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关联理论视角下《酒国》英译本中归化和异化分析
王磊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交际活动日益重要。各国语言、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千差万别,给翻译活动带来了障碍,产生了伦理制约。文中笔者从关联理论出发,分析《酒国》中归化和异化的现象,以期有助于翻译伦理的日后研究。
关联理论归化异化
作家莫言于2012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除了作品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外,很多人认为与翻译也是密不可分的。中英两种语言及其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一直给翻译过程带来障碍,翻译史中也有大批翻译家曾就如何处理这些差异提出了各种方法及讨论。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将莫言的作品《酒国》和葛浩文的译作中的归化和异化现象加以比对分析,以期有助于翻译的日后研究。
(一)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
Sperber和Wilson在1986年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的专著中,首次提出了“关联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而人类认知假设的条件是相关原则,即根据相关联的信息认知事物”(赵艳芳,173)。该理论是从信息处理的认知特点出发,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过程,即人们是通过相关的知识来推导进一步的新信息,从而理解话语,认识世界。人们的认知活动有一个目标,即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为“相关”的信息(赵艳芳,174)。
那么什么是相关性呢?Sperber和Wilson通过语境效果和加工努力两个因素来定义相关性。其中这两个因素分别于相关性成反比关系,即语境效果的越强,相关性越强;加工努力越少,相关性越强。关联理论有两大原则: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认知原则规定人们的认知有获取最大关联的倾向,从而获取最大认知效应。而交际原则是人们在认知原则基础上,会尽可能获取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做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说话者通过话语引起听话者的注意,诱发他去思考;而听话者通过说话者的明示提供的信息,推断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翻译家Ernst-August Gutt认为,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译者负有双重推理的责任,首先他必须从原文字句中或交际线索体会出原文言者的意图,亦即言者企图通过这些字句传达给听者哪些假设;其次译者还必须了解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即原文言者企图传达给听者的语境假设在译文听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的接收语语段人类交际的关键就在于创造一种对于最佳关联性的企望,即听者企望他试图进行的解释能以最低的加工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张菊霞,2014)
(二)异化和归化的概念
美籍意大利翻译家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形》中提出了“异化”和“归化”这一对相对应的理论概念。笔者在百度百科中,找到关于这对概念的定义如下:
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者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标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想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法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靠拢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质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以下所有原文摘自作家出版社2012版的莫言的《酒国》;所有译文摘自Arcade Publishing 2012版的Goldblatt的译作The Republic of Wine。
(一)归化分析
归化的使用可以使译作更贴近译文读者的认知机制,达到认知相似性的匹配,从而是译文读者花费尽可能少的加工努力,获取最大语境效果。
例1:两只恶狠狠的眼睛里,隐藏着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丁钩儿产生了对他倾诉衷肠的愿望[7]。
The menacing look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s eyes had implied that Ding Gou’er was not up to snuff,and felt a need to pour out his heart to the man[4].
“恨铁不成钢”愿意是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迫切期望某人可以在某事或某方面做的更好。葛浩文既没有把此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turn iron into steel”因为这样会造成译文读者产生费解,不知“iron”和“steel”跟这有什么关系;也没有把这句话解释成“be exasperated at sb’s failure to make good”,因为这样单纯的解释丢失了原作特有的韵味;而是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译成“was not up to snuff”,这样一来即传达了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保留了原作的韵味,又可帮助译作读者减少加工努力,达到了最佳认知效果。
例2:美食家们的水平也愈来愈高,他们口味高贵,喜新厌旧,朝秦暮楚,让他们吃得满意也并不容易[7]。
Diners have expensive tastes,they like new things and despite old stuff,wanting one thingin the morning and changing their minds in the evening[4].
这句话中的“朝秦暮楚”跟中国历史有关,说的是诸侯国们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就又扑向了楚国,形容反复无常。翻译出了转换语言之外,还有传递文化的责任。但若是这句葛浩文按照“Qin”和“Chu”这样照直翻译,会给译文读者造成很大障碍,因为毕竟译作不可挑选其读者,不可硬性要求读者认知中都承载着中国历史的盛宴。所以此处葛浩文采用归化的策略,清晰明了,使译作读者获得了最佳关联。
例3:余一尺早就听说过这头小黑驴的故事,今日亲眼看见,心中惊悚异常,方知世界上的传说都不是凭空捏造的[7]。
Yu Yichi had heard stories about this little black donkey,but seeing it now with his own eyes shocked him nearly out of his kin,as he realized that legends are not simply made up out of thin air[4].
