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

  • 有趣的汉字:告
    “朔政”,又名“月令书”。各路诸侯都要领一份月令书,然后把它供在太庙里。到了新的一年,诸侯们每个月都要去太庙供奉祭品,然后把當月的政令书拿下来,按照其中的内容执行。可是到了后期,君王越来越昏庸无道,诸侯们也野心勃勃,天下一片混乱,天子和诸侯们都渐渐忘记了这个重要的仪式。鲁国的鲁文公有一次没有亲自去太庙告祭,只是杀了一只羊,隔空祭拜了太庙供奉的祖先。其他诸侯就纷纷效仿,再也不去太庙祭祀了,也不去领月令书了。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告朔饩羊”,形容做事不认真,敷衍

    小读者之友 2023年7期2023-07-26

  • 汉朝的环境保护法
    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简称“四时月令五十条”。这份诏条是写在悬泉置办公室的土坯墙壁上的。王莽和王政君的对话就写在诏条末尾,我们这才得以知道王莽的政策在民间施行时的生动细节。所谓“四时月令”,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和每个月份的法令,记录的是一年四季生产、生活中人们需要注意的禁忌和事项。王莽从“四时月令”中选出最重要的50 条,内容是对先秦至汉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规定的总结,对于指导民间社会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四时月令五十条”中最

    读者 2023年5期2023-03-07

  • 蔡邕礼学考论
    蔡邕的礼学著作《月令章句》《独断》《十志》,不仅见载于后世史书《经籍志》之经部礼类、史部仪注类,亦为史书诸志(如《礼仪志》《乐志》《祭祀志》《舆服志》《百官志》等)称引,还出现于各种政书、礼书、乐书、类书中,彰显出经学、史学、礼学等多方面价值。学术史对蔡邕治礼的价值疏于评价,除了与学界对蔡邕品行的偏见、礼学史建设的落后有关,还与其著作散落不全有关。直到清代,蔡云、叶德辉等几位学者对蔡邕《月令章句》进行辑轶考校,才发掘出其对礼学的贡献和价值①。如蔡云辑本顾千

    武陵学刊 2022年4期2022-12-03

  • 秦汉社会生活中的“节气”“节令”“节庆”
    活经验总结的十二月令行事。“风雨不时”,与政策失误有关。《呂氏春秋·孟春纪》说:“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又《季春纪》:“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仲夏纪》:“(仲夏)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仲秋纪》:“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大恐。”这一理念在汉代得以继承。《淮南子·时则》写道:“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旱落,国乃有恐。”“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

    新华月报 2022年13期2022-07-05

  • 西夏类书《圣立义海》“月之名义”新译校注
    名义”与中国传统月令文献以及岁时文化的内在联系,因此这部分译文还有商榷之处。为了更加准确地理解《圣立义海》“月之名义”文本及其内涵,我们有必要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月之名义”进行重新翻译与校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七月之名义原文:译文:下:七月卓午〔一〕,露降〔二〕,鹌鹑鸣,国泰民安。〔三〕众〔四〕贤集会:七月十五〔五〕,目连〔六〕报父母之恩,供盂兰〔七〕盆,建道场,贤圣众集会日是也。〔八〕国中设礼:天子〔九〕、百官、庶民孝顺父母,建盂兰盆会〔一〇

    西夏研究 2022年2期2022-05-24

  • 节令习俗
    黍禾。”这是古代月令书中描述农桑活动的句子。月令是古人长期观察星象与自然物候变化的经验总结,它指导人们在不同的月份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很多节日的习俗,也和当月的自然物候相关。古代帝王的祭祀和历法的编订也要参考月令,以求顺应天时。《月令》本来是《礼記》中的一篇,它“以时系事”,即以四时为总纲、十二月为细目,记述天文历法、自然物候、政治祭祀、民俗禁忌,尤其是农事。古人认为,人类的各项活动,都应该顺应时令的变化,每个月都有当“令”之事,帝王也要依此来安排生产生活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2年4期2022-03-08

  • 敦煌悬泉置《四时月令诏条》所见汉代灾害预防思想
    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以下简称《月令诏条》)。《月令诏条》是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五年)由王莽上呈,并且以太皇太后的名义颁布的。《月令诏条》全文共有101行,确立了以“四时”为基础的自然时序和人事活动所需要遵循的生产生活准则,提出了开发自然资源需要遵守“以时禁发”“用养结合”的原则,强调要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1]诏条内容体现了西汉王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必然会导致灾害的发生,诏条的颁行正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2-01-08

