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本
- 清代制瓷图连环画研究
现存台湾的私人收藏本应与《石渠宝笈》著录的一册为同一本。现册中有“重华宫鉴藏宝,石渠宝笈”两印,可为明证。此册绘画景德镇制瓷的二十种工序,包括“采石制泥、淘练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钵、圆器修模、圆器拉坯(图3)、琢器造坯、采取青料、印坯乳料、圆器青花、制画琢器、蘸釉吹釉、旋坯挖足、成坯入窑、烧坯开窑、圆琢洋彩、明炉暗炉、束草装桶、祀神酬愿。”唐英所编撰的二十则对题《陶冶图说》,简明精确的描述了制瓷步骤的分工和专业细节,所以自十八世纪以来即广为流传著录,成为
景德镇陶瓷 2023年4期2024-01-16
- 《段注》所据《玄应音义》版本考
行本不同,亦非释藏本,故注中偶著是书卷数,辄不与今本合,盖当时抄本也。”(2)冯世瀓:《读段注说文解字日记》,诸可宝编《学古堂日记》第4册,华文书局,1970年,第2170页。今人余行达则认为:“段书引用《玄应一切经音义》是依二十五卷的南藏本,而冯氏所据者乃二十四卷的通行本。”(3)余行达:《说文段注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第25页。本文试对《段注》所据之《玄应音义》版本进行考察,并就相关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段注》所据《玄应音义》为二十六卷本据笔者
殷都学刊 2023年4期2024-01-12
- 王禹《小畜集》版本源流考
入研究。如野竹斋藏本、小草斋抄本为版本系统中重要环节,但二者从未被细致探讨。王禹偁是宋初文坛坐标式人物,《小畜集》是重要的宋代文学史料,只有解决以上问题,方能展开整理。故本文考辨此集版本源流,敬乞方家教正。一、《小畜集》在宋代的结集与刊刻王禹偁素慕乐天,亦自重其文,晚年自编文集,成《小畜集》30卷,并作自序云:因阅平生所为文,散失焚弃之外,类而第之,得三十卷。将名其集,以《周易》筮之,遇乾之小畜。……小畜之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说者曰:“
中州学刊 2023年11期2023-11-24
- 北京故宫博物院《搜山图》兵器考
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搜山图》图中出现的兵器分为四大类:短兵器、抛射兵器、长兵器和防护装具,在下文中依次展开。一、短兵器(一)剑剑是一种古代近身战争中很常见的兵器,北宋《武经总要前集器图》中记载了两柄钢剑,这两柄剑形制基本相同,剑身比较宽短,剑的前锋比较钝,剑的两刃基本平行,中起脊棱,这种形制可能不便于前刺,但利于砍伐,并且剑的两面都能砍伐。剑柄的中部微微隆起,像橄榄的形状一样,剑身和剑柄之间是对称的云头形状的剑格,剑的柄端是圆形或者四瓣梅花形的剑首,剑首
河北画报 2023年6期2023-10-06
- 《明僧弘秀集》编刻流传脞论
于此,笔者以国图藏本《明僧弘秀集》为底本,参与别本,对其编刻流传情况加以考察。《明僧弘秀集》的辑选刊刻毛晋在《明僧弘秀集》诗末僧人小传中描述了自己收集、校勘材料的过程,故而,我们可以大致将他网罗、校勘材料的情形勾勒出来。《明僧弘秀集》的辑选审定1.材料收集毛晋在《明僧弘秀集》诗末僧人小传中描述了自己收集材料的过程,虽不尽全,却也值得推敲考究。其一,从其他诗文集中得来。如毛晋在诗末小传中写道:“余读见心和尚澹游集,得其诗五篇,复从玉山唱和集得三十余篇。”“良
文化产业 2023年17期2023-06-26
- 壬辰战争中朝鲜在地两班对援朝明军的认识
——以郑庆云《孤台日录》为中心
中央图书馆文泉阁藏本,第29页。初三日,庆右水使军官李冲带来消息称:“唐兵三万已到龙川,继援兵马留镇江边,辽尹李成梁代差祖承训为大将,王、杨、郭、史诸将为副”。(8)[朝鲜朝]郑庆云:《孤台日录》卷一,晋州:庆尚大学校中央图书馆文泉阁藏本,第30页。明军来援的消息不断传来,使郑庆云对明军击退倭贼、挽救朝鲜充满期待。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八日,李如松率军四面攻城,破七星门而入,攻陷平壤城,斩获贼首千余级。平壤大捷的消息很快传至朝鲜半岛南端,正在为义兵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02-06
- 蒙古国国立图书馆所藏《西汉演义》蒙译本版本考述
国民族图书馆也有藏本,书名汉译为“西汉演义”,书高22cm,书宽25.3cm。民国时期手抄本,13 册,线装本,残。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书名“baraGun qan ulus-un bicig”,即《西汉演义》,书高24.9cm,书宽22.7cm。民国时期手抄本,12 册,线装本。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文办公室藏本,书名 “baraGun qan ulus-un bicig”,汉义为《西汉演义》。书高26cm,书宽13.5cm。民国时期手抄本,线装本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7期2022-12-31
