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
- 什么样的家训成就了人才辈出的家族
。宋初甚至出现了钱氏文人群。比如苏东坡、冯梦龙称道的钱惟演、钱易兄弟,驰骋北宋诗坛的钱惟济、钱昆、钱昭度、钱藻。后朝各代,涌现的姓钱的名士也相当多。如明代殿试和礼部廷对均列第一的钱福,万历年间殿试第一的钱士开,清代藏书家钱曾、画家钱杜、诗人钱鲁斯。如果这些人你都没听过,下面这些人你一定听过,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钱永健、钱穆、钱钟书、钱玄同。姓钱的多了,可这些人之间真的有关系吗?当然有。钱学森的父亲钱家治是钱镠第32代世孙,钱家治的侄子钱学榘是动力学专家
意林 2023年13期2023-08-30
- 钱澄之《屈诂》的文本阐释与注释特征
经学阐释的特征。钱氏在注释中征引经典文献,其中包括《诗经》《周易》《春秋》《国语》《史记》《礼记》等;在经典文献中,以《诗》学、《易》学内容为最主要引用对象。钱氏治骚时转相发明,将《诗》学、《易》学思想用在阐释屈原作品之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直接征引《诗》《易》词句,解释字词之意;再次是征引《诗》《易》文献解释句意;最后用《诗》序、《易》学思想来阐释屈原作品与屈原思想乃至屈原形象的构建,从而进行义理申说。(一)屈骚词意钱澄之秉承“以骚继诗”的诗学宗旨,征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3-01-20
- 清代士大夫之家的妻妾秩序与门楣维护
——以郭嵩焘续娶风波为中心
先后娶正妻陈氏、钱氏,纳妾邹氏、凤氏、梁氏、李姬。陈氏生一子三女,嫡子郭刚基,早卒;钱氏、邹氏无子;凤氏生子郭焯莹,县学生;梁氏生子郭立瑛。对郭嵩焘的婚姻关系,士人颇多訾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续娶风波,二是携妾梁氏出洋接见外宾。学界对以上“争议”多有讨论,前者成果较为丰富,如曾永玲《中国清代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大传》(2)曾永玲:《中国清代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王兴国《郭嵩焘评传》(3)王兴国:《郭嵩焘评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2-25
- 怎样帮助学生打磨文章的开头
文的开头为例:《钱氏家训I》流传千年,为人称道;不仅为钱氏家族孕育出了杰出的人才,而且为中华民族指出了光明的前路。由此可见,我们应重视对家训的传承。原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是《钱氏家训》。材料肯定了该家训的价值,概述了家训的内容、影响等。该生在文章的开头概括了原材料的主要内容,并得出观点:我们应重视对家训的传承。3.合理地化用材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材料的中心话题、主要事件,并让他们在文章的开头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或议论。以一篇优秀作文的开头为例:强者,弱之所倚;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5期2022-07-11
- 基于BCH 纠错算法的编解码器设计与实现*
BM 迭代算法和钱氏(Chien)搜索法实现纠错,译码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完成[6],BCH 译码流程如图3 所示。图3 BCH 译码流程第一步:由接收到的R(x)计算伴随多项式S=(s1,s2,s3,…,s2t),求出伴随式系数。第二步:根据伴随多项式S 求解错误多项式σ(x)=σtxt+σt-1xt-1+…+σ1x1+1,进行错误多项式系数提取。第三步:求解σ(x)的根,利用钱氏(Chien)搜索法进行错误位置定位,并进行错误纠正。3.1 伴随多项
电子技术应用 2022年5期2022-06-07
-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要鸣鼓而攻之”。钱氏每有孩子出生,全家都要诵读“八训”。临终,钱镠又作十条“遗训”。1047年8月,钱镠5世孙将《钱氏家训》编辑刊印。1925年,钱镠32世孙钱文选编纂出版包括“八训”“遗训”的《钱氏家乘》及《钱氏家训》。“重德修身,崇文尚学,善事国家”为《钱氏家训》的核心价值。它“上承祖志,下示后人”,千余年影响了几十代人。吴越第五任国王钱弘俶遵循“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的“遗训”,审时度势,
妇女生活 2022年3期2022-03-30
- 钱玄同对汉字简化的理论阐述及实践推进
9)[1]中,以钱氏的《减省汉字笔画底提议》《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为主要依据,简要归纳了钱玄同的汉字简化成果。此外,余连祥在《钱玄同》(2013)[2]中,从“史”的视角出发,以《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第一批简体字表》为核心材料,简略描述了钱玄同进行汉字简化的过程。而事实上,钱玄同关于汉字简化这一主题的成果非常多,目前我们已收集到各类著述近30篇。其中既有钱玄同撰写的汉字简化类文章,也有记录钱玄同参与汉字简化活动的政府文件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2-25
