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
《搭石》是一篇散文,再现了农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文笔清新,意境优美。这种美,是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很难找到的,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急需的精神养料。我感动着,思考着,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反思着。
一教:“一朝悟罢正法眼”,扎实语文之根
在急于把精神养料浇灌在学生心田的激情驱使下,有了我如下的第一次试教思路:
1.感知,认识搭石是一种渡水工具。
2.感悟,欣赏搭石是一道风景。相机感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上了点年纪的赶路人调整搭石;一行人走搭石;俩人面对面溪边让路;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主要方法:交流感受,想象补白,设境采访,链接写作背景,体验引读,拓展思考……)
3.感动,传递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试教结果并不理想,虽然学生说得充分,但体会得肤浅,体验得空洞,体悟得离“本”太远了。反思教学,呈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精神养料没有浇灌在语言的“抓手”上。语言的抓手应落在哪儿呢?静下心来,我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品味语言,在咬文嚼字中揣摩文本,在品词析句中走近作者。课堂教学应把“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 的画面定为感悟“一道风景” 的抓手,应以描写“年轻人背老人”中的“假如……也……”的典型句式为抓手,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运用能力。
对三幅走搭石的画面,应着重以研读、感悟、品味那些对表情达意有关键意义的词语为抓手。如:“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伏”“理所当然”等。这样,《搭石》教学才可以凭借语言的“抓手”,“从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第二,道德说教的非语文活动,削弱了课堂的“语文味”。认识到了这一点,修改后的教学体现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运用,回归到扎实的“识”“悟”“读”“写”。识字方面,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把字放在句段中,既使学生掌握了“音”“形”“义”,更能体会到“情”“道”“境”“彩”;感悟方面,抓住重点画面顺学而导,运用创设情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自然而巧妙地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读书方面,采取多种方法指导朗读,注重了朗读过程的指导,采取边读、边思考、边圈画的方法练习默读;练笔方面,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在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深入的体会后,水到渠成地达到语言与情感的共振。
二教:“遵路识斯真”,确定课堂枝干
二教《搭石》,语文味浓厚了,新的问题又涌了出来:点太多,容量大,把课文上“肿”了;“点”与“点”之间如一盘散沙,形散神也散。如何找到一个能牵动全文的“支点”?如何达到文路、教路、学路的和谐统一?如何形成一种充满合力的学习板块?在与几位专家反复的斟酌、研讨中,依据《搭石》的课堂教学目标,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整合,科学预设教学环节,于是,有了《搭石》教学的三个“一”:
1.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在深入与文本对话后,把描写搭石的画面分为“调整搭石”和“走搭石”两类。本节课以“走搭石”为切入点,不仅是因为“走搭石”中含着“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的心理需求,把文路、教路和学路有效地融合在相得益彰的点上。
2.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在初读课文后,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搭石,再以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线索进行教学,“一线串珠”“一语经纬”,回旋复沓,牵动重点内容第2~4自然段的阅读品析,最后引导学生尝试说写,转化运用。从感受看得见的景美,到感悟看不见的情美、人美,到抒写心中的美,整堂课的教学就凸显了“发现美”“寻找美”“感受美”“抒写美”。
3.一种立体的学习板块。每一板块的学习,将读准字音、读懂词句、体验画面、体验美好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语言、美的心灵,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立体还表现在对每一板块学习的层层深入上。如,在学习“一行人走搭石”的过程中,正音、理解词语是第一层面,想象画面是第二层面,读出意境是第三层面。在学生经历了辨别正音、辨析词义、情境朗读、想象画面之后,又推出一个音乐诵读的情境语场,在渐入佳境的思维碰撞中品味语言,熏陶情感。
三教:“一枝一叶总关情”,研究教学策略
坚持教学细节的精雕细琢,就能引领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更深刻地领略“潜伏在语言深处”的语文的美。
1.“树木”与“森林”的关系。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崔峦老师多次指出的课堂教学问题。上《搭石》以前,我自以为对这句话理解得比较透彻,然而在感悟“一行人走搭石”“青年人背老人走搭石”两个重点的语段时,我一味孤立地引导学生就句论句感悟景美、人更美。而这样“唯美”的教学,恰恰抛开了课文所描写的搭石的方便、搭石在山乡的重要性、搭石走起来不那么容易等信息。鉴于此,认识了什么是搭石后,我在教学中增加了这样的环节:
(1)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2)(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绾裤。从“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麻烦、不便、辛苦)
(3)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家乡的人们就不得不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
这样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搭石的理解,使搭石在学生的心中,不只是“唯美”的一棵“树”,而且是丰满的“林”中立着的美丽的“树”。
2.“文”“意”“象”的关系。
对“协调有序”的词语教学,着实经历了一个“磨”的过程,最大的收获是使学生对“文”“意”“象”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协调有序”最初的教学设计是:
(1)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2)生活中你见过协调有序的情形吗?
(3)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句话,边读边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协调有序”的理解一直是抽象的、理性的,生活中“军乐团的协调有序”“大雁南飞的协调有序”的意境与文中描写的情形相去甚远。学生感悟文本的意义情感,需要历经一个“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过程。“呈于象”,就是将语言文字通过内心的视像转化为鲜明可感、有声有色的画面。“感于目、会于心”就是到画面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想象,在“文”“意”“象”的水乳交融中,使语言与情感融为一体,同构共生。因此,才有了以下的课堂实践:
师: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了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是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的。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放到句子中再想想。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对,你这是联系下文来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你们现在走在哪儿?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不好可要掉进水里哦。有信心吗?
生:有!
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语速渐快,引读三遍。)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那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作——
生(齐):协调有序。
从字面到联系上下文,指导学生与教师反复合作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与走搭石形成通感,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体会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的默契,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又渗透了人文的浸润,很好地利用“象”这一中介,完成了“文”和“意”的转换。
(责任编辑 张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