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子

  • 应县辛坊村高跷的艺术魅力与发展现状分析
    ,四门全开。头对鼓子由南向北进场,在北门搭鞭后转“∞”字,然后由内侧向南门行进,头对花在北门打枝后也跟着向南门扭;二对鼓子和二对花也要在北门搭鞭打枝,其他角色同理;头对鼓子与头对花在南门的动作和北门一样,接着从外围向西门推进,开西门动作与前述一样;然后再开东门,行进中扭踩结合,男生扬鞭,女生耍扇,激情表演,尽情释放。2.大十字首先高跷队形成圆圈后,头对鼓子分别从相反方向,围着旺火进入场地旋转,逐渐形成近似90 度的夹角,故叫“大十字”。头对鼓子隔着旺火搭鞭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5期2023-12-13

  • 武威地区民间舞蹈 ——凉州攻鼓子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3099)凉州攻鼓子不仅是武威当地的重要民俗,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西北鼓魂”。据研究,凉州攻鼓子起源于古代出兵乐舞,后与民间习俗相结合,成为了武威当地社火的重要表演项目。自从进入新中国以后,随着人们对攻鼓子研究的不断深入,攻鼓子的艺术特性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开始出现在各类社会演出当中,人们对于攻鼓子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入。一、凉州攻鼓子的起源及其发展凉州攻鼓子是武威的一种传统舞蹈,是由古代出兵乐舞演化而来的,舞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交错击鼓

    戏剧之家 2023年29期2023-11-23

  • 流淌的黄河乐舞
    朱国伟鼓子秧歌黄河边上的纤夫,黄河号子就是他们的歌纤夫雕像黄河号子:古老的中国民歌远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搏斗时发出的呼喊声;收获时,愉快地敲击石块、木棒,发出的欢呼声和歌唱声,形成了最早的中国民歌——劳动号子的雏型。号子产生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既是劳动的工具,又是劳动的颂歌,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明显。黄河号子就是先民在与黄河洪水的抗争中,伴随着紧张、繁忙的抢险劳动,为了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士气、调解劳动情绪而唱的一种劳动号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民间艺术之一

    旅游世界 2023年8期2023-08-17

  • 鼓爷的鼓子
    “别,这是爷爷的鼓子花。”小素的爷爷是远近闻名的鼓手,人们都叫他“鼓爷”。我凑近,却分辨不出鼓子花和牵牛花有什么不同。小素做着吹喇叭和打鼓的手势,启发我:“再看看。”这下,果真看出了名堂。牵牛花像喇叭,长一点儿;鼓子花像鼓,短一些。鼓爷和鼓子花的故事,众人皆知。鼓爷年轻时,有一天,敲完鼓,一位姑娘送给他一束鼓子花,鼓爷十分喜欢。后来,那个姑娘成了他的妻子。他们家种了好多的鼓子花,很美。“后来呢?”我问小素。“剧团解散了,爷爷回了家,奶奶也病死了,鼓子花渐渐

    百花园 2023年7期2023-07-23

  • 论汉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 ——以商河鼓子秧歌为例
    00)一、商河县鼓子秧歌概况鼓子秧歌的发源地为济南商河地区,其舞蹈文化形态的不断演变与商河地区的地理生态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观念等有着密切关联。其既是商河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出了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现代化、多元化的特征,也展示了自身的独特魅力。(一)地理生态环境济南商河地区地势平缓,由六种不同地貌组合而成,黄河从商河县穿过,无形中也影响着当地民众的精神面貌。商河鼓子秧歌便在一次次抗洪救灾的背景下由商河人民创

    戏剧之家 2023年4期2023-03-06

  • 黄河流域鼓子秧歌文化的价值定位与传承机制探究
    精神力量[1]。鼓子秧歌文化是黄河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鼓子秧歌其粗犷豪放、刚柔并济的表现形式,是齐鲁大地的文化瑰宝、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缩影、发达的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历史见证,经过历代传承发展不断丰富,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探讨鼓子秧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走向,探寻黄河流域鼓子秧歌文化的变迁因素,探讨其传承机制,对黄河鼓子秧歌文化的发掘、传承具有重要意义。1 黄河流域鼓子秧歌文化的价值定位通过文献法挖掘黄河流域鼓子秧歌文化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5期2022-12-06

  • “非遗舞蹈进校园”的育人实践研究① ——基于商河县实验小学的田野调查
    点。山东商河县“鼓子秧歌”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在经历了“乡俗礼仪—民间艺术”[3]“自娱性—表演性”[4]“闹玩—秧歌—北方汉族舞蹈的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的功能变迁之后,“鼓子秧歌进校园”成为该地区“非遗”舞蹈发展的又一条重要路径。2009年,商河县政府启动“鼓子秧歌进校园”的工作计划,以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实验小学为试验点扩充到县内其他中小学,是我国响应“非遗进校园”较早的一批。自2021年9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2年4期2022-11-16

