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国

  • 莫言《酒国》中对酒神精神的消解
    学内蕴。莫言的《酒国》是一部基于酒神精神而创作出的作品。小说围绕酒展开,文本整体弥漫着癫狂迷醉的魔幻酒神氛围,莫言在作品中展现出自己对尼采的非理性带来欲望扩张的必然悲剧性的思考,并在创作中虚构了酒国这一酒神精神的载体,实现对酒神精神的消解。关键词:酒神精神 莫言 《酒国》 消解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通过对古希腊艺术的分析,从中提取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他认为这两种精神是在相互制约中达到一种协调,并由此产生完美的艺术形式悲剧。酒神精神即狄奥尼索斯精神来自于丰收

    文学教育 2023年8期2023-08-22

  • 酒国》俄译本文化负载词的研究
    叶戈罗夫翻译的《酒国》和莫言原作《酒国》的文本对比出发,研究俄译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关键词】《酒国》;莫言;叶戈罗夫;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26-0105-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6.034莫言是我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堪称作品在国外翻译最多、研究最多的中国当代

    今古文创 2023年26期2023-08-07

  • 拉伯雷《巨人传》与莫言《酒国》的筵席狂欢
    拉伯雷的作品,《酒国》是中国作家莫言的小说。尽管两部作品出现于不同时空,却都聚焦于饮食书写,以筵席形象为主要意象,呈现出狂欢化的共同特质,并指向各自独特的精神蕴涵。本文将以平行研究为基本方法,对两部作品的筵席形象进行异同比较,揭示立足不同本土文化下饮食书写的审美特征和独特价值。关键词:《巨人传》 《酒国》 筵席形象 狂欢化 精神意蕴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在法国文坛享有盛誉,其作品文风自由洒脱,具有明显的“狂欢化”特质,融入法国文学传统影响后世

    文学教育 2022年8期2022-05-30

  • 概念隐喻视角下莫言小说颜色词隐喻的英译研究
    学界对莫言小说《酒国》的英译研究主要集中于乡土语言、文化意象等方面,对隐喻乃至颜色词隐喻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借助隐喻识别程序对《酒国》九类颜色词隐喻进行识别,具体分析颜色词隐喻的跨域映射情况及译者的隐喻翻译策略。研究得出,颜色词隐喻主要映射到七种概念域,分别为具体概念物质和人体,以及抽象概念情绪、状态、性质、生活、政治。译者在对颜色词隐喻进行处理时多采用隐喻转换非隐喻——意译、隐喻调整、保留隐喻加注释的翻译策略,从而确保目标读者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3期2022-04-02

  • 莫言《酒国》对鲁迅作品的继承与创新
    【摘要】莫言的《酒国》几乎戏仿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的各类小说,其中也包括鲁迅先生的众多作品。莫言不仅继承了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白描式、对比式、比喻式等文学作品创作形式上的讽刺手法和讽刺手法的精髓“真实性”,还继承了《理水》和《狂人日记》中的表现方法和精神主题,并在继承之上加以创新,通过明嘲暗讽、嬉笑怒骂将社会贫困、政治伪善和人性欲望的复杂在作品中一一呈现。本文从《酒国》中对鲁迅讽刺手法的继承、《理水》中官场影响力的继承与创新、吃人主题的继承和批判人性欲望的创新三

    今古文创 2021年3期2021-09-10

  • 冷落、热评与经典化 ——《酒国》与当代文学生态的关系
    学生态的关系,《酒国》可说是一典型案例。1993年《酒国》出版后并未出现莫言期待的反响,直到新世纪的再版、获奖以及翻译传播才再度引起关注,且评论热潮迟至“诺奖”后才集中出现。而当前把《酒国》纳入当代经典小说之列的说法,依旧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书是作家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孩子”,任何一位作家都期望能得到研究者的青睐,因为“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离不开批评家的参与,正是如此之多的批评家的参与,才使得作家创作出来的文本在内涵上获得了不断的增殖”。1986年莫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年3期2021-04-22

  • 酒国
    《伐木之夜》。《酒国》作 者: 莫言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推荐理由《酒国》是莫言于1989年至1999年间创作的小说,莫言认为“它是我迄今为止最完美的长篇,我为它感到骄傲”。这部长篇小说并没有固定、单一的意义指向,它的意义是滑动的、变幻不居的,在话语方式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反讽、戏仿和悖谬的手法,堪称“满汉全席”。在小说中,“莫言”首次作为一个人物出现在了文本里。痴迷文学的青年李一斗不断与“莫言”通信,将自己写的小说寄给“莫言”,讲述了酒国市吃驴、吃鸭嘴兽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0年9期2020-10-09

