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
- 杨凡:被低估的叶浅予
)整理=杨灿我和叶老的家乡都是浙江桐庐,和叶老一样,我对家乡桐庐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我在桐庐长大,对叶老的关注和敬仰是从学生时代起就自然而然产生的,所以在我开始有能力时候,就投入了对叶老作品的收藏。对于叶老的艺术历程,许多人会认为他早期的国画作品还处于探索期,但其实他的国画作品“出道即高峰”。我们几乎看不到叶老有“幼稚”的作品,因为他的线条成熟期很早,这也与他一直以来交往的艺术家群体有关,例如他与张大千的互鉴学习。除了家乡情怀和对叶老艺术的喜爱,我对叶老
艺术品鉴 2023年25期2024-01-11
- 叶浅予的速写艺术
撰文= 卢沉叶老一生的艺术实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块:漫画、速写、中国画。在这三种艺术实践中,速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依我看,速写不仅是叶老艺术实践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叶老艺术成就的坚实基石。漫画和中国画的成就都离不开速写这个基础。叶老没有经过正规的造型基础训练。从18 岁(1925 年)休学,到上海谋生,画广告、画漫画、画插图、设计花布图案、画舞台布景,直到画 《王先生》的头几年(1929 -1935 年), 都是凭记忆和想象来起稿和造型,在谋生中逐步
艺术品鉴 2023年25期2024-01-11
- 李翔:叶浅予艺术创作的三大能力
保持一定的距离看叶老,或许有人会觉得他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实际上叶老非常平易近人,尤其是在谈论绘画的时候。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期间,经常会抱着自己的画去请教叶老,他对去向他请教绘画的学生从来不拒绝,一张张看下去,向我指出问题在哪里,让我在创作上方向更清晰,眼界也随之提高。叶老在艺术上又永远坚持自己的体系和观点,态度上刚正不阿。作为后学,我个人认为叶老的艺术创作有几大特点,或者说有几种突出的能力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首先是叶老的创作能力、驾驭题材的能力、驾
艺术品鉴 2023年25期2024-01-11
- “物理很奇妙”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的长寿经
牛’”。多年来,叶老一直从事粒子物理实验、核方法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如何制造能量更高、探测更精准的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是叶老毕生的工作。叶老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等。“物理很奇妙,可以探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叶老说。他的高寿,和他的淡泊名利以及热爱学习、老有所为等有关。叶铭汉“对于名和利上的事情从来不计较”叶老是一个谦和的人。平易近人、温文儒雅是他给同事留下的共同印象。多年来,叶老不管走
保健医苑 2023年10期2023-11-02
- 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熟悉的老患者——叶老先生,他说这次带着家人来是要将一面锦旗亲手交给科室的多学科诊疗团队以及医护团队,表达他最诚挚的一份谢意。故事的时间线要回溯到2021 年4 月,由于身体出现咳嗽、痰中带血的症状,叶老先生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肺炎。治疗过程中症状时好时坏,4个月后病情加重,出现胸痛、肩痛,进一步检查发现肺部有一个4.8 厘米的肿块及相邻淋巴结肿大。叶老后来跟我们讲,拿到报告的那天,他彻夜难眠,接到这份等同死刑判决书一样的诊断证明后,心里是五味杂陈,平时身体好
保健医苑 2023年5期2023-05-29
- 我们都受惠于他伟大的右手
访。我第一次约访叶老是去年的6 月,当时正值北京第二轮汹涌的疫情,但对于我们这两个传播中国文化火种的勇士来说,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对知识的向往。那天,我拨通了叶老家的电话,表达了想采访他的愿望,电话那头的他毫不含糊地答应了,我俩似乎都没把疫情放在眼里,但我们约定彼此都戴好口罩。两天后的清晨,我按照叶老指定的路线来到位于朝阳劲松的社科院宿舍楼,推门进入,只见叶老已穿戴整齐地坐在朝南书房的一张芝华仕沙发上等我,面前茶几上放着一份我事先發给他的采访提纲。他身着一件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2期2022-03-22
- 我们都受惠于他伟大的右手
。一我第一次约访叶老是去年的6月,当时正值北京第二轮汹涌的疫情,但对于我们这两个传播中国文化火种的勇士来说,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对知识的向往。那天,我拨通了叶老家的电话,表达了想采访他的愿望,电话那头的他毫不含糊地答应了,我俩似乎都没把疫情放在眼里,但我们约定彼此都戴好口罩。两天后的清晨,我按照叶老指定的路线来到位于朝阳劲松的社科院宿舍楼,推门进入,只见叶老已穿戴整齐地坐在朝南书房的一张芝华仕沙发上等我,面前茶几上放着一份我事先發给他的采访提纲。他身着一件整
名作欣赏 2021年11期2021-11-22
- 【订刊 学刊 用刊】
责。2013年,叶老主动请缨担任了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在工作中,由于基层物流不畅,《中国火炬》杂志经常不能送到村关工委,影响杂志的学习和使用。叶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落实在行动中。他主动承担起《中国火炬》义务传递任务,这一干就是八年。每期《中国火炬》一到,他首先学习一遍,掌握要点,再结合镇关工委工作实际理出工作思路,然后骑上电动车,带着工作指导性意见,深入辖区17 个村、4 所学校。他送刊物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沟通指导基层关工委工作。他的这种做法
