶悚
21世纪中学生作文·中考适用 2008年5期2008-08-23
- 我国古代的学士与博士
,唐玄宗初置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之官。至唐德宗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可参预朝政并撰拟机要文书,有“内相”之称。唐以后,往往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明代设翰林院学士及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清代改翰林院学士为掌院学士。此外,明清有大学士之职。明太祖废丞相,以大学士充顾问,至明中叶遂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批复奏章,官品虽低,而实握宰相之权。清代相沿,设有三殿煴:汀⑽幕、英武牎⑷阁熚脑ā⑻迦省⒍阁牬笱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均为文臣中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01年5期2001-06-14
- 李白任翰林学士辨
说李白当时为翰林学士。本文论证所谓翰林学士之说实不可靠,并辨析翰林供奉与翰林学士在天宝时实为两种不同身份、不同职务。做这样的辨析,对探究李白于天宝初在长安的生活、思想、创作,以及他后期的某种心态,是很有必要的。一近二十年来,关于李白的研究,成果丰硕,特别是有关李白生平的考述,如李白的家世与出生地、李白的两次入长安、李白的交游等等,很有创见。我个人认为,这些年来有关李白作品的论证和李白事迹的考索,其成就是超过对同时期诗人杜甫的研究的。但有些似还有模糊不清之处
文学评论 2000年5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