  • 酒国》与九十年代消费社会的知识分子
    内容提要:莫言《酒国》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这部长篇小说对于九十年代商品经济浪潮背景下的消费社会所进行的极端化的建构想象,以及迥异类型的知识分子人物在这一建构想象中需要重新审视的角色身份、话语效用、价值立场。《酒国》里的李一斗、袁双鱼等人在“如何‘食婴’”过程中的言行表现一方面折射出这一时期部分知识分子在人格层面的背离与沦丧,但同时也要看到,正是知识分子在相应专业领域的身份话语权威促成了九十年代商品市场、消费社会的有效运转与持续扩张。关键词:消费社会  知识分

    百家评论 2020年6期2020-09-10

  • 葛浩文翻译观解读
    译观及其代表作《酒国》英译本分析,学习翻译技巧,领略翻译风采。关键词:葛浩文;翻译观;《酒国》一 引言中国文学作品愈发受到世界人民的瞩目,是中国文学界与翻译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西方的汉学家、翻译家们也致力于将中国文学作品领入西方世界。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作为译介中国文学作品的中坚力量,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发挥着重要作用。翻译观不仅仅是指导原则或指导思想,还应是对翻译本身的观念和看法。对翻译人士的研究包括对其翻译观、翻译内容的研究 ,是进行翻译探索必不可少的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6期2020-06-27

  • 先锋实验与古典传统的合谋
    马云鹭摘要:《酒国》是一部以文体实验见长的长篇小说,反讽、戏仿、元叙事等大量叙事圈套的运用,让《酒国》具有了无可置疑的先锋性;同时,因为有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深厚滋养,文体实验本身便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酒国》实现了“先锋”与“古典”的联袂与“合谋”,让我们看到,只有建立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的先锋,才是真正的先锋。《酒国》是关涉莫言成为世界瞩目作家的一个重要文本,他用先锋话语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学传统,也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案例

    当代文坛 2020年5期2020-01-20

  • 浅论莫言作品中欲望的意象载体
    红高粱家族》、《酒国》为例来深度剖析书中欲望的张扬与泛滥,来更好地研究与理解莫言的作品。关键词:欲望;意象;酒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早就深入社会肌体的方方面面,其意象更是频频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在莫言的作品中,《红高粱家族》和《酒国》是以“酒”为意象的两部典型作品,其在莫言笔下也有了新的形象色彩,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表达欲望的深层涵义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法来探寻“酒”这一具体意象在两部作品中不同的象征语义,进而更好地研读莫言作

    北方文学 2019年29期2019-10-23

  • “吃人”命题的世纪苦旅
    的思考。莫言的《酒国》和鲁迅的似人日记》其中都有大量的笔触用来描写“吃人”,这两者之间有精神层面的共通之处。鲁迅主要是从文化文明的层面对“吃人”进行讲述,莫言是站到社会政治层面对“吃人”进行刻画。在他们的笔下,我们感受到“吃人”文化改造是非常艱难的,但是,透过这两部作品,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对人道、民主的追求,其中充满着深刻的批判精神。关键词:吃人命题;《狂人》日记;《酒国》;世纪苦旅中图分类号:1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5期2019-08-12

  • 丙崽和小妖精 ——以《酒国》为例浅析莫言作品中的疯癫形象
    1002)莫言《酒国》构建了一个常人无法感及的“疯癫王国”,运用隐喻将酒国打造成有独特文化逻辑体系的寓言化世界。酒国公民集体无意识的“价值认同”将人性本能对吃人的恐惧、对婴儿“无知”生命的善意冷却,甚至将婴儿本质“人”通过对学生施加“极其珍贵的食肉体验”将其涂抹掉。多个叙述者与视角将问题的核心“吃婴儿”的罪行是否成立分散化,沉溺的感官享乐是威胁文化生存的重要因素,在酒国的癫狂话语中,没有确定的意识框架来标榜道德的确定内涵,酒国即迷宫,迷宫中的每一堵墙代表着

