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
- 麦角硫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津 300457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的硫咪唑氨基酸类强抗氧化剂,化学名称为2-硫代咪唑氨基酸,其左旋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具有硫酮和硫醇两种形式的异构体[1]。麦角硫因最初由Tanret 在禾本科黑麦SecalecerealeL.的麦角真菌Claviepspurpurea(Fr.)Tul.中分离出[2],主要存在于灵芝等食用菌、药用菌中。研究表明,麦角硫因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神经、心血管保护、预防肝脏疾病等作用[3-8]。基于麦角硫因强抗氧化性、稳定性高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3年8期2023-10-05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使用尼麦角林片结合降纤酶注射液治疗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调节作用
到威胁[1]。尼麦角林片是一种半合成的麦角碱衍生物,能起到扩张血管、阻滞α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降纤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其能起到刺激纤维蛋白原降解,从而转换为纤维蛋白单体的作用,从而也就减少能使血栓生成的物质,进而就能避免血栓形成或血栓增大的现象[2]。而为了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使用尼麦角林片结合降纤酶注射液治疗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调节作用,本文对本院于2019年2月-2022年4月接收的13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了药物效果研究,具体报道如下。1 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4期2023-01-03
- 优化前体供给与细胞膜通透性强化大肠杆菌合成麦角硫因
214122)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ERG)是组氨酸衍生的硫醇化合物,由于其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麦角硫因相比其他巯基化合物如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和极高的水溶性,在水溶液中通常以硫酮的形式存在[1-2]。此外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强抗氧化剂,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药理活性,包括清除自由基[3]、抗氧化[4]、缓解炎症和多种疾病[5]、防止辐射损伤[6-8]、细胞生理保护[9]等,在医药、化妆品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2年8期2022-09-08
- 藏在麦角里的爱
吃我们这儿的美食麦角,皮脆脆的,馅儿香香的,非常好吃。上小学后,每周三下午放学后我都要去学钢琴,妈妈没时间回家做晚饭。于是,每周三下午外公都会给我们送麦角。别看麦角小小的,其實制作工序很复杂,也很费时。周三的一大早,外公就开始忙碌起来。据我所知,做麦角的材料有:鲜肉、藕、香菇、豆腐、生姜、大蒜等。要先把食材切成细细小小的,炒熟,晾凉,再包进麦角皮里,然后放到电饼铛里烤。麦角烤熟后,外公马上就会把它们装到保温盒里,马不停蹄地送到学校门房。通常我在周三下午五点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 2022年5期2022-05-25
- 灵芝孢子粉和灵芝子实体中麦角硫因的含量测定
332000)麦角硫因(L-ergothioneine,EGT),化学名为2-巯基-L-组氨酸甲基内盐,是一种天然氨基酸,存在于很多动植物体内,但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属于稀有氨基酸[1]。1909年研究人员首次从麦角的菌核中分离得到该种氨基酸并命名,随后在动物血液中也发现其存在,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2]。自麦角硫因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其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不断深入。麦角硫因纯品为白色晶体,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室温下可溶解,在强碱条件
食药用菌 2021年6期2021-12-02
- 超声细胞粉碎法快速提取真菌中的麦角甾醇
510642)麦角甾醇,别名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因其结构稳定,专一性强,可以将其含量作为真菌生物量的指标[1]。抗真菌药通过与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各种酶作用,干扰或阻断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而达到抑菌、杀菌目的[2-3]。麦角甾醇也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可的松、激素黄体酮等甾醇类药物。为提高麦角甾醇的产量,国内外学者广泛开展了微生物发酵合成麦角甾醇的研究[4]。因此,无论是在真菌病害防治领域,还是药物生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11-19
- 桡动脉激发试验对冠状动脉痉挛诊断价值的探讨*
动脉激发试验使用麦角新碱或乙酰胆碱,按照阶梯剂量分别向左右冠状动脉内注入激发药物,此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在有经验的心脏介入中心开展安全性较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达90%以上,已成为诊断CAS 的金标准[10]。但冠状动脉激发试验为冠状动脉侵入性检查,存在发生冠状动脉介入相关并发症的可能,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动过缓、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11]。在病理情况下,血管的功能障碍并非局限于某一血管,全身血管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这也使利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2021-11-12
