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电影《阿佤山》与佤族拉木鼓文化传播研究

2020-03-12 02:25王俊清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木鼓红毛神树

王俊清

(山西大同大学 文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山西大学 语言科学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06)

《阿佤山》是一部反映佤族人民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守护的主题的民族影片。影片围绕某城市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杨志达因为自己的佤山情结,希望找到一棵红毛树放在新开发的小区来解决最近遇到的倒霉事,于是回到曾经工作过的西盟阿佤山,遇到当时的情人叶娜,便围绕着充满复杂情感的回忆与说服村寨卖红毛树的现实事件交织在一起,通过人与人、人与树、人与木鼓的关系展现质朴、奔放的佤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影片展现了佤族红毛树、木鼓等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号。

“拉木鼓”文化在佤族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拉木鼓”佤族称“儒克洛”,在佤族传统社会,拉木鼓是一种慎之又慎的活动,在物质贫乏的时代,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祭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村寨重要人物发起提议,“头人会议”进行商议达到一致意见后决定开展拉木鼓活动。拉木鼓的日期往往定在来年的春天,佤族的格瑞月(相当于公历12月),春种未开始之前,人们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并且可以在此过程中回顾往年的不如意,为未来谷物丰收、六畜兴旺、村寨平安、人民安康等愿景来求助神灵的庇佑。然后经历选树、砍树、拉木鼓、制造木鼓、上架、剽牛祭祀、猎人头祭谷、砍牛尾巴等仪式过程。数周或数月才能完成整个仪式,期间涉及到卜卦、歌舞、禁忌等文化习俗。可见,拉木鼓活动是佤族人民思想感情和灵魂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因此,拉木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佤族人民十分重视的内容之一。即使佤族拉木鼓文化的价值发生巨大转变,但社会在进步,佤族人民也在向往进步,必然顺势而为,才能更好地将拉木鼓文化传承下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佤族传承拉木鼓文化带来了契机。从2012年11月“互联网+”理念进入中国到“互联网+论坛”的举行,中国部分企业“互联网+联盟”的形成,中国各行业获得了发展的新契机。佤族拉木鼓文化经过大数据的分析与整合,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文化传播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佤族拉木鼓文化传承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一、佤族文化的象征符号:红毛树与木鼓

(一)神树——红毛树

佤族人民认为万物有灵,崇尚自然。人们的幸福安康、衣食无忧均依赖于神灵的庇佑。日月天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均像人一样有“灵魂”,与人的祸福息息相关。

影片围绕红毛树的买与卖来展开故事,红毛树是神树,保佑寨子的神树。尼腊爷爷给孩子们讲这棵神树的故事:“有一年下了特别大的雨,半截红毛树,被雷炸掉半截,半截红毛树被雨水冲到沟里去。如此大的雨,寨子平安无事,没有被洪水淹没,全是因为红毛树的保佑。”“红毛树是整个寨子的,保佑大家的平安。”“我们阿佤人是从司岗里走出来的,红毛树庇护了我们”。寨子的百姓祖祖辈辈守护神树,守的是“树旺人强、树衰人败、人守着树、树护着人”的道理。在佤族人民心里,村寨的安定团结、人民的健康幸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都是依赖红毛树的庇佑。我们保护着神树,神树才会保护我们,如果神树衰败了,人们也会跟着受影响。人和树是相互依存、相互保护的关系。

红毛树是通神树,是向佤族人民信仰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神灵“木依吉”神传达佤族人民乞求祝祷的通神工具,也是听到“木依吉”神神谕的材料。杨总的司机小声质疑这棵树的神奇,尼腊爷爷马上生气说“既然这样,话就不要在通天树面前说!”在神树面前说脏话、停轿车都是不允许的,更何况说质疑神树不敬的话。

