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酶
- 乳糖酶添加剂对早产儿乳糖不耐受有效性及安全性: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受是因小肠黏膜乳糖酶活性降低或缺失,造成乳糖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腹胀、腹痛和腹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早产儿由于未曾经历乳糖酶发育的最佳时期,乳糖酶活性低,因此乳糖不耐受在早产儿中更易发生,发生率高达39.5%~84.7%[2],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导致婴幼儿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长期危害。目前针对婴幼儿的乳糖不耐受,已有研究报道可通过补充外源性乳糖酶来缓解症状[3]。但针对早产儿群体,补充外源性乳糖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国内鲜有报道。本
临床儿科杂志 2023年1期2023-01-31
- 乳糖酶滴剂对早产儿乳糖不耐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
200126)乳糖酶是由小肠黏膜表面绒毛的顶端处分泌的一种双糖酶,在所有双糖酶中其成熟最晚,含量最低,最易受损,且修复又最慢[1-3]。在胎儿早期乳糖酶活性增加速度缓慢,至胎龄34周时只有40周分娩儿的30%,妊娠晚期快速升高,至胎龄35~38周时可达到40周分娩儿的70%[4]。美国儿科学会将乳糖不耐受分为先天性的、发育性的、继发性的和原发性的4个类型,其中明确定义胎龄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最初的研究设计为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但在研究对象入组
高等理科教育 2022年6期2023-01-29
- 酸性乳糖酶活测定及对奶粉中 乳糖水解条件的研究
205)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能被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母乳中的乳糖是婴幼儿的重要能量来源,其被分解的半乳糖对婴幼儿智力发育尤为重要。当人体乳糖酶缺乏或乳糖酶活性较低时,乳糖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会引起肠道气多、肠鸣、腹胀腹痛或非感染性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称之为乳糖不耐受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乳制品营养成分吸收和市场普及。据相关研究显示,中国人的乳糖不耐受症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高位趋势,乳糖酶缺乏发生率在80%~95%[1]。由于乳糖不耐症,有很多人无法充分利用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1期2022-10-14
- 乳糖酶的性质及其在低乳糖乳制品中的应用
上[2-3]。乳糖酶,又叫β-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中的糖苷键,产生单体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还可转移半乳糖苷生成功能性低聚半乳糖[4]。乳糖在肠道中需要通过乳糖酶水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5]。对多数人来说,从母乳断奶期开始,乳糖酶的活性表达下降到无法检测到的水平[6]。缺少乳糖分解酶的人群在摄入乳糖后,未被消化的乳糖直接进入大肠,在细菌的作用下,乳糖被酵解生成短链脂肪酸、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引发腹胀、腹痛、水样酸性腹泻等胃肠症状,减少肠道对无机盐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9期2022-07-22
- 小儿乳糖不耐受咋回事
乳糖在体内需要乳糖酶将其分解成单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利用。在人体中,乳糖酶与其他双糖酶相比,成熟最晚、含量最低、最易受损、修复最慢。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体内的乳糖酶相对或绝对缺乏,就会导致摄入的乳糖不能被分解吸收,从而出现腹泻、腹胀、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这就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婴儿乳糖不耐受的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呈黄或青绿色、蛋花汤样或稀糊状含气样便,有酸臭味,腹泻次数多少不等,多者可达数十次,重症者甚至出现粘液血便及小肠坏死。这是因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5期2022-05-24
- 乳糖酶滴剂对早产儿乳糖不耐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
上海 006)乳糖酶是由小肠黏膜表面绒毛的顶端处分泌的一种双糖酶,在所有双糖酶中其成熟最晚,含量最低,最易受损,且修复又最慢[1-3]。在胎儿早期乳糖酶活性增加速度缓慢,至胎龄34 周时只有40 周分娩儿的30%,妊娠晚期快速升高,至胎龄35~38 周时可达到40 周分娩儿的70%[4]。美国儿科学会将乳糖不耐受分为先天性的、发育性的、继发性的和原发性的4 个类型,其中明确定义胎龄<34 周的早产儿出现的乳糖酶缺乏为发育性的乳糖不耐受[5]。乳糖酶缺乏引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12期2022-02-21
- 超高压处理引发乳糖酶活力变化与荧光强度变化的关系
特别是在我国,乳糖酶缺乏现象尤为严重[2-3],不仅影响了我国居民对牛奶的消费量,还会导致老年人和婴幼儿因缺乏摄入牛奶而引发的健康问题[4]。因此,开发低乳糖或无乳糖乳制品对于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尤为重要。目前,制备低乳糖或无乳糖乳制品的方法包括膜分离法[5-6]、酶法[7-10]、微生物发酵法[11]和基因工程法[12]等,其中,乳糖酶水解法是主要的制备方法。在利用乳糖酶水解乳糖制备低乳糖牛奶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牛奶品质发生变化,一般采用低温长时间的水解方式