- 麦角硫因生物学功能及在化妆品功效原料中的应用
200030)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EGT)即巯基组氨酸甜菜碱(Thiolhistidine-betaine),化学名为2-巯基组氨酸三甲基内盐,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天然的2-硫代咪唑氨基酸(2-thio-imdazole)。自Tanret于1909年首次从麦角菌的菌核中发现并分离得到,之后在哺乳动物的某些组织、器官中也发现了麦角硫因的分布,尤其是在红细胞和一些动物的精液中[1-2]。图1 麦角硫因结构式Fig.1 Chemical str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16期2021-08-31
- 麦角甾醇在猴头菌种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刘 昆 路新彦麦角甾醇在猴头菌种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初探蒋 俊 宋小亚*刘 昆 路新彦(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应用HPLC法对23份猴头菌种质的麦角甾醇进行测定分析的结果,麦角甾醇含量总体以平均值为中心呈正态分布,栽培种质、杂交选育种质、野生种质组内与组间有明显差异;分析液相图谱发现,不同种质甲醇提取物液相图谱的峰数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种质差异性。应用HPLC法对麦角甾醇进行测定分析,适用于猴头菌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研究
食药用菌 2021年4期2021-08-18
- 麦角甾苷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100049)麦角甾苷(Acteoside or Verbascoside)是一种水溶性苯乙醇糖苷类(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天然化合物,其是最为常见的二糖咖啡酰酯(disaccharide caffeoyl esters)[1]。其化学名为2-(3,4-二羟苯基)乙基-1-Ο-α-L-吡喃鼠李糖基-(1→3)-(4-Ο-Ε-咖啡酸)-β-D-吡喃葡萄糖苷[2-(3,4-dihydroxyphenyl)ethyl-1-Ο-α-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1年7期2021-07-09
- 食用菌中麦角甾醇的研究进展
抗病毒等[1]。麦角甾醇又称麦角固醇,是微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2],对细胞的生理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体来说麦角甾醇不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利尿[3]的功效。麦角甾醇转化为脂溶性维生素D2,添加饲料中可增加畜禽的产蛋率和孵化率[2]。食用菌麦角甾醇是从食用菌中分离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是食用菌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在抗炎、降脂、防癌、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物化特征以及生理活性等方面,随着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1年10期2021-06-18
- 外源诱导姬松茸麦角甾醇的合成
析后确定此物质为麦角甾醇[4]。2011年,高虹等[5]发现姬松茸菌丝体醇提物中的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也是麦角甾醇,并经试验证实麦角甾醇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来抑制肿瘤生长。已知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是抑制肿瘤的潜在治疗手段[6],因此,这一发现为姬松茸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但目前姬松茸麦角甾醇含量相对较低,子实体中含量仅为1.00~2.00 mg/g[7],且姬松茸子实体的栽培周期较长,栽培过程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产量也不高,这些问题限制了姬松茸
现代食品科技 2021年1期2021-01-19
- 尼麦角林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改善认知疾病,如麦角生物碱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银杏叶提取物、胆碱酯酶抑制剂、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等。但各类药物医学证据发表均较为分散,不利于系统学习。其中尼麦角林属于麦角生物碱衍生物,在我国一直被广泛用于卒中后相关症状及痴呆疾病的治疗。本文将梳理尼麦角林在脑血管病治疗应用中的循证医学证据,对其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帮助。1 尼麦角林的作用机制1.1 改善脑循环 脑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脑灌注不足是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的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11期2020-12-08
- 叶生小皮伞不同发酵产物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含量分析
