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下的户部巷历史商业街区第三空间活化设计研究

2022-05-26 05:11王翰铮安琪郑馨钰
艺术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第三空间

王翰铮 安琪 郑馨钰

摘要:历史商业街区是展现城市历史发展脉络、文化底蕴和街区原住民休闲购物的场所,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文化意义,但在我国城市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大部分城市正在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导致具有一定底蕴的历史商业街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使街区内原生的历史记忆无法延续,街区逐渐失去活力。文章从历史商业街区的第三空间入手,探究历史商业街区中第三空间现存的问题并引入场域理论对症下药,为历史商业街区的活化更新和理论探索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场域理论;第三空间;历史商业街区;活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2-0-03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基本形成,我国经济在国际社会上形成了稳固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茅,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块化的城市建设成为城市未来的发展道路之一。但这样的建设方式导致城市的地域文化、历史文脉被忽视,进而出现了城市发展同质化的问题。而在历史商业街区中,商业化形态单一和商业业态发展不均衡导致了对有限的城市资源的破坏,且无法满足居民和游客的日常需求,而增量更新的城市建设方式对历史商业街区的原生肌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街区内的城市记忆无法延续,逐渐失去活力。

在此背景下,单纯的城市更新不足以满足历史商业街区的发展需求,如何在衰退的城市中注入新鲜血液,使更新后的街区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从而达到活化街区的目的,是设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街区的营造方式作为论点,探究历史商业街区活化更新的新途径。

1 理论视角

1.1 场域理论的引介与应用

场域是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从更为客观的视角出发,场域的定义更像是社会各个区域之间客观存在的一张关系网络或一个关系结构[1],是所处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在行为习惯的基础上,依靠自身资本寻求商业价值及竞争地位的场所。

除了场域之外,场域理论中另外两个重要的概念分别为资本和惯习。其中资本又分为文化、社会和经济资本,三种不同的资本可以相互转化,经济资本可以从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中汲取养分,而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也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而惯习与场域一样不可分割,每个场域之中均存在惯习。所谓惯习,来自场域内不同行动者的行为习惯,因此不同的场域也有着不同的惯习,其场域的稳定性在于场域内行动者惯习斗争性的强弱。场域在空间中的概念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空间实体,在空间中的不同行动者具有不同的属性,通过行动产生不同的权力斗争。而场域内部相互交错的关系网络,不仅体现了空间的复杂现状,也反映出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变动关系。

在历史商业街区的场域之中,存在着不同的竞争关系,如政府部门、街区商户以及原生居民等,由于这些意识形态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主体在空间中产生不同的行为关系,最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因此,在历史商业街区中运用场域理论有助于直观分析空间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行为者的角度入手,能够为我国历史商业街区的活化更新提供理论借鉴,在挖掘街区内在功能的同时,为历史商业街区的更新研究提供创新性的实践经验。

1.2 第三空間

第三空间的概念来自列斐伏尔创立的基于实践生产的“空间本体论”,而爱德华·索亚在他的理论之上又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人的生活方式主要分布于三个不同的空间,即以居住为核心的第一空间,以工作生产为核心的第二空间以及以休闲购物为核心的第三空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同时考虑三个不同的空间。因此,第三空间的发展被视作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

在第三空间的概念中,第三空间是通过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概念延伸出的结论,其本身的构建建立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并整合人们的行为活动所形成的场所[2],通过空间的内外关系得出。在历史商业街区的第三空间中,不仅需要考虑空间的结构特征,更要研究在第三空间的角度下集多元融合空间为一体的复杂空间关系。而第三空间作为商业街区发展的主体,其本身是一个关系复杂的空间结构,单单从空间表面入手分析并不能真实反映其空间本身的问题。要从第三空间的视角入手,结合场域理论网络化的构成关系进行活化更新研究,以多元的视角作为出发点,更好地实现历史商业街区的空间转型。