  • 论《管子》与先秦月令变迁
    霍 耀 宗月令是传统中国社会认知自然、总结规律并指导生存的成果,其产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以往学界研究在涉及先秦月令流变问题时,常将《管子》中《轻重己》《幼官》《五行》《四时》等篇目作为基本资料来看待和使用。事实上,《管子》对先秦月令的意义远不止此,它以其宽宏的覆盖面、深邃的思考和极强的工具性,对此后月令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考虑到周秦之际社会失序又重建的历史背景,这一切显得弥足珍贵。所以,《管子》对先秦月令变迁的促动问题,既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1-30

  • 明代时令类文献编纂特点论述 ——以《月令采奇》为中心
    解》、朱权《太玄月令经》《运化玄枢》、瞿佑《四时宜忌》、黄谏《月令通纂》、洪常《岁时节气集解》、王勋《广月令》、袁袠《岁时记》、卢翰《月令通考》、陈三谟《岁序总考全集》《岁时事要》、冯应京《月令广义》、宋应昌《月令广义占候》、吴嘉言《四季须知》、陶承业《岁令汇编》、陈经邦《月令纂要》、李一楫《月令采奇》、许仲誉《月令事纪》、朱朝瞌《节宣辑》、陈堦《日涉编》《编日新书》、张鼐《二六时令》、戴羲《养余月令》、黄道周《月令明义》、陆启浤《长安岁时记》《北京岁华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1-30

  • 郑玄注与高诱注对比研究 ——以《礼记·月令》注与《吕氏春秋·十二纪》注为中心
    典较多,《礼记·月令》与《吕氏春秋·十二纪》文本接近,故本文以《礼记·月令》注与《吕氏春秋·十二纪》之纪首注为中心进行研究。经比较,郑玄注与高诱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礼学解释与宇宙论两方面。一、礼学解释郑玄与高诱都引用《周礼》以解释《月令》,郑玄常引《礼记》,《礼记》与《周礼》相矛盾处则以《礼记》为主,同时以各类文献校正《月令》。高诱多引《周礼》注《月令》,在《十二纪》首引用二十三条《周礼》的内容,或引《左传》《毛诗》,而引用《礼记》较少,仅引用一条。如,《仲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11-28

  • 《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旋律研究
    儿】曲牌,即:《月令承应》格、《拜月亭》格与《彩楼记》格进行了逐一梳理,对其曲文格律方面进行了比对与分析,本文将从曲调旋律等方面对三支【番鼓儿】曲牌进行进一步探究与分析。(文中衬字用()标出)一、《月令承应》之【番鼓儿】曲牌旋律分析《九宫大成》所收《月令承应》之【番鼓儿】曲牌(以下简称《月令承应》格),全曲共有六十六个工尺谱音,其中“合”音为全曲最低音,仅在曲文中出现一次,即第四句“月色花街灯影酒垆”i 中的“酒”字处。“四”音在曲文中运用颇多,共有十二字

    剧影月报 2021年5期2021-11-14

  • 历数和五行的结合与战国秦汉的相关学术
    的事情了。二、《月令》中的历数与五行及《月令》的主旨今传儒家经典《礼记》之《月令》篇中已见历数与五行配讲阴阳灾异的内容,但就《月令》的主旨看,承传的还是传统的历政文化。《月令》[11](P1352-1385)中四时十二月与五行相配讲灾异的内容较为繁复,我们将其整理为下表。不难看出,因十干与五行相配为五组,与四时之四不合。《月令》的解决办法是,于四时序列中又孤立地设有“中央土”,以安置五行之土和十干之戊己。即戊己土实际是无历数可配的。用这种配法来讲阴阳灾异的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9-09

  • 小满三天遍地黄
    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草木开始繁茂,麦子进入灌浆期,籽粒开始鼓胀饱满,但还没有完全熟透,“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我国古代把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苦菜,学名“山苦荬”,又称苦苦菜、败酱草等,是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中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的诗句。小满时节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开着美丽黄花的苦菜,带着救赎的使命,成为饥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21年19期2021-06-28

  • 明代时令类文献编纂特点论述
    价值大打折扣。《月令采奇》即存在上述问题,学者利用此类文献进行相关研究时尤应加以注意。关键词: 明代;时令类文献;李一楫;《月令采奇》;辑录;类书;历书;农书收稿日期: 2021-01-10作者简介: 梁霄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礼俗文献、历史文献研究,E-mail:liangnaldinho@163.com。有明一代新纂修的时令类文献,仅见于著录的就有24家共29种经笔者统计,明代时令类著述有李泰《四时气候集解》、朱权《太玄月令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3-26

