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前虎
摘 要: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但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把教学中心放在什么地方,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的内容与主题的分析固然重要,但同时,我们应该把每一篇范文当作一件绝美的艺术品,反复品味,深得其中三味,要有一种敬畏文字的精神,重视对文字的玩索,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深度解读,从文本本身来欣赏课文,让语文教学回归感性的世界。
关键词:文本;玩味;回归;感性
一、研究背景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可以说都是内容性、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好文章,每篇文章都是作者透过摇曳多姿、含义丰富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怀的佳作。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把一篇篇范文当作一件绝美的艺术品,反复品味,深得其中三味,才不辜负这些优秀的作品,才能真正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
现在的语文教育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在教授课文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给文章分段,明确课文内容,再揭示文章主题,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什么赞颂了什么,或者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就万事大吉了。而最重要的,对文本本身进行逐字逐句的欣赏解读,对文字本身所蕴含的无穷魅力则一带而过,或抓住几个关键词,在主题的框框下理所当然地分析一下,仿佛雾里看花,对文章的学习总有隔靴搔痒之嫌,没有深入进去。
教材的编写也“锦上添花”,每篇范文前面都有课文导读,在学生自己还没有看文章之前,编者就给这篇文章的内容主题进行了一个权威解读。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不管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自然围绕着这个中心开展。教师教的也省心,学生学得也省力。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学生从文章中能否感受到文字的力量,能否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深情,未可知晓。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教学课时往往是最多,但实际效果却不好。
可以想一想,学习语文,到底在学什么,究其根本,文章是用语言文字作为工具来表情达意的艺术。我们自己写文章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想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述诸文字表达出来时,其过程是很辛苦的,真真是字字计较。反之,我们在阅读别人文章时,尤其是教材里的优秀范文,更要有一种敬畏文字的精神,而忽略了对文字的玩索,对文本的逐字逐句的深度解读,舍本逐末,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遗憾。
正是本着这种理念,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深入文本,从文本本身来欣赏课文,让语文教学回归感性的世界。
二、紧紧抓住文章语言,在朗读中去亲近文字,领略文字之美
文字本身是有温度的,是有生命力的。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读着那些鲜活的词语,同学们不知不觉地会融入文章描写的氛围中去,增加自己对文本的感性体验,培养他们对文字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们激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文字才活了起来;在朗读中,他们面前的课文不再是冷冰冰的铅块字,而是有血有肉的精灵,仿佛作者在你面前倾诉,你与作者在进行灵魂的沟通。
以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为例。当读到“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好一幅寂寥的景象,那“剥蚀”,那“淡褪”与“坍记”,这些字眼时时刺激着你的眼球,勾起读者无限的想象。我们的语速会不自觉地慢下来,能够感受到地坛的荒凉、破败,似乎感受到了史铁生的消沉,感受着他的落寞,感受着此时此刻史铁生的忧伤与无助。
同样,当读到“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我们不禁心里一阵阵的酸苦,似乎看到史铁生的母亲的苍老与艰辛,好一个“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好一个“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读者不由地在心里感受着,在心理上拉近了与她母亲的距离。我们会读的如此沉重而难受,我们感受着此时此刻史铁生母亲的艰难与伟大。
