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协商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中詹姆斯的跨文化生存困境

2023-05-31 09:27邱琳
今古文创 2023年12期
关键词:无声告白生存困境文化身份

【摘要】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于2014年凭借处女作《无声告白》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该书以中美混血女孩莉迪亚的离奇死亡为叙述起点,通过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展现了中美跨族婚姻家庭生活背后暗藏的激烈矛盾与冲突,揭示了被隔离在美国社会边缘的华裔群体不得不面对的生存困境。本文从身份协商理论视角切入,从身份的脆弱性与身份的差异性两个维度分析了该书主人公詹姆斯跨文化身份构建的消极性表现,以及其在身份焦虑的干扰下采取的消极身份协商策略,以期为生活在现代美国社会中的华裔群体可能会面临的跨文化生存困境起到警示性作用。

【關键词】《无声告白》;身份协商理论;跨文化交际;文化身份;生存困境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2-0019-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2.006

《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多年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围绕着居住在美国米德伍德小镇上的一个中美混血家庭展开。小说开篇便交代了二女儿莉迪亚(Lydia)的意外离世,通过层层叙述,作者梳理了这个看似和睦而温馨的跨族裔家庭背后岌岌可危的内部关系,揭示了莉迪亚因遭受多重家庭压力与社会压力而陷入长久的精神困境,及其自杀的背后的深层动因。值得关注的是,家庭中的父亲詹姆斯(James)作为一名美国华裔,尽管其出生且成长于美国本土,却因自己特殊的族裔身份而从未真正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其在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中遭遇的跨文化生存困境以及因此形成的焦虑情绪深刻地影响了二女儿莉迪亚,并成为导致莉迪亚最终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身份协商理论出发,分析了詹姆斯性格上的软弱及自卑心理体现的身份脆弱性,被动性的社会隔离到主动性的社交隔离所体现的身份差异性,并剖析了其在面对身份焦虑时的消极身份协商表现。

詹姆斯在美国社会长年的生活中始终无法正视并破除自己所面对的跨文化生存困境。其跨文化身份协商的失败象征着美籍华裔群体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主流社会中寻求地位与身份尊重的现代式“美国梦”的破碎。在美国社会种族冲突频发的今天,詹姆斯的遭遇对在美华裔群体仍具有深刻的警示性作用。

一、身份协商理论简述

身份协商理论(Identity negotiation theory)是由美国华裔学者丁允珠(Stella Ting-Toomey)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该理论主要探讨来自不同种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双方如何展开身份协商互动的问题。从社会学、传播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丁允珠(1952)综合了社会认同理论、符号认同理论的核心概念,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重新定义了“身份”与“协商”的概念。她认为“身份是跨文化交际过程的解释机制,构建于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传播过程当中”(Ting-Toomey,2005:212)。“协商”是个体进行交际时的信息交互过程,主要涉及指话语信息与非话语信息的传播与交换,是获得通过外界反馈进行自我概念与自我形象调整与重塑的行动策略。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身份协商”则探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类个体如何管理自身的形象。

跨文化交流的双方通过协商去不断支持、维护、明确、修改、挑战自身与他人的“理想形象”(Ting-Toomey,2005:217)。在异质文化语境中,人类个体容易获得极高疏离感、产生焦虑、恐慌与厌倦等消极心理状态。而这些情感因素会促使个体主动进入身份协商进程,以重新获取人际关系的平衡,进而通过身份的重塑与重构,形成新的身份进行人际交流。丁允珠(1952)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出了身体协商过程中的五组文化身份边界概念,分别包括“身份的安全性或脆弱性、身份的包容性与差异性、身份的可预测性或不可预测性、身份的联系性与自治性以及身份的一致性与可变性”(Gudykunst,2014: 217)。在此话语体系中,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标志着个体在文化的交互中获得身份的安全性、包容性、可预测性、联系性与一致性。然而,身份的建构是一个持续进行的、难以把握的过程。个体应在重视、了解并认同自己母系文化的同时,采取积极的身份协商策略,进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实践,发展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文化身份构建的消极性表现