  • 中国早期的月令传统
    成为比较精细的《月令》,它上包天文,下统地理,最终落实于人事,对以天子为主的君臣政治活动都做了逐月的安排。在统一的郡县制帝国形成的早期,它以兼具实用性与理想性的姿态促进了社会融合,并成为一笔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传诸后世。战国时期《月令》文献集成人生天地间有二者不可逃:一曰空间,天地是也;二曰时间,日月是也。《千字文》开端即从“天地玄黄”讲起,然后到“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可以说,这种寒暑交替与四时更迭是十分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方式,比如在诗词中我们能看到大量的伤

    中华瑰宝 2021年3期2021-03-03

  •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辩证
    而《礼记》中有《月令》一篇,与《十二纪》纪首文字相同,差别只是《十二纪》纪首按月分为十二篇,而《月令》合为一长篇而已,除此之外,不过三五字之别(1)孔颖达语,出自《礼记正义》之《月令》篇名疏解,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52页。。《淮南子》第五篇《时则训》记十二月时政,基本沿用《十二纪》纪首文字,略有增删。从文本流传情况来看,《夏小正》应该出现最早,是另外三篇的母本。《十二纪》纪首和《月令》是同一篇文字,是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14

  • 琴谐古今 和同天地 ——丁承运《琴上月令》述评
    潘 斌一月令是中国古人顺天行事、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它秉承“天序四时,地生万物,人治诸业,人与天地相参”的认知理念,提出“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这一和谐相处之道。月令是一种世俗人事的生活秩序。月令类文献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时代记录动植物物候特点的《夏小正》、作为国家政令规范的《礼记·月令》、《管子》中的诸篇时令文本、《洪范五行篇》,到汉魏六朝时期以月令思想指导家政与农事的崔寔《四民月令》、将月令思想运用于地方风俗的宗懔《荆楚岁时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12-06

  • 《九宫大成》所收仙吕宫【番鼓儿】曲牌格律研究
    分别出自清宫戏《月令承应》、宋元南戏《拜月亭》与明传奇《彩楼记》。曲下注云:“【番鼓儿】首曲次曲皆为正体”“首曲”即《月令承应》之【番鼓儿】一体;“次曲”即《拜月亭》之【番鼓儿】一体。笔者将从曲文句式与板式方面,对《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进行比对分析,探究曲牌格律之共性与个性特征。《月令承应》之【番鼓儿】曲牌以下简称《月令承应》格;《拜月亭》之【番鼓儿】曲牌以下简称《拜月亭》格;《彩楼记》之【番鼓儿】曲牌以下简称《彩楼记》格;曲文中衬字用()标出。一

    剧影月报 2020年5期2020-11-14

  • 《礼记·月令》中的天理观念微探
    摘 要:《礼记·月令》以听天道、做人事为主线,通过具体物候、人事、政令的规定,构架出了一套遵天道地理,行人纪法度的天地人和谐共生的体系,本文拟从天道指导下的国家秩序、政令施行和冲破天道三方面来对月令中的天理觀念做一简要探析。关键词:月令;天理;人事月令,是古代文献的一种体裁,以一年十二个月为时令,分别具体地记述了每个月所主之神,天子所宜的居处、车马、衣服、饮食和器具,可以进行和禁止施行的政令和措施、以及每个时令的物候、历法等,将其纳入阴阳五行人伦天纪的系统

    锦绣·中旬刊 2020年5期2020-08-13

  • 玄宫图式与月令思维:《管子》早期农本思想脞论
    玄宫”也。《礼·月令》“天子居玄堂大庙”,《吕览·孟春》“天子居青阳左个”,高《注》“青阳者,明堂也,中方外圜,通达四出,各有左右房,谓之个,东出谓之青阳,南出谓之明堂,西出谓之总章,北出谓之玄堂。玄堂,即玄宫也。北方属水,其帝颛顼,其神玄冥”。[2]188闻一多与郭沫若两位先生则更加注重地下出土文字的证据阐释效力,通过对青铜铭文中的“幼”、“玄”二者进行比较后发现,在西周晚期禹鼎铭文“勿遗寿幼”中,“幼”字即作“”,这与同时期的颂鼎、颂簋、此鼎、此簋、鼎

