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野下佤族音乐传承机制研究

2018-02-11 13:57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木鼓佤族原生态

魏 征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在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下,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日益增多,外来音乐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面临着传承危机,有些已经消失,有些正濒临失传的边缘。但是佤族音乐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成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首要名片,被全国甚至全世界所熟悉,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保护。究其原因,主要是佤族音乐保持着原生态特色,具备完善的传承机制,加上佤族人强烈的文化认同心理,使得佤族原生态音乐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佤族音乐固守着原生态特色

佤族主要生活在云南境内,此外在老挝、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也有部分支系。云南省有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聚居了绝大多数的佤族人,还有少许散居在澜沧、永德、孟连等县。从地理位置看,佤族人的聚居区介于萨尔温江与澜沧江之间,处于怒山南麓,这里的地带较为开阔,适合大规模居住。佤族地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河,交通状况较为滞后,一般过着自足自给的生活,很少与外界联系。佤族的生活环境为原生态音乐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地理保障,由于生活圈子较为封闭,外来音乐文化很少能够进来,佤族人维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唱着本民族的歌曲,原生态音乐特色一代代传承下来。此外,佤族人的社交关系基本上只限于本民族内,不太与外族人打交道,有些人甚至一辈子生活在大山中,从来不羡慕和向往外面的世界[1]。在这种情况下,佤族音乐保持着原生态特色,推动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在佤族居住区,一般都使用民族语言,佤语是佤族人日常交流中最普遍的语言,只有在学校或者官方交流中才会使用到汉语。至今有不少老一辈的佤族人连汉语都不会说,但是佤语作为该民族文化的根基,充分展现出鲜活的生命,成为佤族原生态音乐的创作、传播、传承最基本的载体。海德格尔认为:“语言就是语言,有着独立地位。[2]”佤语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语言,该民族的音乐是依托佤语而发展的,所以具备原生态机制。佤族歌曲通过民族语言表达出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有着良好的内部交流环境,音乐创作和传承拥有了比较稳定的原生态氛围,这是保持佤族原生态特色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佤族音乐世代相传的内在推动力。

二、佤族音乐完善的传承机制

(一)“串姑娘”和婚嫁歌的传承

佤族音乐跟佤族人的生活关系密切,即便在现代社会,佤族音乐依然在生产、节庆、婚恋、祭祀等场所大量使用。佤族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的音乐文化相对独立,基本上不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民族歌曲被一直传唱着,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婚恋作为佤族人生息繁衍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极为看重。佤族人崇尚自由恋爱,年满十六岁就允许公开谈恋爱,经常举行由众多青年男女参加的对歌会,也叫作“串姑娘”。年轻姑娘先集中在一个房间,男青年则要在门外唱开门歌,经姑娘同意之后才能开门入房,当人数凑满时,大家就会围着房子中间的火塘唱起情歌。“串姑娘”主要是为了获得异性的赏识,而音乐则是最好的联系纽带,所以少男少女们都会努力展现出唱歌天赋。佤族人除了唱歌之外,还崇尚跳舞,能够边唱边跳的青年男女会被认为聪明的、有本事的人,更加容易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3]。如果遇见了爱慕的对象,即便对情歌不熟悉的佤族青年,也会快速学习传统情歌。佤族情歌是“串姑娘”独有的曲目,只能在活动中演奏,采用的是代代相传的曲调。“串姑娘”活动帮助众多的佤族青年获得爱情,同时也很好地传承了佤族情歌。

当一对佤族青年通过“串姑娘”建立起恋爱关系之后,经过双方家长同意就可以订婚、结婚。佤族人的结婚仪式非常隆重,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民间乐器,包括竹笛、铓锣、象脚鼓、葫芦笙等乐器[4]。在婚礼进行时,主客双方要相互对唱《迎宾歌》、《送客曲》,以表达尊敬之意。当新娘被接到新郎家中,双方亲朋好友用《祝福歌》和欢快的舞步进行庆祝。可以说,音乐是佤族人结婚时所能收到的最好礼物,每一个婚礼都会有满满的歌舞表演,这种传统自古流传,一直延续至今。佤族人有约定成俗的规定:婚礼上表演的所有曲目必需是本民族歌曲,排斥一切外来歌曲。这种风俗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保护了佤族音乐。

