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
一、看封面:发现、质疑
师:同学们,看封面,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封面)
生1:我发现这只小企鹅长了一双翅膀,他可能要凭借这双翅膀飞起来。
生2:我发现这本书的封面是粉色的,很温馨。
生3:我发现这本书的作者叫汉斯·比尔,他是荷兰人。
生4:我发现小企鹅周围冰天雪地的,环境一定特别恶劣。
……
师:看封面,就给了我们这么多的信息和感受。昨天读完了文字,相信你们有很多收获。读后有什么问题吗?
生1:这只小企鹅为什么叫达芬奇呢?
生2:作为一只小企鹅,他为什么非想要飞行呢?
生3:最后飞机没有油了,那以后怎么飞呢?
生4:什么叫用想飞的翅膀学游泳?
……
师:真好,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思考,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一次走进故事吧!
二、打开书:体验、思辨
师:把书打开,看看这幅图,什么感觉?(出示图画)
生1:这种淡淡的蓝让我觉得很冷清。
生2:很孤独。
生3:很凄凉。
生4:很安静。
……
师:带着这种感受,继续读故事吧。这只名叫达芬奇的企鹅可是和其他企鹅不怎样一样哦。他特别在哪儿呢?仔细听。
师(读):小企鹅达芬奇住在寒冷的南极,他和别的小企鹅有点不一样:其他企鹅的嘴巴是红色的,而他的却是黄色的。不过达芬奇并不在意这个,他真正在意的是——他不会飞翔。飞上天空,一直是达芬奇最大的梦想。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1:他的长相跟别的企鹅不一样,别的企鹅嘴巴是红色的,而他的是黄色的。
生2:他喜欢做的事跟别的企鹅不一样,别的企鹅都喜欢游泳,可是他却非常怕水,他肯定不敢游泳。
生3:他还有一个梦想——飞上天空。
师:你们真会发现!
师(读):飞上天空,一直是达芬奇最大的梦想。
每天,达芬奇都会微笑,充满自信地对自己的小翅膀轻声说:“会的!你们很快就会长大的,那时……”
说完,他便单腿站在悬崖上,让海风吹拂着自己的羽毛,想象着自己正在飞越大海。这个梦想让他感到十分快乐。
师:假如你就是达芬奇,想象一下,你正在面朝大海,挥动自己的小翅膀。闭上眼睛,来,一起体验一下。
(生在座位上站起来,单腿弯曲立着,双手打开伸平,模拟飞翔的动作。)
师:你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生1:我感觉很冷。
生2:我听到了风在我耳边呼呼吹过的声音。
生3:我感受到自己的翅膀在慢慢地长大。
生4:我感觉我很快就能飞起来了。
……
师:有梦想真好。他能飞起来吗?接下来我们请两位同学继续讲故事,一个是达芬奇,一个是奥托。咱们给“达芬奇”和“奥托”提个要求,不要读旁白,直接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故事边思考:达芬奇进行了哪三次行动?结果是什么?
(两名学生带上头饰,分角色朗读,师读旁白,内容略。)
师:通过达芬奇、奥托的叙述,你发现达芬奇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有哪三次行动呢?都有怎样的结果?同桌两人一组,打开书静静阅读,完成乐读单。
乐读单
(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我代表我们组发言。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第一次,达芬奇在暴风雪中不断地扇动自己的翅膀,结果他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难过地垂下了翅膀。第二次,他遇见了信天翁奥托,他照着奥托的翅膀做了一对翅膀,可是这对翅膀并没有帮他飞起来。第三次,他发现了飞机,并在奥托的帮助下将飞机挖了出来,乘坐飞机飞了起来。
师:你们组对故事内容有非常清晰的了解,真棒!请用书中的文字,简单几个字来表现,哪个小组再来尝试一下?
生2:我代表我们组发言。首先,我要先补充上一组的发言,达芬奇是参照信天翁奥托的翅膀做了一对新翅膀。我们组给出的回答是:第一次,达芬奇进行飞行训练,结果他被迫放弃。第二次,他做了一对新翅膀,结果却重重地摔倒在雪地里。第三次他发现了飞机,驾驶飞机飞了起来。
师:你们组既能认真倾听,补充他人的发言,还能积极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非常棒!同学们,达芬奇前两次行动都失败了,咱们再来回顾一下。
(师课件出示:只要能飞起来,即使有暴风雪,他仍然会坚持每天的飞行训练的。)
师:在冰雪天,天那么冷,寒风刺骨,还站在那么高的悬崖上,想想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师课件出示达芬奇做翅膀的图片,配文:达芬奇找来许多树枝,把它们搬到了一块平坦的雪地上。接着,他又请求奥托把翅膀张得大大的,好让他再仔细地研究一遍。)
师:这可是在南极啊,小企鹅的翅膀那么小,路又那么难走。快!学学小企鹅走一走。树枝很长啊,比他还高出许多呢,要把那么多的树枝运到一起,他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小组合作,选一次行动,展开想象说一说。
(小组一说)
生1:我们小组选择的是达芬奇的第一次行动。在南极,冰天雪地,非常寒冷,企鹅们主要是靠在水下游泳来避寒的。而达芬奇,他却不会游泳,还想在暴风雪中不停地挥动着自己的翅膀飞翔。
生2:还有,他每次练习飞行都站在高高的悬崖上,风那么大,他随时都可能被暴风吹得坠入悬崖,多么危险呀!
