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人

  •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三重维度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
    中首先提出“现实的人”概念,正是建立在对“人”的现实性、本质性和发展性正确把握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构建起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科学认知,在理论效应上推动并实现了对资本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难看出,贯穿于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诉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正是把“现实的人”及其活动视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不仅开展出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批判,而且揭示出形而上学与资本合谋的现实关系。基于历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12-28

  • 现实的人”视域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再思考
    一,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出发点,在人学思想上也实现了变革,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更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的发展和解放至关重要,当下中国的发展也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现实需要为原则,集中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当中,“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在新时代的对象化。一、“现实的人”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抽象的人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现实的人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2023-11-22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治教育要从“现实的人”中把握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价值评价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使命。 关键词:实践; 现实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曾被恩格斯高度评价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就在于发现了实践的存在,他对检验真理的标准、教育、人及社会生活的本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辩证性的回答,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3年9期2023-11-12

  •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批判
    克思首先从“现实的人”出发,重新界定了所有制关系的概念,继而通过对现行阶级统治内部复杂结构的揭批,把握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最后,明确指出在充斥着不可调节性矛盾的现代私有制社会中,完全存在着通往共产主义的客观可能性。重新把握马克思在《形态》中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批判,对于深刻剖析资本主义世界现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关键词:私有制;现实的人;分工;批判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8期2023-09-11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数据人”的生成 、历史本质与扬弃
    关系之下的“现实的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要求对人进行抽象,使人成为资本增殖的要素,其先后经历了工业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的历史嬗变。“数据人”是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下生成的,“现实的人”沦为去情境化、符号化、数字化的人,受到数字资本与数字技术的操纵和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力图超越“数据人”背后的技术合理性逻辑及其深层次的资本逻辑,逐步构建出全面发展的人的逻辑,强调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丰富人的生命向度。关键词:历

    理论导刊 2023年8期2023-08-18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径探析——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分析
    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分析郑根成范莉培(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1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从这一视阈出发,大学生具备了一些特质:利益性、社会性、特殊性和实践性。现实的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关联体现在:现实的人的利益诉求是源动力、社会性是前提、特殊性是依据以及实践活动是外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要素提示,基于“现实的人”理论,从教育目的、主体、内容、方法和情境五个有效要素层面,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2期2023-08-07

  •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人”的道德伦理意蕴
    丰富的关于“现实的人”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相关伦理观中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作为阐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著作,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去探求其所蕴含的伦理思想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内容一个不容忽视的角度,将为更好地剖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现实的人”给予丰富材料。关键词:道德;唯物史观;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2-0038-04一、“现实的人”作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4期2023-06-28

  • 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
    ;形成过程;现实的人中图分类号:A81;D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6-0026-04一般来说,学界大部分人认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借助了费尔巴哈的主客体颠倒的方法批判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的,但是不能对马克思这一时期的思想作出如此简单的理解。而是应当深入到文本中,从马克思的批判视角以及最终的理论体系作出阐释。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黑格尔因素(一)对市民社会内涵的区分综观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进程,市民社会理论在不同的时代

    西部学刊 2023年6期2023-06-15

  • 孕育、形成与深化:论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生成逻辑
    要:马克思“现实的人”是构筑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亦是这一理论的主体概念。综合,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生成历史可以划分为从博士论文到《神圣家族》的孕育时期、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哲学的贫困》的形成时期、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的深化发展时期共三个阶段。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生成逻辑,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内涵,还有利于我们领会唯物史观的精髓要义,从而能够在新时代的社会实践大潮中用好这一理论武器。关键词:现实的人 抽象的人 唯物史观

    文教资料 2023年1期2023-06-11

  • 马克思“现实的人” 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解读离不开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研究。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定为抽象直观的“类”本质,将人理解为孤立的、脱离社会的人,同时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宗教感情。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过程中将“现实的人”理解为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中的实践的个人,从而以“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进而提出“现实的人”的解放应该是实践的、历史的、现实的解放。【关键词】现实的人;实践;人的解放【中图分类号】A811           

    今古文创 2023年6期2023-05-30

  • 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现实的人”的内涵
    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人”就已经握有打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宝库的关键“钥匙”。想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理解马克思所发动的哲学革命,那么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对“现实的人”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来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入马克思主义的宏伟殿堂。一、旧哲学视角下“抽象的人”(一)“道德的人”对人最早的解释大多是从道德评价开始的,这源自人类对世界原初的认知。寻找世界本源是哲学的重要命题,正如泰勒斯说出那句“水是世界的本源,而被称为第一个哲学家。”而在大多数最初的哲学家眼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2-24

