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

2020-06-04 07:47祝佳兴刘占祥
重庆社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唯物史观

祝佳兴 刘占祥

摘 要:“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根基,包含着“实践的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这三重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在遵循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与思考中形成与完善的。这一思想继承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观点和立场,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与实践方略,在理论上是对“现实的人”三重内涵的继承与发展,在实践原则上是对“现实的人”的方法论的拓展与延伸。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现实的人;唯物史观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科规划基地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继承与发展研究”(SC17EZD015)。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0)005-0055-009

[文獻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0.005.005

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现实的人”的形而上学、超历史性和缺乏实践性等缺点的扬弃,结合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提出了超越费尔巴哈人本学说的“现实的人”的理论。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一文中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对宗教神学“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发展,他认为宗教的秘密就是“人本质的对象化”。尽管费尔巴哈把人从宗教神学的神秘化和抽象化的窠臼中解救出来,却因为缺乏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考察与探究,陷入了新的“泥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费尔巴哈所设定的‘人,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1]528。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缺乏对人在具体的社会和历史进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把握,导致其陷入形而上的思辨,不能具体地、历史地看待人的发展。这也进一步导致费尔巴哈形成了“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1]530的错误立场,不能把“‘现实的人理解为从事一定物质实践活动的人”[2]。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在这一过程中,“现实的人”理论也逐渐具备了实践的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这三重内涵。基于此,马克思用唯物史观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并对人的本质以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内涵,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关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还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有其历史必然与现实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完善的,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所形成的人民观在新时代的集中表达。这一思想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丰富与发展。“现实的人”所包含的对人的本质与价值的规定以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论述,成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丰富和发展了“现实的人”理论三重内涵的基础上,诠释了党在新时代的人民观。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实践的人”的继承与发展

“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人”,“现实的人”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并在实践中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实现了对“现实的人”实践性内涵的继承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和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既要实现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还要尊重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表达的意愿。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以此激发出人民在实践活动中蕴含的创造伟力,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唯物史观实践性探源

马克思“现实的人”所包含的实践性起源于马克思考察人的实践过程,在革命斗争实践(《德法年鉴》)、劳动实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实践观进行了全面的阐发,将其上升到本体论,认识论的层面,逐渐形成“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就不能把“社会当作抽象物来对待并与‘现实的人相对立”[3]。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可以说实践就是“现实的人”存在的基础。“现实的人”具有实践性,实践创造了人类的社会与历史。实践的观点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内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依据。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是习近平同志把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贯穿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与前进方向中,对唯物史观实践性原则的深化与发展。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不仅开展着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以及衍生出的政治实践活动,同时这些活动也塑造着“现实的人”。“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客观性的特点。”[4]因此,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既要立足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也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5]60。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进行着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同时还进行着社会政治实践活动以及科学文化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共同推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多种场合强调人民的实践主体性,指出人民群众作为真正的英雄,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特质,就是为了应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所形成的,要求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相结合,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人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唯物史观实践性的新诠释

“现实的人”的理论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本框架,进而描绘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蓝图。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理想,许多国家进行过探索和尝试,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6]。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激发出中国人民的创造伟力,为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目标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这个目标要求我们党始终为人民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习近平同志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汇集和激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如何激发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和智慧?习近平同志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7]40。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对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认同感。激发人民的创造伟力要凝聚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基础上重塑当代人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这一精神力量激励着个人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业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让人民自信自觉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具体实践中的创新与发展,也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探索。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唯物史观实践性方法论的创新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释了人的实践本质及其对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中既有理论的表述,也有对现实根据与实践路径的探究。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5]74。这里的“现实的手段”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包含生产实践也包含了革命实践。“具体的手段”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们从事政治、艺术和文化等活动的前提。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应是建立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实现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发展生产力是必须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在马克思看来“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还要多”[5]277。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高度发展,但是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依旧不能得到妥善解决,这是因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劳动力成了商品,资产阶级的劳动是异化的劳动,劳动的异化就导致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异化,最终阻碍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剥削和对人本质的压抑与异化,就需要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的彰显。

