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根成 范莉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径探析——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分析
郑根成范莉培
(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从这一视阈出发,大学生具备了一些特质:利益性、社会性、特殊性和实践性。现实的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关联体现在:现实的人的利益诉求是源动力、社会性是前提、特殊性是依据以及实践活动是外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要素提示,基于“现实的人”理论,从教育目的、主体、内容、方法和情境五个有效要素层面,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人;有效性;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立德育人、教育和培育好完成“两个百年”伟业的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探索合理路径,助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现实的人”理论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提高其有效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有益的实践指导。当代大学生是有其特殊利益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现实的人,基于“现实的人”理论的来建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就成为当下亟待探究的课题。
在《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发现自己坚守的理性原则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国家和法律状况之间存有剧烈冲突,马克思在这里探察到了物质利益的决定作用,这是客观上推动马克思从关注思辨哲学的主体概念转向关注现实生活之新哲学的主体概念“现实的人”的最初动因。马克思开始关注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和命运,并基于“现实的人”理论为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确立了现实主体指向以及探寻实现道路。“现实的人”并不是一经提出就有明确科学内涵,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是在批判吸收和借鉴前人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而来,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孕育时期。马克思带着《莱茵报》时期因法哲学基本原则与现实状况存在巨大冲突而产生的“苦恼的疑问”,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理性国家观做了批判性分析,厘清了“现实的人”与“理性的人”的关系,“这种人”,市民社会的成员,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前提[1]35。质言之,“现实的人”是“理性的人”的基础和前提。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生活在市民社会中的人才是‘现实的人’。而生活在政治生活中的人只是‘作为政治的人’。”[1]52也就是说,政治革命只是将市民社会从政治中解放出来,仅仅实现了宗教、私有财产以及政治因素向国家的转移,并没有达到人的理想状态,即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在这一阶段,马克思所谓的“现实的人”指的是:生活在市民社会中、关注人生价值、追求着个人目的、有待实现普遍解放的人。
第二阶段是基本形成时期。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纯粹自然的、感性的人,以“现实的人”超越“抽象的人”。从费尔巴哈的角度来看,他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物种,人类创造的标准是评判一切的标准,上帝可以说是人类创造的,因此人类等于上帝。费尔巴哈将人视为其哲学的最高原则,用直观的、抽象的人批判和超越黑格尔理性的、自我意识的人。但是费尔巴哈一味强调单个人的直观,看不到眼前从事现实物质生产活动的具体的人,不会从变化的角度把握人,只能打着“爱”和友情的旗号,因此,不可避免地陷入抽象空洞的泥淖之中。马克思则批判了费尔巴哈那种只是单纯从自然条件来说明人的本质的思辨哲学,这是没有理解人类的感性活动的想法,马克思更关注人类身上存在的现实性,从实践出发理解人提出“现实的人”,认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面对现实的问题,真正的实证科学问题就此出现了,是对人类的实践和发展的描述[2]73。批判并超越了当时在德国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抽象的人”观念。由此确证“现实的人”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而不是费尔巴哈头脑中离群索居的抽象个人。
第三阶段是深入发展时期。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的一系列著作中,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基于此,马克思立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探究人类解放的问题。“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而不是意识形态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3]571每个人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基于曾经的经历和产生的各类关系,并不是意识形态家们定义的“纯粹的”自我,是夹带了很多外界因素的自我。至此,马克思挣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桎梏,从批判黑格尔“理性的人”到批判费尔巴哈“感性的人”,再到《共产党宣言》通过深入考察欧洲主要国家的革命斗争的现实状况和《资本论》手稿中讨论的现实的人的社会地位及历史作用,运用各种科学实证对“现实的人”这一理论进行验证,让理论得以发展和丰富。即:具有利益性、社会性、特殊性和实践性的“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理论作为研究社会历史的逻辑起点和新世界观的入口,蕴藏着丰富的价值。一方面是工具性价值:在马克思的视野下,“现实的人”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人。创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人学研究思路,开拓了新的视角去发现世界和解释世界,进而改造出美好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原点。另一方面是方法论意义:“现实的人”是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统一,“现实的人”方法论的精髓在于打破了旧哲学将某些历史现象视为无需证明的当然前提,确证了这些当然前提并不是无条件存在的。本文主要着眼于“现实的人”理论的工具性价值,反思现实生活中由于“人学空场”造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理想,探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践进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对象就是“大学生”,他们是教育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统一体。只有切实地关注作为“现实的人”的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任何个人如果不同时为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可见,现实的人追求利益的过程即人的生活过程,是一切行动的内驱力。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是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人,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挥作用的源动力。大学生的利益性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首先是物质利益方面。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我国高校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声。例如,大学生纷纷通过网络发声,吐槽高校食堂饭菜难吃、价格不合理等,表达对于基本生活质量的诉求;也有在网络上发表对于学校评定奖学金、干部选拔、代表选举等的不满言论,引发社会舆论,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其次是大学生的友谊、爱情、尊重、理想和心理状态等精神需求。这些需求的对象构成他们追求的利益。从历史维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它的发生直接源于现实的人的利益诉求,“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只有在满足大学生利益需要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才外显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实践维度上,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精神生产实践,追求价值生活,积极探索精神世界,既是对大学生人性的尊重和张扬,也是对人本质的显现和确证。