  • 浅析晋北踢鼓子秧歌农耕文化形态发展 ——以作品《春耕秋拾》为例
    化的印记。晋北踢鼓子秧歌作为山西民间舞的代表,已有高校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也诞生了一些舞蹈作品。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作品《春耕秋拾》为例,进一步探讨晋北踢鼓子秧歌与农耕文化未来在传承和创新发展层面上的路径选择。一、晋北踢鼓子秧歌简介踢鼓子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省晋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其融拳术、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于一体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据史料记载,晋北踢鼓子秧歌形成于宋朝末期,到后来已逐渐发展成与当地民俗密切相关,以广场、街头小型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

    戏剧之家 2022年18期2022-11-12

  • 传播学视域下山东商河鼓子秧歌的价值开发与传承
    的大力支持,商河鼓子秧歌对外交流较之以往愈加频繁。不过在传承中,鼓子秧歌的部分舞蹈架势等内容不见踪影,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方面略有不足,山东省外的影响力亟待提高。本文以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为基础,以期为商河鼓子秧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1 商河鼓子秧歌的儒学价值鼓子秧歌于20世纪六十年代始用此称谓,最早被称作“跑十五”“跑秧歌”“闹玩艺儿”“小鼓子”“手鼓舞”“手鼓队”。“跑十五”顾名思义,即以时间维度在正月十五前后人们以跑秧歌的形式走街串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6期2022-11-01

  • 鼓子,护“非遗”
    说唱艺术——“说鼓子”,街谈巷议、笑话趣闻、民间传说、历史演义等统统囊括其中。一鼓作气变新貌行动开始!两人首先从内容入手,根据书段情节变化加入了“北方调”,并且在表演的末尾加上一两句行腔演唱。此外,他们还将表演方式从“以说为主”转变为“说唱并重”,语言以本地方言为主,表演形式灵活,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然后,他们从乐器入手,用鼓和唢呐配合伴奏,表演时艺人以双手持鼓槌,采用“敲”“沉”“漂”“立”等方式击打鼓面、鼓腹、鼓帮的不同位置,节奏、轻重变化万千。每当表

    艺术启蒙 2022年4期2022-04-25

  • 鼓子秧歌的身体语言表达与齐鲁文化语境的再现
    □孙祥 张铭鼓子秧歌男性领伞特写(后面舞者分为文场、武场穿插表演)鼓子秧歌起源于山东商河县,作为山东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商河县地处黄河入口处的平原之地,因其先天的地理优势,历代生活于此的百姓均受到黄河文化的影响。因此,用鼓子秧歌来庆祝治理黄河的丰功伟绩是齐鲁大地上的独特艺术形式之一。本文以山东民间舞蹈鼓子秧歌为研究个案,通过舞蹈场域的解读,表演形式的分析,发展历程的溯源,梳理鼓子秧歌这一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与文化语境。一、鼓子秧歌的“源

    新疆艺术 2022年2期2022-04-23

  • 佛心
    筋动骨。这味草叫鼓子花,吃了可以舒筋活血。后来李时珍发现,鼓子花可续筋骨,筋被斫断者,用鼓子花半月即可愈合。不过,我又读到一段记载:“凡筋断者取旋花根,捣汁,沥入仍以渣敷之,日三易,须令断筋相对,半月后即相续如故。蜀见奴逃走多剌筋,以此续之百不失一。”对逃走的奴隶,逮住后刺断其筋,令其不敢再逃。然后拿旋花根给其续筋,使其可继续为主人干活。这种控制太可怕了,不敢细想。李时珍就是要告诉人们药材之外的故事,药材之外真实的人间。(摘自《广州文艺》)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3期2022-03-15

  • 非遗保护视角下的凉州攻鼓子研究
    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成果,对其研究和保护传承,不但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只有以凉州攻鼓子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探寻保护传承的意义和途径,才能赋予凉州攻鼓子加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激活文化力量的时代价值。凉州攻鼓子,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甘肃省志·文化志》认为,凉州攻鼓子是古代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5]。在 《甘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图录》中明确了具体的历史时期,“是一种汉唐军旅出征乐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1期2022-02-26

  • 乡村振兴视域下惠民县鼓子秧歌的发展路径
    了流传近二百年的鼓子秧歌。惠民鼓子秧歌的鼓并不大,直径只有40 公分左右,却有“大鼓子秧歌”或“大秧歌”之称。究其缘由,根据滨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制的《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种秧歌队伍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阵势浩大,所以称大鼓子秧歌;另一种说法是,惠民一位姓刘的农民在民间秧歌的基础上创造了鼓子秧歌,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村名改为‘刘打鼓村’,将这种秧歌称为“打鼓子秧歌”,‘打’与‘大’谐音,所以,流传下来,渐称为‘大