实践不仅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精神财富,人类还在实践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摆脱对物的依赖。扬弃物的依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种理想,这本身就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制度逐渐完善,商品经济得到充分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人对物的依赖,滋生出某些人的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的倾向,同时也导致某些地方政府的“唯GDP论”,出现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和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在物质文化生活上,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把握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着力解决人民迫切关心的现实问题与切身利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时代的治国方略与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中,激发出人民继续奋斗的力量,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历史的人”的继承与发展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就是“现实的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实的人”不仅创造着历史,同时也受到历史的制约。马克思强调历史的活动就是人民群众的活动,这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普遍信仰的英雄史观,同样也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遵循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秉持着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的信念,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唯物史观历史性探源

马克思“现实的人”既不同于思辨哲学家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于观念、精神的推动,也不同于宗教神学家那样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于神的意志,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1]287。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变迁的动力,而人民群众就是社会变迁与发展的主体力量。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要真正理解‘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他当作‘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8]。在这里的“现实的人”既不同于黑格尔在纯粹的思辨中来理解历史发展,也不同于费尔巴哈把历史的演进归结于“宗教感情”[5]56。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历史是人‘自己的形成过程”[1]21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现实的人”的历史性论述至少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首先,“现实的人”是创造历史的基础与前提;其次,“现实的人”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除此之外,这两方面的基本内涵还包含着“现实的人”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这一点也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多次提及的“历史活动”这一概念中得到印证,“历史活动”就是“现实的人”在历史中的活动。这种“历史活动”并不是毫无依据、毫无目的的活动,它不仅要受到“现实的人”实踐能力的制约,还要受到已有历史发展基础的限制,这是因为历史活动是“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简而言之,历史活动要受到已有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和物质资料等条件的制约。

历史不是由那些思辨哲学中所谓的某种观念、精神和理性所抽象出来的,而是由“现实的人”通过实践来创造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价值判断,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人民信仰。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学习马克思,就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的政治立场,人民至上成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依据,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人民底色。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利益矛盾深层次交织,一些社会重大问题凸显,是人民赋予了我们党敢啃“硬骨头”、敢渉“急流险滩”的信心和底气。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唯物史观历史性的新诠释

“现实的人”的理论是马克思通过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透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困境的基础上开辟出的一条扬弃异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的科学论断,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结合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向我们揭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实现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转变。中国用40余年实现了发达国家用几百年完成的工业化历程,这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也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固然拥有着“创造伟力”,但是没有党的引领也无法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同时指出共产党为无产阶级利益进行斗争的基础就是“共产党人对于工人的教育和引导”[5]306。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与历史发展的必然。党在各个时期都紧紧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进入新时代,一系列民生措施落地,人民的获得感与日俱增。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第一民生工程,实现了每年1 000万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创造的奇迹。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脱贫攻坚任务即将顺利完成,这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真实写照。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这不仅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也许下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唯物史观历史性方法论的创新

马克思在对“现实的人”进行详细论述的过程中,人民的历史主体性是贯穿其中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现实的人”历史性原则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置于社会存在及其发展的本质、规律中加以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是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人民群众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成了人民自觉选择与自觉创造的必然结果。人民创造着历史,推动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民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这一人民观点与立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深化与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中蕴含的人民历史主体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现实的人”所要表达的最基本的思想要义和实践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实现了观念引领与实践探索的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明确了我们改革发展依靠的力量和服务的对象,毫无疑问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就必须要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着人民的伟大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正是我们党把人民放在最崇高的位置,人民才会真心地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拜人民为师,深入人民群众搞调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在补齐民生短板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下功夫,从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密切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新时代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尊重人民的历史创造者地位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社会的人”的继承与发展