- 刘献廷《左传快评》新探
:一者,河南大学藏本有眉批:“继庄名献廷,字君贤,继庄其号,大兴人。”二者,王源与金圣叹二人与刘继庄有交集,王、金二人皆有批点《左传》之作,刘献廷恐难例外。三者,刘继庄提倡经世致用,其论学主旨与《左传快评》相合。最后推论道:“是编之作者,或即大兴之刘献廷也。”4李卫军:《〈左传〉评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04~305页。胡海燕则认为,李氏的三个推导理由,除论学主旨可备一说外,河南大学藏本眉批是读者随手书写的猜测之语,不足为凭;刘献廷二
贵州文史丛刊 2022年3期2022-11-27
- 《饮膳正要》三种明刻本比较*
但其有国家图书馆藏本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以下简称国图藏本和北大藏本)之分,其内容多有相似之处,但仔细对比仍有部分不同。孙立慧等[5]对《饮膳正要》的版本考证中未能言及国图藏本和北大藏本的具体区别。故本文据《饮膳正要》现存三种明刻本影印本,对其版式、藏书印及文本内容、插图进行详细校对,以考证其版本优劣。2 三种明刻本版式及藏书印比较历代学者和藏书家的读书志、藏书印是版本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有关古籍的版本流传状况。《饮膳正要》明初刻本、明景泰
河南中医 2022年7期2022-06-09
- 《少林棍法阐宗》明刻本综考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本《武备志》郑振铎藏本由于目前所见《少林棍法阐宗》和《耕余剩技》都没有牌记页,或说没有书名页、版权页,亦即其书没有标明出版时间,故此只能从序跋中来寻找其刻印情况,但即使在序跋中找到了线索,比如落款时间,也只能称为某年的“序刊本”,这应该是书目界的通行做法,不可轻易将序跋相关时间著录为印行时间。因为一本书从完成书稿(成书)到刻印发行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有时是拿着书稿请人题写序跋,有时是拿着刻印的样书,等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再单独印制一张牌记页,
少林与太极 2022年2期2022-04-13
-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勘误六则
三部,其中潘宗周藏本后归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翁同龢藏本现藏上海图书馆,这两部均为足本;另有一部为残卷,仅存卷十四至卷十六,原为傅增湘旧藏,现流失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此书后世未见重刻,仅有数部影印本,均是以潘宗周藏本为底本影印,如《四部丛刊初编》《续修四库图书》《中华再造善本》等。通过对现存的三部宋刻《分门集注》的版式、内容、文字等认真比对,发现它们都属于同一版本。《分门集注》刻印精良,清末李希圣编纂的《雁影斋题跋》称赞此书“纸墨既佳,堑印并妙,宋本中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2022-03-13
- 烟水散人《合浦珠》考论三题*
学图书馆狩野文库藏本,其刊刻时间为清顺治年间(下文有详细考述,此处不赘)。《合浦珠》小说在时间上不存在编创自《合浦珠》传奇的可能。根据传世的小说作品,并结合相关文献,可考知“烟水散人”是一位活跃在清初的通俗小说作者,他的身份应是一名底层文人,作品多为才子佳人小说。其以对世俗男女情爱生活的多样刻画和跌宕奇异的剧情构成赢得了当时市民阶级的普遍欢迎,成为与天花藏主人、李渔并列的通俗小说领域的重要作家。“烟水散人”显然是别号,并非真名,且常与其他名号连缀题署,常见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2-04
- 结论切莫武断:廖平《论语微言述》版本问题再探
、该书北大图书馆藏本并非残缺本侯云圻《跋〈论语微言述〉稿本》一文提到该书共五册,笔者在“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网络平台查得北大图书馆的两种抄本为四册本,基于侯云圻的五册之说,笔者在《廖平(论语微言述)存佚考》一文中推断北大图书馆的抄本并非完整本。此一推断有误。理由是笔者托友人、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张鸿鸣到北大图书馆查阅,发现北大图书馆藏本实际上是完整本,并不是笔者先前推断的残缺本。笔者犯了想当然之错误,以为五册之说便是定论,而北大图书馆藏本仅四册,显然
文史杂志 2021年5期2021-11-23
- 《聊斋志异》满蒙译本比较研究
5种,下面简称“藏本一”“藏本二”“藏本三”“藏本四”和“藏本五”;译自汉文原著的蒙译本《聊斋志异》有一种,即特睦格图译印的铅印本。1.转译自满文本的蒙译本《聊斋志异》藏本一:蒙古国国立图书馆所藏蒙古文手抄本《聊斋志异》①,索号为6720/96—6731/96。毛笔楷体,书高29cm,宽30cm,封面题书名 《Liyou Jai Zhi Yi bicig》,册叶式线装本。每册封面钤蒙古国国立图书馆藏印和蒙古国社会科学院藏印各一枚。书共24册,两册装订为一本