2 户部巷历史商业街区第三空间的场域问题

户部巷历史商业街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下,东临解放路,西靠长江,南枕黄鹤楼,北接都府堤,其建于明代,清代因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户部巷。户部巷集美食、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历史商业街区。其街区内部特色的文化长廊、楼以及戏台等无不是老武汉的缩影,街道坊间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古迹、历史遗产。但由于保护不力和商业的过度发展,街区风貌、环境以及商业形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商民混住的状态,复杂化了街区第三空间场域的关系网络,产生了多维度的问题[3]。

2.1 空间场域:建筑肌理损坏,公共空间被占用

从空间场域的角度来看,一直以来,户部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筑肌理的更新相对迟缓,并逐步趋于商业化。目前街区问题较为严重,建筑较为破旧,稳定性能差。街道两极分化严重,虽然部分街道已经过更新,但部分街道相对破碎,损毁现象严重。存在内部电线裸露且相互交错,商业招牌乱挂且私人店铺占用街道空间的情况,公共空间缺失严重。从空间场域的绿化问题来看,街区内部绿化较少且未形成景观体系,内部现存绿化带缺乏维护和保养,植被覆盖率较低,户部巷街区内部公共空间逐步丧失。

2.2 资本场域:商业供给与需求不配适,无法吸引人群

根据国家上位规划的需求,拟在户部巷地区打造商业风情街区,但街区第三空间内部商业化单一的现象使内部街区业态分布和发展不均衡,且个别商业供给大于个别商业需求,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街区内部严重缺乏特色、功能单一,部分商铺存在停业和歇业的状况,单一的商业发展模式既耗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无法满足游客及当地居民的需求。浓郁的商业气息贯彻在街区之中,使历史文化气息逐渐消耗殆尽。

户部巷街区内部呈现出“两层皮”的结构模式,空间的利用层次较浅,只专注于商业资本的发展,文化植入程度低,缺乏文化经济的延展。因此街区需要延展性的空间资本结构,在发展商业资本的同时承载并聚集文化经济活动。原有街区的商业格局只注重土地的价值开发,忽略了以商业的发展带动文化共同进步的理想发展模式,使街区商业发展与文化经济脱节,内部空间质量下降,商业供给不适配,难以吸引人群的目光。

2.3 惯习场域:街区内部人员关系僵化,制约街区发展

从户部巷历史商业街区惯习场域的角度上看,场域内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包括街区原住民、游客、餐饮行业经营者、文化产业经营者等不同行动者。在街区内部,下商上住的商住混用街区模式使原住民和游客处于街区资本的“边缘”位置[4],资本结构以自身资本为主,街区内部资本转化能力较弱,资本再生产能力较低,相较街区内资本经营者的场域地位处于弱势状态,间接导致商户和原住民的矛盾激化,人员关系僵化。在场域结构的影响下,行动者在不同场域的策略选择制约了街区发展。由于行动者在场域位置有不同的惯习,而惯习又決定着行动者的行为习惯,从而影响了场域的发展。

3 场域理论下历史商业街区的活化设计策略

户部巷地区作为武汉老城区内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商业街区之一,由于保护力度不足,商业发展过于单一,亟须采取一种新型的保护与更新模式,与街区不同的行动者实现多种合作,使传统大拆大建、整片搬迁的刚性修建模式转变为以户部巷为中心的相互关联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商业空间的关系网络。

3.1 修复建筑空间肌理,增添公共使用功能

作为具有百年历史、包罗万象的通商口岸,户部巷街区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风貌。从活化历史商业街区的角度来看,保留原有建筑风貌,为老城创造出一个动态可发展的、有温度的场域空间十分重要。通过修复街区建筑肌理,保留建筑原有的空间形态和尺度,不仅恢复了户部巷街区的历史文化气息,并且梳理了现有场域空间的肌理,更能解决街区中建筑形态老旧、公共设施匮乏等相关问题。能在美化街区环境的同时,使第三空间中资本场域的商业适用性得以提升,充分激活场域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同时完善功能布局,增添文化体验场所、民俗活动场所等,既增添了街区人气,又带动了街区第三空间中商业资本的发展,赋予了历史商业街区新的场域精神。