    大众文艺 2019年8期2019-07-12

  • 透明的欲望
    “生存意义”。《酒国》描写的,就是被这种畸形的观点所禁锢的腐败官场。在欢闹的宴席上,清亮冰凉的玻璃杯里摇晃着散发迷人香气的晶莹液体。它掀起了翻涌的波涛,那是官场里,无边无际的欲望。无论是丁钩儿,还是酒国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几近偏执的欲望。从丁钩儿去酒国市开始调查那个令人胆寒的官员吃婴案开始,他就陷入了欲望的沼泽中。他从出发那一刻开始,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路上将会充满诱惑。他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不能沉醉在透明的酒中,更不能和那些丧心病狂的官

    神州·下旬刊 2019年5期2019-06-14

  • 莫言《酒国》与卡夫卡《城堡》之比较
    00]学术界对《酒国》与《城堡》的比较研究可谓凤毛麟角,黄佳能、陈振华的《真实与虚幻的迷宫——〈酒国〉与〈城堡〉之比较》是唯一一篇将《酒国》与《城堡》对比研究的完整著作,徐学斌的《互文、反讽视域中的莫言小说〈酒国〉》仅将《酒国》与《城堡》的比较作为互文分析的很小一部分,李珺平在《换一只眼睛看世界——〈酒国〉 印象三则》指出《酒国》与《城堡》在阅读感觉上存在相似性但并没有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这就给我们留下很大空间将两部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因此,笔者力求站在前人

    名作欣赏 2019年35期2019-01-27

  •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酒国》借喻的英译研究
    【摘要】《酒国》中包含大量比喻,其中借喻是一大分支。研究《酒国》葛译本发现葛浩文在翻译借喻时采取了五种处理方法:保留喻体、保留喻体再现本体、替换喻体、用本体替代喻体和删去喻体添加喻义。本文从翻译的最佳关联性出发,对葛译本中的借喻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借喻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借喻;处理方法;最佳关联性【作者简介】宋国宸(1995.9- ),男,河南洛阳人,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英语笔译。一、引言比喻表面上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语言,但理解比喻的喻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7期2018-10-30

  • 酒国》在中美接受情况及原因研究
    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在国内和美国的接受情况截然不同。本文将通过小说销量、研究现状和读者评价来详细阐述其在两国的接受情况。然后,通过对小说在国内外的宣传程度、小说原著内容与葛译本内容的对比分析以及小说题材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该小说在国内外接受程度不同的原因。关键词:《酒国》;接受;中美;差异作者简介:白若雨(1994.6-),女,河北邢台人,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2018-10-27

  • 酒国》及其葛译本中“酒”的隐喻翻译对比研究
    摘 要:《酒国》是一部关于酒的小说,隐喻描写在原文中占据了大量篇幅,并且呈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极具想象力,给感官以极大的冲击,读者可以在文本中体会到独具特色的文本风格和语言特点。葛浩文在翻译该作品时,再现了原作的艺术手法。本文以葛译《酒国》中“酒”的隐喻翻译为切入点,结合隐喻的理论,探讨葛浩文英译小说中所采用的隐喻翻译的理念和方法。关键词:《酒国》;葛浩文;隐喻;隐喻翻译作者简介:郑羽茜(1994.2-),女,辽宁盘锦人,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方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2018-10-27

  •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类文化学视角谈<酒国>》一文中对此视角做出了论述。“酒”在文学中一直被富有文化深度地予以揭示,但是,在莫言的小说《酒国》中“酒”已经回归到它古老的人类学含义,和宣泄、暴力与性连结在一起,在小说外译的过程中这一点不容忽视。借助莫言小说叙事学的研究论文也有十余篇。刘广远在《颠覆与超越——论莫言小说<四十一炮>》中,从个案出发,详细地分析了《四十一炮》的“复调”和“对话”叙事特征。单纯从翻译学入手的研究也不胜枚举。在金艳、张艳的《论葛浩文英译小说<酒国>的“陌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9期2018-09-18

  •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酒国》葛译本中修辞手法翻译的分析
    摘 要:莫言在《酒国》这本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增加文本的艺术感染力,与此同时,也给小说的翻译增添了难度。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指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对等。本文以葛浩文译的《酒国》英译本为例,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酒国》英译本中几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反复、排比等的翻译处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有些修辞手法可以直译并对译入语读者产生同样的效果,而有些修辞手法则需要译者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动来适应译本的风格。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2018-07-23

