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胜 牟 江
基于远程教育环境下网络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研究
石胜1牟江2
(1.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621010; 2. 西南科技大学计划财务处四川绵阳6210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网络为媒介、教与学、师与生相分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顺势而生,如今传统校园文化已不能满足当下高校教育发展需求。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出现,其自身文化多元性能够更好体现高校文化特点,可以破解一些传统校园文化无法破解的问题,为当下校园文化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对提升教学质量、实施全面育人、增强学校社会声誉等方面提供新渠道。本文秉持积极探索的基本态度,围绕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体系构建方案,以助力校园文化实现其多元化发展。
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构建
校园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现象,是当代高校管理的一种新形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教育带来诸多便利,使得高校网络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发展新趋向。传统实体式校园文化已不能满足当下高校教育多元化发展需求,而远程教育下校园文化多元视角能够更好体现高校文化特点,对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实施全面育人、增强学校影响力等方面提供了新渠道。由于远程教育与常规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环境异地,师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彼此之间交往需要通过网络才能建立起来。因此,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主体性与常规教育下校园文化比较起来就显得更为复杂,师生关系比较特殊。信息在全球化的今天,这完美诠释了人际关系和教育本质的属性。这一典型的主客体分离式教育为我们探讨当代教育实质与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或新线索,因而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21世纪以来,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且使得教育模式不断多元化发展。
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教育始终伴随左右。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教育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生产方式改变而不断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与教育模式是相适应的。中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复苏,教育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高校校园文化被空前重视[1]。远程教育的诞生顺应了历史发展大环境下人们对教育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以师生异地、网络媒介、教与学分离为基本特征,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远程教育既能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又能更好地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远程教育与常规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环境异地,彼此之间交往通过互联网络这一科技媒介建立起来,打破了传统教育师生在同一空间下的面对面授课状态,延展了教育领域边界。
传统教育是处在相对封闭环境中,载体与受众都是较为单一,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冲破了传统教育中时空的维度,扩大了受教育者群体数量,使受教育者层次多样化:有上班族、建造师、执业医师、人力资源师、想获得第二学历的人、特定职业从业者等。高校是网络教育重要实施者,也是远程教育主要载体。互联网的出现助力了远程教育,学生们足不出户就可获得各种良好的网络教育资源。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文化、市民文化等同属于社会亚文化,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传统校园文化体系主要以校园为主要实体空间,以物质、行为、精神和制度为主要内容建构,其主旨包括:一是校园实体建筑、景观建筑;二是以在校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理念、行为特征与方式方法;三是以在校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文学沙龙、书画活动、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公益事业社团活动等,传统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校园育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在育人功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虽然有创新性也不失其文化底蕴,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局限:
1. 载体比较单一
大多数高校校园文化局限于校园这一有限的物理空间之内,众多活动都是在校内开展,受众主体主要以在校大学生为主,校园文化载体单一导致校园文化影响力大大降低。
2. 重物质文化建设
主要体现在重视教学楼和校园景点等实物建设,但建筑设计体现不出独特性,物质文化过度建设导致精神与传统文化内涵缺失。
3. 校园文化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专业评估,缺乏系统性与持续性。众多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校团委负责,并未形成全校各部门统一协调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局面。
4. 校园文化缺乏精品活动
很多高校举办各种活动的时间较为密集,多数活动是由社团独立举办,缺乏有效策划、监督,导致活动内容质量不佳。如在元旦前后师生被校园各种社团活动所叨扰,其活动噪音甚至影响教学与学习,让师生苦不堪言,育人效果乏善可陈,更谈不上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在党和国家关心下,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丰硕。高校作为远程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校园文化伴随着高校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一方面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生重大变革,打破了以往传统封闭式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从单一校内建设模式扩展至网络空间模式。远程教育为校园文化的集聚、整合和共享提供了平台,为高校树立全面育人形象提供了保障,为学习者求学提供了完善的服务[3];另一方面校园文化通过远程教育,提高了校园文化质量,满足了社会公众对远程教育多元化、个性化教育的实际需求,为拓宽远程教育生源奠定了基础,促使高校不断升级网络硬件来满足教学需求,促进了远程教育良性发展。
远程教育是解决校园文化局限性的关键,以网络为媒介,是一种独特、立体化的文化形态,是培养师生创新意识、民族情怀、体现大学精神和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与校共同发展的重要方面。
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纵向上看,其依赖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发展;从横向上看,其依托于建立在管理、传播和支持服务系统相互联系基础之上的多个系统的发展。网络校园文化体系主要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进行构建。
1. 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指在远程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师生的活动,如网络学术活动交流、科研、娱乐、生活等产生的文化形态。在网络行为文化主体指向性较为明确,学校成为行为文化倡导者,倡导远程学子积极参与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凸显了高校以人为本的育人精神。网络行为文化建设的内容比较宽泛,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也有一定的共性。其主要体现在:1.学术科研文化,学术科研是远程学子比较薄弱的环节,但高校需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积极申报课题,通过撰写课题申报书、论文等提升学子们科研能力;2.艺术文化建设,通过线上举办展览、各种文艺活动提升远程学子艺术修养;3.社会实践文化,由于远程学子身份构成比较多元化,高校积极倡导他们参与公益活动,志愿者协会等培养他们社会实践能力。
2. 制度文化建设
规范、合理、人性化的制度建立,促进了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学校理念的外化形式,是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范式的具体表现[4]。网上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建章立制,不仅仅表扬鼓励政治过硬、思想水平较高和有优秀学术成果的师生,同时对法律意识、行为意识和廉政意识淡薄的师生进行约束,从而提升了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的育人价值。
