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围绕美国华裔家庭进行书写,对人的存在境遇和心理意识进行深刻剖析,折射出华裔群体在美国社会中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危机。本文运用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和相关主体理论,对美国华裔男性詹姆斯·李的人生经历进行梳理,深入研究其心理建构,探讨他的身份焦虑与迷失,进而剖析自我建构过程中他者的影响以及主体心理意识的变化。在镜像阶段的影响下,对镜中理想自我的追寻导致了詹姆斯人格的异化,推动其成为欲望主体,迷失在象征界。他在经历一系列创伤性的遭遇后思考现实与理想自我间的关系,发现症结在于自己一直追求不能拥有的东西,最终他打开封闭的自我,成功建构主体身份。本文发现与他者的交往推动詹姆斯成为欲望主体,所以他的欲望其实是美国文化的产物。伍绮诗以小说的形式观照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政治,具有历史隐喻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镜像理论 主体理论 身份焦虑 身份建构
《无声告白》讲述20世纪7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小镇上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的故事。父亲詹姆斯是华裔移民的后代,生长在美国,是一名大学教授。华裔身份带来的“异类”标签一直困扰着詹姆斯,他将“与他人一样”“合群”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却一直未实现内心渴望。母亲玛丽琳是美国白人,她追求“与众不同”,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最终却因家庭的羁绊放弃理想,只能做一名家庭主妇。夫妻俩均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全部寄托在大女儿莉迪亚身上,这也是导致莉迪亚死亡悲剧的根源。故事围绕莉迪亚的死亡展开,探讨了移民身份、种族差异、性别平等、家庭教育等发人深省的问题。本文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和相关主体理论对美国华裔男性詹姆斯的身份建构过程进行剖析,探索其在寻找主体性过程中的心理意识和与他者的关系,为主体如何在他者环境中建构自我挖掘现实意义。
一、理想自我的幻灭
拉康的镜像理论揭示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在0-6个月时,婴儿所产生的对自身躯体与外部世界的意识是片段的,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意识。在6-18个月时,“婴儿开始认出自己在镜子(意指任何反射性的表面)中的形象时,会首次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具有一个完整的形式”[1],第一次实现着自我认同的过程。然而,由于婴儿的实际身体体验是不完整的,镜像形象创造的是一种虚幻的完整感,在镜像中获得的主体的形象,是一个理想自我。“拉康这里使用‘理想-我已经具有了贬义,理想化即意象中的误认,已经内含了虚假的成分。”[2]理想自我是镜像阶段形成的自恋形象,其位置不在现实中,而是在一种想象界中。婴儿通过这个外在于自身的形象来认同自己,不管这个形象来源于真实的镜像,还是周围伙伴的形象。
在拉康看来,想象界源于幼儿时期的镜像经验,却能深入影响人的一生,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及个人体验会深刻影响日后自我主体的形成。詹姆斯不幸的童年时期可以视为其主体形成的镜像阶段,而充当镜中理想自我的则是他的美国同学。作为父母偷渡移民美国的移二代,詹姆斯的童年是在缺乏归属感的环境中度过的。天生与众不同的外貌让詹姆斯在学校里饱受恶意与排挤。作为学校里的第一个东方学生,他就像一个不速之客,与学校格格不入。当他经过走廊时,运气不好的时候,他会听到女孩子们的嘲笑;体育课上同学们为了捉弄他把他的裤子藏了起来,他不得不拿起背包遮住下半身去寻求老师的帮助。这些经历对詹姆斯主体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他看来,这些恶意和排挤意味着自己的身份不被认同,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他感知到是他的华人血统使他被贴上了异类的标签。