生3:他的翅膀还那么小,可是他却从来不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的小翅膀说“等你们长大”。要是我,早就灰心放弃了。
生4:那么多企鹅,只有他想飞,还一直坚持不懈地练习。大家都会嘲笑他的,他的心里肯定特别难受。
(小组二说)
生1:我们小组选择的是达芬奇的第二次行动。对于小企鹅来说,他的翅膀那么小,走路摇摇晃晃,走得很慢,能够运来那么多树枝,一定来来回回走了好多趟。
生2:南极气候那么寒冷,他在摆放翅膀的过程中,万一有大风,他刚摆好的小树枝就被风吹走了,他还得重新捡回来再摆好,肯定特别辛苦。
生3:南极好像没有大树,他要找到那么多小树枝,肯定要走很多地方,说不定那些树枝都是从海上漂过来的,那他得等多长时间才能收集齐这些树枝呀。
生4:他要把这些材料固定起来也很困难。他个子那么小,想要把这些材料固定起来,肯定特别费力。
……
师: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是小企鹅达芬奇,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运小树枝,遇到这么多的困难,花了这么大的力气,辛苦做出了新的翅膀,却重重地摔倒在雪地里,你还想飞吗?
生1:我还会坚持,因为那是我的梦想。
生2:我可能会退缩,毕竟真的太难太辛苦了。
生3:为了梦想而坚持,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
师:你们和小企鹅一样,愿意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地努力。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达芬奇“坚持自己的梦想,最后离开了地面”。
(生接读:“飞起来了!是的,他们飞起来了!达芬奇真的飞起来了!”)
师:他真的飞起来了吗?
生:飞起来了!
(师课件出示:达芬奇不断努力,终于让他的飞翔梦变成了现实。后来,他又同样努力地去学习游泳。当奥托再次来看望他时,达芬奇已经能够为他表演从雪堆上向水中飞跃的技巧了。“啊,你现在真的飞起来了!”奥托惊讶地赞美着他。“嗯,而且我这次用的还是游泳的翅膀呢!”达芬奇笑着回答,然后挥动着翅膀,再一次跃入水中。)
师:太有意思了!为什么奥托说他现在真的飞起来了?小组合作,讨论讨论。
生: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我们认为达芬奇这次是真的飞起来了,因为他之前凭借的是飞机,而不是自己的翅膀。这次他用的是自己的翅膀,是自己游泳的翅膀,他学会游泳也是一次飞跃。
师:对呀,同学们,可别忘了,达芬奇最初很特别,他可是最怕水的哟。观察这几幅图,你有什么发现?你也可以打开书,仔细观察。(课件出示7幅图)
生1:我发现刚开始达芬奇很怕水,但后来学会游泳了。
生2:我发现达芬奇后来很喜欢游泳了。
生3:我发现达芬奇在不断地成长。
生4:我发现这几幅图的背景是五颜六色的。当达芬奇想要飞的时候,是蓝色的;当他做翅膀的时候,是粉色的;当他最后学会游泳的时候,又变成了蓝色……
师:是呀,从最初的与众不同,从怕水不会游泳,一心只想飞翔,到凭借飞机实现了飞翔的梦想,再到学会游泳,达芬奇用自己游泳的翅膀真的飞了起来。有了这样的经历,他的生活就像这多彩的背景色一样变得五彩斑斓。别的企鹅直接就会游泳,他靠梦想也学会了游泳。学会游泳的达芬奇才是真的飞起来了,用自己的翅膀游泳才是真的飞起来啦!
三、合上书:拓展、延学
师:同学们,其实企鹅不仅有黄嘴巴的,还有大脚的呢。大脚企鹅也有他的梦想(出示视频资料《快乐的大脚》)这个视频就放在咱班电脑里,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欣赏。企鹅各不相同,就像同学们一样,每个人都很特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与众不同的。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展翅翱翔吧!
