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理论

  • 寺山修司作品《死者田园祭》中的凝视机制分析
    》基于拉康的镜像理论通过不同时空同一主体相遇的设置,以“自我凝视”为切口在套层结构中形成了独特自我诠释的方式和策略。战争原罪和乡土创伤笼罩于战后一代导演们的影像中,寺山修司的影片在战后的人文领域起到“调节剂”的作用,带领观众以解剖自我的方式直面反思历史。[关键词] 寺山修司  《死者田园祭》  凝视  镜像理论[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03-0108-04寺山修司是日本电影“松竹新浪潮”的代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3期2024-06-01

  • 基于拉康镜像理论分析小说《美人鱼》主人公咸优优的自我建构过程
    摘要】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在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中,“他者”作为主体的对应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者”又被区分为想象界“小他者”和象征界“大他者”。本文基于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小说《美人鱼》中主人公咸优优的自我建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在镜像理论影响下,“小他者”如父母、男友、潜水教练,以及“大他者”如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认可度与职业偏见等都影响着咸优优的自我认同,进而从不同程度上推动着她逐渐完成自我建构。【关键词】镜像理论;自我建构;他者

    新楚文化 2024年6期2024-05-10

  • 镜像理论视域下虞姬形象建构
    ;虞姬形象;镜像理论;电影《霸王别姬》【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2-0077-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2.024一、中国戏曲与电影中女性角色身份的建构女演员特别是戏曲女演员是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中一个较为独特的群体,也是学术界长期忽略的一个群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与戏剧艺术形成、发展、成熟的历史相始终

    今古文创 2024年12期2024-04-08

  • 镜像理论下的自我与他者的双重认同
    完成了拉康的镜像理论关于主体确认的表达,同时更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双重认同。本文将通过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的构建,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绿皮书》中的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双重认同机制。【关键词】《绿皮书》;镜像理论;拉康;主体认同【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5-0099-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5.03

    今古文创 2023年45期2023-12-25

  • 《鬼作家》中的脑文本与伦理选择
    伦理选择  镜像理论[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12-0040-05《鬼作家》(The Ghost Writer, 1979)是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代表作“被缚的祖克曼三部曲”的开篇。全篇以祖克曼追寻精神父亲为线索,思考犹太文学的写作之路。小说第三章“冤家命定”在形式与内容上均与其他章节孤立,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从文学伦理学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12期2023-12-20

  • 镜像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模式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討镜像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模式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镜像理论指导下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再植指感觉功能分级、Michigan手功能评估量表(Michigan hand outcome questionnaire,MHQ)评分、静态两点辨

    中国美容医学 2023年9期2023-10-11

  • 维多利亚时代的叛逆天使
    中天使”  镜像理论  自恋人格[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A.S.拜厄特(Antonia Susan Byatt)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文学评论家。她著述颇丰,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享有巨大声誉。《占有》是她在1990年出版的一部新维多利亚小说,凭借这部作品,拜厄特荣膺布克奖和《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该部作品于2002年被改编为电影《无可救药爱上你》,好评如潮。小说叙事采用了维多利亚时代与当代双重时空交错的结构模式,围绕几位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2期2023-09-01

  •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主体建构的拉康式解读
    本文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与主体三界说为基础,探讨沟口的成长轨迹与心路历程,阐明沟口从无意识的实在界凭需要行事,至想象界在他者中建构主体,最终在象征界走向毁灭的主体建构失败的过程并进一步分析其失败原因,沟口的经历不仅折射出战后普遍的存在焦虑,更反映出创作者三岛由纪夫的文学观念。关键词: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 镜像理论 主体性建构 他者《金阁寺》被普遍认为代表了三岛由纪夫文学的最高水平,是三岛美学的集大成者。该作品以1950年发生于京都鹿苑寺的一起纵火案为原型,讲

    文学教育 2023年9期2023-09-01

  • 中西女作家三毛与毕肖普诗歌情感比较
    中西诗歌 镜像理论 比较文学在文化互渗的今天,比较文学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贯穿历史长河中的交相往还,使得中西文化元素在诗歌这一文学形式上,表现出既交融,又独立的特点。笔者以比较文学这一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等领域并行的文学研究方法,结合西方诗人毕肖普与我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三毛诗歌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两位文学家在诗歌创作方面基于情感和意向表达之异同,结合具体诗歌作品解释相关研究意义,进一步具体阐发比较文学中的中西方诗歌诗歌情感研究。一.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7期2023-08-08

