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人”的道德伦理意蕴

2023-06-28 12:15王晓盛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4期
关键词: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

王晓盛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针对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唯心史观展开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天才式地创建了唯物史观。这本著作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现实的人”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相关伦理观中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作为阐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著作,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去探求其所蕴含的伦理思想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内容一个不容忽视的角度,将为更好地剖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现实的人”给予丰富材料。

关键词:道德;唯物史观;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2-0038-04

一、“现实的人”作为道德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道德的基础不是空洞、虚无、抽象的概念,“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83,所以“现实的人”才是要视为立足点的所在。归根结底“现实的人”能制造意识以及观念,“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2]20,“现实的人”必定隶属于自己的条件范围之内,以经验的方式来观察,这种界定指出了道德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若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伪命题,那么历史的存在乃至人的道德也就都不存在。因此,理解道德的前提就是关于“现实的人”的生存基础。道德是具象的、现实的,现实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也由它来反映和证明。

人的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前提,是其形成的客观的和直接的根本所在。人在自己以实践的方式去生产物质材料从而不断地获得让自己以及后代生存下去的物质资料时推动其形成。分工则加速了道德的产生,人们为了生存必须要和其他人合作以及互相来往。“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2]15其中的逻辑:首先,社会历史第一个必须要有的前提条件就是有生命的人类个体的存在,而人要生存就必须要生产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要的生活资料;其次,人在满足了第一个需要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再次,人们除了每天不断生产自己的生命之外还逐渐从事着生产他人的活动,并由此构筑了社会历史中最早的社会关系。最后,由于劳动的不断发展,还催生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双重关系。这些关系的存在,使人类不得不去想方设法调节它们,道德等社会意识应运而生。根据这种逻辑路径,可以说,道德乃至于整个人类历史,没有现实的个人就无法存在。这即是说“伦理道德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具体的人,而要研究具体的人就必须研究他们的生活条件”[3]。伦理学自身的哲学基点正是在这种历史起始点是“现实的人”的观点下,出现了根本的质的转变,必须从人的现实的生存条件下去探究道德原则和规范,这两者是在映射和证明人们的现实生活而绝非虚无缥缈的东西。“意识的产生是从‘现实的人这一基本元素出发的,只要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意识就会存在,而道德、意识的发展受生活即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制约,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4]2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将“现实的人”确立为出发点,在考虑人的实践活动和发展过程中,将道德等意识形态拉入人间。他们认为道德产生的基础就是现实的物质和历史,用历史来圈定范围和条件,以可接触的实际条件来探索现实生产,并以此廓清意识的形成以及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二、“现实的人”显示道德具备阶级属性

在以私有制为前提和条件的阶级社会里,“现实的人”实际上是隶属于不同阶级的人的表现方式,他们各自代表着自己不同的利益。而前提在于所有道德都把利益作为基础性条件,阶级与阶级在利益上冲突必然会通过道德来反映。因此,“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2]27。在这种社会前提下,公共利益总是被当作国家利益代名词,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之间的不协调就会以个人利益同公共利益的斗争表现出来。想要推翻旧阶级统治的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固有的阶级利益,会以社会公共利益的外衣来将其装扮包裹起来,“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多少有一些联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来不及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2]4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情况下,特殊的阶级利益或私人利益会以公共利益的外表展现出来,若两者相冲突,那么它的欺骗和反动就会暴露无遗。

可以看出,阶级性是阶级社会无法剔除的,它藏身于在那些显示现实社会各种丰富多彩的经济关系的空隙之中。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这是因为,他们开展生产活动时的地位是不同的,各自所代表阶级的利益有所区别,道德无一幸免地被烙上了阶级的烙印。当然,这种阶级性的存在还以意识和道德等上层建筑的视域显现出来,那些能掌握和控制其他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必定是归属于统治阶级的道德。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42。在物质资料生产的范围内,统治阶级对其进行了占有,因而他们在参与分配时也占据主导;而在上层建筑的范围内,他们也完全支配着在意识形态的生产。这表明了在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统治者所属的那个阶级会歌颂自己的道德,并通过这样的策略持续地提升他们自身道德的影响,强化自身对于经济这个基础的统治和支配。他们总是肆意控制着社会道德的走向,并以各种属于自己的道德规范来加持自身的统治。一般来说,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他们其中的部分成员的职业被固定为专门开展的脑力劳动的劳动者,并制作了一整套属于他们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反映和维护着他们的实在的利益。但是在过去,人们忽视了这些观念的生产主体和产生的基础,没有将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统一起来。马克思看来,这种观点的立足点是唯心主義,按照这种观点,世界将被精神统治,阶级和阶级所依赖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无法成为基础性的前提。也就是,“一旦新的生产孕育并成长为势不可挡的力量时,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其非正义性就变得一览无余了”[5]。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各阶级有着自身具体的、特殊的阶级利益,它们都是实际存在并且可以感受到的。在这种社会里,各个阶级塑造了完全适合自己的道德规范体系。但是,那些生活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时期之前的旧伦理学家们都是剥削阶级,他们创造出来的伦理思观点自然而然都展现着剥削阶级的道德体系中的伦理规范。他们总是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的道德和全社会、全人类的道德是一体的,普遍化了自己作为剥削者的道德。因此结论就是,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里,道德无法避免阶级的烙印。

