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
- 牛蒡子苷元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①
相当多的关注。牛蒡子是菊科牛蒡属植物干燥成熟的果实,是一种传统中药,广泛用于治疗风热邪咳嗽、咽喉肿痛等。牛蒡子苷元是从牛蒡子中提取分离而来的木质素类化合物。作为牛蒡子的主要活性成分,牛蒡子苷元被发现具有抗病毒和抗炎等作用。据报道,牛蒡子苷元能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但其在IBD 中的作用还有待研究[7]。本研究旨在探究牛蒡子苷元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肠道细胞Caco-2 和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3年10期2023-11-13
- 牛蒡子苷元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
要治法[3]。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4]。已有研究表明,牛蒡子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脏病[5]。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是从牛蒡中分离出的木脂素衍生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肾损伤的作用[6-10]。既往有研究表明,牛蒡子苷元可通过抑制炎症、氧化应激来保护肾脏免受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诱导的损伤和纤维化[11]。减弱源自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7期2023-07-12
- 牛蒡子苷元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佳酶靶[3]。牛蒡子苷元(Arc)是一种苯丙素二苯基丁内酯木脂素[4],结构如图1,具有抗炎[5]、抗病毒等药理作用[6]。SHI等[7]发现牛蒡子苷元可减轻由脂多糖(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ZHANG等[8]发现牛蒡子苷元(50 mg/kg)可显著抑制LPS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反应。对比几种天然二苯基丁内酯类木脂素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作用[9],选取活性最好的牛蒡子苷元进一步研究。图1 牛蒡子苷元结构为新型弹性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以牛蒡子苷元作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2023-01-13
- 牛蒡子苷P(VDF-TrFE)复合膜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增殖与分化。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 ARG)是从中医药牛蒡子中提取的木质素类化合物[4]。多项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以及促进成骨的作用[5-7],已有研究证实牛蒡子苷元抑制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和羟基磷灰石再吸收[8]。而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牛蒡子苷元能够通过PI3K/Akt/PPARγ通路调节骨再生[9]。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电活性P(VDF-TrFE)产生的微电环境能够有效促进骨再生,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研究
广东医学 2022年11期2022-12-23
- 牛蒡子的化学成分及心血管药理研究进展
属医院心内科)牛蒡子是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拉丁名为Arctium lappa L.,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现代医学认为其性寒、味辛甘,归肺、胃二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牛蒡子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心衰、抗炎、抗氧化、降血糖、抗凝等心血管相关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中药牛蒡子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牛蒡子的研发提供基础。1 化学成分牛蒡子中可提取到多种化合物成分,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牛蒡子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9-20
- 络石藤中3个化合物与P38αMAPK 靶酶的分子对接研究
究选取络石藤中牛蒡子苷元、牛蒡子苷、络石苷元B为目标化合物,以炎症信号转导中的关键激酶P38αMAPK 为研究靶点[3-11],参照其抑制剂SB-203580[12-13]、BIRB-796[14-17]与靶酶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模式,利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探究牛蒡子苷元、牛蒡子苷、络石苷元B与P38αMAPK的分子间作用结合模式。实验发现,牛蒡子苷元、牛蒡子苷与标靶蛋白活性位点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而络石苷元B的相互作用较弱以至于不能稳定地
西北药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05-07
- 牛蒡子粗多糖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4)0 引言牛蒡子(Fructusarctii)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食”等,是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1],具有清热解毒、利咽透疹的功效,证见风热表症兼喉咙肿痛者,临床上常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喘、疽肿痄腮等疾病[2].牛蒡子具有抗癌[3,4]、抗糖尿病[5]、抗炎[6-8]、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用价值[9,10],含有木脂素、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11,12],目前对牛蒡子的研究多集中在木脂素类化合物,对多糖的研究尚不深入.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4-08