  • “吃人”意象的精神对应与传承
    学命题,莫言的《酒国》则延续了这一叙事传统,其“吃人”命题的再现从而与《狂人日记》取得了某种精神对应,二者在“吃人”意象上存在着精神传承。【关键词】《狂人日记》;《酒国》;“吃人”;精神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写作伊始就自觉站在民间立场上,鲁迅对其创作的影响之深刻,在此不必多说。他与鲁迅先生处于一种微妙的关系,一方面他下意识地重复鲁迅小说中的叙事命题和画面,但其中的意义却随着其现实环境和叙述立场被更新;另一方面,出于强烈的批判意识和作为知识分子的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2018-05-29

  • 莫言《酒国》性欲异化书写与人性反思
    欲异化的关注。《酒国》的性叙事及性异化描写非常具有代表性。自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酒国》研究论文、评论文章日益增加。《酒国》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现实关照,例如:杨小滨、愚人《盛大的衰颓 重论莫言的〈酒国〉》;从文本语言、文本结构角度研究《酒国》的先锋实验和复调叙事,例如: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西强《复调叙事和叙事解构:〈酒国〉里的虚实》;比较文学与翻译视域,例如:河南大学刘畅《论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莫言〈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4-01

  • 从“三化论”看《酒国》葛浩文译本的乡土语言英译
    化论”入手,将《酒国》葛浩文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如何在“三化论”指导下,处理“乡土语言”的英译问题,方便其更好地融入译语文化。【关键词】三化论;乡土语言;英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1-0199-03一、引言著名翻译家葛浩文(2014)认为,构成莫言小说具有长久吸引力的是其乡土特色。为了展现浓郁的乡土色彩,莫言在其作品中灵活地穿插了许多“乡土语言”。“乡土语言”虽然凝练通俗,但由于

    戏剧之家 2018年31期2018-02-12

  • 酒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论《酒国
    批判与反思:论《酒国》徐玉松中国酿酒、饮酒的历史源远流长,酒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系深入到社会肌体的各个角落。酒文化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千百年来,中国作家书写对酒的认知、感受的作品浩如烟海。在如今,酒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论及莫言的小说,也不可不讨论莫言的创作与酒文化之间的联系。《酒国》——这部作者自视为“我迄今为止最完美的长篇”的写作灵感就来源于酒的激发和自身关于酒的创伤性体验,“写《酒国》时,这个主题也是非

    小说评论 2017年3期2017-11-13

  • 莫言《酒国》的记忆叙事
    柴鲜摘 要:在《酒国》中,有三条并列进行的故事线索:一是“侦探丁钩儿”被派到酒国市侦查“食婴”事件,二是“酒博士李一斗”书写酒国市的“肉孩”商品化现象,三是“作家莫言”创作有关酒国市的故事。作品中,在作者与人物、人物和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建构了四层文本空间,以李一斗和“作家莫言”的通信为媒介文本,沟通李一斗书写个人记忆的内文本和“作家莫言”群体视角叙述的背景文本,文本之间相互映射,在叙事时间上和故事发生时序上形成逆向追溯而指向未来的记忆叙事形态。从文化记忆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5-30

  • 酒国》法译本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案例分析
    韩尧内容摘要:《酒国》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其语言极赋怪诞、草莽、方言等莫式风格。《酒国》中有许多中国文化特有的汉语负载词。其法译本由法国著名汉学家杜特莱夫妇翻译,获2001年度法国“Laure Bataillin”外国文学奖,是在法国广为流传的译本,也是一部治学严谨的译本。本文拟从翻译策略入手,对《酒国》的法译本中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关键词:《酒国》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案例分析一、综述翻译策略源于读者的接受期待。阅读翻译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2期2017-05-09

  • 语言到文体的狂欢 ——《酒国》的戏仿艺术探究
    体的狂欢 ——《酒国》的戏仿艺术探究◎刘辉《酒国》是莫言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结构独特的作品。《酒国》在语言和文体方面都充分运用了戏仿手法,不仅承载了叙述和颠覆的双重功能,带来了强烈的反讽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莫言摆脱了自身创作的焦虑。《酒国》中戏仿手法的运用是一次从语言到文体的狂欢。莫言 《酒国》 戏仿 颠覆戏仿(parody)有时被译为嘲仿、谑仿和滑稽模仿,最早在古希腊指模仿他人吟唱的歌曲。戏仿作为一种叙事方法,其原指作家在叙述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

