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鹏
《吕氏春秋》“月令篇”的编排规律及文化内涵探析
贾海鹏
(周口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吕氏春秋》为集先秦诸子大成之作,它的成书达到了战国时期书籍编辑的最高水平,不但有十分严整的宏观构架,亦有相当精巧的微观结构。在整齐精微的编排和论述中,《吕氏春秋》处处渗透着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感应思想,用来指导天子的四时政令,同时也传达出了吕不韦心中的政治蓝图。《吕氏春秋》的结构框架也隐含了作者对未来国家宏大与精微体制的殷殷期盼。
《吕氏春秋》;月令;结构;四时;五行
《吕氏春秋》是在秦王嬴政亲政前夕,大秦帝国即将统一天下之际,由丞相吕不韦组织众多门客编纂而成的。它是现存古籍中第一部有计划的集体创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3部分,共计160篇。十二纪每纪5篇,计60篇,另有《序意》1篇;八览(除《有始览》7篇外)每览8篇,计63篇;六论每论6篇,计36篇。结构宏大,排列严整,秩序井然。依洪家义的观点,在此书编写之前吕不韦曾“向参加者阐明了指导思想”,“最后又经他集中、简选、修订、编次成书”[1]104,所以才能形成如此严密齐整的编纂体系。“它的成书,达到了战国时期书籍编辑的最高水平,标志着书籍编辑已逐渐走向成熟。”[2]5
前辈学者多对《吕氏春秋》的整体宏观构架进行过十分系统的研究,然如此巨著,在微观结构方面亦颇具精妙之处,本文仅就“十二纪”中的第一篇——“月令篇”的编排规律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吕氏春秋》的“十二纪”紧紧围绕自然季节的变化和“气同则合”的原则谋篇布局,处处体现着“法天地”的施政理想。正如《序意》所说:“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3]654所谓“月令”,是“对一年之内,天子所当行之事的逐月指导和规定,而这一指导和规定是根据天道运转、四时变化等自然规律作出的,因而便具有神圣的或终极的意味”[4]51。
关于“十二纪”“月令篇”的起源,前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贾逵、马融、鲁恭、蔡邕、王肃、戴震、孙星衍、黄以周等考订为周公所作,以为是《逸周书 · 月令》篇,郑玄、卢植、高诱、孔颖达、王引之、任铭善等认为出于《吕氏春秋》,束皙考证出自夏代,牛弘推测杂有虞夏殷周之法,方以智推敲因自《夏小正》,汪鋆主张是秦汉人所作,杨宽探析出于战国晋人之手,容肇祖则断言出自战国齐人邹衍的遗作。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容肇祖等人主张的《月令》篇出自“战国时期齐人说”更为可信。
然而战国时期的《月令》篇为初创,从形式到内容都没有后来《吕氏春秋》中的“月令”篇成熟。正如胡适所说:“《吕氏春秋》采邹衍的五德始终论,不提他的姓名;采《月令》全部,也不提及来源,这大概是因为吕氏的宾客曾做过一番删繁摘要的工作……也许还稍稍改造过,故不需提出原来的作者了。”[5]18因为邹衍关于月令的文字记载早已亡佚,故胡适此言是为推论。笔者同意胡适的观点,认为《吕氏春秋》的编者能在浩瀚如海的先秦典籍中选择邹衍的月令学说,进行适当修改然后正式采用,并将其置于“十二纪”之首,说明改造后的《月令》篇更能恰当地体现《吕氏春秋》的编排方式,蕴藉此书的文化内涵,传达作者的著述意图。
表1 《吕氏春秋》十二月令五行相配表
另外,后来成书的《淮南子 · 时则训》《逸周书 · 时训解》《礼记 · 月令》与《吕氏春秋》的“月令”篇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此与本文关涉不大,故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秦代实行的是夏历,一年分12个月,以孟春为正月。
现试析《吕氏春秋》“月令篇”的编排规律及文化内涵如下。
12个月令均以“四时配五行”的形式开始。当时的人们认为十二月令的更替与五行的变化相配合,“显然具有穷究宇宙奥秘、规范万物秩序的意味”[6]68。
12个月分属四季(即四时),每个季节均与五行相配。其中,春属木,夏属火,中央土(虚设,后文详述),秋属金,冬属水。《吕氏春秋》中的“月令篇”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的变化,每个月令均以如此句式开头:“(月令名)之月,日在(星座名),昏(星座名)中,旦(星座名)中。其日(天干名),其帝(五帝名),其神(五神名),其虫(五虫名),其音(五音名),律中(十二律名),其数(成数名),其味(五味名),其臭(五臭名),其祀(五祀名),祭先(五脏名)。”“月令”“星座”和“律”名每月均不同,“天干”“五帝”“五神”“五虫”“五音”“成数”“五味”“五臭”“五祀”和“五脏”名每季均不同,具体情况见表1。
此表显示了战国末年人们对一年中星宿运转、时序演化和五行变化的基本认识,并以自然万物相对应,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季节文化循环系统,传达出当时人们朴素的天道人事观,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每个月令都用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形象地昭示天气的自然变化,如《孟春纪》:“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3]1《仲春纪》:“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鹰化为鸠。”[3]64《季春纪》:“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3]123《孟夏纪》:“蝼蝈鸣,蚯蚓出,王菩生,苦菜秀。”[3]188《仲夏纪》:“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3]244《季夏纪》:“凉风始至,蟋蟀居宇,鹰乃学习,腐草化为蚈。”[3]314秋、冬两季与此相似。在这里,作者似乎更喜欢用对同一天气或同一事物随季节转移而变化的描绘和对自然万物的拟人、排比来展示各个月令的不同,让读者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时序的变迁,从而为下文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天子居住和宣布政教的场所也随四时五行的变化而不同,春季在青阳,夏季在明堂,中央在太庙,秋季在总章,冬季在玄堂。除太庙只有一个太室外,青阳、明堂、总章和玄堂都有“左个”①“太庙”和“右个”三间居室,天子每月依次处一个不同的居室,一年中的12个月正好处完12个不同的居室。这里出现了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就是“中央在太庙”似乎是多出来的,但这涉及《吕氏春秋》对五行顺序的重新安排问题。在此以前,中国传统的五行顺序为“水、火、木、金、土”,为了更好地与四季的物候、政令相配合,《吕氏春秋》改为“木、火、土、金、水”,这样与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施政理念相比就多出了“中央土”,所以在《季夏纪》后面的“中央土”也就没有了相应的政令措施,为虚设之语。“虽是虚设,但使得阴阳五行学说与四时政令在形式上达成了统一,具有一定的意义。”[7]32