民族翻译 2021年4期2021-10-29
- 蒙古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水浒传》蒙译本二种考述*
比对,才能解决该藏本的所依底本问题。故本文援引相关蒙汉文文献,通过逐字逐句地对读这一翻译底本不详的《水浒传》蒙译本和多种《水浒传》汉文版本,限定其最为精确的底本范围。为便于论述,本文中将此译本简称为“蒙古国藏本”。①一、蒙古国藏本之版本概况蒙古国藏本目前收藏于蒙古国国家图书馆蒙古文古籍特藏部,残存5册,分别为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八册。索书号依次为7487/96、7488/96、7489/96、7490/96、7491/96。册叶式线装本,毛笔
民族翻译 2021年3期2021-07-28
- 日藏明清古琴文献调查报告
——《步虚仙谱》研究
的经历一致。日本藏本的序文中写道“左府云间顾翁命工刻琴谱”、“帝简素翁有年檄贰处州守”、“惟翁三吴英伟大宗伯家学勋旧老臣之嫡孙”(原文为繁体字)。关于(2)的内容,严所采用的方法仅限于以前面成书的琴谱作为校勘对象。这种方法缺乏一定逻辑性,因为嘉靖年间有很多琴谱成书。在此琴谱成书年代(1556年)之后,还有《杏庄太音补遗》(1561年,下文为《杏庄》)、《琴谱正传》(1561年,下文为《正传》)、《太音传习》(1562年,下文为《传习》)、《清湖琴谱》⑥[明
中国音乐 2021年3期2021-06-21
- 残帙孤存《海浮山堂缉稿》
图书馆,对照寒斋藏本,其共有内容部分,两者板框断裂处都相同,确定是同一部书。《海浮山堂缉稿》,由《赋稿》《诗稿》《文稿》三部分组成,从有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北大藏本是一部残书,因为其全部内容没有撰人这一行。北大藏本所存《诗稿》《文稿》部分,相校寒斋藏本,缺失书叶也很多。具体书叶缺失情况如下诗稿卷之一,缺失第19-23叶(缺失五言古诗13首,别家二首……始至郡二首);诗稿卷之三,缺失第23-32叶(缺失五言律诗42首,见吾陈中丞席上时自闵藩巡抚滇中……午泊安州
藏书报 2021年29期2021-05-30
- 《古文小品咀华》作者及版本
帝发丧》,周介孚藏本未收,代之以《上太公尊号诏》;其二,周介孚藏本末篇《嘉庆庚辰七月求雨文》,是全书唯一一篇骈文,不见于耕读轩本。两本相较,耕读轩本依文章作者朝代编次,上起先秦,下至明代,一代之中,君前臣后,颇合当时通例周介孚藏本所收文章篇数明显少于耕读轩本,编次亦略失伦序,如所选汉朝文部分,西汉高祖之后,即次以东汉明帝、章帝,再跳回西汉的文帝、景帝、武帝,而以开东汉一朝的光武为帝王之殿军,显然未经夷考。从这个角度说,篇幅较小、抄成较晚的周介孚藏本《求雨文
藏书报 2021年19期2021-05-30
- 感谢您的韭花酱,配着羊肉很好吃
——杨凝式《韭花帖》
28cm 裴伯谦藏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杨凝式是梁、唐、晋、汉、周五朝元老,官至太子少师。五代朝代更迭频繁,战乱连年,杨凝式几次入朝为官,又多次寻病辞官,甚至为了避祸,他不得不装疯佯狂,故后世叫杨风子。难得在混乱的年代有此逸性,为自己隔出了一方自由率性的空间。而且他虽高官在位,得到朋友馈赠时却感激不尽,信笔回帖,不能不说是个至情至性之人。杨凝式是由唐代的颜柳欧禇到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间的一个过渡人物。黄庭坚对曾对他的书法有此赞誉: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
艺术品鉴 2021年4期2021-04-26
- 《广州大典》所见粤方言语料述略
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本影印第35辑 总275册卷4兴地三(山川、风俗、物产)728—749页[康熙]番禺县志二十卷清孔兴琏修彭演等纂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国家图书馆藏本影印第35辑 总276册卷1山水 326—334页卷15、20 496—503页[乾隆]番禺县志二十卷清任果、常德修檀萃、凌鱼纂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故宫博物院藏本影印第35辑 总277册卷17风俗、物产393—413页[同治]番禺县志五十四卷清李福泰修史澄、何若瑶纂清同治十年光霁堂刻本,广东省立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1-01-16
- 刘中柱诗集五馆藏本稽考
馆、宝应图书馆有藏本,但藏本或卷残,或序缺,或诗文有漏,皆非完本。综合五馆藏本,可大略还原《兼隐斋诗钞》《又来馆诗集》全貌,并辑佚《兼隐斋诗钞续集》。关键词 刘中柱 刘宝楠 藏本 稽考 辑佚分类号 G256.2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0.10.014Abstract Liu Zhongzhu of the Qing Dynasty wrote the Jian Yin Zhai Poetry Copies and