中国火炬 2021年4期2021-11-14
- 略谈叶圣陶语文教材观
有着深远的影响。叶老在其长达70余年的教育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在语文教材的性质、功能、编撰、使用等方面得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形成了其鲜明的语文教材观。一、叶圣陶语文教材观的形成和发展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观的形成、发展与其生平经历息息相关。叶老1899年开始进入私塾学习,读“四书”“五经”,学八股文。这为其熟悉古籍打下了基础,也让叶老了解了“八股精神”,并为其日后反对“八股精神”提供了现实依据。1907年,叶老进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在这所学校中,叶老体验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1年2期2021-06-11
- 因为爱情!90岁工程师学网购
雷管的安装工作。叶老说:“ 我是(给)第一颗原子弹插雷管的人。”他还补充说因为一直忙于工作,对家庭照顾得不够,希望能在晚年好好照顾老伴。与老伴携手走过70年白金婚的叶老表示,“老伴辛苦了一辈子,我会尽力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一番宣言,把学霸的浪漫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他们的爱情,网友们纷纷表示羡慕了。看着叶老与老伴的幸福晚年生活,大概很少有人能想象,这位钻研网购的慈祥老人有多么波澜壮阔的前半生。1964年10月14日18时30分,装在保温圆桶中的原子弹,开始
晚晴 2021年1期2021-05-17
-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单独的办公室,可叶老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就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了学生的办公室里。“所有的老先生中,叶老是最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的。”高登义曾是所里乒乓球队的队员,每次打球的時候,叶老总会来看,还和他讨论怎么发球。“后来我问先生,你怎么那么喜欢乒乓球,先生说,你还不知道?我原来在南开大学时,可是天津乒乓球队的。”学生们没有收入,作为老师,叶老经常请学生去家里吃饭。严中伟说,叶笃正喜欢和年轻人讨论问题,甚至希望年轻人能够反驳他,挑战他。这一点,高登义也深有体会。有
科学导报 2020年66期2020-11-02
- 耄耋之年仍求实笃正
佚名“叶老喜欢野外科考,总要亲自到实地察看。”叶笃正的学生黄荣辉院士说起他做学问的深入求实,就总要提起几年前的一件事。“我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了一个气象观测站,当时87岁高龄的叶老一定要亲自到那看看。观测站条件艰苦,盛夏中午的高温将近60摄氏度,沙漠的阳光毒,晒得人无处躲藏。可叶老不光考察了观测站,还不顾劳顿进了罗布泊。”黄荣辉院士记忆中的片段就足以证明叶老的言传身教。叶笃正一向治學严谨,写文章从来不用大字眼。有一次黄荣辉起草的论文里用了“叶笃正发现”这几
科学导报 2020年66期2020-11-02
- 一生跨界 探问不止
探问不止。生前,叶老对自己的创作曾做过一次数字归纳:“前段时间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万字;我的纪实文学作品是1500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已经全部出版,500万字。”这几组数字似乎还没有包括他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上海三部曲》,有135万字,还有留在上海图书馆里丰富的“叶永烈专藏”,永远供人阅读,让人缅怀!现在,只要看到叶老的作品,我们就能感觉到,嗯,那个可爱的老人还在。记者曾两次专访叶老先
北广人物 2020年22期2020-06-19
- 青年观点
风范。★刘世超:叶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孜孜不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爱岗、敬业、奉献”的深刻内涵。★郝慧:我们要以叶老为榜样,学习叶老精神,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珍惜青春时光、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实践奉献,努力尽职守则,真正让自己成为实現中国梦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李倩:叶老这些年与时间赛跑,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影响着新一代许许多多的生命。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37期2019-12-09
- 叶连平:方寸讲台,为爱“留守
,让人肃然起敬。叶老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先后获得“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省优秀共产党员”和“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从小酷爱学习的叶连平,抗战胜利后,随父亲来到南京,进入美国大使馆工作,在那里,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解放后,他与几位同事开办识字夜校,从此爱上课堂。1978年叶连平重返学校任教,直到62岁,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因为难舍热爱的工作,他动情地哭了。退休后的叶连平,看到孩子们因学不好英语而厌学、许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37期2019-12-09
