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尼亚

  • “蜱虫病”元凶
    罗勤蜱虫与新布尼亚病毒蜱虫,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牛鳖子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绿豆般大小;吸饱血液后,有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据《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介绍,在虫媒传染病中,蜱传播的病原体种类最多。目前已知蜱虫可以携带217种病原生物,包括83种病毒、20种立克次体、14种细菌等。因此,人被蜱虫叮咬后,不仅可以造成皮肤局部的伤害,还能传播许多虫媒传染病。包括人粒细胞无形

    家庭医学 2023年15期2023-08-31

  • 被猫咬伤竟感染了这种病毒
    测序提示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什么是新型布尼亚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以下简称为SFTSV),是2009年由我国学者首次从蜱虫体内发现并报道的一种新型RNA病毒,可导致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高达6%~30%,预后差。SFTSV的来源和带菌者仍然未知,但蜱虫被认为是最常见的传播媒介,可在人群中通过血液接触等进行传播,但人—人传播,潜伏期较蜱咬伤短,症状轻,早期诊治预后良好。该病主要发生于林区

    健康博览 2023年1期2023-01-17

  • 全方位护理策略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10029布尼亚病毒感染具有起病急促、病情进展速度等特点,患者可累及多个脏器[1]。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发生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是衰竭、休克等[2-3]。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治疗期间行传统常规护理时,护理人员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患者病情控制、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方面,患者其他方面生理、心理护理需求未能获得足够重视,护理干预措施全面性、系统性相对缺乏,因此总体护理效果往往欠佳。全方位护理是一种能够全面满足患者治疗期间生理、心理护理需求,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33期2022-12-25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与疗效观察
    陈兰 沈艳新型布尼亚病毒是2010 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并确认的一种新病毒,该病毒引起的疾病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3]。临床研究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毒有一定传染性,主要通过蜱虫叮咬,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密切接触患者传播[4,5]。临床上需加强个人防护、严格进行消毒隔离工作。本院收治的6 例危重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经CBP 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 年1~12 月本院收治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9期2022-09-28

  • 波捷布尼亚的语言哲学观及其当代启示
    一、引 言波捷布尼亚(А.А. Потебня,1835—1891)作为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不仅创建了俄罗斯第一个语言学派——哈尔科夫学派(харьковская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ая школа),而且创立了俄罗斯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研究领域中的第一个科学范式——心理主义范式(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ая парадигма),他的理论学说和研究样式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作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语言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学术思想对19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3-18

  • 施马伦贝格病毒研究进展
    s,SBV)是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泛布尼亚病毒科(Peribunyaviridae)正布尼亚病毒属(Orthobunyavirus)Simbu 血清群(simbu serogroup viruses)成员[1]。该病毒以库蠓(Culicoides)为中间宿主在反刍动物间循环,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SBV在德国、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均有报道,并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该病毒最早由位于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洛弗勒研究所(Friedri

    特产研究 2022年5期2022-02-28

  • 2019年章丘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分析
    增加,病原体是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种新病毒,即为新型布尼亚病毒,其主要是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但是,明确存在蜱虫叮咬的比例较低。发热伴减少综合征以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此,为了了解章丘区发热伴减少综合征的发病情况,本次研究对2019年章丘区报告的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9期2021-12-29

  • 巴泰病毒研究进展
    BAT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nuyaviridae)布尼亚病毒属(Bunyavirus)布尼亚姆韦拉(Bunyamwera)血清组病毒成员[1]。该病毒在自然界中主要以“蚊虫-脊椎动物-蚊虫”的方式循环,涉及的地区和宿主十分广泛,例如欧洲、亚洲以及非洲中部地区的很多国家,都先后分离到该病毒[2]。BATV最早是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地区捕获的库蚊体中分离到,随后在非洲流行造成数万人感染,部分感染者出现死亡现象。经研究发现该次流行的病原体是由BATV发生基因重

    特产研究 2021年3期2021-12-02

  • 46例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分析
    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组以发热、血小板减少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该病毒是由我国科学家在2010年首先在体外分离培养中确认的白蛉病毒,它属于一种新型病毒。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为12%~30%,影响该病预后的因素目前仍然不清。本研究对46例实验室确诊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该疾病发展和预后的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中国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4期2021-11-13

