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贯穿文艺理论发展史,以柏拉图、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美学,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观念,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答。柏拉图的艺术模仿论认为,艺术作为模仿的模仿,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作为模仿的艺术是低劣的技艺,而不是一桩严肃的事业。黑格尔则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同时认为艺术的作用就是再现现实和说明生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艺术与生活没有高下之分,艺术与生活本身就是两种形态的美,都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厘清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文学艺术;社会生活;柏拉图;黑格尔;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2-0-03
0 引言
自古希腊时期起,人们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思考就从未停止过。美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概念,具有思辨意义和感性意味。艺术以表达美为目的,因此,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加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随着哲学思维的发展与进步,不同学派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从唯心主义到旧唯物主义,再到辩证唯物主义……以柏拉图、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提出了关于二者关系的不同的理论。
1 唯心主义对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的解答
1.1 柏拉图:艺术模仿论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雅典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以及文学家,奠定了艺术的一个基本准则,即“艺术源于生活”。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了艺术模仿论,并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他在《理想国》中曾用镜子比喻艺术:“那并不是难事,而是一种常用的而且容易办到的制造方法,你马上就可以试一试,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你就会马上照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以及刚才我们所提到的一切东西。”[1]但同时,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又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因此,艺术作为模仿的模仿,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模仿的艺术与真实的理念相去甚远,对现实世界这种“近似真实体”的东西也无法做到真正的了解。柏拉图认为我们面对每个事物有三种技艺:应用、模仿、制造。应用者在对事物的使用中获得知识,制造者通过请教应用者来进一步制造,模仿者只是“根据无知普通群众所认为美的来模仿”。
总的来看,柏拉图的艺术模仿论认为:艺术作为模仿的模仿,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作为模仿的艺术是低劣的技艺,而不是一桩严肃的事业。
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哲学始终徘徊于希腊经验性自然哲学与理性思辨逻辑学之间。其具体表现为亚里士多德在认同艺术源于现实世界的同时批判了理念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理念作为事物的形式、实体或共相,只存在于个别具体事物之中,不存在脱离具体事物的一般理念。进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的文艺能够揭示实际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他也认为艺术所具有的模仿功能使艺术比它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真实,具有美的特征[2]。
1.2 黑格尔:艺术是理念的感性存在
黑格尔是近代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黑格尔认为美的定义是美学体系的核心问题,而艺术是理念的感性存在,也就是美的积极的承担者。艺术可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和缺陷,因此艺术高于生活。
黑格尔将人类的艺术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象征型艺术阶段、古典型艺术阶段以及浪漫型艺术阶段。在象征型艺术阶段,理念和感性、內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是消极且外在的。他们不具有融合性和统一性,因此当时的艺术呈现一种怪诞和神秘之感。在古典型艺术阶段,理念和形象有了完美的协调,真正体现了人的价值。因此,黑格尔也认为古典型艺术体现了艺术美的理想。到了浪漫型艺术阶段,理念和形式的统一性又被打破了,艺术表现“自由的具体的心灵生活”,心灵的世界占据感性世界的主导地位。同时,艺术中的感性现象变得偶然。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也是对此的总结。
总的来看,黑格尔认为艺术高于生活的主要原因就是艺术是由心灵产生,而心灵高于生活,这也体现了他的唯心主义观点。艺术具有意图性,是艺术家以美为目的创造的。
2 唯物主义对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的解答
2.1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作为艺术史上的“普罗米修斯”,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这一唯物主义观念,打破了唯心主义的垄断地位。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于沙皇统治的黑暗时期,生活的困苦使人们感到迷茫,对美的探索也陷入沉思。因此,以反抗黑暗统治为目的的美学思想由车尔尼雪夫斯基创造出来,且为唯物主义美学的历史图册翻开崭新的一页。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其对美的思考被正式表达出来。他认为美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念,而是生活中确实可以感受到的存在。美具有目的性、引导性,现实美也比艺术美更加具有魅力。这一观点为他后来提出“美是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眼中,人们从客观的现实事物中得到对美的感受与欣赏,这种感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美感。生活中的人们往往热爱自然和生活,也由此感受到美带来的快乐。美产生于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也就是来源于生活,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他的美学理念: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生活与一般的生活不同。这里的“生活”二字并不具有统一性和固定性。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审美不同,如在穷人眼中,也许实用的棉质衣服远比昂贵的丝绸制品具有美的意义。
相比“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唯心主义美学观念,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高于艺术”,且美的作用就是再现现实和说明生活[3]。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用没有印记的金条和钞票来举例论证“现实高于美”的理论。生活就像是没有标记的金条,它的价值容易被人忽略,但金条本身具有的价值不可磨灭。钞票就像艺术,被赋予了价值,可抛开被赋予的意义,只是白纸一张,钞票的存在只是为了体现金条的价值而已。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低于现实。
2.2 辩证唯物主义:艺术源于现实,却不高也不低于现实