  • “郑恒为何要死?”
    关系。由荣格镜像理论并结合《西厢记》的流变史,得出郑恒为张生人格阴影,论述郑恒死亡的充分必要条件。回归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挖掘郑恒之死下被遮蔽的男性焦虑。【关键词】结构主义;镜像理论;阴影人格;集体无意识;男性焦虑【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2-0007-05【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2.002基金项目:广

    今古文创 2023年22期2023-06-25

  • 虚构的存在之真
    霸王别姬》;镜像理论;三界理论【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4-0004-05【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01昆曲剧目《孽海记》中,“思凡”唱段的名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在由陈凯歌执导、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霸王别姬》的华语电影中,被赋予了一重追寻主体意识的意义,成为一个书写自我认同焦虑的符号。

    今古文创 2023年14期2023-05-31

  • 身体与镜像:论老舍《我这一辈子》中“我”的生命探索
    [关键词] 镜像理论  身体内涵  《我这一辈子》  人文情怀[中图分类号] I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26-0067-04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在1936年第十四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上首次提出了镜像理论。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拉康对这一概念进行补充、延伸,使镜像理论趋于完整[1]。文学意义上的身体不仅包括器官等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更包括精神层面的身体反应。《我这一辈子》写了一个巡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26期2023-02-26

  • 拉康精神分析视域下《无声告白》中詹姆斯·李的身份建构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和相关主体理论,对美国华裔男性詹姆斯·李的人生经历进行梳理,深入研究其心理建构,探讨他的身份焦虑与迷失,进而剖析自我建构过程中他者的影响以及主体心理意识的变化。在镜像阶段的影响下,对镜中理想自我的追寻导致了詹姆斯人格的异化,推动其成为欲望主体,迷失在象征界。他在经历一系列创伤性的遭遇后思考现实与理想自我间的关系,发现症结在于自己一直追求不能拥有的东西,最终他打开封闭的自我,成功建构主体身份。本文发现与他者的交往推动詹姆斯成为欲望主体,所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25期2023-02-23

  • 拉康镜像理论视域下《黑天鹅》主人公的自我建构
    摘要:镜像理论是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奠基之论。《黑天鹅》中,妮娜经历了从“虚幻自我”到“真实自我”的自我意识确立。从镜像理论的维度分析《黑天鹅》,有助于从艺术领域延伸和拓展精神分析学说。关键词:拉康;镜像理论;《黑天鹅》;自我建构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4-00-04《黑天鹅》是美国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一部有关芭蕾舞演员探索自身本质的超自然惊悚悬疑影片。28岁的芭蕾舞演员妮娜(娜塔莉·波特曼饰)

    艺术科技 2022年4期2022-06-15

  • 镜像理论视域下索默斯太太的身份建构
    锦秀关键词:镜像理论 《 一双长丝袜》 索默斯太太 身份建构美国作家凯特·肖邦(Kate Chopin,1850—1904)因女性主义作品备受学界关注,其文学声誉可以与其他19世纪美国作家如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等相提并论。短篇小说《 一双长丝袜》创作于晚期,女主人公索默斯太太整天为家庭忙碌,尽职尽责地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是19世纪美国典型的“家中的天使”的代表。然而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玩偶之家》的误读与再读
    键词:娜拉 镜像理论 他者 解构 成熟一、理论意义上的失败解放1918年,《玩偶之家》经胡适、罗家伦合力翻译而进入中国文学界,次年又迎来了本土版本——胡适的《终身大事》。随着《玩偶之家》和《终身大事》的不断公演,娜拉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从文本来看,娜拉毅然走出家门不仅表现了对男权的反抗、对男女平等地位的诉求,还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娜拉在当时被当作女性解放的标本。需要注意的是,“解放的标本”和“解放了的标本”两者之间虽只差了一个字,意义却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地久天长》中的女性主义书写
    男性权威; 镜像理论引言:王小帅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前期创作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人印记和先锋性的主体特征。他在艺术创作上一直秉承着“关注探寻个体的存在意义、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环境的不和谐”等理念。《地久天长》是他创作至今市场反响最大的一部影片,同时在柏林电影节上,主演王景春和咏梅还拿下最佳男女主角奖项,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成就。该片以二十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到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的三十多年为叙事背景,讲述着三个普通工人家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2年2期2022-05-23

