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酒国》中的主题意蕴及叙事模式

2015-03-15 01:47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00
名作欣赏 2015年35期
关键词:酒国莫言小说

⊙王 楠[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作 者:王楠,辽宁师范大学2013级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爱好写作,《华夏的符号》曾获得辽宁省大连市征文三等奖。

莫言在写完《奇死》之后的创作中说道:“这五部中篇小说,是我向读者的一个短暂的投降——也可能是投降了真理,也可能是投降了谬误。”①所以之后的《酒国》就有意识与流行的作品划清界限。这部小说,据莫言自己透露,从1989年9月就开始创作了,断断续续的,找不到感觉,一直到1992年才写完,1993年才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也注定了小说的历史使命。

一、创新的主题意蕴——食的高度张扬

小说主要写的是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根据一封署名“民声”的举报信前去酒国市调查地方官员烹食婴儿的犯罪案件,结果却经不起这些官员的诱惑而被拉下水,最后自己也走向堕落。在小说中,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三类和食有关的书写。

第一是酒,“酒国酒国”自然是离不开酒,酒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丁钩儿与卡车女司机相互勾引的场面有喝酒的描写,连女司机的脸庞都被形容成了啤酒花;在丁钩儿到金刚钻从前工作过的煤矿的过程中,更是喝了一路,从保卫部喝到了党委书记和矿长处,被他们带入特设宴席,更因“酒是国家的重要税源,喝酒实际上就是为国家做贡献”②而喝得酩酊大醉,丁钩儿也在酩酊大醉中丧失了自己,丝毫无法用他的意识控制他的肉体,最后跌近一个大茅坑淹死了。这其实是很讽刺的,作为一个侦察英雄,他的出现本应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代表了正义,代表了权威,但是由检察机关派出的大名鼎鼎的四十八岁的老牌侦察员丁钩儿自己却深陷罪恶不能自拔,他不仅不能将世俗社会救出苦海,反而堕落到了黑暗中,连自己都无法拯救,人丧失了自我,酒也由享乐的源泉转化成道德沦丧的根源。酒还存在于李一斗和“莫言”的书信往来中,李一斗是酒国市酿造学院勾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馈赠给“莫言”“绿蚁重叠”“十八里红”“红鬃烈马”“东方佳人”等美酒,称莫言的“灵魂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酒魂,身体就是一具彻里彻外的酒体。”③在这里是去除了对酒的直接描写,而是以酒为隐喻,突显自己酒博士的才能,甚至还写出了《酒精》《猿酒》等大作,酒已经成为小说中反复出现的肉欲贪欲的象征。

食的第二点是食用驴的生殖器。在《酒国》中酒博士李一斗的大作《驴街》曾经写过一桌全驴宴,菜品甚是丰富,“清蒸驴脑”“珍珠驴目”“酒煮驴肋”“盐水驴舌”“红烧驴筋”,等等,囊括了驴的各个部位,而“珍珠驴目”本来应是“乌龙戏珠”,是用一根驴配上两只驴眼,这还不够,其中还有一道需先欣赏再品尝的菜,名“龙凤呈祥”,原料就是驴的性器官,用的是公母二驴身上的两件珍宝,席间女士先是脸皮红了红,之后便大口咀嚼龙头,犹如风卷残云,把“龙凤呈祥”消灭得干干净净。食色,性也,这两样,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问题“,食”是可以公开谈论的普遍性问题,“色”是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地私下流传的普遍性问题,而一道“龙凤呈祥”则把“食“”色”结合起来,将暴饮暴食和不知羞耻的肉体裸露牢牢结合在一起,现在的吃喝已经不仅仅是温饱和维持生命,而是一个“欣赏”的过程,通过吃喝体味人生,这也揭示出饮食文化中包含的无耻和堕落。

《酒国》中最骇人听闻的食当然是吃人,这也是食的第三点。酒国市是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饕餮,它能够吞噬一切靠近自己的生灵,通过“酒”和“婴儿”的表现传达出自己对这个国家的具体想象,“酒”是一种媒介,“婴儿”是终极目标。这道“麒麟送子”“周身金黄,流着香喷喷的油,脸上挂着傻乎乎的笑容,憨态可掬”④,这道菜已经成为酒国的流行,他们在酒宴上用红烧婴儿来招待外宾换取外汇,在烹饪学院按等级按斤数卖肉孩,在课堂上教授如何杀婴做菜。《酒国》中的吃人不是源于食物的短缺,而是源于食物的过剩,源于对美食的享受和刺激,吃人没有发生在饥荒时期的饥民身上,而是发生在经济上升时期酒足饭饱的官员们身上。在酒国这个以美酒闻名的城市,当女人们怀孕只是为了能生出作为食品原料出售的男婴,母爱自然也就荡然无存,当即将被出售的孩子小宝因被打和水烫而大哭起来的时候,母亲所关心只是皮肤烫坏或打坏会降等级而影响出售价格。《酒国》中通过金元宝一家也写出了酒国这一令人惊悚的生物链。在酒国,食婴是集体参与的暴行。婴孩的提供者、制作者、食用者构成了酒国“吃人”的完整链条。婴孩的提供者以受害者与自食者的双重身份出现,制作者以旁观者与自食者的双重身份出现。与婴孩的食用者(以金刚钻为代表)相比,婴孩的提供者、制作者的帮凶身份更值得深思。