(师生齐唱儿童歌曲《我想要飞》)
【课堂回望】
好的绘本,文字与图画两个系统焕发出的语言、思维、精神光彩,与儿童的生活与生命成长相连接,能触发儿童关于生命里的一个个感动、感悟与深深的思考,滋养儿童的生长。
一、生长什么
《达芬奇想飞》是著名绘本大师汉斯·比尔的作品,作者用大量的文字和细腻的图画构筑了一个关于用不同路径抵达梦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独特的企鹅达芬奇——别的企鹅嘴巴是红色的,他是黄色的;别的企鹅喜欢游泳,他偏偏梦想飞翔。在追逐飞翔梦想的过程中,达芬奇遇到了种种困难,一一想办法克服,终于体验到了飞起来的畅快。这份体验,增强了他学游泳的勇气。于是,达芬奇用学会飞翔的翅膀学会了游泳。
真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每一个儿童成长的方式与途径不尽相同。进入三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更为鲜明,每一个儿童的独特性更为彰显,达到目标的路径也不完全一致。这种儿童成长中的真实矛盾,如何解决?教师、家长、儿童自己如何面对?《达芬奇想飞》似乎就是专门针对这种成长矛盾而写。独特的达芬奇坚定地追逐梦想,最后“用想飞的翅膀学会了游泳”,道出顺应儿童天性是成长的真谛,也是教育的真谛!好的绘本,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不同年龄不同角色的人,尤其是教育者,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动与启示。从“人”开始,深入成长的情感与精神需求,是我在主题教学思想影响下,“为儿童生长而教”不懈的追求。
二、如何生长
这本绘本的文字篇幅较长,两千多字的叙述,单独成文,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奥托和达芬奇生动的对话、达芬奇与其他企鹅鲜明的对比,推动着故事曲折发展。绘本的图画色彩丰富,企鹅达芬奇的七个特写图,随着它经历与境遇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调;环衬、版权页、书名页等不引人注意的小地方,都精心设计了许多动人的图画。比如,版权页上那个孤单而沮丧的小企鹅,身边垂落着两个大大的木制翅膀,书名页中小企鹅身边有一个用雪堆起的高高火箭,如此这般图画的种种“暗示”与“铺垫”,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故事本身,同时也填补了文字叙述的空白,给儿童预留了极大的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
1.关于生长的路径。
儿童作为完整的人,语言、思维、审美、情感、精神等,是整体融合地生长。绘本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课堂教学里,应寻找合适的路径,推动学生整体学习,通过文字和图画表达的故事,将深刻而丰富的人文因素充分展现出来。否则,很容易使教学内容支离破碎,无法使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整体感知。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提出了不同层面的多元问题:“为什么叫达芬奇?”“为什么非要飞翔呢?”“达芬奇和别的企鹅有什么不一样?”“飞机没有油了,它怎么办呀?”“什么叫用想飞的翅膀学游泳?”契合绘本,基于学情,提炼学生的问题,形成了本课抵达文字深处的“问题串”:(1)达芬奇与别的企鹅相比,特别在哪里?(2)达芬奇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有哪三次行动?都有怎样的结果呢?(3)达芬奇每次行动都遇到了什么困难?(4)它真的飞起来了吗?沿着这条拾级而上的“问题串”集中“发力”,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想象、思考和建构,他们的思维不断生长,语言与情感同构共生。
2.关于课堂的情境。
生活是儿童生长的土壤。创设情境,打通绘本与生活的界限,在学生、教师、文本、生活的生态互动中,唤醒儿童对生活、生命的体验,实现流畅、开放、人本的教学样态。
在与文本相遇之初,基于学生读绘本的经验,从发现问题开始。“看封面,你发现了什么?”儿童作为“上帝的密探”(蒙台梭利语)发现与质疑,燃起了情感与思维的火花。他们已有绘本学习的经验,让他们的发现从大到小,触角延伸:或从书题,或从绘本的大体内容,或从发现作者,或从环境的描写细节。预习中的提问,是对儿童个体学情的尊重,更调动起每一个儿童的学习内驱力。
在与文本相遇之中,融入生活,加深体验。如,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我专门设置了一个为小企鹅“想象困难”的互动环节:“在冰雪天,天那么冷,寒风刺骨,还站在那么高的悬崖上,想想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学生们在小组通力合作之下,展开想象,认真思考,观点在互动交融中生成:“在南极,冰天雪地,非常寒冷,企鹅们主要是靠在水下游泳来避寒的,而达芬奇,他却不会游泳,还想在暴风雪中不停地挥动着自己的翅膀飞翔。”“他每次练习飞行都站在高高的悬崖上,风那么大,他随时都可能被暴风吹得坠入悬崖,多么危险呀!”“他的翅膀还那么小,可是他却从来不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的小翅膀说‘等你们长大,要是我,早就灰心放弃了。”学生们从小企鹅达芬奇追逐梦想的经历迁移联想到了自己,正是在这样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之下,学生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把知识、技能转化为一种情感品质、精神气质。
在与文本相遇之后,深入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实践的广阔土壤。延学部分,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后续学习素材和途径,留给了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视频《快乐的大脚》、歌曲《我想要飞》延展了学生的感受空间。引导学生在更丰富的阅读与体验中,深入感受与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与众不同的。
当然,作为与一般文本不同的绘本来说,只有当儿童听着文字语言、看着图画语言,进入绘本情境中,才是真正的阅读。换句话说,“讲图画书的人能决定图画书的最终价值”。绘本价值的体现因人而异,与教师语言创设的故事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进入故事中,儿童在故事与生活中,课堂便是一种“有我之境”。因此,我用自己的声音和肢体语言,和儿童一起全身心投入,让儿童在这样一种不断创生的体验环境中,完成他们童年文学素养的积淀。
(责任编辑 张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