    人文天下 2021年5期2021-12-05

  • 佛心
    筋动骨。这味草叫鼓子花,吃了可以舒筋活血。后来李时珍发现,鼓子花可续筋骨,筋被斫断者,用鼓子花半月即可愈合。不过,我又读到一段记载:“凡筋断者取旋花根,捣汁,沥入仍以渣敷之,日三易,须令断筋相对,半月后即相续如故。蜀见奴逃走多刺筋,以此续之百不失一。”对逃走的奴隶,逮住后刺断其筋,令其不敢再逃。然后拿旋花根给其续筋,使其可继续为主人干活。这种控制太可怕了,不敢细想。李时珍就是要告诉人们药材之外的故事,药材之外真实的人间。

    北方人 2021年20期2021-12-02

  • 浅谈公安说鼓子的艺术特征
    齐宝莹引 言说鼓子,也叫“说鼓”,是一种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击鼓说书,用唢呐伴奏的民间曲艺①。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由湖北省公安县、松滋市联合申报的“说鼓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且公安当地政府对本地文化有较强的保护意识,但其传承仍存较大问题。国内对公安说鼓子的研究较少,现存资料仅一篇文献和一部专著,分别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长江大学)、荆州市群众艺术馆发表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国家级

    黄河之声 2021年20期2021-11-27

  • 论山东鼓子秧歌“快板”风格特点及其训练价值
    30002)山东鼓子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从它的内涵上看,具有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的儒学精神及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绪;从它丰富优美的跑场构图的流动图案中可看到,山东人民思想文化传统追求外圆内方、对称圆满的审美习惯;从它具有的广泛的人民性和群众自娱性上看,展现了气势磅礴的群体形象;从它的动作、动势、动态上来看,具有粗犷豪放、彪悍倔强、刚毅挺拔、沉稳朴实、舒展奔放、英武矫健等气质,具有浓厚的生活劳动气息和质朴清新的民族风格。在山东鼓子秧歌

    戏剧之家 2021年4期2021-11-15

  • 浅谈“兰州鼓子”的现状研究及传承
    030)一、兰州鼓子简析(一)起源“兰州鼓子”,又名“兰州鼓子词”、“皋兰鼓子词”、“兰州曲子”、“皋兰腔”,民间俗称“鼓子”,是流传在兰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演唱形式。兰州鼓子在演唱时,会用到兰州特有的小月鼓作为击节乐器,因次它便得名“兰州鼓子”。从上世纪起关于兰州鼓子的起源便众说纷纭:一是认为兰州鼓子出现于北宋时期,在元朝、明朝时兴盛;二是说它产生于元朝,由元曲发展而成;三是认为它是吸收了八角鼓子词的元素发展而成。大多人倾向于第三种,认为兰州鼓子是以

    戏剧之家 2021年3期2021-11-14

  • 山东高校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课堂实践研究 ——基于山东地区“鼓子秧歌”的教学开展
    选择山东地区的“鼓子秧歌”作为教学研究对象,进行舞蹈风格性教学的深度探索。(一)“鼓子秧歌”舞蹈动作风格性解析“鼓子秧歌”是山东地区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山东商河地区。“鼓子秧歌”在民间广受欢迎,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直观地反映出山东地区舞蹈的乡土特色,体现了山东秧歌舞蹈的风格魅力。山东地区的民间舞蹈“鼓子秧歌”,在民间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嬗变,随着人口的迁移、历史朝代的更迭、人文思想的变化、自然环境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更改,民间舞蹈的形态与内涵也同步

    戏剧之家 2021年3期2021-11-14

  • 国家级非遗阳信鼓子秧歌的审美风貌和传承发展研究
    、国家级非遗阳信鼓子秧歌概览阳信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是黄河流域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在黄河的滋润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鼓子秧歌正是优秀文化的代表。相传,阳信的鼓子秧歌产生于唐朝前期,有着“先有凌霄阁,后有大秧歌”的说法。凌霄阁是孙膑与庞涓激战之地,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要手执兵器,摆列阵形来怀念孙膑。另一个说法则是为了欢迎泰山老奶奶回娘家,整个场面热闹而宏大,鼓子秧歌便是由此演化而来。鼓子秧歌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大鼓、大锣、手锣、钹等,并以大鼓为核心,

    戏剧之家 2021年9期2021-11-12

  • 佛心
    筋动骨。这味草叫鼓子花,吃了可以舒筋活血。后来李时珍发现,鼓子花可续筋骨,筋被斫断者,用鼓子花半月即可愈合。不过,我又读到一段记载:“凡筋断者取旋花根,捣汁,沥入仍以渣敷之,日三易,须令断筋相对,半月后即相续如故。蜀见奴逃走多刺筋,以此续之百不失一。”对逃走的奴隶,逮住后刺断其筋,令其不敢再逃。然后拿旋花根给其续筋,使其可继续为主人干活。这种控制太可怕了,不敢细想。李时珍就是要告诉人们药材之外的故事,药材之外真实的人间。