    贵州社会科学 2020年1期2020-03-10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月令思辨与图式建构
    泛而普遍的重视。月令图式是先民总结自然节律以指导社会实践的结果,它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依据,以四时十二月为纲目,以时叙述相应的天文物候、政治活动、社会管理、生产组织和生活管理等活动,其发展、成熟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从体例结构、理论借鉴、叙事逻辑和社会应用等方面对月令进行了系统的思辨和设计,提升了月令的文化品质,推动月令从零散走向系统,形成了完善的月令图式体系,为月令在汉代的经学化和影响的拓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古代月令发展过程中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2-25

  • 先秦时期“月令方帝系统”的建构
    套“顺时而为”的月令思想体系,从而将人类的社会生活与自然界的四季轮转联系起来。先秦时期的“月令方帝系统”是古人认识世界、阐释自然现象、探索宇宙规律的杰出思想成果。这一系统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由朴素的“农夫之时”向缜密的“王官之制”的发展过程,即由“自然时间”向“礼仪制度”的转化。至战国晚期,完善的月令方帝系统已经形成。它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序的系统,并依据阴阳五行思想来解释全部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生活,从而建构起一套描绘宇宙规律的话语体系。探究月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06

  • 语文主题阅读与课堂情境创设的层次
    曹勇军老师《葡萄月令》的课堂实录,对此中“师生故事”又有新的解意。故事1 一张PPT述故事的预设元素,有清简定位。一张PPT上汪曾祺先生三句话,自始至终显示在那儿,这俨然成了课堂故事预设的最基本元素。从另一角度看,这又成了本节课上学生不断品味语言的一个很实用的助手,又恰到好处地提醒学生什么是课堂的不蔓不枝,什么是课堂的灵动优美。这种述故事的预设元素,清简定位在曹老师诸多执教的课例上都一如既往。如执教的《赤壁赋》一课中,整个课堂就是使用三张PPT,一张问题呈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8期2019-10-23

  • 以任务驱动助力互文阅读
    践。在此以《葡萄月令》的教学活动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互文阅读这一过程中的尝试和体会。全文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态度,表现出文人的灵性和雅致的情趣。因此,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习本文的结构;品味语言特点;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此课例属于指向单篇精读的互文阅读教学,为了较好地实现任务驱动,笔者对教材进行了整合,设计了导学案,分为八项活动任务,对每项活动任务进行完成情况评价。活动任务一:阅读下面句子,给“月令”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5字。1.月令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9年3期2019-07-08

  • 农家“月令”的发端:从《礼记·月令》到《四民月令
    255000)月令观念萌发于人们对自然节律的认知,随着生产生活经验的累积而不断发展。经过先秦诸子的梳理与提炼,月令图式得以成熟,成为统治者施政治国的重要参照。在“以经治国”的时代背景下,《礼记·月令》对汉代国家制度、行政运作、社会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成就了王官月令图式的典范。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虽然在基本特征上对《礼记·月令》多有承继,但将重心转移到地方社会民间日常生产生活上,并推动了“岁时记”的发生发展。因此,以长时段的眼光来看,《四民月令》构成了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04-25

  • “祭”字新解
    大字典》 陈祭 月令《礼记·月令》:“(孟春冻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孟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季秋鹏雁来宾,爵人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这些句子中的“祭”,《汉语大字典》中释作“杀”。而这个解释大概是参考了沈兼士先生(1940-1986)的一种解释的说法。但是,经过笔者对直接文献的进一步考查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却是不一样的。考查的结论是:将“祭”解释为“杀”不是很妥当,应当有新的解释来更详细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2期2019-04-10

  • 月令禁忌视域下战国秦汉时期的政治运行机理管窥
    王光华,李秀茹月令作为在理论上指导天子或诸侯国君每月行政的时宪,在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相当盛行,具有当时政治总纲的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天文历法或阴阳五行等神秘思想来安排上层统治者的重大政治活动[1]73。 蔡邕《明堂月令论》曰:“《月令篇》名曰因天时、制人事,天子发号施令,祀神受职,每月异礼,故谓之月令。所以顺阴阳,奉四时,效气物,行王政也。 ”《礼记·月令》郑玄注云:“《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战国秦汉时期,月令相当于各国的施政时宪和纲领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02-18