食品科学 2022年1期2022-02-15
- 新型植物基载体对乳糖酶的高效递送及保护
消化道中产生的乳糖酶分解为单糖后才可以被吸收利用。若部分乳糖酶缺乏的人群一次性摄入较多的乳糖,乳糖未被水解进入结肠后,被肠道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的乳酸、甲酸、醋酸等短链脂肪酸和甲烷、H2、CO2等气体,会造成肠道内渗透压升高使得肠腔内水分增多而引起腹涨、肠鸣、肠绞痛直至发生水泻等症状,该现象被称为乳糖不耐受[3]。乳糖酶缺乏和乳糖吸收不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但存在较大的地理差异,全世界大约有40亿 人面临乳糖不耐受[4],大部分集中于亚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
食品科学 2021年14期2021-07-28
- 乳糖酶添加剂对早产儿乳糖不耐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因胎龄34周前乳糖酶活性增加速度缓慢,故早产儿常表现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症状,影响早产儿肠内营养的足量有效摄入。补充外源性乳糖酶可有效改善早产儿乳糖不耐受临床症状[2],但国内目前尚缺乏补充外源性乳糖酶对早产儿乳糖不耐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乳糖酶添加剂对改善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提供新的方案。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7-20
- 腹泻与肠道乳糖酶活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2080 引言乳糖酶,又称β-半乳糖苷酶,是肠道重要的功能酶之一,能分解乳糖成单糖为机体供能,也可将乳糖催化成低聚半乳糖,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对维持肠道健康有重要意义.乳糖酶主要由小肠绒毛刷状缘及肠道细菌分泌,与腹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机体缺乏乳糖酶时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如严重的腹泻、腹胀、排气增多等,或伴有呕吐、乳酸尿症,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营养不良及生长障碍等.中医中药治疗腹泻效果明显,本课题组发现对使用抗生素后的慢性腹泻,中药治疗有较大的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1年11期2021-06-18
- 高低脂饮食差异对小鼠肠道乳糖酶活力的影响
230601)乳糖酶可将食物中包含的乳糖分解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分布在哺乳动物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远端刷状缘上。葡萄糖是糖酵解作用的底物,参与到人体各部分代谢中;而半乳糖是人体大脑和黏膜组织代谢中的必要成分,对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和成长至关重要[1]。人在成年后,依然需要在食物中摄入一定量的乳糖,来供机体日常所需。调查结果主要将人群分为乳糖耐受型(lactase persistence,LP)和乳糖不耐受型(lactase non persiste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2期2021-01-05
- 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全,小肠黏膜上乳糖酶活性较低甚至缺乏,乳糖在小肠内不能被分解和吸收,在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分解产生水、脂肪酸、硫化氢、甲烷、氢气等物质,导致婴幼儿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这种病症被称为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又分为三类,先天性缺乏乳糖酶、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我国新生儿的乳糖不耐受多属于此类。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多发生在肠炎后,小肠绒毛顶端在肠炎时受损伤而出现酶的缺乏,由于绒毛需要修复后才能分泌乳糖酶,因此
健康博览 2020年10期2020-10-21
- 益生菌联合乳糖酶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引起的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探讨益生菌联合乳糖酶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引起的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乳糖不耐受引起的慢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乳糖酶治疗,观察组采用益生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乳糖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腹泻次数、吐奶次数、体重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益生菌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4期2020-10-09
- 乳糖不耐受者补钙有方法
须经过小肠内的乳糖酶分解,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一些人体内没有足够的乳糖酶,无法正常分解乳糖,乳糖便会滞留在肠道,被细菌分解为乳酸、氨气等,同时还会使肠腔内的渗透压提高,刺激肠道蠕动,产生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乳糖不耐受症,又称为乳糖酶缺乏症。乳糖酶缺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和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乳糖不耐受症,是指婴儿出生后进食母乳或牛乳即出现呕吐、腹泻、水样大便等症状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0年6期2020-08-10