关照大学生主体的社会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6]。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是一种合群的并且是只能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社会关系是现实的人的既定境遇,脱离于社会之外的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都是不可思议的。正如马克思认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3]723由此可见,“现实的人”有着社会性且这一点根深蒂固。大学生就是由母体诞生的“自在的人”,在经历后期社会的成长后才为“现实的人”,成为有着各种社会关系的“真正的人”。大学生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在社会中获得发展,因此大学生需要进行社会化,实现自我完善,让自我意识得到提升,学会融入社会,懂得社会的规则,具体表现就是让自己具备在社会上和他人交往的能力,接受他人影响,同时也能积极影响其他个体,以及具备在社会上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能力,大学生的这种能力包含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现代的、最新款的通讯工具、互动软件,往往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广泛应用。此外,大学生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对当下各类社会重大事件的关注,各种网络流行语也在大学生群体之间迅速流行。诸如此类,为遵循社会性要求和规律,大学生社会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的后天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关照大学生的社会性[7]。
马克思认为“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3]573。“现实的人”的个性即人的主体性和独特性的统一。由于“现实的人”作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结合的主人,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独一无二的主体,因此,失去个性则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就毫无二致。但“现实的人”的个性不同于费尔巴哈式的离群索居的个体性,而是受既定社会发展状况制约的特殊性。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考虑,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的特殊性不是舍去共性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追求和谐健康的个性发展,表现为大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选择性的统一。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中,大学生的个性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主选择,渴望将自己塑造成有作为的人,校园里就涌现了一大批考研人、考证大军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家等,也有出现男生着奇装异服、留长发,女生纹身、染发等停留于表面的“个性”。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是具有个性特质的人,既有其他社会群体具有的一般性,又因各自的家庭环境、所接受教育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思想道德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使得大学生又独具特殊性,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律。
在马克思的人学视域中,“现实的人”是以实践的方式存在和活动着的主体。“人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8]137具有现实超越性,是自觉的进行实践活动的人。大学生是“现实的人”,是在真实社会中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进行实践的个体,其实践性就体现在其不满足于世界提供的既有条件,是在一定从过去继承下来的客观物质环境下进行劳动生产,又能够能动地选择和创造新的社会环境为发展服务,是正处于历史中和正在成为历史的人。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显现的表现就是让大学生投身实践活动,从单向的理论灌输中跳脱出来,在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逐步接触群众、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把课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在生动具体的实践中强体魄、受磨练、增才干,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大学生自身也是实践活动对象,既积极接受外界对自己的塑造,也自觉自愿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超越。教育效果的评判标准不是依据个人感受,是分析个人的实践结果,这才是标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外显就是检验“实然”和“应然”相符合的尺度,评判教育效果的标准是大学生实践活动。这样的标准也可以直观对照教育效果,加以反馈和修正,这样可以有效发挥教育的意义。
作为“现实的人”的大学生是整全的人、总体的人、是人的全部人性维度的感觉、也是人的全部要素。由此,不能将“现实的人”的各个规定性割裂开来理解,只把它们当作断裂的四个方面来认识是片面的、窄化的,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住人的统一性、整体性,才能科学地认识“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在当下的环境里是缺失的,这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开展,那么教育的新思路如何进行下去?如何让有效性得以存续?教育的有效性如何进行实践?“现实的人”理论的工具性价值给了一些提示,从以下几个路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首先,着眼于大学生的物质发展需要。马克思指出,需要是生产的起源,前者带动了后者。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造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有导致效果差强人意的危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物质利益原则。行为科学中“需要-动机-行为”理论证明需要的原动力作用,这关系到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诉求,需要为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利益问题,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助益于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升,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目标。其次,大学生的需要是过程和状态的辩证统一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生产力”日渐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要遵循需要的层次性规律,改造大学生的不合理利益需求结构,抓住时机丰富大学生的需要内涵,同时激发他们的纵向需要,目标是引导他们的价值观,脱离低级的物质需要,迈向高级的精神需要。最后,让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个人的发展需要进行联系和转换。“培养大学生的目标和意义是为了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包括: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等,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9]但在实际上没有很好实现国家和社会发展价值需要与个体发展归属需求的有效转换。为此,高校教育的目标要鼓励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理想性和现实性的辩证统一,虽然尚未实现,但并非与现实毫无关联的空想,它也不失为一种经验性的存在,对社会发展起引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长足进步,不能片面强调国家需要的方面,而是要将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归属需要的满足上升为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实现,将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统筹起来推进,协调起来发展。
