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

  • 失败的第三空间建构:
    理论,尤其是第三空间,对《孤独的人》主人公桑托什的文化身份进行探讨。桑托什初来美国坚守着自己的印度文化身份,但在受到文化冲击后采用模拟策略,在形成“几乎相同却不完全等同”与“小于一和二”的状态后打破了印美身份的二元对立,撕裂出第三空间雏形。但最后桑托什选择逃避发声,没有向外展示文化差异,导致第三空间构建失败并且迷失了文化身份。借助这个故事,奈保尔描绘了在异国他乡艰难生活的弱势移民群体,表达了对后殖民语境下移民身份定位困境的关注,并展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

    今古文创 2023年48期2023-12-26

  • 第三空间”下的旅游音乐表演
    ”理论并从“第三空间”的视角进行探讨,或许会将旅游音乐表演看得更为清晰。一、旅游音乐表演研究的困境一般而言,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仪式音乐、节庆音乐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征,作为“小众”音乐文化持续了千百年。随着它们陆续登上表演的舞台,曾经仅为少数局内人享有的文化逐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同时,一些断裂的传统音乐经过重新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不断上演。当然,这些可能仍然无法满足当今社会需求,于是,一些“发明的传统”顺理成章被搬上了舞台。它们不仅逐渐步入城镇化进程,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3期2023-12-21

  • 桑顿 · 怀尔德《我们的小镇》中死亡观的 空间构建
    进一步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拓展和丰富了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更加具有开放性和现实意义。在《我们的小镇》中,怀尔德利用三层不同空间描绘了格洛佛角小镇居民一生的轨迹,三幕戏剧都蕴藏着同一主题——死亡。本文将借用苏贾的“第三空间”理论,从空间批评的视角浅析死亡这一主题在剧本中不同空间下蕴含的意义,以探究怀尔德通过空间构建所传达的死亡观。【关键词】苏贾“第三空间”;《我们的小镇》;死亡;永恒;生活【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今古文创 2023年44期2023-11-20

  • 咖啡馆:连接活力的“第三空间
    登伯称之为“第三空间”——城市的酒吧、咖啡馆、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第三空间不存在职场等级,所以更能连接人。这些空间将各种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跨界对话交流,并让城市更显活力。难怪语言学家塞缪尔·约翰逊曾说,咖啡馆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场所,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交场合,一种哲学理念。△这是一幅19世纪的画作,画中的女子坐在巴黎证券交易所附近一家咖啡馆的露台上最早与咖啡馆结缘的是金融。17世纪中叶以来,伦敦咖啡馆成倍涌现,每个政党、文

    餐饮世界 2023年10期2023-11-13

  • 唐 · 谢利的身份认同构建
    提出的模拟、第三空间策略暗合。霍米·巴巴的策略有助于消解殖民文化本真性,解构二元对立,实现身份协商。【关键词】身份认同;混杂性;模拟;第三空间【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2-0081-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2.024《绿皮书》由彼得·法雷利执导,在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上一举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

    今古文创 2023年32期2023-09-19

  • 第三空间”理论视域下城市形象构建的逻辑进路、现实问题与优化策略
    观和客观的“第三空间”,其内在逻辑是权力规范与资本引导。伴随着短视频平台流量时代与用户红利的消退,以“再中心化”的内容生产为特征的泛知识类短视频逐步成为各平台新的增长点。以“构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产业生态链”“打造创意设计新高地”为目标的黑龙江省,需深入挖掘具有黑龙江城市特色的欧陆文化、北大荒文化及以抗联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增加短视频叙事的历史厚度,打造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与流量变现商业模式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的内容生产模式,构建具有特色文化的黑龙江城市形象

    新闻爱好者 2023年8期2023-09-12

  • 高职教师专业实践培养的第三空间:建构逻辑、内容体系与路径生成
    的重要举措。第三空间所体现出的流动性与融合性为高职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但第三空间的可执行性需借助场域客体、实践主体与活动载体来实现,如此可以有效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实践第三空间的运行。在构建高职教师专业实践第三空间的过程中,要通过建立伙伴关系促进培养目标的协同;要建立多样化的交流学习平台,并且利用第三空间的跨界性,促进校企双向流动及知识的创新和迁移;要强化合作制度保障,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活动落到实处。[关键词]高职教师;专业实践;第三空间;跨界;伙伴