诗歌更是如此,诗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诗歌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出了时空背景和创作诗歌时诗人的状态。仔细品读这个“独“字,你可以把它解读为“孤独”,我们遥想走在时代前头的毛泽东,为寻找一条振兴中国道路时苦苦求索的身影,你也可以把它解读为“单独,独自”,这是一个思考的状态,毛泽东在时时思索中国的未来,这是一个安静的所在,秋风萧瑟的深秋,在开阔的橘子洲边,面对宽阔的湘江江面,滚滚江水迎面流去,想象着毛泽东一袭长衫,目光深邃,举目远方。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情感油然而发“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觉中我们走進了诗人,走进了他的情怀,感动着毛主席的忧国忧民,也感受到诗人志向的远大。
三、紧紧抓住文本,运用慢读方法,在思索中去亲近作者的内心情怀
好文章一定要慢慢地读,它如同一件精贵的艺术品、一座精致的青铜雕刻,或是一段优美的钢琴协奏曲。欣赏这样的艺术品,是要有意境的,让我们的学生慢慢读来,沉醉其中,悠悠品味,回味无穷。慢才闲,闲中才能出文化,快不得的。
譬如,当我们读到《鸿门宴》开头的一段,项羽听到曹无伤告密,刘邦欲王关中,文中在描写项羽的态度时写到“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简单的一个“大怒”,好形象,细细品来,读者头脑中会浮现出一个骄横的军队统帅形象:别人一讲就信,作为三军统帅,项羽如此轻信,不加分辨,而且是“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轻率地就做出一项作战命令,没有与手下谋士商量,没有精密的作战计策,太莽撞了。
而对照来看刘邦在遇到危机时的表现,文中讲到张良得到项伯的消息来告诉刘邦,并直接问他能否打过项羽时,刘邦的反应,“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好个“默然”,好沉稳,一个词就把刘邦遇事不慌张、勇于自我剖析,并对手下坦诚相见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读者此时仿佛看见刘邦蹙着眉头,深深思索的神态。与此同时,刘邦还非常细腻,原文中写到“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刘邦没有像项羽那样,没有忘记确定信息来源是否准确,但当知道缘由后,果断地,而不是武断地作出决策。相信张良,通过项伯解决他与项羽的矛盾。同样的情境,刘邦和项羽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虽然人们常说西楚霸王项羽英雄盖世,刘邦乃市井无赖,但两人的政治智慧大相径庭。难怪乎,一开始实力较弱的刘邦阵营会反败为胜,就不足为奇了。这简短的一段文字,蕴含了如此多的信息,非细细品味不可,急不得的。endprint
再来看看下文中的描写,同样都是对待告密者,刘邦的态度与项羽又是迥然不同,当张良质问刘邦“谁为大王為此计者?”,你看刘邦怎么说的:“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他没有说出那个人的名字,为什么?说出来,不利于自己阵营的内部团结,同时此人献计也是出于好意,只是见识不够而已,说出无益,故选择不说是对的。而项羽是怎么做的,我们看原文,项羽不等刘邦把话说完,自己主动交代: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这样强烈的对比描写,效果太好了。由此想到当初强大而不可一世的项羽到最后被实力弱小的刘邦逆转,被迫陷于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境,以乌江自刎而结束为时四年的楚汉争霸,看来不是偶然的。这样的对比阅读,更能加深学生们对文章主题的深层次理解。
四、对文章所有信息的捕捉,都应该来自对文本本身的解读
当我们欣赏一幅油画,被它的艺术之美所吸引、所打动时,首先有个前提,就是这幅这幅油画本身是美丽的。同样道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范文本身是优美的,文本本身就具有艺术美感,我们的语文学习不同于政治,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文本本身的艺术美挖掘出来,紧紧抓住文本文字,文本的美就存在于文字的魅力之中。
文章是感性的,作者凭着感性去创作,读者是否也应该从文字本身入手去感受文章的美。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语文老师在教授一篇范文时,要能够把学生带入文本描写本身的氛围中,通过朗读、慢读,对文章积累足够多的感觉、感受,把对文章的理解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不要急于去给它分段,归纳主题。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时,就像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似的,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全文朗读,边读边玩味,边讲解边欣赏,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感情,都在文中的语言有所显现,有所流露。全文欣赏完,主题和情感不言自明,一切的一切,在对文本的把玩过程中水到渠成,自然呈现。当然,教师在讲授时,首先要投入充分的感情,老师的情感投入了,营造赏读的气氛,才能带动学生投入情感,深入文本,共同感受,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写到这里,笔者忽然产生一个大胆的建议: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把教材中每篇范文前的课文导读转化为课后的练习与思考,可以多些思考题,以问题的形式去启发学生回归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在疑问中自己动脑去完成对文本的审视。效果可能会更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