首先,是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统一的原则。教育者主导性发挥失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导地位发挥过当。部分教育者为减少工作压力,教学内容不及时更新,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主导地位发挥不足。主要表现是教育者自身发展停滞,教学材料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引导功能较弱、或者缺少对课堂教学度的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要深入到具体的互动上,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耦合起来,这取决于具体的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发挥程度,“要使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加大力度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让学生的特质得以发挥”[10]。因此,平衡好主导与主体间的张力,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其次,要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大学生主体性相对发挥不足表现在大学生参与课堂意愿较低,“伪在场”比重较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紧密相连的,二者如果脱离了联系就没有了意义。但是现阶段的困境是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很低,让学生的主体性失踪了,无法发挥教育的有效性。由此可见,让教育者主导和被教育者主体达到平衡,才能有效发挥教育的有效性。培育大学生主体性,就要认真落实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承认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发展性,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创新,以便大学生在未来的种种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平等互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是教育内容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使得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呈现出更加多元复杂的特点,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和自我实现意识等方面差异日益凸显,大学生存在思想意识和生活世界矛盾凸显和理想信念淡漠等一系列问题。人的思想问题是生活问题的现实根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受教育者放在生活实际中考察,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这一实际。教育内容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思想活动的实际特质,变空洞无物为具体实在,切实回应思想问题,既通道理也做实事,将思想政治教育这篇大文章写深做足,使大学生在日用而不觉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成效和生命力。其次,是教育内容取材于大学生生活实际。“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教材内容不够鲜活。”使得大学生利用不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无法理解更无从谈起接受,结果就是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降低,长此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有成为学生口中坐而论道的“摆设”之危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除了基础理论课程,只有让教育内容和真实生活贴合,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让教育迸发出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需要社会实践来检验,由此,还需要组织大学生投身各种实践活动,通过“签协议”“挂牌子”等形式,参与“三下乡”“关爱残疾人”等大规模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沦为生活的附庸,而是在对感性生活的取材中上升到理性高度以指导生活。最后,教育不能使用过于官方的文字,需要把语言进行转化,变得更生活化,让教育内容贴近学生日常,让学生更易接纳,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进一步得以加强。
单向式灌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方法,是以教育者为逻辑起点,以教育对象为逻辑终点的单程教育。在大学生主体性高扬的背景下,教育者较少考虑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有容易出现“话语独白”的尴尬,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要想教育被真正见到成效,接受是最后且最重要的环节,是教育的实现。正如马克思认为的那样,“任何一种权力都不能强制他人的思想,健康而清醒的个体都是不愿意被迫接受某种思想的”[2]204。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前已有一种“期待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竭力使教育者和大学生达到视野融合。第一,大学生一切知识建构都是以已有认知条件为前提,既不是主观自生也不是消极接受,是积极主动的吸取。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是具有特殊性的个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要点是考虑学生的主体意愿,研究其接受特点并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和个性化的生长点。因此在方法论上,应充分重视调动大学生的接受意愿,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增强大学生主体的高度自觉。第二,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模式依旧是传统单一的口头灌输方式,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例如:讲授、报告、宣讲等。由于教育传播方式具有单向性,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得不到应有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缺少互动和交流环节,运用丰富的灌输方式,而忽视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与自主发现,有导致效果差强人意的危险。教育的有效开展的核心是关注每个“现实的人”的特质,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一方面,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考虑,“材”指的是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教育的有效运行,需要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方法需要建立在对大学生现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实施精准和个性化灌输,促进大学生向最近发展区的发展,从而实现发展性教学。另一方面,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性。大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上,在家庭环境、社会经验上也大有差别。避免“一刀切”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教育者对大学生教育要求要保持适度的张力,承认主体性的同时遵循主体性的“适应超越规律”,不断超越现有水平趋近教育者的理想预期。