春130117)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是药用真菌中两大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麦角甾醇广泛存在于药用真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中,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分,也是真菌类的特征化合物[1],以麦角甾醇为代表的甾醇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免疫调节和降低胆固醇等多种药理作用[2-7]。研究已证实麦角甾酮具有利尿、治疗慢性肾脏病、抗癌、抗肿瘤和免疫抑制等多种生物活性[8-9]。目前,国内对叶生小皮伞〔Marasmius epiphyl
特产研究 2020年4期2020-08-13
- 3种紫外辐照处理食用菌粉中维生素D2及麦角甾醇热稳定性分析
含有较高的前体-麦角甾醇。食用菌通过紫外辐照处理,其VD2含量大幅度提高,可作为补充VD的食品及药品的重要天然原料[10]。有关VD的热稳定性,国内外较多集中于维生素D(3vitamin D3,VD3)且研究结果具有不一致性,Kreutler等[22]研究表明对光照、加热、氧非常稳定,Charlton等[23]研究表明VD对氧和酸稳定,但对加热、高湿以及痕量矿物质存在下不稳定,Blanco等[24]研究表明对光照、加热、氧均不稳定。这些结果的不一致可能和研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16期2020-08-11
-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杏鲍菇中麦角硫因工艺
510642)麦角硫因学名为2-巯基-L-组氨酸三甲基内盐,1909年,Tanret C首次从麦角中分离得到麦角硫因,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氨基酸[1],具有有效的抗氧化[2]、抗炎[3]、细胞保护[4]、护色[5]和抵抗紫外线辐射[6]等功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强抗氧化剂,麦角硫因在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市场上存在着巨大需求[7-8]。麦角硫因不能由动物机体或者人体自身合成,主要存在于一些细菌和真菌中[1]。在合成麦角硫
食品工业科技 2020年1期2020-02-18
- 麦角菌的研究进展
016)广义上的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包含所有有性和无性的近缘类群,被系统发育学归类为麦角菌科[1],该科包括常见的瘤座菌属(Balansia)、白僵菌属(Beauveria)、麦角菌属(Claviceps)、青茅斑穗病菌属(Ephelis)、香柱菌属(Epichloe)、亚肉座菌属(Hypocrella)、绿僵菌属(Metarhizium),还包含一些罕为人知的属,例如Hyperdermium、Munkia、Myriogenosp
草业科学 2019年12期2019-12-19
- UPLC测定不同方式干燥的猴头菌中麦角甾醇的含量
价值很高,其中的麦角甾醇成分具有抑菌、抗肿瘤、抗氧化[1]、抗病毒[2]、降血糖和免疫调节[3]等作用。麦角甾醇对抑制肿瘤生长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可通过抑制血管生长、激活抑癌基因发挥作用[4],或者直接通过细胞毒性直接杀死肿瘤细胞[5],并且麦角甾醇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6],新抗菌剂可以用蘑菇来替代[7],其他研究也表明麦角甾醇能够增强免疫力[8],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除此之外,维生素D2的产生是通过紫外光照射麦角甾醇得到的,所以食用菌是天然的维生素D来源[
食用菌 2019年6期2019-12-09
- 响应面优化蝉花孢梗束麦角甾醇超声波协同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蝉茸等,隶属于麦角菌科、蝉棒束孢菌属,是寄生在蝉幼虫上的一种昆虫真菌,由虫和孢梗束两部分组成[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蝉花具有双向免疫调节[2]、抗肿瘤[3-4]、改善肾功能[5]、降血糖[6]、抗衰老[7]、镇痛[8]等作用。蝉花又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多糖、核苷类成分、虫草酸、蛋白质、多种必需氨基酸、环肽化合物、甘露醇、麦角甾醇等有效成分[9-12]。现今对蝉花的利用还停留在作为药物的初级产品上,而深加工产品还比较少见。要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年19期2019-10-12
- 1-去甲基尼麦角林的合成
274500)尼麦角林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其化学名为[(6aR,9R,10aS)-10a-Methoxy-4,7-dimethyl-4,6,6a,7,8,9,10,10a-octahydroindolo[4,3-fg]quinolin-9-yl]methyl-5-bromopyridine-3-carboxylate。1972年在意大利上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周围循环障碍,脑代谢功能不良和头痛的治疗[1-2]。在尼麦角林生产过程中,会有工艺杂质
山东化工 2019年17期2019-09-25
- 超声波辅助提取绣球菌麦角甾醇的工艺优化
沙410128)麦角甾醇,也称为麦角固醇,是维生素D2的前体,是高等真菌类特征性的甾醇[1]。近年来,对食用菌麦角甾醇的提取和生理功能的报道越来越多。WEI 等[2]用甲醇提取猴头菇中的麦角甾醇,发现其能够通过抑制NO 的产生、抑制细胞因子TNF-α 的释放而发挥抗炎症的功效。根据文献报道,食用菌麦角甾醇(牛樟芝[3]、灵芝[4]、桦褐孔菌[5]、冬虫夏草[6]、虎奶菇[7]、黑虎掌[8]等)的抗炎症作用机制基本上都是抑制NO 的产生和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9期2019-09-23
- 杏鲍菇麦角硫因的体外抗氧化力及环境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510642)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 ERG),学名为2-巯基-L-组氨酸三甲基内盐,具有显著的抗氧化[1]、抗炎[2]、保护细胞[3]、护色[4]和抗紫外辐射[5]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区别于其他常见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抗坏血酸等),麦角硫因被人体或其他动物从饮食中迅速吸收后,不会被快速代谢或排泄到尿液中,而是以硫酮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因而不易发生自动氧化并能在某些组织和体液中累积至较高水平[6]。强大的体外抗氧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年14期2019-08-12