(二)丧葬音乐和节庆歌的传承

在佤族的丧葬习俗中,音乐必不可少。佤族实行土葬法,通过各种歌舞表达对死者的敬意。根据佤族习俗,在死者入馆之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要前往死者的家中祭奠,与死者作最后的告别,并跳起各种舞蹈,例如棺材舞、竹竿舞等。还有专人吹奏乐器、伴歌,颂扬死者的高风亮节,表达最深沉的哀悼。佤族丧葬会上所吹奏的所有哀乐,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必须要吹奏佤族世代相传的哀乐,否则就是对死者的不敬[5]。村寨里的魔巴(巫师)也会到来,通过念经的方式为死者超度,让死者能够顺利升上天堂。丧葬会是佤族所有活动中最严肃、最神圣的一个习俗,从古到今,佤族人都遵循着丧葬传统,所以丧葬音乐得到完整的传承。

佤族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例如新米节、青苗节、新水节、插种节等,都会演奏各种各样的民族传统音乐。佤族的节日主要是为了与神灵沟通,祈求神灵的赐福,能够风调雨顺,获得更好的收成。音乐则是一座“桥梁”,横跨在族人和神灵之间,希望能够让神灵高兴,使接回的水永不干涸,取回的火永不熄灭,种下的庄稼可以茁壮成长。魔巴会参与每一个节日,通过严肃的念经为人、神的交流创造条件,而在大多数时刻,人们都会自由地表演歌舞,演奏各种节庆曲目,例如《梭脚》 《加林赛》等较为欢快的娱乐歌曲[6]。在佤族人的眼中,歌舞不仅是用来“娱神”的,还能给自己和族人带来欢乐,具备双重功能,只要传统节日不消失,佤族的节庆歌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三)宗教音乐的传承

佤族人自古就崇拜大自然,他们相信万物是有灵魂的,包括大山、树木、河流、野兽、飞鸟等,都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精灵,隐含着福或者祸。佤族人最崇拜的是人类的主宰——木依吉,相传佤族祖先就是木依吉的五个儿子之一。此外佤族人还相信森林里有树鬼、河流里有水鬼,狩猎或打渔之前都要对这些鬼神进行祭拜。佤族人的“神”、“鬼”、“祖先”是混在一起的,属于同一个概念。木依吉掌管着所有的鬼神,造就了世间万物,所以佤族人每年都要对木依吉进行祭祀,用歌舞取悦这个至高无上的神,宗教音乐由此诞生。佤族最有名的“敲木鼓”,就是为了让木依吉听到鼓声之后从天堂下来,接受族人的供奉。佤族的每一个村寨都建有木鼓房,至少要存放一公一母两个木鼓,这是佤族人必备的祭祀用具,有着神圣的地位,除了宗教祭祀或者重大节庆活动之外,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接触木鼓[7]。

佤族人建立起村寨之后,首要大事就是要“拉木鼓”,也就是寻找适合做木鼓的大树干,组织全村人去拉回来。在佤族的所有宗教活动中,“拉木鼓”是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凝聚了族人向往幸福平安的信念,因为木鼓是用来召唤木依吉的,必须要用当地最好的木材制成,才能显示出对人类主宰的尊重。在“拉木鼓”活动中,“选”、“砍”、“拉”、“做”四个环节的规定极为严格,全部都要遵循祖先留下来的传统[8]。例如在选材料的时候,村里有名望的人都要前去勘察、商量,而在砍树之前,还要请魔巴到场举行祭祀仪式。“拉木鼓”的当天,全村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盛装出行,迎接“木鼓”的到来,村民们跟着头人指挥,一步步将大树干拉向村寨,并且整齐地唱着《拉木鼓歌》,展现出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当能工巧匠制作好木鼓时,村里还要举行欢庆大会,所有村民集聚在木鼓房外,进行各种各样的歌舞表演,将心底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

三、佤族人对本民族音乐的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开始怀疑传统音乐的前途,甚至放弃了民族音乐文化,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对本民族音乐的文化认同。但是佤族人的这种文化认同感却很强烈,不但原住民对民族音乐感到自豪,从佤族走出去的文化人群体也担负起推广的责任,还有当地政府对佤族音乐的文化认同,共同促进了佤族音乐传承。

(一)佤族原住民对本民族音乐的文化认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佤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广播、电视、互联网入村工程陆续实施,在信息传播下,部分流行音乐开始传入。但是佤族原住民一直生活在村寨里,在他们的心目中,佤族音乐是最好听的、最有用的音乐,值得族人信赖。原住民对本民族音乐充满了信任感,从心底认同民族音乐文化。佤族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用本民族音乐,无论婚恋、丧葬、节庆还是祭祀,都严格遵守祖训,始终将本民族音乐放在首位,由此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佤族人认为本民族音乐才是与神灵沟通的“桥梁”,在表达族人喜怒哀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载体作用,而且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例如佤族人聚在一起时,基本上都是说佤语、唱佤歌,拉家常会采用歌唱的方式,喝酒会唱《敬酒歌》。原住民祖祖辈辈在佤寨生活,认同和维护民族音乐文化已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就跟流淌的血液一样化作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对外来音乐文化接触得不多,有些人甚至会抵触外来文化,只想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很多原住民的想法都很简单,认为族人的快乐来自于本民族音乐,这是其他音乐文化所不能给予的。佤族原住民的这种文化认同行为,充分表达出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并积极推动了佤族音乐的传承,形成人人都会唱民族歌曲、人人都只唱民族歌曲的保护氛围。