三、“现实的人”以历史的视域阐发道德

在唯物主义关于历史相关观点的创立和前进过程中,马克思以历史的视域来阐发道德,其起點是他对于享乐的哲学的历史属性的剖析。他认为,一开始,享乐的哲学就是精英阶层为维护自身独有的享乐特权而臆造出来的。在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贵族教育和生活方式的还有所残留,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观点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且这种改变被资产阶级思想家广为空泛。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就是要去追求过去贵族们那种奢靡享受的观念。马克思看到了这种情况的本质,即无论身处什么时代,人们形成的享乐的观念,其产生的基础是且只能是所处时代物质的生产和交往的情况。社会和历史不断发展前进,陈旧的享乐的哲学总会在现存制度被批判乃至于被推翻时,被全新的道德推下历史舞台。共产主义社会中,“无论是禁欲主义道德或者享乐道德,宣判死刑”[2]480。前进中的历史从来不会抛下道德,道德是具体和历史的,它在社会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矛盾运动中实现自身的变化和前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确定“现实的人”是历史的起始点时,又借此明确了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什么,它的前进只能在物质生产同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下来进行。这就完全跟过去旧伦理学秉持的只是简单地对道德的进行逻辑推演的方法分道扬镳,让我们真正能够立足于现实的生产力、交往形式的基石去研究道德,让人们真正关注到现实的个人,抛弃只会反复证明抽象概念、范畴的陈旧想法,最终能够让“现实的人”去实现期望中的价值目标。

之前的旧伦理学家固然也思考过道德是怎样演进的问题,但是他们的立场都是唯心主义,分裂了经济事实和道德,也割裂了人实际的存在和道德的意识,他们的想法是“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模范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2]5。这种伦理学持有的历史观点是唯心主义的,“无视现实的人和他们关于自己的貌似独立并和他们对立的社会关系的现实意识”[2]83,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这样的状况:“错误地把思想、观念,即现存的世界的独立化的思想表现当作这个现存世界的基础。”[2]83根据如此这般的世界观,他们得出的何为道德的来源的看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道德不过是抽象且虚假的概念实体罢了。这使得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道德的产生是以具有客观性的物质为前提条件,进而错误地界定了道德的本质,认为只要生理和心理欲望被满足了那就是符合道德的,他们并不认为道德是社会存在的产物。从上述内容出发,这些思想家就否定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变化而且还是规律的。尽管他们也曾认可道德是变化的,也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他们又以非科学的方法来阐述在道德变化时体现的性质和导向以及历史进程中道德所具有的不同内容和形式。他们要么以直线向上的想法来对待道德的发展,要么持有在历史发展时道德是愈发卑贱的观点,没有以辩证的观点看待道德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以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矛盾运动为前提的条件下,不断向前的社会历史才会出现。“社会上流行的道德往往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道德,道德具有阶级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道德也会不停地变化,道德也具有历史性”[6]35。

四、“现实的人”的本质是对现实伦理道德生活的洞察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伟大的两位创始人以真正科学的方式界定出了人的本质,这种本质还将人具有的“现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是说现实的个人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要去做的,一是不间断地开展在现实中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二是不间断地创造和扩展更多更丰富的社会关系,前者说明人无法同自然相分离,后者则表明人要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制造和扩展新的社会关系。可以说,现实的人将自然与社会编织起来,以现实活动为工具,让人和人的历史所具有的丰富性展现在这两种的前进发展之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承认人属于自然,那么自然存在的属性必然是“现实的人”所具有的。吃、喝等行为属于真正的人的机能,还和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表示能将人与动物在本质层面上区别开来的只能是社会属性,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本性是什么,而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必须通过“现实的人”以“现实的人的活动”的方式来展现。这就说明“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14。故而,人的自然本质不能囊括人本质的全部,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社会本质,借此还能明确一点,即只有人类社会才有道德现象。总的来说,道德产生于人的社会关系并且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道德是人社会本性的体现。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历史的起点毋庸置疑是现实的个人,明确了人是历史主体更是道德的主体,从而将人与历史紧密结合在了一起。现实的个人处于历史之中,道德反映现实的实际情形,它借助现实的人的实际生活状况表现出来的道德倾向来形成道德的思想和相关认识,它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现实的人”是生活在具体的、实际的环境内的,开展着特定感性的活动。不断前进的历史和社会的展开方式的核心要素就是人的感性活动。可以说,这种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互相创造,历史的显现也是以此为基础的。“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2]20剖析“现实的人”,其条件务必是现实社会的实际状况,只有扎根在现实的感性活动中去研究其中所有的实践,并探索人生活的世界,“现实的人”的这种存在才是完满的。

五、结语

《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着马克思丰富的道德伦理思想,值得我们持续地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其中“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过科学分析界定的历史的起点,只有立足于“现实的人”,历史才是有意义的。“现实的人”所开展的实践活动,將人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使人确立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塑造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现实的人”存在的空间是现实的社会,这种生活所必须要参与的生产劳动促进了人意识的形成和进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形成。这两者又为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现实的人”以其自身的属性说明了道德产生的逻辑起点就在于“现实的人”本身,“现实的人”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各人有着不同的利益所求,进而催生了不同的阶级,表明了道德的阶级性。“现实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着随着历史发展的不同的自己,将道德拉回了社会历史中。“现实的人”之所以成为“现实”更重要的就在于其生活在自己的社会之中,并体现了这个社会、世界的实际情况,进而推动道德去反映不同的社会伦理情况。因此可以说,“现实的人”展现了唯物史观的精髓,对开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是极为有益的,它能为我们明确马克思的道德观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让我们能从更为完整的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把握道德的实质与演化,为我们提供更加全面的思想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文汇.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道德思想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

[2]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 刘星.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伦理思想[J]. 新余高专学报,2006(04):22-24.

[4] 毛华兵.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道德观研究[D]. 长沙:华中师范大学,2020.

[5] 方磊,盛红生.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J]. 杭州: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48-153.

[6] 周强强.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伦理思想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荐稿人:雷希,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关于青年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
马克思人学思想转向及其价值探析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人”走向现实深处
青年马克思对人的认识的转变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