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像理论看《禁闭》中的异化悲剧

2020-11-02 02:41徐高艳
戏剧之家 2020年29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他者异化

徐高艳

【摘 要】镜像理论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早期理论的核心和起点,他认为人类自我意识的确立,总是要借助于他者。而萨特的《禁闭》讲述了他者和自我的关系,在没有镜子的环境下,鬼魂不断想要通过他人的目光来认知自我。在镜像理论的观照下,对《禁闭》中的自我认同进行探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我认同过程中的异化悲剧。

【关键词】镜像理论;他者;禁闭;自我认同;异化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0125(2020)29-0039-02

《禁闭》是一个关于注视的故事,萨特正是通过他人的目光阐述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逃兵加尔散、同性恋者伊内丝和杀婴犯艾丝黛尔这三个鬼魂相聚在地狱的客厅中。在这个没有镜子的房间里,三个鬼魂只能通过他者来获得自我认同。而拉康的镜像理论又是与自我的认同紧密联系的,自我不是固定的,它有着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处于变化的状态之中。自我的认知贯穿于人的成长之中,镜像理论也不仅限于婴儿阶段,而是存在于人的成长过程中。本文试通过镜像理论的观照,对《禁闭》中的自我认同进行分析,以探析人物异化的悲剧。

一、镜像理论与“他者”概念

镜像阶段是人第一次将自己称为“我”的阶段,在拉康看来,作为一个婴儿的人类,是没有自我的概念的,这时候的婴儿在想象中跟整个世界合为一体,无法区分物我,还不是一个主体,而通过看到镜中的形象,婴儿发现了自己的存在,把这一形象当作自我。这种通过镜像获得的自我识别,被拉康称为一次同化,这个阶段也被称为镜像阶段。从表面来看,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似乎仅仅阐释了婴幼儿照镜子的这一具体过程,而实际上,它适用于人的一生,一个人如果在某些方面不够完善,那么即便他已成年,他仍是个需要成长的婴儿。所以说,镜像阶段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影响着人类主体的塑造。而主体要想真正成为自身,便无法脱离他者介入与镜像认同的过程,也就避免不了对于“他者”的误认。

他者在人类“自我意识”的确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拉康镜像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最初,婴儿建立自我意识所依靠的他者或镜像,并非是实体对象,而是想象中的他者。在不断与外在的他者接触的过程中,渐渐确认、充实和完善自我,因而作为他者,镜像的作用贯穿于人的一生,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类自我的身心。同时,镜像也不单单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它可以是一种隐喻,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不管亲疏远近,他们对自我的塑造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换言之,“他者”的干预是促成自我确立的必要条件,在拉康这里,“他者”在概念上是有分别的。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存在着“大他者”,拉康通过自己的“能指理论”就大他者进行了说明:“能指形成了一张网,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彻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①这里的“能指”就是在象征“大他者”,由语言和言说话语构成的象征性的他者是一个宏观和抽象的概念,可理解为整个符号化和系统化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社会体系、社会价值观等。从狭义上讲,即“小他者”,包含了婴儿时期所认同的虚幻镜像,以及成长过程中亲朋好友施加于“我”的种种影响等。②

二、自我认同的幻象与“小他者”的误认

“镜像阶段”理论指出了主体对“小他者”的误认使得自我认同或自我建构具备自欺性和虚幻性。在《禁闭》中,“镜子”一词反复出现,带给鬼魂们极大的焦躁感。艾丝黛尔绝望地说:“当我不照镜子时,我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加尔散则宣称:“只要能照照镜子,让我出多大的代价都成。”主体要想真正成为自身,必须依靠他者介入与外部的镜像认同。没有镜子意味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将无法依靠自己的判断来进行自我认知,必须通过他人的眼光来认同自我,最终陷入了“他人即地狱”的困境,所以《禁闭》很好地体现出了镜像和他者对自我的影响。

(一)镜子的自欺性

在剧中,伊内丝有句意味深长的台词:“如果镜子也骗人呢?或者,如果我闭上眼睛,如果我不肯看你,你长得这么美又有什么用呢?”伊内丝把自己当作艾丝黛尔的镜子,她这面镜子反映的只是人的身体,艾丝黛尔能从中判断美丑,却不能感知真实的自我,于是她有了“我看得见镜子,可是镜子照不见我”的绝望之语。归根到底,镜子不过是一种人们用来熟悉“自我”的客观物体,它并没有什么魔力。所以,通过镜子这种媒介而达到的对于“自我”的认识,是缺乏客观性的,其实不具有任何意义。镜中的人像并不是“自我”,它的意义来自意识的赋予,但镜子又是“客观的”,人们本能地相信它。很多时候,照镜子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但自欺欺人往往又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镜子这一认识自我的媒介,有着极大的自欺性。而人也在它的欺骗下,试穿着他人的外衣。

