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及《先秦诸子选读》等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是解读经典。对经典的解读,从古至今,不可胜数,尽管许多解读非常准确与深刻,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照搬过来,灌输给学生,在解读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也很重要。本文通过《先秦诸子选读》中《仪封人请见》一文,探讨如何利用《论语》选文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
探讨《论语》的教法,既要做好学生学情分析,也要考虑到教材的特点,从文本自身特点出发。《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因此,不能像对待普通文言文那样,把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当重点,也不能从文章学的意义上开展《论语》教学,从教材选文看,除了《沂水春风》《季氏将伐颛臾》等少数篇章外,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文章”,更多的是片言只语。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论语》中片段语言,进行设题,加以探究。
从语言分析入手,也符合早期儒家的治学理念。孔子编《春秋》,用词颇费斟酌,简练的语言暗含褒贬,蕴含儒家“大义”(儒家的思想主张)。这种讲究“微言大义”的治学方法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孔门弟子的治学深受其影响,如子夏也是治《春秋》的高手,治学讲究章句,重视“微言大义”。而《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的,包括子夏、仲弓、子游等人。可见,《论语》的编纂绕不过“春秋笔法”的门径,亦讲究“微言大义”。
因此,《论语》教学,要把握住教材特点,从“微言”出发,探究其中的“大义”,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再现场景,打开想象空间,提高思维灵活性
高尔基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没有想象不可能有文学,在语文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发挥想象的机会,让他们利用想象去遨游语文的天空。
《论语》里的某些语录片段,相当于一个个生活场景,利用这些场景,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体验。如《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章,从拜访的生活情境设题,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体验式学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受尽嘲笑和奚落,知音少,支持者寡,如接舆等隐者,对孔子多是讽劝,不屑与孔子言,而在卫国,竟有一个守边疆的官员,主动求见孔子,不由得让人产生疑问:仪封人为什么主动求见孔子?他有什么目的?他是怎样求见孔子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一系列的疑问,不仅仅涉及到对仪封人的认识,更牵涉到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如果生硬提出以上问题,难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设定情境,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形象的分析与综合中,揣摩仪封人的心理,理解仪封人的追求。
问题一:请想象一下,当孔子周游列国,来到你所在的地区,你以学生、地方官员等身份,请求孔门弟子把自己引见给孔子,你会怎么说?
这个问题设定了一个情境,需要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及社会习俗礼仪,展开想象,创造模拟出请见的具体场景。
以学生身份拜见:
1、不知先生驾到,弟子有失远迎。
2、听说先生驾到,烦请通报,晚辈特来拜见。
3、久仰先生的大名,弟子特来请教。
……
以地方官员身份拜见:
1、先生来到本地,本官特来拜见。
2、老先生不远千里来到鄙地,下官特来拜见。
3、仪封人某某,请求拜见先生。
……
学生的回答,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们对仪封人请见语言的理解,该问题促使他们多角度展开想象,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为推进思考进一步深入,可以继续追问:
问题二,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更愿意为哪位来访者通报,为什么?
可以说第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发散思维,而这个追问也需要学生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评价,进行聚敛思考。这个追问把评价问题答案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反思自己回答的优缺点。学生思考后选择了各自认可的回答,并进行了评价:
“不知先生驾到,弟子有失远迎”情境理解有误,题中的情境是“求见”而不是“迎接”;
称呼不当,孔子已不是官员,为什么求见孔子时仪封人会自称“下官”?
“仪封人某某”这一句,比较符合古人求见先自报家门,名字前加上职位的礼仪;
仪封人急于求见,心情不是那么轻松,他求见时说的话不应该过于从容;
……
在具体情境的想象体验中,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人物的情感、思想,而让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评价答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认识,且学生多角度的辨析判断,也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学生思维处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状态,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地推理、判断,有效提升了思维的灵活性等品质。
二、聚焦人物,通过对比,提升思维精确性。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的思想和言行。通过文中描述的言行来理解人物的思想,这个过程与学习语文书中其它以审美为主的文学性作品不同,理解《论语》有时需要依靠逻辑思维。
比如,经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通过想象还原了拜访的场景,接着大家对答案进行了反思,如果继续引导学生利用对比的方法,深入思考,在比较中发现对象的异同,就可以打开他们的逻辑思维之门,也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精确性。
问题三:比较同学们求见时的话语与原文仪封人语言的不同之处,进一步体会仪封人的情感与思想。
题目明确要求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析、比较,触发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学生经过思考,归纳的要点如下:
生1:稱呼不同。书中仪封人称孔子为“君子”,同学们大多选择称呼孔子“老先生”“夫子”等。
生2:对象不同。大家多明确指出拜见“孔子”,而仪封人却说对到本地的所有“君子”都进行拜访。可见同学们多是用“特指”,而仪封人用了泛称。endprint
生3:句式不同。同学们的句子多是陈述句或祈使句,而仪封人却用了双重否定句,语气更强烈。
……
比较可以了解彼此间的区别,学生能否从区别中推导发现一些结论,还需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从称呼及对象的不同,继续引导学生比较。
问题四:仪封人求见孔子之前称孔子为“君子”,为何见后却称孔子为“夫子”?