3.2 完善空间业态布局,调整场域结构

针对户部巷历史商业街区的现存问题,首先应完善现有空间场域的业态布局。由于目前街区内部商业发展较为单一,可以通过增强场地功能利用弹性,调整街区第三空间的业态模式,改变以餐饮美食为主的单一业态分布,增添以武汉地区历史文化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民俗文化产业等多元业态,提高第三空间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改变商业资本的垄断局面,以经济资本带动文化发展,从而推动经济资源与社会文化资产相结合,促进经济文化资产向社会资源转化。

文化产业的植入不仅可以还原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更能加深资本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更好地激发户部巷历史商业街区的街区活力。通过调整街区内部原有场域结构,形成第三空间中业态多元共生的结构布局,将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元素融入商业街区现有场域的语境,使原本缺乏活力的街区焕然一新,使热闹的商业氛围、文化体验与自然空间的景致融合发展。

3.3 居民参与和渐进式小规模建设

从户部巷历史商业街区的更新来看,其以“新型街区”为原则,改变了以往大拆大建的增量更新模式,采用小而灵活的存量更新模式,通过存量更新的方式,对街区内部进行连续、精细、灵活、准确、渐进式的小规模更新[5]。存量更新不仅可以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街区,还可以在保留街区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实现商业街区关系网络与老城历史文脉的融合发展。在实现渐进式小规模建设的同时,采取居民参与的设计方式,无疑可增进第三空间场域网络中行动者的互动,缓解原本激烈的矛盾。这种自下而上的建设方式使场域内每一位行动者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居民参与的设计策略也能够使行动者自发参与到街区更新之中,让设计满足使用者等人的真正需求,在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建立起更为密切的场域关系,以此达到活化街区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愈发重视对历史性街区的保护与修缮。在一些历史商业街区的活化设计方面,如何激发街区活力、改善街区现状是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场域理论是一种关注社会关系网络、行为习惯以及社会结构的理论体系,从场域理论的视角入手研究历史商业街区第三空间的更新,应将经济效益、空间质量与所形成的社会效应相结合,构建新型场域秩序,在设计中按照场域网络系统规划第三空间中现有的商铺、院落、街巷,以区域共建的方式进行节点的簇式改造,并以此构建原有场域中新型的网络化触发效应,以场域网络的形式辐射片状街区,将户部巷历史商业街区建设成传统与新型业态穿插、新旧融合共生的新型街区。通过场域网络的思维方式思考街区第三空间问题,保存原有关系网络和形成多元化的街区业态模式,以达到复兴街区复兴的目的,为旧城的更新提供了场域理论下的新视角与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艳培.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研究综述[J].决策与信息,2008(6):137-138.

[2] 杨清童,谭富强.第三空间:南头古城改造中的空间转向与关系重构[J].创意设计源,2021(4):16-21.

[3] 李逸斐.文化生产场域理论与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的原真性:以苏州“平江路菜场”概念设计与“双塔市集”为例[J].艺术设计研究,2020(4):93-98.

[4] 吴婉儿.基于场域理论的苏州环秀传统街坊更新设计[D].南京:南京大学,2020.

[5] 何正强,何镜堂,陈晓虹.场域理论下的旧城商业街区设计策略:东莞石龙镇旧城更新及岭南商业街区设计[J].华中建筑,2014,32(5):110-114.

作者简介:王翰铮(1997—),男,河南郑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安琪(1970—),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郑馨钰(1998—),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第三空间
《我的孩子!我的非洲》的第三空间解读
《自由的恶作剧者》中生存策略的解读
第三空间与身份再现:《柏油孩子》中后殖民主义身份建构
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构建研究
“第三空间”图书馆的魅力
基于“第三空间”社区化的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探究第三空间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水平的关系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