    教育与职业(下) 2023年7期2023-07-27

  • 中国动画电影的空间建构与“他者”表达
    一空间”到“第三空间”的建构历程。当前,中国动画或表现为奇观化的“第一空间”,或表现为空心化的“第二空间”,呈现出空间与“两张皮”的尴尬境地。研究认为实现中国动画的国际化传播,还需建立动画电影的“第三空间”,引入作为镜像的“他者”,通过互文性建构或抵抗性建构,让本土空间与“他者”空间在故事中展开碰撞、引发思考,最终达到包容他者文化、传播自身价值观的目的。关键词:中国动画 他者 空间话语 第三空间动画电影的空间话语既表现出极致的假定性,又源于创作者对现实生活

    传媒 2023年9期2023-07-06

  • 《装在套子里的人》与《局外人》的空间意识
    学者苏贾的“第三空间”理论,借助具象化概念,围绕着空间的打破与入侵,对这两位5小说主人公的行为、遭遇及结局进行辩证思考。培养学生对文本深层次理解的同时,运用“跨学科学习”思维,达成对经典的重新构建,使“整本书阅读”的内涵更加多元。关键词:契诃夫 加缪 《装在套子里的人》 《局外人》 空间意识 空间理论 第三空间十九世纪末的俄国,封建专制统治已走向穷途末路,沙皇的反动统治处于垂死挣扎的穷途末路,审查制度空前加强。在这种禁锢下,俄国人民渴望改變当时的社会氛围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2期2023-06-10

  • 城市“第三空间
    为城市里的“第三空间”。30年前,方家忠刚到广州图书馆工作时,进入图书馆的人们在书架找不到想看的书,便要回到大厅,在目录上翻找书名,再由馆员去书库调取书籍。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在图书馆领域的迭代渗透,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历史,方家忠也从一个普通馆员成长为广州图书馆馆长,亲身经历并推动着图书馆的变迁。“变革和转型,是21世纪以来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全球图书馆普遍的趋势。”方家忠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世纪之交,互联网的全面到来敲开了图书馆的变革之门,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9期2023-05-16

  • 第三空间”视域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以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为例
    82)1 “第三空间”理论:教育与文化意蕴“第三空间”理论(The Third Space)由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提出,指“第一空间”居住处所、“第二空间”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即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Kramsch最早将其运用至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之中,属于后现代主义影响之下实现语言教育和文化转向的应用语言学理论范畴。此时“第三空间”指一个中性且平等、在外语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之中彼此糅杂、介于潜意识和自我感觉阈限之间的混杂文化“第三空间”[1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2期2023-05-09

  • 临境图开: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
    界提出“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之后在吴建中提出“挖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发挥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价值”[1]的倡导下,该理念引发国内图书馆界关于空间再造与新模式的讨论,包括信息共享空间、学习交流空间、知识共享空间、社会创新空间、休闲娱乐空间等等,激发了图书馆空间资源的活力[2]。目前国内外许多图书馆以“第三空间”理论为基础,进行空间再造与服务重构,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人性化服务意识不强、开展文化休闲活动少、空间布局不合理[3]、类型有限和模式

    图书馆论坛 2023年2期2023-03-22

  • 健康体验视角下办公“第三空间”家具设计研究
    视角下办公“第三空间”家具设计研究侯婕,张凌浩,赵畅(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以办公空间形态的转变及职场人更高层面的健康体验追求为背景,在办公家具“健康化”的发展趋势下,探究办公“第三空间”中健康家具的设计路径。分析办公“第三空间”特性与职场人的健康需求,以生理与精神两类需求为引线,基于体验设计视角与案例研究,根据感官、情感、行为、认知、社交五个体验模块构建办公“第三空间”健康家具设计模型,并指出当前家具在满足职场人精神健康层面中心理

    包装工程 2023年4期2023-03-07

  • 重构与重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跨文化“第三空间”实践路向
    教授提出了“第三空间”概念,指外语学习者从本族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中创造出的第三个语言文化环境[1]。1999 年,澳大利亚语言教育专家 Lo Bianco将文化教学总结为学习文化、比较文化和探索跨文化“第三空间”3 个步骤,系统阐释了这个概念。2017年,Pitts & Brooks指出,“第三空间”视域下的外语教学既要让不同文化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对话,更要培养学生批判反思的能力,使跨文化学习从表面化上升为实质化[2]。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发展的今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1-12