  • 对120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
    0306)新型布尼亚病毒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 年成功分离并确认的一种新病毒[1-2]。感染该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恶心呕吐、纳差、腹泻、意识障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损害,轻症患者多可自愈,重症患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3-4]。本文对120 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防治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 年1 月至2021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5期2021-07-28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重症脑炎1例并文献复习
    病的发生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有关,于是将该疾病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1]。该病起病迅速,病情进展快,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血小板减少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神志不清、抽搐、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现就我院确诊的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重症脑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51岁,因“发热1周,反应迟钝1 d”于2017年4月26日入院。病人入院前1 周出现发热、寒战,最高体温38.8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6期2021-01-13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证明人体感染新布尼亚病毒则会引发该病,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患者预后,此研究对我院特定时段内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展开研究,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研究选取我院感染科2017年3月~2019年5月内接收的3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展开研究,其中男/女(17:18),年龄35~68岁,平均(51.56±11.33)岁。对比分析35例患者资料,>0.05。1.2 诊断标准:(1)依据流行病学史、发热、消化道症状等临床表现且外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36期2021-01-12

  • 法维拉韦治疗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报道1例
    亡;该病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人体引起,以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病例有乏力,消化道症状,肌肉酸痛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病情危重者可发生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SFTS感染的全国平均死亡率为5.3%[1],在部分流行地区该病的病死率高达30%。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乏力、咽痛5天,神志不清1天”于2020年10月1日收住我院感染科病房。患者始发症状为乏力、头痛、咽痛、恶心,自认为感冒,于村卫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1期2021-01-06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S)属于新型的布尼亚病毒疾病,并且该疾病具备人畜共患病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国广大的中东部区域出现了SFTS病例报道,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进展十分迅速救治无效而死亡[1]。1 资料及方法1.1 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2014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34例SFTS病人,男女性别比为14/20,年龄区间处于32~74岁,均值(57.4±1.3)岁,患者发病前的居住区域或工作区域均位于林区或山区,并且17例患者在发病之前均具有确切的蜱咬伤史,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期2020-10-16

  • 布尼亚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经蜱传播,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胃肠道症状以及淋巴结肿大,严重时还会引起器官衰竭,故将此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该病毒引起的疾病称为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SFTS),是一种人兽共患病[1]。该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引起严重发热的最危险病原体,其死亡率为12%~30%,同时伴有特征性血小板减少症[2]。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此种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或者疫苗,另外该病毒在人类中的发病机制及病毒与宿主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0年4期2020-05-08

  • 别了,平仔
    “我”是赴非洲布尼亚的工作人员。平仔遭遇困境时,“我”收留了它,并且将它养大。平仔也不负所望,在“我”遇到危险时,救了“我”。至此,“我”和平仔之间的感情更加浓烈、深厚。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结束了驻地的工作回国了,平仔在郁郁寡欢中死去,死前还抓着“我”穿过的一件工装……纯粹的故事,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非常感人,编者读后多次“泪目”。相信同学们读了也不会失望。曾经,我作为高级维修技师去了非洲布尼亚。那里没有网络,没有我能听得懂的电台和电视节目

    初中生·博览 2019年10期2019-11-01

  • 格电视主播辱骂普京引俄强烈不满
    电视台主持人加布尼亚7日在节目中辱骂俄罗斯总统普京,此事让本就已经恶化的格俄关系雪上加霜。格鲁吉亚政府紧急灭火,总统谴责这种仇恨言论会加剧国家分裂与紧张局势。克里姆林宫8日表达强烈不满,称这种言论完全不能接受,相关行为也许是“精神错乱”的结果。据俄罗斯《报纸报》8日报道,7日晚,加布尼亚在节目一开始就用俄语辱骂普京及其已故父母。他将普京称为“臭名昭著的占领者”。对于普京父母,加布尼亚说:“我想在他们的坟墓上撒尿。”节目播出后立即引发格鲁吉亚部分居民强烈不满