新世纪图书馆 2020年10期2020-12-14
- 安丘张氏印谱知见录
》) 闲敏楼主人藏本线装二卷二册,书签、书名页均题“张氏印谱”,有“辛亥丙辰劫馀”“诸城孟昭鸿收藏之印”二印,知曾为著名文人、篆刻家、藏书家孟昭鸿藏书。每卷首页上题“相印轩藏印谱”,下署“安丘张在辛卯君、张在戊申仲、张在乙亶安辑”。版心刻“相印轩藏印谱”,框、格、文字均为蓝印。此系张氏三兄弟辑张氏一门所治印成谱,每页单面钤印,版式有二印格、四印格、八印格、十二印格多种,第一册存印547方,第二册存印678方,共计1225方。是书无序跋、注释,依诸家著录定为
中华书画家 2020年11期2020-12-10
- 蒙古国所藏四种蒙古文《西游记》考论*
蒙古国国家图书馆藏本一”“蒙古国国家图书馆藏本二”“策·达木丁苏伦藏本”及“国立师范大学藏本”。蒙古国国家图书馆藏本一:该本收藏于蒙古国国家图书馆古籍特藏部。译本索号2657/96,册页式线装书,宣纸封面,页高26厘米,宽27厘米。封面钤蒙古国国家图书馆藏印和蒙古国社会科学院藏印各一枚。封面右上角红色封条中横题书名“baraGun eteged-tUr jorcigsan-i temdeglegsen teOke doluduGar tebter,××(1
民族翻译 2020年3期2020-10-23
- 山西省图书馆藏明沈延铨本《盐铁论》版本价值探析
生描述一致。傅氏藏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通过对比两书发现,山西省图书馆藏四卷本《盐铁论》(以下简称“晋图藏本”)中所包含的版本信息不曾出现在国家图书馆藏本(以下简称“国图藏本”)中,这也正是二者在版本认定上存在差异的原因。2.1 晋图藏本与国图藏本之异同2.1.1 两书在装帧、版式、字体、分卷情况、刻印风格等方面完全相同晋图藏本为竹纸印刷;因未能目验原书,故无法确定国图藏本的用纸。除此之外,两部书均为线装,长方字体刻印,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框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年9期2020-09-10
- 张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在兹堂系版本 补板文字来源考
花女子大学图书馆藏本,与大连本[1]为同类版本)、首图本(指首都图书馆藏“本衙藏板 翻刻必究”本)外,大家熟知的,为苹华堂本[2]、在兹堂本、康熙乙亥本(或称无牌记本)及皋鹤草堂本,行款皆为每半叶11行,行22字。这一系列的版本,李金泉先生已经从各本的残缺、断板、眉批等方面,证实它们为同版,只是刷印有先后[3]。我们也对所见前三种版本细心比对过,除少数几叶,苹华堂本与在兹堂本、康熙乙亥本正文内容不同(后两种应该是补刻和补板)外,绝大部分叶数,在细枝末节(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11
- 公案笔记《棠阴比事》日本版本考
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皆属《棠阴比事》元代刻本,但仍然存在差异,两者实为不同体系。关键词:棠阴比事;公案;日本版本;林罗山中图分类号:G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20)02-0047-08汉籍(中国典籍文献)远赴东瀛传播中华文化,是中日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南宋浙江省慈溪人桂万荣编著的公案笔记《棠阴比事》在日本江户时期广为传播。此书共收录144则断案故事,题目中“棠阴”源自于周朝召公奭棠树下听讼判案的故事[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5-25
- 关于《(光绪)鬱林州志》保护和研究的思考
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的版式与广西图书馆藏本完全相同,但开本尺寸略有差别;而清光绪二十年(1894)版刻重印本,可见的藏本较多,但均无详细的印刷时间,区分版本的主要方式为雕版版刻记录。因刊印时间不一,印纸大小不一,各馆藏本的开本均有差别,呈现了明显差异。以桂林图书馆藏本为例,其雕版版刻记录为:总共书六百二十篇,共板(雕版)三百一十七块,另书面板1块,书皮板一枚。其版式为:版框(高×宽)19.9×13.8cm,半叶10行,每行22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魚尾,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2019-08-16
- 《本草纲目》五个金陵本叙要