  • 象征主义在《藻海无边》中的后殖民解读
    的文化身份和第三空间建构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此帮助“少数族”寻求文化身份和发声的空间。关键词:简·里斯 《藻海无边》 文化身份 安托瓦内特 象征主义 第三空间简·里斯(Jean Rhys)是著名的多米尼亚裔的英国作家,她出生于加勒比海域中的多米尼加岛,是第三代克里奥尔人。作为混血儿的她在殖民地环境中生活和成长,同时被当地的黑人和白人排斥,因此对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感到困惑且无法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在里斯的晚年作品《藻海无边》(Wide Sargasso Sea

    文学教育 2022年12期2023-01-03

  • 第三空间”视阈下沂蒙红色文化译写研究:理据、特征与策略
    -)提出的“第三空间”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瓦解了这种局面,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第三空间”是霍米·巴巴提出的核心概念,因其开放多元的视角、杂合动态的特性以及平等包容的本质引发了学界广泛关注,学者们分别从后殖民文化、文学批评、传播学和翻译四个领域对“第三空间”展开讨论和研究。国内有关的翻译研究多是在“第三空间”视域下,探讨其在翻译研究中的体现及产生的意义(张芳,2019),具体表现在其对文学翻译(韩子满,2002)、诗歌翻译(朱怡、吴琪,2017)、文化翻译

    临沂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11-24

  • 可阅读的城市:“第三空间”理论视角下北京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新思路
    Soja)“第三空间”理论的视角下,提出建设“可阅读的城市”的观点,探索一种现实与虚拟互构、真实与想象互动、文本与图像互文、私人与公共领域互融的新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揭示其特征并探讨实现路径,为北京建设 “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一、“第三空间”理论视野下的新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在其著作《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空间的社会生产”这一概念,并在方法论上提出了解释空间问题的三元辩证关系: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3

  • 第三空间”视域下城市书房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
    动力。依托“第三空间”理论,分析城市书房的空间布局和特性,从空间科学规划、空间资源供给、空间创新服务、空间智慧建设四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助力城市书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城市书房;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和服务引 言城市书房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一体化服务,具备24小时开放条件的场馆型自助公共文化空间。2014年,温州市创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布局,开始建设城市书房,截至2020年10月底,

    百花 2022年6期2022-05-30

  • 场域理论下的户部巷历史商业街区第三空间活化设计研究
    史商业街区的第三空间入手,探究历史商业街区中第三空间现存的问题并引入场域理论对症下药,为历史商业街区的活化更新和理论探索提供新视角。关键词:场域理论;第三空间;历史商业街区;活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2-0-03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基本形成,我国经济在国际社会上形成了稳固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茅,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块化的城市建设成为

    艺术科技 2022年2期2022-05-26

  • 第三空间建构:新新媒介语境下文化间传播范式研究
    文化间传播的第三空间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文化间传播范式的转换需要从文化本身的属性出发,打破西方民族文化中心论的二元话语体系,利用新新媒介积极建构平等的协商空间、认同空间和文化共同体空间。[关键词]文化间传播;新新媒介;第三空间;传播范式“文化间传播”这一术语,在国外文献中通常有“cross-cultural communciation”“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

    传播与版权 2022年5期2022-04-28

  • 第三空间理论重读沃克《紫颜色》
    略。本文运用第三空间理论,分别从种族、性别和性取向角度解读处于压迫性边缘的一方对来自二元论体系中主导一方的反抗历程,阐释黑人女性自身主体性的建构和其反抗经历对于处于类似境遇的种族或人群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紫颜色》 艾丽丝·沃克 第三空间 边缘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 1944- )是当代著名非裔美国女作家,主要书写与自身经历和种族话题相关内容,具有不凡的创作才能。美国著名诗人穆里尔·鲁凯泽(Muriel Rukeyser)评价沃克是一个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4期2022-04-27

  • 在“第三空间”见证成长,在“学习之外”遇见精彩
    学校之外的“第三空间”。在这里,儿童可以去整理、感受和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从而鼓起面对挑战的勇气、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孩子一起理解世界的错综复杂,获得勇气与能力,经历生命的丰富和可能,自由成长。”这是范江华创办“蜂窝儿童宇宙”(以下简称“蜂窝”)的愿景和初衷,听起来有点理想主义,却是蜂窝每天都在上演的事。失败与成长、悲伤和喜悦、简单与复杂……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值得探索和体验的。蜂窝让孩子拥有了独立的思考,发现未来更多的可能。西西弗斯的石头小时候