  • 马克思“现实的人”视域下正义主体规定性及其当代价值
    缺乏聚焦从“现实的人”这一特定视域,探讨正义主体的规定及其当代价值。面对时代的拷问,正义不是在任何思辨性的逻辑演绎下,依靠对抽象性的正义主体作出评价来实现的。相反,正义是基于“现实的人”的丰富属性及其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来体现的。从“现实的人”的视域出发看正义主体的规定性,一方面是对马克思正义思想逻辑起点理论基础的夯实,另一方面可以基于价值评判主体的特质,进一步探索其当代价值,进而实现增进人民福祉的公平正义。一、马克思对正义主体的批判性认识“现实的人”是马克思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4期2023-01-11

  • 从“现实的人”到“人的现实”:主体向度对历史之谜的再解答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既不在于探讨人性,也不在于实现人和宇宙的最高同一,而是将“现实的人”视为研究现实社会及其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人的现实性表现为生产活动和社会联系的现实性,与“人”有关的一切问题只能到人所处的特定社会——人的现实生产活动中才能找到答案,这不仅是对以往历史观的超越,同样也为认识人的本质、回答历史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方向。一、超越:对“抽象的人”的解构历史唯物主义从其直接意义出发,是对费尔巴哈“半截唯物主义”的彻底清算,但从更深层的价值来看,历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2-29

  •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思想及当代启示 ——兼论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马克思就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逐渐展现出作为方法论的唯物史观。马克思时而用“现实的人”,时而用“现实的个人”,有时这两者还会出现在同一个文本之中。“现实的人”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含义,“现实的个人”则具有个体性的含义。马克思经常将其混用,就表明“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个人”是对彼此的补充与说明。“现实的人”是由“现实的个人”所构成的人类群体,表征着“现实的个人”并不是某种离群索居的原子式的个人,而是处于现实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12-28

  • 出场、批判与超越:马克思“现实的人”内涵之逻辑演变
    科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5页。,“现实的人”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那么,什么是“现实的人”?它是如何生成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作为理论基石的“现实的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们对应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三个时期,即法哲学批判时期、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时期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在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现实的人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1-24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信仰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
    哲学批判; 现实的人中图分类号: A12; D64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2.05.00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他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他还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2]由此可见,一方面,我们党的建设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不断巩固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1-22

  • 出场、批判与超越:马克思“现实的人”内涵之逻辑演变
    理论基石,“现实的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对应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法哲学批判时期、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时期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在不同时期“现实的人”具有不同的实际内涵,“现实的人”经历了从出场的原初意象到批判的自我建构再到超越的具体再现这么一个颤变历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概念内涵呈现着由感性具体到具体抽象再到抽象具体的辩证发展路径。“现实的人”实现了马克思对以往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并以此建立了自己的人学理论基础。“现实的人”呈现出具有总体性的历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6-23

  • 试论分工对人的现实性的否定及批判
    摘要:“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研究的起点。德国哲学家由于没有将理论立足于历史现实条件,所以其“人”学的定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归因于资本主义社会下“旧式分工”所带来的人的“异化”以及“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分离下人受“日常意识”的影响而导致思维的局限,这两种情况导致人的现实性遭到否定。要消灭这种“旧式分工”对人现实性的否定,就要消灭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辩证地看待“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关系,重新定义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劳

    西部学刊 2022年9期2022-06-11

  • 新时代下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
    :人的本质;现实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7-0031-03人的本质问题是复杂的哲学问题,在哲学史上,备受哲学家们关注。哲学家们在探究此问题的过程中,抒发了各自的看法,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系统地、全面地回答了“人的本质”的问题,聚焦于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现实需要,在劳动实践中剖析人的本质,注重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等重要论述

    学理论·下 2022年7期2022-05-30

  •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阐述了物质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决定作用,分析旧的分工和私有制这种“异化的力量”对人的束缚与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明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里,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彻底解放。关键词:现实的人;分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有关唯物史观论述的经典文本,蕴含着“天才的萌芽”,虽没有明确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主要论述点,但是,却从现实途经以及阻碍因素论述了“人的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7期2022-05-30