人们选择红毛树制作木鼓,因为红毛树是树中之王,高大粗壮、挺拔魁梧、木质细腻坚韧,是做木鼓材料的上上之选。砍树之前,巴猜祭祀红毛树时会向红毛树祷告:红毛树是最好的臼窝,花桃树是最上乘的木鼓。我们让你疼痛,为了我们能够富裕;我们让你死去,为了我们不会饥饿[1](P56)。砍完红毛树,巴猜向树神祈祷:神树呀神树,你挺拔魁梧、高大粗壮,你给我们带来幸福,你神力无比,你能招来银钱财宝。惊雷对你无能为力,我们捧来钱币,虔诚地祭拜你,恭敬地供奉你。有了你,要吃有吃,要穿有穿……[1](P91)拉木鼓料回村寨的路上,巴猜带领男子们唱起《木鼓调》:爬起来哟,好大的红毛树。我们杀鸡看卦才选上了你。你是树中之王,枝叶茂盛,虫也不吃,蛇也不爬。树干又粗又壮。老鹰喜欢你,常来歇脚;喜鹊喜欢你,常来做窝;老熊喜欢你,常来擦身擦痒;猴子喜欢你,常来打秋千玩耍。你曾给我们挡风,你曾给我们遮雨,你曾给我们歇凉,今天拉你做木鼓,你一定会给我们村寨带来吉祥。你是寨中之王,快快回到你的家,快快回去吧……[1](P93)从巴猜的祭语中可以看到,红毛树被佤族人民奉为神树,保佑村寨平安吉祥、经济富裕,是美好生活向往的寄托。村民与红毛树生死相依,对其感情十分深厚,尼腊爷爷才会说:“红毛树要是走了,寨子就空了,我也空了。”挖红毛树的时候,尼腊爷爷眼含热泪地念叨:“轻一点、轻一点”,怕损伤到红毛树。

物质生活的匮乏与佤族木鼓文化的传承产生了矛盾。为了全村的希望,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人们怀着不舍的心情送别这棵神树。这是佤族人民面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充满期许的坚毅。

杨为了买树通过各种手段想说服尼腊爷爷。给尼腊爷爷和练敲木鼓的年轻人送好酒、给岩龙在省里找份固定的工作,用岩龙和她的未来有房和有车,一年挣十几万经济利益诱惑叶琳。然而,这些都没有动摇尼腊爷爷保护红毛树的决心。岩龙愿意卖红毛树,为的是早点为家里减轻负担、还父亲去世前欠下十几万的债务。他坚信红毛树是神树,他想红毛树既然是神树就让它到外面去,我们寨子里的人就能听到外面的事,这样更好。尼腊爷爷的另一个顾虑是把大树搬走了,岩龙去城里了,鼓槌没人继承,敲木鼓就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然而,现实生活的物质压力,岩龙考上大学没有学费,还有家里的债务,更重要的是尼腊爷爷看到每天天不亮,寨子里的大人举着火把送孩子们走几十里山路去上学。尼腊爷爷无奈地向红毛树祭祀,红毛树托梦给他:阿佤人想要走下去,就得走出这大山去,到外面多看看,我们的希望在孩子身上,孩子上学,每天要走好几里的山路,天不亮就得起床,孩子们太苦了。为了孩子们,为了佤族的未来,尼腊爷爷最终同意卖了红毛树。这是大我的表现,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条件,舍弃了对红毛树的保护,这也同样是红毛树的意愿。

团结是佤族人们传统的优良品德之一。影片中四个场面的描写,深刻展现出佤族人民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品质。全寨的男女老少被两个娃娃告知要动红毛树,拿上农具示威要赶走买树人。岩龙考上大学,没钱去上学,全寨男女老少跟着着急,认为岩龙去读大学是全寨的事,愿意拿钱供岩龙上大学。挖掘红毛树时,全寨人洗净头发、盛装来到红毛树下,双手合十,单膝跪地送别红毛树。木鼓响起,全寨青年男女齐聚,到医院验血型救人。

山沟小了容不下大水,人胸怀小了做不成大事。佤族人们的胸怀是博大的、宽容的。虽然杨的买树让全村人很厌烦,但最终他放弃拉走树的想法,感动了村寨的人民。大家放弃参加木鼓大赛,岩龙带着村寨木鼓和年轻人,去杨的风情园闹上三天三夜,赶走白毛鬼红毛鬼。岩块怀疑岩龙不是自己的孩子,尼腊爷爷说:“种子撒下去,长出来的都是我们阿佤山的苗,他不但是,还是木鼓王的后代。”