    教育家 2022年15期2022-04-23

  • 第三空间”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生非正式学习现状 ——基于DH大学案例分析
    来,学界对“第三空间”[1]概念的探讨日益深入,并将其运用于图书馆学研究[2]。图书馆不仅是传统印象中知识和学习的中心,还是提供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社交和文化交流的延展空间。在课堂寝室之外,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的“心脏”,是校园里各类用户最常去的场所之一;作为学习容器、弹性空间、智慧单元,高校图书馆支持用户活动,改变传统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帮助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促进用户个人和团队学习,提供社交和休闲的机会[3]。图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3期2022-04-18

  • 第三空间”开启 共赴一场奇幻之旅
    商业与生活的第三空间”为主题,涵盖"元宇宙开启Web3时代的新纪元""MetaTech元宇宙科技""MetaSocities元宇宙中的社会生活新形态""元宇宙黑科技体验区"等多重精彩内容板块。热点捕捉亚洲首场元宇宙国际大会亚太元宇宙新纪元峰会独家集结了海内外500家元宇宙生态链场景方、6大元宇宙基建技术、内容创作方、院校研究机构、投资机构、科幻电影创作家、元宇宙及游戏个人爱好等,全面感知行业,进行深度交流。据加资寰宇项目总监甘义称,本次峰会是亚洲首次举办的

    旅游会展 2022年3期2022-04-14

  • 文化安全视阈下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实现研究
    ,尤其将其与第三空间理论相结合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因应之策。但是图书馆的转型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互联网时代消解了传统图书馆的文化中心地位;二是图书馆的运作难以打破既有科层制思维模式的藩篱。为此,应当从三个方面展开建设:在实体维度层面,应当打造高校图书馆立体空间架构;在价值维度层面,需要充分发掘高校图书馆的多元功能属性;在精神维度层面,应当实质性地贯彻以学生为主导的人文精神理念。[关键词]文化安全  高校图书馆  第三空间  人文精神課题: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1期2022-04-07

  • 第三空间”理论与艺术院校英语课程设计
    ,若能借助“第三空间”理论,以跨文化的视角找到两种文化的交汇贯通之处,创建语言学习的“第三空间”,建立本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连接,则可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降低陌生感,增加相关性,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笔者注意到,艺术院校的学生们相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着更多困难。如果教学中借鉴“第三空间”理论,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在教学中创建跨文化“第三空间”,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更多文化因素,必然会帮助学生们学好英语。一、跨文化“第三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3-13

  • 城市空间品质视角下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研究
    角度,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第三空间”,是城市形象的外部载体,是定义城市活力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从城市空间品质的视角出发,从舒适性、审美性、历史性、经济性、政策性以及交互性六个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规划设计、政策、案例、后期维护等方面系统提升的有效参考意见,从而提升“第三空间”的活力与品质。关键词:“第三空间”;空间活力;空间品质公共空间从被提出直至今天,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热点。城市在科技、大数据世界的裹挟下,衍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1期2022-03-05

  • 跨文化“第三空间”赋能高职纺织专业英语课程育人路径探索
    二、跨文化“第三空间”理念与ESP教育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Claire Kramsch教授于1993年提出了著名的“第三空间”概念,指外语学习者从本族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中创造出的第三个语言文化环境[4]。后来,澳大利亚语言教育专家Lo Bianco系统地阐释了这个概念,并将文化教学总结为学习文化、比较文化和探索跨文化“第三空间”三个步骤[5]。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第三空间”理念用于外语教学,强调要足够重视本族语语言文化,不要孤立地、片面地学习他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2022-02-27

  • 幼儿教师教育 “第三空间” 构建之难为与何为 ——基于大学与幼儿园的合作
    合作创立 “第三空间” ,试图使师资培养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得到有机结合。[4]这与我国2014 年8 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及的卓越教师培养理念不谋而合。文件指出,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培养的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倡导开展 “三位一体” 的协同培养机制,主张打破教育边界,对教师教育进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02-27