成语“凭空捏造”指的是毫无事实根据地虚构。这句话可以被简单地翻译成“creat out of nothing”,这样看似简单易懂,但由于偏离原作者写作意图反而缺乏认知效果的相似性,最终丢了最佳关联性。葛浩文采用了将这句话归化为“outof thinair”,给译作加上了异曲同工之妙。
例4:“太岁头上动土[7]。”
“How dare they touch a single hair on the head of the mighty Jupiter”[4].
“太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仙,掌管着“岁”。此处如果被音译成“TaiSui”,恐怕大部分译作读者会提出“Whois he?”的质疑了。即使采用加译者注的手法去解释“太岁”,又会扯出“岁”等新概念,到头来成了“难上加难”。于是葛浩文直接归化为“Jupiter”,这一希腊神话中众神之首。这对于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英语读者来说,可真是给予了“茅塞顿开”的妙计。称呼“太岁”和“Jupiter”瞬间使两中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达到了认知层面的重合,为译作读者激活了最佳关联。
(二)异化分析
异化的策略虽表面背离了关联理论,但实际上两种语言在某些方面是可以达到认知语境的相似性的。这样在没有使译作读者花费更多的加工努力的基础上,就可以使译作读者通过推理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且吸收原作品中的新鲜血液,何乐而不为呢?
例5:任何想压制新生力量的反动分子,都是“螳螂挡车,不自量力”[7]。
Any reactionary who thinks he can suppress a rising force in the same as“the mantis that tried to stop the ongoing wagon,a tragic overrating of one’s abilities”[4].
此处葛浩文将“螳螂挡车”异化为“the mantis that tried to stop the ongoing wagon”,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写作风格。虽未归化,但毕竟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可以把“mantis”和“ongoing wagon”之间的力量悬殊推断个大约一二,再加上后面不自量力的解释,很轻松地达到了最佳关联,而且欣赏了汉语成语的形象生动的特点。
例6:她有时非常可怕,有时又非常可爱,有时可爱得像月亮和太阳,有时可怕得像疯狂的野狗、像翻脸的猫咪[7]。
Sheis sometimes very terrible,andsometimescute adorable,like the moon and sun,and sometimes scary like mad dogs,like turn my cat[4].
这里的异化首先体现在形式上,葛浩文使用了“sometimes”,保留了莫言在原作中的写作风格。其次英语国家人们对宠物特别是狗十分喜爱,一般不会用狗形容不好的事物。但是前面的“mad”让译作读者立刻了解了比喻的精髓,异化中并未破坏最佳关联,反倒达到了吻合。
例7:“你怀孕了吗?”……“我有毛病,盐碱地。”……“我是农艺师,善于改良土壤”[7]。
“Are you pregnant?”…“what they call alkaline soil”…“specializes in soil improvement”[4].
此处是隐喻的用法,把“不孕”比作“盐碱地”。葛浩文采用保留原作诙谐的幽默,异化成“alkalinesoil”。作为同样有着农业常识的英语国家读者的认知机制,包含“盐碱地是不适宜植物的生长的”这一概念,后面“improvement”道出了答语者的意图。
例8:牛头马面,送他回去吧[7]!
OxHeadandHorseFace,…[4].
此处葛浩文并没有翻译成“like ghost”,而是异化地保留了中国文化中鬼神概念。即使没有归化,译作读者依旧可以从字面的“Ox Head”和“Horse Face”看出不对称的鬼怪形象,即传了神又达了意。
归化异化之争,可谓是历史悠久了。究竟该“归”该“异”,又如何掌握期间的使用度,笔者认为应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单纯使用归化可是译文达到最大相关性,即可使译作的读者在推理译作时花费最少的努力便可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但这样过分地为了达到效果又会使译作偏离原作,进入达不到忠实原作的困境,甚至会由于缺乏认知效果的相似性而最终丢了最佳关联性;单纯使用异化,超出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范畴,使本不懂目标语的译文读者往往不知所云,破坏了最大关联,让译文读者花了很多加工努力却得不来最佳认知效果,从而也是翻译失去了意义。所以,笔者认为作为不同语言文化的连接者,译者应把归化和异化结合起来,使译文读者可以从译作中达到自己认知和原作的最佳关联,从而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fUeD2gCpTBGojJZ9PW3Ee4J-wLbAPu-7hM2rNtZ5j_ejnXzBEj_iMx9jC4hPOC-tuUuLf1HjIocGBH7QIeTJK
[2]GuttEA.Translation andRelevance:Cognitionand Context[M].Oxford:Blackwell,1991.
[3]Sperber,D.an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Goldblatt,Howard.The Republic of Wine.[M].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2012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李佐文.语言·文化·传播丛书:认知语用学导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7]莫言.酒国[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8]张菊霞.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酒国》隐喻翻译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H315.9
A
1009-8534(2015)06-0056-02
2015-10-22
王磊(1990年-),女,内蒙古,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