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伟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
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遗)的大力支持,商河鼓子秧歌对外交流较之以往愈加频繁。不过在传承中,鼓子秧歌的部分舞蹈架势等内容不见踪影,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方面略有不足,山东省外的影响力亟待提高。本文以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为基础,以期为商河鼓子秧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鼓子秧歌于20世纪六十年代始用此称谓,最早被称作“跑十五”“跑秧歌”“闹玩艺儿”“小鼓子”“手鼓舞”“手鼓队”。“跑十五”顾名思义,即以时间维度在正月十五前后人们以跑秧歌的形式走街串巷,联络感情,如今熟知的“鼓子秧歌”称谓则从舞蹈层面将人们手拿鼓子跑秧歌的体态特征进行定义。鼓子秧歌发源于齐鲁大地,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刘柳认为,鼓子秧歌体现的儒家精神与商河本地成熟的农耕文明息息相关,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
鼓子秧歌的核心是“跑”,俗话讲“跑大圆,绕驳花,文武场子一笔画”,阵图千变万化,但多是围场跑圆,如同卷心菜。驳花意谓转身绕圆,复杂场图中驳花的数目难以看清,整个场图永远在流动,杂而不乱,象征商河人民香火一脉相承,子嗣生生不息。外部围中跑圆,内部转身绕圆,中间偶尔变有“八趟街”的方阵,散发外圆内方的儒学特征。鼓子秧歌涵盖的一百零八种场图,便体现着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认识观。外圆指行为处事要圆润,内方意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真诚执着,法理合一。古人将圆天分至九部,中间为钧天,四面八个方位依次称作苍天、颢天、炎天、玄天、变天、幽天、朱天、阳天,而九野与九天相对,亦称九州,而鼓子秧歌的场图结构与“天圆地方”“九宫八卦”“阴阳五行”有诸多相通之处。圆场开始,方场结束,最终九九归一,其中“八趟街”横纵皆为八人,一共六十四人,与古时天子御用舞乐人数相同,有着整齐划一的规律美。
儒家精神体现在“和”与“礼”中。一村的秧歌队去外村表演前,需派“探马”三探三报,探对方是否接待、是否周到、是否有其他村的秧歌路过。如果两个秧歌队狭路相逢,会提前息鼓礼让对方。两村若出现隔阂,过年期间秧歌的进村表演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体现谦和的中庸之道。秧歌头一般由前辈担任,掌管后勤的箱官由三五名老成持重的人组成,接受馈赠的礼官须忠实可靠,这都体现儒家重德重礼的思想。舞蹈中跳、窜、蹦、转、蹲、扑动作幅度大,打伞中“下幌拧”动作更需腰部巧劲带动肩膀,让伞优美舞动,体现商河人民崇尚气节、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稳、沉、抻、韧是鼓子秧歌的舞蹈特征,以“沉”为例,做“劈鼓子”动作时,要八字站位,气沉丹田,重心向下,打鼓时双腿踩实站稳不能发飘,体现山东大汉沉稳务实的儒家精神。“跑圆”重视群体参与,讲求灵动圆融,动作协调统一,个人价值在群体中彰显,体现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宽广精神。
目前商河鼓子秧歌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是已70高龄的杨克胜,师从秧歌老人韩振玉。笔者走访县文化馆,了解到由于国家对非遗的重视,杨先生更能够潜心研究和推广鼓子秧歌。2018年,县文化馆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鼓子秧歌培训班,8支秧歌队共约80人参与学习,由杨先生授课。为使非遗传承常态化,县文广新局决定每周四定期在文化馆场外进行传授,被邀请的老师还包括一批民间非遗老艺人,以达传承的广泛化和多样化。
商河鼓子秧歌早在1955年便赴北京会演,之后在1979年作为县代表节目参与德州地区举办的民间业余文艺汇演。自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后,会演规格愈来愈高,于2008年赴韩国参与第十九届风物节文化交流演出,2018年在瑞典与其他剪影、手绣、书法等非遗一同亮相,首次冲出亚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2年有关商河鼓子秧歌的大型活动多达16次,政府还依托非遗资源打造“秧歌古村”,该村2021年被国家列为3A级景区,实现旅游与非遗保护共同发展。