  • 语文主题阅读与课堂情境创设的层次 ——以曹勇军《葡萄月令》课堂实录为例
    曹勇军老师《葡萄月令》的课堂实录,对此中“师生故事”又有新的解意。故事1 一张PPT述故事的预设元素,有清简定位。一张PPT上汪曾祺先生三句话,自始至终显示在那儿,这俨然成了课堂故事预设的最基本元素。从另一角度看,这又成了本节课上学生不断品味语言的一个很实用的助手,又恰到好处地提醒学生什么是课堂的不蔓不枝,什么是课堂的灵动优美。这种述故事的预设元素,清简定位在曹老师诸多执教的课例上都一如既往。如执教的《赤壁赋》一课中,整个课堂就是使用三张PPT,一张问题呈

    中学语文 2019年24期2019-01-31

  • 徽宗朝丰亨豫大的政治理想与月令的文体新变
    ,410083)月令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经学、史学、文学研究的一大重点。前辈学者如顾颉刚、容肇祖、杨宽等先生,都对月令有所关注①,后代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早期月令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受制于对徽宗的评价,以及月令的实用化功能被削弱的整体趋势等诸多因素,学界对于徽宗月令鲜有关注。事实上,作为上古礼仪之一,月令在徽宗朝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徽宗曾多次下诏颁布与月令相关的制度:从明堂的建设到月令颁朔官制的确立,再到对信息传递、信息示民的保障。徽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1-04

  • 临摹
    完汪曾祺的《葡萄月令》,觉得他是在临摹一种他眼见的人生。葡萄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出窖、上架、吸水、抽条、膨大、着色、下架,是葡萄一生的过程。人呢?拉藤、请葡萄上架、施肥、浇水、喷药、打梢、掐须、入窖、检查。一样陪着它忙活。人的活动像是葡萄一生中不可抗逆的外界因素,正如命運。人生也一样,自身的成长、外界的帮助或者打压,都一样。从中还窥得汪老对自己人生的态度:随意、从容、快乐。他视葡萄为朋友,几乎要称兄道弟了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4期2018-11-12

  • 触摸文字深挖文本
    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初看很平常,他用很平淡的语言甚至是口语来叙写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过程,其实这篇文章很有特色,蕴含着作者别样的情怀。所以,我们阅读时要细细品味,去触摸文字,挖掘文本蕴藏的深意。一、细品“月令”蕴含的深意“月令”本是《礼记》中的篇名,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汪先生在这里用“月令”一词,既认可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又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传统。初看《葡萄月令》,感觉是在记流水账,他把葡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5期2018-07-31

  • 《吕氏春秋》“月令篇”的编排规律及文化内涵探析
    《吕氏春秋》“月令篇”的编排规律及文化内涵探析贾海鹏(周口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吕氏春秋》为集先秦诸子大成之作,它的成书达到了战国时期书籍编辑的最高水平,不但有十分严整的宏观构架,亦有相当精巧的微观结构。在整齐精微的编排和论述中,《吕氏春秋》处处渗透着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感应思想,用来指导天子的四时政令,同时也传达出了吕不韦心中的政治蓝图。《吕氏春秋》的结构框架也隐含了作者对未来国家宏大与精微体制的殷殷期盼。《吕氏春秋》;月令;结

    天中学刊 2018年1期2018-03-16

  • “年鉴”还是“月令”?
    为,中国上古有《月令》之书(如《礼记·月令》、《逸周书·月令》),逐月记载天候物理地貌,视人类与土地为一体,类韩国人喜说的“身土不二”。利奥波德该书该编,无论名实皆与之相仿,故实不如译为《沙乡月令》来得妥帖,且可以打通古今东西思想之任督二脉。该书另有黄美真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题为《沙郡年记》,以“年记”译“Almanac”,同样不免生硬。

    当代修辞学 2018年2期2018-02-22

  • 月令明义》对《月令》的儒学化诠释
    撰《洪范明义》《月令明义》《儒行集传》《缁衣集传》《表记集传》《坊记集传》《孝经集传》等,此中即包括了著名的《礼记》五解。一、为《月令》正名《月令》的成篇年代自古有争议,主流有两种观点*王锷《礼记成书考》中罗列有七种观点,此处只论历代影响最大的两种。参见王锷:《礼记成书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8页。,一者认为系周公所作,或说是成篇于周代,有贾逵、马融、鲁恭、蔡邕、王素、戴震、孙星衍、黄以周等持此说;一者认为出于《吕氏春秋》,有郑玄、卢植、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8年2期2018-02-10