(二)神器——木鼓

木鼓无论在佤族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的今天,均被佤族人民认为是通天神器。佤族人民用敲木鼓来祭祀、愉悦“木依吉”神。尼腊爷爷说:“没有红毛树,哪有好木鼓,没有好木鼓,天神的话就听不到了。”传统拉木鼓一般十年一次,时间往往在佤族格瑞月(公历12月)进行,由窝朗、巴猜、达永负责,全寨村民参与,全过程为选树、砍树、拉木鼓、制造木鼓、上架、跳木鼓、祭木鼓猎人头祭谷、剽牛祭祀、砍牛尾巴等环节,经历数周或数月才能完成。女人平时不能进入木鼓房、不能敲木鼓,只有七种情况可以敲响木鼓:战争、火灾、偷盗、村寨争斗、家庭纠纷、农田警报、喜丧事。如今,拉木鼓活动形成节日,云南举办佤族拉木鼓节、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文化艺术节等,均进行拉木鼓活动。但属于表演性质的,过程简化、参与人员减少了村民数量增加了游客数量、禁忌方面也解除了对女人的约束,女人,特别是孕妇都可以摸木鼓、敲木鼓。虽然拉木鼓文化形式上发生很多变化,但佤族人民对木鼓的感情未变。

木鼓舞包括《拉木鼓》《跳木鼓》《敲木鼓》《祭木鼓》舞蹈。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是《敲木鼓》。《敲木鼓》舞佤语为“歹克罗”,是佤族最古老的舞蹈之一。击鼓的人为男性,右手持鼓杵竖直地敲,左手握竹片横着敲,发出四种高低不同的音调。鼓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前倾,半蹲着,头随着敲击动作摆动,全身动作幅度随着鼓点的快节奏而增大。影片中属于表演性木鼓舞,两个青年男子,每人敲一个木鼓。左右手轮换击鼓,双腿屈膝,属于木鼓舞中“马步击鼓”。红毛树挖掘当天,年轻人洗干净头发、身着盛装,敲木鼓、跳木鼓舞送神树。

佤族人们在多方面努力传承佤族拉木鼓文化。影片中,岩龙农家乐里教年轻人敲木鼓、尼腊爷爷教年轻人敲木鼓、政府组织敲木鼓大赛,均是传承的途径。山不能断、水不能断、阿佤人的木鼓不能断。佤族没有文字,世世代代靠口头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尼腊爷爷的父亲告诉他神树下有蟒蛇,尼腊爷爷给孩子们讲红毛树的故事、孩子们说以后像爷爷一样保护红毛树……子子孙孙一直传承下去。祖宗留下的话只能在木鼓里敲,敲了听,听了敲,敲得多了就听懂了。敲响木鼓,敲出佤山气派的木鼓来、敲出木鼓王的威风来、敲出佤族的祖先从司岗里走出的脚步声。

二、佤族拉木鼓文化的价值转变

佤族拉木鼓文化历经岁月洗礼,其外在表现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赵富荣主编的《中国节日志·拉木鼓》编写组成员龙艳、叶黑龙于2010年7月17日沧源县勐角乡翁丁村一组的调查资料,佤族传统拉木鼓和现代拉木鼓出现的差异以翁丁村为例主要表现如下表所示:

传统拉木鼓 现代拉木鼓时间 格瑞月(公历12 月)游客数量达到要求时(300 人以上)、特殊接待活动时负责人 窝朗、巴猜、达永 杨岩块(原翁丁村书记)参与人 全寨村民 相关人员几十个人一名导游、两三个巴猜、六到八个妇女、一个木鼓手、四五个鼓和铓锣手、十来个男女对歌、其他人列队欢迎频率 一般十年一次 一年数次选树砍树 原木段已经砍好(重复使用)仪式过程拉木鼓 拉木鼓(村民)拉木鼓(游客参与)制造木鼓 无上架 无跳木鼓祭木鼓分三次:拉回木鼓料、木鼓制造完敲响后,晚上,全寨到木鼓房载歌载舞未制作木鼓,直接跳舞。打歌:围着木鼓跳舞,木鼓手在中间敲鼓,乐手边吹葫芦笙边在圈内领舞,游客参与跳舞。猎人头祭谷、剽牛祭祀、砍牛尾巴 无时长 数周或数月 一般半天禁忌 女人平时不能进入木鼓房女人不能敲木鼓女游客随意进入木鼓房女游客可以触摸或敲木鼓木鼓敲响情况 七种情况:战争、火灾、偷盗、村寨争斗、家庭纠纷、农田警报、喜丧事。 无限制