- 叶圣陶“不教孩子作文”
儿走路法”。所以叶老从不教授孩子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不讲不等于没有方法,只是要让孩子自己体会出来。他仅要求子女每天读些书,至于读什么,任凭自己喜欢。叶老还要求子女每天“写一点”,至于写什么也不限制。休息时,叶老让孩子把当天写的朗读给他听。叶老不轻易说“写得好”或者“写得不好”,比较多的是“我懂了”或者“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子女就得调遣词句,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到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时,再读下去。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9年36期2019-10-17
- 叶圣陶的“真、浅、趣、理”
字字句句更感受到叶老就是我们语文教师中的一员,备课、上课、批作业,和学生交流,才得来这么多方法、经验,信手拈来,浅显易懂,贴近一线。我一边读,一边为叶老行文的朴素,用词的准确,夸张的手法,幽默的语言而赞叹。掩卷沉思,叶老文集态度中肯、内容翔实,有观点,有方法,实实在在,正体现出“真、浅、趣、理”几个特点。一、真情实感,直面问题和当今学术研究中的一种怪象“假”相比,叶圣陶先生的“真”最当推崇。什么是真?来自教学一线的真问题,真心实意,真情实感。叶老敢于大胆率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4期2019-09-10
- 叶连平:方寸讲台,为爱“留守
,让人肃然起敬。叶老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先后获得“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省优秀共产党员”和“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从小酷爱学习的叶连平,抗战胜利后,随父亲来到南京,进入美国大使馆工作,在那里,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解放后,他与几位同事开办识字夜校,从此爱上课堂。 1978年叶连平重返学校任教,直到62岁,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因为难舍热爱的工作,他动情地哭了。退休后的叶连平,看到孩子们因学不好英语而厌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37期2019-09-10
- 叶圣陶的长寿秘诀
是顺境还是逆境,叶老都能泰然处之,始终保持平和心态。对所有与他接触的人,叶老都平等对待、一视同仁,颇有谦谦君子之风。无论他在哪里工作,其人际关系都是非常和谐协调的。此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维护其心理健康十分有益。淡泊名利,注重学问 叶老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他除了兢兢业业地完成各种本职工作外,便是埋头伏案精心钻研,笔耕不辍。早睡早起,睡眠充足 许多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习惯夜晚写作,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开夜车,叶老则不然。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著作,而这些著作大多是在白
保健与生活 2019年12期2019-07-31
- 叶家往事掠影
政工作了。谈后,叶老心里纳闷,我人教社还去不去呢?请他的秘书史晓风问问部领导。秘书笑着说:“人教社是兼职,正职已经免了,自然就不必去了。何况大家都在忙着写大字报,叶老你去了也尴尬。”没几天,尴尬人又遇上尴尬事。教育部有个战斗组,贴出了一墙四千来字的大字报,《坚决打倒文教界祖师爷叶圣陶》。例证如铁,文气似镰,跟各大报刊上的长篇差不多,看来还放了一马,没有与那些黑线人物挂上钩。叶老,就此赋闲了。他的孙男孙女,一个个都散学放课,参加了红卫兵,走上街头,投入了火热
苏州杂志 2019年2期2019-06-05
- 浅谈广播系列报道《乌江边上“摆渡人”》的创作体会
上打了补丁。当天叶老还感冒了,不时地掏出手帕来擦鼻涕。在采访当中,观察采访对象的穿着打扮、形态举止等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叶老作为一个有退休金的退休老教师,没必要节俭到衣服上补丁挨着补丁吧?老人感冒了就应该好好休息,为什么一大早坐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呢?这些需要在采访中一一找到答案。随行工作人员向叶连平表明了来意,有个细节是,他是对着叶老的耳朵近乎喊出来的。叶老知道后先是摇了摇手说,作业改不完,可过了一会儿,叶老主动打开了话匣子。高龄的叶老思路非常清晰,表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5期2019-03-20
- 叶老教我如何教语文
962年的一天,叶老亲自和我们三校语文教师一起备课的情景。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间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叶圣陶先生与张志公先生,亲自和我们三校的语文老师一起“备课”。之所以选择三校,是因为三者都是当时的教育改革试点学校。景山学校是中宣部的试点,二龙路学校是教育部的试点,丰盛学校是国务院文教办公室的试点。作为丰盛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备课活动。“备课”选择的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首先由老师们发言。我们主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2018-12-13