  • 《人间失格》他者视域下自我建构的悲剧性
    拟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的角度出发,剖析主人公从最初的对自我的寻觅和误认,到他者视域下对自我主体的异化建构,再到主体重构过程的破灭。小说异常冷峻地展示出叶藏“走向疯狂存在”的悲剧全过程,并借此悲剧性的结局提出了现代人建构自我的最为真切的痛苦问题。【关键词】 镜像理论;《人间失格》;他者;自我建构;悲剧性【中图分类号】I2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7-0016-03【DOI】1

    今古文创 2022年17期2022-05-20

  • 镜像理论视域下倒喻修辞现象的再思考
    的认知类似于镜像理论中的“他者”对“自我”的影响。倒喻的“倒”不在于本体和喻体位置之颠倒,而在于语言形式与人们观念及心理上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认知角度对倒喻的语用效果进行理解与阐释,可以丰富倒喻的内涵。关键词:倒喻;镜像理论;修辞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1-00-03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视为是一种人类了解世界的认知机制。其中,两个认知域基于经验而产生单向或双向的映射,因此一个认知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1-12

  • 论张翎《雁过藻溪》的人物身份建构
    雁过藻溪》 镜像理论 自我 他者张翎是当今海外华文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之一,从早期的《望月》到《金山》,她的叙事方式和语言越发成熟,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书写海外游子委婉曲折的故事,尤其擅长书写女性的命运,在对女性的爱情、亲情等的描写中窥见历史的厚重复杂和边缘人的精神文化来源。小说《雁过藻溪》描写了定居多伦多的华人女性宋末雁在母亲去世后送母亲的骨灰返回藻溪的故事,随着故事的推进,末雁封闭已久的内心逐渐打开,逐渐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完成了自我的身份建构。拉康的镜像理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0期2021-10-29

  • 浅谈《西游记》中的镜像原理及人生哲理
    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关键词:镜像理论 西游记 人生哲理 真假美猴王“镜像理论”这一理论是由西方的柏拉图在《理想国》提出的,并且在后期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没有逃离“映像”这一观点,即诸多哲学家认为所谓的“镜像”是简单的完全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二十世纪,雅克·拉康针对这一“镜像”提出了阶段性的理论,也是在这一时期提出了“镜像”是人类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人们只有通过“镜像”这一阶段才能够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9期2021-09-27

  • 镜像视角下《她比烟花寂寞》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文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她比烟花寂寞》中积琪琳内心自我建立的过程,从自我的认同与误认、他者对主体的作用两个方面来讨论,从而使得潜隐在电影背后的社会权力和文化内涵得以呈现,并试图总结女性群体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拉康;镜像理论;女性主义;她比烟花寂寞《她比烟花寂寞》是由安德南·图克尔执导的关于英国著名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的一部传记电影。该片根据其姐姐希拉里与弟弟皮尔斯合著的传记进行改编,因此注定了这是一部以很大篇幅描写私人情感和隐私的电影,影片以杰奎

    美与时代·下 2021年8期2021-09-13

  • 对于影片《沉默的羔羊》水牛比尔人物浅析
     死亡本能 镜像理论 人性 窥视1.导论《沉默的羔羊》是一部改编自托马斯·哈里斯同名小说的惊悚电影,由乔纳森·戴米执导,朱迪·福斯特、安东尼·霍普金斯等人主演。本片的镜头语言,人物塑造上,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在人物塑造上,汉尼拔,水牛比尔等变态杀手都因为原生家庭,后天遭遇等,形成了个人人格上的扭曲。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精神分析法可以窥探片子中所蕴含的影片内涵。汉尼拔作为其中影片的主角,已经被太多的影迷和精神专家分析。而作为反派的水牛比尔我认为是更值得运用精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2021-09-10

  •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黄墙纸》中疯女人的重生
    要:从拉康的镜像理论重新关照和审视《黄墙纸》文本,可以发现在女主人公的疯癫过程中,充斥着他者与自我的权利游戏。小说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受到丈夫的控制以及男性大他者话语的影响,揭露了时代背景下的性别歧视和压迫。而女主人公的疯癫,成为其摆脱他者压迫,重塑自我身份的象征。女主人公最后的疯癫使其摆脱了父权社会和男权话语对她的精神压迫,同时也体现了女性对男性大他者话语的反抗,对于女性争取独立平等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镜像理论 他者 自我美国女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

