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致思理路与传统哲学的不同及产生的社会意义

2019-11-14 11:05陈睿琦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
关键词:现实的人

陈睿琦

摘  要:自古以来,人对于人自身的反躬自问,始终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传统哲学,在本体论范畴内无法产生实际的效用,而马克思提出的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循着从人间到天国的致思理路展开,使人们意识到可以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恰恰与传统哲学从天国降落到人间的致思轨迹完全相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传统哲学热衷于从理论上揭示人的本质,并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而对于新唯物主义,现实的个人才是哲学变革的基础。马克思阐释的“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真正共同体”的思想,不仅凝练了历史发展的精髓,更是为人类前进道路指引了方向,对社会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现实的人;人学致思理路;真正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1

第一章  人是什么

第一节  传统哲学中的人学思想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人学思想

“人”作为古希腊文明的研究立足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寻找我自己:对于人本身而言,探索其自身是最基础的问题,赫拉克利特曾说“我找寻过我自己”,意味着这是人们开始对自身有意识的一种萌芽,也是由于最初人们从自然本体角度,试图通过对自身的发问来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2)认识你自己:普罗泰戈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认识你自己,明确将人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这也是人学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对于人本身而言,人只有清楚的认识自身,才能明确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

(3)当自己的主人:柏拉图从先验角度探讨人的学说,从经验到先验,从经验到超验,很可能包含一种创新,有一种事先的预设在里面,对于自身的自问,当自己的主人,也为后世继续探寻人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古代儒家的人学思想

人的本质问题就是儒家学说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人与天内化于心,合二为一,由此揭开人的本质,构建古代传统儒家人学思想。哲学面对的是关系问题,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人类社会实践中,而实践关系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基础上的,包括实在和实用。由此,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本质问题也就逐渐成为社会建构的行为准则规范。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人的本性即人的道德要恪守践行,克己复礼,这正是古代儒家人学思想中的一种价值完善方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

在理论范畴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角度发生了转变,从而得出了感性世界的属人性质,在对其进行阐释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人的感性客体进行分析时,确立了人在理论中的主体位置,认为“人化自然”是感性活动的真实对象和产物。纵观人类思维发展的进程,植根于当代哲学思想发展过程,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思维方式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从现实性出发,“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马克思把人的活动本身当作对象性的活动,同时,强调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真正共同体,从而实现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深入研究。

在这里谈到的“现实的个人”概念,不是我们从实际日常理解的有生命特征的现实的人,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传统西方哲学相对而言,马克思通过“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凝练了“现实的个人”,从而揭示了人得以存在的原因。立足点是社会性,在这个实践的过程内以人学致思理路为指引方向,最终完成变革。考虑到现实的个人研究背景,遵循新唯物主义的人学致思理路,从现实生活中找寻“现实前提”,这是与传统哲学大相径庭的地方,把“现实的个人”表达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突出体现了人不能独立于社会关系之外而单独存在。个体不能脱离群体,要在群体里面实现自身需求,群体也离不开个体,互为支撑。人与人的关系,展现了个体与群体间存在的一致性,马克思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2]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致思理路的重要意义

从人类思维发展的进程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遵循着人学致思理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超越,表现为一种新的模式,在超越传统哲学思维的过程中形成新唯物主义。这不仅仅是哲学范畴领域中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也是对传统哲学的继承与发展。由于改变了观察的角度,把从人间到天国转变到从天国到人间,使得实践作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由此也掀起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使人们转而深入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所留下的思想也并非一成不变,由于所处时代不同,人们的认识能力受限制,这一过程是无限螺旋上升的,随着时代发展而更新,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共同体。”[3]因此,只有正确的去认识,并把握人学致思理路,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哲学的意义,才能真正贯穿深入研究人学思想,从而对后世以及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结论: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致思理路的探索,对“人的本质”有了更深的感悟,从多角度比较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思想的异同。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说明人的社会性特征,明确了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真正共同体。通过人学致思理路,更加实际的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呼应,从而对后世产生持久影响及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的含义及其启发
“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向度
“现实的人”在精准扶贫的体现
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分歧
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子夜》的方法论分析
关于青年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人”走向现实深处
青年马克思对人的认识的转变
“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个人”的关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