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

  • 身份认同焦虑与多元化男性气质:以伍绮诗《无声告白》为例
    、伍绮诗与《无声告白》美国华裔新生代作家伍绮诗(Celeste Ng)于2014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无声告白》(EverythingI NeverToldYou)[1],通过讲述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的故事,探讨了性别、种族、文化和家庭关系等问题。在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者以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为中心线,细致地刻画了四位男性形象:詹姆斯父亲、詹姆斯、内斯和杰克。他们与莉迪亚的死亡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他们在面对身份认同、自我接受、家庭关系以及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4-01-02

  • 无声告白》中美籍华裔跨族裔家庭的家文化
    有空可钻。《无声告白》一书中,詹姆斯的父亲也是受到了所谓“兄弟”的帮助才得到学校的差事让詹姆斯有书可读。莫里森·G·黄和黄兆群在讨论华裔美国人家庭形式的演变时,大致将其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其中第二阶段为“1850—1920年间的‘残缺的’或‘破裂的’华人家庭”[2]。而童年的詹姆斯,周围都是这样残缺、破裂的华人家庭,这样的成长环境深刻影响了詹姆斯的家庭观。早期华裔由于法律限制,被迫淡化了血缘意识。此外,詹姆斯从小接受美国教育,为了融入集体,他一直拥抱美国文化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7期2023-12-11

  • 无声告白》中美籍华裔跨族裔家庭的家文化
    有空可钻。《无声告白》一书中,詹姆斯的父亲也是受到了所谓“兄弟”的帮助才得到学校的差事让詹姆斯有书可读。莫里森·G·黄和黄兆群在讨论华裔美国人家庭形式的演变时,大致将其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其中第二阶段为“1850—1920年间的‘残缺的’或‘破裂的’华人家庭”[2]。而童年的詹姆斯,周围都是这样残缺、破裂的华人家庭,这样的成长环境深刻影响了詹姆斯的家庭观。早期华裔由于法律限制,被迫淡化了血缘意识。此外,詹姆斯从小接受美国教育,为了融入集体,他一直拥抱美国文化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7期2023-10-29

  • 身份协商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中詹姆斯的跨文化生存困境
    凭借处女作《无声告白》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该书以中美混血女孩莉迪亚的离奇死亡为叙述起点,通过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展现了中美跨族婚姻家庭生活背后暗藏的激烈矛盾与冲突,揭示了被隔离在美国社会边缘的华裔群体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困境。本文从身份协商理论视角切入,从身份的脆弱性与身份的差异性两个维度分析了该书主人公詹姆斯跨文化身份构建的消极性表现,以及其在身份焦虑的干扰下采取的消极身份协商策略,以期为生活在现代美国社会中的华裔群体可能会面临的跨文化生存困境起到警示性作用。【

    今古文创 2023年12期2023-05-31

  • 无声告白》中的创伤叙事与身份构建
    小说代表作《无声告白》一经发表就在美国文坛引起了重大反响,其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新时期以来华裔文学的发展方向。《无声告白》主要叙述了美国俄亥俄小镇上,一个平凡的华裔跨种族家庭所产生的一系列婚姻危机和情感危机,父亲詹姆斯·李是一位华裔,由于不是美国公民身份而不能留在哈佛任职;母亲玛丽琳虽然是美国白人,一直怀揣成为医生的梦想,但却由于家庭和婚姻的束缚未能如愿;备受宠爱的大女儿莉迪亚默默承受着来自生活的压力;长子内斯和小女儿汉娜则总是被父母忽略,没有存在感

    名作欣赏 2023年8期2023-04-06

  • 从迷茫到顿悟:《无声告白》中内斯的成长突围
    ,她创作了《无声告白》一书。这部作品思想内涵深刻,一经出版便得到众多好评。作品讲述了来自跨族裔婚姻家庭的新生代华裔在美国多元化社会中经历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作为“他者”和“边缘人”在社会夹缝中生存,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社会化、族裔化、个体化交织的成长模式,既要反抗社会,也要追求生命价值。文章旨从《无声告白》主人公内斯的成长经历,分析探讨了来自跨族裔家庭的华裔混血子女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走出困顿,寻求自我,最终走向成熟。《无声告白》的成长主题研究不仅能引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3期2023-01-06

  • 无声告白》中作者叙事权威的建构
    4年出版的《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Celeste Ng)的处女作,该书一经出版就大获成功,一举成为当代美国小说界的黑马。小说主要讲述了第二代华裔移民詹姆斯·李一家的家庭悲剧,展现出女性与少数族裔的身份危机与生存困境。因其主题多元、情节精巧、叙事策略精湛,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国外对伍绮诗及其小说的研究多为采访、评论与文章,论文与作品较少。Jesmyn Ward评论:“伍绮诗讲述了一个充满死亡和悲伤的故事,故事角色的背叛和爱都是盲目的和撕裂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2-07