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产生了一种认知,即如果自己能表现得像其他普通美国学生一样,这些不公平的对待就会消失,美国社会就能接受他。于是,他对“普通美国学生”这一形象不断地认同,迫切渴求融入,也开始了对这一理想的自我追寻,这种追寻主要体现在对白人文化无条件的认同和对本民族文化的排斥上。詹姆斯故意与家人保持距离,仿佛这样他就会摆脱自己的中国身份。在他上学的第二个月,他拒绝父母接送他上下学;五年级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的英语发音纯正,他不再和父母说中文,害怕给自己的英语带口音;他还给自己制定了一套学习美国文化的课程,上大学的时候他研究的是最典型的美国学科——牛仔。他做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白人的认可,实现理想中白人的社会身份。
詹姆斯这一通过获得他人认同来确认自己的行为可以说与拉康的镜像理论形成了相互映照的关系。在拉康看来,每个人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为了获得周围环境的认同而不得不将自我异化在他者的世界里。身处异乡的境地使得詹姆斯愈发寻求他者的认同,追寻镜中的理想自我,融入美国社会。但实际上,尽管他主动接受了白人文化,却始终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毕业后,他本可以凭借优异的成绩留在哈佛任教,却因为种族身份被拒,最终只能在一个不知名大学任教;学生不重视他的课程,学校的同事也总是带着种族主义的有色眼镜看他。随着个体的成熟,主体意识到自己实际的分裂自我与他通过镜像阶段内化的理想形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距在自我幻想的领域与语言和文化的象征领域之间创造了根本性的分裂,导致了持续的不满和脱离感。在美国种族主义制度下,詹姆斯没有独立的社会身份、地位和尊严,始终都在寻找自我。
《无声告白》的背景是在美国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当时美国人看待黄种人是既狭隘又刻板的,脑海里还残留着傅满洲的形象,社会上还流行着黄祸论。在小说特定的历史语境下,詹姆斯社会身份的缺失映射了美国社会中华人普遍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许多第一、二代移民在成长过程中对身份认知上的自卑和彷徨,以及在社会融合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因而具有历史隐喻意义。
二、象征界自我的迷失
社会身份的缺失让詹姆斯成为欲望的主体。拉康指出,欲望客体必须在主体身上保持缺失,欲望才能存在。美国身份之所以成为詹姆斯的欲望,正是因为詹姆斯身上缺失它,而它的存在能填补詹姆斯身上的缺失,给予他完整性。但它是詹姆斯无法得到满足的欲望。由此可见遭遇身份危机的詹姆斯成了拉康所說的欲望主体,在他的心里始终藏着一个自我认知缺失的黑暗角落。
对于像詹姆斯这样的黄种人来说,他们渴望融入人群,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美国身份成为他们的欲望,但在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欲望无法被满足,自我也无法被认同。于是长期生活在压抑和痛苦之中的詹姆斯,产生了异族通婚可以促进身份改变的想法。从拉康的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于詹姆斯来说,被美国社会接受认同的生活可被看作想象界,是快乐原则,是欲望本身的形象;而象征界指的是“所有进入语言中的人都进入到了由符号和概念构成的意义世界”[3]。它是现实原则,是制度和文化权威,是充满了种族歧视的大环境。在拉康看来,主体的形成正是需要借助象征界来接触社会文化,通过与他者的相认同,才能获得主体的自我认同。詹姆斯在经历镜像阶段后认识到他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种族歧视的社会,他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自我身份,于是他迫切渴求与他者建立关系来确认其存在。因此,他选择了一个平凡普通的美国女孩玛丽琳,以使得整个家庭看起来更像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从而实现自己的美国身份认同。