天子在每个季节所乘的车马、载的旗帜、穿的衣服和配带的美玉颜色也随五行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春季属木为青色,夏季属火为赤色,中央属土为黄色,秋季属金为白色,冬季属水为玄色。饮食和所用的器物也不同:春季“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夏季“食菽与鸡,其器高以觕”,中央“食稷与牛,其器圜以掩”,秋季“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冬季“食黍与彘,其器宏以弇”。古代的五谷有好几种说法,此处的五谷包括“麦、菽、稷、麻、黍”,均为北方农作物,没有南方的“稻”。这是因为直到西汉武帝之时,楚越之地仍然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嬴蛤,不待贾而足,地孰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8]3270,远不及北方地区繁荣发达。而巴蜀之地又有高山大河等天然屏障阻隔,与中原王朝往来不便。故《吕氏春秋》选择“麦、菽、稷、麻、黍”作为五谷,以显示当时黄河流域经济的发达以及国家对北方农业的倚重。另外,五谷配五畜和五器,与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或施政原则也有很大关系。如:春季所食之“麦”属金,“羊”属土,“是月也,金土以老,食所胜也”[3]9。这个季节是阳气迸发的时期,“宗庙所用之器,皆疏镂通达,以象阳气之射出”[3]9;夏季所用之器“高以觕”“象火性”[3]193,是为了顺应夏季长养之气;秋季所食之“犬”属金,所用之器“廉以深”,依高诱注:“廉,利也,象金断割。深,象阴闭藏”[3]384;冬季所用之器“宏以弇”,即口小而中宽,有冬季闭藏之意。
在每个季节开始的月令,太史必于立节前三日,奏谒天子“某日立(季节),盛德在(五行)”。天子斋戒后,于立节当日亲率百官迎(季节)于(方向,如春东,夏南,秋西,冬北)郊,归朝以后根据季节的不同举行相应的活动。这里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迎春和秋的百官是“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而迎夏和冬的百官则为“三公、九卿、大夫”,没有了“诸侯”,给人的感觉是当时的诸侯朝觐天子一般在春、秋两季。然依《周礼 · 春官 · 大宗伯》载诸侯朝见周王:“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9]277这样看来,在周代,诸侯四季都会朝见天子。笔者猜测,《吕氏春秋》如此记载,可能是因为《周礼》的制度过于理想,现实中难以全部做到②,或者是因为周代的礼仪在战国末年发生了变化,抑或原有的诸侯是在天子迎夏或冬以后才去朝见的,即春、秋两季朝见得早,夏、冬两季朝见得晚。
《吕氏春秋》详细阐述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劝谏君主要相时而动,不要违时而行。其主旨是以“人事”顺“天道”,“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因其类”[3]427。不同的季节要施行不同的政令,春季万物复苏,政令主宽仁;夏季生命繁盛,政令主教化;秋季天气肃杀,政令主刑兵;冬季万物休眠,政令主敛藏。《史记 · 太史公自序》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曰:“尝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又曰:“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所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8]3290。《吕氏春秋》十二纪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
如果天子有德,即“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3]2,又能按时布政,上天则会在适当的季节赐予雨水、凉风等吉祥的天气。如季春“行之是令,而甘雨至三旬”[3]124,孟夏“行之是令,而甘雨至三旬”[3]189,季夏“行之是令,是月甘雨三至,三旬二日”[3]315,孟秋“行之是令,而凉风至三旬”[3]381,仲秋“行之是令,白露降三旬”[3]427,季冬“行之是令……三旬二日”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施令适当,自季春到仲秋应该每月都会有吉象,因为这段时间正是下雨、刮风、降露的正常时节,而《吕氏春秋 · 仲夏》篇中却无记载,疑有脱简。笔者认为,根据春夏言雨,秋言风露的天气规律,“行之是令”,仲夏也应有甘雨降临。
如果天子无德,不按时序施行合适的政令,依据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学说,就会招致一系列的灾祸。对于不宜施政的时序,《吕氏春秋》的排列具有十分严格的规范:“孟(季节名)”从接“下一个季节名”开始,如“孟春行夏令”“孟夏行秋令”“孟秋行冬令”“孟冬行春令”;“仲(季节名)”从接“下两个季节名”开始,如“仲春行秋令”“仲夏行冬令”“仲秋行春令”“仲冬行夏令”;“季(季节名)”从接“下三个季节名”开始,如“季春行冬令”“季夏行春令”“季秋行夏令”“季冬行秋令”。笔者认为,之所以如此排列,主要是《吕氏春秋》刻意追求“数”的整齐规律所致。在中国古代的排行中,孟为第一,故“孟(季节名)”从接“下一个季节名”开始;仲为第二,故“仲(季节名)”从接“下两个季节名”开始;因一个季节只有三个月,《吕氏春秋》不用“叔”(原本“叔”字代表第三),而用“季”来表示每个季节中的第三个月,故“季(季节名)”从接“下三个季节名”开始。此外,如此井然的排列秩序,也可能与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很大的关系。
在这个前提下,每个月令又均按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顺序依次排列,因为施行当月的政令是很适宜的,不属于天子的失德,故遇到相同的季节就跳过去,如“孟春行夏令,则……行秋令,则……行冬令,则……”[3]2。“仲春行秋令,则……行冬令,则……行夏令,则……”[3]65。季春行冬令,则……行夏令,则……行秋令,则……”[3]124。“孟夏行秋令,则……行冬令,则……行春令,则……”[3]189。“仲夏行冬令,则……行春令,则……行秋令,则……”[3]245。“季夏行春令,则……行秋令,则……行冬令,则……”[3]315。