  • 试述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哲学
    主义;道德;现实的人【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7-0062-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7.019一、 引言在西方伦理学创建和发展的思想历史上,大多数伦理学者都是从人的善恶、道德品行以及行为规范等角度进行考量阐述了自身对“道德”的思考,建立了自己的伦理制度和体系,而马克思恩格斯则从整个全新的视角来考虑对

    今古文创 2022年17期2022-05-20

  •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关系”维度研究* ——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探索方向
    一、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科学内涵马克思赋予“现实的人”科学的内涵,他明确指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的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71-72。由此可见,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是实实在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马克思“现实的人”是对从事各种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高度抽象概括,其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马克思“现实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2-10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人”的本质的三重维度审视
    性问题,并为现实的人的事业而不懈奋斗。在马克思看来,现实性是人的首要前提,失去了现实性,“现实的人”就必然会沦为抽象的人。事实上,“现实的人”这一概念并非马克思首创,而是费尔巴哈针对“抽象的人”提出的一个与之对应的哲学范畴。费尔巴哈提出了这一概念,却“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1]530。就是说,费尔巴哈强调的“人”只是一种感性的对象性的自然存在,所展现的只是对人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4期2021-12-29

  • 技术与“现实的人”的自我实现探赜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
    。可以说,“现实的人”的问题尤其是自我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实的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就是对外在异己力量的彻底否定和抛弃的过程,就是作为能动性主体的人以人的需要为前提、以人的实践为方式和以人的社会关系为条件进而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动态统一中不断超越自然性而获得社会性的过程,也就是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过程。因此,人何以为人且人与其他一切事物的区别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逻辑起点,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事实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2-04

  • 浅谈新自由主义价值观
    主义价值观;现实的人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伴随着“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灭亡”等声音迅速发展起来的,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纵观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整个形成发展史,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不应该是责任型的,而应该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的自由性,减少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在财产分配制度上,新自由主义者推崇私有化,贬低公有制;在社会价值取向上,新自由主义否定集体主义,追求个人主义。不难发现,该思潮的整个价值取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1年12期2021-12-03

  • 浅谈新自由主义价值观
    主义价值观;现实的人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伴随着“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灭亡”等声音迅速发展起来的,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纵观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整个形成发展史,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不应该是责任型的,而应该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的自由性,减少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在财产分配制度上,新自由主义者推崇私有化,贬低公有制;在社会价值取向上,新自由主义否定集体主义,追求个人主义。不难发现,该思潮的整个价值取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1年12期2021-12-03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现实的人”发展成才的理论逻辑探析
    来的必定是“现实的人”的发展成才过程,失去了人的发展成才过程,其整个人口质量的提高或人才质量的提升就势必会呈现出一种不显著的、变化甚微的,甚至是平庸的发展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的发展成才不仅难以得到保障,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难以有效满足。“现实的人”的发展成才过程从主体自身的角度来看就体现为从“人”到“才”的转变过程,即在追求人的本质的全面获得和占有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获得和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外化实则上就是人对自身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26

  •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出发点的探讨
    述。其中,“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鲍威尔、施蒂纳以及费尔巴哈等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所坚持的“抽象的人”进行批驳,最终对“现实的人”做出了系统科学的阐述。“现实的人”对于我们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关键词:唯物史观;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引言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点的确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2021-11-25

  • 马克思“现实的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角度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为其构建提供思想力量和实践启示,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作为人类历史新方位的共同体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深入反思和揭示人在世俗领域的“非真实性”与共同体中的“非现实性”。通过人与人互为目的与手段的社会共同体、协作型经济共同体、多元文化共存的文明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共同体的构建,创造和累积现实的人的解放的真实条件,为开辟通达真正共同体的现实道路贡献中国智慧和中

    重庆社会科学 2021年9期2021-10-17

  • 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等。关键词:现实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实现路径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40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人为考察对象,从“现实的人”这一概念出发,理清了现实与意识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探究分析人的本质时,不是从抽象的人的概念出发,而是以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关系为起点,立足于现实世界,更深入地考察论述“人”的本质。正是基于现实的个人的规定性,才使得“现实的人”这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0期2021-09-13

  • 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的人学阐释
    主义通过以“现实的人”的生活样态为关切点,在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这一问题域中,从人的需要异化的扬弃中提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解答。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的人学释读,清晰揭示了资本逻辑与其历史中人的位置,能激发出人“改变世界”的实践自觉,能有力地回应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关键词:人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现实的人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1)04-064-006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以《共产党宣言

