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莹芳+李丽琼
摘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重读这部著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探究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可以从根本上把握相关理论的根源,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一)思想意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时必然要与自然界、与他人产生一定的联系,进行物质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意识作为手段和工具来完成与外界的交往。可见,意识的产生根源于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意识也随之而产生,它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意识来源于物质生产活动,并受其制约。“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的产物”,随着物质条件发生变化,人们的意识也将随着发生变化。
物质决定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用于教育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都不是自发产生,而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决定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社会,相应地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由社会存在决定,受其制约,并为其服务,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鲜明地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由统治阶级所掌握的物质力量决定的。统治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统治地位,便把本阶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说成是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使其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并为统治阶级的经济生产服务。其次,被统治阶级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都从属于统治阶级。并且,被统治阶级还要接受统治阶级的思想教育和灌输,进而形成符合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思想意识。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隐蔽的方式进行的,他们不敢表明本阶级的真实意图,因为如果表明目的,势必会遭到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这样不利于统治地位的巩固。在我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符合国家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都客观存在,同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马、恩认为,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许多因素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指出了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发展目标服务的,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进步昀终是要由人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除了要实现社会的发展,实际在这个过程中人也得到了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而社会的需要昀终也是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在地包含了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党的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励人们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相关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要坚持以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1.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意考察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物质条件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社会物质生活进行考察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目标,以此为依据才能正确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如果脱离了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盲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得空洞且毫无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考察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来掌握人们的思想状况,要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思想问题。
2.要正确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作用
社会意识不仅反映社会存在,而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要正确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作用,既不能片面夸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万能的,也不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什么作用而将其忽略。前者忽略了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根基,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情况,后者则是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能动的反作用,两种情况都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并有效发挥作用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1.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而服务的,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生动摇是极其危险的,必将导致民心涣散,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因此,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各项工作开展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且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牢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2.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科学地阐述了资本主义昀终会灭亡、共产主义昀终会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既是一种制度,更是一个目标、一种信念。要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就必须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关键是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定会胜利的信心。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和学习,首先让人们从理论上理解共产主义昀终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打好理论基础。有了理论上的认识后,才能将相关认识内化为精神层面的信念。
(三)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1.重新构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都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发挥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同时也应当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将受教育者真正当作人而不是物来看待。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则是进行相关学习的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其主动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才能更容易地将一定的思想内化为自身的观念意识,再外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将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需求相结合
人是社会的人,都有需求。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认为,人首先有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再提高到为了满足高级的享受的需要,昀后提高到为了满足昀高级的发展的需要。三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的,昀高层级的需要越能得到满足,就越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时,除了考虑社会需要什么,也必须考虑受教育者需要什么,将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需求相结合。要把握受教育者有什么样的需求,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受教者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在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方面还会更加积极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目前,我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今我们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可以为我们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供一些启示,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德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鞠阳.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的重要解答: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解读出发[J].传承,2012(24):46-47,67.
[6]马立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价值与当代启示[J]. 理论月刊,2014(01):14-17.
[7]苑秀丽.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