- 牛蒡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740000)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主要含牛蒡甙、牛蒡酚A、B、脂肪油等[1]。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药典》用量:内服、煎汤6~12 g;或入丸、散。本文总结中医古籍及现代医家有关牛蒡子应用的临床经验,以期探讨牛蒡子临床用量及配伍规律,为牛蒡子临床应用提供有利借鉴。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古代医家常用牛蒡子配伍不同中药治疗风热感冒、麻疹、乳痈、大头瘟、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2022-02-16
- 不同粒度的炒牛蒡子煮散工艺比较*
临方捣碎”的炒牛蒡子进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粒度的炒牛蒡子煎煮过程中主要成分的煎出率并结合浸膏得率为指标作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粒径的煮散饮片。1 仪器与药品、试剂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公司,含G1311A 四元泵、G1316A 柱温箱、G1314A VWD 检测器、Chemstation 工作站);Agilent 1260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公司,含G1312B 二元泵、G1316A 柱温箱、G1367E 自动进样器、G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2年6期2022-02-02
- 牛蒡子中14种无机元素分析与相关性研究
650504)牛蒡子又名大力子、牛子、恶食,为菊科牛蒡属两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果实,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1]。牛蒡子的活性成分牛蒡子苷元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力、抵御病毒、抗白血病、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和调节血糖等作用[2-3]。目前,国内外对牛蒡子的主要有机化学成分已有详细研究报道[4],但对其无机元素含量的报道很少。无机微量元素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5]。缺乏微量元素会使许多酶失去或减弱作用,引起蛋白质、激素、维生素的合成与代谢障碍,
生物化工 2021年6期2022-01-27
- 3 因素5 水平配方施肥对牛蒡子产量的影响
熟的果实又称为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之功效。 此外,还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等疾病的治疗[1]。 牛蒡在四川、山东、陕西等省均有分布。 其中,四川省简阳、眉山等地的栽培种植面积较大[2-3]。 然而,如何提高牛蒡子产量和质量,仍是制约牛蒡产业化发展的难题。随着我国中药材生产和经营逐步开放, 为满足市场需求,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 然而,为了提高中药材的产量, 人们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 形成了 “大量施加化肥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1期2021-11-30
- 藤茶的药代分布及其与牛蒡子配伍的临床观察
分布情况及其与牛蒡子配伍的临床功效。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喂养大鼠36天,末次给药1 h测量其心、肺、肝、脾、肾、心血组织样品中的二氢杨梅素含量;选取105例慢性咽炎人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3例、52例,连续给药30天,观察试食前后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指标,采用自身对照,组间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大鼠各项组织中均未检出二氢杨梅素;临床试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正常,试食组临床症状及清咽体征有效率分别为62.05%、57.63%,高于对照组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9期2021-09-11
- 牛蒡子粥 疏风清热
卢慧青材料牛蒡子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做法将牛蒡子洗净后,放人锅中,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去渣后加入粳米、冰糖,煮至米烂粥稠即可。每日服用两次,温热服用。功效牛蒡子具有清热解表、宣肺透疹、解毒利咽、通便的功效。粳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功效。兩者合用效果更佳,适用于外感风热、感冒咳嗽、咳痰不爽、咽喉肿痛等症。摘自《大河健康报》
保健与生活 2021年9期2021-08-26
- 牛蒡子苷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要原因[3]。牛蒡子苷是一个从牛蒡的成熟果实牛蒡子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有多重生物学作用,如抗炎、降血糖、调节免疫、抗肿瘤等[4]。研究[5]发现,牛蒡子苷具有改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作用,能够缓解糖尿病肾组织损伤。牛蒡子苷治疗后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以及视神经损伤得到明显改善[6]。现阶段对于牛蒡子苷对体外高糖诱导的RGCs 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作用仍不明确。本次体外实验建立高糖RGCs 损伤模型,明确牛蒡子苷对高糖诱导的RGCs 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以期为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8-16
- 风热感冒喝牛蒡子粥
卢慧青原料:牛蒡子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制法:牛蒡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去渣后加入粳米、冰糖,再加水煮至米烂粥稠即可。每日2次,温热服用。功效:牛蒡子具有疏風清热解表、宣肺透疹、解毒利咽、通便的功效。粳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功效。两者合用效果更佳。适用于外感风热、感冒咳嗽、咳痰不爽、咽喉肿痛等症。(此方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1期2021-06-10
- 牛蒡子苷元对乳腺癌细胞MCF-7影响研究