    环球时报 2019-07-092019-07-09

  • 布尼亚病毒基因重排机制研究进展
    新发引起人类对布尼亚病毒的广泛关注。布尼亚病毒是一类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负链RNA病毒,许多布尼亚病毒可引起严重的人类疾病。如汉坦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可引起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生物武器[1]。该病原体于1978年在韩国汉坦河附近被分离到。1993年,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和犹他州暴发的“死亡的峡谷”,病原即为汉坦病毒,死亡率高达50%[2]。在南美洲和中美洲流行的人畜共患病——奥罗普切热的病原为周布尼亚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2期2019-03-15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00)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病情较重,病死率高。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部分省市近年来出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有密切的关系[1]。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属于一种新发的感染性疾病,目前对其研究不多。本研究分析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96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期2019-01-07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医疗纠纷相关性研究
    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 ,简称新型布尼亚病毒[1],并于2010年9月证实此病毒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蜱虫传染病有关,并将此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后通过对此病临床、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基因检测等方面的不断研究,成果显著。此病呈高度散发特点,近年来相关发病案例报道呈上升趋势,医疗纠纷相关性亦呈升高表现,引起社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3期2018-08-02

  • 安徽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经证实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1],由于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导致病情延误,因此掌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早期症状及临床特征十分必要。本研究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4年以来收治的86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

    安徽医学 2018年7期2018-07-24

  •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研究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护理方法并总结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2018年我院收治的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中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中采用手术室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及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护理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好发于身体虚弱的年老体弱者,多器官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1期2018-03-20

  • 新型布尼亚病毒家庭内聚集性发病患者2例护理
    血小板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mdrome bunyavirus,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为虫媒病毒,是布尼亚病毒的一种新变种,往往由蜱虫叮咬引起,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俗称蜱虫病[1]。该病好发于青壮年,起病急、进展快,常有多脏器受累,如治疗及护理不当,可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发热门诊于2016年6月收治2例新型布亚病毒家庭内聚

    上海护理 2018年9期2018-03-17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综合
    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现、认识与启示许汴利摘要:新布尼亚病毒及其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fever,thrombocytopenia and leukopenia syndrome,FTLS)的发现、认识是我国近年在新发传染病防控与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就,笔者对相关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与展望。发现与监测:2007年5月,河南省信阳市接到一位患者家属报告后开展主动搜索,发现病例均有以下特征:(1)急性起病、发热,体温大于37.5℃;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8年11期2018-02-08

  • 丽水市首次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例
    患者外周血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最后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讨论1994年Chen等[1]首次报道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到病毒,并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种新病毒,命名为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2-3]。SFTS则是SFTSV感染所致的蜱传新发传染性疾病,以发

    浙江医学 2018年20期2018-01-16

  • 浙江省天台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及隐性感染状况调查
    无症状人群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监测阳性率1.4%。结论天台县已发现多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而且从无症状人群中检测到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应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防控及健康教育工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流行病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近几年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新型布尼亚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岭病毒属。2011年3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该病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年9期2017-10-09

  • 2012—2014年上海市蜱和宿主动物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状初步调查
    和宿主动物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状初步调查朱奕奕1,吴寰宇1,张春哲1,毛盛华1,周 欣1,张清慧2,潘 浩1目的掌握上海市蜱分布及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情况,了解上海市蜱动物宿主以及动物感染病毒状况,从而评估上海地区是否存在新型布尼亚病毒的传播风险。方法采用布旗法捕捉室外“游离蜱”,动物“寄生蜱”采用动物体表采集法捕获犬体表蜱类样本;蜱病毒核酸的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动物血清抗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总抗体检测采用双抗原夹心法。结果2012—2014年期间,上海松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年8期2017-09-03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指标
    识码] A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指标陈国胜①胡立芬①许夕海①李家斌①*[文章编号] 1672-8270(2017)05-0094-04 [中图分类号] R512.8 [文献标识码] A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临床特点及对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2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SFTS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患者的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40例)和死亡组(2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5期2017-05-16