3. 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学校多年办学的积淀,是高校的核心文化,是该校历史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思想理念、办学目标、育人宗旨、品德意志等方面的集中反映,主导着校园文化具体形态以及发展方向。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了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并存。高校通过网络发布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学校长远规划等让远程学子全方位了解学校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方向,不仅蕴含着广大师生的群体意识,也是大学办学的根基。丰富的精神文化凸显出高校理想与人文精神,同时也体现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既是师生人文思想素质水平的体现,也是远程教育过程中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重要思想保障。
当下由于互联网络空前开放与信息快速化,远程教育下的大学生在不同地域发展自己的个性,追寻空间上的自由。远程教育使每一位成员可以快速、平等地共享高校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加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校园文化因其具有广泛性、及时性、虚拟性等优势,深受远程教育学子的青睐。
1. 校园文化构建信息的广泛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进行工作、学习、购物等。网上校园文化构建依托网络信息的广泛性,以网络为载体,把现实中校园文化活动呈现于电子空间中,比如学校建筑,学校整个建筑群,校园环境分布,甚至可以将学校周边小吃街,一并配上文字介绍放到电子空间中,对现实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多方位的虚拟。有的高校还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论坛,线上老师在线答疑,网上心里咨询板块,图书资料室等远程访问系统,以及很多本校社团自己创作的各种电子期刊等[5]。虽然这些都是虚拟的电子影像,但是虚拟的电子影像后面是活生生的实体人物,通过虚拟的电子空间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们的政治意识、思维形态、情感意识以及优良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传递了出来,让远程受教育者可以增强对学校的了解。虽然他们身处异地,但是同样有一种回到实体校园的感觉。这既让他们接受了校园多元的文化熏陶,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2. 校园文化构建信息的及时性
互联网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是当下网络的最大优势。通过互联网,受教育者与学校之间信息能够相互得到及时反馈。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是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进行。这种网络直播有两点优势:一是信息的及时性,远程教育者可以和校内学生同步了解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瞬间;二是校园文化活动主办方能及时准确地从远程受教育者那里得到信息反馈,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
3. 校园文化构建空间的虚拟性
网络是以电脑为媒介,以信息传递为目的的交互式虚拟空间。远程教育环境下网络校园文化的建设是由虚拟环境组成,是一种虚拟空间构建。当下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使网络传播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活动使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使现实的实体与创造出的虚拟空间得以粘合在一起,并最终使人们的认知方式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常规实体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诸多的成功经验。网络校园文化的构建是借鉴实体高校优秀校园文化的成功之处,以远程信息沟通为主要方式,形成了远程受教育者群体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在这虚拟的空间里,师生都可以化身为虚拟符号,彼此地位平等,没有性别、上下级和国籍的区分,与实体校园文化中个体因子的呈现有较大区别[6]。
因此,受教育者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示自己,在不违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这种虚拟空间畅所欲言的表达方式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
1. 思想观念突破-提升文化自信
网络作为重要的技术平台,各国都在大力投资与建设,均希望站在网络这一平台的制高点上。由于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都需要网络这一技术平台。西方国家借助发达的网络技术向我国输入其文化和价值观,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诋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学子们涉世不深,对西方势力的阴暗卑鄙目的不能辨别,易受西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7],从而导致其身心及价值观产生严重偏离,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因此,通过网络校园文化的构建可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正确的价值理念传递给他们,以提升其文化自信。
2. 载体突破-建立健全网络平台
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的构建应是多方位的而不是片面化的,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得以提升。远程教育以网络为基本载体,网络校园文化构建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包括适应社会能力、学习上的自我控制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以提升。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依靠在校园内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支撑,载体比较单一,受众也较少,影响力较小。网络校园文化是通过建立健全网络平台,利用好当下主流网络载体,如微博、微信、腾讯、钉钉、抖音、BBS论坛等,把学校艺术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学术讲座等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开拓眼界、扩大视野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3. 空间突破-拓展文化传播维度
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的构建在传统校园文化基础上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师生面对面授课模式,拓展了文化传播维度。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网络环境,虽然网络环境是虚拟环境,但可以与校园实体环境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的作用。远程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是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延伸,是远程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由于网络校园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具有同步性,远程学子在异地同样也能感受到校园文化生活,这与当下众多高校所提倡的教育信息化以及构建数字校园初衷不谋而合。网络校园文化的构建在拓展传统校园文化空间维度上更为宽广、更为灵活,开辟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篇章,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提供了全新文化载体,使传统校园文化空间维度得以扩大的同时也便于师生所接受。
1. 思想引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远程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由于远程教育主体对象的职业构成比较复杂,需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引领。相对于在校大学生,远程受教育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价值选择要强得多,因此在校园文化构建路径上不能单纯以在校大学生校园文化思路进行,必须利用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自觉性来激发远程受教育者提升自我,完善人格,自觉屏蔽外来不利思想,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远程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2. 物质保障-提升校园网络硬件设施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构建是提升学校硬件的一个契机。我国目前网络技术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全国诸多高校仍然存在网站不够稳定、上网速度较慢、网速不流畅等情况,导致经常打不开校园网,在校师生上网基本需求不能满足。其最主要原因是高校现有网络设施配置较低、网络硬件设施比较陈旧,而网络硬件的薄弱直接导致远程校园文化构建基础落后。远程受教育者的广泛性,给远程受教育者带来极低的学习体验感,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高校网络硬件建设是网络校园文化构建的重要物质保障。