-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要鸣鼓而攻之。”钱氏每有孩子出生,全家都要诵读“八训”,如DNA般融化进子孙的精神血脉中。临终前,钱镠又作十条“遗训”。1047年8月,钱镠5世孙最早完成《钱氏家训》编辑刊印。1925年,钱镠32世孙钱文选编纂出版包括“八训”“遗训”的《钱氏家乘》及《钱氏家训》。 “重德修身、崇文尚学、善事国家”为《钱氏家训》的核心价值。它“上承祖志,下示后人”,千余年影响了几十代人。吴越第五任国王钱弘俶遵循“要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民为贵、社稷次之。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48期2021-12-16
- 吴越钱氏千年不衰的基因密码
。”自十国之后,钱氏后人中人才辈出。据相关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便是钱镠第33世孙。相关学者对吴越钱氏做过研究,认为钱氏后代天赋异禀,与钱镠所留下的家训有关,而钱氏后人也秉承祖训,绍续家风,文坛硕儒、科技巨擘云集。乾化二年(公元912年),钱镠亲自订立了“八训”,虽然包含一些封建思想,但大多数饱含人生智慧,而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半白半文版《钱氏家训》则是清末举人钱文选采辑整理过的。在“钱氏家训”中,就有一项择
阅读时代 2021年11期2021-10-01
- 爱管闲事的王闿运
擅自插手郭嵩焘与钱氏的婚姻,这就弄得郭老爷子十分不高兴。同治十一年 (1872)七月初四,郭嵩焘在日记中愤怒地写道:“王壬秋行径诡异,忽然致徐仁山一书,径接钱氏来省。闻之骇异。”此前在写给龙汝霖的信中,郭嵩焘甚至痛骂说:“和尚劝闲奇事,今不惟劝闲,又迎其妇居于庙中,奇之又奇也。”钱氏当年从广东闹着回上海后,郭嵩焘便与她断了联系,与钱家人也无交往,这桩婚姻算是名存实亡。如今七八年过去了,王闿运却背着郭嵩焘瞎鼓捣,打算将钱氏接来长沙。他的出发点当然是希望郭、钱
文史博览·文史 2021年6期2021-08-16
- 那家风
的一生,我也佩服钱氏家族,谁能说钱学森的成就不令人瞩目呢?那家风,那品德,令我感叹。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以及教育家,他所著的《傅雷家书》让我们看到了那一封封充满深情的家书、那一封封饱含了对儿子和国家的深沉的爱的家书。在书中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但所记模糊,只记得是“先学会做人,后做艺术家……”,这是傅雷对儿子傅聪的要求,傅雷尽到了一名父亲的真正责任,他不仅在学习上对儿子做出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也提出许多有用的建议,其中包括婚姻、工作等事,傅聪在这种家风的熏陶下
课外语文·中 2021年1期2021-04-25
- 读书札丛(一)
悚谢而已。”按,钱氏前文言“新学稍知存古者,皆好公度”,故有吴宓所谓云云。吴氏言似不免对号入座之讥。而观钱氏所言,虽不可谓虚矫;然特标出“为外文系讲授中国旧诗”,又言“事不挂心”,则“新学而稍知存古”之人中,似有吴宓在也。《谈艺录》第76页:“而自《红楼梦》小说言之,叔本华空扫万象,敛归一律,尝滴水而知大海味,而不屑观海之澜。”按此喻甚妙。以说难喻之理,举重如轻矣。人民文学版叶葱奇疏注《李贺诗集》第134页,疏解“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公莫
文史杂志 2021年2期2021-03-11
- 利在一身勿谋也 利在天下必谋之
他身上所传承的《钱氏家训》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世人皆知钱学森是“两弹一星”元勋,他一生追求真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殊不知赫赫有名的钱学森出自一个人才辈出、家训有序的钱氏大家族。他是吴越王钱镠的第33世孙,生于上海。回国效力后,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在他所热爱的工作领域中,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也是为当时中国做出
文化产业 2021年17期2021-03-08
- 那家风
的一生,我也佩服钱氏家族,谁能说钱学森的成就不令人瞩目呢?那家风,那品德,令我感叹。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以及教育家,他所著的《傅雷家书》让我们看到了那一封封充满深情的家书、那一封封饱含了对儿子和国家的深沉的爱的家书。在书中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但所记模糊,只记得是“先学会做人,后做艺术家……”,这是傅雷对儿子傅聪的要求,傅雷尽到了一名父亲的真正责任,他不仅在学习上对儿子做出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也提出许多有用的建议,其中包括婚姻、工作等事,傅聪在这种家风的熏陶下
课外语文 2021年2期2021-03-04
- 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述评
鬼》等不朽巨作。钱氏在国学、文学、文艺理论等领域登峰造极的学术造诣为其赢得了“文化昆仑”之美誉;而作为翻译家(尤其是翻译理论家),钱锺书及其成就却有被低估之嫌,盖因其译论散落诸文,未见集中阐发所致。其实,钱氏在众多著述中对其翻译思想有过精妙的论述;但其文要言不烦,博大精深,故而留给学界不少解读空间。新千年以降,国内钱学研究似有向钱氏翻译理论建构转向的趋势,学者们纷纷聚焦锺书先生散落各地的译学思想,并形成题材各异、内容丰富的研究成果。鉴于此,本文拟简要梳理2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2021-02-04
- 金书铁券·钱氏家训·清芬世守
要鸣鼓而攻之。”钱氏每有孩子出生,全家都要诵读“八训”,如DNA般,把家训融化在子孙血液中。临终前,钱镠又作十条“遗训”,对“八训”作了强调和补充。1047年8月,钱镠5世孙最早完成《钱氏家训》编辑刊印。1925年,钱镠32世孙钱文选采编出版包括“八训”“遗训”的《钱氏家乘》及《钱氏家训》。 “重德修身、崇文尚学、善事国家”为《钱氏家训》核心价值,内容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篇。如论家庭叮嘱“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