学者未能见到国外藏本。因为各个印本有些页面的字迹清晰程度不同,利用多个本子互勘,可以辨认模糊不清的文字。本文特对国外三个藏本和国内两个(现又发现一个递修本和两个残缺本)藏本作些介绍。美国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本该本简称“美国会本”[2],曾被日本人收藏过,书中有日本本草学者森立之的注文。此本在“本草纲目总目”这一页盖有四个印章,最上端的大方形印文为“出云国藤山氏藏书记”。此下的长方形印章的印文是“俳谐书二西精舍第一主原乙彦记”。再下为小方形印章,印文为“八卷氏”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3期2019-07-17
- 高第招弟为何走上不同道路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1998年1月北京第1版[2]老舍,《四世同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1998年1月北京第1版[3]老舍,《四世同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1998年1月北京第1版[4]老舍,《四世同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1998年1月北京第1版[5]老舍,《四世同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1998年1月北京第1版[6]老舍,《四世同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2期2018-02-22
- 《史记》的“藏本”和“传本”去向分析
中的书稿到底是“藏本”还是“传本”的一些考量。如果杨恽本都无法确定是哪个本子,那学界的诸多推论都很难成立。本文尝试从杨恽本《史记》分析,为研究《史记》的“藏本”和“传本”去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关键词:《史记》;藏本;传本;京师;杨恽司马迁历经磨难完成《史记》,并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透露了两本手稿的安置情况。根据《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和《报任安书》“传之其人,通邑大都”二句,可推断“在京师”者既称“副”本,“名山”者应是正本。《汉书·司马
大观 2017年12期2018-01-29
- 《韭花帖》两个藏本之笔法比较
本:一个是清内府藏本(图1左),今藏无锡博物馆,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另一个是罗振玉藏本(图1右)。两个版本《韭花帖》的真伪之争一直存在。具体来讲,徐邦达、启功先生认为清内府藏本为摹本,但确为清内府本。但也有意见认为是真迹或者既不是真迹也不是清内府本,只是这些意见尚未成为主流意见。同时,徐邦达、启功先生认为罗振玉藏本为真迹,但也有观点(如吴湖帆、沈尹默)认为不是真迹。如果把真伪问题放下,回到书法本体上,尤其是在笔法上对两个版本进行研究,势必会得出一些更加具
神州·时代艺术 2017年6期2018-01-13
- 颜真卿《争座位帖》,又现北宋拓本
寒斋有张瘦铜先生藏本,翁阁学题字千余,考其波磔点画至详,与所作《兰亭考》正同。玉尝聚旧本十余,一一勘校,知所考仍多未合,盖推举愈密,耳目益淆也。此本为毅夫先生所藏,楮墨俱古、毽拓精善,望而知为数百年物,至可宝贵。壬戌仲冬,同在都下,出以嘱题,谨书册尾,以志眼福。上虞罗振玉记。罗振玉提及三点,一是世以“右”字下半之口未泐者为宋拓(尽管罗振玉自己未将该点作为宋拓唯一依据,而加上“转顿错朗,然如出白手书者,乃为佳耳”以作为辅助鉴定之法),二是此为“毅夫(温肃)先
收藏·拍卖 2017年10期2018-01-12
-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日本无穷会藏本《水浒传》出版
文库:日本无穷会藏本《水浒传》出版出版日本无穷会藏本《水浒传》,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重大文化出版规划项目。域外汉籍珍本文库计划出版古籍八百种,囊括两千余册珍稀典籍,堪称当代中国最辉煌的出版工程之一。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编纂。日本无穷会藏本《水浒传》系该文库首批成果,2013年6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该藏本共十册,
郭沫若学刊 2017年1期2017-11-14
- 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
的只有北大图书馆藏本、国家图书馆藏本、社科院文学所藏本、中国书店藏本以及中国嘉德2008年和今年拍卖成交的两部。其中今年上拍的最新发现的完整程甲本原为康生旧藏,在卷首序言下方有一方阴刻“康生存书”的章草印章,在高鹗序末尾下方有一方阴刻“康生”印,在第一回下方有一方阳刻“康生”印。该部估价20万至50万元,最终成交价竟高达2403.5万元。大体而言,《红楼梦》的版本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以前八十回为基本内容的“脂评”抄本系统,二是以“程甲本”为代表的程高版本系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7年7期2017-07-27