    宁夏党校学报 2021年4期2021-08-23

  •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
    校教育教学;现实的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主体;生命共同体一、我国高等教育的逻辑基点:“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思想是在马克思面临欧洲最黑暗的国家——德国的历史背景下、且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之上提出并形成的。当时的德国正面临着在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如何解放自身并成为“人”的问题,青年的马克思试图通过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找寻能够指导革命实践的理论武器,却均未获得满意的答案。同时,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使得物质生

    高教探索 2021年5期2021-06-28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的乡村教育扶贫路径选择
    失。关键词:现实的人,自由全面发展,乡村教育扶贫一、引言教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实践。乡村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我国已基本解决了失学的问题。但在怎么发挥好乡村教育扶贫的作用、激发教育扶贫对象的内生力和自主性、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等方面,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难题。因此依托马克思主义人学,建立起农村地区综合教育扶贫路径,坚持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利于促进乡村教育扶贫对象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乡村教育扶贫对象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二、马克思主义人

    公关世界 2021年5期2021-05-25

  •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个人自由思想的批判和超越
    ;个人自由;现实的人;劳动自由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6-0034-03一、资本主义个人自由的产生及其缺陷欧洲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基督教会是国家的实际掌控者,有着严苛的等级,上帝就是绝对权威,教会拥有《圣经》的解释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和银行家更相信个人力量和价值,他们迫切需要自己的政治哲学,为个人自由进行有力辩护。洛克首先提出了自由主义的几大原则,如自由权利,财产权、

    西部学刊 2021年6期2021-04-26

  • 论“现实的人”思想意蕴
    形态》中,“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极为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同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人,更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类”,它与过去一切“片面的人”思想划清界限,实现了对以往人学理论的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必要前提和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对唯物史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现实的人”和他们的物质条件是科学历史观的前提,要从社会生产活动中去考察人,而处在社会生产实践的人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4期2021-03-31

  • 劳动教育作用一体化的逻辑呈现 ——以“现实的人”为切入点
    过程必然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过程,“现实的人”是劳动教育的根本。本文以“现实的人”为切入点,探寻劳动教育运动的内生逻辑,形成劳动教育作用一体化的逻辑呈现,为当前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一、以“现实的人”为切入点“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525,“现实的人”是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并发挥其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实的人”及其社会活动为劳动教育作用提供基础、目的、动力支撑,其活动规律与劳动教育作用展开紧密相关。(一)“现实的人”是劳动教育作用的基

    社科纵横 2021年5期2021-01-29

  • 现实的人”: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
    社会分工”“现实的人”这几类。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个人发展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1]、“‘现实的人’的需要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2]、“现实的人的感性物质劳动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3]等。诚然,“个人发展”“‘现实的人’的需要”“物质生产资料”等这些观点所指出的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各有侧重,但又各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现实的人”则是一个更为丰富和深刻的范畴,更能揭示和体现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正如恩格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9期2021-01-07

  • 马克思教育思想及其重要启示
    〔摘要〕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通过对传统抽象人学的批判,与“抽象的人”的教育理念划清了界限。马克思教育思想立足“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旨在通过无产阶级教育活动将“人”从资产阶级统治的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真正的人。马克思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新时代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价值取向,坚持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关键词〕 “现实的人”;马克思;教育思想;启示〔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5期2020-12-14

  • 论共产主义在“现实的人”视域中的逻辑生成
    王红丽摘要:现实的人在马克思那里,是通过感性活动即实践方式存在的。人以劳动实践为中介作用于自然,在获取维持自己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能够自由地创造自己的现实生活,是人的本真状态。在资本统治下,人自由自主的劳动变成资本增殖的工具。作为主体的人受到资本的奴役和剥削,人的自由名存实亡。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解放,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看到人受剥削和奴役的现实困境,把共产主义的实现看作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彻底解决。关键词:现实的人

    现代交际 2020年18期2020-11-09

  • 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公正观
    主义;公正;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觀的形成,同时这也标志着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的重要转变。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使公正不再是抽象的纯概念,而是有了它坚实的现实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初步揭示了私有制下社会的不公正以及它产生的缘由,并把现实的人作为基点,将历史观和公正观有机地结合起来。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社会公正观形成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阐述了社会公正思想。