以上排列顺序十分严密,没有丝毫偏差,不能不令人惊叹。据《史记 · 吕不韦列传》载:《吕氏春秋》成书后,吕不韦乃“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9]2510。能有此自信,确有其所凭借!虽则全书的结构秩序未必十分整齐,但此处却几近完美。
为了追求行文上的整齐和内容上的呼应,《吕氏春秋》在12个月令中植入了许多前后对应的语句,主要包括不同月令的物候变化及其与相应的人事之间的关系。
春季为一年之始,孟春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3]2,万物复苏,“王布农事”[3]2;冬季为一年之终,孟冬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而成冬”[3]523,万物凋零,天子“命百官,谨盖藏”[3]523。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气,《吕氏春秋》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专有名词,却在《仲春》和《仲秋》中有“日夜分”这样的记载,并用雷声的变化和蛰虫的活动来说明两者的不同:仲春“雷乃发声”,天气由寒转暖,“蛰虫咸动,开户始出”[3]64;仲秋“雷乃始收声”,天气由暖转寒,“蛰虫俯户”[3]427。古人认为上天的季节变化应与人间的施政措施密切相连,日夜的等分昭示着上天的公平、公正,那么人间的政策也需与天相应,以显示公平、公正,所以天子会命令官员在仲春“同度量,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概”[3]65,在仲秋“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齐斗甬”[3]427。
仲夏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3]245;仲冬月,“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3]575。秦人认为夏至和冬至这两天都是阴阳二气争斗最激烈的时候,与天相应,在仲夏,“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阴之所成”[3]245;在仲冬,“君子斋戒,处必弇,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3]575。君子无欲无为,在自然清静中等待阴阳所定,显然是道家思想的展现。紧随其后的是对这两个月物候变化的描述:仲夏“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3]245;仲冬“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3]575。孟春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天子迎春还朝以后,“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3]1–2;季冬为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它的结束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将更始”[3]622。一年之始与一年之终的密切照应,完成了一个圆满的年度天道人事大循环。
以上绝妙的呼应不但完善了书中的结构体系,而且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年中不同月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季季相对,月月相连,使作为人为之书的系统性、人事之法的对应性与作为自然之道的整体性完美地关联在了一起,从而展示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一年中天子的政令来看,国家的大事主要集中在农桑和祭祀上。下面以春、夏两季为例加以说明,秋、冬两季与此相类,略。
农桑:《孟春纪》:“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大夫九推……王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以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3]2《仲春纪》:“无作大事,以妨农功。”[3]65《季春纪》:“后妃斋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无观,省妇使,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堕。”[3]124《孟夏纪》:“命野虞,出行田原,劳农劝民,无或失时;命司徒,循行县鄙,命农勉作,无伏于都……蚕事既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少长如一,以给郊庙之祭服。”[3]189《仲夏纪》:“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3]244《季夏纪》:“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3]315
祭祀:《孟春纪》:“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3]2《仲春纪》:“择元日,命人社……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3]64–65《季春纪》:“禁妇女无观,省妇使,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堕……国人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3]124《孟夏纪》:“蚕事既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少长如一,以给郊庙之祭服。”[3]189《仲夏纪》:“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原,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祭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谷实。”[3]244《季夏纪》:“是月也,令四监大夫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祀宗庙社稷之灵,为民祈福……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忒,黄黑苍赤,莫不质良,勿敢伪诈,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级之度。”[3]314