    参花(下) 2017年1期2017-03-24

  • 浅谈《酒国》俄译本中的几个翻译问题
    说是凤毛麟角。《酒国》作为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其俄译本十分畅销。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差异导致翻译中的缺省不可避免。本文就《酒国》俄译本中存在的几个翻译问题进行了粗略的研究。关键词:《酒国》;跨文化;归化;异化;称谓;误译一、引言翻译作为人类相互交流的一种手段,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活动,而且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没有翻译,谈中国文化走出去,谈提高软实力就是句空话。翻译不是简单的不同语言间的转化,而是文化上的转化。中国文化能走出去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的效

    东方教育 2016年12期2017-01-12

  • 酒国》中的精神现象浅析
    赵 坤《酒国》中的精神现象浅析赵 坤罗兰·巴特在描述“结构的客体化”时,认为“无论是在思想领域还是在诗歌领域,所有结构主义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重塑客体,并通过这种重构来揭示在客体中发挥作用的规则或客体的‘功能’。因此,结构实际上是客体的一个类象(simulacrum),它能够把自然客体中不可见的东西,或者也可以说是难以理解的东西展现出来。”①如果以此来观察莫言的小说《酒国》,那么,文本的结构客体化方式是在复现“故事结构的古老原型”时,讲述了一个当下的“现代传奇

    小说评论 2016年3期2016-11-26

  • 先锋实验与传统叙事的缠绕 ——评《酒国
    的缠绕 ——评《酒国》薛红云一莫言很少被贴上先锋作家的标签,《酒国》可以说是他在文本上的一次尝试。小说中出现了“莫言”本人的形象,这个“莫言”不但在创作暂名为《酒国》的小说,而且通过和酒国酿造大学的酒博士李一斗的通信谈论小说创作及当时文坛状况,最后禁不住金钱和美酒的诱惑还亲自到酒国去参加第一届猿酒节,和李一斗以及自己小说中的人物金刚钻、余一尺等人见面。通过这样的叙述,造成了一种真实性的效果。作者还在小说中叙述关于小说创作的过程,在“莫言”到达酒国火车站穿越

    小说评论 2016年1期2016-11-25

  • “酒”的诗学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谈《酒国
    化人类学视角谈《酒国》褚云侠中国文学和“酒”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格外密切,无论是文本中的“酒意象”还是“酒神精神”都对文学创作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而到了莫言小说《酒国》的问世,可以说它把被前一个历史时期规避掉的“酒”和“酒神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这部小说中,“酒”已不仅仅是作品所要呈现的对象,而它已经变成了文本本身,甚至成为了主导叙事的核心要素,由此而滋生的一切物质与情绪也都围绕着“酒”而展开。从中国古典诗歌中“酒”意象的不可或缺到现代文学中“酒”作为一种孤

    小说评论 2016年1期2016-11-25

  • 谁在“吃人” ——评吴义勤、王金胜《“吃人”叙事的历史变形记——从〈狂人日记〉到〈酒国〉》
    〈狂人日记〉到〈酒国〉》杨书云(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吴义勤、王金胜《“吃人”叙事的历史变形记——从〈狂人日记〉到〈酒国〉》站在历史的视角探讨作为一种思想表征的“吃人”叙事从中国现代文学鲁迅到当代作家莫言的历史变形,其学术贡献一方面体现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体认文本思想传承的新方式,另一方面也为批评话语的疲软现状打了一剂强心剂。从总体来看,此篇评论不仅在批评视角上是独特的,在批评技巧探索、批评思想纵深开掘的努力上也应该得到溢美之词。批评理应如此,是骨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2期2016-10-25

  • 酒国》的神话原型解读
    50021]《酒国》的神话原型解读⊙张歆李莹[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银川750021]摘要:在莫言的《酒国》这个世界中,人类的各种欲望都被无限放大和异化。人类的感官世界发生了彻底的颠覆与新生。人们妄图通过虚妄的献祭来回溯已死的仪式意蕴。关键词:《酒国》欲望感官献祭文本中所蕴含的神话世界本身便是一个完整的隐喻,其中任何事物都能等同于其他事物,仿佛一切都处在一个无限整体之中。在莫言的《酒国》中,他构建了一个处处充满痛苦、迷惘、肮脏、污秽的世界。路面是“坑坑洼