  • 倾听沉默的声音 ——《无声告白》中的人物失语现象初探
    的长篇小说《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精心打磨而成的处女作和代表作,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广受读者喜爱。其中故事情节编排巧妙,文笔细腻沉稳,不仅一跃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籍排行榜,还夺得当年度亚马逊最佳图书奖。作为新生代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凭借这部小说和《小小小小的火》震惊了欧美文坛,在全球掀起了“伍绮诗现象”。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分别描述了美国少数边缘群体——华裔男性、白人女性及中美混血儿——由种族歧视、性别压迫和代际冲突而产生的“失语性”现象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2022-11-21

  • 浅析《无声告白》中异族家庭关系
    ◎祁 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56)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无声的告白》这部作品自2014年问世以来,一路畅销,在中美两地大卖,也成了文学评论家们热衷评论的作品。文章文笔平淡直接,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当时的美国种族主义和女权主义盛行,华裔詹姆斯试图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中,而玛丽琳作为白人女性也希望获得和白人男性一样的地位,他们都在寻找一种身份。因此,这对夫妇的复杂关系引发了身份认同的危机。以往

    今古文创 2022年29期2022-11-01

  •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詹姆斯的创伤原因研究
    00]小说《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花费六年时间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 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其作品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书,还获得了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 年度最佳图书。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的华人詹姆斯,从小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从而导致他逐渐厌弃自己的华裔身份,渴望成为一个“白人”。尽管他为了融入白人主导的社会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这些努力无一不以失败告终,由此他认识到

    名作欣赏 2022年26期2022-08-15

  •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品中的跨族裔婚姻与身份认同的探究
    身份认同 《无声告白》 《喜福会》一、 引言谭恩美的作品多以展示美国华人经历及母女关系为主,《喜福会》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于1989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四位中国移民妇女和她们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故事,表现了一代华裔与二代华裔之间的矛盾与沟通。《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作者伍绮诗于2014 年发表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一个美籍华裔的混血家庭展开叙述,讲述了由女儿莉迪亚的意外死亡引发的种种家庭矛盾。主人公詹姆斯·李是美籍华裔,工人阶级出身,在大学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7期2022-07-17

  •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神经症人格的霍妮式解读
    鹏关键词:《无声告白》 神经症人格 卡伦·霍妮 顺从型人格《无声告白》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一经出版就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小说围绕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小镇米德伍德的一个亚裔-美国混血家庭展开。小说一开篇就告诉读者“莉迪亚死了”,以少女莉迪亚的死因为线索,抽丝剥茧,用细腻沉静的笔触带领我们在回忆与现实之间穿梭,一步步逼近莉迪亚之死背后的残酷真相,从一个小切口展现了美国社会存在的深层文化困境。本文通过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探讨莉迪亚神经症人格的表现、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6期2022-06-15

  •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詹姆斯的创伤原因研究
    玲关键词:《无声告白》 詹姆斯 身体创伤 华裔身份 种族歧视小说《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花费六年时间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其作品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书,还获得了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的华人詹姆斯,从小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从而导致他逐渐厌弃自己的华裔身份,渴望成为一个“白人”。尽管他为了融入白人主导的社会做了很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无声告白》中人物的 创伤与救赎解析
    李路畅小说《无声告白》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讲述了华裔家庭中二女儿莉迪亚的死亡及给全家带来的伤痛。“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通过莉迪亚的死亡这一线索,深入了解这个混血家庭。这个家庭表面上虽一片祥和幸福,实则暗流涌动。莉迪亚的父母早期结婚并不被人祝福,后期以表面的和谐来维系空洞的家庭。父亲詹姆斯是大学教授,作为一位融不进美国主流社会的华裔,他婚后出轨了东方学生路易莎来慰藉寂寞的心灵。母亲玛丽琳是位慕强又自我的白人女性代表,婚后为了实现多年的人生

    新阅读 2022年3期2022-04-09

  • 无声告白》的意象叙事功能
    的时间创作《无声告白》,出版后备受好评,成为2014年《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上个世纪70年代,讲述了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混血家庭的故事。书中,伍琦诗有意选择一些意象比如烹饪书、湖水、具有东方特色的眼睛等,穿插这些意象使文章背后的意义更加发人深省,也使叙事事半功倍。一、烹饪书:女性的告白在西方,女性也是有着“家庭天使”的称呼,她们要细心照顾丈夫与孩子,操持着繁琐的家务。小说中,玛丽琳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母亲有一本《贝蒂·克罗克烹饪书》。烹饪书上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8期2022-03-18