- 我与叶老二三事
辈,斗胆晋京欲拜叶老为师。其后,又六次赴京在叶家做客,耳濡目染叶老的亲切教诲,并通信不断,成了叶老的忘年交……火车长鸣一声,我如梦初醒,北京站到了。大年初一傍晚,我跨进叶宅的大门,这才知道,我是京外第一个去叶府吊唁治丧的。如今掐指一算,已三十年过去,自己也成了垂垂老翁。而叶老慈祥的笑容,仿佛还在眼前。今年是叶老逝世30周年,谨以此文,聊表我深切的怀念。手抄《背影》“文革”时期,叶老赋闲在家,我在常州郊区中学教书,仍一如既往给叶老写信。我俩的书信往来,诚如叶
苏州杂志 2018年5期2018-11-21
- 叶圣陶 为人风范传美谈
做人的一种美德,叶老身上兼而有之。”出席活动拒绝摆谱1937年5月,《大公报》举行首届文艺奖评选活动,叶圣陶被聘为评委之一。当叶圣陶走进会场时,他发现,在每位评委的席位前,都工工整整地摆放着各自的席位牌。在自己的席位牌上,“叶圣陶”三个大字后面的括号内,赫然写着“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社会活动家”的头衔。因为会议马上就要开始,叶圣陶没有说话,在自己的席位牌后坐了下来。会议结束后,叶圣陶专门请浦江清留下来,请求他把自己的席位牌换掉,只留下自己的姓名即
北广人物 2018年32期2018-09-05
-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述评
陶先生(以下称“叶老”)是语文工具论的典型代表,认为叶老是机械的工具论者,把语文学习定位在纯工具的角度。我们看看叶老是怎么论述工具的,就能明白他始终是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语言是一种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和语言是分不开的,想心思得靠语言来想,不能凭空想。”学习语言这个工具不是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发展思想,让学生成为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6期2018-05-30
-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可贵的长寿秘诀。叶老的长寿,重要的是心胸开阔、平等待人。叶老在94年的人生中,不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他都能泰然处之,始终保持平和心态。早年,在困难重重的革命低潮时期,叶老没有灰心丧气;革命胜利后,叶老也从无半点傲气,总是心平气和,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对所有与他接触的人,不论是下属还是勤杂工,叶老全都平等对待,一视同仁,颇有谦谦君子之风。无论他在哪里工作,其人际关系都是和谐协调的,对任何人心中都无芥蒂。此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维护其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葉老的
醒狮国学 2018年1期2018-02-06
-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可贵的长寿秘诀。叶老的长寿,重要的是心胸开阔、平等待人。叶老在94年的人生中,不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他都能泰然处之,始终保持平和心态。早年,在困难重重的革命低潮时期,叶老没有灰心丧气;革命胜利后,叶老也从无半点傲气,总是心平气和,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对所有与他接触的人,不论是下属还是勤杂工,叶老全都平等对待,一视同仁,颇有谦谦君子之风。无论他在哪里工作,其人际关系都是和谐协调的,对任何人心中都无芥蒂。此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维护其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叶老的
醒狮国学 2017年11期2017-12-26
- 潘新和写作本位教育观献疑
大方之家。一、对叶老的误读1.对“读写关系”的误读叶圣陶关于读写关系有以下一些观点:“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①“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总而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②潘教授认为,叶老的语文教育观只重视阅读与写作这两项,在“并重”中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12期2017-12-26
- 叶圣陶的“教”与“不教”
样的字眼。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只要求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懂得了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或听人唱戏、看人相骂等均可收于笔下。叶老在指导孩子作文、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教中有教,其高明之处在于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启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觉,让孩子自觉成才,自觉成长,而不是强制、苛求