  • 触摸文字 深挖文本 ——《葡萄月令》教学感悟
    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初看很平常,他用很平淡的语言甚至是口语来叙写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过程,其实这篇文章很有特色,蕴含着作者别样的情怀。所以,我们阅读时要细细品味,去触摸文字,挖掘文本蕴藏的深意。一、细品“月令”蕴含的深意“月令”本是《礼记》中的篇名,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汪先生在这里用“月令”一词,既认可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又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传统。初看《葡萄月令》,感觉是在记流水账,他把葡萄

    中学语文 2018年15期2018-02-09

  • 相信生活,相信爱的别致老头
    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这篇文章选自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蒲桥集》,流誉众口,记录了作者下放农村生活的一段经历。汪曾祺先生1958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塞外农业研究所劳动。汪先生最初的劳动就是掏大粪、起猪粪,每天和当地农人一起赶粪车,往来于沙岭子和张家口之间,在大街小巷里吆喝,和当地的农人一起,赶着骡子,拉着大粪车在路上嘚嘚地赶路。寒冬里最辛劳不易当属刨冻粪,户外零下几十度,人畜的粪便都冻如石硬,得花大力气,用钢钎、铁锹才能把粪弄起来,这样繁重的劳动,汪先生也卖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2017-12-10

  • 农事·礼乐·会计 ——黄道周《月令明义》思想研究
    撰《洪范明义》《月令明义》《儒行集传》《缁衣集传》《表记集传》《坊记集传》《孝经集传》等,此中即包括了著名的《礼记》五解。黄道周的《月令明义》立足于传统社会制度,其思想与《月令》原旨保持一致,主要可分为农政思想与王道思想两个方面。一、传统视域下的月令旨归《月令》是《礼记》的第六篇,此篇被编入《礼记》以及作者年代问题,在历代饱受争议。经学大师郑玄即对其发难,认为此篇摘自《吕氏春秋》,而非传统的说法为周公所作,“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以礼家好事抄合之

    闽台文化研究 2017年4期2017-11-13

  • 《四民月令》与“存问耆老”
    ■文/弋戈《四民月令》与“存问耆老”■文/弋戈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拥有灿烂的农耕文明。《四民月令》是一部重要的农事典籍, “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4个阶层。它不但记述了大量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珍贵史料,还能从中一窥古代关注民生、尊老敬老的实践。《四民月令》乃东汉崔实所著,是一本月令体裁的著作,即按一年12个月的次序,将一个家庭中的生产、生活事务,作有秩序、有计划的安排。这些家庭事务,大体可以区分为3类:一是家庭生产和交换;二是家庭生活(包括祭祀、医药

    中国社会保障 2017年7期2017-10-24

  • 图绘时间传统向新视觉思维的转变:以《清院画十二月令图》为例
    :以《清院画十二月令图》为例罗 军(南京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江苏 南京 211816)《清院画十二月令图》与《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画风相近,但两者设计意图、画面内容各有侧重,时代的岁时观念、帝王的文化态度、作品的制作流程等是促成作品差异的诸多因素。然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用途:《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旨在以成套十二幅贴落形式来表现整年;而《清院画十二月令图》则反映了将一个月视为一个整体的时间概念。《清院画十二月令图》的作品意义约与乾隆皇帝的时间观念有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2-23

  • 节气物候诗语(组诗)
    协主席。清 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时令尚好,物洁齐而清明人世亦欣欣如草木书生自发黄的书页抬起头来黄金屋,颜如玉,都无迹可寻今年的风向和风速尚未定型风筝在空中做幼儿学步状踏青祭祀的人群从城市四面出来高速公路车流缓慢春天了,人们的耐心增加路两边亦有星星点点的风景清明的天空,霾依然集聚世事堵塞呼吸道,咳嗽的人体能下降,渐感力不从心谷 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春雨生万物。

    四川文学 2016年2期2016-11-25

  • 《礼记·月令》的生态智慧
    02)《礼记·月令》的生态智慧陈文(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礼记·月令》作为月令体裁系统化、成熟化的代表文本,以四季为经,历象物候与社会活动为纬,构建“天、地、人”三才整体关联的时空图式,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生态观,蕴涵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深层生态伦理,值得深入发掘。关键词:《月令》;生态观;中华先民《礼记·月令》作为儒家经典名篇之一,是中国古代时令类文献系统化、成熟化的代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6-20

  •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
    5度时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之后,在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