- 论小儿乳糖不耐受与应用乳糖酶及中医疗法治疗疗效
耐受小儿经补充乳糖酶及中医联合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儿童保健科136名年龄处于1月-1.5岁低体重儿(体重<=-2SD)观察组:70名存在乳糖不耐受小儿同时进行外源补充乳糖酶及进行中医推拿艾灸(为期3天),对照组:66名未进行规范治疗,2个月后进行生长发育评分监测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小儿体格发育,进食进食量,睡眠质量,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较对照组更优(P[关键词]:乳糖不耐受;乳糖酶;中医[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4期2020-07-28
- 固定化乳糖酶在低乳糖乳制品中的应用
糖[6]。通过乳糖酶水解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低乳糖含量的乳制品,对解决现阶段乳糖不耐症问题,增加人均乳制品摄入量具有深远意义。经调查,部分乳品企业通过在牛乳中直接添加乳糖酶的方式生产低乳糖乳制品,该方法存在乳糖酶无法回收,反应时间无法控制,乳糖酶用量大、生产成本高等缺点[7,8],而乳糖酶的固定化有望解决上述问题。固定化酶技术从1957年发展至今,已应用的固定化载体主要有海藻酸钠[9~13]、树脂[14~16]、壳聚糖[17~19]、纤维素[20~22]
中国乳业 2020年5期2020-06-12
- 猪肠道乳糖酶研究进展
主要能量来源,乳糖酶对乳糖的消化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不耐受,产生肠胃胀气、腹痛甚至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着仔猪的成长。本文围绕猪乳糖酶的来源、乳糖酶缺乏与腹泻的关系以及乳糖酶缺乏的治疗展开综述,以期为仔猪的饲养提供参考。关键词 乳糖酶;乳糖不耐受;仔猪腹泻中图分类号 S828.5;Q5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9-0208-01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9期2020-05-28
- 乳糖酶对小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疾病治疗时使用乳糖酶的治疗效果。方法 508例小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疾病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2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 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乳糖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大便次数、止泻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儿大便次数(1.56±0.45)次/d少于对照组的(3.18±0.97)次/d, 止泻时间(3.46±0.95)d、住院时间(4.22±1.03)d短于对照组的(5.84±1.17)、(7.84±1.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期2020-04-17
- 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由于其体内缺乏乳糖酶从而对奶中的乳糖不能消化所致。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喝完奶后通常会出现胃肠胀气、腹泻甚至呕吐等症状。那宝宝乳糖不耐受该怎么办呢?一、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当宝宝因为乳糖不耐受而腹泻时,如果继续食用普通奶粉,其中的乳糖将难以被分解吸收,宝宝就有可能腹泻不止。家长可根据情况,给宝宝选择低乳糖或者无乳糖的奶粉。二、补充乳糖酶缺乏足够多的乳糖酶是导致宝宝乳糖不耐受的真正原因,一般给宝宝补充乳糖酶便可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在宝宝喝奶时在奶液中滴加乳糖酶
农村百事通 2020年2期2020-03-31
- 不同乳糖酶酶学特性比较及在无乳糖原料奶生产中的应用
乳糖摄入后需要乳糖酶将其分解成单糖后才可以被吸收。由于肠道缺少乳糖酶,常引发乳糖不耐受。其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如不引起重视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2-3]。降低牛奶中乳糖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主要是膜分离技术)[4]、生物法(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法)[5-8]、基因工程法[9]。利用乳糖酶水解降低乳中乳糖含量是常用的方法。乳糖酶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分布广泛,微生物来源主要有大肠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多数乳糖酶都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10-12
食品科学 2019年22期2019-12-04
- 婴儿乳糖酶缺乏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10036)乳糖酶是一种由小肠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分泌的双糖酶,在小肠内可分解乳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乳糖酶缺乏时,机体若摄入超负荷量乳糖,未分解的乳糖进入结肠被结肠细菌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及各种气体,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腹泻、腹胀、腹痛及肠鸣音亢进等,称为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仅有乳糖酶缺乏而无相应临床表现者,为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 malabsorption,LM)[1]。以高乳糖含量的母乳或奶粉喂养的婴儿发