  • 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450001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杜燕华1),李 懿1),程宁宁2),许汴利1),黄学勇1)#1)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医学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郑州 450016 2)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郑州 450001#通信作者,男,1969年10月生,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分子流行病学,E-mail:huangxy@hncdc.com.cn新布尼亚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间接ELISA法目的:建立基于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2期2017-04-08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骨髓见戒指样组织细胞1例
    案例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骨髓见戒指样组织细胞1例刘超群1,吴茅2(1.金华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浙江金华 321017;2.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杭州 3210014)新型布尼亚病毒;戒指样组织细胞近年来,我国多地陆续报道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部分病例临床表现非特异,个别重症病例因多脏器损害,预后较差。SFTS可由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以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多见。关于该疾病骨髓象特征报道较少,现将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骨髓象查见戒指样

    临床检验杂志 2017年2期2017-03-29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组信息,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并将这一新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简称“新型布尼亚病毒”[1-2]。最近,日本和韩国也有SFTS病例报告[3-4]。本文主要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诊治等方面作一概述。1 病原学SFTS的病原体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这是一种蜱传播的布尼亚病毒科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2017-02-26

  • 循证护理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沈璐梦1,俞 怡2,王叶飞2,韩明芳1(1.浙江省舟山医院,浙江舟山 316000;2.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浙江舟山 316000)总结应用循证护理方式对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进行管理的体会。成立循证小组,通过文献检索及整理,结合本院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护理现状,制定加强手卫生、严格消毒隔离制度、虫媒隔离、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实施3年余,未发生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医院感染,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新型

    护理与康复 2017年11期2017-02-25

  • 103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体会
    】103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体会沈璐梦a,王明珠b,韩明芳a,王叶飞b(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 a.感染科;b.护理部,浙江 舟山 316000)目的 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预防措施实施及体会。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03例患者,从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虫媒隔离、心理护理、医护人员管理、患者及家属宣教及医务人员培训教育等方面采取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结果 院内未发生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新型布尼

    护理学报 2017年16期2017-02-23

  • 改良后盐水冰袋在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高热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后盐水冰袋在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高热护理中的疗效观察王叶飞 沈璐梦 蒋红娜 韩明芳 朱鸳鸯(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舟山 316000)目的 观察改良后盐水冰袋在新布尼亚病毒感染高热患者退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新布尼亚高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盐水冰袋,对照组使用传统清水冰袋裹厚毛巾,分别在冰袋冷敷后1 h,2 h,3 h测量耳温,观察并记录患者体温下降情况,并询问患者使用感受。结果 改良后盐水冰袋降温效果优于传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3期2017-02-14

  • 布尼亚病毒感染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运呈 吕建新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李世波 王秋景 方汉波 曾庆球 黎运呈 吕建新目的分析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并确诊的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选取所有行骨髓穿刺检查者32例,其中符合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继发HPS者2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骨髓细胞学表现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5例患者均表现有发热、乏力、纳差,部分表现为肌肉酸痛

    浙江医学 2016年24期2017-01-20

  • 重症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患者的护理2例
    0006)重症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患者的护理2例李 莉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防控措施。方法 分析总结2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1例患者好转离院,1例患者死亡,期间无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被感染。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是新发的感染性疾病,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3期2016-09-19

  • 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验室鉴定为新型布尼亚病毒[1,2],其常见临床表现有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有出血现象,严重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3,4]。现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26例病例临床特征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资料,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36~80岁,平均(54±9.

    安徽医学 2015年1期2015-12-17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并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一例
    松解症合并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一例熊瑛 周梅娟 高明阳患者女,34岁。因发热1周,全身皮疹3 d于2013年10月23日收住皮肤科。患者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寒战、发热,伴有下腹部不适,全身乏力,予对乙酰氨基酚、左氧氟沙星、头孢米诺、甲氧氯普胺等药物对症治疗,体温未下降。入院前3 d全身出现暗红色斑片,皮肤触痛,逐渐加重。化验:血小板81× 109/L,肝功能 ALT 4 780 U/L、AST 4 129 U/L。到当地医院就诊,予地塞米松(剂量不详)抗过敏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1期2015-11-07