杂文月刊 2021年10期2021-01-07
- 论杨绛《记钱锺书与〈围城〉》中的导向问题
认识钱锺书,虽然钱氏诚恳地劝告“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1]168,但是这样的应对显然不够,“钱迷”们并不买账。实际上此前有关钱氏生平的传述材料和《围城》创作的背景资料的确缺乏,而这与钱氏向来拒绝自传和他传直接相关。1979年钱锺书在致黄裳的信中曾说:“自传不可信,相识回忆也不可信,古来正史野史均作如是观。”[2]417这真是一个智者的见道之语,因为任何事一经他人叙述甚至转述都免不了变形走样,所以他对写自传一事颇为反感。1981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01-03
- 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关于《钱氏家训》的思考
镠的后嗣——江南钱氏。说到江南钱氏,在中国那可是震古烁今的名门望族。“赵钱孙李”,紧随赵家皇姓之后的,就是江南钱家,可见钱家门第之高。钱家自吴越王钱镠开始,这个家族就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近代以来,更是出现了人才井喷现象,遍布于世界各地,横跨各界各领域。在国内,我们熟知的“三钱”: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中国近代动力学之父钱伟长。“三钱”用他们聪明才智和赤子之心报效祖国,让我们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古老大国,成功地发射了“两弹一星”,以无可争辩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2020-12-30
- 读《管锥编》札记二则
可“终身不易”。钱氏之文字刻薄,亦可谓“终身不易”,抑其可爱处,适在此欤?钱锺书对“哀感顽艳”的解释:“顽,艳,自指人物,非状声音;乃谓听者无论愚智美恶,均为哀声所感,尤云雅俗共赏耳。顽,心性之愚也;艳,体貌之丽也,异类偏举以示同事差等,盖修词‘互文相足之古法。”其引《礼记·坊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谓“君子约则小人多,小人先则君子后”;又引《左传》宣公十四年申舟之言“郑昭宋聋”,谓“‘郑昭则宋目不明,‘宋聋则郑耳不闇”。各举一事而对以相反,示小人喋
文史杂志 2020年5期2020-12-28
- 中国首个省级家训类非遗为何出现在上海?
非遗保护名录,“钱氏家训及其家教传承”赫然在列,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省级家训类非遗的诞生。也许有人会问,吴越钱氏家族源于浙江,家训也出自浙江,为什么却先在上海申遗成功呢?与明代以前的杭州比,上海历史厚重性差;与明清的嘉兴比,上海人才偏少;与近代的无锡比,上海人文环境稍逊一筹。但反过来说,这些“不足”,正是上海能够在全国率先产生家训类非遗的原因。上海自古是一个移民城市,上海钱氏难以形成类似江苏、浙江的宗族内部“强关系”。上海自开埠以来,在工业化方面走在苏浙的前
非遗传承研究 2020年1期2020-11-30
- 赵钱孙李,谁才是中国最牛家族?
一很好理解,但是钱氏为什么能够排第二呢?这得从钱氏始祖钱镠说起。纳土归宋钱镠,被奉为钱氏始祖。钱镠生在唐朝末年,在群雄割据的时代,依靠战功,获得中央信任。他拥兵两浙,却未恃宠而骄,而是告诫子孙“永不称帝”。公元902年,唐朝中央册封钱镠为越王。5年后,朱温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梁,并册封钱镠为吴越王。这时,手下部将纷纷建议钱镠拒绝封号,出兵讨伐朱温。钱镠拒绝出兵,在部将面前折箭为誓,保证世代归顺中原,不搞分裂,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整个五代十国时期,钱镠和他的后
新晨 2020年7期2020-11-02
- 钱镠铁券
镠铁券珍藏在杭州钱氏祖庙中。唐朝灭亡后,钱镠成了五代十国中吴越的开国君主,钱镠铁券也成了吴越国的国宝。从46岁得到铁券,到81岁去世,钱镠一生都未曾用过它。这铁券唯一一次被使用,是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当时,钱氏后人钱用勤在建昌任知府,让督察院查勘到他在税粮方面有贪腐行为被抓。那时明太祖朱元璋对贪污的官员个个严惩不贷。钱用勤的儿子心急如焚,想到家里还供着一块铁券,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就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想法,来到都城南京。没曾想,朱元璋接见了他,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9期2020-10-26
- 吴越国钱氏“和”文化的借鉴意义
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钱氏委员会 福建 福州 350003)【关键字】吴越钱氏 “和”文化 借鉴意义吴越国王钱镠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对家族文化十分重视,他在治国中吸纳了儒、道、佛文化的养分,并结合吴越国固有的文化特点,成功地创立了吴越钱氏文化。吴越钱氏文化的精髓是“和”文化。“和”文化不仅使吴越国王钱镠个人功业光照千秋、留存于世,而且还确保了吴越钱氏家族百世兴旺、誉满天下。一、“和”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含义(一)“和”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1.儒家对吴越国的主要影响五代十