    名作欣赏 2016年12期2016-07-12

  • 浅析莫言笔下的“莫言”
    的补充。而到了《酒国》,“莫言”一人身兼多职,既是叙述者,又是小说人物,也是内嵌小说的人物,可谓复杂难辨,成为文学史人物长廊中的一朵奇葩。【关键词】莫言;《酒国》;元小说一、三个莫言《酒国》中到底有几个“莫言”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酒国》这部小说整体结构和层次的明确划分。许多评论家已经将《酒国》清晰地划归为三条线索、四个视角等等,而在我的理解里,《酒国》就是由两级虚构空间,三个交叉世界构成。现实中的莫言建造了一个作家“莫言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2016-05-14

  • 从后殖民翻译理论看葛浩文英译《酒国
    论看葛浩文英译《酒国》李庆明,吴静(西安理工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54)摘要: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译文背后不同民族和语言文化间的不平等权力斗争,翻译中所使用的杂合策略是不同语言文化间交流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彰显弱势文化和促进东西方文化平等交流。葛浩文英译《酒国》作为杂合译本的典型,使用了多样化的翻译手法。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审视杂合翻译策略在译本中的应用,揭示其对消解西方文化霸权、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学走出国门和文化强国的启迪意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24

  • 互文、反讽视域中的莫言小说《酒国
    域中的莫言小说《酒国》徐学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摘要]国民性批判和现代化追求一直是新文学发展史上相互缠绕的命题,至今不衰。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呈现了一个奇特的寓言化世界,深刻地醒思了“酒国”丑恶的人性、野蛮的“食婴”恶习,以及权利和资本共谋的腐败风气。从互文和反讽视角解读《酒国》,笔者发现小说文本极具寓言性和本体性,浓缩了莫言对于历史和现实、物质和精神、国民性和现代化的多重思考。[关键词]莫言;《酒国》;互文;反讽;寓言化1

    梧州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3-16

  • 再造视野融合:从接受美学看莫言《酒国》中的景物描写翻译
    接受美学看莫言《酒国》中的景物描写翻译卢 颖(湖北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莫言的《酒国》是一部以反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其中的景物描写无论在人物刻画还是背景烘托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接受美学翻译观出发,以美国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酒国》英文本为语料,分析译者在对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生活场景描写三方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阐述译者是如何通过这些有效的翻译手段实现译文读者期待视野和实践视野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2016-03-16

  • 多重文本与意象叙事 ——论《酒国》的结构艺术
    象叙事 ——论《酒国》的结构艺术张学军(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莫言在《酒国》中把处在不同层次的多种文本、却又可以相互渗透和强化的叙事单位组合成一个复式结构。这是一种利用多重文本进行反复叙述主体事件的方式。这些文本虽然自成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它们还具有开放性、互文性的特点,正是这种特性的存在,使不同的文本之间产生了内在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叙事整体。红烧婴儿和酒的意象成为叙事过程的焦点,它将小说中的不同文本勾连在一起,

    东岳论丛 2016年1期2016-03-07

  • 莫言小说《酒国》在美国接受之原因
    5)莫言小说《酒国》在美国接受之原因叶珣1,康莲萍2(1.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400715;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225)[摘要]相较莫言其他小说,《酒国》在美国的声誉是比较高的。那么为何在莫言所有的作品中,《酒国》能鹤立鸡群,获得较高的赞誉呢?这首先与葛浩文对它的翻译有关,在一部译介作品传播与接受的背后,“翻译”的功劳不容忽视。此外,除了翻译的因素,《酒国》本身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也十分丰富,这同样引起了美国读者的关注与赞赏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3-06

  • 现代化与野蛮化并驾齐驱的病态现实 ——莫言小说《酒国》寓言性的一种解读
    ——莫言小说《酒国》寓言性的一种解读⊙丁超[永城职业学院, 河南永城476600]莫言小说《酒国》通过对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一隅地方官员食婴暴力事件的描写,暗示了文明与野蛮具有同构性,并通过多层叙述手法来弱化食婴情节的真实性以增强作品的寓言旨向;作家通过暴露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人性缺失现象,寄寓了对城市现代化与人性野蛮化二元一体悖论式并行发展的病态社会现状的恐惧及对此生存状况下国人精神生活病态发展的深切焦虑。《酒国》无疑是转型期乃至当下的社会现实寓言。莫言 《