- 未刊《清车王府藏曲本》(北京大学藏本)的文献价值和编纂过程
曲本》(北京大学藏本)的文献价值和编纂过程马文大(首都图书馆 北京 100021)《清车王府藏曲本》是清代北京蒙古车王府所藏戏曲、曲艺的总称。分别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收藏。首图本曾经整理影印面世,而北大藏本从未出版过,二者相合才称曲本全璧。它是研究近百年中国戏曲与说唱艺术的珍贵史料,也是研究清代王朝由盛转衰时期民情、风俗、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本文简介了未刊曲本的整理情况及其文献价值,考证了车王府藏曲本存世情况。车王府 戏曲 曲艺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7年2期2017-07-24
- 《续修四库全书》本《经籍考》著者考辨
书除了国家图书馆藏本之外,北京大学图书馆尚有二册,经段氏目验,其纸张、墨迹均与国家图书馆藏本相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所载均系经部书,段氏推断当为“陈氏遗佚”者。段氏所说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尚有二册”,其实就是《续修四库全书》所收之《经籍考》。国家图书馆所藏的《经籍考》,已由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于2013年影印出版,书名为《清抄本陆元辅经籍考》,共计12册。经过笔者对影印本以及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原书进行仔细比对,二者在体例、格式等方面基本一致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4期2017-04-13
-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绘本耕织图诗考
等印。图6 国会藏本序后钤印图7 国图藏本序后钤印图8 国图藏本书眉上题诗后钤印图9 国图藏本耕图浸种局部图10 美国国会藏本耕图浸种局部三据传,康熙皇帝巡视江南时发现了宋版《耕织图诗》,于是命宫廷画家焦秉贞重新绘制。焦秉贞以宋版《耕织图诗》为基础,略有增删,并运用了西洋的焦点透视法,绘耕图织图各23幅。焦秉贞的《耕织图诗》绘本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时镂版刊刻,并广泛传播。国家图书馆藏有康熙三十五年的墨印彩绘本。⑦序前钤有“佩文斋”白文朱方印。序后钤
收藏家 2017年1期2017-02-08
- 菊坛一叶、国剧正宗
——《富连成藏本——京剧剧本集成》品评
出版的《 富连成藏本——京剧剧本集成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中所收录的剧本,均为富社的剧目文本,多数来自家族传续,也有一部分来自富社弟子及其后人的私人藏品。众所周知,“戏剧改革”运动对于传统京剧剧本的题材、唱腔、唱词、念白等都大动手脚,使京剧剧本和演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清末民国京剧剧本的原貌已经难以窥见。许多剧目现在已经很少演出或者根本没有人会演了,还在演出的戏,也与当年差别很大。《藏本》所收剧本绝大部分是当时常演剧目的舞台演出本或对于舞
中国出版 2017年8期2017-01-26
- 1939年日本总领馆投毒案
民国历史上有名的藏本事件。藏本事件是日本人在1934年6月制造的、企图以“日本总领馆副领事失踪”为由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的重大外交事件。藏本全名藏本英明,朝鲜人,时任日本总领馆副领事。日本总领事须磨指令其偷偷地潜入紫金山自杀,以便诬称“中国特工绑架并杀害日本外交人员”,进行战争讹诈。可惜,有妻有儿的藏本英明偷偷在紫金山上找了个山洞躲了起来。6月6日晚上11点,藏本从须磨办公室里出来,命詹长麟去找总领馆司机,说自己外出有事。詹长麟一直把藏本送上车,看着他往北极
山海经 2016年1期2016-03-28
- 《庶几堂今乐》版本考
,因为从山东潍坊藏本来考察,其牌记页并没有“待鹤斋”字样。如《活佛图》为秀水王葆熏、宾鹭捐刻;《绿林铎》为锡山云轩氏捐刻;《同科报》为浙西敦善行堂沈捐刻;《劫海图》为浙西小梦椽馆严刻;《文星现》为浙西金粟庵主人捐刻;《后劝农》甚至根本没有捐刻人铭记。而到了光绪己卯(1879),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广东香山人郑官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待鹤山人)希望能出资刊刻一套完整的《庶几堂今乐》,于是谢家福苦心搜罗、编辑整理,终于在光绪庚辰(1880)编成全套