[3-6]。而牛蒡子苷元作为一种中药对乳腺癌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同时对人体细胞的影响较小,能够减少化疗并发症对患者的伤害[7-11],本文主要讨论明牛蒡子苷元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为牛蒡子苷元抗癌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及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设备 超低温冰箱(-80℃)(Thermo Scientific Forma公司);冰箱(4℃)、低温冰箱(-20℃)(海尔公司);制冰机(Scotsman公司);牛蒡子苷元、RPMI1640培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11期2021-01-24
- 牛蒡子苷元对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要 目的:探討牛蒡子苷元对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成对照组、模型组(Aβ25-35处理)、ATG-L组(2 μmol/L牛蒡子苷元和Aβ25-35处理)、ATG-M组(4 μmol/L牛蒡子苷元和Aβ25-35处理)、ATG-H组(8 μmol/L牛蒡子苷元和Aβ25-35处理)、ATG-H+LY29400组(AKT信号抑制剂LY29400、8 μmol/L
世界中医药 2021年22期2021-01-03
- 牛蒡子炮制前后质量标志物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061)中药材牛蒡子为菊科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性寒,归肺、胃二经,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等功效[1],临床常需要炒制后使用。牛蒡子中主要含牛蒡苷、牛蒡苷元等木脂素类成分,以及绿原酸、异绿原酸A等酚酸类成分[2]。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3],牛蒡子炒制之后绿原酸、牛蒡苷、异绿原酸A含量下降,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牛蒡苷元含量上升。通过液质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4],发现上述6个成分也是牛蒡子炮制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32期2020-12-15
- 牛蒡子苷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研究
媛媛,刘平论著牛蒡子苷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研究闫媛媛,刘平450003 河南,郑州人民医院眼科探讨牛蒡子苷(Arc)是否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进而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体外培养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s),用不同浓度的 Arc 处理 HRCECs,同时将 si-VEGF 或 pcDNA3.1-VEGF 分别转染入 HRCECs,MTT 法检测HRCECs 增殖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 p21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0年1期2020-02-14
- 牛蒡子饮片质量分析报告
710065)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干燥成熟果实,又称为恶实、鼠粘子、黍粘子、大力子、蝙蝠刺、夜叉头等。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饮片之一,临床上有牛蒡子和炒牛蒡子两种规格。牛蒡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寒,味辛、苦,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1,2]。历版《中国药典》均有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0期2019-11-11
- 基于细胞信号通路研究牛蒡子苷元抗肿瘤作用机制进展
230012)牛蒡子又称为鼠粘子、黍粘子、大力子,为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属牛蒡(Arctiumlappa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疏风散热、利咽抗毒、宣肺平喘等功效[1]。牛蒡子苷元是从牛蒡子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3R,4R)-4-[(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二氢-3-[(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2(3H)-呋喃酮,分子式为C21H24O6[2]。由于牛蒡子苷元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广谱、低毒、不良反应小等特点,许多学者对牛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10-14
- 牛蒡子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摘要:為了提高牛蒡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制备了15批牛蒡子标准汤剂,通过对牛蒡苷含量及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了牛蒡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第一煎加入8倍水,浸泡30 min,煎煮20 min;第二煎加入6倍水,煎煮15 min,经浓缩、干燥后制得标准汤剂,应用HPLC法测定牛蒡子标准汤剂中牛蒡苷的含量及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5 批牛蒡子标准汤剂中牛蒡苷的转移率为21.3%~33.3%,平均转移率为27.3%,出膏率为7.1%~11.3%,平均出膏率为9.4
河北工业科技 2019年1期2019-09-10
- 牛蒡子苷元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影响研究*
域是研究热点。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ARG)是中医药牛蒡子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目前多项研究表明牛蒡子苷元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病毒等作用。牛蒡子苷元在肝癌、直肠癌、结肠癌等肿瘤中已经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1-4]。但是目前在国内外对于牛蒡子苷元治疗骨肉瘤研究少,本研究为研究牛蒡子苷元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为其治疗骨肉瘤提供临床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 料 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武
陕西中医 2019年4期2019-03-28
- 山药配牛蒡子治疗咳嗽的机理探讨