文化产业 2019年4期2019-12-27
- 钱氏家族迁徙考
刘雯汇摘 要:钱氏一族起于关中地区,自周代发源后,曾有过数次重大迁徙活动,逐渐形成了远古及江东钱氏、吴越钱氏、嘉定钱氏及关中丹阳钱氏等主要分支。钱氏一族的多次迁徙,既有战乱的影响,也有经济、政治因素的作用,王朝更替、政治动荡无一不影响着钱氏一族的命运。钱氏家族的迁徙历史,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末年迁徙至吴兴的钱氏一支,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了当地,促进了湖州地区的开发;宋代钱氏日盛,子孙封官荫爵者数不胜数。钱氏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2019-09-10
- 钱氏家族家训的文化实践
——以钱基博、钱锺书为中心*
理道德准则。江南钱氏人才辈出,是典型意义上的文化型家族,而钱氏家族长盛不衰,与钱氏家族恪守家训有着重要关系。学界对于钱氏家训多有论及,然而就钱基博、钱锺书氏父子家训传承的研究大多散见于论著之中,缺乏专门研究。(1)有关钱氏父子家训传承的相关研究有:刘桂秋:《无锡时期的钱基博和钱锺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曹毓英:《〈侯山钱氏家谱〉、家学与家风》,载王玉德编:《钱基博学术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因此,本文从钱氏父子家训的文化实践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02-21
- 钱泰吉《史记》学研究
——以校勘记稿抄本三种为中心
校勘记。学界对于钱氏撰写三种校勘记的现存孤本未有发现与研究。今笔者以浙江图书馆所藏《钱警石先生<史记>初校本》(以下简称“浙图本”)、上海图书馆所藏《史记校勘记》(以下简称“上图本”)与《闲心静居校书笔记》(以下简称“《校书笔记》”)共三种稿、抄本校勘记为重点考察对象,深入发掘钱氏校勘《史记》在所撰校勘记方面的关系与价值。一浙图本不分卷,无行格,共一函五册。每传首页有“某某列传第几”,每页中缝处有“某某传”及叶次。每册首页题下均钤有“唐仁寿读书记”朱文方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02-15
- 以地域文化为载体助推少先队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重要组成部分。《钱氏家训》则是“钱王文化”的重要遗产,集中体现了一种敬德、崇文、安民、和谐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崇文、尚德、励新、厚生的新时期临安精神正是对“钱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校就坐落于临安市锦城街道太庙山脚,背靠太庙山,紧邻钱王陵园,很多队员都了解钱王,从小对“钱王文化”耳濡目染,学校已于2009年被确立为浙江省“钱王传说”非遗传承基地。这一独特的地域特征与背景优势,给我校少先队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3.该课题研究是文化繁荣的需要。临
少先队研究 2018年6期2018-12-01
- 清芬世守的《钱氏家训》
重要的方面。吴越钱氏被点赞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从其开枝散叶,欣欣向荣;鸢飞鱼跃,人才泉涌的画卷来看,这一赞语受之无愧,乾隆曾感佩而授予钱氏“清芬世守”匾额。“清芬”用来比喻高洁的德行,晋代陆机《文赋》有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在钱氏世代守护的“清芬”中,《钱氏家训》尤为魅力绽放最著者之一。从广义来说,钱氏家训包括《武肃王遗训》《武肃王十训》和钱文选先生编纂的《钱氏家训》。这一系列家训的制订者,就是吴越国开国君王钱镠。《钱氏家训》非
杭州 2018年15期2018-05-17
- 新旧《五代史》关于吴越钱氏家族记载的异同
“吴越国”前加“钱氏”二字。史书对于钱氏吴越国均有记载,这里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新旧《五代史》关于吴越钱氏家族记载的异同。一、钱氏吴越国吴越是五代时十国之一,钱镠作为吴越国的建立者,发迹史颇具传奇色彩。唐末追随石镜镇将董昌,为其副将,击败黄巢起义军的进攻。乾宁三年击败董昌,尽有两浙十三州之地。后梁开平元年封吴越王。历经三代传至钱俶,立国80多年。吴越钱氏政权在江浙地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政治上,宋太宗称誉钱俶:“卿能保一方以归于我,不致血刃,深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3-29
- 钱振锽诗学视野中的杜诗
现实的密切关注。钱氏的尖锐批评自有其良苦用心。理解钱氏论杜,当从心境、诗坛风气和诗学宗旨等多方面来考察。钱振锽 杜诗 诗学“千古诗人推杜甫”,然而历史上从来就不乏贬杜论者。到了清代以至近现代,质疑和批评的声音较前代更为尖锐和激烈。钱振锽便常被视为近代对杜诗持批评态度的论者中较为典型的一个。钱振锽(1875—1944),字梦鲸,号名山,又号谪星、藏之、庸人,江苏阳湖人。他中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未及辞归,晚年流寓上海。他著述甚丰,有《阳湖钱氏家集》《
名作欣赏 2017年33期2017-11-30
- 钱氏家族的家训
□ 余世存钱氏家族的家训□ 余世存“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由宋人编写,国姓“赵”自然排在第一位。可是“钱”姓为何列居第二呢?正是因为他——钱镠。钱镠开创吴越小国,祖孙五代为钱王,繁荣了江南,归顺了中原,和平并入宋朝版图,为宋朝官民称道。宋代以来,出现了上千位钱姓名士。宋初甚至出现了钱氏文人群,例如驰骋北宋诗坛的钱惟济、钱昆、钱昭度、钱藻。后朝各代,涌现的姓钱的名士也相当多。例如明代万历年间殿试第一的钱士升;清代藏书家钱曾、画家钱杜、诗人钱鲁斯。