    北方人(B版) 2021年10期2021-10-28

  • 佛心
    筋动骨。这味草叫鼓子花,吃了可以舒筋活血。后来李时珍发现,鼓子花可续筋骨,筋被斫断者,用鼓子花半月即可愈合。不过,我又读到一段记载:“凡筋断者取旋花根,捣汁,沥入仍以渣敷之,日三易,须令断筋相对,半月后即相续如故。蜀见奴逃走多刺筋,以此续之百不失一。”对逃走的奴隶,逮住后刺断其筋,令其不敢再逃。然后拿旋花根給其续筋,使其可继续为主人干活。这种控制太可怕了,不敢细想。李时珍就是要告诉人们药材之外的故事,药材之外真实的人间。

    北方人 2021年10期2021-10-28

  • 高校舞蹈教学中鼓子秧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张哲鼓子秧歌是山东济南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济南商河县,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与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并称山东三大秧歌。长久以来,鼓子秧歌都代表着齐鲁人民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人口迁移、自然变化、生活方式变更等原因,鼓子秧歌的形态与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在高校舞蹈教学中,鼓子秧歌已经不具备原生态民间艺术的原始形态和功能,而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以表演性和观赏性为主。此外在角色分配上,高校舞蹈教学省略了传统鼓子秧歌复杂的角色分配,只用“伞”和“鼓”两

    音乐生活 2021年7期2021-08-24

  • 佛心
    筋动骨。这味草叫鼓子花,吃了可以舒筋活血。后来李时珍发现,鼓子花可续筋骨,筋被斫断者,用鼓子花半月即可愈合。不过,我又读到一段记载:“凡筋断者取旋花根,捣汁,沥入仍以渣敷之,日三易,须令断筋相对,半月后即相续如故。蜀见奴逃走多刺筋,以此续之百不失一。”对逃走的奴隶,逮住后刺断其筋,令其不敢再逃。然后拿旋花根给其续筋,使其可继续为主人干活。这种控制太可怕了,不敢细想。李时珍就是要告诉人们药材之外的故事,药材之外真实的人间。(芳 蔼摘自《广州文艺》2020年第

    读者 2021年17期2021-08-12

  • 浅析山东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
    000)一、山东鼓子秧歌的起源及乡土特色(一)山东鼓子秧歌的起源对于山东鼓子秧歌的起源,有很众多的说法。民间也有很多的传说:1.抗洪斗争说。在黄河水侵时期,人民遭受了洪涝灾害,灾后重新播种,人们辛苦劳作后,收获很好,聚在一起跳舞,表达了洪水过后获得良好收成的经验。2.武舞说。鼓子秧歌有可能是由军队或者宫廷里的舞蹈或者武术延续下来的,是用来鼓舞士兵战斗的情绪的,让他们情绪高涨。例如,周礼乐制度“六舞”中的《大武》,唐代的《秦王破阵乐》、《七德舞》等①,在这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2021-04-08

  • 表演理论视域下荆州说鼓子研究
    0072)荆州说鼓子是流传于湖北荆州部分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原名“说古书”,由明朝“词话”演变而来。清代同治年间,“说古书”开始在公安、松滋的南五场(磨盘洲、西斋、街河市、杨林市、纸厂河)地区流传,并在两地方言的基础上,糅合民歌曲调,改良演出形式,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说唱形式。荆州说鼓子多取材于生活,表演工具仅有一鼓、一鼓槌、一鼓架。方寸之间,街谈巷议、民间趣闻、礼仪风俗、幽默笑话,随着表演艺人所特有的语调娓娓道来。其演唱文本既有表演艺人就地取材,也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1-05

  • 兰州鼓子传习所调研报告
    30050)兰州鼓子(又称“兰州鼓子词”)作为西北地区的代表曲艺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曲艺“鼓子词”中的一个地域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以来却在学习、应用与传承等方面不断面临考验。为此,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民俗文化及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建设,并建立了传习所。本文通过对兰州地区三所鼓子传习所进行访问调查与研究,从兰州鼓子的发展历史、后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兰州鼓子鼓子传习所的传承与保护现状都有了比较全新的了解与认识。一、兰州鼓子历史以

    北方音乐 2020年13期2020-08-28

  • 慢板鼓子秧歌的动作及风格特征分析
    王英杰“慢板鼓子秧歌”特色鲜明,体现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非遗舞蹈传承的社会意义。本文以山东鼓子秧歌中的“慢板鼓子秧歌”为研究对象,结合民俗文化及相关舞蹈知识,对“慢板鼓子秧歌”典型风格特征及基本动作要领进行解读,进一步还原传统的民间生活真实面貌,结合了当前时代特色保护和传承“慢板鼓子秧歌”。一、慢板鼓子秧歌主要动作特征(一)鼓子的基本动作打鼓之前要做好热身和准备活动,具体而言,首先找到鼓帮上的皮卡,将左手插入其中,顺势在鼓面两侧边缘用拇指、小