(二)对“小他者”的误认

根据剧中伊内丝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描绘出加尔散的懦夫形象。然而,他想象中的自己一直是个大英雄。由此可见,加尔散由于认同了镜像中的他者,执着于把这个他者当作自己的形象,并想象着自己作为他者的形象,在他者的形象中体验了自己。在加尔散的一生中,有过诸多过错,而他毫不在意,因为对英雄来说,一切都是允许的,就这样,加尔散把崇高的英雄形象误认为是自我。正如福原泰平所说:“自我被镜像所吸引,将他者的铠甲披在自己身上,但自我也在此过程中被隐去……镜像阶段中欢喜的瞬间,就像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一样,也是踏上去往失乐园的踏板的一瞬。”③当把镜子呈现在婴儿眼前时,婴儿会被镜像强烈吸引住,从而披上了外部的他者的华衣,并隐没了自己的形象。人类总在力图“扮演出自己的角色”,久而久之,这个角色就被误认为是人类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因外部形象的统治而忽视了内在本质,也就是说,加尔散认同的他者掠夺了他自身的主体性,身为“英雄”的他一直极力掩盖着懦弱无能的本质。更悲剧的是,加尔散终其一生都只是披着他者的外衣,他没有通过正确的选择、无畏的行动来使这个他者形象内在化,而仅仅寄希望于他人的拯救与欺骗,于是镜中之我与“我”对立,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差距不断加深,最终无法避免异化的悲剧。

(三)新的自我认同

在加尔散死后,他仍然做着成为英雄的美梦。在人间已经化为乌有的他再也无法改变自己是胆小鬼的事实,于是,他只有在地狱中通过他者的目光来让自己成为英雄。正如在镜像前父母的目光与其对婴儿的夸奖而建构起的新的自我认同一样,艾丝黛尔对加尔散一味地阿谀奉承,从表面来看,她是想诱惑加尔散,而实质上,她是迎合了加尔散的心理需求并给他建立了一個新的形象,加尔散对这一英雄形象欣然认同,于是形成了新的理想自我,这种对自我的误认加剧了主体的异化。当加尔散依然沉浸在对理想自我的幻想认同中,伊内丝打破了他的美梦:“可是她自己都不相信她说的话,你怎么会这么天真?你要知道,她需要的是男人,哈!如果能讨你欢心,她还会对你说,你是天神呢。”经此一语,美梦破碎,新的自我认同也成了泡影,这也从侧面强调了加尔散自我认同的幻象。

三、自我身份的消解与“大他者”的影响

象征性的“大他者”可以理解为符号化的生存法则、社会环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加尔散自我认同的幻象与时代背景这个“大他者”紧密相关。虽然剧中的情境仅限定于一个封闭的空间之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环境。萨特的《禁闭》是现实世界的投影,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西方人类社会信仰的幻灭、理想的缺失,随之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隔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萨特以荒诞的题材来表现现实世界中被制约的生存困境,剧中第二帝国时代风格的客厅喻示着暴虐的法西斯政权,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法西斯专制一样,互相压迫与奴役,现实世界似乎也是人间地狱。诚如海德格尔所说,在这个由技术性所主导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方式已经悄然改变。当本真的栖居环境渐渐被破坏,人类也被剥夺了自由,于是在物质世界战火纷飞的同时,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禁闭》中,加尔散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英雄,所谓“时势造英雄”,在这个人间乱世,英雄太符合大众的期望了,加尔散也是如此,所以他以英雄自居,然而惶恐的内心敌不过残酷的人间地狱,“英雄”这一身份被消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个体被严重异化,交流的隔阂与缺乏,致使了人自由和意义的丧失。在大家竭力抗战的背景下,加尔散却走上了和平主义路线,又因为怕死当了逃兵,受人唾弃,凄惨退场。面对战争,加尔散从“英雄”变成了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到了地狱中也无法摆脱懦夫的形象。

在镜像理论看来,每个主体在进入社会化过程中都被一种不可控的力量所操控,主体处于缺失状态,所以主体身份的虚无性是客观存在的。在人世间,加尔散主体身份消失了,因此,在地狱中,这个在他看来相对简单的“可控”的环境里,他期望重新建立一个英雄形象,也就再次走向了异化。

四、结语

拉康的镜像理论指出了自我认同的幻象,不论是对镜像的认同还是对他者目光的认同,其本质上都是误认。其中,“他者”分为“小他者”与“大他者”,两者都对自我认同和身份的建构有着重要影响,这在《禁闭》中有所体现,伴随着主体自我认同的过程,自我异化也在不断加深。

注释:

①②李芬.他者对楚门自我的塑造——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楚门的世界>[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4).

③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王小亮.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幻灭[J].科教文汇,2007,(03):198-202.

[2]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J].学术交流,2006,(07):24-27.

[3]王磊.自我与镜像的辩证——拉康镜像理论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06):27-31.

[4]江龙.从<密室>看自我的异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1):54-57.

[5]牟学苑.从镜子看萨特作品中的“自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03):52-55.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他者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