    学理论·下 2020年2期2020-07-20

  •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
    祥摘 要:“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根基,包含着“实践的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这三重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在遵循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与思考中形成与完善的。这一思想继承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观点和立场,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与实践方略,在理论上是对“现实的人”三重内涵的继承与发

    重庆社会科学 2020年5期2020-06-04

  • 对“现实的人”的认识
    一时期他在“现实的人”的认识问题上所做的研究就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雏形,并且开始为后来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奠定基础。关键词:人学思想 人的本质 现实的人 实践 社会历史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8-0217-03不论是在《莱茵报》被查封后,也就是在青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从当今的时代环境出发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一个基于整体的感悟,都不能忽视人道主义精神在其中的

    现代交际 2020年8期2020-05-27

  • 关于社会主义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的几点讨论
    在机械认识“现实的人”,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界定坠入人道主义和空想主义;片面理解人类解放学说,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设想思想教义化、形式化、模板化。我们应深刻反思人道主义把社会主义引入全面垮塌的历史悲剧,对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发展学说要加强研究和科学认识,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本质;人道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0)03-0074-05近期,读到

    党政研究 2020年3期2020-05-25

  • 浅谈唯物史观
    向的认识,对现实的人地位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对人类社会交往中的普遍交往的理解,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之源。坚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助于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内涵。关键词:唯物史观 现实的人 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会交往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217-02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大讲话中曾多次提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支持和响应。而

    现代交际 2020年6期2020-04-27

  • 从“现实的人”探析人工智能心智问题
    义哲学关于“现实的人”以及科技与社会历史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出发重新审视人工智能心智问题,会给人工智能心智的相关研究开启新的思路。一、争端分歧:关于机器心智问题的两种基本观点及其偏颇世界顶级物理学家迈克尔·泰格马克(Max Tegmark)教授在他的新书《生命3.0》中将机器心智问题的研究者分为了两个派别:数字乌托邦主义者和技术怀疑主义者[1]39-41。以下将阐述这两个派别的代表思想,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各自存在的问题。(一)数字乌托邦主义者:机器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3-16

  • 从马克思“现实的人”视角解读美好生活的真谛
    义理论立足“现实的人”,具体分析美好生活理念在现实世界中何以可能,使深陷现代化多重矛盾的人更能精准挖掘美好生活的真谛并付诸努力使之成为现实。一、何为美好生活——理性信念与实践方式的辩证统一美好生活是古往今来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它既是人自我意识的主观体验,又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所形成各自的客观评判标准;既是人们满足于生活需求后所获得的幸福感,又是人们达到目标后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的理想信念。“人类的全部活动——科学探索,技术发明,艺术创造,理论研究,工艺改造,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3期2020-03-13

  • 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深化社会主义认识的讨论
    读到同仁以“现实的人”作为社会主义出发点以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文论。笔者年迈,无力进行这样宏大的研究,但十分关注和热心支持这样的探索。本文依据唯物史观、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学说等方面,提出几点粗陋的看法,以供交流讨论。一、正确认识“现实的人”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评估和思考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退得失,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理论与评论 2020年3期2020-03-03

  • 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的逻辑 ——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的主体性原则之比较
    经验主体的“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深化其主体性原则的比较研究。一、对抽象主体的超越:存在论上“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的主体性无论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还是怀特海新宇宙论,都改造了传统实体形而上学的主体和主体性原则,通过对孤立、抽象和实体化主体的哲学批判,在存在论上,主体不再是没有世界和肉身的“心灵”“自我”“自我意识”,而是拥有现实世界和经验生活并处于过程中有待生成的“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进而他们在各自的解释原则下,建构了基于实践或历史唯物主义和有

    理论探讨 2020年5期2020-03-02

  •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意蕴
    词:新时代;现实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1-0038-02《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所写的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们彻底清算了以前的哲学思想,从“现实的人”出发,探究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和实现条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确立。一、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核心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

    学理论·下 2020年1期2020-02-14

  • 现实的人”之确证与“第三位格”
    存主体——“现实的人”——作为他应是的主体展开自身时,才是一个真正的主体,取得真正的现实性。现实中的人是“现实的人”的一个位格状态,而无产阶级则是“现实的人”的全位格,是无产者的本己的生存,是无产者的“第三位格”。“第三位格”是“去成为”而不是“被规定”,“去成为”是与永恒的绝对者的共在,与永恒的绝对者的共在开启了无产阶级事业的神圣维度。“去成为”是一种自我解放,而“被规定”则是被奴役。马克思哲学的使命就是拯救被理性主义扼杀的抽象主体,确立“现实的人”在社