  • 文化差异与反思 ——论《无声告白》华裔群体身份重建
    1000)《无声告白》是华裔新晋女作家伍绮诗所书写的长篇处女作,2014年出版不久便被美国诸多媒体评为最佳图书。小说的主人公詹姆斯·李是一位美籍华人,拥有纯正的华裔血统,但却因肤色和族裔问题无法融入白人群体。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主流文化的认可,詹姆斯决定与白人女性玛丽琳组成中美跨族裔家庭,以期在美国文化语境中站稳脚跟。而大女儿莉迪亚的突然死亡,却逐层揭穿少数华裔群体“成功”面具下的身份焦虑与自卑心理。《无声告白》中所涉及的族裔身份认同与归属困境,在某种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3-18

  • 无声告白》和《上帝帮助孩子》互文性探究
    试啼声之作《无声告白》(EverythingINeverToldYou)出版,这是一部关于跨种族家庭的文学佳作。该书一经出版,就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荣获2014年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奖第一名。国内学者刘长欣分析武绮诗有意识地表达“糅杂种族、性别、家庭、个人追寻自我价值、青春危机、爱情等诸多主题”[3]。对于这两部作品的研究,大多数国内学者都没有跳出创伤、族裔身份,以及解构主义之窠臼,鲜有学者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事实上,两部作品的背景都如出一辙,都放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8

  • 无声告白》中的家庭伦理叙事探析
    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就是一部关乎家庭伦理的文学作品,小说以二女儿莉迪亚的突然自杀为开篇,讲述了一个中美混血家庭因为爱而失去爱的故事,华裔父亲詹姆斯是大学教授,母亲玛丽琳是一位追求独立的白人女性,3个孩子品学兼优,乖巧懂事,一切看似完美,却又危机四伏。以往学者们对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族歧视[2]和创伤理论[3]方面,着重分析了华裔族群作为夹缝中的“他者”,在混杂空间里所遭遇的歧视和困境。也有人结合小说中不同女性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她们所遭遇的压力和苦闷。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2年4期2022-03-17

  •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神经症人格的霍妮式解读
    0024]《无声告白》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一经出版就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小说围绕20世纪70年代美国小镇米德伍德的一个亚裔-美国混血家庭展开。小说一开篇就告诉读者“莉迪亚死了”,以少女莉迪亚的死因为线索,抽丝剥茧,用细腻沉静的笔触带领我们在回忆与现实之间穿梭,一步步逼近莉迪亚之死背后的残酷真相,从一个小切口展现了美国社会存在的深层文化困境。本文通过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探讨莉迪亚神经症人格的表现、成因以及造成这种人格的深层社会动因。一、卡伦·霍妮的

    名作欣赏 2022年18期2022-03-14

  • 二元对立的建构
    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是一部有关家庭亲情、身份焦虑的长篇小说。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酣畅饱满地塑造了上世纪70年代由华裔二代移民詹姆斯·李所组建的一个混血家庭,并细腻深刻地揭示了这个家庭所面临的种族、性别、身份冲突。顺应时代的特殊性,“反英雄”形象从社会折射到单个家庭之中。论文从该形象入手,展现小说中人物身份的二元对立,并通过重复理论探索反英雄人物的个性、环境和命运等,并探讨其现实隐喻,从而为当今人类如何立足全球化环境提供启示。关键词:《无声告白》;二元对立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2022-03-03

  • 无声告白》中美籍华裔女性的身份建构
    诗的代表作《无声告白》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部分评论家认为,继黄玉雪等华裔女性文学先驱之后,伍绮诗进一步填补了华裔女性作家在欧美文学界的空白。事实上,《无声告白》却并未引起国外文学界的重视。目前,国外有关《无声告白》的文献资料大多是书评。《波士顿环球报》的常驻专栏作家克丽·西蒙表示:“极其感人……《无声告白》是一部优秀的著作,道尽了家庭关系的失常与悲伤。”[1]《洛杉矶时报》的前专栏作家赫克托·托巴尔评论道:“一部优秀的处女作……令人心痛……伍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2-07