(二)佤族文化人群体对本民族音乐的文化认同

在学校教育的普及下,佤族文化人群体日益庞大,其成员主要由佤族村寨走出来的大学生组成,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人才。现代高等教育是群体性的教育,传授的内容以主流文化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渐渐认同主流文化,而将本民族文化放弃[9]。但来自于佤族的大学生却截然相反,他们在接受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依然会牢牢守护着本民族文化,特别是佤族音乐这一核心载体,更是他们与家人、同乡交流的工具,自始至终都不会放弃。《佤族传统音乐研究》,从“佤族传统民歌、佤族传统器乐、佤族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运用佤族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典型个案、现代化进程中的佤族传统音乐、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六个部分阐述了佤族音乐的源起、发展、保护、传承,成为佤族音乐传播的重要参考资料。许多佤族文化人虽然经历过主流文化教育,受到主流文化的一定影响,但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使得他们能够深入反思,发现和挖掘出佤族音乐文化的不菲价值,通过不同方式推广佤族音乐,为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佤族文化人群体对本民族音乐的高度认同,不但展现出佤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和推广价值,还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使更多的佤族人认识到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这对于佤族音乐传承是一个积极的因素。

(三)当地政府对佤族音乐的文化认同

在佤族地区,当地政府不但关注佤族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佤族音乐也展现出文化认同的态度,全力支持佤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我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地,近几年来一直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旅游产业,以盘活当地的经济。沧源自治县政府在经济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依然关注佤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各类媒介载体传播与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每年拨专款维持地方艺术团的生存。沧源佤族自治县总人口18万,其中85.1%是佤族人。该县有多个地方艺术团活跃在民间,在政府的支持下为佤族音乐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门佤民歌艺术团”、“佤山风民间艺术团”、“门佤老年艺术团”、“黑旋风艺术团”等。其中“佤山风民间艺术团”由政府全额拨款,每年要下乡演出两次以上,有效唤醒了佤族群众的民间音乐保护意识。其他艺术团也得到政府一定的财政支持,处在持续上升阶段。沧源佤族自治县不但由政府出面保留了较多的专业艺术团,还鼎力支持佤族传统节日活动,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帮助,组织了多次音乐庆祝活动,并纳入到少数民族旅游产业中来,为佤族人民创造收益、改善生活。沧源自治县为了进一步宣传佤族音乐文化,组织举办了“勐董镇音乐狂欢节”、“沧源木鼓接力节”等,在表演佤族传统音乐、展现佤族传统节日的同时,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打响了佤族音乐品牌,提高了佤族群众的收入[10]。当地政府对佤族音乐的文化认同,从大环境上营造了佤族音乐传承的良好氛围,使佤族音乐传承机制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余炳武.佤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初探——以云南沧源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为例[J].学术探索,2016,(9):136-144.

[2]郭文成.技术、艺术与语言的家园——论海德格尔晚期美学思想的三重边界[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8-21.

[3]金铮.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新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7,(2):95-98.

[4]陈志明.天籁之音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民族民间器乐曲集[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157-158.

[5]郑筱筠.南传佛教与佤族社会生活的“阶序”逻辑——以云南临沧佤族为例[J].世界宗教文化,2013,(1):80-85.

[6]韩军学.佤族村寨与佤族传统文化 云南西盟县大马散寨村寨建设调查[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92-93.

[7]左永平.木鼓回归 佤族文化物质和当代价值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16-117.

[8]郭锐.社会文化人类学丛书:佤族木鼓的文化链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36.

[9]林坤,李雁翎.教育资源均等化背景下民族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机制[J].贵州民族研究,2015,(11):229-232.

[10]胡辉,孙玉荣.边疆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的若干休闲学思考——以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例[J].焦作大学学报,2017,(2):60-62.

猜你喜欢
木鼓佤族原生态
云南沧源佤族木鼓音乐文化研究
佤族狂野奔放的木鼓节
民族电影《阿佤山》与佤族拉木鼓文化传播研究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作文呼唤“原生态”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原生态静宁苹果
佤族木鼓舞溯源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