天一阁文丛 2016年0期2016-03-16
- 结合典型案例浅谈新闻采访
报道日本外交官“藏本并未失踪”内幕消息的第一人。1934年6月8日,日本驻南京大使馆二等秘书藏本突然“失踪”,日方不分青红皂白,坚称藏本被“排日分子”杀害。这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在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借口,遂即抛出一个“藏本失踪”案,一口咬定藏本是被中国谋杀的;日本大使向中国政府当局提出强烈抗议,威胁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中方必须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日方双管齐下,一面发出外交通牒,一面以“帝国政府为保护其神圣权益和在华外交官侨商的安全”为由,调集停泊下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2016-02-28
- 《皇明恩纶录》版本源流考
,云南大学图书馆藏本抄自云南省图书馆藏钞本。国家图书馆藏钞本为现存最早版本。木氏土司;《皇明恩纶录》;版本丽江木氏土司,与蒙化府、元江府并称为云南三大土府。徐霞客说木氏土司“富冠诸土郡”,〔1〕为三大土司府之首。木氏土司(府)经元、明、清三朝,传世二十二代,共四百七十余年,是雄踞滇西北的地方势力。“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2〕木氏土司对丽江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有巨大贡献。研究明清土司制度、云南历史、纳西族历史、丽江古城发展史,木氏土
学术界 2016年8期2016-02-27
- 《中华再造善本》所收《道德会元》版本献疑
会元》;弘治本;藏本;造伪;上海图书馆[摘要]上海图书馆藏李道纯《道德会元》被认为出自元刻。通过跟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弘治本比对,两者在版式及内容上显示出一些差异。上图本是书估对弘治本加工篡改的本子,因刊刻信息被人为掩盖,导致后人误判版行时代;《中华再造善本》著录的上图本《道德会元》为明弘治本而非元刻本。《道德会元》,元初全真派道士李道纯著,传世之本或析为上下两卷,或不分卷。李氏有见于《老子》众多注本“蓋由私意揣度,所见不同,各执一端”,[1]遂综合诸说,以儒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2016-01-19
- 略论阮的生平及其著述
,越南国家图书馆藏本,编号R.544,第41页。(3)(越)陈克俭撰:《抑斋诗集·序》,收录于(越)杨伯恭编辑:《抑斋遗集》卷五,越南国家图书馆藏本,编号R.964,第1页。(4)(越)陈克俭撰:《抑斋诗集·序》,收录于(越)杨伯恭编辑:《抑斋遗集》卷五,越南国家图书馆藏本,编号R.964,第1页。(5)(越)潘辉注编撰:《历朝宪章类志·人物志》卷七,第17页。(8)(越)吴士连等著,陈荆和校:《大越史记全书(中)》本纪卷十,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东洋
黑龙江史志 2015年7期2015-12-06
- 传世名画《五牛图》辨伪
--------兼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及其相关问题
。我们发现的私人藏本《五牛图》画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如出一辙,但其画面尺寸比故宫本长30多公分。故宫本画心有乾隆皇帝题字,私人藏本画心却有宋徽宗的题字和画押,钤方形双龙纹玺印,而引首却有乾隆手书“真迹无疑”四个大字。经过比照、考证、辨伪,我们认为,私人藏本《五牛图》卷为唐人韩滉所绘真迹。《五牛图》; 韩滉; 私人藏本; 故宫本; 乾隆皇帝; 辨伪目前,对北京故宫博物院 “永久珍藏”的《五牛图》的来历,一些学者作了这样一番说法:“《五牛图》(20.8cm*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9-01
- 沈兼士与《四库全书》
3年,扬州、镇江藏本化为灰烬;1861年12月,杭州的藏本散失一半。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圆明园内藏本化为灰烬。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七分之书已佚存参半。缅怀畴昔,不禁令人产生典籍散亡之悲!余下的三部半书总算走到了20世纪。1915年,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藏本运抵北京,先藏于古物保护所,后交北京图书馆收藏;紫禁城文渊阁的藏本在1948年被国民党政府运到台湾收藏。至此,七阁之书,只有沈阳故宫的文溯阁藏本还算完整,书阁一体,但这一部的命运却又最