  • “第三空间”中的重生 —— 《无声告白》中离散华人的身份探讨
    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因其多重的主题、细腻的笔触而广受评论界的赞誉,一经出版便使她声名鹊起。随着它流动的记忆之河,整部小说将过去与现在两条时间线很自然地联接起来,引起了众多移民和离散群体的共鸣,同时也获取了许多作家、编辑和评论家的关注,成为评论界和文学界津津乐道的话题。该小说于2014年被收录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荣登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榜首,目前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出版。《无声告白》讲述的是米德伍德小镇上居住的唯一一个华裔家庭的故事。唯一一个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2-04

  • 无声告白》中人物间的冲突、内心的痛苦及自我救赎
    4105)《无声告白》是华裔美国作家伍绮诗的第一部小说,于2014年出版并一举夺得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这部小说在种族偏见、身份危机、家庭问题、个人成长、寻找自我与爱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描写。性别的不平等和种族歧视是长期存在的严肃话题,伍绮诗用她特殊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少女如何努力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的故事,引发人们思考自己对待他人时是否存在偏见,我们的爱对家人是否为一种束缚和重压,真正的关心和爱是什么?一、小说主要人物的痛苦来源(一)詹姆斯的痛苦詹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11-29

  • 无声告白》中餐桌上的女性异质伦理观
    学习写作。《无声告白》是她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美籍华人家庭的故事。詹姆斯·李是俄亥俄州米德伍德学校的一名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历史教授,他的妻子玛丽琳则是一名金发蓝眼的纯正美国人。他们相识在哈佛,那时候李还是一名助教,玛丽琳则在学习物理,梦想着从事医学相关专业。他们婚后生下三个孩子:内斯、莉迪亚、汉娜。莉迪亚是他们最宠爱的孩子,因为她从一出生便具有其他两个孩子没有的特征—一双蓝眼睛。这给了父亲很大期望,他希望莉迪亚能够融入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1期2021-09-05

  • 荣格人格理论下《无声告白》中莉迪亚陷入困境的分析
    第一部小说《无声告白》出版后,其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称号。这本书讲述的是美籍华人詹姆斯和白人女性玛丽琳结合组成五口之家,二女儿莉迪亚跳湖自杀使家庭矛盾浮出水面,并且引发一系列关于民族身份,“他者”还有家庭教育等问题。这部小说引发了国内外著名媒体人以及学者的广泛议论和评价。当代评论家倾向从故事内容和角色进行分析:Mark Lawson认为这本小说揭示父母的偏执可以影响的一切。(L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8期2021-08-09

  •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其代表作《无声告白》讲述了莉迪亚在被家庭给予过多的厚望而无法忍受后走向不归路的故事,作者先把死亡的结局交代了,再回过头来带着我们抽丝剥茧追踪原因。“成长”与“爱、死亡、生命”一样,是文学主要探索与表现的对象,是具有经典性与永恒性的文学主题。小说聚焦莉迪亚的成长历程,在经历成长的困惑、成长的磨难,付出成长的代价后,放弃从外界寻找认同,最终找到真正的自己。一、成长的困惑詹姆斯一生都面临着自我身份认知的困惑。为了詹姆斯能够正常上学,他的父母放弃了加利福尼亚的工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8期2021-08-09

  • 无声告白》中的象征手法解读
    摘  要:《无声告白》讲述了一个家庭中三代人的相互关系。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象征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形象化了的思想。文学中的象征是指某种精神内容或抽象意义,它不仅是微观表现要素上的手法,也可以成为作品整体的宏观表现手法。《无声告白》这一题目本身以及文中讲述的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象征含义。此外,厨房、月亮、琥珀、苍蝇、项链等客体也被作者带入了象征的概念,用来揭示当代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身不由己。关键词:《无声告白》;标题的象征;家庭教育的象征;

    青年文学家 2021年6期2021-04-28

  • 无声告白》中詹姆斯的三重困境与“他者”烙印探讨
    内容摘要:《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其中探讨了种族、性别、代际矛盾等诸多方面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无声告白》中华人男性詹姆斯在美国社会面临的三重困境,即渗透入他的成长历程、婚恋生活、亲子关系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探讨贯穿詹姆斯一生的“他者”烙印因何形成并如何影响了他的一生。关键词:《无声告白》 他者 赛义德《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所作的长篇小说,本书在2014年一经出版就荣膺当年亚马逊最佳读物称号。作者描绘了一个由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3期2021-04-12