《吕氏春秋》12个月令中都有关于农桑的记载,而除了每个月都要举行的“五祀”外,全年的11个月令都有与祭祀活动有关的记载。在和平岁月,农桑与祭祀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最重视的两件大事,是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吕氏春秋》在此方面的大力着墨不仅是对未来理想政治的一种殷殷期待,而且还充分展现了农耕文明的典型特征。
此外,《吕氏春秋》的施政理念以儒家为主,而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以关于音乐的学习和运用便处处嵌合于天子的政令当中,或用于朝会,或用于祭祀,或用于宴饮,或用于教化等。《吕氏春秋》除在《孟夏纪》《仲夏纪》和《季夏纪》中有专门讨论音乐的篇章外,还在其他6个月令中有相关的记载,如《孟春纪》:“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3]2《仲春纪》:“上丁,命乐正,入舞舍采,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亲往视之。中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3]65《季春纪》:“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3]124《孟夏纪》:“乃命乐师习合礼乐。”[3]188“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3]189《仲夏纪》:“是月也,命乐师,修鞀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埙篪,饬锺磬柷敔。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原,大雩帝,用盛乐。”[3]244《季冬纪》:“命乐师,大合吹而罢。”[3]622一年之始的孟春和一年之终的季冬都伴随有音乐的影子,可见其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音乐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能对社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移风易俗。天子重视音乐,实际上就是重视民风,重视政教,希望借此大化天下。
总之,作为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吕氏春秋》,无论是其整体框架的宏大,还是局部结构的精微,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和主旨,在为即将到来的大一统帝国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同时,《吕氏春秋》的结构框架似乎也隐含了吕不韦对未来国家宏大与精微体制的殷殷期盼。
①依汉高诱注:“个,犹隔也。”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②三公、九卿、大夫都属于中央官员,住在京城,故可随召随到。诸侯一般都在封地,距离京城较远(甚至很远),加之古代交通不便,故只能春、秋两季朝觐天子。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
③许维遹先生疑“‘三月二日’之上当有脱文,亦指雨雪言之”。见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61页。
[1] 洪家义.吕不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王启才.吕氏春秋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3]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 庞慧.《吕氏春秋》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与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 李汇洲,陈祖清.《吕氏春秋》与中国古代历法[J].理论月刊,2010(8):67–69.
[7] 孙艳茹.论《吕氏春秋》之阴阳五行说[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8]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 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责任编 辑杨宁〕
A Study on Choreography Regularity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Seasonal Articles in
JIA Haipeng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466000, China)
is a master piece involving various schools of Pre-Qin(21Century BC.– 221 BC.). It represents the highest level of edited books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BC.– 221BC.). This monumental work not only has a very rigorous macroeconomic framework, but also has a very compact structure at the micro level. In this book, Yin and Yang, Five elements theory and harmony of Heaven and Human are employed to guide the Emperor's political arrangement. It also conveys the author's (LYU Buwei) a political blueprint for the micro and macro system of his country in the future.
; month order; structure; four seasons; five elements
2017-05-12
贾海鹏(1984―),男,山西高平人,讲师,博士。
K225.04
A
1006–5261(2018)01–00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