中外文摘 2017年20期2017-09-30
- “开始”与“结束”:钱谦益《列朝诗集》对明清士人认同的建构
间相隔二十余年,钱氏处境心态皆有巨大变化”[7],“在明清易代之变、钱氏心态之变、材料层累收集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变化和沿承相互交汇,构成了《列朝诗集》编纂成书的主要脉络”[8]。李舜臣《钱谦益〈列朝诗集〉编选释氏诗歌考论》、叶晔《材料的声音: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的选材策略》等文章[9],开诗歌选材研究的先河,还未来得及论述士人认同的建构。因此,以宏观考索和细处着眼的视角,探讨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的钱氏编选《列朝诗集》背后隐藏的认同观念,可以发现其“有意识”
华中学术 2017年2期2017-05-09
- “迷史”与“市语”:钱南扬别辟蹊径独树其帜的研究
关研究方法,不无钱氏影响。久有将之付诸文字想法,奈何迟迟未付诸笔端。藉此,正好略述一二,可为开端。一部几万字的《迷史》,可谓本领域独树一帜的学术经典之作。《迷史》之所以独树一帜,即在于钱南扬别辟蹊径,剔璞琢玉,亦在于顾颉刚慧眼识珠,允恰评定。1984年2月,钱南扬在《迷史》的《再版前言》中写道:“《迷史》最早写于一九二〇年左右,当时我在北大读书,正值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运动之际,校长蔡元培先生也在校内大力提倡通俗文学,号召同学搜集民歌民谣,校刊副刊还专门辟有
文化学刊 2017年6期2017-03-11
- 何谓“丹书铁券”
在翻阅《缵绪堂》钱氏宗谱时看到,钱氏始祖钱镠在唐末宋初,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吴越王(武肃王),在公元897年受到唐昭宗赐给的“金书铁券”。家谱上这样记载:该金书铁券“形如覆瓦,长二尺四寸,广二尺六寸,厚二寸三分,周围龙缠,面上凿阴誓词,字画填金,重八十二斤”,上书“……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常赐荣宠,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唯钦哉,宜付使馆,颁示天下”。由家谱中的记述可以读出,所谓的“金书铁券”或“丹书铁券”,是封建社会皇帝
大江南北 2016年4期2016-11-21
- “如烟”旧时光
娶的是附近村庄的钱氏。钱氏后来育有一女,名淑珍。听父亲说,曾祖父待钱氏不好,因为钱氏进毛家门之前对他有所欺瞒。曾祖父当年到钱家相亲时,钱氏一直坐在椅子上纺线,直到曾祖父走出钱家大门,也不曾起身相送,以致到了洞房花烛夜时,曾祖父方才发现钱氏原来有腿疾。大户人家的媳妇,岂能如此不体面?于是曾祖父一直不曾善待钱氏。后来在山东,曾祖父又娶了我的曾祖母。曾祖母育有三子,我爷爷排行第二。就在毛烟店的生意如日中天时,曾祖父带着我的曾祖母回到了湖北,也算是衣锦还乡了。曾祖
火花 2016年11期2016-11-21
- 一次长江流域梅雨降水中三种云量计算方案的对比研究
、NCAR方案和钱氏方案,利用相对湿度计算云量,并以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系统输出的云量分析场作为观测值,分别在高层(400 hPa)与低层(850 hPa),从宏观比较与统计分析的角度,与计算结果进行云量大小与区域分布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个云量计算方案对云量中心位置的把握均较为准确,但对云量值的计算存在大小不等的误差。NCAR方案计算结果和LAPS输出场最为吻合,能够体现出云量大值区,但区
大气科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10-27
- 不沿袭“官本位”的特立独行者
所建树的,也并非钱氏一人。时至今日,也有学者批评说,钱氏是有学问而无思想,承认他的渊博而否认他有理论建树。然平心而论,在整个20世纪,能潇洒自如地出入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个领域且卓有贡献,能融汇古今中西之学问而别开生面,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风貌,对他人有开启思路之功而绝无复制之可能,则除了钱氏的确没有第二人。简言之,《围城》中的睿智幽默深刻,实来自作者作为罕见大学者的牛刀小试,如能因《围城》生出兴趣,进而去拜读作者其他体大思深的学术著述,则受益更会多多。
博览群书 2016年6期2016-07-25
- 好家风是一所学校
浙一带的名门望族钱氏家族。家族教育传统的源远流长,吴越一带江南地方文化的兴盛,都是孕育“大师”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江浙一带,钱氏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大家族,自吴越王钱镠(852年~932年)以来家族就有族谱。杭州钱镠研究会顾问、浙江大学教授邹身城研究这个家族多年。他说,自钱王始,钱氏精英不断涌现,近代以来更是子孙鼎盛。曾有一个绕口令来形容这个时期的钱家“人才谱”——“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六两院院士”。据不完全统计,当代钱氏家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2期2016-02-18
- 子孙虽愚,诗书需读——闲话《钱氏家训》