  • 伦理线·伦理结·伦理意识
    悦摘 要:《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小说以主人公莉迪亚之死为叙事主线,采用反复迂回的叙事方式,书写了关于异类的故事。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视角,通过解析小说的伦理线、伦理结、伦理身份、伦理意识等,研究作者的伦理诉求。关键词:伦理线 伦理结 伦理意识 《无声告白》一、引言《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2014)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小镇上一个华裔跨族婚姻家庭的故事。华裔父亲詹姆斯·李,白人知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伍绮诗《无声告白》中的创伤叙事与疗伤之旅
    4300)《无声告白》(EverythingINeverToldYou)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Celeste Ng)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英文版于2014年出版。作品一经问世,即好评如潮。以黑马之势夺得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等多项殊荣。后被译成中文,于2015年出版。小说讲述了一个跨种族家庭的故事。女主人玛丽琳是一位聪慧的美国白人,追求与众不同,梦想成为一名医生,而不是像母亲那样的家庭主妇。男主人詹姆斯为美国华裔,是一名哈佛大学博士、大学教授,一直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1-02

  • 肤色之殇 ——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悲剧人生
    理创伤,对《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悲剧人生进行分析解读。《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3]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Celeste Ng)历时六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4]。该书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无声告白》主要讲述了20世纪50至70年代一个美国华裔混血家庭的故事。“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4]1开篇的悬念设置犹如惊雷[5],几天后,警察抽干了湖水,找到了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2-28

  •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亲密恐惧症解读
    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以莉迪亚的死开头制造悬念,莉迪亚独来独往,没有任何朋友,与家人看似亲近,实则疏远,与最亲近的妈妈也保持着情感上的距离,这一心理行为模式推动了小说的演进。本文从心理分析中的亲密恐惧症出发,指出莉迪亚亲密恐惧症的表现,从她与家人、朋友的接触来看分析她的亲密恐惧症,并从莉迪亚的童年经历、家庭环境以及时代等方面揭示莉迪亚出现亲密恐惧症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关键词:莉迪亚;亲密恐惧症;家庭[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3期2020-12-25

  • 从恐惧到言说:世界主义文学视域下《无声告白》中人物的身份认知情感解读
    )的处女作《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一经出版,就深受中国和美国读者及评论界的喜爱和关注。《无声告白》荣登2014年亚马逊最佳畅销书榜榜首,并获得马萨诸塞州图书奖、亚太裔美国文学奖等奖项,被十多家出版物评为年度最佳图书。不仅如此,《无声告白》还入围多个其他奖项,如俄亥俄州图书奖、约翰·克雷西(新血)匕首奖、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卡贝尔小说奖等。小说的流行和受关注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一个老生常谈的美国华裔生活主题,本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2-10

  • 文学文本中的跨族裔家庭教育 ——以《无声告白》为例
    ,其处女作《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自2014年出版以来便广受好评。小说叙述20世纪70年代美国米德伍德小镇上一个中美族裔混血家庭的悲剧。作为华裔第二代的詹姆斯在种族歧视文化下形成自卑敏感的性格,竭力想要融入美国社会群体。妻子玛丽琳是美国人,追求与众不同的女性人生,夫妻之间的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导致家庭关系趋向破裂。文化夹缝中的女儿莉迪亚承受不了父母的双重期待而迷失自我,最终放弃生命以实现精神自由。小说意蕴丰富,情节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0年3期2020-12-02

  • 无声告白》中詹姆斯的身份构建研究
    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出版后广受好评。故事以70 年代美国社会为背景,探索了少数族裔面临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创伤心理及由此引发的身份危机、身份焦虑等问题。《无声告白》中的主人公詹姆斯一家是跨种族婚姻家庭。丈夫詹姆斯是华裔美国人,在俄亥俄州一所大学教授美国历史;妻子玛丽琳是白人,为了家庭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从哈佛大学辍学;长子内斯被哈佛大学录取,即将攻读他所热爱的天文学科;二女儿莉迪亚就读于本地高中,好学上进且乖巧听话;小女儿汉娜年龄虽小,却最善于察言观色,

    侨园 2020年9期2020-11-30

  • 分析《无声告白》中女性独立与家庭教育的作用
    0033)《无声告白》讲述的是一个名为莉迪亚的女孩自杀的故事。故事并没有开门见山地指出女孩自杀的原因。而是类似于《百年孤独》开头一样让读者带着好奇进入,“莉迪亚“离开了”,可他们还不知道”。他们还如往常一样,只是觉得莉迪亚没有时间吃早饭了。故事开头的他们指的是詹姆斯一家,父亲詹姆斯李是美籍华人,母亲玛丽琳则是美国白人,家庭成员还有哥哥内斯,妹妹汉娜。二女儿莉迪亚万众瞩目,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背负着父母望女成凤的期望。但是她被迫承载着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24期2020-11-18