“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马克思所指的“现实的人”绝不是脱离社会孤立存在的人,其必然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或者社会形式中的现实主体。这就决定了“人是社会的存在物”[1]188,人不仅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且这种社会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社会关系改变的根源就在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立足于中国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围绕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唯物史观社会性探源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学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费尔巴哈脱离了社会关系或社会形式来谈论其抽象的人。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5]60可以说马克思“现实的人”与西方一切人本思想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关系与社会形式之中去考察人。马克思在修正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将人置于现实活动中加以讨论,突出人的社会特质,从而避免了抽象的思想臆造”[11]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每一个人不仅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并且还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历史的真正主体是活生生的人,现实的人指向的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是承袭了以往的物质条件。”[12]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人们的社會关系提供了物质条件,人的社会性就诞生于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人们的实践活动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联系,因此实践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生成了“现实的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因此成了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载体。一方面,孤立的人是无法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另一方面,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也无法摆脱社会关系的束缚。“现实的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必然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人所处社会关系塑造的。“现实的人”所包含的社会关系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由“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9]6所决定的。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社会发展上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这两点判断成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正是基于这一判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我们党的人民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在实现在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又要让全体人民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都有获得感的新局面。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唯物史观社会性的新诠释

马克思在“现实的人”理论中对人的存在和价值进行考察,指出社会是现实的人存在的形式与载体。“现实的人”不仅在社会中得以产生,同时也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现实的人”的理论包含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考察与阐释,通过对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民的现实命运与生存条件的关切,马克思提出了从资本主义被压迫、剥削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劳动人民,并引导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构想。在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中,一个人是不能与资本主义制度对抗的,需要的是全体劳动人民与各国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同推动社会的革命。同样,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不能代表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全体人民的解放才是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终极旨归。

马克思指出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5]285,共产党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既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同样也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承担着实现与维护人民利益的历史重任,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能够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依据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中人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为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思想引领。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付诸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我们党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贯彻社会公平和正义,让人民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唯物史观社会性方法论的创新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中所指的社会性,就是人们在处理生产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是被物化与异化的。因此,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社会关系最终达到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里人们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仅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而且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发展水平也能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着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同时也是这些财富的享有者。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实现了利益的分配与交换,这些利益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又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和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于“现实的人”关于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论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判断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方位、全过程。我国正处在深刻变革的历史关键期,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與人之间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党在继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对的不仅仅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要处理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这一判断的逻辑起点,同样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实践指南。社会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也不能偏废。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已经成了党和国家的目标与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精准扶贫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成为我们党保障社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体现。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现实的人”的理论在肯定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基础上,拓展了对人生存发展的终极关怀。以人民为中心不仅发展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特质,还在实践导向上深化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方法论原则。时至今日,其基本原理依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现实的人”的三重内涵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的到了继承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刻内涵,并由知向行,促进其全面实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涂良川.马克思“现实的历史的人”及其意义[J].哲学研究,2016(5):35-39.

[3]  袁杰.论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三重意蕴[J].中州学刊,2017(4):113-115.

[4]  谢美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演进及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18(3):30-37.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林春逸.新中国70年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基于人类文明视野论析[J].重庆社会科学,2019(11):6-14.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4.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  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

[11]  鲁熙.马克思新哲学对西方传统人本质观的伟大变革[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8-61.

[12]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3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464.

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the Thought of " People-Centered thought "

——Based on Marx's "Real Man" Theory

Zhu Jiaxing  Liu Zhanxiang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1756)

Abstract: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real man" i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Marx's theory on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theory of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which contains the three connotations of "practical man", "social man" and "historical man". The thought of people as the center was formed and perfected by comrade Xi Jinping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combining with his own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long-term governance. This thought inherits the views and position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held, and shows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s a scientific ideological system and practical strategy, the people-centered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iple theory of "real people", but also the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methodology of "real man".

Key Words: People-centered Thought; Real Ma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責任编辑:许志敏)

作者简介:祝佳兴(1993—),男,汉族,河北承德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刘占祥(1968—),男,汉族,山东莱州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唯物史观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