对詹姆斯而言,他们的婚姻是他政治愿望的投射。玛丽琳代表了白人主流社会,被她接纳就如同被美国社会接纳。于是詹姆斯会刻意迎合玛丽琳的心意,做出改变去满足她的喜好,比如将头发修剪成她喜欢的发型,购买她称赞过的衬衫等。象征的辖域不能被看作是由人来构做成的,而应被看作是构成人的[4]。面对以妻子为代表的他者,詹姆斯通过玛丽琳的眼睛来塑造自己,建立一个虚假的身份,隐瞒了父母的劳工身份和家庭背景,害怕妻子了解真实的自己后便会离开。詹姆斯陷入这种想象性的异化境地中,自欺式地建构“成功”融入美国的主体身份,困在永恒的痛苦和无止境的追求中。在詹姆斯看来,与玛丽琳的婚姻意味着他在美国社会和文化意义上主体地位的确认。然而,和玛丽琳的婚姻并没有解决他的困境,其依旧在焦虑与苦痛中度过。他在这段婚姻中始终缺乏安全感,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两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在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白人是统治者,华裔群体是边缘群体,在一些地方白种人和黄种人的婚姻是违反法律的。玛丽琳的母亲在婚礼那天便警告了跨种族家庭艰难的生存困境。婚后,詹姆斯被玛丽琳随时会离开自己的不安困擾着,他的这种恐慌在结婚8年后玛丽琳离家出走去追求医生梦时最大化。
玛丽琳的出走让詹姆斯第一次对他们的异族婚姻产生严肃而深刻的怀疑。他自欺地认为美国已经向他敞开怀抱,认同了他,但是玛丽琳的离家出走把他带回现实。事实上,根本没有人因为他娶了一个白人女人而改变对他的看法。在詹姆斯一家生活的小镇上,他们是唯一的混血家庭,所以邻居们始终把他们当作外来者。小镇上的人以一种疏远又冷漠的态度对待詹姆斯一家。玛丽琳失踪后,负责此案的官员虽然对詹姆斯很有礼貌,但他话语间还是在暗示跨族婚姻注定失败。这让詹姆斯回想起在婚礼那天玛丽琳母亲的话:玛丽琳应该嫁给一个“更像她”的人,而不是他。他们的态度时刻都在提醒詹姆斯,玛丽琳的出走是种族差异和婚姻不和的结果。
由于长期遭受他者的冷漠与区别对待,詹姆斯的内心早已不堪一击,妻子的离去更是让他处于精神崩溃边缘。他将自我封闭,整日像个行尸走肉在书房里游荡,不愿意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情绪变化无常。妻子的不告而别使詹姆斯遭遇了生存危机,无法通过他者的相认同来获得主体的自我认同,长期处于疏离状态,迷失在象征界。
三、主体身份的重建
在这部小说中,詹姆斯始终徘徊在拉康所谓的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作为欲望主体,詹姆斯越是在象征界迷失自我、生活窘迫,内心就越摆脱不了想象界的完美魅惑。无法被他者认同,詹姆斯自然而然地又退回到想象界,沉溺于欲望被满足的假象中。直到女儿莉迪亚的死亡打破这一切幻想,将詹姆斯拉回现实,最终他回归家庭重建自我。
与玛丽琳的婚姻无法帮助詹姆斯融入象征秩序,欲望无法实现,他的主体性无法建构,于是他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在女儿莉迪亚身上。詹姆斯和玛丽琳育有三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莉迪亚有一双像她母亲一样的蓝眼睛,代表了与美国的紧密联系。所以詹姆斯认为她一定能交到很多朋友,摆脱黄种人的命运,而不是像他一样一直被排斥在人群之外。在他的眼里,孩子的人生成了他去弥补自身缺憾的窗口,他对莉迪亚的种种教育都彰显着他无意识的渴望。比如常常送给莉迪亚当下同龄人喜欢的东西和与人沟通的书籍,对女儿的要求就是合群,成为社交圈的明星。
然而,他忽略了女儿的华人血统。事实上,莉迪亚不仅有一双和母亲一样的蓝眼睛,也有着和父亲一样的黑头发,独特的外表预示了她与父亲一样的命运。在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她便因为华裔血统遭到歧视。自此,她不敢接受任何娱乐活动的邀请,因为她担心等待着她的是嘲弄和羞辱。所以,莉迪亚并没有朋友,在学校也不合群。但是为了让父亲高兴,她营造出自己交到了很多朋友的假象,父亲也沉溺于这种假象中。仅仅是看到莉迪亚与朋友通电话,詹姆斯就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然而,这种幸福是虚幻的,是詹姆斯经历了长期他者的冷漠和区别对待的生活后“融入人群”欲望的暂时满足,反而更强化了他对欲望对象的追求,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督促莉迪亚要交朋友,要合群。正是因为他不能去满足他者的期待,所以他渴望莉迪亚去实现他的愿望。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待,莉迪亚只好默默承受一切,重压之下她来到湖中间失足落水。于是这种虚幻的幸福随着莉迪亚的死亡被打破。对于詹姆斯来说,女儿只是满足他欲望的替代物,莉迪亚的死亡彻底破灭了他的融入幻想,这意味着他主体建构的又一次失败。