外在形式与礼仪内容的改变,必然带来社会价值的变迁。佤族拉木鼓文化的社会价值从内在精神支柱转向了外在娱乐的需要,由娱神转向娱人,由村寨集体意识象征符号转向谋求经济利益的手段。佤族拉木鼓文化诞生于人们的原始宗教信仰,佤族人们认为木鼓是“会说话的神器”,把木鼓作为通神的媒介,向神表达崇敬的思想感情,乞求“木依吉”神的护佑,也是祭神、娱神的工具。诞生于佤族人民的集体归属感,把木鼓作为村寨的重器,具有传信符号功能,佤族人民通过识别木鼓声采取重大行动。正如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报告对马散大寨的木鼓有过较详细地记录:“木鼓是供奉神鬼或通过它的叮咚之声招来神鬼的神物,木鼓是集合群众的信号,在作某些鬼时也要敲木鼓,有时候也用于娱乐。”“木鼓是通神鬼的工具和统一的军事信号。”[1]1957年,猎头祭祀习俗革除之后,传统意义上的佤族拉木鼓活动便已经不复存在了。翁丁村传统拉木鼓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末伴随猎人头祭祀消失而终结,一直到2005年,才开始重新拉木鼓活动,但已经完全属于表演性质的。如今拉木鼓活动的开展并不是因为佤族人民要与“木依吉”神对话,要依托超自然的神灵帮助自己摆脱困境,抵御自然灾害,获得大丰收,要共同抵御外敌或猛兽的袭击等等,而是将此作为一个民间传统节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诞生了以“拉木鼓”为基础打造的“佤族木鼓节”。弱化了“拉木鼓”的符号性,发展成为娱乐大众的文艺形式,佤族“拉木鼓文化”的神秘感消失殆尽,相关的“村寨进行拉木鼓,每户都得有人参加、全寨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拉木鼓当天忌外人入寨、拉木鼓时,孕妇及其丈夫不得参与……”[1]“规约禁忌”也不用在意,仅剩媚俗化地表演拉木鼓全过程。

传统“拉木鼓”文化已成为佤族人民追忆的历史,随之风靡佤族地区的“木鼓节”“木鼓舞”,也是寄托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木鼓回归大众视线,也是退而求其次的一种选择,既能将木鼓文化传承下去,又能提升物质生活水平。《木鼓舞》虽缺少拉木鼓文化中的神秘肃穆之风,但富于变化的木鼓声音,也能彰显佤族人民的豪迈、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佤山鼓韵》《甩发舞》《木鼓甩发》等拉木鼓文化传播精品纷纷获云南省各种奖项,知名度不断提升。这些源于“拉木鼓”文化创作的舞蹈,穿越时空的限制,展现佤族人民重拾本民族文化的精神。总而言之,佤族拉木鼓文化的精神价值削弱,经济价值提升。

三、佤族拉木鼓文化网络传播现状

云南政府侧重佤族生态旅游的开发,先后投入600 多万元,对翁丁原始民居进行保护和维修,翁丁佤寨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以及大力开发西盟的佤族生态旅游区,通过依托开展佤族拉木鼓节、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文化艺术节等节日的开展,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云南西盟佤族木鼓节2003年举办首届,到2019年共举办9次中国佤族木鼓节,每次接待游客少则6000 人次,多则11214人次,一届三天左右最多收入725.42亿元,促进游客“吃、住、游、行、娱、购”,带动佤族经济发展。然而,与中国其他旅游大省来比,投入和产出仍然不算乐观。政府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人们仅能通过观看云南省相关电视台、广播台、政府网站、旅行社等渠道了解到中国佤族拉木鼓节。中国网络实力迅速发展,全国网民达8亿多,而且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主力军,年轻人热爱一切未知事物,喜欢探险、旅游,接触新鲜事物,如此高比例网民数量,每届木鼓节仅千人,可见,宣传力度不大。