健康研究 2019年4期2019-09-06
- 乳糖酶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在模拟胃液中的稳定性
育,会出现体内乳糖酶活性不断减弱的现象[2]。乳糖不耐症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肠胃不适、腹胀、腹泻、腹绞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3]。针对这一人群可在食用乳制品前服用含乳糖酶胶囊、乳糖酶片等促进乳糖在胃、肠道内水解来弥补乳糖不耐症所带来的问题。然而,乳糖酶很容易受到胃液的影响而失活,在肠道难以很好地发挥作用。凝胶微球因对活性成分的包埋、保护作用而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和个人护理用品等行业,主要制备方法有注射凝胶法、复凝聚法和热力学不相容法等[4-
中国食品学报 2019年5期2019-08-12
- 添加乳糖酶与无乳糖奶粉喂养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效果对比
探討分析添加乳糖酶与无乳糖奶粉喂养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乳糖不耐受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无乳糖喂养,观察组患儿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乳糖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糖不耐受患儿给予乳糖酶治疗,能够减少患儿腹泻的时间和次数,缓解临床症状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14期2019-06-20
- 低乳糖发酵乳的制备
糖为基础,利用乳糖酶直接酶解,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乳糖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进行优化,并对制备的发酵乳的发酵特性及质构进行分析。结果:酶添加量0.8μL/g,酶解温度46℃,水解时长4.5h,乳糖的水解率为99.54%。在此条件下制备低乳糖发酵乳,低乳糖发酵乳发酵过程中酸度变化快,酸度值为78.20°T,表观黏度在9.82~15.82Pa·s,觸变性最大值为8.96Pa·s。关键词:低乳糖发酵乳;乳糖酶;水解;质构中图分类号 TS252.54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9期2019-06-18
- 口服乳糖酶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80例的临床疗效影响
上皮细胞分泌的乳糖酶数量下降。此外,轮状病毒感染还可引起肠道乳糖酶分解加速[1]。这些病理状况均可引起肠道乳糖酶含量下降,导致机体发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当发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时,食物中的乳糖水解下降,重吸收显著减少,给机体的正常健康状况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未被乳糖酶水解的乳糖进入结肠后,可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大量乳酸、甲酸等短链脂肪酸,造成肠道渗透压增高,加重腹泻症状。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乳糖酶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1 资
安徽医药 2019年6期2019-05-24
- 乳糖不耐受的改善方案
化牛奶中乳糖的乳糖酶。既然没有足够的乳糖酶,乳糖就没法在小肠中完全消化,一路畅行无阻来到大肠,成为大肠中细菌的美食。这些细菌将乳糖发酵后供自己利用,然而发酵过程会额外产生一些气体、水分,并引起人类腹泻、腹胀、腹痛。作为哺乳类动物,人类的第一口食物往往是母乳,这就决定了人类天生具有能够产生乳糖酶的基因,这样母乳才能顺利在婴儿的肠道中消化,维持人类的繁衍。也就是说,除了极少数因为基因突变导致先天就无法生产乳糖酶,没法吃母乳的“不幸儿”,几乎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初都
食品与健康 2019年4期2019-04-12
- 宝宝乳糖不耐受还能继续母乳喂吗?
吗?是否要服用乳糖酶?马蕾先了解一下乳糖不耐受是怎么一回事。母乳中含有乳糖,乳糖只有在小肠乳糖酶的作用下才会被分解消化和吸收,但如果小肠当中缺乏乳糖酶,乳糖无法分解,乳糖进入大肠后就会被细菌分解,造成胀气、腹泻、腹胀的问题。乳糖不耐受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宝宝生下来就乳糖不耐受,它发生的概率很低。这样的宝宝一出生就无法耐受母乳以及普通的奶粉,必须要吃无乳糖奶粉。原发性乳糖不耐受这种比较常见,以成年人多见,主要是因为乳糖酶会随着人体年龄增加而
健康博览 2019年2期2019-04-08
- 牦牛酸奶酪中高产乳糖酶菌株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271018)乳糖酶(lactase)又称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具有催化β-半乳糖苷键水解,使乳糖转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环保等方面[1-2]。医药方面,乳糖酶主要用于治疗乳糖不耐症[3]。食品工业方面,乳糖酶可用于生产低乳糖制品和低聚半乳糖[4]。低乳糖乳制品可供乳糖不耐受人群食用;而低聚半乳糖是很好的益生元,它难以被人体吸收,但能被肠道内双歧杆菌所利用,还具有糖类的共有属性和较好的口感,能够改善肠道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5期2019-04-01
-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研究进展