中的这本家传的《钱氏家训》就很能说明问题。《钱氏家训》的作者是先祖镠,五代政治家,吴越国的创立人,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后梁时被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营造堰闸,以时蓄洪,并建立水网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从他一生的业绩来看,称得上是一位造福于民的勤勉明君。《钱氏家训》是其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角度着眼,为钱氏后人订立了详细的行为准则。比如个人篇中,提出心术不
四川文学 2015年15期2015-08-15
- 论《列朝诗集》的编纂始末及其托意微旨
。二人切磋诗法,钱氏之诗大成。《列朝诗集》的编纂最早源于天启初年(1621)程嘉燧在一次读书后的提议。对此,钱氏《列朝诗集序》有曰:“‘录诗何始乎?自孟阳之读《中州集》始也。’孟阳之言曰:‘元氏之集诗也,以诗系人,以人系传,《中州》之诗,亦金源之史也。吾将仿而为之,吾以采诗,子以庀史,不亦可乎?’”[1]678元好问编纂金代诗歌的目的是“以诗系人,以人系传”,程氏受此启发,欲以之为蓝本,编选一部具有诗史意义的诗歌总集,并为此做了明确分工,程氏负责采集诗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2-21
- 敬读《钱氏家训》
真可谓至理。作为钱氏后人,我对我的钱姓家族是十分敬重的,但更敬重的是先人钱镠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钱氏家训》。作为乱世英雄,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王。称王后,他把民生摆在重要位置,致力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积极兴修水利,让一条经年泛滥的之江改恶患为良灌,使吴越一带富庶民安,社会稳定。北宋立国以后,其孙钱俶为了免使生灵涂炭而纳土归宋,并先后携带家人3000赴汴京居住。虽然钱俶于60大寿时被宋太宗赐毒酒而逝,但由于唐昭宗在公元877年
文史杂志 2014年6期2014-11-06
- 论钱钟书的“化境”说
文通过解读和阐释钱氏的“化境”说旨在说明我国传统译学理论与中国文论特别是中国美学的渊源关系,同时指出这种以传统文论生发出的译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要构建现代系统译学理论,笔者认为,需要改造我国译学文论传统,走借用当代西方先进译学理念和方法论辅之的道路。化境;传统美学;点评式;西方译学;借鉴吸收在中国传统译论中,“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似乎已为译界公认的一条贯穿近中国近千年有关译事讨论的主线。“案本”说始于东晋前秦时高僧,即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的道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4-17
- 对《汉语文化语用学》的商榷
的—意图原则”是钱氏的重要论断。他对格赖斯的“合作原则”(质真、适量、相关和清楚)逐条提出反例驳斥之。现逐一分析如下。“量的不必合作”,指“说话双方提供的信息不按需要,有时超出,有时不够,却仍然使双方信息畅达。”[1]153例1,一位父亲在观看台球赛时讨论台球规则,看到一方黑球打进了,说:“下面该……”(望其子)其子回答:“该拿回台面。”钱氏认为这是“给出了少于需要的信息”。按,这是言辞省略,由语境补足信息。听话人获得的信息并没有减少,故能正确理解。钱氏自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4-10
- 《潜研堂文集》学者传记与清代学术史的书写*
以看到,江藩引自钱氏传记的内容约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而且大多原文照录,至多部分词句略有改动。相比之下,对于其他史料,江氏或为节引,或亲自加以组织,由此可见钱氏传记重要性之一斑。笔者认为,钱氏传记不应当仅仅被当做一种原始史料来加以看待。与其说它们是江藩书写清代学术史的原始资料,更不如称之为《汉学师承记》之前对钱大昕有关学术史整理的一次尝试,或者说是清代学术史的书写过程中没能来得及加以展开的一个可能,但对清代及以后的学术史的书写产生了影响。一 钱氏传记的基本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3-31
- 论钱谦益的“穷而后工”说
不断涌现。但由于钱氏《初学集》、《有学集》卷帙浩繁,文学思想丰富庞杂,尚有一些理论闪光点未得到足够关注。如其《冯定远诗序》一文中的“穷而后工”说,往往被研究者用来佐证钱氏论诗主情说或世运说,其在作者整个诗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对“穷而后工”这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重要命题的发展和贡献却被忽视了①如丁功谊《钱谦益文学思想研究》引用《冯定远诗序》并认为“钱谦益把诗人的喜怒哀乐与世人的喜怒哀乐对立起来,诗歌中的性情应该是‘独至之性,旁出之情’”(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20
- 钱笺杜诗兴寄美刺法初探*
正价值并不止此,钱氏于笺杜有着自己的著述动机和自成一家的高远追求。为确保自己的笺杜初衷落到实处,钱氏当然会选择和确立相应的诠释策略和方式。毋庸置疑,以史证诗便是有效的释诗方式之一,这已为众人所申发。但钱笺杜诗中许多深刻和有见地的解析,却是采用了兴寄美刺言诗方式。遗憾的是,这点往往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淡化忽略,影响了对钱笺杜诗价值和意义的认识。鉴于此,笔者不揣谫陋,就钱氏以兴寄美刺笺杜略抒己见,望博雅君子批评指正。一、兴寄美刺言诗是钱笺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兴寄美刺言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12
- 钱氏家族:家训力量到底有多大?