北方人 2017年19期2017-10-13
-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为什么会长寿呢?叶老之所以长寿,跟他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他心胸开阔、平等待人。在他94年的人生中,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他都能泰然处之,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早年,在困难重重的革命低潮时期,叶老没有灰心丧气;革命胜利后,他谦虚谨慎,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对所有与他接触的人,不论是下属还是勤杂工,他都能一视同仁。无论叶老在哪里工作,其人际关系都是和谐的,这对他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叶老的长寿,还与他的淡泊名利、注重学问分不开。叶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年9期2017-09-15
- 叶圣陶的『教』与『不教』
样的字眼。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只要求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懂得了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或听人唱戏、看人相骂等均可收于笔下。叶老在指导孩子作文、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教中有教,其高明之处在于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启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觉,让孩子自觉成才,自觉成长,而不是强制、苛求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7年6期2017-06-23
- 叶圣陶的“教”与“不教”
样的字眼。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只要求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懂得了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或听人唱戏、看人相骂等均可收于笔下。叶老在指导孩子作文、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教中有教,其高明之处在于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启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觉,让孩子自觉成才,自觉成长,而不是强制、苛求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7年6期2017-06-23
- 跟着叶老学语文
——读叶圣陶的《语文随笔》
◇徐文祥跟着叶老学语文 ——读叶圣陶的《语文随笔》◇徐文祥叶老的《语文随笔》,平实的语言中道出的都是语文的真谛。今天我们争论的东西,叶老早就说过了。叶老早就指出,语文就是一种交际工具,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语用。前些年我们还在一些“性”方面争论不休,转了一大圈之后,终于又回来了,回到了叶老早就说过的这个点上。叶老讲,语文不过是读和写,读是吸收,写是表达。一个是从外到内,一个是从内到外。这样的观点,依然让我们受用。读书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读书应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5期2017-06-16
- 论叶圣陶的写作教学观
是为了应付考试。叶老认为,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经得起作文这种最广泛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叶老所指的写作教学的弊病在当今写作教学依旧存在。学生作文的功利化倾向,为分数而写,为阅卷人两分钟的触目动心而努力;为迎合阅卷者及评分标准,教师在写作教学时给学生传授各种套路,以便得到高分数。平时写作普遍存在“要我写”的现象,即学生作文是教师布置的不得不写,学生作文不是出于发表思想、抒发感情的需要,学生为考而写。语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3期2017-04-03
- 重温叶老在呼和浩特的重要讲话
圣陶(以下简称“叶老”),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为语文教师做了一次以《怎样教语文课》为题的长篇讲话。讲话的背景,我没有查到。但可以想象,这在当年,一定是内蒙古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更应该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件喜事。查阅《叶圣陶教育文集》等有关著作,叶老鲜有专为一个地区的语文教学作报告的例子,內蒙古享有了这份厚爱与资源。推测一下,现场聆听报告的教师,即使当时只有二十岁,现在也都进入了耄耋之年。光阴荏苒,世事沧桑。今天,恐怕知道叶老到内蒙古作报告这件事情的人已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3期2017-03-16
- 浓浓的绿深深的情