摄入乳糖后需要乳糖酶(lactase)将其分解成单糖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摄入的乳糖不能或不能完全被分解吸收而产生的消化道症状称之为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其关键是乳糖酶的相对或绝对缺乏。LI在中国婴幼儿中发病率极高,可达46.9%~70.0%,其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如若不引起重视可导致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长期危害。故本文就LI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一、LI的发病机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2期2019-03-18
- 用食品安全级载体
——壳聚糖固定化乳糖酶条件的优化
34)0 引言乳糖酶即β-D-半乳糖苷半乳糖水解酶(β-D-galactoside galacto-hydrolase),是一类催化特殊类型糖苷键-β-半乳糖苷类化合物中β-半乳糖苷键发生水解断裂的酶[1]。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用乳糖酶水解牛乳中乳糖可以满足乳糖不适症患者需要,还可提高乳制品甜度,减少甜味剂用量;可防止冷冻乳制品易结晶析出;用乳糖水解物还可生产乳清饮料、糖浆、食品添加剂等[2-6]。但由于乳糖酶成本过高等因素制约了其应用。而固定化乳糖酶
农产品加工 2018年11期2018-06-28
- 一株嗜热链球菌乳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253000)乳糖酶又称β-半乳糖苷酶或β-D-半乳糖苷半乳糖水解酶。乳糖酶可水解乳糖生成人体易于消化吸收的单糖即α-D-葡萄糖和β-D-半乳糖,还可促进半乳糖与乳糖连接生成低聚半乳糖,在乳品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当前,微生物来源的乳糖酶应用广泛,具有酶源丰富、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周期短等特点,备受生产企业关注。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ACFA)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定乳糖酶为安全酶,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 中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8年2期2018-04-17
- 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要在小肠黏膜里乳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分子较小的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穿过肠壁进入血管中被吸收,从而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必须的能量物质。但0~6个月的宝宝,因为肠道发育尚不成熟,特别是小肠壁绒毛发育不完善,不能分泌足够的乳糖酶来分解吸收母乳和乳制品中的乳糖,从而特别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酸臭、水便分离、胀气、多屁、吐奶、厌奶等症状。由此可知,缺乏足够多的乳糖酶是導致宝宝乳糖不耐受的真正原因,所以原则上只要补充乳糖酶,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而市场
家庭医学 2018年1期2018-03-09
- 儿童乳糖不耐受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的能量来源,经乳糖酶水解后的半乳糖是构成脑及神经组织糖脂质的成分。乳糖位于小肠黏膜刷状缘上的乳糖酶呈灶块状分布,以空肠内的活性最高。乳糖酶缺失(LD)或活性降低可导致乳糖消化不良,出现腹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本文就儿童乳糖不耐受(LI)的诊断与治疗作一综述。1 流行病学先天性乳糖酶缺乏(CLD)发生率仅1/10 000,常在新生儿出生后首次接触乳糖即发病。发育性的LD致乳糖吸收不良(LM),LM在早期新生儿中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LM的新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6期2018-02-14
- 一种低乳糖酸牛奶的研制
键词:低乳糖:乳糖酶;酸牛奶;生产工艺牛奶堪称人类食品营养之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牛奶赋予给我们的天然营养。许多儿童和成年人在饮用牛奶后常会引起消化不良,严重者会引起腹泻、呕吐、腹痛和腹胀等不适应症,这就是所谓的乳糖不耐受症。乳糖不耐受常指由于小肠粘膜乳糖酶缺乏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而引起的以腹胀、腹泻、腹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乳糖酶缺乏是正常现象,一般认为与世代形成的饮食习惯不同所造成的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当乳糖酶缺乏只引起乳糖吸收障碍而无临床症状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1期2018-01-15
- 凝结芽孢杆菌RY237β-半乳糖苷酶酶学性质研究
具有应用价值的乳糖酶,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用邻硝基苯酚-β-D-半乳糖苷(ONPG)法,从产乳酸的细菌中筛选出了产乳糖酶活力高的菌株RY237,其活性达4.98 U/mL,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研究了乳糖酶的酶学性质,该酶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0 ℃和6.0。该酶在温度40~50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H5.5~8.0表现稳定,pH7.0出现酶活峰值。金属离子Ca2+、K+、Zn2+、Mn2+、Na+、Mg2+对酶活具有抑制作用,Cu2+对酶活具有完全
食品工业科技 2017年14期2017-08-09
- 微生物乳糖酶研究进展