近现代史,可发现钱氏家族可谓人才“井喷”。据统计,钱家大约是出院士最多的家族,仅无锡钱家便出了10位院士和学部委员——台湾中研院院士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钟韩(钱钟书堂弟)、钱临照、钱令希、钱逸泰以及江阴钱保功,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穆长女)、钱鸣高,中科院学部委员钱俊瑞。令人称道的,是这些人之间的奇妙“血缘”:钱伟长是钱穆的长侄,“钱伟长”这个名字就是钱穆取的;钱穆与钱钟书父子同宗不同支,钱钟书是侄辈。钱家还出过几对杰出的“父子档”:钱基博、钱钟书父
齐鲁周刊 2014年2期2014-01-15
- 倚窗寄傲,清风容安,谐说“书“”窗”:解读钱锺书随笔《窗》
,正值抗战期间,钱氏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独自生活。“钱自己回想起在昆明教书时,不大愉快。”①除了教学和必要的人事往来外,他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中西书”。据与晚年杨绛交往甚密的吴宓之女吴学昭在其所著《听杨绛谈往事》中记述:在联大时的锺书心里很苦,同杨绛结婚三年多后第一次远别,形单影只,寂寞冷清!他很想家,想妻子女儿。他给杨绛写信很勤,还特地为她写下详细的日记,并有多首诗描绘他的生活环境,抒发对妻子的思念。②钱氏居住的大西门文化巷十一号教职员宿舍极其
名作欣赏 2013年24期2013-08-15
- 钱锺书诗学批评范式略论
法”的反拨。虽然钱氏对于“知人论世”型诗学批评范式的批评多以隐含之态展开,但毫无疑问,钱氏的努力对于推进上世纪后期诗学范式的转型影响甚大。一、诗学批评范式之转换胡晓明先生以钱锺书之诗学批评为二十世纪诗学批评重要范式之一,其重内部研究、力图回向文学本身的努力,带动了二十世纪后二十余年诗学范式由“阶级分析法”的外部研究向“以诗解诗”之文本内部研究的转换。(胡晓明:《陈寅恪与钱锺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1):67-73)钱氏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5期2013-04-11
- 论钱基博的文章学观及其意义
国学家、教育家。钱氏一生专于读书著述,于四部之学用力甚笃,尤其是集部,自云“集部之学,海内罕对”[1]。学术成果十分丰富。目前学界对钱基博的研究,多偏向其国学研究与教育思想方面,很少从文章学视角进行探索。钱氏的文章学论著丰富,其文章学思想多有可取之处。本文对其文章学思想作全面论述,以期对钱基博研究有所助益。一、钱基博文章学论著概述钱基博的文章学论著十分丰富,内容主要涉及文章本体、文章读写、文章选、文章史等方面。对于文章本体,钱基博在《国学研究法》中有专门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4-02
- 论钱谦益对“李、何、王、李”的差异性品评
杂著》等书中。在钱氏逝世三十多年后,其族孙钱陆璨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特将诗集选录的诗人小传加以集中,整理刊印,另成一书为《列朝诗集小传》(以下简称《小传》)。对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及其追随者的关注,是钱氏在整部《小传》和其他著作中着力最多的部分。但仔细比较,具体到各人身上,钱氏又表现出相异的批判态度,正如他在《题徐季白诗卷后》一文中所言:“余之评诗,与当世牴牾者,莫甚于二李及弇州。”[1]这与后世笼统地认为他对明代复古派持“偏激主观”、“
终身教育研究 2013年2期2013-01-22
- 钱谦益早期谈兵事考
——以浒墅关诗为线索*
所没有详考的一段钱氏谈兵事迹做出研究。《牧斋初学集》卷一载《夜泊浒墅关却寄董太仆崇相四首(戊午)》(简称浒墅关诗)云:浒墅关前薄暮过,孤装穷客免讥诃。榜人莫讶逢迎少,津吏繇来殿最多(自注:同年生榷关不出)。过雨洗铛 慧水,迎风倚棹按吴歌。十年漂泊中宵梦,怕听霜林振鸟窠。其二阖庐城下雨萧萧,有客方舟共策辽(自注:谓崇相也)。直北总凭山海障,自东莫断懿河腰。鑚刀可忘降夷狡,赐剑还防宿将骄。更说天街多客宿,起占箕尾坐中宵。其三吴儿谁复说韩徐,勋业空传琬琰书。近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8-15