客的故事,表现了叶老对年青一代无私的关心和殷殷的期望。教师在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思路后,可抓住“精心修改”和“热情接待”仔细品读,在爬山虎与大作家的联系中,感受叶老的“文品”和“人品”,让学生得到言语的训练和情感的熏陶。一、从精心的修改中感受对作文精当细致的修改,既体现了叶老一丝不苟的文品和诲人不倦的人品,也为学生修改作文提供了范例,在引导学生感受叶老文品的同时,要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渗透修改作文的知识。1.范例中感悟方法。语文老师对肖复兴说:“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6年11期2017-03-09
- 潘新和写做本位教育观献疑
大方之家。一、对叶老的误读1.对“读写关系”的误读叶圣陶关于读写关系有以下一些观点:“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①“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总而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②潘教授认为,叶老的语文教育观只重视阅读与写作这两项,在“并重”中有
中学语文 2017年34期2017-01-28
- 话剧皇后的百岁经
情温和,忘年常乐叶老性情开朗、单纯透明,待人随和真诚,谈话直爽,从不掩饰,有一颗孩童般的心。叶老说,她的晚年生活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她被送进北京市第一老人福利院,住了11年。这期间,她将自己60多年来的演出经验写成文章奉献出来。而且,80岁,还坚持去老年大学的绘画班学习绘画,绘画的好处就是让人忘记自己是个老年人。温水驻颜,日记释放心情“一到冬天,我就用温水搓擦头部、面部、颈部和双手。这些动作令我头脑清醒,耳不背,眼不花,头昏头痛症状也少了。”叶老还喜欢
中老年健康 2016年9期2016-11-18
- 百岁老人的“软实力”长寿经
的“三多”老人。叶老1916年出生于广东台山县,她今年整整百岁。叶老至今生活完全自理。被问及健康长寿经验,老人听了哈哈直乐:“我哪里有经验,像我这样稀里糊涂的人,容易健康长寿。”老人幽默地说:“你们可别小瞧了这稀里糊涂,它可是一条健康的好经验,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把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当成座右铭?”说到这里,叶老认真起来:“人的一生如果总是太计较,积累的烦恼就背不动了,就会转化成疾病,就别指望长寿了。”叶老认为,文化软实力对健康的作用比医药这些所谓的硬实力更
中老年健康 2016年5期2016-06-13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微型课教学设计
通过联系上下文、叶老修改的原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叶老治学的一丝不苟。 2.归纳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习后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学习叶老为作者修改作文的部分,抓住句子及关键词,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突出重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学生齐读课题。读得真美啊!请给题目提一个问题。 师:问题提得多好呀!为什么说那片爬山虎是绿绿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5期2015-05-26
- 潜心会文本 静心思生长
通过两件事情追忆叶老:一件是15岁那年叶老为“我”精心修改作文,“我”犹如“春风拂面”,深受感动;另一件是叶老请“我”到他家里做客,这次见面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似乎懂得了作家是怎么做的,作品是怎么写的,表现叶老堪称楷模的作品和人品,抒发“我”对叶老的深深敬意和无限追思。全文感情真挚深刻,语言朴实清新,意蕴绵长。季羡林先生说,一个人的成功=天资+勤奋+机遇,“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4期2015-05-12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微型课教学设计
通过联系上下文、叶老修改的原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叶老治学的一丝不苟。2.归纳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习后学以致用。教学重点学习叶老为作者修改作文的部分,抓住句子及关键词,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突出重点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师:学生齐读课题。读得真美啊!请给题目提一个问题。师:问题提得多好呀!为什么说那片爬山虎是绿绿的?师:课文结尾写道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2015-04-20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真的错了吗
近又读到一篇批判叶老的文章《写作与阅读关系再认识》(以下简称《写作》,《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5年5期),作者对叶老的文章误读很深,说什么“阅读是写作的一个基础,但不是唯一的基础,甚至是很次要的一个基础。叶老不经意的忽视,已经造成了阅读和写作的混乱”“想依赖阅读获取写作经验,这是很难实现的”“自由写作可以不依赖于阅读”“写作必须先于阅读”“创新写作必须摆脱阅读的影响”。这些说法貌似有理,很能冲击读者的眼球,但这些所谓的新观点真能自圆其说吗?叶老说的“阅读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10期2015-03-01
- 找寻教育之“心”
——读叶圣陶的《如果我当教师》有感