在现代社会,人口的跨区域、跨国别流动已成为常态。有着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类个体能否与移入国的主流社会与文化得到有效融合,关键在于该个体能否在异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过程中进行身份的成功构建。作家伍绮诗通过叙写一个虚构的故事,将詹姆斯作为第二代美籍华裔移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身份迷失以及对于身份的追寻展现了出来。在成长的过程中,詹姆斯一直期望自己能够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而美国主流社会对族裔群体的排外态度以及詹姆斯自身对于自身母系文化的长期忽视与否定造成其始终无法在两种文化的交互中寻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无法完成文化身份的构建与认知。

(一)身份的脆弱性

詹姆斯的父母在美国排华情绪严重的时期偷渡至美国谋生。他们没有选择躲在加州的唐人街中隐姓埋名而是远赴爱荷华州做工,只为了让儿子詹姆斯能够在爱荷华州的劳埃德学院接受更好的教育,摆脱加在他们身上的“移民诅咒”,成功融入美国社会。

六岁的詹姆斯在入学考试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这激励了他融入学校集体生活的信心,成为詹姆斯在自我身份建构与认知初期阶段的积极影响因素。作为就读劳埃德的第一位东方学生,同学们对他与众不同的外表感到疑惑,“开学第一周的每一堂课上,都会有同学研究他:这个男孩是从哪儿来的?他有一个书包、一套劳埃德的校服,但他不和其他同学一样住在学校宿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①。自此,幼年的他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与集体内其他成员在身份上的差异,陷入了对身份的困惑。作为“非法移民的儿子”,他对于自己的家庭出身有着深切的自卑感。当面对家庭背景显赫的同学们时,他只得“把头垂得更低,鼻尖几乎贴到了书页上” ②。他也曾为了融入集体而为自己设立了“美国文化学习计划”,但是他失望地发现自己早已被隔离在群体的边缘。一方面,詹姆斯对其母系文化的认知并不全面,出生于陌生文化环境中的他始终无法体验到文化上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在异质文化环境中屡次受挫的经历也使其难以寻得情感上的安全性。他的身份建设过程游离于两种文化的交互中,导致其文化上的“失根性”。

身份协商理论认为,身份的安全性与身份的脆弱性主要涉及人类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情感体验。熟悉的文化环境保障了人的情感安全性,而陌生的文化环境则会导致情感的脆弱性,使跨文化交际者产生焦虑与恐惧等不良心理感受。保持身份的安全性、连贯性与一致性是人类个体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的基本需求。在詹姆斯的成长过程中,情感上的不安全感束缚着他完成自我身份认知的脚步。詹姆斯的社交焦虑与身份困惑成为其在自我身份建设与认知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因素,造成其身份的脆弱性。这也成为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屢次受挫的原因之一。

(二)身份的差异性

詹姆斯在劳埃德度过了其自我意识建构最重要的十二个年头。在这段岁月中,他从未觉得这是自己的家,也“只认识几个熟人,没有朋友,在椅子上坐不稳的习惯依旧没改,就好像会有人来赶他走一样” ③。一方面,詹姆斯极力摆脱自己的华裔身份,试图加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但另一方面,在其软弱的性格以及自卑心理的影响下,詹姆斯又过度关注自身与异质文化群体成员在身份上的差异性。这使其陷入不断地自我否定,难以建立独立而恰适的自我身份认知。

小说中曾多次描写美国社会成员对詹姆斯亚裔身份的凝视,而这样的凝视产生的规训力量使詹姆斯将被动性的社会隔离内化为主动性的社交隔离。对于詹姆斯而言,学生时代的他活在同学与老师的凝视中。在他的眼里,同学们都来自地位显赫的家庭,而自己则是“瘦骨嶙峋的弃儿、吃剩饭长大,只会背诵课文和考试,还是冒名顶替的骗子” ④。成年后的他,在工作中受到学生、同事与领导的凝视。面对来自学生的歧视以及职场中的不公平现象,他始终无法直面自己的愤怒,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需求。在生活中,他受到妻子——美国白人玛丽琳的凝视。他羞于向妻子坦白自身的出身,不愿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与此同时,他也忽视了最亲近的人的深层心理需求,使得看似美满的婚姻充满信任危机。

