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大学图书馆 曾贝
21世纪以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重塑了高校师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与习惯,造成高校图书馆相关传统资源服务建设业务萎缩、读者不断减少等问题。为此,在2009年的都灵国际图联卫星会议、2011年的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等会议上,理论界与实务界均认为图书馆应当向“第三空间”发展,需要重新评定图书馆的空间关系、价值定位,促使高校图书馆向着辅助研究、文化培育等方向发展。但是有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投入多回报少”的困局,不少图书馆进行了物理空间的改造,但依旧未能扭转困局。基于此,本文将进一步考察“第三空间”理论之于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意义,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在高校中的功能定位日益模糊。在“高校-图书馆”的关系中,我国现代大学不是历史演进而是直接建构的,其同古代书院最大的差异在于,高校空间本身不是以“教师”为核心的建构,而是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如此一来,建基于此的图书馆之核心功能即为支撑大学知识传授得以开展的知识存储空间、收集空间与阅览空间,此空间特性不为其他高校部门所有,是专门的“信息获取与交流空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师生能够通过电脑在学校中的其他空间获得所想要的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所基于的物理空间不再是读者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随着数字化建设愈发深刻,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依赖就在于其电子资源库的建设,并且与图书馆之间的关联多体现在咨询电子资源库使用故障、资源库不足以满足学习需要等问题上。这样一来,就造成图书馆与宿舍、餐厅等空间存在功能上的混同,以至于在当前观念中图书馆的功能仅为存放纸质的图书。
(二)与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被动。在“图书馆-师生”维度中,多数高校图书馆只针对校内师生开放,在空间中所涉及的就是馆员与师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但长期以来,馆员与师生之间的关系都是被动回应型,师生根据自身阅读需要向馆员提出需求,馆员根据图书馆情况给予答复,而师生之间在图书馆空间中即便相聚,也往往只是简单的交流。调查发现,当前学生群体对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定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其中一部分依旧如往常,即将图书馆视为纯粹的知识阅览空间,但是另一部分认为,图书馆最大的好处在于其能够同时遇见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知识储备的师生,如果图书馆能够减少物理阻隔,那么师生可以通过直接交流来更进一步地丰富知识获取类型。同时,在以往的惯性思维中,馆员、教师与学生中前两者之于后者往往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地位,即在多数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的借阅规则已经不再满足于当前学生的需要,却未能适时予以变化,容易对读者造成隐形的拒绝。
(三)职能部门有内卷化倾向。高校图书馆为师生提供科学研究所需资料的前提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数据筛选、资源采集与加工,同时能够根据馆藏进一步整合和开拓出新学科方向所需要的文献材料。这导致在图书馆内部有着图书管理、读者服务与参考咨询的细分。然而在当前阶段,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联动关系,相反参考咨询被简化成为“创收”部门,而读者服务被简化成为管理图书部门,前者没有及时提供前沿信息来帮助后者完善自身空间设置,而后者也没有根据前端所接受到的师生需求变化来督促自身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与馆藏资源的系统处理。二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书馆的“内卷化”,各部门不断拓展自身职能,以自我为中心,提高自身能力,但图书馆本身的“教育与信息交流”能力提升却停滞了。
所谓“第三空间”是由爱德华·索佳在“空间辩证法”中的部分,而后被美国社会学家奥登伯格拓展为处于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之外的“能够给人以安全环境……自由、宽松、便利的空间”。它不是一种对物理空间静态的描述,而是指不同主体在这一空间中互动关系的性质。“第三空间”在价值上要求具体空间不应当是冷冰冰、拘束、强制化的空间,同时各个主体在这一空间中的互动关系是开放的、中立的。
(一)“第三空间”丰富了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第三空间”所要改变的是图书馆作为纸质图书存储空间的定位,使其能够在既有基础之上发展出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师生文化交流等多重功能的空间,这也能够使其区别于宿舍等生活空间,进而在高校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第三空间”理论指出,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师生对图书馆所拥有的知识供给功能有着更高要求,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信息收集、流转的功能,同时有效建立起馆际互动渠道来弥补因为物理空间限制而造成的图书馆纸质馆藏“大而无当”,同时,“以资源为核心”的图书馆建设依旧没有改变。
(二)“第三空间”要求高校图书馆确立“以读者为中心”。在图书馆与师生的关系上,“第三空间”所要改变的重点就是要提高图书馆对于师生的回应能力,要从被动转为主动,从依规则执行变为在倾听需求后予以改进,不断丰富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区分,即要在借阅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能够容纳更多、包容更多、交流更多的物理空间供师生进一步互动,而图书馆需要为之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
(三)“第三空间”要求内部职能部门加强合作共建。“第三空间”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必须在“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这二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的内部关系,只有保证图书馆及时跟上时代变革,优化资源数据,才能够支撑起它在师生中作为“信息空间”这一基本的定位。