[1]。山药配牛蒡子来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张锡纯认为:“山药入肺,宁嗽平喘,牛蒡子辛凉清宣,利肺止咳,二药并用,最善止嗽”。当代医家岳美中先生在治疗咳嗽时也非常喜欢用此对药,曾自创“润肺汤”一方,此方中包含山药、牛蒡子等药物,“用山药健脾补虚止咳,牛蒡子宣散降气止咳,二者补泻相宜”,临床效果良好[2]。咳嗽是内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有些咳嗽并不好治,明代医家秦景明认为,百病惟咳嗽难治[3]。临床上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外感、内伤两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2-15
- 牛蒡子苷元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及容易复发等。牛蒡子苷元是我国传统中药牛蒡子果实中提取分离而来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在临床研究中具有悠久的历史,除了作为传统中药治疗风热感冒、痈肿疮毒等[2],牛蒡子苷元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多重功效[3-4]。已证实牛蒡子苷元可通过介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凋亡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通过触发线粒体凋亡途径导致Bax相关蛋白的上调和Bcl-2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促进细胞凋亡信号的产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5]。同时牛蒡子苷元能够抑制结肠癌CT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12期2018-01-22
- HPLC法测定牛蒡中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绿原酸的含量
C法测定牛蒡中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绿原酸的含量付 林1古 锐2泽翁拥忠2*天喜格勒3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2.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3.马尔康绿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马尔康 624000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牛蒡中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比较3种成分在不同部位以及牛蒡子不同炒制时间的含量。方法:采用Welchrom C18柱(5μm,4.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1期2017-07-05
- 牛蒡子治习惯性便秘
生牛蒡子15克,搗碎,用500毫升沸水冲泡20分钟,然后当茶饮服,每日分3次服,10天为1疗程。连续饮服1~3个疗程。四川成都 胡佑志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牛蒡子又叫大力子、鼠粘子等,主要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等。临床上,牛蒡子作为疏风、解毒要药用得颇多,单纯治便秘似乎较少。事实上,牛蒡子确有较佳的通便功效。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习惯性便秘多与肺失宣降、大肠推动无力有关
家庭医药 2017年4期2017-04-19
- 牛蒡子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150040)牛蒡子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马英华,张晓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牛蒡子在古代中医典籍中多有记载,药性平和,主要用于疏风散热,利咽透疹,风热感冒等。牛蒡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木脂素类和挥发油成分,还有少量生物碱、维生素等,其质量和环境也是密切相关的。现代药物分析、提纯等技术的应用使牛蒡子药物开发和应用有了更多的发展,牛蒡子苷的测定、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提取都有了更多的方法。研究表明牛蒡子苷元的抗癌作用效果明显,牛蒡子苷和
中医药信息 2017年2期2017-03-28
- 薄层扫描法测定毛头牛蒡子中牛蒡苷和苷元的含量
扫描法测定毛头牛蒡子中牛蒡苷和苷元的含量赵 爽, 骆秀珍, 唐 瑶, 韦 朔, 古丽阿扎提·买合买提, 周晓英(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1)目的 测定毛头牛蒡子中牛蒡苷和苷元的含量。方法 以氯仿-甲醇(10∶1)为展开剂,在高效薄层板上对毛头牛蒡子中的牛蒡苷及苷元进行分离,并以280 nm为检测波长对毛头牛蒡子进行扫描测定。结果 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20~6.120、0.101~0.606 μ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12期2016-12-06
- 牛蒡子水提物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研究
国摘要:目的对牛蒡子水提物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物进行了研究,获得药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方法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了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在大鼠排泄物中的含量。结果尿液排泄为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主要排泄途径。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关键词:牛蒡子;代谢;排泄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4-0057-04牛蒡子为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为菊科植物牛蒡(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4期2016-11-19
- HPLC法测定清肺消炎丸中三种抗炎成分含量
对清肺消炎丸中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和绿原酸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Symmetry© C18柱。流动相: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采用甲醇-水(体积比为50∶50),检测波长280 nm;绿原酸采用乙腈-0.4%的磷酸(体积比为13∶87),检测波长327 nm。 结果表明,清肺消炎丸中含牛蒡子苷4.07 mg/g,牛蒡子苷元0.19 mg/g,绿原酸0.076 mg/g。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和绿原酸进样量分别在1.94~9.70 μg、0.20~1.00 μg、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年10期2016-11-10