二、叙事模式的创新——三线并进

莫言在《我痛恨所有的神灵》中说道:“我很不愿意让自己的思维纳入‘理性’的轨道”,“我多么愿意成为一个被文学权威们视为掌上明珠的、不异端的好作家,经过努力,稍有好转,但到底不行,正所谓‘乌鸦叫不出画眉声’”。⑤莫言便是留下乌鸦的几声叫,莫言小说的叙事模式向来是多元化的,每一次都有创新之处。《红高粱家族》使用时间与空间、过去与现在融合的方式叙事;《丰乳肥臀》里将叙述者、经历者、评判者合而为一的叙述手法;《四十一炮》则采用成年叙述与童年故事的复调叙事。《酒国》也不例外,小说叙事依旧创新。《酒国》中存在三个完整的结构,他们形成了三个互补关联的文本,他们共同为一个故事服务。

结构一,叙述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根据一封署名“民声”的举报信前去酒国市调查地方官员烹食婴儿的犯罪案件,结果却经不起这些官员的诱惑而被拉下水,最后自己也走向堕落。

结构二,叙述以专业作家身份出现的“莫言”和酒国市酒博士业余作家李一斗的书信往来,谈论文学,涉及到文坛上似有似无的人事,这时的“莫言”似乎就是现实中的莫言,李一斗在信中谈到“我看了根据老师原著改编、并由您参加了编剧的电影《红高粱》”⑥,“提到‘十八里红’……往酒缸里撒尿,这一骇世惊俗、充满想象力的勾兑法,开创了人类酿造史上的新纪元”⑦。而“莫言”也提到“我在保定军校教书是十几年前的事了”⑧,“我的长篇《酒国》(暂名)已写了几章”,⑨同时,他们又讨论到了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在虚虚实实之间,李一斗扯出了自己利用所谓“严酷现实主义”“妖精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方法创作的九个短篇小说,由此也拉近了“莫言”与《酒国》故事人物的关系。

结构三,以李一斗的《酒精》《肉孩》《神童》《驴街》《一尺英豪》《烹饪课》《采燕》《猿酒》《酒城》这九篇小说进一步补充丁钩儿查案、“莫言”与李一斗书信中相关人物和事件的背景、细节。这九篇小说的叙事视角各有特点,有以第一人称故事人物叙述的,如《酒精》《烹饪课》,有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的,如《肉孩》《采燕》等。

这三个结构在小说中相互穿插、互为补充,刻画了“酒国”市真假难分世态人相。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的叙述颇具技巧,作家把自己的名字嵌入小说,成为小说人物,参与到故事行为中去,造成一种虚实相生的叙事效果。

综上所述,《酒国》在莫言小说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在出版之时并没有多大反响,但是它创新的主题意蕴和叙事模式足以被莫言称得上是他“迄今为止最为完美的长篇”,“是我美丽刁蛮的情人”。⑩

① 张志忠:《莫言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12月第1版,第197页。

②③④ 莫言:《酒国》,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9页,第86页,第70页。

⑤ 张志忠:《莫言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12月第1版,第271页。

⑥⑦⑧⑨ 莫言:《酒国》,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3页,第85页,第54页,第123页。

⑩莫言:《我变成了小说的奴隶》,《文学报》2000年3月23日第2版。

[1] 陈晓明.莫言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2] 张志忠.莫言论[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3] 叶开.莫言传[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

[4] 王玉.莫言评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 林间.莫言和他的故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6]吴义勤,王金胜.“吃人”叙事的历史变形记——从《狂人日记》到《酒国》[J].文艺研究,2014(4).

[7]杨小滨.盛大的衰颓——重论莫言的《酒国》[J].上海文化,2009(3).

[8]黄善明.一种孤独远行的尝试——《酒国》之于莫言小说的创新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01(5).

[9] 王西强.复调叙事和叙事解构:《酒国》里的虚实[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酒国莫言小说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元小说的下虚与实
莫言:虚伪的文学
论《酒国》中的酒与“吃人”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