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亭,国 玲
(1. 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山东 济南 250304 ;2. 济南市长清区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山东 济南 250306)
新型布尼亚病毒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 年成功分离并确认的一种新病毒[1-2]。感染该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恶心呕吐、纳差、腹泻、意识障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损害,轻症患者多可自愈,重症患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3-4]。本文对120 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防治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选择201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期间济南市各级医院收治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5];其中有男45 例,女75 例;其年龄为18 ~84 岁,平均年龄为(42.65±4.87)岁。
在这些患者入院后,采集其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出血清。采用荧光定量PCR 技术对血清标本进行新型尼布亚病毒核酸检测。在确认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后,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对重症患者进行护肝、护心肌等治疗。对于存在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对其进行输注血小板治疗。
分析这些患者接受救治的情况、发病的季节,并比较其中死亡与治愈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肌钙蛋白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6]。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120 例患者入院后3 ~7 天均出现意识障碍,其中有59 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1 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这些患者的发病时间多为5 ~10 月份,其中8 月份、7 月份发病患者的占比较高,分别为25.83%、20.83%。详见表1。
表1 这些患者发病时间的分布
将这些患者中治愈出院的患者作为治愈组,将其中死亡的患者作为死亡组。两组患者的WBC、PLT、血清ALT的水平相比,P>0.05。治愈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MB 的水平均低于死亡组患者,其PT、APTT 均短于死亡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WBC(×109/L) PLT(×109/L) 肌钙蛋白Ⅰ(ng/L)ALT(U/L) 肌酸激酶(U/L)CK-MB(U/L) PT(s) APTT(s)治愈组(n=61)2.21±0.42 31.98±4.54 0.05±0.01 99.54±5.86 841.85±15.96 31.65±4.87 11.05±1.58 44.85±4.85死亡组(n=59)2.18±0.41 31.42±3.96 0.65±0.11 99.96±6.47 2341.74±24.96 65.47±5.58 15.07±2.47 80.41±5.66 t 值 0.396 0.719 42.427 0.433 393.501 35.407 10.656 36.997 P 值 0.693 0.473 0.000 0.666 0.000 0.000 0.000 0.000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恶心呕吐、纳差、腹泻、意识障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情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7]。此病患者多为农村地区的野外作业人员,其发病时间一般为夏季。有研究指出,此病的发生与蜱叮咬有关。此病患者无明显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其病情的早期误诊率较高,发病至病情得到确诊的时间较长[8]。临床研究发现,部分此病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应注意将其病情与阑尾炎、腹泻等疾病相鉴别[9-10]。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此病发病的高峰期为7 ~8 月份。这可能与夏季外出遭受蜱叮咬的风险较高有关[11]。治愈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MB 的水平均低于死亡组患者,其PT、APTT 均短于死亡组患者,P<0.05。这表明,心肌损害、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肝损伤是影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2]。张永刚等[13]的调查显示,1 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二代病例与一代病例为兄妹关系,且有相关血液接触史。这表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存在人传人的可能。笔者认为,针对这一疾病,基层医院应加强对医生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其对该病的识别诊疗技能。同时,应做好相关公众健康教育,加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并做好病例管理,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多发生于夏季。此病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死亡率较高。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MB 的水平、PT、APTT 是影响此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