- 牛蒡子对高糖刺激大鼠系膜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
274000)牛蒡子对高糖刺激大鼠系膜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赵辉(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目的 探讨牛蒡子对高糖刺激的大鼠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大鼠GMC与牛蒡子(100μ mol/L、10μ mol/L)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分泌水平;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mRNA的表达。结果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3期2016-07-12
- 牛蒡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UV和IR光谱研究
30000)牛蒡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UV和IR光谱研究邵 晶1,文喜艳1,王兰霞2*,郭 玫1*(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 730000;2.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UV光谱与IR光谱。[方法]对不同产地牛蒡子样品的石油醚、氯仿、乙醇提取物UV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对各样品石油醚、乙醚、水提取物的IR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牛蒡子的同种溶剂提取物UV光谱之间、IR光谱图之间均有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7期2016-03-18
- 牛蒡子中牛蒡苷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300384)牛蒡子中牛蒡苷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刘 称1a,王英超1b,通信作者,金 红1a,马晓雨1a,史雪艳1a(1. 天津农学院 a.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b. 基础科学学院,天津 300384)利用超声法对牛蒡苷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等因素对牛蒡苷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粒径为100目、提取溶剂为95%乙醇、预浸泡时间2 h、料液比1∶150(g∶mL)、超声时间45 min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2-05
- 牛蒡子对运动大鼠游离脂肪酸和部分激素指标的影响
牛蒡子对运动大鼠游离脂肪酸和部分激素指标的影响王玉清(黄淮学院体育系,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目的探讨牛蒡子提高运动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安静组、运动组和运动+牛蒡子组,通过跑台实验,分别测定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GH)和心钠素(ANF)的应激水平。结果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FFA、GH、胰高血糖素及ANF水平明显升高(P关键词〔〕牛蒡子;游离脂肪酸;激素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7期2015-12-30
- 牛蒡子萃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牛蒡子萃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隋欣邱智东李辉1杨永刚朱凯徐可进杨擎李娜(长春中医药大学研发中心,吉林长春130117)摘要〔〕目的探讨牛蒡子超声萃取物(Ufa)对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脑缺血模型组(n=8)、阳性对照组(银杏叶分散片,0.5 g/kg,n=8) 及 Ufa 0.4、0.2、0.1 g/kg 3个剂量组(n=8)。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MCAO模型,术后灌胃给药7 d,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1期2015-12-25
- 牛蒡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基础研究·牛蒡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袁颖,冉小库,徐煜彬,窦德强*(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目的:比较牛蒡子炮制前后色谱指纹图谱,对变化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结构鉴定,进一步对牛蒡子炮制机理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牛蒡子的指纹图谱,揭示其炮制后成分变化规律,采用系列硅胶、反相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变化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NMR波谱学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确定其结构。结果:建立了牛蒡子生
中国现代中药 2015年8期2015-09-25
- 牛蒡子苷纯化工艺优选研究*
401331)牛蒡子 Fructus arctii为菊科牛蒡属植物牛蒡 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牛蒡子提取物有抗肿瘤、降血糖、抗炎、抗菌、抗流感、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1-4]。牛蒡子苷是牛蒡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对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期待[5]。本研究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牛蒡子苷含量为指标,优选出牛蒡子乙醇回流法的提取条件,再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H层析柱纯化精制,
中国药业 2015年14期2015-06-07