得不到他者的认同是造成詹姆斯自我困境的根本原因,与玛丽琳结婚生子是他试图解决这一困境的手段之一。然而,报道莉迪亚死亡的文章指出,跨族婚姻家庭的孩子通常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影射跨种族婚姻是一个错误的存在。这让詹姆斯开始愧疚自己的少数族裔血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这场灾难。“如果她是个白人女孩,他们就会调查下去。”[5]玛丽琳下意识的这句话更是深深刺痛了詹姆斯。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妻子与其他人不同,她平等对待所有种族。然而这句话却无意识间透露了妻子的歧视与指责,成了压垮詹姆斯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意识到原来自己从未被接受,其主体性被彻底瓦解,进入价值缺失状态。詹姆斯无法面对他们的婚姻,只好通过沉溺于路易莎的温柔乡来逃避现实。
然而,与路易莎的婚外情并没有令詹姆斯摆脱孤立无援之感,直至与玛丽琳袒露心扉,他的主体意识才被唤醒。这段婚外情被玛丽琳发现后,他们之间爆发了争吵。在争执中,詹姆斯终于吐露出自己作为一个外来者的格格不入与所承受的种种难堪。“与众不同——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5]然而,“与众不同”正是玛丽琳在男权社会中的追求与抗争,她年轻时拒绝家政课,立志要做一名医生,争取摆脱女性的固有命运。本质上,她在男权世界里受到的歧視和嘲弄与詹姆斯在美国社会里受到的排斥是一样的。他们都打破了传统观念,挑战了刻板印象,成为与众不同的存在,因而遭到抵制与排斥。然而,他们两者的反应和行为却大相径庭。玛丽琳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惧任何歧视与凝视,勇敢地挑战权威,只为自己而活。詹姆斯反观自己,终于意识到他一直在为别人而活,并因为别人的排斥而否定自己,被欲望裹挟,失落于自己的缺失。在这场与欲望的挣扎博弈中,他最终找到症结所在。移民与白种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迫使詹姆斯消解自我意识以融入外部环境,最终迷失自我。幸而最终家人的等待和妻子的原谅推动他的自我意识觉醒,打开了封闭的自我,承担起作为一名丈夫和父亲的角色,成功建构自我身份。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幸的童年经历促使詹姆斯不断认同虚幻的镜像,阻碍了其健康的心理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形成。社会身份的缺失使他成为欲望主体,他一生不断地追寻理想自我,渴望他者认可,融入美国社会,却始终无法与美国的象征秩序相一致。在象征界的迷失使得他退回到想象界,对虚幻的完美想象和长期沉浸促进了悲剧的发生。最终在精神崩溃边缘之时,与妻子的互相袒露与谅解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构自我身份。从本文分析来看,詹姆斯的欲望是在主体与他人的交往中建构起来的,所以他的欲望是当时美国社会与文化的产物。伍绮诗以小说的形式观照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政治,对历史进行了反思,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霍默.导读拉康[M].李新雨,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2] 张一兵.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J].天津社会科学,2004(06).
[3] 张艺蕾,孙志海.论拉康对主体理论的贡献[J].学术研究,2014(03).
[4] 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 伍绮诗.无声告白[M].孙璐,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特约编辑 张 帆)
作者简介:邱晓玲,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