如何提升校园网络物质基础的建设?提升校园网络硬件设施是建设网络校园文化的根本。一是高校领导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物质基础,将网络设施建设与校园实体文化同步进行;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淘汰落后网络设备,架设院系局域网和校园局域网,并分层合理设计;三是资源共享,开放学校的远程访问系统,让远程受教育者也能够享受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各学院的实验室等。
3. 精神保障-注重校园文化主体意识培养
远程教育的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同时时间上也比较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他们大多是已经参加工作的成年人,具有独立人格,来自地区不同,其文化教育和工作性质也大不相同,初衷也是大相径庭。因此,网络校园文化构建要高度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引导其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其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创造者。
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平台,创造机会,使其参与网络的学习与管理提供机会,让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服务和自主编创,使其才能得以尽情释放,同时通过自主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让他们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与洗礼,并增强其主体意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4. 制度保障-健全校园文化激励机制
远程教育环境下校园文化的构建打破了以往单一校园文化的模式,给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渠道、新内容,促进了校园文化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由于网络校园文化的构建是动态的,高校的激励机制是这一文化形式良好发展的保障。这种激励机制可以分成主体激励机制与客体激励机制。主体激励机制是指对参与网络校园文化网站建设、内容构建的师生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嘉奖,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高效处理网站中的突发问题[8]。客体激励是指对主动参与网络校园文化内容建设的远程学子给予嘉奖,一方面,在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搭建交流平台,让其感受到高校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通过激励机制,让远程学子成为网络校园文化内容构建者,把他们平时在异地丰富多姿的学习生活图片、视频上传到网站,彼此分享。由此可见,制度保障下的双向激励机制,是可以使网络校园文化主体客体相互影响,是可以让网络校园文化内容更丰富多彩,是可以让传统的校园文化与社会接轨。
综上所述,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教育理念,是学校实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教育目的,是高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在远程网络教育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显得比较薄弱,大多数高校重点在于建设校内校园文化,忽略了远程教育中网络校园文化对远程学子在网络中的体验与感受。因此,基于远程教育环境下网络校园文化的体系构建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对将来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的呈现方式及审美教育均有帮助,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远程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立。
最后,感谢2021年度西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研究与发展基金项目:基于远程教育环境下网络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1JYF04)的资助。
[1] 黄斌, 吴成龙. 近十年远程教育学术群体及研究热点分析[J]. 继续教育研究, 2022(03): 27-29.
[2] 谢浩, 许玲, 李炜. 新时期高校网络教育治理体系的结构与关键制度[J]. 中国远程教育, 2021(11): 23-26.
[3] 叶贝, 董雁. 现代远程教育: 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 中国成人教育, 2022(06): 8-11.
[4] 马丽华.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研究[D]. 武汉: 武汉大学, 2019.
[5] 陈楠. 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 中国成人教育, 2021(21): 50-53.
[6] 高婷.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创新——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 2023(03): 103.
[7] 陈丽, 徐亚倩.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的脉络分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31(06): 6-11.
[8] 刘浩.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使命及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2023(03): 41-4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Campus Culture System under Distance Education Environment
SHI Sheng1, MU Jiang2
(1.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Art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Sichuan, China; 2. Planning and Finance Offic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Sichuan, China)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era, th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mode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s emerged with the trend. Nowadays, the traditional campus cultur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 With the emergence of campus culture in the distance education environment, its own cultural diversity can better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culture, solve some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solved by traditional campus culture, provide diversified cho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ampus culture, and provide new channels for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implementing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nd enhancing the social reputation of the school. This article holds the basic attitude of active explor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system under the distance education environment to help campus culture achieve it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Distance educatio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D523.8
A
1672-4860(2023)02-0061-06
2022-03-05
2022-06-09
石胜(1980-)男,汉族,四川达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舞蹈学、编导。
牟江(1968-),女,汉族,重庆万州人,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管理、财会。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