  • 文化夹缝中的生存:《无声告白》中“模范族裔”的个体与集体身份认同之殇
    文化困惑。《无声告白》作者伍绮诗着眼于看似完美的跨族裔家庭,以家庭悲剧为开端,用反复迂回的结构,叙写了“模范少数族裔”詹姆斯·李在文化夹缝中的挣扎,揭露了族裔、身份不平等和冲突等深层焦虑;同时,也是华裔作家通过书写边缘人完成自身文化身份构建的过程。1 自我身份认同:詹姆斯对“自我”的抛弃彼得·沙洛维认为美国亚裔人群中存在“边缘人”,即抵制亚裔文化,又不被白人主流文化接纳的群体。《无声告白》中的“边缘人”詹姆斯,拒绝回溯自己不光彩的华裔家族历史,“搞家谱调查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4期2020-11-18

  • 文化夹缝中的生存:《无声告白》中“模范族裔”的个体与集体身份认同之殇
    份构建贯穿《无声告白》始终。伍绮诗通过身份认同危机揭示了华裔“边缘人”詹姆斯·李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困惑、无奈和挣扎。从“模范族裔”的自我和集体认同危机到跨族裔家庭代际关系,因身份焦虑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家庭悲剧。关键词:《无声告白》;身份认同;边缘人;模范族裔人群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4-0035-020 引言二战后,族裔人群涌入以“民族大熔炉”著称的美国,多元文化碰撞却难以融合,白人文化始终占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4期2020-10-21

  • 无声告白》中詹姆斯认同危机解构
    贱一、引言《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女作家伍绮诗(Celeste Ng)的处女作,小说出版后大获好评。小说主人公詹姆斯是美国第二代华人移民,在俄亥俄州一所大学教授美国历史;妻子玛丽琳是美国白人,为了家庭放弃学业,却无时不在抗争,希望可以摆脱丧失自我的命运藩篱;三个子女成绩优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以詹姆斯一家为代表的跨种族婚姻家庭从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来看都堪称亚裔族群成功的典范,但这个“成功”的家庭实则承受了巨大的社会和种族压力。随着对二女儿莉迪亚死亡原

    锦绣·中旬刊 2020年4期2020-10-20

  • 浅析“边缘化”——以《无声告白》为例
      要:《无声告白》曾为亚马逊网站的畅销书,受到了无数国内外读者的青睐。美籍华人伍绮诗在她的小说《无声告白》中塑造了“边缘化”的人物角色。整个故事的脉络以莉迪亚的死为线索展开,小说的主人公詹姆斯以移民的身份与美国人玛丽琳结为夫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边缘化的现象非常普遍,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关键词:无声告白;边缘化;文化;种族歧视《无声告白》的作者伍绮诗在2014年年底出版这部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个故事,家庭成员有妻子玛丽琳、丈夫詹姆斯以及三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10-14

  • 论美国小说《无声告白》的别样缄默与现实意义
    的长篇小说《无声告白》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讲述了一个混血家庭中的二女儿自杀身亡的悲剧故事。通过解析导致此悲剧的别样缄默,揭示此书在身份危机、女性困境、亲子矛盾三个方面所展现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别样缄默;现实意义;身份危机;女性困境;亲子矛盾中图分类号:I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6-0179-02《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2014年推出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此作品一经出版便轰动文坛,获誉无数,如2014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9-10

  • 精神分析视角下《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真假自体的博弈
    摘要:《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故事以莉迪亚的死亡为线索,在寻找起其死亡原因的过程中,逐步揭露出潜伏在这个看似和谐美满的混血家庭中的种种危机。本文从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克特精神分析理论中真假自体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莉迪亚在与父母相处时,真自体(True Self)与假自体(False Self)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和结果,论证了莉迪亚死亡的必然性。通过文本细读笔者发现,莉迪亚的真自体最终未能战胜假自体。在以挑战独自横渡小湖作为重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2020-09-10

  • 创伤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人物形象解读
    年,处女作《无声告白》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本文从创伤理论角度分析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矛盾以及人物关系之间的问题所在,并探究童年创伤对人物性格影响的主要方式以及如何走出童年阴影,活出自我。关键词:伍绮诗;心理创伤;《无声告白》小说《无声告白》讲述了一个过度承载父母期望的女孩最终走向了不归路的故事,作者匠心独运,先把死亡的结局交代了,再回过头来带着我们抽丝剥茧追踪原因。这其实又是一个“为何家会伤人”的故事,每个人最初的受伤都来自家庭,或轻或重,