    文学教育 2021年8期2021-09-06

  • 镜像理论视阈下自我与他者的共情传播策略
    本文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视阈切入电影内容的情绪传播,借助理论中的“大他者”“小他者”与自我的关系所形成的二维建构,对受众进行情绪引导实现共情传播和情感升华的效果,试图探究该电影爆红原因。关键词:《你好,李焕英》;镜像理论;共情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8-0086-03一、引 言德波表示:“在那些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中, 生活的一切均呈现为景象的无穷积累。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转

    今传媒 2021年8期2021-08-30

  • 白居易迁谪思想的含蓄表达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来解读《琵琶行》,可以看到白居易塑造的琵琶女形象其实是白居易的镜像,琵琶女的身世和情感是白居易身世、情感的投射,琵琶女沦落的原因和过程则是白居易的思想认识的体现。关键词 镜像理论;琵琶行;白居易;迁谪《琵琶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所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脍炙人口,妇孺传诵。对诗中所记的夜逢琵琶女一事,读者多以为假,认为不过是白居易借之抒发“天涯沦落之恨”“满腔迁谪之感”[1]。那么诗人是如何通过琵琶女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的呢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5期2021-08-13

  • 镜像理论下《孔雀》中“姐姐”的形象解读
    谐。关键词:镜像理论;电影《孔雀》;“姐姐”形象解读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230-04电影《孔雀》用极其平实的镜头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一个北方小城市五口之家的故事。影片以一种粗粝朴素之美展示了姐弟三人青春的伤痛,并通过叙述三人与家庭和时代环境相抗争与磨合的经历展现一个时代的缩影。姐姐高卫红外表素雅,可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内心叛逆火热,为追寻理想自我,不惜自残甚至牺牲自己的爱情来逃离父辈的束缚。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2021-04-18

  • 镜像里的中国元素
    将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从《女勇士》各章的中国文化改写现象入手,探讨汤亭亭的文化改写方式和背后深意。汤亭亭将传统文化中压迫女性的各种元素进行分层次改写:先改写传统文化中压迫女性的元素展现了女性主义成长;再改写文化身份元素揭露了中西文化冲突,并重构了美籍华裔文化身份认同。将中国文化元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体现从受困于文化身份困境到接受双重文化身份的过程,是直观展示华裔女性自我认同过程进行的创造性书写。《女勇士》通过文化改写对传统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改编,使得传统文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2期2021-02-23

  • 东方电影美学下的精神分析与生命哲学
    析理论与拉康镜像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东方美学典例中日本美学之“物哀之美”与“幽玄之美”以及中国传统美学之“意象”与“借景抒情”,以电影《情书》为研究对象,以精神与生命主题为研究方向,深入探索东方电影美学与精神分析、人物自我意识对镜像的认同以及生与死、时间与记忆主题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关键词:东方电影美学;精神分析;物哀与幽玄;镜像理论;精神生命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0-0227-03一、引言影片《情书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0期2021-02-03

  • 我国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的传播价值
    观察类综艺 镜像理论 自我建构基于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下,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由表及里,从形式融合走向了内容融合,内容创新之风兴起,网络综艺在万物皆媒的浪潮中高歌猛进,相较于传统电视综艺,网络综艺节目所特有的“互联网基因”,互联网思维使其在风格、类型、内容方面更加主动去寻求多方面变革,素人元素的加入应运而生。其中,多元素融合、多视角观察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容的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满足了窥私欲爆棚的社会欲望,且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中迷失自我的受众提供了自

    声屏世界 2020年16期2020-12-23

  • 电影《小偷家族》的镜像理论述评
    拉康·雅克的镜像理论主要探究人的“自我”在他者影响下的产生和转变,而镜像理论在这部电影中更是被这些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便运用镜像理论来分析《小偷家族》中主要角色的自我形象嬗变。关键词:《小偷家族》 镜像理论 拉康 自我 他者日本知名导演是枝裕和指导的电影《小偷家族》于2018年上映之后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该影片也斩获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得益于此,是枝裕和也成为继黑泽明、衣笠贞之助、今村昌平后,第四位荣获戛纳国际

    声屏世界 2020年12期2020-12-23

  • 《玻璃动物园》:阿曼达主体建构的解读
    他者的景观,镜像理论,阿尔都塞的传唤,来探讨阿曼达如何将男性驱逐出自己的乐园,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摆脱传统意识和父权强加给阿曼达的囹圄与折磨。关键词:玻璃动物园;他者的景观;镜像理论;传唤;主体作者简介:薛爽爽(1995.4-),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2--02引言:田纳西·威廉姆斯是二战后美国杰出的戏剧家。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2期2020-12-08