  • 疏风解毒伴生血宁灌肠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临床研究
    116)近期与布尼亚病毒有关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逐步增多,治疗尚无满意疗效[1],本文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间诊治本病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患者男性47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29.3±4.7)平时健康,发病前54例有昆虫叮病史,均有野外工作史,随机将病人分二组,年龄、性别、病情均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2]: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虫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4期2015-10-12

  • 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燕华,黄学勇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尤爱国1,杨建华2,唐晓燕1,许汴利1,康 锴1,杜燕华1,黄学勇1目的 探讨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40例病例和80例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患者血清标本,应用荧光RT-PCR和IgM、IgG抗体试剂盒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及抗体。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农民占90.00%(36/4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8期2015-05-09

  • 施马伦贝格病毒的流行、传播与风险分析
    体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并将其引发的疫病称为施马伦贝格病。目前这种新出现在牛群中的病毒只出现在欧洲。不过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病毒,SBV的出现也得到了中国在内其它国家的密切关注,本文将主要介绍SBV的流行与传播,并对SBV传入我国的风险作了简要分析。1 病原学(1)施马伦贝格病毒是一种带囊膜、负股、分节段、单链RNA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正布尼亚病毒属(Orthob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8期2015-04-04

  • 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布鲁杆菌同时感染一例
    合病例报告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布鲁杆菌同时感染一例刘倩 王小利 汪明明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布鲁杆菌同时感染较为罕见,该文报告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布鲁杆菌同时感染病例。患者因发热、乏力、左下肢疼痛、神志恍惚入院,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RNA检测呈阳性,临床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对症治疗,患者相关症状一度减轻,但数日后再度出现明显的发热、出汗、关节疼痛表现,病原学检查提示同时合并布鲁杆菌感染。该例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布鲁杆菌同时感染导致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提示当某种

    新医学 2015年12期2015-02-21

  • 21例确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21例确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徐宁 曲涛 李爱君目的 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确诊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2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有发热和血小板减少以及肝功能损害。给予对症支持, 保护脏器功能, 抗病毒, 抗细菌, 糖皮质激素等治疗。19例好转或痊愈出院, 2例放弃治疗。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多发于中老年, 症状重, 体征轻, 血清学实验室检查有明显改变, 应给予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大多数患者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期2015-01-24

  •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护理体会
    1)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护理体会胡静波 郑媛媛 赵婷婷(解放军第210医院 感染病科,辽宁 大连 116021)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1周退热、症状好转,1个月痊愈出院。结论 根据疾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康复。新型布尼亚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护理新型布尼亚病毒为我国发现的一种全新的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8期2015-01-24

  • 铜陵地区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命名为新型布尼亚病毒,该病毒所致疾病暂定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现回顾性分析铜陵地区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24例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24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17例;年龄46~79岁,中老年女性为主;所有病例中,有明确蜱虫叮咬史2例,生活在丘陵地区20例,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12-01

  • 河南省信阳市动物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血清中分离出新布尼亚病毒,并证明该病毒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但目前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还不清楚。河南省信阳市一直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发病地区,根据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新发传染病具有虫媒传染病流行传播的特点,并存在动物传染源或/和储存宿主的可能,因而本研究选取河南省主要发病地区信阳市,开展动物中新布尼亚血清抗体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采集 选择商城县和光山县曾经有病例感染过的地点作为调查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年7期2014-04-02

  • 3种方法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检测结果比较
    发现了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型病毒。目前,该病毒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该病毒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的致病因子[1-2]。辽宁省自2009年从VERO-E6细胞中分离出阳性病毒株[3],经过国家疾控中心确定为SFTSV后,经过5年的努力,实验室对该新发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日臻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年11期2014-04-02

  • 布尼亚病毒流行病学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发现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1]即为新布尼亚病毒,该病毒引起的疾病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对于这种人类新发现的新型病毒,对其形貌、结构、治病机制和传播原理等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大部分尚未获得确切的研究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14年4期2014-01-24

