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类学视角下“兰州鼓子”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

2019-11-13 14:02郭鑫琳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人类学兰州艺人

郭鑫琳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 730124)

拨一声三弦,敲几音扬琴,古筝起韵,板胡间奏,用一口浓郁的兰州方言吼出一曲西北的苍凉和豪迈,这就是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流行于甘肃省兰州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鼓子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兰州鼓子因其所拥有的独特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从而在兰州的各个县区广泛流传。家庭院落,茶馆酒肆无不流传着它的身影。乡野村落之中,也能看见它的身影,以清高的姿态,回荡其中,源远流长。“兰州鼓子”作为兰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以其强烈而又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自信豪迈的精神品格,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屹立于中国的大地上。

1 兰州鼓子综述

1.1 “兰州鼓子”的源流、演唱形式和曲牌结构

关于“兰州鼓子”的起源众说纷纭,宋代商调鼓子词说、宋词元曲说、敦煌变文说、明清说、清代北京八角鼓子说等,都是人们比较认同的说法。但大多数的人认为,北京八角鼓子才是兰州鼓子的基本原型,后来传入兰州,又吸收了当时在兰州流行的陕西眉户、兰州小曲等元素,逐渐形成。并不是一人一时之力创制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群体创作,并且受到了当时社会因素的影响,曲种本身演进发展,最终形成。鼓子以坐唱为主、帮唱为辅的曲艺为表现形式,曲牌丰富,严格按兰州方言行腔。鼓子的唱腔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特色相结合进行演变和发展。

兰州鼓子作为一个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民间曲艺形式,也有着如“平调鼓儿词”、“皋兰腔”、“皋兰鼓子词”,“兰州鼓子词”,“小曲”等称谓,而现在,在兰州鼓子老艺人的口中,兰州鼓子则被称为“鼓子”,简短而精炼。唱和说是“兰州鼓子”主要表演手法,其中分为1人、2人、3人等演唱分别;有的段子只唱不说,有的段子又只说不唱,而有的段子则是有唱有说,似唱似说。一般采用自弹自唱形式,演出时要求演员的手势、面风等都要给听众一种美的听觉上的感受。三弦是其演唱时的主要伴奏乐器,同时扬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箫、笛等在旁辅助,用小鼓击节、起头。目前兰州鼓子的曲目搜集到的已超过1000种,内容广泛,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咏赞景物、喜庆祝颂之类。

1.2 兰州鼓子演唱点的考察情况

鼓子艺人大多都分布在安宁区、城关区、七里河区、皋兰县、榆中县、西固区。但是本次考察“兰州鼓子”活动点选择安宁、金城关、龚家湾三个地方。

笔者采访到魏世发老先生,据老先生讲述,“兰州鼓子”艺人年龄分布在61岁-70岁之间,鼓子艺人大多都是中年老人,大多都是从小受了家庭的影响才喜欢兰州鼓子,而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在社会节奏的变快,社会上的文娱生活多种多样,多数人因忙于工作学业而没有时间练习。艺人大多为农民,其次为工人,故而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从而导致识谱的人数占位少数,所以大多数艺人学习鼓子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学习,导致学习速度慢,兰州鼓子协会会长魏世发老先生是个全能型人才,在鼓子的演唱活动中,主要从事伴奏,而从不演唱。大多数人都是只会演唱,不难想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那些会演奏乐器的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如果没有了会乐器的艺人,演唱必然无法继续。魏世发老先生说:“我最乐意的事就是传承。”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为兰州鼓子的传承留下星星之火,后人可将燎原。通常,魏家兄弟们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金城关的传习所唱鼓子,从早上十点一直演出到下午四点半,兰州鼓子已经成为魏世发老先生生活的一部分。魏世发老先生说,兰州鼓子里的每一曲都传承了数百年,而他们正在老去,这样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传承岌岌可危。但每一位艺人都有着对于鼓子的期待。长期以来,兰州鼓子艺人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而同时,青年人参与传承的动力明显不足,这就使得兰州鼓子的发展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因此,兰州鼓子传习所专门开设了兰州鼓子学校,小学生、中学生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在传习所学习兰州鼓子。传习所的宋会长还提及,传播渠道狭窄、艺人年龄偏大、兰州鼓子协会和艺人间缺少联系和组织等都是目前兰州鼓子所面临的困境。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通过查阅分析文献资料和时间考察发现,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双面夹击,受众的娱乐审美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优秀的民间文化很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销声匿迹。不可否认很大一部分非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已经渐渐失去自己本身的面目和原始的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就此下去让一位耄耋老人来传承非遗,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都成了令人堪忧的问题,老人很有可能会突然离世,而这个局面,对非遗的传承保护来说,无疑是一个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就如同新事物一般,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产生、发展、进化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突发状况。

但是方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兰州鼓子传承人所在地的政府,要帮助传承人建立兰州鼓子传习所,给这些老艺人们提供传播兰州鼓子的场所和空间,避免传承人教无定所的尴尬局面,但是大多数的传承人年事已高,没有办法继续有效从事传承非遗的工作,因此,要更加注重非遗接班人的培养,使“兰州鼓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避免断代。