  • 与命运和解并顺势而为
    来》;拉康;镜像理论;他者中图分类号:I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2-0024-02影片《归来》是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一部“伤痕电影”,电影改编自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不同于小说的是,作品只选取了陆焉识在劳改时逃跑回家之后的片段进行改编,讲述了在文革时期一个家庭的遭遇以及一段感情的归宿。劳改期间的“右派”逃跑回家,想约家人一见,却被女儿告发,在火车站差点与冯婉瑜相見,却被再次抓走,平反后满心欢喜回到家的陆焉识,却发现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2期2020-12-06

  • 镜像理论看《禁闭》中的异化悲剧
    艳【摘 要】镜像理论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早期理论的核心和起点,他认为人类自我意识的确立,总是要借助于他者。而萨特的《禁闭》讲述了他者和自我的关系,在没有镜子的环境下,鬼魂不断想要通过他人的目光来认知自我。在镜像理论的观照下,对《禁闭》中的自我认同进行探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我认同过程中的异化悲剧。【关键词】镜像理论;他者;禁闭;自我认同;异化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0125(2020)29

    戏剧之家 2020年29期2020-11-02

  • 霸王别姬:镜花水月也一生
    ;寻根文学;镜像理论;人生如戏;电影的社会责任感不疯魔不成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醉心于水袖丹衣的艺术色彩,融情于戏如人生的舞台绝响。镜像之中假作真时真亦假,浮浮沉沉的一生亦正如镜花水月不可琢磨。戏与人生早已交融无法分离。一、陈凯歌的寻根文学中国第五代导演热衷于对美学的追求,陈凯歌更是一位对美学吹毛求疵的导演。与此同时他也具有浓重的文化寻根热。这一时期的陈凯歌,应该主要是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谓“寻根”文学的影响,注重寻找民族文化韵味,散文化叙事,构图宏大,但

    青年生活 2020年22期2020-10-21

  • 《小丑》:一次拉康主义的自我寓言
    指链”概念和镜像理论等精神分析学方法,剖析和审视影片《小丑》中角色的自我异化过程,并由此出发,探寻影片人物的建构逻辑。关键词:拉康;能指链;镜像理论;俄狄浦斯情结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8-00-040 引言精神分析电影理论是电影理论现代转型后的一个重要分支。克里斯蒂安·麦茨首次把精神分析学说引入电影研究领域,将经典时期理论家们从本体层面提出的追问延伸至画框外部,探讨观众心理与观影机制。小丑(Joke

    艺术科技 2020年18期2020-10-12

  • 两个我
    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影片中女主人公从自我认知到自我建构的过程,以及影片对当代人产生的影响。【关键词】镜像理论;《夜以继日》;精神分析学派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5-0131-02《夜以继日》是日本新生代导演滨口龙介的一部新作,曾入围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朝子在初恋麦失踪两年后,意外遇到了一个外貌和麦一模一样的男人亮平,随后在两人之间周旋、

    戏剧之家 2020年25期2020-09-26

  • 镜像理论视域下的选秀类综艺节目探析
    :自我认同;镜像理论;自我异化;综艺节目从《青春有你2》到《创造101》,再到《乘风破浪的姐姐》;从爱奇艺的重金打造到腾讯平台的年度巨制,再到芒果TV的野心大作。上线12小时,播放量达1.4亿,小红书、微博热搜超百亿的阅读,在将《乘风破浪的姐姐》推上风口浪尖的同时,也再次把选秀节目推到公众视野。2005年《超级女声》的崛起可以看做是选秀节目的开端,观众投票选择自己心中的选手,捧红了一批素人;2013年《中国好声音》则是另一座里程碑,全新的节目样式之下,观众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9期2020-09-10

  • 分裂、迷茫、放逐
    要】 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镜像阶段是主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是自我的结构化,在镜像阶段的儿童如果混淆了镜中的影像,那么一生都会错把眼前的影像当成自己,从此把自我建立在一个虚幻的基础之上,真实的自我与镜中的影像形成了永恒的矛盾,从而造成自我的永久分裂。这一理论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具有较强的普适性,本文拟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对小说《八月之光》中的主人公克里斯默斯的悲剧进行分析,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透视人格扭曲的根源。【关键词】 《八月之光》;克里斯默斯;