整体而言,“第三空间”所针对的恰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阶段中所面临的痛点、难点,其有助于拓展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交流、校园文化培育等新功能,进而减少由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师生能够重新活动于高校图书馆中。但是这种变革的发生,不是简单地建立在图书馆新设置了多少个足以支持休闲、交流的物理空间上,而是高校图书馆要不断以此为基础来优化“高校-图书馆-师生”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2015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更加强调图书馆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第三空间”的内容相重合。但是,当前学界在分析、应用“第三空间”理论时,往往将其简化为一套固定的标准,并在建构过程中僵化为了图书馆应当不断在物理空间维度上扩大其“活动”的属性。例如强调要进行园林式的图书馆建设,以高大宽敞作为衡量标准,不断在内部增加师生活动空间、休闲空间等物理空间,建设楼阁、创意绿植等,忽略了原本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属性。事实上,“第三空间”的建设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在物理意义上增加拓展空间类型、边界,而是要根据高校图书馆所处的空间关系来实现有针对性的塑造,使其在动态的层面上表现出“第三空间”的特点,进而成为高校文化建设、师生知识交流的重要依托。换言之,所谓“第三空间”应当基于“高校-图书馆-师生”这三元关系来进行,否则就会出现即便图书馆在馆内建设了“水吧”“讨论区”“电子阅览区”等颇具个性化的空间,但师生依旧将之作为“自习室”的“尴尬局面”,图书馆的空间性质依旧没能得到提升。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进一步强化高校对图书馆建设的指导。基于当前国内各高校资源、能力、定位不一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在第八条中柔性设置了“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关系,指出有条件、有需要的高校可以通过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形式来进行工作。这之中所反映的其实是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不能简单地进行孤立设置,而必须紧跟高校中心工作,进而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图书馆资源来反哺高校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例如要及时根据特定节点、重大事件宣传的需要进行专题化的教育宣讲、学校文化展示与知识培训等活动。而对于尚不处于此类范围的高校图书馆而言,也应当通过如请示报告制度等其他形式来强化图书馆与高校之间的关联,保证图书馆与高校之间的关系能够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增强馆际间的交流合作。在知识爆炸时代,依赖图书馆物理空间能力与有限的建设经费显然不足以满足读者的阅览需求。但是在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形成的有效联动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图书馆资源建设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并激励各图书馆形成更具自身特色的资源体系。通过率先成立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商采用联合采购或是支付使用费的形式进行资源共建,同时打通馆际之间的数据壁垒,形成可操作的一体检索平台,并积极推动纸质馆藏电子化活动,便于馆际互动。积极拓展对外合作,通过共建CADAL项目,拓展远程教学与科研之边界,竭力消融因为单个学校的资源贫困而造成的学校之间知识获取能力的壁垒。
(三)进一步优化“图书馆-师生”的互动方式。“图书馆-师生”之间的尺度关系不是单纯的主导与被主导、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辩证共生的空间互动。图书馆不但要学会“像个读者一样”去谋划具体活动,而且要学会“倾听”,丰富二者之间的互通渠道,并通过图书馆读者委员会等组织建设打破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全面提高服务精准性。同时,应当主动抓牢特定时间点提供的资源服务,例如在抗疫期间的大众化科普与专业化研究分析报告提供、2021党史学习年的主题推送等等。将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等部分“端口”进一步前移,围绕“学科+前沿”主动供给基础知识、进阶知识,围绕资源服务、情报服务、出版服务、智库服务等方面不断做精做强,形成体系化、系统化的图书馆资源体系。而在物理空间建设方面,虽然不应当过度强调对原本物理形式的改造,但也应当尽可能地消除原本馆藏所带来的阻隔效应,可以探索通过建设“Living Library(真人图书馆)”的形式来降低物理空间的影响,在一对一的定制化知识传播交流过程中提升师生对图书馆知识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进行“吧式”图书馆的改造,对物理空间进行细致改进,使其具有更易接近的特点,但这种特色空间的建设尤其需要注意日常的维护,不得“一建了之”。
(四)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内部的职能设定。积极回应web2.0、RFID等新技术对原有图书馆职能的冲击,以功能为导向有效整合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实现从以“纸质馆藏”为本位转变为以“信息流”“信息服务”为本位的机构设置与业务流转。建立有效的图书馆内部管理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动,完善图书馆“前端”与“后端”之间的关系。通过定期发布各学科信息前沿汇编、建立部门联系沟通机制等形式,打破内部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强情报分析、素养培训、读者服务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图书馆内部的人事往来、生活交流等业务上的转变。同时,要进一步促进传统馆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在掌握图书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水平,掌握数字资源管理的能力,全面强化图书馆回应外部空间需求的整体能力,共同打造符合时代特点、迎合高校与师生需要的具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