    人文天下 2020年12期2020-07-23

  • 让民俗艺术飘出幽香
    里最为著名的要数鼓子秧歌,2011年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阳信鼓子秧歌之所以能够自成一派,必定是有它独特的一面,本文就是将阳信县的鼓子秧歌进行深度的剖析,揭开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一步步演变而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历史·源流据《清史稿》:“县西南钧盘自惠民县入,迳红庙庄,一曰信河,县氏焉。”因历史上韩信伐齐而于此地屯兵备战,且居古笃马河之阳,故取名为阳信。洪洪武六年改为乐安州,后于明宣德元年改为武定州,信阳县随属之。清雍正十二年

    人文天下 2020年4期2020-04-10

  • 民俗文化融合视角下黄河三角洲鼓子秧歌浅析
    河三角洲民间舞蹈鼓子秧歌,自明代万历年间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与人们的生活日益融合,传承至今,黄河三角洲鼓子秧歌已经成为当地民俗文化考究的参照媒介。一、黄河三角洲地域特色民俗种类及特点(一)黄河三角洲地域特色民俗种类1.团结劳作类黄河三角洲因黄河携带泥沙冲击而成,这使得该地区土地资源极为丰富,也使得当地的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形成了积极合作的民俗特色[1]。特别在远古时代,劳动力水平较低,人们在劳作过程中更加注重相互间的团结协作

    文化学刊 2020年7期2020-01-02

  • 刍议商河鼓子秧歌的普及传承与文化交流
    蹈代表” 美誉的鼓子秧歌即发源于此。2006年,鼓子秧歌成功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成为商河人民引以为荣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有义务保护、传承好这一艺术瑰宝,它不仅展现出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更是通过文化交流,成为传播中华文明、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1 鼓子秧歌的普及传承鼓子秧歌作为传统的庆典活动世代相传,早已成为商河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起商河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鼓子秧歌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展现出了商河人的奔放豪迈。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2期2019-12-26

  • 影视人类学视角下“兰州鼓子”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
    豪迈,这就是兰州鼓子。兰州鼓子流行于甘肃省兰州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鼓子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兰州鼓子因其所拥有的独特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从而在兰州的各个县区广泛流传。家庭院落,茶馆酒肆无不流传着它的身影。乡野村落之中,也能看见它的身影,以清高的姿态,回荡其中,源远流长。“兰州鼓子”作为兰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以其强烈而又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自信豪迈的精神品格,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屹立于中国的大地上。1 兰州鼓子综述1.1 “兰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7期2019-11-13

  • 兰州鼓子:一鼓一曲中的沧桑情怀
    的民间曲艺听兰州鼓子,除了震撼,还给人以悲怆豪迈之感。演唱者声腔凄怆,如诉如慕,浓郁的兰州方言道出了西北的苍凉。都说“黄河里面舀一瓢,一半泥沙一半水”,兰州鼓子被黄河水浸润久了,也有了黄河的性子。人们在兰州鼓子的曲调中不仅可以欣赏到中原音乐如水的细腻温和,更能感受到西域音乐的粗犷豪放。兰州鼓子严格按兰州方言行腔,是一种以坐唱为主的曲艺表演形式,有较完整的体系,演出时要求演员的手势、面部表情等都能给观众以美的感受。其曲牌丰富,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宽广,表白清晰

    小演奏家 2019年7期2019-10-09

  • 凉州攻鼓子
    陈有顺攻鼓子舞又名凉州攻鼓子、武威攻鼓子,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攻鼓子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法,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号称西部“鼓魂”。2006年9月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考释对凉州攻鼓子之起源及其名称,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笔者经年钩考并向武威文史专家、民俗学权威人士冯天民先

    寻根 2019年2期2019-07-30

  • 商河鼓子秧歌:千年非遗舞出时代新韵
    公晓慧鼓子秧歌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已积淀为商河大地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因为鼓子秧歌,1996年商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12年被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秧歌之乡”。近日,商河县再次获得文化和旅游部评定的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殊荣。昔日只为丰年舞,今朝鹊起遍城乡。鼓子秧歌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古老的艺术形态不断“返本开新”、绽放华彩,亦成为涵盖“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乡

    山东画报 2019年1期2019-06-11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体育文化价值研究
    李国锋攻鼓子俗称“滚鼓子”,是流传在甘肃武威凉州的一种器乐和舞蹈相结合的古代民间鼓乐舞蹈,是鼓和舞的最佳结合表现,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反映了甘肃凉州人民从古到今丰富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堪称“西部鼓魂”。现今,攻鼓子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断地整理、挖掘和改进,在武威市凉州区北乡四坝镇的发展最为迅速,尤其是杨家最负盛名,已成立凉州攻鼓子民间艺术团。攻鼓子曾屡获全国群星奖广场舞比赛银奖、甘肃省首届群星艺术节金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甘肃省“五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1-11