商河鼓子秧歌能够大面积得以传承,离不开商河县“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的方针思路。非遗文化的学习早在2004年就被纳入学校教育,最早组建秧歌队的学校是胡集中学,之后是韩庙乡站南小学。县实验小学于2006年在鼓子秧歌入选国家级非遗后编写了校本课程《鼓子秧歌》上下两册,于2010年投资19.6万元购置专业服装和道具。截至2012年,全县有少年鼓子秧歌队9支、少年花鞭鼓舞队2支,参与教育等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达40余次,均获佳绩。
笔者发现,近年来商河当地民众有一种“鼓子秧歌变了味”的感觉,尤其是2009年央视中《鼓》一集的表演,以唢呐开场,而鼓子秧歌向来在大鼓、镲钹、锣和铙的奋力击打中恢宏亮相,唢呐的融入在整体表演中显得格格不入。县文化馆的人员透露道,“我们的鼓子秧歌倒是传出去了,但光有传播没了继承。”鼓子秧歌过去遍布于各村落,每个村有不同打法。李卿指出,场图的规制与动作打法一般只能通过家传、拜师学艺的方式得以延续。然而近来对外演出频繁,往往有专业舞蹈老师指导,为把商河的所有精华都融合在一起,每个村最精彩的舞蹈部分被拿来使用,鼓子秧歌以往的封闭性逐渐被打破,难免出现“怎么他这个打法和咱这一样”的声音,如帽张村的路鼓子和掏鼓子打法以及其他村的整遭、半遭动作等。为求形式上的创新,传统的“自娱性”慢慢向“艺术性”靠拢,部分元素丢失,而部分元素冗杂,表演也与传统秧歌渐离。
鼓子秧歌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但内在的“魂”不可丢弃。陈玉茜提到,美声唱法代替了侗族大歌,京剧艺术全部覆盖了山东梆子戏,更没想到京剧中有外国女生身着比基尼登台演出,这些彻头彻尾的改头换面是对传统民俗的粗陋亵渎。鼓子秧歌经北京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改编后确实更加充满艺术气息,但笔者认为许多其他非遗之所以加快创新,是因为传统的陈腔老调保守僵化,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体验,而商河鼓子秧歌传承的问题症结,在于很多省外观众并不知晓这一当地民俗。如一些网友在抖音等社交软件上看到当地人民的自娱表演后格外喜爱,为年逾70的老艺人敲锣打鼓跑秧歌展现出的精气神儿折服,但不知晓这是哪一地区的民俗。相较于其他非遗,鼓子秧歌的出镜率和点击率并不高,反而经改编后搬上荧幕的舞蹈还不如传统秧歌好看,所以追求创新不是关键,而是如何推广。
鼓子秧歌本身含有武术打法的踪影,20世纪80年代韩振玉老人在街上的表演更是颇具武术杂耍的特色,故传统武术的成分可拿来一用。歌唱在鼓子秧歌的历史演变中褪去,对于近年被升为省级非遗的商河民歌,许多本地人都鲜有耳闻,又鉴于演员的种类、服饰和姿态与京剧元素有相似之处,所以如要创新可将京剧的唱法加入进来,或是将商河的郑路《放风筝》、怀仁《裁单裤》、龙桑寺《打岔》和城关《采茶》等民歌合适添加。笔者发现已有部分村落进行了民歌与鼓子秧歌的结合,这样既能传承商河正在消逝的民歌,又能使鼓子秧歌创新发展。而面对不同村子间打法日趋一致的尴尬局面,政府应积极鼓励各村充分挖掘本土特色,对花样感十足的舞蹈进行表彰奖励。
商河鼓子秧歌近年的传播渠道较为单一,相对较多的是济南市的电台报道和对外演出,所达之处有成都、青岛、北京、韩国、上海、日本和瑞典等地,在“第十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第三届青墩文化艺术节”“上海国际旅游节”等节日大放异彩。鉴于其自身气势浑厚、节奏敦促等特点,鼓子秧歌常被用作演出开场营造欢腾氛围,但遗憾的是不像安塞腰鼓和东北秧歌一样小有名气,省外知名度并不高,省内的大多民众也未有知晓。
商河县关于文化遗产的网站有三个,分别是“商河文化网”“商河文化馆”和“济南市商河县政府网”。第一个主要有新闻、政务、街镇、文化和旅游五个专栏,但文化一栏下仅是对“民俗风情”“生态田园”的简单罗列。“民俗风情”虽以鼓子秧歌为主,但仅涉猎一篇短文,内容也不丰富,没有深入剖析,发表时间也停滞在2016年,同时“商河县第四届非遗传承展演开幕式”的新闻内容为3张无法查看的图片,可见该网址近乎弃用。“商河文化馆”更像是对县文化馆的一个简介,只提供了馆所的地理位置和联系方式,而广饶县文化馆官网列有“公共服务”“文化品牌”“非遗保护”“空中课堂”“场馆预约”和“广饶文艺”详细专栏,广饶的秧歌虽不如商河鼓子秧歌出名,但在官网滚动出现的三张高清图片中,都是当地群众扭秧歌的场面。由此可见,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商河没有自己的非遗官网,唯一的相关网站是“济南市商河县政府网”,其中专门报道鼓子秧歌的新闻一年不足5个,现场演出的视频资源难以寻觅,多篇文章浏览量不足100次,传播效果甚微。