- 响应面优化牛蒡子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641400)牛蒡子(Fructus arctii)为菊科(Asteraceae)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果实。始载于《本草图经》,其味辛苦、性寒、归肺胃二经,具有疏散风热、祛痰止咳、解毒透疹、利咽消肿等功效[1]。牛蒡子的功效成分主要有多糖类、木质素类、生物碱、挥发油和脂肪酸等[2]。牛蒡子具有抗肿瘤[3]、抗炎、抗糖尿病[4]、抗流感病毒和治疗脑缺血[5]等作用。目前国内外对牛蒡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木质素类和多酚类等化学成分的鉴定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年6期2015-05-12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蒡子中牛蒡苷的含量
430070)牛蒡子(Fructus Arctii),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恶实,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来源于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属牛蒡科(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民间应用广泛,药理学证明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该中药活性成分为木脂素类化合物,主要是牛蒡苷(Arctiin)和牛蒡苷元(Arctigenin,ACT)等。牛蒡苷在中药牛蒡和毛头牛蒡果实中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新药开发价值[1-3]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7期2015-04-20
- 毛头牛蒡子的红外光谱分析及薄层色谱鉴别
800)毛头牛蒡子的红外光谱分析及薄层色谱鉴别骆秀珍1,张浩科2,谭 勇3,周晓英1*(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乌鲁木齐 830054;3.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2010级2班,乌鲁木齐 830011)目的 对毛头牛蒡子原药材及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红外光谱进行研究,并建立毛头牛蒡子氨基酸成分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为科学评价及规范毛头牛蒡子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红外光谱对毛头牛蒡子原药材、水
西北药学杂志 2015年4期2015-01-18
- 人参牛蒡子缓解小鼠疲劳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人参、牛蒡子提取物缓解小鼠疲劳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人参、牛蒡子提取物3个剂量组,分别连续给予受试物30 d后进行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含量测定。结果人参、牛蒡子提取物具有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肝糖原含量的作用,能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水平。结论人参、牛蒡子提取物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关键词:人参;牛蒡子;缓解小鼠疲劳;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3期2014-10-17
- 牛蒡子的药用研究
130021)牛蒡子的药用研究杨永刚1,杨擎1,刘柳1,李国峰2*(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牛蒡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之功,用于治疗发热咳嗽,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热毒痈肿等症。现代可用于食用与保健。牛蒡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药化学成分为木脂素、挥发油与脂肪酸、酚酸衍生物、多糖及其他类等,临床可用于肿瘤、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治疗,并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8-25
- 高效液相色谱切换波长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波长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孙艳涛1,2,赵兰英1,李婷婷1,赵磊3,姜大雨1,2(1.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四平 136000;2.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友好材料制备与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平 136000;3.吉林省四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四平 136000)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切换波长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方法应用TC-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冰醋酸,梯度洗脱;流
医药导报 2014年1期2014-05-13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西羚解毒丸中4种成分的含量
方西羚解毒丸中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体积流量:0.9 mL·min-1;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2∶1),流动相B为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分别在0.302 6~6.052 0μg(r=0.999 4),0.069 2~1.384 0μg(r=0.999 7),0.014 2~0.284
医药导报 2014年12期2014-05-13
- 牛蒡子的形态与组分
066600)牛蒡子(Fructus Arctii)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牛蒡子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浙江等地。国外分布于日本及欧洲、伊朗、阿富汗、印度等国[1]。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二经,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痈肿疮疡、梅毒、坏血症等[2,3],还有预防猩红热、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3-02
- 牛蒡子的研究进展