    保健文汇 2016年9期2016-03-27

  • 当“月令”变成农谚和诗歌 ——《葡萄月令》“一文两变”教学案例
    吴长青当“月令”变成农谚和诗歌 ——《葡萄月令》“一文两变”教学案例吴长青【教学设想】《葡萄月令》是汪曾祺先生的长篇散文,其内容鲜活接地气,形式别致,语言优美。怎样在抓住本文特色的同时,又围绕单元教学重点 “散文的疏密”,实现长文短教呢?我设计了 “一文两变”的教学方案,把梳理文意、品味语言和文本改写巧妙结合,简化了教学头绪,突出了教学重点,扩大了课堂容量,创造性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 “一石三鸟”的效果。【教学过程】一、勾画关键词,变为谚语版 《月令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6期2016-03-20

  • 当“月令”变成农谚和诗歌 ——《葡萄月令》“一文两变”教学案例
    □吴长青当“月令”变成农谚和诗歌 ——《葡萄月令》“一文两变”教学案例□吴长青[教学设想]《葡萄月令》是汪曾祺先生的长篇散文,其内容鲜活接地气,形式别致,语言优美。怎样在抓住本文特色的同时,又围绕单元教学重点“散文的疏密”,实现长文短教呢?我设计了“一文两变”的教学方案,把梳理文意、品味语言和文本改写巧妙结合,简化了教学头绪,突出了教学重点,扩大了课堂容量,创造性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教学过程]一、勾画关键词,变为谚语版《月令》师

    学语文 2016年3期2016-03-02

  • 春·惊蛰
    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万物复苏,将冰雪消融驱赶。全国两会顺利召开《奔跑吧兄弟》开春首跑《王牌对王牌》星光璀璨《二十四小时》与时间竞速《一路上有你》温暖陪伴《燃烧

    大众电视(蓝天下) 2016年12期2016-03-01

  • 月令》单篇别行现象论析
    录记载中发现,《月令》收入《礼记》不久又析出单篇别行,自汉代《月令章句》开始,几乎历朝历代都有阐释研究《月令》的著作以及月令体文献流传。《月令》收入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已经备受历代士人重视,其到底具有何等魅力,又不断被析出并加以单独的阐释和研究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入分析。一、《月令》单篇别行著作概述《月令》是《礼记》四十六篇中的第四篇(前三篇是《曲礼》、《檀弓》、《王制》),从所处位置可以看出它的重要地位。《月令》体现了古人的自然法观念,他们将自然界物候变化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7-09

  • 《葡萄月令》教学指要
    郭祥圣《葡萄月令》教学指要郭祥圣《葡萄月令》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最能代表其语体风格的散文作品。其女儿汪明在 《名家之后读名家之作》中如是说:“写完了这篇散文,他(指汪曾祺,笔者注)自己的得意之色已浮在脸上……”。显然,汪曾祺先生对自己的这篇作品也是非常满意的。然而,对于这样一篇内容与写法都非常别致的散文作品,学生在交流读后的最初感受时,却说:像流水账,看不出有什么好;像是说明文,写如何种葡萄的等等。看来,这篇散文教什么,如何教,怎样消除

    中学语文 2015年36期2015-01-31

  • 《礼记·月令》生态哲学思想探析
    波摘要:《礼记·月令》作为古代“月令”体裁的经典文献,它以顺时为思想主线,记录了四季的自然及社会现象,并将自然与人类建构成一个有机系统。此有机体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月令》文本中自然规律体现为阴阳五行律,也正是阴阳五行的作用才将人与自然构建成一个有机系统。《月令》以整体性思维为原则,在其构筑的天人阴阳五行的框架中,天与人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而且从生生之道的角度表明天人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关键词:月令;自然;

    中州学刊 2014年9期2014-10-20

  • 张《月令解》探析
    430079)《月令》是《礼记》第六篇,位于《曲礼》、《檀弓》、《王制》之后,从篇目所在位置我们可以察知《月令》在《礼记》四十九篇中的重要地位。《礼记》成书后仍有单篇流传,《月令》便是诸多单篇流传篇目之一。关于《月令》的单篇流传,东汉有蔡邕《月令章句》、郑玄《礼记月令注》、景鸾《月令章句》;东晋有戴顒《月令章句》;唐代有唐明皇《月令注疏》、李林甫等人注解《御刊定礼记月令》;明代有黄谏《月令通纂》、卢翰《月令通考》、陈经邦《月令纂要》、冯应京《月令广义》、黄

