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人”的含义及其启发

2017-11-28 19:49杨自云
青年时代 2017年29期
关键词: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理想

杨自云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其中,书中大概有15处直接提到“现实的人”这个概念。本文通过对《形态》的阅读及借阅其他资料的启发,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现实的人”的含义,并通过对“现实的人”含义的理解,启发人们正确地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共产主义渺茫论。

关键词: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理想

一、“现实的人”的思想土壤

就像每一粒种子都不可能在光秃秃的岩石上发芽一样,每一位思想家的思想都是在前人的思想土壤中得到滋养才开出花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也是在批判的汲取中获得的。

(一)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态度是发生过转变的,从在伯恩大学和刚刚到柏林大学时不喜欢黑格尔的“稀奇古怪的调子”到参加博士俱乐部后决心“再次钻进大海”,再到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把人看成是“自我意识”,把绝对精神看成是历史的主体。革命导师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黑格尔把人变成自我意识的人,而不是把自我意识变成人的自我意识,变成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的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的自我意识。”在这里,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也体现了马克思强调实物世界中人的主体性。

(二)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让马克思一开始就热烈欢呼其作用,并给出很高的评价。他说:“只是从费尔巴哈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越不喧嚷,他的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以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在费尔巴哈那里得到思想启发的同时,马克思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结果表现就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清算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的观点,并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著名论断。

二、“现实的人”的含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形态》中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其明确说明了他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此外,还提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因此,只有从人们的社会存在、从人们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实践活动出发去考察人,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现实的人”。这里通过对《形态》和其他学者的相关文章的阅读,笔者总结了所理解的“现实的人”的含义。

(一)“现实的人”含义理解的国内现状

罗畅英认为“现实的个人”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自然伦理和社会伦理中的人。她认为“现实的人”包括人的个性、人的生活世界、人生方式、人的异化及其扬弃、人与社会和历史的关系等方面。他通過把“现实的人”解释为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自然伦理和社会伦理中的人,来说明这样理解对当代启示的意义,启发人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科学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但他的这种定义也有不足之处,它只从伦理方面来分析现实的人,有一定的片面性。

关园在她的论“现实的人”的含义及其意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解读中,从五个方面提出“现实的人”是自然的、社会的、有意识的存在,是一种条件性的存在,不仅从事着物质生产活动,也从事着改造自身的活动,即人改造人。通过对“现实的人”内涵的解释,作者对其意义既做了对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又表明了科学认识“现实的人”。

王梅清等认为“现实的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包含着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现实的人的活动”,其从自然和历史、现存和现实的概念、个性和共性、主体和外化、能动性和受动性五个角度来辨清对“现实的人”概念的认识,并指出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人”的正确理解对纠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认识偏差、纠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没有“人”的错误认识有着重要作用。

关于“现实的人”含义的理解大体上就是上述三类,这几种对“现实的人”的理解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非常大的意义,对笔者理解“现实的人”含义也有很大的启发。

(二)“现实的人”的含义

1.“现实的人”是要立足于现实的人

首先,“现实的人”是有需要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说明“现实的人”都是有任务的人。没有任务就不能吃饭、不能睡觉、不能走动、不能生活、不能做任何事情等。这个任务就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其次,“现实的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布鲁诺把现实问题在哲学上词句的表达等同于现实的问题时表示:“因为布鲁诺同所有哲学家和思想家一起,错误地把思想、观念、现存界在思想上独立化了的表现当作这个现存世界的基础。”所以指出他们对“对现实的人及其各种关系则一无所知”,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是把“现实的人”同各种关系联系在一起。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驳斥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时就提出了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后来两位导师合著的这本书中对这个理论又进行了深刻的说明。endprint

2.“现实的人”是有目的有追求的人

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两位导师曾经指出:“现代个人必须去消灭私有制,因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它们在私有制的统治下竟成了破坏力量,同时还因为阶级对立达到了极点。”表明他们认为作为“人”他是有目的的,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阶级矛盾达到某种无法忍受的地步,他们就要去消灭私有制。

其次,“现实的人”是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人,是避免“畸形”的人。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三)“现实的人”内涵理解的启发

1.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现实的人都是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目标的人,但在追求理想实现的同时,作为社会中的现实的人也是需要满足自身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的,也是需要顾及考虑自身所生活的环境及条件的人。所以在人的一生中,作为现实的人要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为现实的人,要通过艰苦的奋斗、积极地实践,为追求理想创造充分的现实条件,不断地改变现实、实现理想。

2.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现实的人是一定社会关系中有需要的人,人是社会的细胞,不同的人表现出的不同的需要,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要处理好现实的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就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每个现实的人的合法利益,寻找每个现实的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只有处理好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把现实的人看作是社会中有需要的人,准确把握现实的人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如果不准确把握现实的人,错误理解社会中现实的人的需要,就会使社会失去生机与活力。现实人的需要既有物质文明的需要也有精神文明的需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物质文明建设,注意解决社会成员的最基本生活需要,使人们具有从初级的生理需要向更高的价值理想的需要层次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兼顾精神文明建设,注意在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创造条件使人们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想精神需要得到满足。

3.坚决反对共产主义渺茫论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人是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现实的人不应该是畸形的人,不应该是受到各种压迫的人,不应该是不断地生产与自己对立面的人。正因为现实的人追求自己的自由,所以現实的人也是不断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人。作为现实的人,应该坚决反对共产主义渺茫论,共产主义渺茫论其实是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现,共产主义并非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是现实的运动。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共产主义必胜,但不会速胜。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过程,但绝不是虚无缥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添砖加瓦,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只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陈先达.陈先达选集(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关园.论“现实的人”的含义及其意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解读[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5(6).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关于青年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人”走向现实深处
青年马克思对人的认识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