000)微生物乳糖酶研究进展贺璐1,龙承星2,4,刘又嘉2,惠华英1,谭周进3*1(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2(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3(湖南中医药大学 医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4(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数学与金融学院,湖南 娄底,417000)乳糖酶是一种分解乳糖产生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双糖酶,在乳品生产、医药助消化、果菜成熟软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微生物是产乳糖酶的主要来源,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年6期2017-07-31
- 加拿大批准一种乳糖酶用于酶制剂与部分乳制品
加拿大批准一种乳糖酶用于酶制剂与部分乳制品2017年4月5日,据加拿大卫生部消息,加拿大卫生部发布通告,批准一种来自地衣芽孢杆菌PP3930的乳糖酶用于低乳糖酶制剂与部分乳制品。据了解,目前加拿大已批准其他来源的乳糖酶作为食品酶,用于低乳糖酶制剂与部分乳制品。然而,尚未批准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PP3930作为任何酶的来源生物。加拿大卫生部经过评估认为,现有数据支持地衣芽孢杆菌PP3930提取的乳糖酶在用于面包、面粉、全麦面粉和非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7年5期2017-04-08
- 乳糖酶及其在动物体内活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值,乳糖只有被乳糖酶水解后才能被机体吸收。乳糖酶化学名称为β-D-半乳糖苷水解酶,又名β-半乳糖苷酶。乳糖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小肠微绒毛膜表面,它能水解乳糖分子中的半乳糖苷键,产物是半乳糖和葡萄糖两种单糖,也具有半乳糖苷转移作用。由于许多幼龄动物小肠黏膜上缺乏乳糖酶,导致母乳中的乳糖无法在小肠被消化吸收,当未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乳酸、其他有机酸等短链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氢气,导致常见的乳糖不耐症的症状:肠胃胀气,腹痛,甚至腹泻等症状。乳糖酶缺乏
饲料工业 2017年8期2017-04-05
- 乳糖不耐受的儿童营养管理
肠黏膜刷状缘的乳糖酶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因此乳糖是一种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其水解吸收需依赖于小肠细胞膜刷状缘上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乳糖酶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长臂,由50 000个碱基对组成,包含17个外显子,启动子位于乳糖酶基因前端,由1 000个碱基对组成。乳糖酶mRNA由6 274个碱基对组成,乳糖酶活性调节主要在转录水平。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乳糖酶缺失或活性降低,结肠代谢紊乱,胃肠道对乳糖的转运不足,则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可被细菌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10期2017-01-15
- 贮存温度对液体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贮存温度对液体乳糖酶活性的影响金 磊,王彦平,刘亚鹏,杜 阳(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乳糖酶,别名β-半乳糖苷酶,主要应用于乳品行业,其主要作用是使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由于乳糖酶存在受热降解的特性,在对其进行贮存的过程中,乳糖酶的活性会随贮存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贮存的液体乳糖酶活性进行了对比检测与分析。乳糖酶;活性;温度;检测乳糖酶也称为β-D-半乳糖苷半乳糖水解酶,简称β-半乳糖苷酶。乳糖酶可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9期2016-11-01
- 低乳糖马奶的研制
mL的马奶。在乳糖酶与马奶作用的最佳条件的基础上,研究鲜马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乳糖水解率的影响、低乳糖马奶不同杀菌方式和储藏温度对其感官的影响。乳糖酶添加量2 000 NLU/L、马奶pH 6.2、40℃、水解2 h,使马奶乳糖水解率达到75%,乳糖含量低于2.0 g/100 mL,高温杀菌后无明显沉淀,轻微褐变,常温储藏较好。关键词:马奶;乳糖酶;低乳糖马奶营养价值较高[1],但是较高的乳糖含量,不适于乳糖不耐症人群饮用,乳糖作为微生物发酵的碳源也是导致酸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9期2016-06-13
- 舒化奶能缓解乳糖不耐?
是通过无菌添加乳糖酶,将牛奶中90%以上的乳糖分解成人体易于吸收的葡萄糖和半乳糖,从而满足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者及乳糖酶缺乏者的饮奶需求。与牛奶相比,除了乳糖被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外,舒化奶同样也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等成分,其营养价值与纯牛奶没有区别。舒化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某种工艺将牛奶中的乳糖水解,完成了本该由肠道内乳糖酶完成的工作。这是舒化奶的唯一作用。然而,舒化奶只能避免乳糖不耐的患者产生拉肚子等不适感,但并不能帮助患者重新诱发出乳糖酶。而大多数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6年5期2016-05-06
- 乳酸菌与乳糖酶
57)乳酸菌与乳糖酶何熹,王彦宁,李超,王艳萍*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介绍了β-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分布、基因组成差异、工业中的用途以及生产制备方法;并以乳酸菌为例,阐述了不同来源乳酸菌中乳糖酶的种类,乳酸菌中乳糖酶基因的克隆,相关的表达体系,以及利用乳酸菌生产β-半乳糖苷酶的方法以及发展前景。β-半乳糖苷酶;乳酸菌;基因克隆1 乳糖酶研究1.1乳糖酶的分布乳糖酶主要存在于年幼动物肠道、植物以及真菌、酵母和细菌等微生物中。目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16期2016-04-10