210009)牛蒡子为菊科牛蒡属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一传统中药,历版药典均有收载。牛蒡子始载于《本草图经》,味辛苦,性寒,归肺胃二经,具有疏散风热、祛痰止咳、解毒透疹、利咽消肿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风热或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疹出不畅、疮疡肿毒及痄腮等[1]。因牛蒡子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糖尿病和抗流感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近二三十年牛蒡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牛蒡子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药代动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2期2014-01-26
- 牛蒡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266109)牛蒡子(Fructus Arctii)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分布于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及台湾的台南等地。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牛蒡子的主要有效生物活性成分为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1],不仅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2]、抗癌[3]、抗病毒[4]、降血糖[5-6]等作用,而且具有神经保护[7]、抑制血小板、抗衰老[8]以及抗炎[9-10]等生理活性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19期2013-09-04
- 牛蒡子的临床应用
靳瑞英牛蒡子辛苦寒, 入肺、肝、胃经, 其疏散风热, 解毒透疹, 利咽消肿之功, 尽为人知, 但其作用远不止此, 通过近年来临床体会发现, 牛蒡子别有妙用, 略述如下。1 散瘀滞 壮腰膝《用药法象》云:“利凝滞腰膝之气是也”, 甄权亦云:“利腰脚”, 由此可见, 《外科正宗》立“阳和解凝膏”温经行阳,行气活血, 祛风散寒, 化痰通络以治疮疡阴症、乳癖, 以牛蒡子根茎叶(鲜者)1.5公斤入药, 确属高明之举。盖牛蒡子味辛质润, 是辛香通络, 辛柔和血, 宣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6期2013-01-22
- 牛蒡子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10061)牛蒡子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张兴德1,2,张彩琴1,2,刘启迪1,2,李鹏1,3,秦昆明1,3,蔡宝昌1,2,3*(1.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标准重点研究室,江苏 南京 201146;3.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61)牛蒡子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木脂素类成分是牛蒡
中国现代中药 2012年12期2012-09-26
- 牛蒡子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①
533000)牛蒡子(Fructus Arctii),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为菊 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具有疏散风热、宣肺利咽、透疹解毒、通便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咳嗽,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痈肿疮毒,便秘等[1]。然而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关牛蒡子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的文献报道,为此本实验采用牛蒡子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的方法,运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小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7-23
- HPLC法测定羚羊感冒颗粒中的牛蒡子苷含量
、桔梗、连翘、牛蒡子、荆芥穗、淡豆豉、淡竹叶、甘草、薄荷脑、薄荷素油等11味中药组成。原标准中无含量测定指标,为了有效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保证其疗效,我们对该品种进行标准提高研究,由于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作用,是羚羊感冒颗粒的主要药味。故选择牛蒡子中所含牛蒡苷作为指标成分,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获得满意的结果,方法准确可靠。1 试剂与试药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配置(Waters2695泵,Waters248
中药与临床 2012年3期2012-06-14
- 牛蒡子苷及苷元的提取和纯化
310032)牛蒡子为菊科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 lappl L.)的干燥成熟种子,是我国广泛运用的传统中药[1]。药理学等多项研究表明,牛蒡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2-5]。然而,牛蒡子中牛蒡子苷的含量只有3%~5%。牛蒡子苷元在牛蒡子中的含量更少,平均含量约为0.19%[6]。由于牛蒡子苷和苷元极性很大,需要用高极性溶剂提取[7],此外也有些其他方法见文献报道如采用超临界流体[8]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9]提取。溶剂提取以其方便易
浙江化工 2011年11期2011-01-11
- 药用牛蒡子保健功能概述
001))药用牛蒡子保健功能概述齐淑芳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134001))牛蒡子;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中药学牛蒡子来源于菊科2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属牛蒡Arctium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等功效[1]。而且牛蒡子营养丰富,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果实、根、茎叶均可使用。由于牛蒡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1 牛蒡子的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24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