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有个专题是“人与物的对话”,择选了中外经典的状物散文,这类散文,不伤感,不过度抒情,文字写得平淡自然,散文中人对物的灼灼目光,孜孜言语,激发起人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对生活本身的热爱。专题的首篇课文是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这篇文章选自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蒲桥集》,流誉众口,记录了作者下放农村生活的一段经历。
汪曾祺先生1958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塞外农业研究所劳动。汪先生最初的劳动就是掏大粪、起猪粪,每天和当地农人一起赶粪车,往来于沙岭子和张家口之间,在大街小巷里吆喝,和当地的农人一起,赶着骡子,拉着大粪车在路上嘚嘚地赶路。寒冬里最辛劳不易当属刨冻粪,户外零下几十度,人畜的粪便都冻如石硬,得花大力气,用钢钎、铁锹才能把粪弄起来,这样繁重的劳动,汪先生也卖力干。汪先生在后来的《随遇而安》里写道:“像起猪圈粪、刨冻粪这样的重活,真够一呛,我这才知道‘劳动是沉重的负担这句话的意义。”下放的后期,汪先生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转到果园上班,强度相对轻缓。像他的散文《果园杂记》《关于葡萄》和《葡萄月令》就是在果园劳动的产物。提到那段过往的岁月,汪先生曾写过长诗叙述自己,其中有两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他的眼中、心里真是都有“花”,那是对生活的真心的爱,这大概就是他的“随遇而安”吧。
初读课文,学生感到新奇又费解。课文内容是关于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情况,写得细腻,不容易。另一面课文的语言又非常质朴幽默,看得明白。学生觉得难以理解的是文章到底是为什么而写,也有学生在预习中提到了自己对文章隐约而不确定的感受:“文章写得似乎有‘流水账之嫌,但看起来结构又很清楚,表面来看是写葡萄的生长,实则是写了一种人生的道理。”这样的分析是符合学生初读的学情的,也就是因为他们不太理解题目中“月令”二字的含义。
《葡萄月令》是极具“语体风格”的作品,“月令”就是这样特殊的文学样式。月令,原本是古代《礼记》里薄薄的一本书,是古代人按照月份来安排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政令。汪曾祺先生特别喜欢这样的时空框架,认为这样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古人在天地间,遵从自然的安排,展现个体生命独有的过程和节奏。也就是说文章表面看来絮絮写了十二个月份葡萄如何生长、如何栽种的情况,实际上是在细碎地展示这一作物在每个时节里独有的生命之美,“状物”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当时自己的感情,有点“夫子自道”的意思。
通读文章后,学生很容易总结出每个月份葡萄的生长情况:一月,葡萄未出窖。二月,葡萄出窖吐芽。三月,葡萄上架施肥。四月,葡萄浇水抽条长叶子。五到七月,葡萄浇水,喷药,打梢,掐须,其中六月开始长葡萄粒,七月追一次肥。八月,葡萄着色,收获。九到十月,葡萄下架后,葡萄喷液防止虫害,还要忙其他农活。十一月,架子要拆下来分类处理,葡萄条要分类,有用的明春插条。十二月,老条还需要埋土入窖,为来年准备。
文章很长,内容基本梳理后,就会进入到情感的体悟中,从语言的诵读中体悟情感最为直接。从文章中选择三月,五月具体分析,靠嘴巴去读出这篇散文独特的味道和韵致。三月里葡萄栽种过程中,第一个“起”应该是一个号令,第二个“起”是一个动作的描述,是大家一起把老藤扛起来的样子。“哎,它起来了”带着一点欣喜高兴的感情。这些地方,学生可以再通过声音强化一下。另外“伸开”一词重复了三次,应当有所变化,从“三面”到“五个指头”到“扇面似的”,越长越铺开,就这样,趴了一冬的老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长开来了。这样的舒张,这样生命和劳动的喜悦,可以通过语气充分地表现出来,可以慢一点语速,可以高一点声音。
五月份葡萄逐渐成熟,学生朗读评鉴如下:①葡萄的生机“漫灌”,整池子地喝,真是顽强旺盛的生命力。这说明葡萄长得快,长得茂盛。②叶子长得好,农人铰葡萄的欣喜,“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重复了两次,写出农人拿起树剪,劈劈啪啪,恼火的语气和劳动的爽利。③“美极了”,似乎真的看到这样的果园,生活美好诗意,发出了真诚的赞叹。
在预习中,有的学生问到用“月令”的形式来写,有什么好处呢。有的学生也提到了,这样写很像流水账!然而在这样的课文朗读和分析中,学生可以分明感受到“月令”的形式是有优点的:娓娓道来,结构清晰;有条理,有些像葡萄的成长记录,这背后有作者对葡萄的爱;每个月份葡萄的生长态势特点,用月份区分,很清楚。行文至于此,不难看出这篇散文用月令来完整地、原生态地去表现农村生活和葡萄生长的真实的过程,这背后有一个辛苦劳作,满含深情看着,照顾着葡萄的作者。
作者汪曾祺当时的命运是遭受重重挤压的,在“反右”政治运动中受到牵连,打成右派,下放到农村。当时政治上的牵连,人事的排斥,生活的艰苦,都是难以承受的从作者回忆的文章,我们却分明看到汪先生是平和的心态,他认为劳动是可以发现美,创造美,通过劳动,可以医治人心灵的伤痛。这种对自然的审美,可以让自己从人生困苦中暂时的解脱出来。
关于张家口,汪先生后来写了9篇短篇小说,13篇散文,有十多万字,可以出一本关于“文学上的张家口”系列。汪先生在张家口待了四年,这四年里,汪先生和农民一起干活,一起吃住,晚上一起紧紧挨着睡在大通鋪上,这才有了切近观察农民,观察中国的农村生活的机会。汪先生在后来的话中提到:“我三生有幸,当了一回右派,否则我一生更平淡了。”虽是自嘲,也是实话。
联系这样的背景来看,也就解决了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有什么深意。课文初看来,是田园美好的葡萄栽种过程。仔细一看,背后有劳动的忙碌快乐,付出收获。再联系时代,体现了一种品格和胸襟。这一点很了不起。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也可以叫“由物及人,由人及品”,这在其他的状物散文中多有体现,课后值得用这样的阅读方法再读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柳子厚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等等。
课文的阅读是可以精益求精的,汪先生的语言里有一种对当时生活的热爱,不管在何种境遇下,他总是能看到美。他自己曾讲过:“我认为生活是美的,生活中是有诗的。我愿意把它写下来,让我的读者,感到美,感到生活中的诗意。关于张家口,也是一样。”这位相信生活,相信爱的别致老头,到哪里都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和诗意啊。
(杨扬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华罗庚中学 213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