    华中学术 2014年1期2014-04-07

  • 月令系统的时间图式嬗变 ——以《礼记·月令》为中心
    宙观影响下形成的月令系统的时间图式,是通过物候、祭祀、政令等三重内容而凸显的王官之时,并经由“四时迎气”、“顺时读令”等仪礼,渐次蜕变为极具象征意义的礼制时间。一、具有标度意义的物候时间继而古人对年岁、四时等时间的认识,也是在农业劳作的实践中逐渐累积。散见于诗歌(如《诗经·豳风·七月》)或史书(如《国语》、《左传》)之中的时间记载,可视为素朴的口头流传的农时歌谣,时间在此时被理解为“时令”或者“节令”。如《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如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3-21

  • 相公,握个爪!
    穿着浅绿色罗裙的月令端着盆活蹦乱跳的肥鲤鱼,放在苍漓的面前,顺便蹲下来摸摸他的头。苍漓白了月令一眼,雪儿你个头啊,老子是公的,公的…不过一只猫的白眼没人看得明白。他只能恹恹的看着木盆,和水中的鲤鱼怒目而视。鲤鱼摆着鱼尾,欢快地游来游去,不小心溅了他满身的水。你们这些蠢货,竟然敢袭击我。苍漓立马跳了起来,全身的毛也都竖了起来,作攻击状,但因为浑身无力,很快就晕乎乎的倒了下去。“雪儿,你怎么不吃鱼呢?都三天了,再不吃东西会生病的。”月令的脸上挂着满满的担忧,秀

    桃之夭夭A 2013年4期2013-05-14

  • “蜡祭”考索
    掌除骴。”又,《月令》孟春云:“掩骼埋胔。谓死气逆生也。”是“蜡”的本义是跟尸体的蛆虫是有关的。那么,用作蛆虫的蜡字又怎么跟用作祭名的八蜡挂上钩呢?按,蜡祭用作祭名,本应作“腊”①。《说文》“肉部”云:“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段注云:“腊本祭名,因呼腊月、腊日耳。”[1]此其意也。不过,许之所训并非本义,乃是兼有汉代祭宗庙与周代祭百神两义。从典籍记载看,腊本有三训,现分别论之。一“腊”之第一训即许君所谓“冬至后三戌腊”之说,也即《风俗通》所说:“腊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2013-02-15

  • 蔬菜史话·大葱
    汉代崔寔撰《四民月令》( 公元166年) 中有“三月,别小葱。六月,别大葱。七月,可种大、小葱。夏葱曰小,冬葱曰大。”的描述。葱有两种,一种是用种子繁殖的叫籽葱,一种是无性繁殖的叫分葱。自《尔雅》以后,《广雅》《广志》《四民月令》等古籍中都提到葱,但多为泛指。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有《种葱》章节,载有:“收葱子,必薄布阴干,勿令浥郁。”《齐民要术》所载的“葱”明确指出是“籽葱”,即今天所说的“大葱”。元代王祯撰《农书》(1313年)有大葱栽培技术的详细

    中国蔬菜 2013年15期2013-01-29

  • 诗性时历 ——《月令》与汉代祭事诗关系探析
    诗性时历 ——《月令》与汉代祭事诗关系探析张树国(杭州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36)《礼记·月令》是上古时代具有经典地位的时历书,同时也是政书,对天子岁时祭祀的种类和举行仪式的季节及功能具有规定性,为汉以后帝王们所恪守。岁时祭包括五郊迎气、社稷、山川、宗庙等“大祀”,同时也包括诸如高禖、大雩、驱傩、八蜡等祭仪。五郊迎气以五神帝为诉求对象,祈祷四季平安;社稷之祀为祭祀土谷之神后土、后稷,祈年报功;山川之祀在上古时代具有疆界、川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11-14

  • 论汉英词语命名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时尚
    指嫉妒等。三、“月令”语义溯源:《礼记·月令》解读“月令“是指:我国农耕文化语境中的关键词。《现代汉语辞典》:“月令”条云:农历每个月的气候的物侯。但“令”作为词根,并无“气候”和“物侯”之义。《辞源》(修订本)“月令”下曰《礼记》篇名。作为周公所作,实为秦汉间人抄合《吕化春秋》十二纪的首章,收入《礼记》,题曰《月令》。记述每年农历十二月的时令,行政及相关事物。古代还存在丰富的“月令”体裁的文献。“月令”体裁当萌芽于前文字时期,它伴随着远古人类在采集,狩猎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30期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