说纷纭。其实细读叶老的文章,我们的教育前行之路不言而喻。文章从“把握深层律动、切入精神空间、追寻真与善”三个方面探寻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坚守我们的教育之路。教育思想深层律动精神空间读毕杨斌老师选编自《叶圣陶教育文集》的《如果我当教师》一书,有感叶老的文章如一条条蕴藏教育情感的河流,透着他对教育的博爱之心。他在文中所迸发出的对教育的澎湃激情、对教育现状的热情关注,以及所表现的恢宏视野和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深深感染了我。把握教育的深层律动叶老看到了社会生活的改
新教育 2015年7期2015-02-27
- 编辑的社会担当
——纪念叶圣陶诞辰120周年
辰日。今年恰好是叶老诞辰120周年。叶老是出版界的泰斗,是编辑的楷模,后辈编辑学习的榜样。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里,让我们一起回顾叶老辉煌的一生,学习叶老感人的事迹,进而自省、励志、改正、进步,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民族的文化事业多做贡献。叶圣陶出生在苏州吴县一个平民家庭,自幼生活贫苦,少时随私塾先生背书,古文基础深厚。青年时期接触到西方开明文化,阅读了大量进步作品,自由民主博爱的思想扎根于心。叶圣陶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早年经历了甲午战争、百日维新、列强
参花(下) 2014年8期2014-12-12
- 老来多健忘
家来人报丧,说是叶老的表妹去世了。老人一听,惊得连筷子都掉在了地上。家人用一种复杂的目光偷偷观察他的表情。原来,叶老年轻的时候反对包办婚姻,曾带着这个表妹私奔了三个月。回来后,他仍无奈地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成亲,心爱的表妹也只得远嫁他乡。这次亲戚奔丧,就是想请叶老回去参加丧礼。只是鉴于他年事已高,家人要征求他的意见。叶老没有任何表态,只是沉默不语,饭没吃完就独自回了书房。第二天清晨,叶老还是跟往常一样出门打太极拳。家人进书房打扫卫生,看见书桌上多了一张条幅:老
爱你 2014年17期2014-11-14
- 叶景华“益肾清利、活血祛风”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
中医肾病的治疗。叶老德艺双馨,吾辈幸能侍诊其左右,聆听教诲,对其学术经验方能略知一二。其中,叶老的“益肾清利、活血祛风法”是其长期临床经验的精髓,贯穿于叶老的整个学术思想。现将其临床运用经验主要部分介绍如下。1 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简称慢性肾衰(CRF),指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逐渐导致肾单位进行性破坏,以至于残存有功能肾单位不足以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进而发生泌尿
吉林中医药 2014年3期2014-04-15
- 岁晚海棠花愈红
先生说:每次见到叶老,都是坐在书桌旁,或读或写。见韦柰来,便侧过身,手握助听器与他长谈,询问外祖父的一切。谈到《兰陵王》,韦柰请叶老题写,叶老很高兴,说:“要我为你写字可以,只是我的字很差,比不上你外公有深厚的功底。我的这首词能写成,全靠你外公帮助。”回到家中,韦柰把叶老的话讲给外祖父听,俞平伯连连摇头说:“这是谦逊之词。你要记住,叶公公是很了不起的,他没有读过大学,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教书,很不容易。所以我是从不相信学历的,没有学历,只要刻苦,只要学习,
知识窗 2014年3期2014-04-03
- 我熟识的叶圣陶
120周年,纪念叶老的书和文章不胜枚举,但作者的这篇《我熟识的叶圣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评传,不是全面系统地介绍、评说叶圣陶,而是从自己与晚年叶圣陶近距离交往的独特角度,纪实、朴实式地写,从一个侧面具体、真实地勾勒叶老的人生轨迹,细节生动,有血有肉,几段往事,若干片断,就把大师的风采描绘得惟妙惟肖,可亲可感。飘浮在眼前的那片白云拜读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是许多年前的事了,中学课本上几乎年年都有他的散文或童话。可亲眼见到这位慈祥的老人,却很晚。1975年年底,我
雨花 2014年11期2014-03-27
- 叶圣陶二三事
汇流的一座名城,叶老曾应某大学聘请,担任教授。他在大学教书已并非第一次,又是很有名气的作家,而且在各大书局掌握过文柄,他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写上几大行。可是叶老到校后,在经历栏中只写了四个字——“小学教师”。故事四:1977 年5 月16 日,叶圣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阔别55 年的甪直古镇。人们早早地守在岸边,当84 岁高龄的叶老神采奕奕跨船登岸时,人群中几近欢呼起来。叶老亦很兴奋,见到乡亲倍感亲切。特别当几位叶老当年的学生(今都已成古稀老人)上前问候时,叶
未来教育家 2013年1期2013-08-15
- 101岁“话剧皇后”的养生经
胸开朗,知足常乐叶老性情开朗,待人随和真诚,说话直爽,从不掩饰自己,有一颗孩子般的心。她修养很高,没有架子,走在街上,没有人会知道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艺术家……叶老说,她的晚年生活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她被送进了北京市第一老人福利院,住了11年。这期间,她将自己60多年来的演艺经验写成文章奉献了出来;而且,80岁还坚持去老年大学的绘画班学习绘画,“紫皮葡萄、牡丹、梅花,那是我最喜欢的三种花卉,后来我还画过月季。绘画是眼、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绘画的好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3年2期2013-05-14