- 响应面法优化金针菇麦角硫因的提取工艺
天然强抗氧化剂,麦角硫因不仅能抑制和清除由氧化反应引起的食品变味、变色与酸败,而且对人体能起到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减少某些疾病发生率的作用,在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1-4]。金针菇等食用菌中麦角硫因的含量远高于其它的麦角硫因合成生物,而食用菌又具备人们所需的天然安全性,又有易培养、周期短等优势,成为获取麦角硫因的最佳来源[5-7]。原材料的预处理方式通过影响活性成分的活性进而影响其提取量。所选溶剂会直接影响有效成分从植物组织中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9期2019-06-24
-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采收期猪苓中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
学成分,主要包括麦角甾醇、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猪苓酮等[3],其中,麦角甾醇、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中国药典》(2015年)把麦角甾醇作为猪苓指标性成分[1];猪苓多糖是猪苓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抗辐射等药理作用[4]。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猪苓的生物学特性、药理活性[5-9]及猪苓质量标准方面[10-11],但较少涉及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猪苓的有效成
特产研究 2019年1期2019-03-08
- 金针菇中麦角硫因的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州510642)麦角硫因学名为2-巯基-L-组氨酸三甲基内盐,是一种新型的天然强抗氧化剂,在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1-4]。金针菇等常见食用菌中麦角硫因的含量高且具有天然安全性,是制备麦角硫因的良好资源[5-6]。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对麦角硫因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而采用浸提法等提取的麦角硫因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影响其在产品中的应用效果[7]。因此,研究金针菇中麦角硫因的纯化工艺条件,可为食用菌麦角硫因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目
食用菌 2018年5期2019-01-08
- 硫辛酸麦角甾醇酯的制备及抗氧化作用
214122)麦角甾醇是一种在麦角和真菌中发现的纯天然类固醇,存在于大部分真菌中[1]。麦角甾醇是维生素D2的前体,在光解和热重排后可以转变为维生素D2[2]。研究表明,麦角甾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高血脂[3]、抗炎[4]、抗肿瘤[5]、抗氧化[6]等。Hu等[3]发现榆黄菇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在大鼠体内具有显著的抗高脂血症作用,而麦角甾醇是其主要成分之一。Schneider等[6]发现平菇能有效调节人体血液参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氧化低密度
食品与机械 2018年8期2018-10-10
- HPLC双波长法测定小柄马勃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含量
与液体发酵菌丝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子实体和液体发酵菌丝之间的含量差异,为小柄马勃和发酵菌丝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开发其食(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W201S恒温水浴锅,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EL204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KQ-250B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岛津AUY220分析天平,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ABB5-
中国食用菌 2018年5期2018-09-22
- 药用真菌白刺马勃的生药学研究*
1.2 试验材料麦角甾醇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MUST11070601,纯度>98%;麦角甾酮对照品,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X22M8L32255,纯度>96%;甲醇,色谱纯,美Fisher公司;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白刺马勃子实体采集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校园草坪,经长春中医药大学王淑敏教授鉴定为白刺马勃(Lycoperdon wrightii Berk.&Curt.)。2 方法2.1 白刺马勃的鉴别2.1.1 基原鉴别白刺
中国食用菌 2018年4期2018-08-02
- 超声辅助提取金针菇中麦角甾醇及其HPLC测定方法