    今古文创 2020年18期2020-09-10

  • 逃离?抉择与重生
    方的时节》;镜像理论;无意识;欲望苏丹现实主义作家塔依卜·萨利赫的代表作《移居北方的时节》,不仅使萨利赫收获了世界各地的读者,而且一跃成为知名的阿拉伯作家。苏丹总理在哀悼词中说:“他的小说、著作被翻译成世界各种语言,将苏丹文学和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他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萨利赫的作品多以苏丹农村为背景,《移居北方的时节》正是以苏丹北方农村及世界大都会伦敦为背景反映当时苏丹的社会状况,萨利赫用高超的写作技巧,表现深刻的主题,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后殖民角度、女性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7期2020-06-29

  • 爱的另一种内涵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电影《情书》
    本文将拉康的镜像理论用来分析电影情书中的主人公渡边博子在爱情中的找寻与救赎。关键词:《情书》;镜像理论;渡边博子影片《情书》中的渡边博子一度受到“他者”所谓镜像的影响,不断寻找着自己已经逝去的爱人藤井树的过去。博子因记错了地址联系到了藤井树年轻时的暗恋对象同名同姓的藤井树(下文称女树),以此展开了女树的回忆以及渡边博子揭露自己爱情的本质。这段回忆尘封是女树的岁月之迷——朦胧止于暗恋。而她的回忆对渡边博子来说是残忍的,渡边博子在发现她的爱与执念对藤井树而言仅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6期2020-06-28

  • 《美丽新世界》中“野人约翰”主体建构的拉康式解读
    者基于拉康的镜像理论,对《美丽新世界》中的主人公约翰的自我认知过程进行解读,从对自我的误认、异化以及崩溃这一过程进行阶段式分析,探索出约翰最终主体建构失败的原因,表明了非人世界的残酷无情和个体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渺小和无助。关键词:《美丽新世界》;镜像理论;主体建构作者简介:高冉(1998-),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通讯作者:蔡殿梅(1963-),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4期2020-06-08

  • 镜像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中的人物身份分析
    要:本文从镜像理论视角解读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这个故事围绕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展开,大篇幅讲述的是这个混血家庭中三位主要成员白人母亲玛丽琳,华人父亲詹姆斯和他们最爱的女儿莉迪亚,三人遭受的内心痛苦,还有经历过一系列事情以后所做出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关键词:《无声告白》;人物身份;镜像理论[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1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意思是指主体与外界接触时,人们所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2020-04-09

  • 镜像理论视域下美图对个人网络形象的构建和影响
    要】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自我形象的构建是想象的结果,而在美图软件盛行的今天,这种想象通过美图技术和软件的操作得以具化。个人将具化的形象通过图片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展示,借此让想象中的形象在他人的凝视中得到认同,从而产生“美图镜像”,而本文认为,除了“美图镜像”之外,他者通过对图片的点赞和评论与发布者加强情感联系,并借由在发布者心中产生的亲疏远近关系认知也会形成“社交镜像”。两种镜像交叉互动使社交平台呈现出全景式的图景,并异化沉溺其中的每一个人。【关键词】镜像理

    戏剧之家 2020年8期2020-04-08

  • 电影《千与千寻》主要人物解读-基于拉康精神分析理论
    索。关键词:镜像理论;精神分析;千与千寻一、拉康精神分析理论概述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对弗洛伊德的继承与补充,在“需要—需求—欲望”的欲望匮乏理论基础上,将主体划分为三个层次:想象界,象征界,现实世界。拉康的想象与象征都是超现实或构成现实的,“真实”并非想象和象征之外的东西,而是由想象和象征构筑起来的个人主体生活本身的断裂和失败。在拉康精神分析中,主体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镜像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发现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的虚幻性。这种镜像的实质是一种主体和现实

    人物画报 2020年29期2020-03-14

  • 从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的解读,阐述盖茨比的悲剧人生其实源于其自我的迷失,因此导致其自身的毁灭。关键词:雅克·拉康 镜像理论 《了不起的盖茨比》 悲剧 自我迷失一、镜像理论提供了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有效视角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中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子,自我与本我、辩证认识都是对镜像理论的支持。弗洛伊德的作品《意识的结构》,从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面对人类的意识进行论述,三个层面可以互相转化,无意识的事物经过努力可以转变为有意识,但需要主体突破无意识的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2期2020-02-28