    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12期2020-02-12

  •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探微
    产实践中的“现实的人”为研究主体,并针对人的异化与成因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系列探讨。关键词:现实的人;人的异化;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中以“现实的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异化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关系制约了人的发展等方面来论证人的本质和发展问题。通过研读《形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一、“现实的人”的内涵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2期2020-02-03

  • “以人民为中心”对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思想是关于人的认识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思想主要是以“现实的人”、“自由的人”、“人的实践”三个方面为靶向,深入揭示人的本质内涵,得出关于人的认识的科学结论。“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立场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从作为“现实的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人民群众、作为“现实的人”价值追求的“人民共享”和作为“现实的人”实现途径的“人民奋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5期2020-01-07

  • 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解读
    】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入分析了人的发展问题。在马克思的视域内,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实践性以及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解读人的发展问题要由“现实的人”着手。本文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着眼点,解读实践维度与社会维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关键词】现实的人;实践性的人;社会性的人【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10-0058-04当前学术界存在着唯物史观的出

    世纪桥 2019年10期2019-12-13

  • 解读“现实的人
    下面我们就”现实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的阐述做一个简单的解读。我的解读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第一是对于现实的人进行特征剖析,第二是阐述其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阐述”现实的人”对于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现实的个人;社会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个人的观点最初是由费尔巴哈提出,马克思是将费尔巴哈所提出的现实的个人做出了新的阐释,赋予其新的科学的历史内涵。人分为人类、群体、个人三大类,其中马克思所解释的“现实的个人”指的是其中的个人。这里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9期2019-11-29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致思理路与传统哲学的不同及产生的社会意义
    义。关键词:现实的人;人学致思理路;真正共同体[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1第一章  人是什么第一节  传统哲学中的人学思想一、古希腊哲学中的人学思想“人”作为古希腊文明的研究立足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寻找我自己:对于人本身而言,探索其自身是最基础的问题,赫拉克利特曾说“我找寻过我自己”,意味着这是人们开始对自身有意识的一种萌芽,也是由于最初人们从自然本体角度,试图通过对自身的发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2019-11-14

  • 习近平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人学维度探析
    和发展,以“现实的人”为理论出发点,积极寻求人的合理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实的人”;以人为本;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学理论来源1.古代民本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基沃土民本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产生的重要根基和沃土。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人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常常凸显,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传统民本思想的终极关怀,这也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长期居于主导地位[1]。在

    求知导刊 2019年22期2019-11-14

  • 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对世界发展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语库。基于“现实的人”的逻辑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追求的是发展内涵的全面性、发展动力的系统性、发展结构的协调性、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姿态的包容性和发展价值的人民性。它既是对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的积极对症,是我国关于发展的最新话语,同时也是对资本逻辑主宰下的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发展内涵单一、发展方式失调、发展评价单面、发展结果异化等发展失灵现象的克服,是全球发展理念与话语的深化与升华。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全球治理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2019-10-30

  •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审视
    辑主题中,“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对宗教和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主线,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中介。关键词:马克思;人的解放;现实的人;宗教批判;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 2019)01-0014-09从《莱茵报》到《德法年鉴》这一时期,为了解决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关系的困惑,马克思拒绝了为《普鲁士国家报》撰稿的邀请,在名为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年1期2019-09-10

  •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性地确立了“现实的人”这一理论。“现实的人”是自然的、肉体的人、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能动地表现生活的人,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现实的人”的思想的建立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马克思 现实的人 当代意义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226-02一、“现实的人”的形成过程马

    现代交际 2019年11期2019-08-11

  • 从超人到现实的人
    “超人”和“现实的人”,由此作为其道德观的阐述主体。关键词:超人 现实的人 道德观 实践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236-02一、超人与现实的人的特征(一)何谓“超人”19世纪的西方正处于传统文明与价值体系搖摇欲坠的状态,科技的进步使得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但人的生命力却被压抑,人们处于一种麻木、无目标的虚无状态,基督教所宣传的“真实世界”“上帝”等理念也显露出虚假性。在这个大背景下,人该何去何

    现代交际 2019年11期201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