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充满生命激情的散文。学生学习本课,总有一种“隔”之感。如何消除“隔膜”,让学生融于其中呢?
潜心会文本。《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肖复兴先生在1992年,纪念叶圣陶先生写下的回忆性散文。课文通过两件事情追忆叶老:一件是15岁那年叶老为“我”精心修改作文,“我”犹如“春风拂面”,深受感动;另一件是叶老请“我”到他家里做客,这次见面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似乎懂得了作家是怎么做的,作品是怎么写的,表现叶老堪称楷模的作品和人品,抒发“我”对叶老的深深敬意和无限追思。全文感情真挚深刻,语言朴实清新,意蕴绵长。
季羡林先生说,一个人的成功=天资+勤奋+机遇,“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叶圣陶先生之于肖复兴先生的人生路,可谓“人生得遇之贵人”,这从原文中的第一句“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可读出。缅怀一个影响人生“样子”的“贵人”,肖复兴用看似不经意的生活小事,实则典型、深刻的两件事来表达。每叙述一件事,笔端就不由自主地深发出当时的感受。身为教育家、文学家,身兼教育部副部长等数职的叶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修改作文,“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一词一句,丝毫没有马虎。文后批语,盛满暖暖的“具体真实、亲切自然”的赞誉,这对一个爱好作文的中学生该是多大的鼓励!第二件事是邀“我”做客,单凭“我”受邀这件事,就足以激发“我”无尽的自信心。再加上叶老对待大人般的平等、亲切,融洽的交谈氛围,谆谆的教诲,让“我”终生受用,叶老堪称楷模的人品和作品,让人难以忘怀。
这种厚重、浓郁的情感,作者觉得事件和感受仍不足以表达。文中,三次描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借景抒情。为什么单单用爬山虎这一意象呢?试想,叶老的那篇《爬山虎的脚》,肖复兴应该是读过的。这在原文中也得到了印证,“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爬山虎的脚》是一篇洋溢着生命激情、文人情趣的散文。那一墙错落有致、生机盎然的爬山虎,是叶老对生命的发现。在爬山虎这一生命意象上,寄托着叶老的生命激情。从刚长出来的脚“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到“巴住墙”“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那是怎样蓬勃的生命力!细弱、柔软,到有力的龙爪,旺盛的生命激情在澎湃。有了这样的理解基础,三次对爬山虎的描写就不足为奇了。
第一次是“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到叶老家做客在里院看到的。这是真实的描写,课文中读到的爬山虎在这儿见到,不仅让“我”一下子消除了陌生感,更让我知道原来叶老文中所写,也是生活中所见,因而进一步理解叶老给“我”写的作文评语“具体真实,有所感受”的含义。“我”因此激动、百感交集。
第二次是“我”和叶老见面交谈后,“我”的心被融化了。在客厅看到映衬在玻璃窗上的爬山虎,如一片浓浓的湖水,此时的爬山虎变得“沉郁”。一是时间有了变化,已到黄昏,一墙的爬山虎浓荫、宁静;二是叶老“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15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那个夏天变长了”。这生命和活力,就是“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心中树立起做一个像叶老那样作家的信心,也都投射在“虎虎有生气”的爬山虎上。
第三次是后来“我”每次回想与叶老见面,总想起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爬山虎不仅绿在“我”的眼前,更绿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当碰到挫折的时候,当心灰意冷的时候,当获得点滴进步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绿绿的爬山虎,那就是叶老的象征,它指引着“我”向着明亮那方前行。
静心思生长。首先思考“教什么”。长文教学,重在选点,“取其一瓢饮”。长文,“取”的是什么?文章清晰的意脉就是写一件事,一次深刻的感受。肖复兴这些写感受的句子,是理解、感悟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理解了,课文人文性的价值教育就实现了。那文本工具性的训练点在哪呢?单元导读与课后题非常明确地指引出来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而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就是写“感受”的句子。所以,“感受”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以感受为线,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以“感受”为脉,学习方法的渗透、段落的训练、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都在其中。
其次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在注重教材、思考教什么的时候,教师期望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学生需要的经验呢?了解学生的起点,学生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课文写了我和叶圣陶之事,课题却用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什么作者说是模模糊糊懂得了?”“为什么叶圣陶要帮我修改作文?”“为什么叶圣陶要请我一个初中生去做客?”可见,叶圣陶离学生较远,学生对叶圣陶堪称楷模的人品是相“隔”的,对文中借景抒情地反复描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并不理解。前一个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后一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如何在文本立场与儿童立场之间寻找一个最大“公约数”,实现二者的融合?从学生的质疑开始,找到学路、文路的整合点“叶圣陶的人品、作品”。再循着文章的意脉“一件事、一次感受”,联系事件,结合上下文,补充资料,深入体会感受。此过程是初步感受叶老品质的过程,也是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过程,努力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与统一。在此基础上,创设体验情境,初步体会描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对凸显叶老精神的作用。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