  • 破茧成蝶的自我追寻之路
    成长与重生,镜像理论为电影研究开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认同。本文将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妙子成人过程中自我认同的找寻与新生,了解人的身份认同和建构所带来的深刻哲思。【关键词】镜像理论;自我认同;他者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7-0110-01一、拉康的镜像理论早在20世纪30年代,拉康提出并创建了镜像理论学说。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的活动是一种识别作用,即当主体与外界接触时,人们所认

    戏剧之家 2019年27期2019-11-05

  • 《情书》中的镜像理论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讲述了一个自恋的故事或者说寻找自我的故事。镜像理论是法国精神学家雅克·拉康针对6-18个月的婴儿从镜子里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从自我意识的产生到对镜子里的自己的终身迷恋,镜像理论解释了婴儿见到镜子的开心又被延伸到情侣间奇妙的爱恋。关键词:镜像理论;《情书》;视听语言;岩井俊二前言《情书》是导演岩井俊二第一次在电影院公映的剧情长片,上映后在亚洲掀起了评议热潮,是九十年代最脍炙人口的日本爱情文艺片。一、镜像理论与情书的结合镜像理

    艺术大观 2019年10期2019-10-23

  • 镜像理论视角下分析美剧《杀死伊芙(KillingEve)》中女性自我认知的转变
    摘要:本文以镜像理论为理论指导,分析美剧中《杀死伊芙(Killing Eve)》中主要女性角色Eve的人物成长和自我认知变化。在剧中Eve经历了生活工作中的一系列变化并与世界产生了新的连接,本文从同事、另一主要女性角色Villanelle以及社会这三个他者的角度,对Eve的自我认知变化进行分析。关键词:镜像理论;女性;自我认知一、引言本文意图探究镜像理论视角下美剧人物中的性格特点。目前研究领域中,有对文学作品、电影中人物的镜像阶段理论分析,或对作品中女性人

    北方文学 2019年29期2019-10-23

  • 我们都偏爱镜子中的自己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影片人物角色深层次情感的生发与意义,通过打破电影“爱情”的外壳,探索内里“自恋”和“他恋”的内核。关键词:镜像理论;自恋;他恋;理想自我一、雅克·拉康和镜像理论雅克·拉康是法国十分有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镜像理论是其思想的精华。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自我形成的原型,其“镜像阶段”指6至18个月的婴儿产生了最初模糊的自我意识,逐步能在镜中辨认自己的形象,然后把自己的真实身体和镜中自我相认同,从而完成自我的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身份认同过程。在这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0期2019-10-21

  • 人间失格——基于拉康镜像理论的探讨
    :本文主要从镜像理论的视角对太宰治中篇小说《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的自我认同的过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他者对主人公大庭叶藏的自我建构的影响,并对其背后原因进行了讨论。关键词:《人间失格》;镜像理论;他者;自我认同一、引言《人间失格》创作于二战之后,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属于日本战后文学。当时日本在二战中是战败方,战争以日本投降,美国占领日本为结束。日本的战败使得当时的社会陷入混乱,许多日本国民对自己现有的生活产生了一种虚无感和幻灭感,因而很多国民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2期2019-10-21

  • 跨性别视域下浅析身份的建构与认同
    ”以及拉康的镜像理论,浅析跨性别者如何在男权主导的社会中破除权力的规训、如何在内心的阿尼玛摘下人格面具后,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关键词】跨性别;权力话语;原型理论;镜像理论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086-02一、华丽抗争:冲破男权规训界限影片《丹麦女孩》改编自大卫·艾伯肖夫的同名小说,取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真人真事,讲述了世界上有记录的首位变性人士——丹麦画家艾纳

    戏剧之家 2019年25期2019-10-06

  • 拉康“镜像理论”视域下解读《冷血》
    本文拟用拉康镜像理论来分析《冷血》文本中主人公佩里这一主体被他者阉割而成为一个异化的自我形象,小说最后主人公佩里.史密斯的悲剧结局将主体的虚幻性以及“他者”在自我建构中决定性地位等赤裸裸地剥开呈现给观众,充满着对人类自我本身困境的探索。关键词:《冷血》;拉康;镜像理论;他者[中图分类号]:I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2一、引言“镜像理论”是拉康在1936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是拉康哲学体系的核心,同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4期2019-09-16