    名作欣赏 2016年20期2016-01-28

  • 百年苦旅,对人性与灵魂的深思 ——莫言《酒国》与契诃夫《第六病室》之比较
    深思 ——莫言《酒国》与契诃夫《第六病室》之比较孙新渊(临沂大学,山东临沂276000)莫言的《酒国》和契诃夫的《第六病室》是诞生于历史转折与社会变革时期的作品,二者都令人震惊地体现了一种关注其下社会的写作态度:直面邪恶现实,通过再现现实的丑恶而探究社会与个人生活中令人触目惊心的人性、灵魂的渊薮。《酒国》;《第六病室》;人性与灵魂;深思莫言与契诃夫虽然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年代,完全不同的国度,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是他们的小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一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0期2015-10-29

  • 元小说的下虚与实
    的元小说代表作《酒国》为例,来具体阐述元小说是如何展现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关键词】元小说 《酒国》 情感纠葛 食婴案件《酒国》全文主要叙述了省人民检察院特级侦察员丁钩儿被派往著名酒国市查探烹食婴儿一案。丁钩儿与风情万种女司机之间的暧昧与情感纠葛,丁钩儿被酒国市的矿长、党委书记以及烹食婴儿案件的主要人物金刚钻设计陷害也参与食婴案件中,丁钩儿因爱生恨杀死余一尺和女司机最后跌跌撞撞掉入粪坑的悲惨结局等等。这诸多情节无不采用虚实相间,无中生有,梦幻与现实相结合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5期2015-05-30

  • 酒国》的文本互涉性研究
    温文华【摘要】《酒国》是莫言众多作品中的一个“意外”,是读者的一个“惊喜”,也是莫言最爱的“美丽刁蛮的情人”,在该作品中有着明显的文本互涉,是一种吸收,改造,更是推陈出新,有所创造。《酒国》中的文本互涉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包括文本内部的互涉、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涉。【关键词】莫言 《酒国》 文本互涉 叙事视角 吃人《酒国》曾获法国的外国文学奖,被称为:“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实验性文体,其思想之大胆,情节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结构之新颖,都超出了法国乃至世界各国读

    俪人·教师版 2015年9期2015-05-30

  • 于困境中看莫言《酒国》的人性反思
    考人性的困境。《酒国》作为莫言文学谱系中曾经被遗忘的一部作品,除去其现实批判的忧国伤时情怀,更值得我们探究的是作品中深刻的文化批判和人性反思。本文将以莫言《酒国》文本为基点,在前人现实批判的基础上,细致深入思考莫言这寓言象征性故事中展示出的人性置于文化情境中的困境以及权力合谋下人性原始的欲望。关键词:《酒国》;莫言;文化批判;人性反思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169-03伴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8期2015-04-13

  • 关联理论视角下《酒国》英译本中归化和异化分析
    关联理论视角下《酒国》英译本中归化和异化分析王磊(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交际活动日益重要。各国语言、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千差万别,给翻译活动带来了障碍,产生了伦理制约。文中笔者从关联理论出发,分析《酒国》中归化和异化的现象,以期有助于翻译伦理的日后研究。关联理论归化异化一、引言作家莫言于2012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除了作品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外,很多人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04-10

  • 论莫言长篇小说《酒国》的先锋艺术
    论莫言长篇小说《酒国》的先锋艺术王恒升(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酒国》是莫言创作的较为典型、成熟的先锋小说,虽然生不逢时,面世后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但先锋艺术成就不能忽视。《酒国》的先锋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虚构了一个欲望无度的“酒国”生活,创造了一个多重文本重复叙述的迷宫化的叙事艺术结构,有着显著的反讽风格,以及典型的“元小说”叙事策略与魔幻写作手法的融合等方面。先锋艺术;虚构;迷宫化;反讽;元小说;魔幻《酒国》出版于1993年,可谓生不逢时,

    潍坊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28

  •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酒国》文化意象的俄译研究 ——以叶戈罗夫译本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的《酒国》文化意象的俄译研究 ——以叶戈罗夫译本为例钟雪,王金凤,赵姗姗(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010100)摘要:文化意象翻译是文化翻译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翻译界的重视。文化意象反映着民族文化与民族特色,是各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莫言的小说《酒国》独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有许多字里行间起不同象征作用的文化意象,这是《酒国》的一大特色。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酒国》俄译本中的一些文化意象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5年3期2015-03-17