在唯物主义哲学中,思想意识产生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因此,美作为一种精神概念,也就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基础上。但艺术与美的关系并不存在高低之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以文学、影视、戏剧等艺术形式为例,作品创作以现实为基础,反映作者的精神和品位。感人的故事也好,激动人心的故事也罢,都只是对事迹的再现,可以引起未参与者的共鸣,却无法让他们真正身临其境,可以再现参与者的经历,却怎么也与他们的真实感受有所出入。这也体现了现实生活的不可替代性和真实性。艺术再美好,也只是重现,我们无法穿越时空,也无法跨越空间的限制,艺术的美永远代替不了现实的美。同时,艺术也具有生活不可取代的意义。艺术的目的就是表现美,没有经过打磨的玉石没有温润之感,没有注入情感的艺术作品没有灵魂……艺术可以弥补现实的不足,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艺术也可以突破现实生活的局限,将现实中不可能共存的事物描绘在一起,创造出现实中不会存在的美。综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艺术和现实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没有比较的必要,也就没有高低之分。
3 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现代思考
柏拉图的模仿说认为艺术只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不具有实际意义[4]。但历史的遗迹告诉我们,有的艺术和精神是不朽的,它们跨越时间和空间,与现代的我们相遇,依然可以使我们的灵魂受到洗礼。艺术中有对现实生活有目的的升华,不仅限于模仿。艺术的二次创作可以弥补现实生活的遗憾和不足,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美的存在。
黑格尔认为艺术永远高于现实,这种说法显得有些绝对。黑格尔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源,而艺术作为心灵的表达,自然也有着高于现实的地位。他认为艺术的必要性是以现实的缺陷为基础的,艺术高于生活,也是因为心灵高于现实。这一观点在如今的我们看来仍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影子,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已经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分析。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的认识打破了唯心主义的桎梏,但仍处于旧唯物主义思想阶段。他认为作为艺术的本源,生活有着绝对崇高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但同时,他也忽略了艺术的价值和作用。这种观点的产生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相关,在黑暗的统治下,生活就是意义。
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中,艺术与生活不存在高下之分,都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们具有不同的属性,处在不同的领域。艺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创造美为目的。现实是我们不可脱离的世界,具有美的属性,但也有需要艺术来弥补的缺点。艺术具有虚构性和表达性,现实具有真实性、必然性。生活中的我们必须以现实为先,在满足现实生活的需求后,才能品味艺术,进行审美。现实和艺术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不同的需求,同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4 我國对艺术与生活关系问题的思考
在我国古代,人们往往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和审美价值,受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统治阶级往往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百姓在受到艺术熏陶与感染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地接受统治阶级传递的精神讯息。例如,儒家文学强调作品对现实人生的引导作用,以“仁”与“礼”作为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主张“仁政”;道家借文学艺术来表达对自然的崇拜之情,强调“道”是宇宙的本源,在治国理念上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规律约束着万事万物的运行,引申到治国中,便是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古人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古人在艺术创作中更加注重心与物的交融,也可以说是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同时,艺术的表达作用也被古人重视,这也体现了古人认可艺术对生活的推动作用。
1958年,艺术与生活的地位问题开始引起广泛思考。《从现实出发而又高于现实》和《既忠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两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和生活地位问题的理解。前者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进行比较,表达出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和革命理想精神的艺术就是高于生活的[5]。后者认为文学不仅要反映时代,更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起积极作用的文学作品,就高于生活。
到了1962年,作家何其芳对“艺术高于生活”这一理念提出怀疑。吕正操的《评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文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艺术和生活地位问题的思考。他认为,艺术作品应服务于社会生活,但不能高于社会生活[6]。
到了现代,作家们普遍赞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艺术和生活是互补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没有对比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大众的观念会有巨大的差异,对生活和艺术的看法也不同。科技的创造让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扰和难题,“艺术源于生活”这一普遍的观念也逐渐开始动摇。例如,机器人创作出的画作为艺术,是否来源于生活呢?动物在不经意间有了“美”的表达,这是否来源于生活呢?来源于哪一主体的生活呢?自然美是否可以称作与生活有关呢?……阿瑟·丹托提出的“新艺术再现论”认为,艺术品与物品的区别就在于“再现性”。艺术品具有一定的表达意义,但物品与其他事物不具有相关性。因此,艺术和物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阿瑟·丹托的理论表达了艺术与物品之间的区别,与传统的艺术观念相比,抛开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5 结语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艺术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从柏拉图的“艺术模仿论”否认艺术的价值,到黑格尔的艺术因心灵而高贵,艺术永远高于现实,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艺术的作用就是说明和再现现实,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的艺术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经历了唯心主义的思考,走过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反思,通过了辩证唯物主义美学的客观分析,到了现代,又有了新一轮的质疑。在笔者看来,艺术是源于生活的,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人脑的产物,就如意识和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艺术以现实为基础,又对社会生活具有推动作用。艺术也是对生活的反映,艺术家们弥补生活中的不足,让美更深刻地展现出来。艺术和生活也没有高低之分,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属性,不必比较。它们互相成就,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 凌继尧.艺术批评思想的“唐宋变革”[J].美术大观,2015(8):32-35.
[2] 张济彬.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批评观[J].大众文艺,2020(7):30-31.
[3] 龙欢欢.“美是生活”:浅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0):191-192.
[4] 钟静雯.柏拉图艺术观的辩证思考与当代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4):24-26.
[5] 方兢.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潮流三十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
[6] 尹德辉.技艺、美的技艺、艺术:从柏拉图“技艺悖论”到康德“美的技艺”[J].艺术学研究,2022(1):51-64.
作者简介:张几凡(2000—),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