3 影视人类学纪录片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在新媒体影视下,再次把兰州鼓子带入到大众的视野下,随着全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及相关科研、教育机构和有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大众,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势在必行。在影视美学的传播作用下引起兰州鼓子新时代的潮流,让兰州鼓子真正的走进大众,让艺术贴近生活。

在《影视人类学概论》中,关于人类学纪录片的定义是:在人类学理论指导下,人类学片综合运用人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影视的表现手段,观察和研究人类的文化,而形象化的表述所取得成果。总之,人类学纪录片就是通过影像途径制作出来的纪录片去记录和保存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而在表达方式上,人类学纪录片是生动而立体的,这与通过文字著作表达的人类学形式截然不同,但却与一般纪录片异曲同工。因此,人类学纪录片是科学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是借助纪录片进行人类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其外在的形式是纪录片,而实际的表达内容却是人类学。

即便是媒介中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兰州鼓子”带来危机,随着媒介技术和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兰州鼓子”基于人类学角度下的纪录片成为文化传播的全新形式,它颠覆了以往以文字为主体的印刷媒介的传统形式,并且打破了文字配合画面的叙事手法,将长镜头和同期声变成了它的主要武器,同时还有文字、动画、解说等元素,将影视人类学纪录片文化传播的独特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纪录片不仅展示了兰州鼓子的内容特点,在传播方面,还拥有无限复制和多次传播的特性。这些特点,都使得拥有地域特点的文化遗产打破地域限制,可以共享;也打破了时间的限制,成为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影像作为技术高速发展的衍生物,已经成为了保护和促进文化遗传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便利,价格低廉而门槛极低的摄影工具,出现在了普通大众的视野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手中有工具,每个人都可以变成影视的创作者和文化遗产的记录者。

通过影视拍摄与制作,对“兰州鼓子”进行数字化记录。并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在微博,抖音等盛行在人类视线下的公众平台,将影视制作尽大可能的传播出去。使得“兰州鼓子”重回大众的视野,让人们发现兰州鼓子的优点与长处。如今社会的文化日新月异,文化高速发展。人类学纪录片对于抢救即将消失的文化起到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人群和环境中存在的,它是传承的文化也是传人的文化,“兰州鼓子”作为一种口传文化,亦如是。而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展现在大众眼中的“兰州鼓子”,则可以抛开特定环境的束缚,让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与“兰州鼓子”面对面的交流。

而这些在公众平台上推出的关于“兰州鼓子”的信息,在大环境的渲染下,还可以被作为兰州名片,被大多数人所关注。外地人知道兰州有“兰州鼓子”这种文化,本地人则会把它当作自己的骄傲向外地人推荐。长此以往,“兰州鼓子”的热度会一直在人们之间升温,也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兰州鼓子”。“兰州鼓子”来源于生活,只有将它真正地融入社会之中,在保持它原有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再给予它这个时代的精神源泉,使其来于社会,高于社会,才能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拥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用影像来加大宣传力度,向人们展示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力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良性循环系统。

众所周知,任何文化的进化都离不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文化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化,物竞天择。有些文化能够保存下来,而有些文化则会慢慢消失,也不排除它们会在交互作用中涅槃,再获新生。从“兰州鼓子”的兴衰演变来看,它有过巅峰的时期,也传达过高原黄河儿女的激情。然而,时至今日,往日的辉煌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去,尚存一息,仅余一息”

影像的确将文化遗产很好地记录和保存下来了。然而,文化遗产的保护更需要一种积极的态度,文化遗产的保存固然重要,但让更多人了解文化遗产才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传承是保护的另一种形式。

4 自媒体平台的应用

自媒体运行对于大众知之甚少的兰州鼓子这种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现状、困境等方面做了描述,呼吁大众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认为这完全符合现在时代的要求,必将会对该项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小组成员通过实验,在当下最为流行的自媒体抖音平台创建了自己的用户,定时每天将兰州鼓子的相关视频,以及采访鼓子传承人的视频发表在平台中,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在现如今网络媒体发达的阶段,大多数人们喜欢观看搞笑、高颜的短视频,对于兰州鼓子这种少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大多数人们对这种文化不会有太多关注,有些短视频,点赞的数量上不是很可观。对于我们发布的视频的浏览量来说比较可观。说明在这个大数据推送的网络数据推送时代,只要宣传发表,会有人关注国家的文化遗产,会有人关注兰州鼓子。

本作品无论拍摄、编辑制作、解说均达到较高技术水平,适合各视频网站以及自媒体平台播出,就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真正做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做到让更多的人知晓,并参与其中,让咱们“兰州鼓子”的传承和推广问题上进行解决。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接触了解“兰州鼓子”这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5 结语

以影像为手段,开拓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新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既是古老的,也是新鲜的传统文化历史;是国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组成和代表。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兰州鼓子,即使受到了公众的关注,但是对于它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仍然是不够的。

总之,兰州鼓子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曲艺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兰州肥沃的“文化土壤”,它的血液里流淌着兰州人民生活方式的历史积淀,同时也充分的体现了兰州地区独特的文化形态与特点。当前,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兰州鼓子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认识到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去积极探索保护和传承兰州鼓子的对策。

猜你喜欢
人类学兰州艺人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朝三暮四
艺人指数Top10
花灯艺人
从梅里亚姆的界定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
猴子杀鸡
什么是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