  • 用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看《阿房宫赋》
    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是对空间本体论与认识论的重构,同时也会文學批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尝试用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来对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进行分析,认为他通过建构一个真实与想象的阿房宫第三空间,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并对当朝的君王提出警示。 关键词:《阿房宫赋》 第三空间 索亚 杜牧 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是美国著名学者,同时也是西方学界“空间转向”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第三空间理论不仅是对空间本体论与认

    文学教育 2022年1期2022-02-19

  • 中外公共图书馆打造“第三空间”服务实践研究及启示
    州图书馆)“第三空间”这一概念是美国都市社会学家Ray Oldenburg在其The Great Good Place一书中提出的,他称居住场所为第一空间,工作场所为第二空间,城市中心的咖啡店、图书馆等为第三空间[1]。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休闲阅读、知识分享、艺术鉴赏、服务体验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凭借着优越的区域位置和舒适的阅读环境为广大读者提供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文化服务。社会公众希望在公共服务场所中既没有家庭角色的羁绊,也没有来自职场的压力,而公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2022-02-17

  • 第三空间”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建设探索与实践
    要:该文从“第三空间”的概念提出谈起,分析了图书馆与“第三空间”独立、开放、舒适和共享性的特点,介绍了国内“第三空间”图书馆的实践探索现状,提出了“第三空间”图书馆的建设策略,以陕西职院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建立符合职业院校学校和学生特征、融通专业和职业特点以及传承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第三空间”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关键词:第三空间  图书馆改造  图书馆建设  改造策略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科技资讯 2021年29期2021-12-31

  • 拉康精神分析中的空间生产实践
    元组及索雅的第三空间理论重新诠释拉康的精神分析方法,以期构建一套更为立体的比较社会学研究方法,来理解个体(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实作空间、社会生产的物质结构空间,与话语秩序的象征空間是如何交叠共构的。本文阐释了不同社会(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创伤”及差异欲望生产机制,以扩展马克思演化论式的比较社会观;通过揭示社会交换系统中物质生产与话语生产的交换机制,本文反思了当代后结构主义“解构方法”仅专注于象征层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此方法对当前民族工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2-08

  • 星巴克消费空间观察研究
    生活当中,“第三空间”的经营理念,让星巴克成为了目前最流行的咖啡品牌,其消费空间与消费符号已深深地影响到了消费者,但成功的星巴克同样存在些许问题。本研究旨在利用非参与式观察方法,发现消费者与星巴克门市的痛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观察结果发现:(1) 高峰时期,店内占座明显,出现有些消费者因没有位置而走掉的现象。(2) 门口未设有无障碍通道,故而给残障人士和推婴儿车的消费者带来些许麻烦。(3) 店内自助区和资源回收区放置位置欠妥,容易给人不卫生的感觉。关键

    商场现代化 2021年20期2021-12-07

  • 认知语境视角下的跨文化“第三空间”及建构策略
    的复杂度。“第三空间”理论的提出,对跨文化交际研究而言是新的探索思路,但同时也是语境建构机制的新认识。本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认知语境和跨文化“第三空间”的性质及建构特征,探讨认知语境理论对跨文化“第三空间”建构的理论意义,整合意义研究的成果,探讨跨文化“第三空间”的建构策略,推进认知语境理论的发展。一、认知语境研究的成果及启示语境研究在语言学三个主要分项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经历了由隐到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意义建构和诠释过程中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2-04

  • 第三空间视角下城市阅读空间构建分析
    市阅读空间;第三空间;问题;对策摘要:城市阅读空间作为公众文化生活的好去处,是提升城市整体文化水平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如何从第三空间的视角构建城市阅读空间,突出城市阅读空间容易接近、高度包容、自由学习、自由阅读等特点,是公共图书馆应当思考的课题。文章简述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分析了第三空间视角下城市阅读空间构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第三空间视角下城市阅读空间的构建策略,旨在创建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切实完善文化惠民工程。中图分类号:G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0期2021-12-01

  • 基于“第三空间”需求的迷你工作室 ——新型共享自习室的构建
    所之外,对“第三空间”的需求也逐步升高,越来越多的人需求的不再只是繁杂的社交场所,还有能够将学习、工作、生活和休闲融合起来的,暂时“脱离社会”的私密空间,以满足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如自习、练习口语、进行线上会议时)对安静私人环境的需求。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能够满足“独处”需求的产品,如酒店的钟点房和最近新兴的胶囊旅馆等。但是这些产品的环境过于舒适,有时无法完全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而且对于收入不高的人群来说,这些产品的收费偏高,且也无法达到即需即用的效果。另外也