辅助提取金针菇中麦角甾醇及其HPLC测定方法胡代花,张嘉昕,李翠丽,陈旺,赵浩名,王文博(陕西理工大学,维生素D生理与应用研究所,陕西汉中 723000)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麦角甾醇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进行研究,并建立金针菇中麦角甾醇HPLC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金针菇中麦角甾醇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无水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20 m
食品工业科技 2017年23期2017-12-18
- 进口大豆中麦角鉴定方法新研究
00)进口大豆中麦角鉴定方法新研究李林杰1,李新洲2,肖忠玉1,杨洪娟1,王 凯1,许美玲1(1.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日照276800;2. 海阳市海洋与渔业局,山东海阳265100)我国进口大豆逐年迅猛增多,针对进口大豆中麦角和菌核难以鉴定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麦角中毒性成分主要是麦角胺、麦角生碱和麦角新碱等成分,比较了食品领域中麦角生物碱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根据现状提出3种研究方法:第1种是传统感官生物碱显色法,参考G
大豆科技 2017年5期2017-12-12
- 尼麦角林治疗认知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
edu.cn)尼麦角林治疗认知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郝敏锋1,任 秀1,郭生龙2,郭向阳2,马 妮1,郑 鑫1,吴中亮1* (1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西安 710032;2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通讯作者,E-mail:wuzhongl@fmmu.edu.cn)目的 系统评价尼麦角林治疗认知障碍疗效。 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尼麦角林或者尼麦角林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以MMSE(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5期2017-06-07
- 偏头疼别用麦角碱了
麦角碱类衍生物常用来治疗记忆和感觉障碍以及防治偏头痛。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包括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尼麦角林、甲磺酸二氢麦角胺、麦角隐亭咖啡因、麦角胺咖啡因、甲磺酸-α-二氫麦角隐亭等麦角碱类衍生物制剂的说明书进行了修订,删除“偏头痛的预防”等适应症。目前认为,偏头痛与三叉神经血管反射有关,在麦角碱类衍生物被禁用后,不发作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拮抗剂(氟桂利嗪)、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进行预防;发作时,则可适当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
中老年健康 2017年3期2017-03-31
- 正交设计优化平菇下脚料中麦角硫因的提取工艺
优化平菇下脚料中麦角硫因的提取工艺薛天凯1,2,赵艳敏1,2,林纪伟3,刘岱琳2,*,刘成航4(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武警后勤学院,天津300309;3.天津市河西区卫生监督所,天津300211;4.天津市科曼思特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457)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平菇下脚料中麦角硫因的回流提取工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100-5NH2柱(250mm× 4.60mm,5μm),流动相乙腈-5mmol/L醋酸铵(80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年3期2017-03-03
- Mn、Zn和Fe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的影响
草内生真菌共生体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的影响万志文,冯疆蓉,王萍,李春杰*(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20)该研究通过温室砂培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Mn、Zn和Fe处理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的影响,以明确共生体产碱所需3种微量元素的最佳浓度范围。结果表明:(1) 在短时间(3周)处理下,共生体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含量均在Mn2+浓度为5.0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余Mn2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7期2016-09-02
- 营养因子强化麦角硫因生物合成的研究
8)营养因子强化麦角硫因生物合成的研究梅保良1,2,刘琦2,姜文侠2,*,张维亚1,2,杨萍2(1.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2.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业生物系统与过程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08)以糙皮侧耳CGMCC 6232菌丝体深层发酵制备麦角硫因,通过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无机盐、维生素、生长调节剂、有机酸、氨基酸等营养因子,考察对麦角硫因合成积累的影响,研究可能的前体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15期2015-10-31