  • 身份的救赎
    试图通过拉康镜像理论来重读本片。【关键词】:拉康 镜像理论 《西北偏北》一、拉康的镜像理论雅克·拉康对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符号学再阐释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研究领域最具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之一。虽然拉康的作品晦涩难懂,但他的许多观点:如关于主体心理结构、关于认知域、关于主体格式的形成阶段、关于“向我思维”模式等,在文学批评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镜像理论是拉康理论的起点,1936年拉康在第十四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镜像阶段》的发言,这是他第一次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7期2019-09-10

  • 游走于电影《情书》的镜像理论
    关系是对拉康镜像理论的最完美诠释。关键词:情书;镜像理论;视听语言引言:由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影片《情书》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一个关于回忆、青春和爱的忧伤故事,其情节看似简单,但在隐含的深层结构中,我们发现,它讲述了一个绝望的人试图在多重角色的镜像关系中获得或找到镜中的理想自我的故事。在忘我的他恋中深深地迷恋自己从而达到认识自我,在理解自我过程的意义上,这可以看作是拉康的镜像理论。一、(男)藤井树的自恋情结“藤井树爱藤井树”是一次自恋的投射,名字本身就是一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2期2019-09-10

  • 从日本爱情片《情书》中解读拉康的镜像理论
    可贵的爱情。镜像理论是法国精神学家雅克·拉康针对6-18个月的婴儿从镜子里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从自我意识的产生到对镜子里的自己的终身迷恋,镜像理论解释了婴儿见到镜子的开心到情侣间奇妙的爱恋。本文将从镜像理论的角度解释电影《情书》一男两女的爱恋之旅。关键词:《情书》;井岩俊二;镜像理论;雅克·拉康;影子前言拉康的镜像理论使人类认识世界和自己时有了哲学理论指导。见自己,见他人,见世界。通过他人认识自己,从自己出发去选择世界。电影《情书》中两女一男的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2019-09-10

  • 拉康“镜像理论”解读莫里森《天堂》
    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揭露西方霸权主义以及父权的虚幻镜像对黑人女性和男性的迫害,呼吁黑人们敢于打破这种“虚幻镜像”,融入到社会中来,最终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人类共存的“天堂”。关键词:拉康;镜像理论;“天堂”作者简介:李雪(1994.12-),女,汉族,辽宁省朝阳市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8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美国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0期2019-09-10

  • 诱惑:从美学阶段到自我解构的升华
    质,后现代的镜像理论,在现实与虚幻、矛盾与救赎、人性与本真等镜像关系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从而阐明二元对立固有场域的出路,自我解构对人神性的升华。关键词:我不是药神;诱惑;美学阶段;镜像理论;升华一、美学阶段的诱惑:身体、精神、信仰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克尔凯郭尔把人存在的诸种形态分为“美学”“伦理”“宗教”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人只能以感性、理性或信仰的方式存在。他将诱惑分为唐璜的肉体诱惑与约翰尼斯的精神诱惑,以及耶稣间接诱惑亚伯拉罕的信仰诱惑。在这里,克尔凯郭尔

    美与时代·下 2019年12期2019-09-10

  • 犯罪片中的一抹温情
    格;犯罪片;镜像理论;价值观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084-02在电影《逍遥法外》中,斯皮尔伯格也没有忘记对爱的执着追求,难舍犯罪片中的一抹温情。影片中弗兰克的完美人物塑造对影片主题的反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富裕而又美满的家庭,父母恩爱和睦,父亲是他无比崇拜、让他禁不住想去效仿的伟大榜样。但好景不长,弗兰克父亲的商店因为偷税被政府查处,弗兰克一家优越的物质生活一去不复返。伴随着父

    戏剧之家 2019年24期2019-08-21

  • 那喀索斯在19世纪
    索斯 自恋 镜像理论在希腊神话中,美少年那喀索斯受到诅咒爱上了自己的水中倒影,不可自拔,最终溺水而亡化为水仙。在《道连·葛雷的画像》中,主人公道连·葛雷在爱上自己的画像后,因一句戏言“拿我的灵魂换青春”与自己的画像产生了奇妙的交感作用,身体青春永驻,而灵魂的罪过由画像来承受,最终他刺向那幅已经丑陋不堪的画像,自己却离奇死亡,画像则恢复如初。可以说道连·葛雷的形象就是19世纪的那喀索斯。无论是那喀索斯观看水中倒影,还是道连·葛雷凝视自己画像,都构成了镜像关系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5期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