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期
刊物介绍
《贵州民族研究》是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主办的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时为季刊,2005年变更为双月刊,主要刊载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常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法学、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在30年的办刊实践过程中,《贵州民族研究》坚持立足贵州、面向西部,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刊定位,坚持学科性、民族性、区域性、理论性、实践性、对策性的多特性相结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研究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自创刊以来,《贵州民族研究》刊发了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关于党和国家民族、宗教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研究性作品,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基本原理、基本思想的研究,又有对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民族宗教理论、方针、政策的研究,特别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宗教问题思想理论,刊物都十分重视,开辟“邓小平民族思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民族地区发展”等专栏进行专题研究。 在多年的办刊过程中,《贵州民族研究》积极面向我国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刊发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广泛涉及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各个领域;广泛研究、分析和探讨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包括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现实差距和相互持续、科学、协调的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民族宗教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和完善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民族教育的发展问题;民族干部的培养问题等等。许多专题研究不仅在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同时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中产生了直接的决策促进作用。如1993年《贵州民族研究》参与组织的“贵州麻山、瑶山‘两山’贫困现状调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直接促成了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对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有关决定。《贵州民族研究》于2001年组织了“夜郎问题专题研究”,组织了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学科著名专家学者,多学科、多角度地对夜郎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今后夜郎问题研究的方向、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所刊发的一组研究文章人大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推动了夜郎问题的深入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一直以来,都连续不间断地被北京大学、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等权威部门评定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刊物的被转载量、被引用量居同类刊物前列;《贵州民族研究》刊是贵州省优秀社科新闻期刊,目前《贵州民族研究》已发行到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贵州省及全国同类刊物海外发行面较大的刊物。
贵州民族研究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
民族学与民族文化研究
- 文化协从机制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
——基于西藏斯布村与甲多村的研究 - 屯堡色彩构成及文化解读
-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发展研究
- 当代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 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 文化认同视野下佤族音乐传承机制研究
- 广西苗族民歌的族群书写研究
- 中国民族乐器唢呐与西方乐器双簧管历史沿革及艺术文化研究
- 民族乐器音色在我国钢琴作品中的应用及演奏
- 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传统戏曲元素探微
- 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论秦腔
- 从血缘关系到契约关系:民族体育传承的现代演绎思辨
-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机制探究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创意”与“扩散”
-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自然生态美
- 凉山彝族护身符《斯土色土》的文化解读
- 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的可行性及对策
- 民族纹样艺术的文化内涵
- 社会身份的视觉性表征:苗族刺绣的身份认同探析
- 湘南瑶绣艺术形态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 现代室内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色彩和光线的融合探讨
- 我国少数民族小说叙事模式及其民族认同感研究
- 马原西藏系列小说中民族书写的先锋性探讨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民族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