这是仪封人本人拜见前后对孔子的不同称呼。理解三、四两个问题,同学们基本可以概括出同学们的回答与原文用语的优劣。同学们思考讨论的成果有:
1.君子是指学问高、品德高的人,而“夫子”是称呼老师的,两者意思不同;称“君子”是礼貌,是对对方的仰慕;而称“夫子”,除了尊敬外,还有把对方当老师的用意,更亲近一些;没听孔子教诲之前,仪封人只是听闻孔子大名,对他没具体了解,出于客气、仰慕而把孔子归为“君子”,而听了孔子的话后,心悦诚服,完全接受孔子的教诲,因而称他为“夫子”,从而突出孔子人格的魅力、思想的偉大。且原文称“君子”显得更庄重些。语言之妙,从简单的称呼语中可见一斑。
2.称“君子”和“夫子”实指同一个人,顺序不可颠倒。同学们先称孔子为“先生”之类,也是合理的,但以地方官员的身份一开始就称还未谋面的孔子为“夫子”“先生”,有悖情理。原文泛称来到本地的有才德的人为“君子”,表达了仪封人对包括孔子在内的所有有才德的人的仰慕之情。仪封人拜访了许多君子,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但从后来他对孔子的赞叹来看,他对孔子最为信服,这就暗含了孔子与其他君子的对比,衬托出了孔子伟大的形象。
3.同学们的用语多是陈述句而原文用了双重否定句,语气更急切、强烈,口吻生动、逼真,可见他拜见孔子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仪封人求知若渴的追求。
比较出异同之后,再分析讨论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仪封人语言的精妙之处,领会“微言大义”的魅力。比较点燃了思维的火花,学生的思路容易展开,打通了深入分析的途径。引导学生深入辨析用语的精妙,增强了思维的精确性。
三、猜想填空白,假设验证,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见了孔子后,孔子说了什么内容,文中并没有交代,这给读者留下了猜想的空间,通过仪封人见孔子后的感慨,可以猜测孔子说的内容。猜测——也就是假设——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猜测,有助于提升思维的创造性。
问题五:猜测孔子对仪封人的谈话内容,并联系《〈论语〉选读》中孔子的思想说说猜测的理由?
回答这个问题,思考的出发点是仪封人对孔子的那句评价。仪封人与孔子见面后,对孔子做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上天派孔子来宣扬大道的。根据这个事实(现象),让学生猜测孔子对仪封人说了些什么,同时要根据《〈论语〉选读》里的孔子思想,说说猜测的理由。这个问题蕴含的思维模式,包含了创新思维的萌芽。从事实出发,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提出假设,并加以验证,这就是一个简单而完整的科学发现思维模式。对学生进行这种思维训练,有助于发展他们思维的创新性。
猜想答案的不确定性打开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也促进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各种回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们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是事实不清。学生没能根据课文注释,正确理解“木铎”的含义,只是很表面地抓住注释中“古代发布政令时,常摇动木铎来召集百姓”的句子,猜想孔子应该向仪封人讲“政治”。其实,摇“木铎”除了宣讲“政令”外,还有宣扬“教化”的意思,推测要明确“教化”。假设需要完整把握事实,看到问题的本质;二是简单罗列孔子的各种观点,缺乏明确的目的性。比如有学生猜想孔子应该给仪封人讲了伦理道德方面的主张,同时又把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罗列出来了。他们认为只要尽可能地列举出孔子的各种思想,就能把各种答案要点囊括。这种缺乏明确目的的笼统思考方式,会导致思维准确性差的不良后果。
针对以上问题,提示学生:猜想虽是假设,但它也是建立在事实清楚、目标明确的基础之上的。
让学生把“弄清事实”当做假设的前提条件,有学生猜想孔子会和仪封人谈论如何用礼仪道德治理地方的事。该猜想的依据是:
1.仪封人是地方官员,担负一方的政治治理职责,他问的问题应该与自己的职责有关。
2.他很热心地拜访来到本地的各位“君子”,目的不会是攀龙附凤,更不会是单纯“追星”,否则他就不会急切拜见孔子了。因为孔子当时已失势不当官,且很不得志。可以认为仪封人积极拜访到来的各位“君子”是想寻求治理地方的方法,这应该是他向孔子请教的主要问题。
3.“二三子何患于丧乎”话外音可以理解为“不用担心孔子不当官,他现在担负的职责与官员相似”,可见孔子谈的与“为政”有关。
4.仪封人把孔子比成“木铎”。因此,可以推测两人谈的应与礼乐教化。
总之,孔子告诉他的应是“用礼乐教化百姓,治理好地方”的道理。
理由与佐证可以参见《子之武城》及《沂水春风》等篇章。孔子教导有政治抱负的学生,大多讲些用礼乐之道治理好地方的道理。仪封人作为一个有政治追求的地方官员拜见孔子,孔子对他讲的极可能就是这些内容。
学生能从“何患于丧”“木铎”及其它事实出发进行推理,合理猜测两人对话内容,并联想到“沂水春风”等篇章,形成了“事实——假设——验证”的思维训练模式,实际上就是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维创新训练。
当然,问题探究往往是对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新性等各种品质的全面锻炼,很难截然区分某种方法培养的是何种具体思维品质,文中的区分只是相对的。无论如何,虽说《论语》多是片言只语的文段,但只要抓住“微言”,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巧妙设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各种思维品质。
本文依据《论语》“语录体”散文的体裁特点,以及孔门弟子“春秋笔法”的治学方法,从品读“微言”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想象,多角度体验情境,打开思维发展的空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并且通过比较人物言行的异同,从而发展思维的精确性,在对“语录”留下的空白进行猜测的同时,进行假设,并利用材料验证,促进思维的创新性。利用《论语》提供的文本教学,可以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信.论《论语的主要作者》[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3]林忠港.《<论语>选读》教学内容的建构[J].语文学习,2012,(4).
[4]林雄山.多方设疑析道义—《先秦诸子选读·论语》(人教版)教学体会[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7).
[5]刘兆永.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基于斯滕伯格智力三元理论[J].现代语文,2010,(4).
[6]高海清.培养语文思维品质的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1).
(张菁强 浙江省温岭市 温岭中学 317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