  • 浅谈晋北踢鼓子秧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000)晋北踢鼓子秧歌是山西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它在大同、朔州各地以及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广泛流传,是这些地区春节、元宵节期间人们祭祖、拜年和娱乐的主要活动之一,是国务院批准并经文化部确认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经山西省内众多专家学者及民间艺人的传承,踢鼓子秧歌已成为山西省最重要的民间舞种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使得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这一独具魅力的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却不容乐观。民族民间艺术繁

    戏剧之家 2018年25期2018-11-15

  • 闹节
    商河鼓子秧歌是流传于鲁北地域的一种集歌舞杂耍为一体的民间舞蹈,其舞 姿健美、气势恢宏,极具魅力,列为山东三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之首,并于 2006 年由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瑰宝,是齐鲁文化的骄傲,也足以可见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使得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一批民族民间舞蹈项

    世界家苑 2018年4期2018-05-21

  • 赣榆“肘鼓子”及其传承人
    赣榆地方戏曲“肘鼓子”终于成功入选省级非遗项目,这对于老艺人彭仁善、王起娥夫妇来说,是一种安慰。要知道,由“肘鼓子”演变而来的胶州茂腔,早在2006年初就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誉为“胶东之花”。连著名作家莫言都感慨故乡高密的茂腔令他魂牵梦绕,是个“拴老婆橛子戏”。其实这个“茂腔”也是“肘鼓子”的一种。当然,与其说“茂腔”是一种“肘鼓子”,倒不如说“肘鼓子”才是“茂腔”的鼻祖,因为在苏鲁两省交界地区几乎所有的地方戏曲都是由“肘鼓子”演变而来

    江苏地方志 2018年2期2018-05-09

  • 浅谈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攻鼓子”进校园*
    是流传于现代的攻鼓子的完整性,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攻鼓子,以及关于国家提出阳光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来增强青少年体制的战略举措,以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在活动中历练了身心,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感受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懂得从自身做起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一、概念的界定非物质文化

    山西青年 2018年22期2018-01-24

  • 车铺渠二月二灯游会“踢鼓子秧歌”田野调查报告
    二月二灯游会“踢鼓子秧歌”田野调查报告陈元元(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呼和浩特010010)踢鼓子秧歌是唐宋时期源于晋、陕、雁门关一带的民间歌舞形式,后伴随走西口人口的流动传入内蒙古西部地区,与当地的民俗相结合,形成一种蒙汉交融的歌舞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粗犷豪放,细腻古朴,独具特色。本文以固阳县车铺渠村二月二灯游会中的踢鼓子秧歌为研究个案,围绕当地文化、风俗及踢鼓子秧歌的艺术形式为视角参与观察,并引发相关理论阐述。二月二灯游会 踢鼓子秧歌 舞踢车铺渠村,是内

    内蒙古艺术 2017年1期2017-07-19

  • 兰州鼓子演唱特征研究
    30070)兰州鼓子演唱特征研究刘 敏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730070)兰州鼓子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查阅法对兰州鼓子的环境概况、鼓子的演唱特征,鼓子词的语言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兰州鼓子不仅充满生活色彩,体现民俗意向,具有典型的民俗价值;而且鼓子词所呈现传统美德具有世人学习的社会价值。所以研究鼓子的演唱具有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意义。根据调查,对兰州鼓子未来发展道路提出合理的建议。兰州鼓子;演唱特征;传承与发展“兰州鼓子

    大众文艺 2017年22期2017-07-13

  • 兰州鼓子的保护传承研究
    30000)兰州鼓子的保护传承研究周亮(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兰州鼓子”作为一种口传心授的民间艺术,曲牌丰富、唱腔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百余年来盛行于甘肃兰州地区。兰州鼓子用乐声“听书”的形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育化民众的道德伦理及处事哲学,为民间百姓喜爱和传唱。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兰州鼓子处于传承困境,老一代传人已是寥寥无几,新一代的传承人没有跟上。破解“兰州鼓子”的传承困境,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采用民间传承和学校音乐教育传承相结合

    社科纵横 2017年5期2017-04-11

  • 兰州鼓子的音乐文化
    30000)兰州鼓子的音乐文化陈璐璐 樊 卓 (兰州大学 730000)兰州鼓子是一种流传在兰州市区及周边县镇的民间曲艺形式,一般情况下是一人坐唱,众人帮腔的表演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和独特的语言文化,蕴涵着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心血。对兰州鼓子研究对于保护和开发古丝绸之路音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下,兰州鼓子逐渐衰落,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仍需我们不断努力。兰州鼓子;音乐文化;民间文化一、兰州鼓子兰州地处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