- 家蚕LPH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
供参考。关键词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生物信息学;表达模式;功能分析Bioinformatics Analysis and Expression Study of SilkwormLPHsGeneHUANG Fei-fei,CHANG Ping-a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Abstract[Objective] To systematica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期2016-03-16
- 1种低乳糖褐色乳酸菌饮品的研究
主要来源。使用乳糖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经高强度热处理发生美拉德反应,通过色度仪测量产品蓝黄值,比较美拉德反应程度。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分析了乳糖酶添加量、酶解时间、热处理时间对美拉德反应以及感官评分的影响,开发出1种低乳糖、风味佳、稳定性良好的褐色益生菌乳饮料。优化参数为:乳糖酶添加量为0.02%,热酶解时间为120 min,热处理时间为120 min。关键词:美拉德反应;乳糖酶;热处理时间;酶解时间;色度中图分类号: TS275.4文献标志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11期2016-01-27
- 补充乳糖酶对轮状病毒肠炎病情影响的研究
医学研究◇补充乳糖酶对轮状病毒肠炎病情影响的研究严仍林目的:观察补充乳糖酶对轮状病毒肠炎病情的影响。方法:将71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乳糖酶治疗组与对照组,乳糖酶治疗组加用乳糖酶口服,观察两组疗效及疗程。结果:乳糖酶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4.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糖酶治疗组在疗程上也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补充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关健词】乳糖酶轮状病毒肠炎
安徽医专学报 2015年5期2015-11-29
-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
喝牛奶,体内的乳糖酶缺少乳糖的刺激,导致功能减退。这种情况下,如果突然某一天又重新接触了牛奶,因为体内没有足够的乳糖酶可以消化乳糖,而人的肠胃又不能直接吸收乳糖,就会出现腹胀、腹泻等我们所称的“乳糖不耐症”的表现。舒化奶的卖点,就在于它在生产过程中已经通过某种工艺将牛奶中的乳糖水解了,也就是完成了本该由我们肠道内乳糖酶完成的工作。然而,舒化奶只能让乳糖不耐的患者不会拉肚子,并不能让他们体内重新产生乳糖酶。乳糖酶失活及数量减少,根本就在于没有乳糖的刺激。不喝
饮食科学 2015年4期2015-11-28
- 为何喝牛奶后总是腹痛
入人体后要经过乳糖酶的分解才能被消化吸收,乳糖如果没有被及时分解,则会被排到体外,同时刺激肠道引起腹痛,甚至腹泻。人体如果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力低,不能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乳糖,从而引起一系列不适的症状,就叫作乳糖不耐症。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也并非绝对不能喝牛奶,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把体内的乳糖酶一点一点地“培养”起来。首先可以先从每天喝一小勺牛奶开始,如无不适,再逐渐增量,或在蒸馒头、烙饼、擀面条时,用牛奶代替一部分水来和面,使身体慢慢适应。需要提醒的是,乳糖
农村百事通 2015年9期2015-05-30
- 乳糖酶技术发展评估
乳糖酶的运用,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得以享受不含乳糖的乳制品。帝斯曼始终致力于研发乳糖酶新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乳制品生产商提高无乳糖产品的质量。目前其已拥有多种乳糖酶产品,特别是不含芳香基硫酸酯酶和不含蔗糖转化酶的乳糖酶。这不仅有益于无乳糖产品,也为希望减少糖分,而不影响口感或添加人造成分的乳制品生产商提供了一种便于标识的解决方案。乳糖不耐症的概念乳糖是乳制品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以不同浓度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液中。人体则通过消化来吸收乳糖,所有人天生就拥有在小肠内
食品安全导刊 2014年10期2014-12-20
- 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曹 敏 雷霞芬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杨 宇 杨跃萍 姚梦霖 曹 敏 雷霞芬目的 探讨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乳糖酶缺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 应用改良斑氏法作粪还原糖及pH值测定, 其中还原糖2+~3+或还原糖+, pH值乳糖酶;轮状病毒;腹泻;乳糖酶缺乏;疗效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腹泻病, 全年均有散发病例, 但以秋冬季节最常见。2013年1月~2013年12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5期2014-09-04
- 帝斯曼乳糖酶产品为乳糖不耐受的中国消费者带来福音
,乳糖不耐症或乳糖酶缺乏的人群在中国占85%以上。乳糖酶可以使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通过降低乳糖含量使乳糖不耐症人群能够少量或正常地摄入乳制品。乳糖酶应用于食品加工已有50 多年的历史,现在已广泛地被用于各类乳制品加工中。早在50 年前,乳糖酶就被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应用到食品中,现在更是被广泛地添加于各类乳制品中,由刚开始的无乳糖型牛奶,到现在的无乳糖型酸奶、无乳糖型冰淇淋,国外市场还推出了无乳糖型巧克力、无乳糖型奶油、奶酪等。2014年3月25日,帝