    科技与创新 2021年21期2021-11-29

  • 基于“第三空间”的高校图书馆转型路径研究
    书馆应当向“第三空间”发展,需要重新评定图书馆的空间关系、价值定位,促使高校图书馆向着辅助研究、文化培育等方向发展。但是有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投入多回报少”的困局,不少图书馆进行了物理空间的改造,但依旧未能扭转困局。基于此,本文将进一步考察“第三空间”理论之于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意义,并提出相应对策。一、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在高校中的功能定位日益模糊。在“高校-图书馆”的关系中,我国现代大学不是历史演进而是直接建构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3期2021-11-23

  • 海外书法教学的第三空间
    本文主张用“第三空间”的思维组织教学,帮助学生超越对中国书法与西方书法二元对立的理解模式,使他们不仅能了解两种艺术传统的独到之处,更能理解和欣赏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不仅从两者中都得到丰富的滋养,更能从较高的层面上领会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复杂性。在西方和中国书法传统之间的交叉影响越来越显著的现代,这一练习将对学生特别具有启发性与教育意义。【关键词】西方书法;第三空间;书法教学理念;书法教学实践美国少数有条件的大学给本科生开设中国书法入门课程,这样的课往往设

    大学书法 2021年5期2021-11-04

  • 第三空间:南头古城改造中的空间转向与关系重构
    础上提出了“第三空间”。当今都市空间大多为充满“想象与真实”的第三空间,经过多次改造的深圳南头古城便属于其中之一。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搜集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从第三空间的理论视角探索南头古城改造后发生的 3 种空间转向。并探讨改造过程中改造团队、城中居民、政府等不同主体介入带来的关系重构,最后得出南头古城改造产生的 4 点影响。一是改善城中村环境,增强文化氛围;二是加速资本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三是城市力量的强势介入导致原有社会空间解体;四是社会关系复杂化,权力

    创意设计源 2021年4期2021-09-26

  • 网络共同体:豆瓣社区“第三空间”的建构与自我披露
    下到线上的“第三空间”1989年,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基于城市以及社会研究的视角,在《伟大的地方》(《The Great Good Place》)一书中提出了“第三空间(the third place)”[ 5 ]的概念。他将生活空间分为三种:第一空间是居所;第二空间是办公场所;区别于前面两点一线的场域,第三空间是一个休闲娱乐、交友会面的地方,具有中立性,包容与公平,强调交流,提供心理抚慰与情感支持等八个属性[ 6 ]。类似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

    新媒体研究 2021年14期2021-09-18

  • 第三空间”视域下的城郊叙事研究
    市与乡村的“第三空间”,具有开放性并集结了多样的话语冲突。城郊是被城市和乡村建构起来的双重他者,城郊人一方面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受到城市空间话语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保留着一些乡土风气,在主体建构方面呈现出对城市的向往屈从与戒备警惕的双重性。从空间权力分配上,城郊人不可能真正进入城市,而城里人才是真正的主体,那种对城市的张望与期待最终落空。关键词:第三空间 城郊叙事 《阿毛姑娘》空间是社会的空间,一方面是人的社会关系促成了空间的断裂与分割,另一方面空间的对峙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8期2021-08-27

  • 文化飞地对移民文化身份建构的影响
    《砖巷》 第三空间孟加拉裔英国女作家莫妮卡·阿里(Monica Ali)的第一部小说《砖巷》(Brick Lane)自2003年在英国出版后便获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地评论家的关注,并获得了许多文学奖项。在中国,这部小说在2003年被评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砖巷》以主人公孟加拉乡村女孩纳兹奈恩随丈夫移民英国后的人生轨迹为主线,揭示了孟加拉移民在英国社会中艰难而孤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虽然聚居在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塔村,孟加拉移民仍然无法融入到主流