    大众文艺 2017年16期2017-03-12

  • 黄河三角洲鼓子秧歌的传承与保护
    00)黄河三角洲鼓子秧歌的传承与保护舒永智(滨州学院 艺术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黄河三角洲鼓子秧歌是在喜庆佳节和庆获丰收时常见的一种秧歌类型,它作为一种农民的大众舞蹈,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由于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鼓子秧歌自身在发展中的局限性,使黄河三角洲鼓子秧歌的发展与传承受到限制。文章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等方法,针对黄河三角洲鼓子秧歌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从政府、学校、各文化团体等不同角度探析鼓子秧歌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3-10

  • 山西晋北踢鼓子秧歌的审美研究
    00)山西晋北踢鼓子秧歌的审美研究王 敏(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踢鼓子秧歌作为山西晋北朔州地区重要的民间舞形式,数百年来承载着朔州地区人民的喜怒哀乐与审美追求,是我国民间舞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文章基于此,首先概述了踢鼓子秧歌的来源以及发展现状,紧接着,文章从外形、表演以及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踢鼓子秧歌的审美价值,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审美形态,尤其是动作、表演环节中的审美形态,最后,就如何发展踢鼓子秧歌提出了几点建议。山西;晋北;踢鼓子秧歌;民间

    北方音乐 2017年8期2017-01-28

  • 由双人舞作品《亲儿呀呆》分析山西民间舞踢鼓子秧歌的风格特征
    分析山西民间舞踢鼓子秧歌的风格特征赵瑞雪 (延安大学 716000)人们经常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使得山西的民间舞蹈内容较为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晋北踢鼓子秧歌是山西民间舞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通过研究踢鼓子秧歌可以更好的反映出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汉族民间传统文化;山西民间舞;踢鼓子秧歌;人物扮相;继承发展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的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为山西的舞蹈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门类,更多的是一

    大众文艺 2016年24期2016-07-13

  • 浅谈晋北踢鼓子秧歌的流变
    的民间秧歌——踢鼓子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用生动的身体语言述说着晋北一带今昔的景象。本文试从晋北踢鼓子秧歌的定义、流变表现展开描述,结合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相关理论,分析其流变原因,为踢鼓子秧歌的发展起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晋北;踢鼓子秧歌;流变中图分类号:J722.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48-01晋北踢鼓子秧歌为晋北地区独有的汉族秧歌艺术形式,以粗犷、刚劲、稳健、风趣等艺术特点深受百姓喜爱。晋北踢鼓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2016-06-30

  • 兰州鼓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30030)兰州鼓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康琤琤(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兰州鼓子是在甘肃省兰州三县五区的一种独特的地方曲艺,迄今已有超过170多年的历史。兰州鼓子在清朝末年十分盛行,流传广泛,可谓家喻户晓。而在随后的发展中由于来自政治、流行文化等各方面的冲击,生存空间被挤压,生存土壤萎缩。同时,由于本身曲艺形式缺乏创新,传承主体青黄不接造成兰州骨子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本文中,在简述兰州鼓子起源基础上,对兰州鼓子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北方音乐 2016年18期2016-02-04

  • 浅谈鼓子秧歌中“鼓”的功能
    30619)山东鼓子秧歌起源于鲁北平原,是一种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汉民族舞蹈形式,简称“鼓子秧歌”。在鼓子秧歌的形成初期,它也被叫做“打鼓子秧歌”或者“跑秧歌”,当地人则更加形象地称之为“跑十五”或是“闹玩意儿”。由于“鼓”这一元素的介入,秧歌的表现力极大地增强,击鼓的动作也将某些杂耍的动作吸收进来,因此,“鼓子秧歌”可以说是集歌、舞、杂耍等艺术形式于一身,在鲁北广为流传。一、鼓子秧歌的历史渊源以及“鼓”元素的艺术地位追溯“鼓子秧歌”的起源与发展,我们可以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2-13

  • 浅析兰州鼓子《演功》音乐及唱腔的审美特征
    30070)兰州鼓子是流传于兰州市区及周边县乡的一种曲艺形式。为单口演唱的坐唱形式,演唱者不带表演动作,不兼操乐器,在某些曲调结束时,众人齐加帮腔,气氛热烈。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扬琴、琵琶、二胡、笛子、萧、月琴等为辅,有时还可加入小月鼓、碰铃等打击乐器。对于兰州鼓子起源于何时至今说法不一,但兰州鼓子音乐曲牌的优美丰富、演唱中的南腔北调都显示它是南北音乐文化的综合体。以前在市区的茶馆酒肆、公园茶摊、乡村的街道院落都有兰州鼓子在传唱,很受当地人喜爱。一、兰州鼓