文史春秋 2014年2期2014-06-24
- 《蘋洲渔笛谱》考略
定本。浙大图书馆藏本疏证内容完备,其条目、文字除个别次序调整外,与江恂刻本几无出入,应可认定为江恂刻本的底本。该本钤有江昱的5种藏书印记,是其旧藏;且卷内抄录、批注的笔迹与卷末江昱所撰识语笔迹吻合,可知该本系其手订,所以称之为江昱稿本。2 疏证之条目,凡作次序调整,刻本皆沿袭之例如,卷二《长亭怨慢》这首词之后的江昱疏证,共有10条,在该本中,批注者在这10条疏证条目之前依次冠以“四、五、六、八、一、二、三、七、九、十”等序数[2],江恂刻本即按照标明的次序
图书馆学刊 2013年9期2013-02-15
- 抗日战争前夕南京“犒狼事件”
国十分强大,就算藏本真喂了狼,又如何? 我国著名报人徐铸成在其大作《报海旧闻》中说,在抗日战争前夕,我国报界泰斗张季鸾曾写了一篇别具匠心的评论文章。在文章中,张老用春秋笔法将钟山(亦称紫金山、蒋山)狼猛夸了一通。据有关史料显示,张季鸾的这篇“颂狼奇文”见报后,曾经在古城南京掀起了轩然大波。还有许多虽目不识丁却不乏一腔热血的南京市民,他们在听了别人热议、转述张老“颂狼”文章后,并没有真实领会张老文中所含深刻寓意,而人云亦云地纷纷凑钱买来供品去紫金山犒赏“有良
文史天地 2012年5期2012-05-26
- 《宣和博古图录》版本考略
图录》(简称国图藏本)与上海博物馆藏元刻本《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简称上博藏本)相校,根据校勘结果,两本在版本上是有所差异的,列举如下:(一)两本题名中的“博”字不同,国图藏本作“博”,上博藏本作“愽”。(二)两本版框尺寸及刀法略有差异。国图藏本框高29.5 厘米,上博藏本框高30 厘米。疑略有误差,国家图书馆藏与上博藏本相同版本框高32 厘米。国图藏本刀法遒劲,上博藏本略显圆润。(三)上博藏本《总说》有断版,国图藏本版片完整。(四)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5期2012-02-15
- 《惠氏读说文记》系惠士奇、惠栋父子所作
字》本(简称复旦藏本),①《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将胡仲澐写成了明仲雲,今依原书及胡重跋改。浙江图书馆藏江颿录惠士奇、惠栋校朱氏椒华吟舫《说文解字》本(简称浙图藏本),国家图书馆藏江声录惠士奇、惠栋校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陈大科刻《说文解字》本(国图藏本),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清施梁录惠士奇、惠栋、江声等校明岱云楼刻《说文解字》本(中山藏本),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朱叔鸿录惠士奇批校毛氏汲古阁刻本《说文解字》(东师藏本),湖北图书馆藏陈嘉录惠士奇、惠栋、江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2期2011-03-19
- 《吕氏春秋》明宋邦乂刻本辨识
以下简称“李先生藏本”)。此本版框高19.2厘米,宽14.5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所有卷端校订者题名与“《四部丛刊》选本”同,只是《四部丛刊》选本校订者中的“何玉畏”在此全都变成了“何三畏”。此刻本应着重注意的是,校订者“何玉畏”变成了“何三畏”。另外还有一种刻本,即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所记《吕氏春秋》宋邦乂本。此本与杜信孚先生《明代版刻综录》选本相同。[3]因此刻本的校订者著录“明云间宋邦乂、男宋启明校”,类归于《图录》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年5期2010-03-22
- 《无声戏》即《连城璧》
戏》。大连图书馆藏本存十六卷(全集十二、外编四卷),又据王多闻先生等所编《明清小说序跋选》介绍:尊经阁藏本第五、六、八、九回全同《连城璧》外编之四卷,尊经阁藏本之第一、二、三、四、七、十、十一、十二等八回,则与《连城璧全集》第二、三、四、五、六、八、十、十一回同。由此可知,《连城璧》与《无声戏》内容完全一致,可谓一书二名,不能说《无声戏》只有在日本才能找到。另外,骁马同志说《连城璧》只在大连找到不完全抄本,不完全到什么程度没说。日本《舶载书目》中有《连城璧
读书 1987年7期1987-07-15
- 书目拾补
最佳者。国内也有藏本。7)Ta-ming-hui-tien,作者译为《大明汇典》,小误。应为《大明会典》,明李东阳等奉撰,原本一百八十卷。作者介绍此书“一五八七年印行”,当是万历年间的续修本,二百二十八卷。8)Ta-ming-chi-li,作者译为《大明纪礼》,小误。应为《大明集礼》,明初徐一夔等奉撰,嘉靖九年礼部诸臣补纂,五十三卷,前有嘉靖九年世宗御制序文。这一年正是一五三○年,与作者介绍的“一五三○年钦定版”相合。10)Chung-hsiu-chng-
读书 1984年11期198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