- 分子对接和荧光光谱法研究麦角甾醇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和荧光光谱法研究麦角甾醇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张蕊1,吴超仪2,刘宇1,杨树德1,程显好1(1.山东省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农学院,山东 烟台264025;2.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长沙410012)用分子荧光光谱实验法和分子对接理论研究麦角甾醇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麦角甾醇能猝灭BSA的内源性荧光,其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通过考察猝灭过程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初步推断
食品科学 2015年23期2015-10-29
- 麦角甾苷眼用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的研究*
,张 莉,王宝成麦角甾苷眼用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的研究*佟玲1,2,李志宝3,陈静1,2,刘志东1,2,张莉1,2,王宝成3(1.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300193;3.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化134000)[目的]研究麦角甾苷眼用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释放的情况。[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
天津中医药 2015年6期2015-08-30
- 麦角甾醇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72)[制 剂]麦角甾醇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孙嘉辰1,2, 陈玉皎1,2, 吴玥婷1,2, 张晓倩2,3, 杜思邈2, 张耀洲1,2,3*(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300457;3.天津大学,天津300072)目的研究蛹虫草的麦角甾醇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100只健康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2组,定时采血,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分别经灌胃和尾静脉注射给予10 mg/kg麦角
中成药 2015年5期2015-01-13
- HPLC法同时测定金针菇中麦角甾醇和22,23-二氢麦角甾醇的含量
同时测定金针菇中麦角甾醇和22,23-二氢麦角甾醇的含量易承学1,2,童珊珊2,徐希明2,余江南2(1.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江苏镇江212004;2.江苏大学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同时测定金针菇中麦角甾醇和22,23-二氢麦角甾醇含量。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同时测定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2期2014-08-04
- 荧光光谱法研究尼麦角林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法研究尼麦角林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陈佰灵, 仇丽颖, 李婧, 刘晖, 郭芷含, 赵志刚(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目的: 模拟正常人体生理条件下,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尼麦角林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机制. 方法: 通过荧光光谱法确定尼麦角林对BSA荧光淬灭的机制, 采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反应的猝灭常数和形成常数, 采用双对数方程计算两者结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16
- 麦角甾醇的研究进展
州510642)麦角甾醇的研究进展曹龙辉1,李晓珺1,赵文红1,2*,朱豪1,洪泽淳1(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5;2.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2)麦角甾醇主要存在于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和某些植物中,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甾醇,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食品、饲料及医药等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原料。文章总结近十年来国内外对麦角甾醇的研究状况,分别对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途径、高产麦角甾醇菌株的选育和麦角甾醇的萃取方法予以综述,为进一步
中国酿造 2014年4期2014-01-29
- 密蒙花麦角甾苷锥形柱分离工艺优化
目暗,视物昏花。麦角甾苷(Acteoside)是密蒙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3-4]。具有抗衰老,抗病毒,抗菌,免疫抑制,抗癌,抗炎等药理作用[5]。本文以本实验室分离、纯化所得的麦角甾苷(纯度为95%以上)为对照品,进行密蒙花麦角甾苷含量测定和分析检测方法研究[6-7],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密蒙花麦角甾苷的分离工艺研究。马继平[8]等研究表明,锥形柱比相同体积、相同长度的圆柱形柱有更高的分离柱效和更大的样品容量。本文采用锥形柱对密蒙花麦角甾苷进行分离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10-23
- HPLC 法测定不同品种蘑菇中麦角硫因的含量
