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上仪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神魔小说,其无论是在文学史还是在影视史方面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其中“真假美猴王”一章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真假”一词既可以认为是妖魔鬼怪,又可以理解为“孙行者”的心魔,在吴承恩所写的原文中,佛祖最后才辩真假。本文就将从对其中所采用的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镜像理论 西游记 人生哲理 真假美猴王
“镜像理论”这一理论是由西方的柏拉图在《理想国》提出的,并且在后期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没有逃离“映像”这一观点,即诸多哲学家认为所谓的“镜像”是简单的完全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二十世纪,雅克·拉康针对这一“镜像”提出了阶段性的理论,也是在这一时期提出了“镜像”是人类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人们只有通过“镜像”这一阶段才能够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能够具有自主性和完整性,而所谓的“镜像”指的不仅仅是自己,还包含着自我的对应物,即在镜子中的“他我”,这个“他我”也就关联到接下来所说的“真假美猴王”中的“真假之分”。
另一方面,就文学中的“镜像理论”来说也和“真假美猴王”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中的“镜像理论”简单来说即在小说中的看似相同相似的两个人,但有着完全相反的两个结局。接下来本文将就具体的内容来分析“真假美猴王”中“镜像理论”。首先在章节的开头以悟空回花果山为由,发现在花果山上坐着一个和自己长相一样的人物,“模样与大圣无异:也是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下也踏一双麂皮靴;也是这等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后来在往天庭走的路上两人说的话,做的动作完全一致,这便给所谓的“镜像”奠定了相同的形象基础。
在语言和人物的动作形态,性格方面也是一致的,例如文章提到的:“大圣道:‘沙僧,你既助不得力,且回复师父,说我等这般这般,等老孙与此妖打上南海落伽山菩萨前辨个真假。道罢,那行者也如此说。”,在《西游记》原著中,“菩萨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如来知识,已被悟空打死。”说出六耳猕猴的结局是被孙悟空用棍子打死,而孙悟空则是继续护送唐僧前往西天取經,两个相同的形象但结局不同,可以被称为是“文学镜像”,这便是《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的“镜像理论”的具体体现。
一.“真魔”抑或是“心魔”
针对《西游记》这部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学术界的大部分观点都是认为这部小说是为了讽刺社会现实而写,不可否认的是小说来源于现实往往又高于现实,所以《西游记》中肯定或多或少的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再看《西游记》的写作背景,吴承恩生活于明代,从历史角度可以得知,在明代科举制达到了鼎盛时期,虽然有对文学发展有益的地方,但与此同时很多消极影响随之产生,最为显著的是“八股取士”限制了文人的写作形式和写作思路,吴承恩便是这种消极影响下的受害者.吴承恩自幼聪慧,善于写作,年纪很小便在乡里有些许名气,据书中记载:“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所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不难发现其“博极群书”,神魔小说也颇多,这样的阅读习惯影响了吴承恩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思路,其写作风格不拘一格,与当时所盛行的“八股文”恰好相反,这也导致了吴承恩的一生仕途不顺,颇为曲折。“八股取士”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扼杀了人才的培养。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问题。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对文学来说也造成了学风的空疏。因此吴承恩在小说中所提到的妖魔鬼怪可以理解为对阻止自己在官途上有所成就的人或者是当时的制度的讽刺,对这种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文学的批判,这个可以看做是吴承恩自己对社会的不满的抒发。但从更深刻的层次来说,妖魔鬼怪涉及到的是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势力,首先是对封建统治的黑暗的批判,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选择牺牲文学这一重要的部分,培养了一群被禁锢了思想的没有感情的政治人,明代统治者的制度重赋税徭役,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负担,造成了百姓的生活的困苦,这也可以称作是诸多黑暗社会现实的根源之所在。