教育的最高理想目标是完善人格,失去人就将失去一切,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是宿舍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恋爱关系、家庭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者要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就不能不切实关怀大学生心理状况和情感诉求。
首先,是关注大学生个体性情境的创设。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差异化日渐凸显,集体型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下需求,现有教育对于学生们只是模式化的情境活动,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个体的教育情境比较少,容易忽视大学生丰富的社会关系,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已然被固化和非人格化,教育者个体性情境创设以及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不够,很难有真正沁润人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个人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就不可能有真正渗入性格的教育。”[10]因此,个体心理关怀情境的创设要求教育者从简单地面向集体的教育扩展为既面向集体又重视个体的教育。由此须先充分尊重大学生个性与社会性,释放大学生的创造性,使其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再创设个体心理关怀情境。
其次,是重视大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的创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多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忽视大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的创设,例如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教育学缺乏宏观研究,缺乏包含人生全过程和与不同生活场所关联的整体式教育视野。”[9]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从边缘走向中心,大学生日益成为“网络人”与“社会人”的结合体,然而教育者忽略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感染和熏陶作用。“要想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需要全方位的诸多运用现代化手段,创造新的教育力量,创造符合当下需求的教育环境。”[10]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从大学生现实需要和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和开发网络的优质育人功能,创设健康向上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环境,使其在看似价值中立的信息形态中日用而不觉地接受教育,打造出全新的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终究是做人的工作,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探寻到新的切入点。为此,面对现实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种种表征,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归纳与整合出“现实的人”内涵,探讨大学生与“现实的人”的逻辑关联,以关注现实的人为基础,反思为手段,路径探索为目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觉,也是新时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特作用的必然选择。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 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8-05-03(2).
[5]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 2020(17): 4-16.
[6] 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 人民日报. 2019-08-15(3).
[7] 陶行知教育文选[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8] 乌申斯基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2.
[9] 叶澜. 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 教育研究, 2004(07): 3-17.
[10] 郑永廷. 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J].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 1998(08): 11-14.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Based on Marx’s “Realistic People” Theory
ZHENG Gencheng, FAN Lipei
(School of Marxism,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16, Shaanxi, China)
In universities, the logic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based on “realistic people”. From this perspectiv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have some characteristics: interest, sociality, particularity and practicality. The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realistic peopl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realistic people’s interest demands are the source of motivation, sociality is the premise, particularity is the basi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are explicit. The effectiv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ggest tha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alistic people”, the logical path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explored from the five effective elements of education purpose, education subject, education content, education method and education situ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alistic people, effectiveness, path
G41
A
1672-4860(2023)02-0105-06
2021-11-08
2022-01-11
郑根成(1970-),男,汉族,湖南耒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伦理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范莉培(1997-),女,汉族,四川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浙江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政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部委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精神研究(1949~2020),项目编号:21GXSZ020YB。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