山东省的非遗网站主要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较商河县城,官网在设计和内容上都比较齐全,设有“非遗资讯”“礼乐非遗”“非遗传习大课堂”“非遗月”“非遗名录”“非遗传承人”“网上展厅”“生态保护区”和“非遗映像”九大专栏。然而在一年近30篇非遗新闻中,仅有一则提及商河鼓子秧歌,且是以附录于商河县文化馆的名录形式陈列在山东省20个非遗保护示范基地中,缺乏详细介绍,此前商河鼓子秧歌走向韩国、日本和瑞典的喜讯也未报道。自2020年6月发布一则新闻后,官网近半年没有进行更新,这和目前多地政府重申报、轻宣传的做法如出一辙。为此,省政府可借鉴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就像2005年媒体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炒作事件和近年理塘丁真的意外走红一样,抓住契机,对缺少关注的鼓子秧歌设置媒介议程,通过大众传媒对其进行舆论引导,对内在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将鼓子秧歌推入公众视野。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用录音录像、文字和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非遗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多媒体、立体化传播的新时代要求我们主动借用互联网的力量推广非遗,关注微信、快手、抖音、微博等线上交流平台,使非遗不再局限于书籍、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介。商河文化馆顺应“互联网+”的趋势,于2018年开通微信公众号,对鼓子秧歌演出进行实时报道,是目前众多软件和网站中介绍最全面的平台,承担了官网的职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2020年3月份县文化馆连续举办十期非遗云课堂,前六期展示鼓子秧歌的众多打法,内容由非遗传承人杨克胜老师和其他民间艺人录制,后四期分别对商河其他舞蹈非遗花鞭鼓舞、花棍舞和食品非遗老豆腐、糖酥火烧进行拍摄,对非遗的数字化记录有重要贡献。不过,该公众号的传播效果仍旧有限,许多本地人对此不甚关心,平均浏览量为一二百次左右,较好的情况可达500次,但文章几乎无人评论。县文化馆于2020年5月份开通的抖音号运营至今,浏览人数有明显增长,呈现方式也日趋多元,但作为开通不久的官方号,置顶的商河鼓子秧歌宣传片上评论也仅有14条,其余20个视频近乎无人问津,传播之路任重道远。
商河鼓子秧歌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使信息在整个“媒介语境”下得以共享。笔者搜索“安塞腰鼓”关键词,发现无论是在微博、头条,还是在年轻人喜爱的b站和抖音等平台,相关信息数不胜数,并且其承载着的悠久历史被各家媒体以纪录片的形式深度挖掘,网友热议纷纭。而关于鼓子秧歌的纪录片少之又少,唯一在大众平台找到的是仅有9分钟的视频,后来还是在山东非遗官网中找到了仅有30分钟的纪录片,且该视频明显是十几年前拍摄的,对鼓子秧歌的影视记录像是一劳永逸。黄凤兰提到,民俗影视因其现场性和当时性的特点,能较为完整地对非遗载体进行立体记录,真实再现群众对自身民俗文化的独特解读。穆昭阳列举了一些非遗类的电影,如《尔玛的婚礼》聚焦于羌族与汉族的婚俗之争,张艺谋与陈凯歌两大导演对《黄土地》中安塞腰鼓的集中呈现,《活着》中努力保护的皮影和《霸王别姬》里贯穿全境的京剧,加上中国首部以世界级非遗侗族大歌为题材拍摄的音乐电影《寻找牛腿琴》、昆曲经典剧目《十五贯》动画片的成功改编,这些都以故事讲述的形式侧面保护和宣扬了各类非遗,唤起人们的传承意识。
其实,鼓子秧歌早已被搬入荧幕。例如,1980年的艺术纪录片《泥土芳香》、1988年的电影《美在人间》、1990年由内地和香港合拍的影片《吉庆有余》和1992年沿黄七省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片《舞韵》,甚至2007年7月的数字电影《盛世秧歌》专门以鼓子秧歌为主题,全县200多名秧歌队员参与拍摄。但遗憾的是,以上影片网络中很难检索到。据县文化馆人员透露,《盛世秧歌》当时投资不菲,但可能由于故事性不强最后放映几天便就此作罢,之后也再无消息,收效甚微。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走访县图书馆,发现只能在三楼地方文献室里找到一本关于鼓子秧歌的书籍,该书同其他档案文献一样铺满灰尘。后来得知,几年前也有一本秧歌书,记载比较详细,但未能留存,如今能参阅的相关书籍仅此一本,实为可惜。王犹建指出,当今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的传播过程呈现出普遍性和多样性,人们应在全媒体语境下对非遗进行多渠道、多信源、多形式的传播,因此政府应整理好非遗书籍,对鼓子秧歌加以影像记录,将鼓舞元素搬入电视电影。
正如传承人杨克胜老人所言,“商河共有近千所村落,要使每个村都有秧歌队伍很不现实,但通过非遗进校园这一模式的实施,鼓子秧歌得以后继有人”。然而,使鼓子秧歌为众多国人熟知还需政府推广和媒体传播,人民群众欣赏的不仅是豪迈矫健的舞蹈阵势,还有植根于农耕文明下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希望未来商河鼓子秧歌的发展能够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合理创新,与时俱进,借助新兴的科技与媒体力量保护和传承,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舞出二十一世纪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