    文学教育 2021年6期2021-07-16

  • 空间视域下《望岩》中女性的成长
    ,构建女性的第三空间的过程。关键词:《望岩》 第三空间 爱德华·索亚 女性成长继《骨》之后,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Fae Myenne Ng,1956— )潜心创作15年于2008年发表了《望岩》(Steer Toward Rock),并因此先后获得美国艺术与文学院罗马奖、美国全国图书奖、古根海姆基金会奖等多项大奖。《望岩》讲述了“纸生子”杰克因参加“坦白计划”失去美国身份后,在乔伊斯、伊琳和维达的帮助下重新找回美国身份,继续在美国主流社会生存的故事,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基于跨文化“第三空间”的外语教学模式探索
    中构建跨文化第三空间,有助于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交融,实现跨文化人才培养,需要教师转变理念、教材内容升级并创新教学法。关键词: 跨文化第三空间   跨文化人才   跨文化外语教学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及课程思政理念的普及,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将是我国外语教育的新常态。外语教学的本质是跨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人才是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目标之一。然而“学习者不能有效地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即“中国文化失语”,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通用及非通用外语教学中,且

    文教资料 2021年3期2021-05-31

  • 《茶》中战争新娘们自我身份的失落与重构
    自省,开始在第三空间中对自我身份进行确认与重构。关键词:薇莉娜·哈苏·休斯顿;《茶》;战争新娘;第三空间中图分类号:J83 文献标识码:A薇莉娜·哈蘇·休斯顿(Velina Hasu Houston)出生于1957年5月,她是日裔美国剧作家和诗人,迄今已经有近30部作品被搬上舞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她与黄哲伦、五反田宽延续了赵健秀等第一代亚裔美国剧作家的传统,对美国亚裔戏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的戏剧探讨了一系列社会动态、文化差异和种族问题,从各个方

    艺苑 2021年1期2021-05-23

  • 第三空间”视角下主题书店的发展路径
    生。文章从“第三空间”理论出发,以北京地图主题书店为例,探讨主题书店如何从店面选址、空间氛围营造、多元业态拓展和加强文化互动等方面合力形成个性化的复合运营模式,打造大众认可的“第三空间”,以期为当今主题书店的发展拓展思路。【关  键  词】“第三空间”;主题书店;北京地图主题书店【作者单位】詹秦川,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魏可欣,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中图分类号】G23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

    出版广角 2021年7期2021-05-11

  • 网红村:真实与虚幻并存的“第三空间” ——以温岭市石塘镇小箬村为例
    真实空间的“第三空间”。1 研究视角第三空间又称异质空间,是由EDWARD W S[1]提出并运用的一个跨学科概念。如果说第一空间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空间;第二空间是人们的想象;第三空间则介于这两者之间,是现实与想象之间的一个极为开放的空间。空间成为一种差异的综合体,是一种随着语境的变化而改变着外观和意义的“复杂关联域”。网红村生发出的第三空间即网红空间即是一个游离于真实与想象之间的空间形态,兼具真实性与虚拟性的特点。2 研究对象小箬村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石塘半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0期2021-03-31

  • 基于第三空间理论的高职“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
    的现实需求。第三空间所体现出来的开放、流动与生成,为高职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图景。创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四方联动的共育共生的共享空间,可以有效提高高职教师的培养效果。为了保证共享空间的有序运转,在明确共享空间的建构理念和模型的基础上,还需要四方创建共同的价值信念,跨界融合发展,建构统一的职前教师培养标准和教学标准,缔结激励性与监督性的规章制度。[关键词]高职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第三空间[作者简介]谢丽娜(1986- ),女,重庆人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3期2021-03-25

  • 论中国高校跨文化交际“第三空间”的构建
    化交际中的“第三空间”是指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交际者通过探索和协商,摸索性地创造出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第三空间”中的文化既不是旅居者的文化,也不是东道国的文化,而是突破了非此即彼之二元对立的一种多文化杂糅共生后的创新性产品,其主要特点是矛盾性、混杂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为满足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交流的需要,高校有必要也有可能为跨文化交际“第三空间”的构建作出积极的努力。关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3-13

  • 论中国高校跨文化交际“第三空间”的构建
    2)一、 “第三空间”理论之概述学者们普遍认为,“第三空间”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Ray Oldenburg在1989年的研究中提出[1-3]。但Ray Oldenburg在其著作TheGreatGoodPlace中提出的“第三场所”(The Third Place)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是指介于家(第一空间)和工作场所(第二空间)的一个中性平等的社交空间。袁源在研究中指出“第三场所”(The Third Place)和“第三空间”(The Third S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3-06