    戏剧之家 2015年17期2015-01-03

  • 山东鼓子秧歌的动作内涵及其训练价值
    50000)山东鼓子秧歌的动作内涵及其训练价值孙晓林(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鼓子秧歌被称为是汉族最具男性代表的民间舞蹈,同时也是汉族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鼓子秧歌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以及对肢体的开发,都有显著的训练价值。鼓子秧歌在培养学生阳刚气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在男班教材中首屈一指,不可替代。鼓子秧歌;典型代表;训练价值鼓子秧歌,山东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流传于鲁北商河,济阳一带。在山东这片土地上,早在几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0期2014-10-21

  • 宋词达意“元曲成章”
    智宏 拓守玲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鼓”是指音乐伴奏中的主要乐器——三弦,也是音乐的统称,而“词”是诸多曲牌中非常严谨的格律体,不同曲牌有不同词的格律,它的句式有五字、六字、七字、八字、十一字,从声腔上讲,可分为平调、鼓子、越调三种,平调腔多为单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是由鼓子头加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连缀而成;越调腔也是由越调加若干曲牌再加越尾联套而成。兰州鼓子有南腔也有北腔,与单弦清音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2期2014-04-08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阳信鼓子秧歌民间调查的思考
    阳信民间传统文化鼓子秧歌的保护与传承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从实情分析看,虽然阳信鼓子秧歌的保护与传承取得不少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存在传统文化内涵与政府保护措施冲突;一些秧歌角色传承人后继乏人;传统文化观念淡漠等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一、鼓子秧歌洋湖乡概况阳信鼓子秧歌是鲁北鼓子秧歌的一个流传分支,产生于山东省鲁北地区的阳信县洋湖乡张杨村一带,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位于滨州、德州、济南三市交界处,与惠民、商河、乐陵三县接壤。洋湖乡幅员面积99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6期2013-08-15

  • 鼓子秧歌
    文/山非心鼓子秧歌文/山非心“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广泛流传在以商河县为中心的济阳、惠民、乐陵、陵县、阳信、临邑、平原、禹城等县市,是广大农民欢庆丰收、共度新春的一种民俗活动。鼓子秧歌历史悠久。据考证,远在商周时期,生活在鲁北平原上的先民们,每逢丰收之后,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耕作用的杈耙、棍棒等劳动工具,一边撞击敲打,一边手舞足蹈,借以庆祝丰收的喜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比较原始的鼓子秧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工具的改善,鼓子秧歌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发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3年10期2013-04-12

  • 论兰州鼓子唱腔的特色*
    中孕育而出的兰州鼓子充分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与风貌。兰州鼓子唱腔粗犷、高亢、深沉、跌宕,具有浓郁的西北音乐风貌,清道光年间 (1821-1850)逐渐在茶馆中产生,并成为当地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20 世纪40年代达至鼎盛。目前主要流行于兰州市及所辖永登、皋兰、榆中三县。兰州鼓子以坐唱表演,“好家”①指兰州鼓子的参与者。们多为男性。表演时演唱者坐姿端正,表情庄严,眼睛微闭,一人演唱,众人帮腔,少有说白,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奏,另有琵琶、扬琴、二胡、板胡、中阮、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11-08

  • 论“兰州鼓子”的现状及传承
    000)一、兰州鼓子“兰州鼓子”,原称“鼓词”或“鼓子词”,是甘肃的主要曲种之一。由于兰州方言和兰州鼓子的韵律及其相符,因此在兰州地区广为流传,当地人民亲切地称其为“兰州鼓子”。“兰州鼓子”的句式相当严谨。有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十字句、十一字句,个别的还有十三字一句的,虽然在句子字数上有长有短,格式上却要求非常严格,不能随意加字、加句、减字、减句。“兰州鼓子”的曲调很多,据流传下来的曲子来看,曲段有千余个之多,调子大致可分为“大平调”“牌调类”

    大众文艺 2011年19期2011-08-15

  • 鼓韵
    :本文主要从山东鼓子秧歌的起源、文化背景及其地理环境入手,再度分析其为什么会形成“稳、沉、抻”这种独特的动律特征。并且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鼓子秧歌时的切身感悟和体会,提出一点见解:作为山东代表性的舞蹈一鼓子秧歌,无论是其动作特征还是风格的形成都源于大海对其民族性日积月累的陶冶。关键词:内涵外延人文地域民族性中图分类号:J63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55-02鼓子秧歌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晶,是山东城乡人民喜闻乐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09年2期2009-12-11

  • 齐风鲁鼓,誉满神州
    大流派之一,济阳鼓子秧歌参加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又一次将济阳鼓子秧歌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赢得现场6万余名观众的掌声和喝彩。这群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在全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获圆满成功;回到济阳后,受到家乡人民的热列欢迎。10月19日,中共济阳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县财政中拨款20万元,为秧歌队添置新服装,新道具,鼓励鼓子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壮大发展。济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间艺术底蕴丰厚。鼓子秧歌最初就发源于济阳,据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民

    走向世界 2009年30期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