- 钱澄之《屈诂》的注评特色散论
于钱澄之(以下称钱氏)的《庄屈合诂》一书。他之所以将《庄子》与《楚辞》合诂,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屈原之赋,固足以继《风》、《雅》之踪,至于以老庄解《易》则晋人附会之失。澄之经学笃实,断不沿其谬种。盖澄之丁明末造,发愤著书,以《离骚》离其幽忧,而以《庄子》寓其解脱,不欲明言,托于翼经焉耳。[2](P1766)又如钱澄之《自序》所云:屈子忠于君,以谗见疏,忧君念国,发而为词,反复缠绵,不能自胜。至于沉湘以死,此其性情深至,岂直与凡伯、家父同日语哉!淮南王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2期2012-04-18
- 钱谦益丁亥年被捕事丛考
丁亥岁)被捕事,钱氏本人留有多处记载,并较多地反映在当时人的文字记录之中。理清楚事件的原委,对于了解与评价钱谦益是有必要的。一、事件背景问题被捕时间本不应成为问题,因为钱氏《和东坡西台诗韵六首》自序说得很清楚:“丁亥三月晦日,晨兴礼佛,忽被急征。”[1]9但对此被捕事的背景有必要作一些探究。清顺治二年五月,清军南下金陵,接受南明福王政权官军归降。原任南明礼部尚书的钱谦益侧身其间,并充当其中的重要角色。清廷取得金陵之后,稍事调整南方军政部署,于当年七月,命贝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5期2010-08-15
- 礼法视野中的钱柳因缘
是基于爱情,而是钱氏为大地主,又经营对外贸易,获利甚丰;同时钱氏的政治前途充满了希望。柳如是是很有野心和才干的政治活动家,故愿意下嫁此钱老头。”此说让人难以苟同。若仅就经济条件而言,在钱牧斋之前属意于柳的谢象三明显优于钱之经济条件; 而在河东君下嫁钱之前,陈子龙的经济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已经又“纳妾薄氏”,且北上选官,此时河东君仍对陈未能忘情而有所期待(见《别传》,448页),但陈子龙最终未娶河东君,经济方面的原因恐非首要,如前所述,他在心理上无法突破礼法的
读书 2009年6期2009-06-15
- 向钱看,钟爱书
,其篇幅大约只有钱氏全部手稿的二十分之一。这些手稿是一部文字传奇。钱老从小就钟爱书,当爱情来时,他仍亲密地离不开书。据新近出版的《听杨绛谈往事》一书所说,年轻时钱钟书和杨绛初识不久,双方都介绍对方看书。然后是写信:钱、杨在同一所大学读书,而钱氏写信“很勤,越写越勤,一天一封”。杨绛日常散步回到屋子里,“就知道屋里桌上准有封信在等我”;“我觉得自己好像是爱上他了”。这使人想起钱氏小说《围城》中方鸿渐与唐晓芙谈恋爱时,二人近在咫尺,方却天天写信给唐。由此可见钱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2期2009-03-25
- 向钱看,钟爱书
,其篇幅大约只有钱氏全部手稿的二十分之一。这些手稿是一部文字传奇。钱老从小就钟爱书,当爱情来时,他仍亲密地离不开书。据新近出版的《听杨绛谈往事》一书所说,年轻时钱钟书和杨绛初识不久,双方都介绍对方看书。然后是写信:钱、杨在同一所大学读书,而钱氏写信“很勤,越写越勤,一天一封”。杨绛日常散步回到屋子里,“就知道屋里桌上准有封信在等我”;“我觉得自己好像是爱上他了”。这使人想起钱氏小说《围城》中方鸿渐与唐晓芙谈恋爱时,二人近在咫尺,方却天天写信给唐。由此可见钱
湖南文学 2009年1期2009-02-24
- 促膝闲话锺书君
却也很踟蹰。亲炙钱氏其人其书,如对醇醪,不饮自醉,但要认真地加以品评,却并非易事。我自知浅陋,隔靴搔痒,徒然唐突高明,贻笑读者,也将无以对您的嘱咐。但小言詹詹,适性随心,作友好促膝清谈之资,不管牝牡骊黄,见仁见智,譬如野老负暄闲话,牧童短笛无腔,任它随风而逝,或者也无不可。我近来常想,我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究竟生得其时,还是生不逢辰,真是难说得很。一方面是世界性政治地图的重绘,独立自由的钟声响彻云霄,核子时代的物质文明灿烂辉煌,我辈何幸,觏此盛世!但另一方
读书 1989年3期1989-07-15