  • 肿瘤患者的“第三空间
    门诊之外的“第三空间”,且患者可实现“走读”式诊疗。这一探索,从新意角度来看,有两点勾起了业界的好奇。何为“第三空间”,“走读”式诊疗是什么样貌?从决策背后的考量来讲,这些问题可能会出现在医院管理者的思考中。如,相比早年间就已出现的肿瘤日间化疗病房究竟做了哪些调整、完善?对肿瘤患者来说,它能带来何种全新的就医体验?在门诊和病房之外,新设日间诊疗中心这一“第三空间”基于什么样考量,避开了哪些现有问题?打造“第三空间”前期须做哪些铺垫,投入几何?带着问题,《中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22期2021-02-24

  •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第三空间”和美华文学
    处。尤其是“第三空间”理论的提出,为拥有混杂身份的美国华人以及美华文学提供了方向。一、理论阐释1.后殖民主义理论。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思潮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过吸取后现代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理论里的相关论点,后殖民主义逐渐掌握人文批判学中的基本话语权。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后殖民主义解释了一系列的理论标准和批判技巧,用以阐述之前西方强国的殖民文化,包括文学、政治、历史等,以及它们和世界的关联性;它探索了在非殖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01-15

  • 探索高职英语跨文化阅读教学中的“第三空间
    问题。一、“第三空间”理论概述传统的外语教育沿袭了第二空间中目的语和母语对立的概念,采用单向交际法,以目的语语法规则和文化准则为标准,要求外语教师“自觉排除母语文化干扰,遵循目的语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习俗”[3]。在这种标准的要求下,外语教师在课堂极大地放大了目的语的主体地位,而对于母语文化和概念一语带过、甚至避而不谈,这使得学生所学之物无法落地,无法与母语文化产生碰撞、冲击、共鸣。学生进入课堂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需要剥离自己所有的母语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2021-01-08

  • 城市书房的功能变迁和设计发展创新
    张一雅摘要:第三空间理论是当代思想界对于公共阅读空间的进一步认识,发展了公共空间理论的可达性和公共性特点,提出了具有人本精神的构建理念。本文从第三空间理论视角,分析社区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策略,以期引导一种公共阅读的新范式及为“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提供思路。关键词:公共阅读空间 第三空间 城市书房 功能变迁 全民阅读近年来,“全民阅读”概念风靡世界,公共图书馆体系作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其功能和设计理念上发生了一定转变。我国部分城市地区打破传统

    新阅读 2020年11期2020-12-28

  • 菲利普·罗斯的“恋地情结”:《再见,哥伦布》的空间叙事
    小说世界的“第三空间”中重建精神隔都的动因。中图分类号:I1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20)06-0143-06关键词:恋地情结; 《再见,哥伦布》; 第三空间; 空间叙事; 救赎Abstract: Philip Roths topophilia is expressed in his first work Goodbye, Columbus, and his hometown complex is carried on thro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0-12-18

  • 第三空间”视角下的文化传播策略
    主体间形成“第三空间”,找准跨文化身份、寻求文化接口,促使文化主体形成对待不同文化的“第三种视角”,所以,在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还需要我们从小处着手,构建共同经历、关注共同情感、聚焦共同价值观,搭设共情桥梁,通过文化产品构筑文化交流的“第三空间”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关键词:第三空间 文化传播 文化共鸣“第三空间”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Ray Oldenbury提出,在文化传播中,它指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介于多种文化之间的“中间地带”,这是一

    传媒 2020年10期2020-12-07

  •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研究 ——以南京晓庄学院机器人“第三空间”为例
    氛围。因此,第三空间的发展定位为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作为高校图书馆主要读者——大学生,他们到图书馆也并非只是借阅图书,更多的是需要一个既可以安静读书,又可以与人交流,还能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场所。在这个公共空间里,即能体现图书馆对教学和科研的支持,又能为读者提供一个便捷获取信息,宽松舒适的适合学习交流的平台。2 国内外对图书馆“第三空间”的实践2.1 概念店在图书馆中设置概念店,简单来说,就是将图书馆与商业、娱乐、休闲结合起来。目前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8期2020-12-02

  • 第三空间”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
    念。三、 “第三空间”的内涵美国Kramsch 教授于1993 年在《语境与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首次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之后该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空间指学习者通过平等互动的跨文化探索和协商,将文化间的孤立状态变为聚合状态,创造性地建构出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之间的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本国和外来文化均得到加强和深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能成功自如地交流,表现出人类互动的整体性,超越自我中心主义、刻板印象与偏见以使

    现代英语 2020年19期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