其次则是对贵族势力的批判,对封建王公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的批判和讽刺,虽然“八股取士”从表面看是一种公平公正的录取形式,给寒门子弟考取功名的机会,但是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接受正规教育的一般只能是有钱人家,在封建社会接受教育对普通百姓人家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事情,因此造成了一种社会上的歧视,贵族子弟往往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这便导致了下一个讽刺对象的出现,便是纨绔子弟,街头恶霸等等,如果说吴承恩对封建制度采取的是暗讽的手法,那么这些街头恶霸地痞流氓则是一种直接的讽刺,是一种在妖魔鬼怪身上的最直接的映射,“六耳猕猴”这亦是诸多妖魔鬼怪中的一种,因此也可以看做是对这种社会的批判和讽刺。
但是在我个人看来,“六耳猕猴”是一个与诸多妖魔鬼怪有所不同的妖怪的形象,我更愿意称“六耳猕猴”为修道之人的自己内心的“魔”,即心魔,也就是说六耳猕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由修道之人的自己内心的邪恶的想法自己幻化出来的,在这里我认为可以有两种解释,“修道之人”可以指唐僧,亦可以指孙悟空本人,首先说第一点,即唐僧的“心魔”其实在吴承恩所写的小说中也有类似的暗示,在两人到菩萨面前的时候,菩萨采用念紧箍咒的方法来辨别真假,但是结果却是“两个一齐喊疼,都抱着头,地下打滚,只叫:‘莫念,莫念!”,紧箍咒本来是只要孙悟空一个人所独有的,但是在这个时候两个人都有反应,这里便能看出来“心魔”的一面。再纵观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孙悟空在书中有一个别称,其被称作“心猿”,在书中有这样一首诗:“身在神飞不守舍,有炉无火怎烧丹。黄婆别主求金老,木母延师奈病颜。此去不知何日返,这回难量几时还。五行生克情无顺,只待心猿复进关。”,从中可以读出来,孙悟空其实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心”,借用一部评论《西游记》的论著的话来说:“孙悟空代表的是道心,六耳猕猴代表的是人心。”其实孙悟空是唐僧心中的坚定不移的信念,而六耳猕猴代表的是唐僧心中的尘于世俗,甘于堕落的一面,这一点从这一章的标题便能看出来,所谓“二心”指的是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所代表的“道心”和“人心”,“一体难修真寂灭”则指的是唐僧如果只有一副修行人的躯壳,一颗像六耳猕猴一样的虚妄不实的心,而没有像孙悟空那颗心是求佛向道之真心的话是无法取得最后的真经,无法达到修行人的自我的净化的,无法修成正果,其次再来说孙悟空本人的“心魔”,看上一话我们得知孙悟空因为和师父吵架,一气之下回到了花果山,这时候发现了和自己一样的六耳猕猴,所以从这一点的暗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妖怪则是孙悟空想要摆脱佛道的压抑和枷锁的时候的自己的心魔,最终以孙悟空战胜六耳猕猴为结尾,表现了最终孙悟空战胜了自己的心魔的结果,文章将孙悟空和自己内心的魔鬼的斗争转化为言语和动作上的描述,更为贴切和具体,“猕”与“迷”同音,因此这个“六耳猕猴”在作者的心理是起到“迷惑人心”的作用的,这样的暗示和隐喻,我认为是书中的亮点之所在。
二.“真假美猴王”中的“扬佛抑道”
再来简单谈一下书中的“扬佛抑道”的观点。“佛道之争”其实一直是这部书争论的学术重点,就我个人的观点我更尊崇“扬佛抑道”这个观点,就这一章简单来说,我们会发现孙悟空找人分辨真假的时候,菩萨,玉皇大帝均没有办法,只有最后到了佛祖那里才制服了六耳猕猴,这样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便凸显了作者的“扬佛抑道”的观点。
无论是从写作手法还是人生哲理方面,《西游记》都是文学艺术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著作,在研究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深深的被这个里面所渗透出的人生哲理吸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很多人无法认清楚自己的本心所在,一昧的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随波逐流不正是这个阶段中最可怕的事情吗,人们为了追求名誉和金钱地位,不断地作出违背人性违背本心的事情,那么这些金钱和名誉地位对我们来说真的如此重要吗,我不禁深深地思考,为了表达我个人对这种盲目追求金钱物欲的行为的反对因此以“真假美猴王”这章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作结语,我认为我们做人需要修心养性,分辨出自己的本心所在,不能一昧的受外界的影响,懂得压抑自己内心的欲望方可达到内心的净化与超脱,书中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马爱忠.三重人格:《西游记》人物形象的心理底蕴[J].《语文学刊》2014-10
[2]司领超.《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背后的人生寓意探究[J].北方文学.2015,(11):83-84
[3]张辰麟,王明文,谭亦鸣,陈志明,左家莉,罗远胜.基于情感分析的“真假美猴王”存疑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19,33(3):118-125,135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