互联网娱乐媒体中,目前,优酷上“拉木鼓”直接相关的视频仅29个,视频长度均不超过10分钟,其中最长视频8分钟54秒,腾讯视频包括优酷、搜狐等其他媒体相关视频仅40多个,纪录片《佤族木鼓舞》、云南广播电视台《佤族的拉木鼓节》视频时长13分钟左右,点击量较高;在手机应用软件方面,苹果手机上与佤族相关的有《佤邦资讯v》《佤邦乡情》《佤邦棋牌》3个APP,其中前两个APP中有“拉木鼓”文化相关资讯,如翁丁原始部落门票服务、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活动指南等;APP store、Android 中找不到任何关于龙摩爷、翁丁、拉木鼓的内容;而微信平台没有与“拉木鼓”相关的公众号,只有与国外佤族生活有关的《佤邦传媒》等5个公众号,资讯围绕佤邦佤族的新闻消息、生活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国内, 《佤族学子》以全国各地佤族、德昂族、布朗族优秀学子为主体推送经历。在“佤族民俗文化站”版块有介绍佤族拉木鼓文化的文章《踏着五步,摔起发来》。《邦老佤族学子》是云南双江县邦丙乡邦况村邦老组村民自发组成的邦老佤族文化交流学习社团,以“弘扬邦老佤族文化,展现邦老佤山风情”为宗旨,在佤族节日版块有“木鼓节”介绍。虽然两个公众号均有与佤族木鼓文化相关的内容,但文章短小,仅概括介绍佤族木鼓节的基本特点;抖音APP以“拉木鼓”为关键词搜索到29个短视频。涉及云南民族村、翁丁拉木鼓、西盟木鼓节、耿马千人拉木鼓内容,多数是民众旅游观看佤族拉木鼓活动的内容,其中只有一个是企业抖音号“临沧典石文化传媒”是沧源典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为宣传沧源文化开通的抖音号,沧源佤族文化系列中有5个小视频介绍《通天神器木鼓》。

可见,互联网+时代,佤族木鼓文化的传播仅停留在初始阶段,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应用不广泛。

四、互联网+助力佤族拉木鼓文化传承

(一)建立“拉木鼓”文化数据库,打造虚拟空间

文化遗产要保护传承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建立档案、保存音频、视频、书面材料到科学研究者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宣传弘扬,最后到传承与发扬光大。近几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在语言学界开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2017《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20卷顺利出版,是语言与文化保护的一件重要的成果。书中收录方言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名物、民俗活动、口彩禁忌、俗语谚语、民间文艺等文化内容。不仅通过文字记录文化,也充分利用录音、摄像、拍照等多种手段,音像图文四位一体。因此,佤族拉木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可以借鉴成功的案例。政府或科研团体组建科研团队,田野调查,充分利用音像媒介手段,全面收集佤族地区的拉木鼓文化,建立音像图文一体数据库,做到先立档保存。科研团队中需要计算机人才对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包括佤族拉木鼓文化相关的节日时空、组织人员、节日缘起、仪式活动、表演艺术、口头传统、节日用品、文献等等方面的档单。并建立相关检索系统,不仅全面细致展现佤族拉木鼓文化的全貌,而且为研究者提供便利的途径。

另一方面,佤族人民地处深山环境,全国各地想了解佤族拉木鼓文化的人出入佤族聚居区不方便,但发达的网络世界可以解决此问题。数据库建立之后,利用3D 建模、虚拟交互以及系统集成等技术将西盟佤族自治县、翁丁村原始部落进行建筑虚拟,人们利用多媒体进入虚拟空间,感受佤族人民生活环境,然后利用体感技术,将拉木鼓文化相关人物、拉木鼓活动过程、相关祭祀仪式等等,创造出三维动画模式,使人们观看过程中,以角色互动形式身临其境,获得深刻感知。结合运用现代VR技术视觉呈现佤族拉木鼓文化,用户沉浸在多元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感受拉木鼓文化的震撼,更加刻骨铭心的记住佤族拉木鼓文化的魅力。