中国乳业 2014年4期2014-04-13
- 温度及pH对胞外乳糖酶酶学性质的影响
453003)乳糖酶被国际酶学委员会命名为β-D-半乳糖苷半乳糖水解酶,简称为β-半乳糖苷酶,其能催化乳糖水解生成等摩尔量的葡萄糖和半乳糖[1-4]。牛乳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其中乳糖含量约为4.7%~5.0%,是乳中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对于体内缺乏乳糖酶的人群,乳糖在小肠中不分解而直接进入大肠,被大肠中的细菌酵解产生多种气体及短链脂肪酸,会导致腹胀、排气增多、腹痛和腹泻等不良病症,被称为乳糖不耐症[5]。利用乳糖酶水解乳中的乳糖是解决乳糖不耐症的最佳途径
饲料博览 2013年4期2013-07-09
- 微生物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730070)乳糖酶(β-galactosidase)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生物酶制剂,国际生化编号EC3.2.1.23。其能够催化β-半乳糖苷化合物中β-半乳糖苷键发生水解,还具有转半乳糖苷的作用。目前,乳糖酶的应用领域很广。在乳品工业中,乳糖酶可用于生产低乳糖制品和低聚半乳糖[1]。在乳品加工中,采用乳糖酶水解乳糖,可以避免冷冻浓缩乳制品中乳糖的结晶、乳清析出等问题。在酸奶的生产中,可加速酸化反应和提高发酵效率,使酸奶具有特有的乳香风味。在干酪生产中,可
中国酿造 2012年12期2012-04-13
- Enterobacter sp.SYA2乳糖酶酶学性质研究
730070)乳糖酶(Lactase)学名为β-D-半乳糖苷半乳糖水解酶(β-D-galactoside galactohydrolase,E.C.3.2.1.23),又名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是一类催化β-D-半乳糖苷键发生水解的酶,能将乳糖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1]。乳糖酶来源丰富,可以从很多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中获得。利用用微生物发酵法获取乳糖酶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2]。目前为止,文献报
中国酿造 2012年11期2012-04-13
- 山西引进首条耐高温乳糖酶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
引进首条耐高温乳糖酶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年产2 000 t 6 000~8 000U型耐高温乳糖酶生产线近日在山西交城县经济开发区动工。该项目建成后,将使高效生物催化剂———乳糖酶首次在国内实现工业化生产,填补国内乳制品等行业开发应用国产乳糖酶的空白。乳糖酶在乳制品及医疗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项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绿色新能源环保技术。承担该项目建设的人员包括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9名博士,项目总投资5. 8亿元,新建20条液态乳糖酶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年3期2011-04-14
- 乳糖酶研究进展
0006)1 乳糖酶的来源及其特性乳糖酶存在于植物、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婴儿)的肠道中。目前只有来源于微生物的乳糖酶有工业应用价值,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取乳糖酶,具有酶源丰富、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周期短的特点,而且不受季节、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微生物来源的乳糖酶的性质差别较大(表1)。2 乳糖酶的基础研究2.1 乳糖酶的基本结构及其生物合成对乳糖起水解作用的酶是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lactase phlorizin hydrolase
微生物学杂志 2011年3期2011-03-19
- 乳糖酶固态发酵法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300402)乳糖酶在食品、医药、养殖饲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受乳糖酶发酵工艺的复杂性限制,致使其并未能够得到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本试验利用亮毛霉固态发酵法产生乳糖酶,分析不同条件对其产酶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固态发酵法产酶的最佳工艺路线,以期为乳糖酶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1 试验材料1.1 仪器设备J-25型高速冷冻离心机、DL201型恒温自动干燥箱、BS-2F恒温振荡培养箱、HZQ-F160全温振荡培养箱、磁力搅拌器、JA2003电子天平、DZK
饲料博览 2010年10期2010-09-03
- 帝斯曼乳糖酶助力爱宝牛奶伴侣乳糖酶系列荣获2010年老百姓最喜爱妇幼健康用品
集团提供的优质乳糖酶为主要原料,由上海长润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宝牛奶伴侣乳糖酶系列于9月28日在北京中国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三届中华妇幼健康大会上,荣获2010年老百姓最喜爱的妇幼健康用品。帝斯曼Maxilact®乳糖酶是世界级标准的高附加值的低乳糖乳制品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将乳糖转化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从而生产出不含有乳糖的乳制品。Maxilact®可帮助乳品企业生产营养且易吸收的乳制品,以满足那些对乳糖敏感的消费者的需要。爱宝牛奶伴侣乳糖酶片是以帝斯曼Ma
中国乳业 2010年10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