  • 大连市“蜱咬”患者新布尼亚病毒(SFTSV)的检测分析
    出血热病毒应属布尼亚科病毒。有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1-2]和布尼亚病毒[3]。2011年6-8月我省大连地区的农民相继出现不明原因出血样症状 ,一名“蜱咬”患者因疑似肾综合征出血热而就诊于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我们对其展开了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病原体检测。1 材料与方法1.1 样本1.1.1 血液样本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集“蜱咬”患者急性期血液样本及同居住地的26份非患者血清样本。1.1.2 蜱虫样本 该患者有蜱虫叮咬史,入院后在其腋下发现叮咬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3年2期2013-08-21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研究进展
    定该新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这是人类新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对其结构、致病机制和传播机理等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有确切研究定论。1 SFTSV病原学新发现的SFTS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微粒体,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等。基

    微生物学杂志 2013年2期2013-03-19

  • 6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研究发现,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种新病毒是该类疾病的病因之一[2-3],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2]。2010年9月29日卫生部公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5期2012-12-25

  • 20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研究发现,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种新病毒是该类疾病的病因之一[2-3]。目前,对于该类疾病疑似病例,被定义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该病毒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 bunyavirus,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暂定为“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1]。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年3期2012-11-20

  • 7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临床分析
    发表了“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在国际上首次报告在中国发现的一组以发热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新发传染病,严重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1]。现将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经大连市疾控中心确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的7例患者相关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7例住院病例。1.2 方法 查阅确诊患者病例,回顾性研究感染者的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1期2012-08-15

  • PCR检测诊断地方性布尼亚病毒热1例
    学科学院行新型布尼亚病毒RNA检测(RT-PCR法),结果阳性。入院后给予利巴韦林、多西环素、异甘草酸镁、泮托拉唑钠、血浆、支持及对症治疗。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WBC、PLT逐日下降,ALT、AST、LDH、CK进行性升高。入院第3天加用血小板悬液、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治疗;入院第6天(第9病日)病情进展至极期。查体:浅昏迷,双上肢震颤伴肌张力增强,颈部稍强直,巴氏征阳性。 大小便失禁。 实验室检查:WBC 7.2×109/L,P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12期2012-04-13

  • 老年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5例
    心发现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发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1,2〕。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暂定为“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主要分布在呈丘陵地貌的农村地区,发病时间为3~11月,中老年人群易感〔3〕。一般认为人类可通过蜱虫叮咬而得病。本文拟回顾性分析5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确诊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患者5例,其中男2例,女3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8期2012-01-26

  • 辽宁省首次发现的新布尼亚病毒其培养特性的研究*
    省首次发现的新布尼亚病毒其培养特性的研究*刘 芸1,姚文清1,耿英芝1,孙英伟1,陈静乙2,王 博1,韩仰欢1,孙海波1,雷 露1,李建东3,于丹梅4,宫润妍4目的探讨发热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在细胞分离培养时表现的特异性。方法收集发病一周以内发热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首先做血清学检测排除汉坦病毒(Hanta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年3期2012-01-24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7例临床分析及鉴别诊断要点
    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 virus,SFTSV)[4]。为探讨本病特点,现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1年7月至9月SFTS患者中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7例住院病例。回顾性查阅、研究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确诊者急性期血清送大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实时 PCR技术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7例患者中男4例,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11期2012-01-21

  • 谁是元凶?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该病毒与无形体病类似,自然感染见于蜱虫,人被叮咬后,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而“无形体”不是病毒,是一种细菌。2006年,中国确诊了第一例无形体病。当时,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在安徽的患者样本上分离出了这种细菌,由于其形态不固定,可能是三角形,也可能是五角形,所以被称做无形体。无形体通过蜱虫传播,往往发生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发病特征也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可能还有个别病人会出现出血症状。近几年,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

    财经 2010年20期2010-10-19

  • 布尼亚病毒科简介
    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有5个属,30余个血清型,300余个种,其中4个为动物病毒属,1个为植物病毒属。4个动物病毒属为布尼亚病毒属(Bunyavirus)、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内罗病毒属(Nairovirus)和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其中布尼亚病毒属最大,包括约160种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的命名源于布尼亚韦拉,是乌干达的一个地名。本病毒科的病毒体为圆形或卵圆形,也可呈多形性,直径为80~120 nm。有包膜,

    微生物与感染 2010年3期201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