    北方文学 2020年11期2020-08-13

  • 天花板上的鞋印 ——试论《无声告白》叙事伦理建构
    小说处女作《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讲述的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美国中东部只有三千居民的米德伍德镇上,一个由美国二代华裔移民詹姆斯李和美国人玛丽琳,组成的混血家庭所经受的杂糅了历史、身份、族裔与性别等问题的创伤叙事。无论是叙事人物塑造还是叙事主题选择,《无声告白》都显现了相对高超的艺术水准。2014年问世后好评如潮,在美国亚马逊2014年度最佳图书的评选中,凭借此书伍绮诗力压村上春树、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3期2020-07-23

  • “模范少数族裔”神话祛魅 ——《无声告白》中华裔光鲜背后的身份危机与家庭创伤
    ,长篇小说《无声告白》出版,由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该书一经刊印,便在国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销量超过村上春树、史蒂芬·金等知名作家的作品,一举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图书奖第一名。赫克托·托巴尔(Hector Tobar)在《洛杉矶时报》中评论该作品是“一部难得的佳作,独具魅力,她深入写出了这个美国家庭里每个人内心的秘密。读完的时候,仍让人泪流不止”。小说讲述了一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混血家庭的故事,故事围绕二女儿莉迪亚的死亡展开,探讨了种族偏见、身

    名作欣赏 2020年26期2020-07-12

  • 文化适应视角下小说《无声告白》中詹姆斯?李的文化认同解读
    摘  要:《无声告白》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华裔詹姆斯·李一家人的生活为例,讲述了华裔家庭成员在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困境,以及华裔移民在美国白人文化主導下的艰辛的文化适应过程,揭示了美国多元文化冲击下少数族裔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关键词:文化适应理论;詹姆斯·李;文化认同引言:伍绮诗是华裔美国作家,高中学习期间,伍绮诗便展现了一定的写作天赋。她的短篇小说我《我们不是陌生人》《骗局》《B&B》等曾在美国故事等杂志上发表。之后大学期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7期2020-06-29

  • 无声告白》中的女性之声
    处境。而在《无声告白》这部作品中打破了第三世界妇女在理论话语中的一个盲区和误区。在很长的时间里,西方女性主义者关注的重点是白人女性,而后殖民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关注的重点是第三世界男性,第三世界妇女的独特身份和特征则被忽略了。华裔女性受到男权社会的挤压,又因族裔特质而难以融入主流,却很少受到关注。《无声告白》反映了华裔女性受到的双重压迫——性别歧视以及种族和文化冲突,将身份认同、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问题放在一个跨族裔家庭中呈现。相较于白人女性玛丽琳遭受的性别

    新阅读 2020年6期2020-06-22

  • 分析《无声告白》中女性独立与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无声告白》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4-0021-02《无声告白》讲述的是一个名为莉迪亚的女孩自杀的故事。故事并没有开门见山地指出女孩自杀的原因。而是类似于《百年孤独》开头一样让读者带着好奇进入,“莉迪亚“离开了”,可他们还不知道”。他们还如往常一样,只是觉得莉迪亚没有时间吃早饭了。故事开头的他們指的是詹姆斯一家,父亲詹姆斯李是美籍华人,母亲玛丽琳则是美国白人,家庭成员还有哥哥内斯,妹妹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24期2020-06-10

  •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悲剧原因探析
    :吴绮诗在《无声告白》中讲述了一个跨种族家庭的悲剧故事。该研究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无声告白》,分析莉迪亚死亡的多种深层原因,指出良好宽容的外部环境与稳健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关键词:莉迪亚 家庭背景 社会环境 心理素质《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80后华裔女作家吴绮诗的处女作,作家凭借该作品一举荣获了2014年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奖第一名。美国作家赫克托·托巴尔在洛杉矶时报中评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5-21

  • 寻找自我
    要:小说《无声告白》围绕主人公莉迪亚的死亡悲剧事件展开,展现了在一个由美籍华裔和一个白人女性组成的跨种族婚姻家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人公莉迪亚的悲剧结局既是其摆脱期待、寻找自我的方式,也是解锁其家庭冲突与矛盾的钥匙。关键词:《无声告白》;期待摆脱;女性;华裔[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2小说《无声告白》是由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该书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夺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2020-04-09

  • 镜像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中的人物身份分析
    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这个故事围绕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展开,大篇幅讲述的是这个混血家庭中三位主要成员白人母亲玛丽琳,华人父亲詹姆斯和他们最爱的女儿莉迪亚,三人遭受的内心痛苦,还有经历过一系列事情以后所做出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关键词:《无声告白》;人物身份;镜像理论[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1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意思是指主体与外界接触时,人们所接触的总是想象中的形象。他将主体从幼儿到成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2020-04-09