(二)开发相关产品,利用短视频平台营销

拉木鼓文化传承到今天,虽然有很多精神层面的内容缺失,但仍然是佤族神圣的文化之一。在现代商品经济环境下,为其顺利的传承,我们应该打造相关的商业产品。比如,借鉴儿童玩具商家根据儿童们热爱的动画片原型制作出热销的玩偶、积木、拼图、模型、乐器等产品,我们可以设计生产出“拉木鼓”文化相关组织成员“巴猜”(念鬼做鬼的人)、“窝朗” (部落首领)、“达永”(寨子管事的人)、珠米(富裕的人)等人物,腰间佩戴长刀、手持弩、肩上背着铜枪炮,将神秘与男性力量充分展现出来的玩偶,在配上不同人物身份在拉木鼓文化中使用的语言、歌声等;“拉木鼓”文化涉及到的木鼓、木鼓房、上述主要组织人物、拉木鼓的村民等做成积木;田野调查收集的图片,进行拼图产品生产;录音语料投产到技能机器人生产上……一系列产品的推出,既能传播佤族“拉木鼓”文化,又能为佤族人民带来不错的收益。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产品的销售便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产品可以通过快手、抖音、腾讯视频等各种短视频平台进行营销。这些短视频平台的共同特点是用视频形式展现内容,比文字和图片更具有冲击力,用户接触信息、获取信息门槛低,使用短视频平台的人群购买力也较强。可以采取个人注册账户为主体进行营销宣传、以官网账号为主体营销、以话题活动为主体营销等类型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营销。以佤族翁丁原始部落为例,翁丁的“达永”可以以个人名义创建抖音账号,动员寨里的年轻人拍摄记录村民生活的视频,当粉丝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推出与之前记录佤族生活相关的拉木鼓文化产品,水到渠成;村寨集体的账号,官宣的形式展现产品的制作过程,旅游旺季销售情况等;利用佤族拉木鼓文化节、摸你黑狂欢节、新米节等节日期间创造主题活动:拉木鼓文化相关问题比赛,互动抽奖等好活动,充分展现拉木鼓文化,提高相关产品的曝光率。当然佤族地区目前的经济情况需要培养专业的短视频制作和营销人员,这离不开具有极强的民族认同感的佤族学子的回归。当地政府如果能财政倾斜,丰厚的工资条件吸引更多佤族学子回到村寨中振兴文化,发展经济,是利用短视频营销的前提。

(三)研发精品在线课程,培养传承人

在教育领域,利用互联网平台,政府牵头,地方高校组织科研团队开发设计“佤族拉木鼓文化”网络课程。开发适合中小学生、大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拉木鼓文化课程,设定“传承佤族拉木鼓文化,多元化理解和发展民族文化,深化民族认同感,丰富其他民族人们对佤族文化的了解的教学目标”;聘请与拉木鼓文化相关的重要角色:窝朗、巴猜、木鼓舞传承人等组成高级顾问团,教师团队在顾问团的指导下,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展过程等一系列问题。教学内容可包括佤族拉木鼓文化各个方面;教学方法可以室内理论教学与室外实景教学相结合。

五、结语

佤族人民认为“万物皆有灵,福祸皆由鬼”。鬼神即为神,大神管大事,小神管小事,各司其职。佤族人民相信有了各路神灵的庇佑,佤族村寨能够平安、人民生活能够富裕、佤族青年一代能够走向美好的未来。木鼓的传承既需要老年人口头的传授,也需要年轻人的重视,走出大山的佤族青年,身上不仅承载着提高生活质量的重担,更承载着传承佤族文化的重任。在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大环境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佤族拉木鼓的文化在国家、当地政府和佤族人民共同的努力下,会逐步探索出有效的传承路径,让拉木鼓文化走出西盟、翁丁村,走向全中国、全世界。

猜你喜欢
木鼓红毛神树
云南沧源佤族木鼓音乐文化研究
佤族狂野奔放的木鼓节
互相羡慕
佤族木鼓舞溯源
红毛柳
神树
救命法宝
神树
寨神树的儿女
探秘猎头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