- 以“读、说、想”之匙开启“写”之门——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管窥
困惑的许多问题,叶老早在几十年前就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并作出了回答;现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许多弊病,叶老早已深刻洞察并提出了应对之策和解决之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叶老教学思想的研究、学习、贯彻,或不全面,或产生误解,或存在偏差。由于叶老的研究用的是“东方式”思维——当然这是时代特点及学术环境使然,这使他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只停留在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上,却未必有相关科学实验研究作依据,因此,有些观点,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课改背景下,研究如何有效学习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4-13
- 我为何私淑叶浅予
,你这个自称私淑叶老的弟子从何而来?不是冒牌货又是什么?当今冒牌货——冒名牌大学、冒名牌教授、冒名人名家名流的学生,不胜枚举。但我不是冒牌的,也没有必要冒牌。因为我从未在叶老生前,在人前或名片简历上亮过叶老私淑弟子的牌子。可以说这是第一次白纸黑字公开的亮相。为什么我要亮相呢?我与叶老相识于1983年,机缘是访谈,访谈张大千。1983年4月2日,张大千病逝于台北。消息传来,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闻风而动,委托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联合筹办“张大千遗
博览群书 2012年5期2012-01-18
- 叶选宁先生访问记
放,恢复工作。对叶老这位大智大勇、孝顺极至的神秘长者,我早就萌发了拜访的念头。双峰县党政领导和曾国藩故居管理所负责人拜访叶选宁今年五一长假,我在广州出差,我下榻的宾馆就在叶老住处旁。经友人联系后,在到达羊城的第三天下午,我如愿踏进了叶老的府门。穿过一楼客厅,进入二楼叶老的书房,友人告知叶老正在书房研习书法。我在外书房等候,但见书房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叶老的书法作品,其中以草书居多。叶老的书法布局庄重严谨,用笔精到,深厚刚健又不失圆润,枯墨、飞白自然流畅,一气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12-20
- 叶圣陶吟诗赞川戏
模”的愿望。因此叶老留下两首歌颂川戏的“杂诗”:构思善寓情于景,时出诙谐余味深。我语定知非武断,应推川剧富诗心。毕竟是作家的观点,首先抓住川戏的特点:“寓情于景”、“诙谐味深”,更进而断定“川剧富(有)诗心”。作者特别强调,如此评价,绝非“武断”,可见观剧有得,言之由衷。1952年在北京戏剧会演时,周企何与陈书舫同演《秋江》,仅凭艄公一把桨,道姑一柄拂尘配合身段动作,配合锣鼓家什的音乐烘托,让观众面对空虚的舞台,犹如亲临其境,亲见一叶扁舟载着他们冲波破浪,
文史杂志 2009年5期2009-10-26
- 请叶圣陶先生题签
,一门心思地想请叶老题写个书名。叶老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但我首先“认识”的是儿童文学家的叶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都是我少年时代的枕边良友。中学时期,课文中有叶老的《夜》和《多收了三五斗》,又为我开启了认识社会人生的一扇大门。他的许多著作的“年龄”比我的年龄还要大,名作《倪焕之》1929年问世,10年之后,我才来到这个世界。太想一睹老人的丰采,一个秋日的下午,我贸然地走进了北京东单8条71号叶宅。这是一座小四合院,院内寂静无人,我“长驱直入”地到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09年1期2009-03-09
- 乐水
有一九二五年九月叶老致乐水无悔的两封信。“编后记”中说:“还有‘乐水无悔两位究竟是谁呢?两封信都刊登在《京报副刊·救国特刊》上,从内容看是极熟的朋友,为什么相互称呼要用笔名呢(按,叶圣老的署名也用笔名‘郢)?——真教人难以捉摸。”《叶圣陶集》是由叶老哲嗣至善、至美、至诚三位编的,“编后记”当也出自他们之手。看来,在乐水无悔是谁这个问题上他们确定花过些心思,却依然未能考出。确实,仅仅从信的内容看,很难判断两人是谁。近来偶读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读书 1995年9期1995-07-15
- 恼人的广告
在文艺界,虽不象叶老和平伯先生显赫,然亦自有千秋,而非因人为热者。叶老的法书,我是很喜欢的,但题签和俞序,看来都并不构成此书之“要”,需用特笔或曲笔加以钩提。而况,目录页上的序目和作者署名已用有别于篇目的黑体字印刷,极为醒豁;而封面上,叶老又在题签之下署有姓名,更先于“提要”进入读者的眼帘了。此书有叶老的题签和平伯先生的序言,当然是真实的,就象本书是用黑色油墨在白纸上印成的一样,确定不移。但此书之为白纸黑字,自然是无须隆重交待的。上引“提要”中那节话,我耽
读书 1983年9期1983-07-15
- 精当的意见 谨严的学风
。在那两三年间,叶老陆续审阅了部分鲁迅著作单行本的注释稿,他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一本接着一本,逐条逐句地加以审阅,从内容到文字,甚至一个标点、一处注音也不放过,提出了大量的宝贵的意见。他还对照着细看了鲁迅原文,对某些未注之处,建议补注。他所看过的每一本,都提了上百条意见,在每页二十四行的稿纸上密密地写满了钢笔字,一写就是十几页,全神贯注,一丝不苟。那些年,叶老已是年逾八旬的老人,视力衰退,看小字很吃力,但他坚持着一本本地看下去,没有表现过一点犹豫和为难。他
读书 1982年11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