  • 屈服·迷失·成长——《无声告白》中女性“逃离”主题探析
    ·成长——《无声告白》中女性“逃离”主题探析李 澜a,张 宇b(阜阳师范大学 a.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b.外国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无声告白》对来自跨族裔家庭三位女性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她们遇到的来自社会的歧视、家庭的压力以及内心的苦闷,最终选择了不同的逃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结果。通过分析女性屈服、迷失、成长三种逃离结果,向读者展示了精神困惑存在的普遍性。女性在面对困惑和焦虑时,一味地自欺逃避并不能摆脱困境,而是应当通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3-22

  • 无声告白》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4000)《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于2014年发表的一本以第二代华裔移民詹姆斯·李一家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小说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巨大成功,大量国内外学者从后殖民理论、边缘人理论、创伤理论等诸多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小说把大背景设置在美国上世纪50至70年代,故事小背景是詹姆斯中美跨种族婚姻,围绕李家二女儿莉迪亚意外死亡,展现出美国当时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性取向歧视等问题。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无声告白》中当时美国基于二元对立划分所造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3-03

  • 无声告白》的伪装行为书写
    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EverythingINeverToldYou) 和《小小小小的火》(LittleFiresEverywhere)都收获了多个文学奖项。作为伍绮诗的首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更是作者经过六年时间精心打磨的优秀作品。《无声告白》二○一四年一经出版就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并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全球发行,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伍绮诗以其细腻流畅的笔调,通过描写生活在美国白人社区的华裔家庭所发生的悲剧,不仅探讨了美国少数族裔通常所面临的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2

  • 从存在主义分析《无声告白》中人物的身份构建
    绮诗的作品《无声告白》讲述了一个20世纪大批华人移居海外,去谋求生存的故事,在异国他乡,人物的自我价值和身份都得不到一定程度的认同,以至于她们身处异国,却找不到应有的归属感。本文借助存在主义理论深入分析《无声告白》中人物的种种不安和焦虑。关键词:存在主义;身份构建[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1一、引言都说作家写的小说实际是自身生活经历的重现和升华。作为20世纪跟随父母移居美国的美籍华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2020-03-02

  • 分析《无声告白》中畸形爱情的形成原因
    其处女小说《无声告白》耗时六年完成。小说出版后获得无数好评,并赢得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称号。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华裔教授和一名白人女性所组成的跨族裔家庭的悲剧故事。本文从社会和家庭两方面分析李氏夫妻畸形的爱的形成原因。【关键词】跨族裔家庭;畸形的爱;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218-01华裔美国女性作家伍绮诗是第二代香港移民。《无声告白》是伍绮诗的第一

    戏剧之家 2020年1期2020-02-18

  • 从成长中的“他者”到“自我”实现 ——论《无声告白》中的伦理叙事
    借其处女作《无声告白》一举夺得2014年亚马逊最佳图书奖,其作品又于2015年5月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前十名,堪称欧美华裔文学界的一匹黑马。小说以悬疑倒叙的方式从大女儿莉迪亚的失踪入手,一点点揭开这个华裔混血家庭的秘密,以细腻的手笔刻画了每个家庭成员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下追寻身份和认同的艰辛历程。该书的线索人物,也就是主人公莉迪亚,作为家庭中的大女儿,父母的掌上明珠,完美地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2-10

  • “模范少数族裔”神话祛魅
    绮诗所做的《无声告白》中“模范少数族裔”面临的创伤和难处。书中,父亲詹姆斯、女儿莉迪亚和儿子内斯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族裔身份危机,而女儿莉迪亚不堪幼年心理创伤重负,走上轻生的道路。伍绮诗娓娓道出了華裔缠绕交织的身份危机和家庭创伤,是“模范少数族裔”光鲜背后的阴暗面,是美国和中国读者不曾设想的精神灰色地带,值得深思。关键词:《无声告白》 伍绮诗 身份危机 创伤2014年,长篇小说《无声告白》出版,由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该书一经刊印,便在国外产生了巨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9期2020-01-21

  •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莉迪亚的成长历程
    6100)《无声告白》[1](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2])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琦诗(Celeste Ng)的处女作。该作品历时六年完成,一经出版,便广受赞誉,荣获多项桂冠。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华裔混血家庭中,大女儿莉迪亚在父母的期待中长大,同时却为满足父母期待承受了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和交友压力。在家庭压力和族裔身份的双重裹挟下,莉迪亚不堪重负,渐趋麻木,不再追求上进,对父母的要求置若罔闻,逐渐与曾经的自己背道而驰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