丁允珠(1952)认为,身份的包容性和差异性探讨的是跨文化交际身份边界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身份界限的调节有助于满足群体内与群体间社交距离的平衡。身份的包容性是人际间交流的“亲近”程度,特指心理和空间距离上的亲密程度。身份的差异性则表示跨文化交际者在群体内与群体间身份界限的疏远程度。在白人文化主导的社会中,詹姆斯在被动性的社会隔离中丧失了跨文化交际的信心,并在主动性的社会隔离中进一步增强了自己身份的模糊性,陷入焦虑情绪与悲观情绪的折磨。

三、焦虑之下的消极身份协商

身份协商理论强调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运用不同的交际策略,对自我的身份进行明确、改善与维护。丁允珠(1952)创新性地将身份协商理论应用于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用于分析拥有不同种族与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如何在互动中调整自身身份,重塑自我形象来获取身份认同。詹姆斯因自幼出生在美国而缺少对于母系文化的系统性认知。文化的“失根性”成为其盲目追求、依附美国主流文化的深层动因。然而,在其生活的社会背景之下,詹姆斯所在的文化内群体与其他社会主流文化群体相比处于劣势地位并因此受到来自主流文化的排挤与压迫。在文化“他者”的凝视中,詹姆斯对自我行为的规训使其在社会生活中畏头畏尾,无法正视并有效排解心中的焦虑情绪,性格变得自卑、敏感而多疑。因此,詹姆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多采取消极的身体协商策略,具体体现在其对于跨族婚姻危机的逃避以及对于社交焦虑的转移之中。

(一)婚姻危机与伦理禁忌

詹姆斯在拉德克利夫学院任教时,遇到了美国女孩玛丽琳(Marilyn)。玛丽琳的主动示爱曾使詹姆斯备受鼓舞,帮助其重建了跨文化交际的自信。玛丽琳满足了他对于爱的渴望,另一方面,詹姆斯也通过与象征着美国主流文化的玛丽琳的结合而完成了对异质文化的象征性征服。然而,在1958年的美国社会中,异族通婚被视为破坏传统的“禁忌”。玛丽琳的母亲也曾在其婚礼当天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她对二人结合的担忧与反对。自此,詹姆斯跨文化交际的自信心再次受挫。“他每天都感受着——先是短暂的镇定,然后肋骨仿佛被人戳入了一下,提醒你与环境的格格不入。” ⑤詹姆斯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二人的结合将要面对多方的压力与重重困难,但是他却从未与玛丽琳进行深层次的沟通来排解自己的恐慌、不安与焦虑情绪,这也为二人未来的两次婚姻危机埋下了种子。

两人的第一次婚姻危机起于玛丽琳的离家出走。玛丽琳的不告而别让詹姆斯第一次陷入了自我怀疑,但是他只是将这样的“不告而别”理解为妻子无法承受母亲离世的沉重打击,而并未了解她真正的梦想与愿望。第二次的婚姻危机源于二女儿莉迪亚的意外离世,莉迪亚继承了他华裔的相貌与玛丽琳的蓝色眼眸,也曾因此被詹姆斯视为他们婚姻最完美的结晶,是他融入美国社会,获得地位与尊重的“证明”与“勋章”。女儿的离世激化了二人的矛盾,并彻底摧毁了詹姆斯在跨族婚姻中获得的骄傲与自信。而他与具有相同华裔身份的女子路易莎(Louisa)的婚外情则是其为逃避在异质文化中长期的社交焦虑情绪,踏回文化舒适圈,寻求身份的可预测性以及文化群体内安全感和认同感的标志。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詹姆斯与路易莎的私通在中美的社会文化中都被视为严重的伦理禁忌,是违背道德准则,破坏伦理秩序的恶劣现象。詹姆斯对于伦理禁忌的触犯反映出其在母系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互中模糊的文化身份认知而导致的伦理身份认知缺陷,标志着他失败的跨文化身份协商。

(二)社交焦虑的代际转移

詹姆斯的东方血统使其自幼便受到周围人的歧视。他渴望融入美国社会但却屡次碰壁,自尊心与自信心时常受到伤害。与他人进行社交活动时,“他的耳朵平时经常会因为害羞而变得红通通的”“他的嘴巴微微张着,一副擅闯禁地被人逮住的样子” ⑥。这些独特的身体反应是詹姆斯处于社交焦虑状态的体现。然而,詹姆斯却没能采取有效的跨文化身份协商策略,而是逐渐厌恶社交、回避社交,通过缩小自己的交际圈来进行自我保护。与此同时,他也将自己的社交期望寄托在女儿莉迪亚的身上,并通过转移社交焦虑的方式来减轻自己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败感。