  • 浅析《酒国》中的主题意蕴及叙事模式
    ”①所以之后的《酒国》就有意识与流行的作品划清界限。这部小说,据莫言自己透露,从1989年9月就开始创作了,断断续续的,找不到感觉,一直到1992年才写完,1993年才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也注定了小说的历史使命。一、创新的主题意蕴——食的高度张扬小说主要写的是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根据一封署名“民声”的举报信前去酒国市调查地方官员烹食婴儿的犯罪案件,结果却经不起这些官员的诱惑而被拉下水,最后自己也走向堕落。在小说中,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三类和食有

    名作欣赏 2015年35期2015-03-15

  • “吃人”意象的精神呼应:从鲁迅《狂人日记》到莫言《酒国
    成了其长篇小说《酒国》,作品的中心事件是“食婴”,这种对“吃人”意象的再现与《狂人日记》形成了某种精神对应。一、指向真正的肉体“吃人”《狂人日记》对狂人的心理描写细腻。作品首先揭示了狂人周围的生存环境:晚上全没月光,周围的人们对狂人的注视和议论,小孩子们铁青的脸,赵贵翁异样的眼神,以及赵家的狗叫声,这一切均构成了一个杀气腾腾的生存空间。作家一开始便将狂人置入异常恐怖的幽暗与绝望等叙述环境中,于是狂人的紧张和疑虑从这里开始。“我怕得有理”、“我便从头直冷到脚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8-15

  • 浅析莫言《酒国》中对酒文化的追忆与反思
    上的生死轮回。《酒国》中莫言对待酒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作者站在一种批判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酒。但即使是作为一部讽刺性作品,莫言对于酒的热爱还是在很多细节之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酒,是阳光,是空气,是血液。酒,是音乐,是绘画,是芭蕾,是诗……同学们,我可以告诉你们,有朝一日地球毁灭了,酒精分子还会在宇宙中飞翔!”③如此天马行空的赞美,使酒成为了酒国的立国之根基,也是作品当中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总之,硕大无比的酒坛、浸泡着童子尿的美酒、血气豪迈的民间英雄

    名作欣赏 2014年18期2014-07-17

  • 论《酒国》中的酒与“吃人”
    71158]论《酒国》中的酒与“吃人”⊙王欣[海南师范大学,海口571158]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出版之后,国内评论界的反响并不热烈,被称作是“一部无法评论的作品”。之所以无法评论,或许与小说构造的酒意象与吃人意象有关。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①。《酒国》就是借助酒意象勾画了一个荒诞的狂欢世界,也是通过酒意象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

    名作欣赏 2014年35期2014-03-13

  • 论《酒国》的个性化创作特色
    院在读本科生。《酒国》是2012年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代表作,当代文学批评界曾称之为“无法评论的作品”,在浩如烟海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但无法评论和边缘化很可能意味着经典与伟大。《酒国》曾获法国的外国文学奖,被称为:“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实验性文体。其思想之大胆,情节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结构之新颖,都超出了法国乃至世界各国读者的阅读经验。”我对这一评价深表赞同。莫言说:“创作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劳动,创作最宝贵的本质就是个性的表现,个人

    名作欣赏 2013年3期2013-08-15

  • 莫言创新的长篇力作:《酒国
    酒国》,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的讽刺小说,小说借助“酒”这种饮料,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场生态,抨击了官场的腐败,英文版译者是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一个农民家庭;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汕头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教授,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第一位中国人。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奉命到酒国市去调查一个特殊的案子:酒国市的官员吃掉了无数婴儿。

    金山 2012年12期2012-05-08

  • 论《酒国》的“陌生化”手法
    摘 要] 莫言《酒国》中极尽其形式创新的先锋性,深谙俄国形式主义者主张的陌生化之道,在陌生化手法运用上,具体表现在叙事视角的变换,叙述主体的分化,本事的情节化,变换事物的名称,反讽、隐喻修辞的运用等方面。[关键词] 酒国;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中图分类号] I207.425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9)03008804莫言在1992年完成的长篇小说《酒国》在批评界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仅在其封面上印有“一部无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3期200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