津300193)麦角硫因(巯基组氨酸三甲基内盐,ergothioneine,EGT)是1909 年在麦角中发现的一种稀有化合物[1]。它是机体内的重要活性物质,但不能由动物机体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麦角硫因具有清除自由基、维持DNA 的生物合成、细胞的正常生长及细胞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2-6],可用于开发户外护肤产品,防护性的化妆品[7-8]以及眼科产品,谷胱甘肽理想的替代品等[9],已渐渐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目前麦角硫因的获得方式主要有化学合成和天然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23期2013-08-07
- 酵母菌利用糖蜜发酵产麦角甾醇的工艺条件优化
京 100049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各种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确保膜结构的完整性、流动性、通透性、与膜结合酶的活性、细胞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3]。麦角甾醇还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代谢产物,是合成维生素D2的前体和生产可的松、黄体酮、芸苔素内酯和抗癌药物等甾醇类药物的重要原料[4-5]。酵母菌发酵法是国内外麦角甾醇生产的主要方式。在众多的酵母菌中,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麦角甾醇的含量最高,因而成为发酵法
生物工程学报 2013年11期2013-06-30
- 尼麦角林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应用
熊 念 王 涛尼麦角林,化学名称为10-甲氧基-1,6-二甲基麦角林-8-甲醇基-5-溴烟酸酯,是一种半合成麦角碱衍生物,1972年在意大利上市,现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于老年人认知、情感及行为障碍的临床治疗。尼麦角林最初因其较强的α受体阻滞和扩张血管作用而被视为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于临床,近几十年来大量体外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对此药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究,逐步揭示了其广泛的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适应证。下面就尼麦角林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年2期2013-01-21
- 冬虫夏草中游离麦角甾醇的研究
)冬虫夏草中游离麦角甾醇的研究石岩1,肖新月1*,程显隆1,魏锋1,赵英永2,林瑞超1(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2.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9)目的:建立冬虫夏草药材中麦角甾醇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冬虫夏草药材粉末经甲醇超声提取后,用RP-HPLC测定。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98∶2);流速为1mL·min-
中国现代中药 2012年7期2012-11-08
- 麦角酰胺产生菌Claviceps paspali的复合诱变及理性筛选
150030)麦角酰胺是一种简单的麦角生物碱(简称麦角碱),具有四环麦角灵的结构特征,由子囊菌麦角菌属(Claviceps)真菌代谢产生。麦角碱对人体具有药理作用,在传统医学中,麦角浸出物被用于治疗妇科产后出血;在现代医学中,麦角碱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神经内分泌、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以及产后止血,同时还能作为原料用于合成其他重要药物。研究表明,麦角碱的生理作用大多源于其母体结构—麦角灵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介质结构上的相似性[1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2012-09-20
- 披碱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中麦角生物碱的组织分布与季节动态
并吡嗪类生物碱,麦角生物碱,饱和吡咯化合物Loline,以及吲哚双萜类生物碱Lolitrem[4]。其中Peramine对阿根廷象鼻虫(Listronotusbonariensis)有毒性,但对家畜无危害,而麦角生物碱和Lolitrem对家畜和昆虫都有毒性[5,6]。目前,对生物碱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生物碱的分类、提取和检测方法、生物碱的合成机理以及生物碱对共生体的生理生态作用上。对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中生物碱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高羊茅(Festucaarund
草业学报 2012年3期2012-01-02
- 麦角甾醇的研究进展
anret从燕麦麦角菌中分离到麦角甾醇以来,人们开始对麦角甾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麦角甾醇(ergostero1) 又称麦角固醇,大量存在于酵母中,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可用于"可的松"、"黄体酮"等药物的生产。麦角甾醇受9到紫外线照射时可转化为维生素D2,是维生素D2的前身,也是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本文对近十年来麦角甾醇的研究予以综述,旨在为麦角甾醇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关键词:麦角甾醇;生物合成1 生物合成途径1.1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途径麦角甾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0期20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