莉迪亚的意外死亡是小说的中心事件,本部小说的叙述也因此展开。然而随着作者对其死因的层层揭示,读者也终于明白,父亲詹姆斯对其施加的过多期望与压力是导致莉迪亚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詹姆斯的华裔相貌曾在美国社会中遭受歧视。而在三个孩子中,莉迪亚是唯一带有典型西方人种特征的孩子,自然也就成为詹姆斯重点关注的对象。他希望莉迪亚能每天与同学通话保持联系,并在莉迪亚生日时送了她并不喜欢的礼物——一本名为《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书,向她强调要“避免批评、谴责或者抱怨” ⑦。善解人意的莉迪亚清楚,“她父亲最担心的是她遭受非议,无法适应环境” ⑧。而她为了讨得父亲的欢心,维护家庭的和谐,隐瞒了自己在学校中遭受排挤与欺辱的事实。由此可以看出,詹姆斯的社交焦虑已传递至莉迪亚的身上。他终日活在莉迪亚为父亲搭建的幻像之中,即便在莉迪亚死后也仍无法相信自己的女儿原来沉默寡言,终日闷闷不乐。莉迪亚的自杀是其父詹姆斯失败的跨文化身份协商的进一步外显。詹姆斯的社交焦虑通过家庭教育得到转移并层层强化,最终阻碍了莉迪亚的正常人格构建,导致了家庭的悲剧。

四、结语

在身份协商理论的视角下,詹姆斯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始终充满消极的色彩。在文化互动中,他的文化身份始终处于迷失状态。文化的“失根性”导致其始终无法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而在多重凝视力量的规训之下,他将来自于文化“他者”的规训力量进行内化,并采取主动性的社会隔离来自我保護。而为缓解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挫败感,他选择了逃避与转移焦虑的消极身份协商策略,并将自己对家庭与社会的疏离合理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造成詹姆斯的跨文化生存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美国社会中对于少数族裔的排斥性仍十分严重,这是造成詹姆斯跨文化生存困境的最基本原因。其次,詹姆斯因其特殊的身世而难以建立与母系文化的联系,进而无法从中美文化的交互中保持平衡身位,建立清晰、完整的文化身份。再次,詹姆斯软弱的性格与严重的自卑情绪促使其多采取消极的身份协商策略,对美国社会内制度性的种族歧视与压迫采取了缄默的态度,推动了家庭悲剧的发生。在中美两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美华裔群体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与跨文化交际观,运用积极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完成多元文化身份的构建。

注释:

①伍绮诗著,孙璐译:《无声告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44页。

②伍绮诗著,孙璐译:《无声告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44页。

③伍绮诗著,孙璐译:《无声告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45-46页。

④伍绮诗著,孙璐译:《无声告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49页。

⑤伍绮诗著,孙璐译:《无声告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192页。

⑥伍绮诗著,孙璐译:《无声告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45页。

⑦伍绮诗著,孙璐译:《无声告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174页。

⑧伍绮诗著,孙璐译:《无声告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174页。

参考文献:

[1]Foucault,Michel.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M].London:Vintage,2012.

[2]Freud,Sigmund.The Ego and the Id[M].New York:W.W.Norton Company,1962.

[3]Gudykunst,W.B.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4.

[4]Ng,Celeste.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M].New York:The Penguin Press,2014.

[5]Ting-Toomey,S.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6]Ting Toomey,S.Identity negotiation theory: Crossing cultural boundaries[A].In W.B.Gudykunst(ed.).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Thousand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5:211-233.

[7]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8]唐书哲.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D].南京大学,2019.

[9]武超琼.空间批评理论下《无声告白》中的生存困境[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1.

[10]伍绮诗.无声告白[M].孙璐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11]吴文清.《无声告白》中美国新生代华裔文化身份的困境与重构[D].中国矿业大学,2019.

作者简介:

邱琳,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无声告白生存困境文化身份
《无声告白》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农村教师生存困境分析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论被拐卖女性的生存困境
论新写实小说中普通人物的生存困境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无声告白》:于无声处听惊雷
买卖婚姻中“挥刀女性”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